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孓然踽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溪南
杨洋是个没心没肺的,只管拉着自己的好友,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感觉。
吃喝笑闹,九点过才结束,大家相互告别说着再聚的时间,约着感情好的去自己那里玩儿,依依不舍的散了。
二十多个人哪里都有,在云阳本地的稍多些,巫山奉节万州忠县,包括主城都有。
回来的时候,因为天已经晚了,张洋没走山路,上了高速回到万州。
一路上杨洋的兴奋劲和还没散去,一直在叽叽喳喳不停的说着她和同学之间的趣事,记忆。
“我游泳还是很厉害的,我还救过我们同学的命。就是在忠县当校长那个。”
“詹英漂亮不?她离婚了,就在万州,要不要我帮你搭一搭?嘿嘿。”
“那个迎春也在万州,五桥实验中学,约我去她那玩儿,”
“哎呀,都好久不见了样,都变样了,以前***可瘦了,现在胖的都不敢认。”
张洋理解这种感觉,就陪着杨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汽车刺破漆黑的夜空,顺着高速返回万州。从天城下道,顺申明坝过来走万州大桥到红光,顺着沙龙路绕回住处。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换个地方住吧,住这边不太方便样。”杨洋洗漱的时候和张洋嘟囔了一句。
她的性格有点独,不喜欢和大家共用一些东西。
两个人住在这边,早晨业务员设计师就要过来上班,卫生间厨房都要共用,她就感觉特别烦。
其实她也没在这住了多久,这半年时间有一半她都在重庆的,或者去她妈妈那边。
“你想住哪儿?”
“随便啊,找个便宜的地方,宽点儿,方便些。”
“你是打算长住了?”
“嗯,也没什么事儿,重庆偶尔回去看看孩子就行。”
“那行吧,我去找找房子。”
“离我妈家近点最好样,你不在家我还能去吃饭。在这边饭都没有吃。”
“呵呵,说的像虐待你了似的,哪天不是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我说早晨和中午。这么多人在这出来都不方便。”
杨洋的作息时间比较随意,一般都是半夜或者更晚才睡,中午左右才起床。晚上要打游戏。
那个大航海这会儿又已经变成交友室了,她也充了不少钱进去,张洋心里都有数,但也没说什么,不想吵架,都吵烦了。
其实她回主城去也没有什么事,也就是打游戏方便。
“养条小狗啊?”杨洋忽然提起了这个话题。
“啊?”
“我说养条小狗挺好的样,你不是喜欢狗吗?”
“嗯,那到是。不过我喜欢的是大狗,养起来不方便。怎么想起这事了?”
“感觉也挺好,毛乎乎的。”
前段时间,屋子里跑进来一条小流浪猫,张洋喂了几次就熟了,把这当成了家,杨洋撸过几次,好像上瘾了,但是猫太贼,和人不亲近。
估计是这个原因。
那条小猫总是喜欢在沙发上屙屎拉尿,管了几次也不听,张洋就不让它进屋了,然后过了几天就没再来,估计是跑到别人家里去了。
“那就养呗,去买一条。”
“要好多钱?”
“也不用买什么名犬,就是一般的小型狗就行呗,像你在重庆捡的那条那种,估计一两百够了。”
“嗯,可以。那条狗挺可爱的,丢可惜了。他妈光顾着做饭没看住。到哪买?”
“商贸城门口,晚上有摆摊卖宠物的,明天去看看吧。”
“明天去把房贷给我存一下,我身上没钱了。”
张洋看了看杨洋,点了点头:“嗯,明天中午吧。”
“网好像也停了样,我儿子打电话问我。你给查查。”
“好。网费是多少?”
“七百多,一年。”
张洋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其实心里有点为难,手上钱不多了,好在房贷加网费也就是两千块,还承得起。
第二天,到三峡学院那边办事的时候,张洋把房贷和网费用atm机交了。





孓然踽行 第104章 买条小狗
晚上,员工都下班走了,张洋和杨洋去三峡学院大门口吃了饭,开着车来到商贸城这边。
卖小宠物的不少,各种猫狗关在小宠子或者直接拎在筐子里摆在路边。
这里不是专业的宠物市场,就是老百姓自发形成的这么一个宠物夜市,白天是没有的。
一溜儿各种小狗眨着无辜的大眼睛发着呜呜嗷嗷的呜咽声打量着不断走过的行人。
“这么多呀。”杨洋有点惊喜的跑了过去蹲下来看,扭头问张洋:“买哪个?”
张洋拍了拍脑门叹了口气,走了过去。今天是别想讲价了。
和杨洋一起逛街基本上就别想捡到什么便宜,讲价的梦想是从一开始就被打碎掉的,她心思太简单,思想行为完全就不是一个成年人的样子,什么都写在脸上。
果然,几个卖小狗的贩子马上眼睛就嗖嗖的冒出金光,卖力的推介起自己的小东西来。
“买哪个?”杨洋蹲在小狗狗们面前一边伸手逗弄着一边扭头问张洋。
张洋站在那里看了看,想说哪个也不买,巴嗒巴嗒嘴叹了口气:“买个短毛的小狗吧。”
“有有,有有,我累个是短毛毛,看,精神的很。”一个男的从筐子里拎出一条小狗,这里光线不好,也看不清是什么品种。
其实这也是故意的,这些人特意选在晚上的商贸城门口卖小狗,就是因为这里看不太清,又能看到一些,比较好糊弄那些串儿,必竟现在狗狗价格大跌,纯种也没有几年前那么贵了。
杨洋站起来,接过那条黑乎乎的小狗抱在怀里看,扭头问张洋:“好不好?”
张洋伸手去轻轻握住小狗的前爪,又握了握后爪,感受了一下它的力量,影影绰绰的灯光下小狗的两支眼睛显得很明亮,能看到尾巴尖在微微颤动着。
串子不串子的张洋并不在意,健康就好,都是小狗,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说句不好听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生的小孩就不值钱了?就不行了?
正好相反,混血都是个个漂亮又聪明的可爱的很。
用手感觉了一下,确实是小短毛,张洋也没出声,掏出一百块钱递给狗贩子,拉着杨洋扭头就走。
狗贩子接过钱有点发愣,看两个人要走举着钱在那叫:“哎,哎哎,兄弟伙,哎。”
张洋也没搭理他,拽着杨洋走到马路对过。一百块钱不少了。
“还逛逛不?”张洋问了杨洋一声,给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她就穿着睡衣就跑出来了,张洋都习惯了,她在家里从来都是不修边幅的,美丽精致只有外人才能见得到。
“不逛了,也没有什么好买的。它在抖哎,一直在舔我手。”
“嗯,它有点儿怕,回去就好了,估计不是渴了就是饿了。”
“这么大吃什么?牛奶?”
“可以吃狗粮了,肉也可以。狗不能喝牛奶,拉肚子。”
两个人上了车回家,小狗就趴在杨洋怀里迷茫的看着车外的灯光,从抱过来到这会儿一声也没出。
“它不会是哑巴吧?”杨洋把小狗举到眼前打量。
“不会,这么大刚断奶,还不会叫呢。你别这么举着,当心它尿尿。”
“这是公的还是母的?”
“公的,你看不到肚皮上那个揪揪啊?”
“我不会看。这个揪揪就是公的?”
“嗯。”
到了三峡学院大门这里,杨洋又想吃烧烤了,把小狗放到后座上两个人下车去吃烧烤。
张洋不太喜欢这些,就是陪着,看着杨洋吃,杨洋也习惯了。
两个人在家里煮饭,没有别人的时候,也是杨洋先吃,她吃饱了张洋再吃,不知道她会突然爱吃什么能吃多少,索性就等她吃完。
而且杨洋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她喜欢剩饭碗,吃什么都要剩,张洋有点看不过眼,就等她吃完了直接用她的碗,美其名曰少刷一个碗。
杨洋是从来不做家务的,就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吃完饭擦一下嘴:“给我倒杯水。”什么都没她事了。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事实上不管什么都不存在对与错,就是个相互容忍的过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慢慢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不管是在饭店或者烧烤,杨洋点的东西永远是吃不完的,或者尝一下就扔到一边了,而且,这次点个韭菜她感觉不好吃,但下一次她还会点。
张洋也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她不吃自己吃了就是了,如果这点小任性都要管要吵那就真的是没什么意思了。
把女人宠出一些小毛病其实也是一种乐趣。
“这个狗狗能不能吃?”
“不能。”
“这个能不能给狗狗?”
“也不能。这么大的狗这些东西都不能吃。”
“火腿肠呢?”
“火腿肠可以,但这种烤的不行。超市里一块钱一根,你还非得喂这里贵好几倍的?”
“嘿嘿,好吧。”
等杨洋吃好了,张洋结了账,两个人抱着小狗回家。
小狗很乖,也不叫也不闹,也没有在车上屙屎拉尿,两个人上车把它抱起来的时候还摇了摇小尾巴,去杨洋脸上舔了舔。
“我感觉它跟我很好哎。”张洋有点开心。
“嗯,你是个有福的。”
“嗯,像上次那个,自己就上车不走了,就要跟到我。那个要好看些,这个黑乎乎的。”
“长大子都好看。”张洋打火挂档,看了看后面,开着车回到御景江城。
找了旧衣服给小狗临时做了个小窝,装了点水摆在一边,小狗果然是渴了,跑过去闻了闻,巴叽巴叽喝起来。
第二天一早,一群女孩儿来到办公室,惊喜的发现多了条小狗,顿时一阵尖叫扑了过去,把小狗吓的差点跳楼。
“张总,有个说卖名单的,咱们要不要?”
“哪个小区?”
“南山绿庭。”
“南山绿庭?那小区交了半年了吧?里面入住率很低,我去过。”
“为啥子啊?”
“户型有点奇怪,又太大,装修至少得几十万下来,而且那边配套跟不上。现在江南入住率都不高。你叫他来吧,我和他谈谈。”
“张洋,那边有个新小区有房子租样,去看看不?”杨洋今天起的有点早,边擦脸边走进张洋的办公室。
“在哪?”
“第一城,我不知道在哪。”
张洋想了想点点头:“下午去看看吧。”




孓然踽行 第105章 烤鱼和太白岩
晚上下了班,张洋给小狗喂了点东西和水,开车带着张洋去了第一城。
从老城区这边到江南新区有点别扭,想过去只有两条路。
要么从城区最南端的长江大桥过长江,经五桥镇过去,要么就只有走城区北端,从竺溪河上的万安大桥到北山,再从枇杷坪过万州长江二桥。
第一城是江南新区比较早的楼盘,走北山这边过二桥要近一些,十几公里。
江南新区这边,这会儿其实什么都是刚开始,是真正的新区,就是因为区政府搬过来了才开始全面开发,除了道路和一些公共设施还有公家单位的建筑,其他的基本上一片空白。
原来的老居民都被集中安置到了翠屏山北角的人头石小区还有江南大道的万州经济城,其他所有地方都在建设,生活配套市政设施全都没成型。
入住率低到发指。太不方便了。生活不方便,出行也不方便。
第一城暂时住过来的人买个菜都要过桥跑到枇杷坪去,有三公里远。
到人头石小区到是能近个一公里左右,但是一路全是大上坡,还不如过桥了。
整个万州的地形以长江为中心最低点的话,那江南江北就是两个隔江相望的大型梯田的样子,北山是从低点到高点的连接部,整个就是个横着的大坡。
几乎没有什么平地。老城这边延江几块比较平坦的地方据说都是人造回填出来的,以前都是江湾。
万州机场在翠屏山南面山里,要从五桥联合坝那边绕近十公里的山路进去,真正的两车道山路。
万州城原来就是西山以北到国本路这一点地方,其他都是后面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会儿已经和龙宝镇连接在了一起。
万州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就是五桥镇,商场商铺都比较集中,后来有了福斯德广场,在加上万达落成后,渐渐取代了五桥的地位。
围绕着福斯德广场这一圈老城又挤又老旧,感官上相当不美好。张洋原来打算在这边租房子来着,转了几圈看了几个地方就放弃了。
……
走二桥到第一城,去看了看那个要出租的房子,因为是新楼盘,还没住过人,环境条件不是不错的,但张洋和杨洋都没太看中,委婉的拒绝了。
到是杨洋老毛病又犯了,和这个房主聊的畅欢,又是留电话又是加微信的,把张洋烦的够呛。这就是本性,改不了了。
没看中的原因,一个是这边生活配套上确实不方便,二一个是因为装修风格。
也不知道这一家是怎么想的,卧室里整墙都是他儿子的巨大照片,这个他自己肯定是喜欢愿意看,但别人又不是他儿子的爹,怎么接受?
从第一城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两个人顺着二桥原路返回。
“你要他电话微信,是要干什么呀?”张洋扭有看着杨洋问了一句。
“认识个朋友呗,万一以后用得上呢?他说他是移动公司的高管。”
“你有病吧?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那点意思看不出来吗?不对,你就是看出来了才加的,你就喜欢这个。”
“什么呀?胡说八道。”
“你是怎么联系上的呀?这个。”
“就是从网上找的呀,不是要租房子?这边环境有点好,我喜欢。”
“不方便,生活配套什么都没有,饭店都没有,你能住?”
“不能总这样吧?”
“那也是几年以后了,现在买个菜都要跑北山去,公交车也少。你不是说要离你妈那边近点吗?”
“嗯,方便些,那你找吧。咱们吃烤鱼吧?”杨洋看着窗外大街两边灯光璀璨的店铺还有人行道上坐满了人的密密麻麻的餐桌说。
重庆这边露天经营比较普通,不管是主城还是区县一到晚上到处都摆满了桌椅,也算是一种地区文化。
万州这边烤鱼比较出名,而在本地最有名的就是北山这家。
因这这里这边十字路口中间有块巨大的青石,这边人就管这地方叫大青石烤鱼。不是店名。
烤鱼馆很多,顺着北山大道的长坡基本上全是饭店,好几家烤鱼馆,最有名的这家夹在中间,店面不大,生意相当火爆。
把车停在路边,两个人走过去吃饭。
这会儿马路两边密密麻麻的停满了车,找个位置都不太容易,张洋也是好不容易找到个缺口,离那家烤鱼店隔了足有两百米。
在北京上海,全国很多地方,重庆的风味餐馆都比较受欢迎,什么巫山烤鱼,刘一手烧鸡公,但事实上巫山没有烤鱼,刘一手也不是做烧鸡公的。
重庆以烤鱼闻名的是万州,刘一手是火锅店,而且名气一般。巫山的纸包鱼到是还不错,但也谈不上闻名。
万州比较闻名的东西比较多,烤鱼,杂酱面,烂肥肠什么的,开遍了重庆。
而且万州可以游玩参观的地方也是渝东北这边最多的,三峡博物馆,移民陈列馆,万州大瀑布,天生城,国家森林公园等等。
张洋都没去过。
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这些名人雅士都专程来万州旅游,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词文章,由其是李白,三到万州,曾游览万州,在西山读书小住。
这里的西山就是今天位于白岩路的太白岩公园,竺溪河上的天生桥也因为李白走过被改名为天仙桥。
太白岩公园张洋没去过,他不喜欢爬山,杨洋到是和同学爬过一段时间锻炼身体。顺着白岩路边上的石崖延级而上,想一想张洋都感觉累。
另外翠屏山在历史上也比较出名,山上的岑公洞多见唐宋诗词。
诗仙太白酒厂就在万州,这个张洋到是喝过。走高速经万州的时候,如果开着车窗,有一段路车内就会被浓香的酒气充满,那就是到了酒厂了。
……
杨洋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吃的很多,像烤五花,她一个人能吃两三盘,一条烤鱼能干掉一大半,还要吃魔芋土豆一堆配菜。
那么瘦个人,也不知道是吃到哪里去了。
她和张洋在一起是从来不喝酒的,说不喜欢喝,但出去玩的时候又总是喝的醉醺醺的,也搞不懂是因为什么。
两个人,主要是杨洋,吃饱喝得,结账开车回家。
小狗狗已经睡了,听到门响打着小哈欠跑出来迎接主人,活泼可爱,被张洋抱起来揉摸了一会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小窝里。




孓然踽行 第106章 买名单
“你好张总。”
“你好,坐,抽烟不?”
“谢谢。”
张洋在办公室里见到了那个卖名单的人。
年纪不大,二十出头,一副老练的样子。
重庆像这样专以销售小区名单的人比较多,同时他们也会搞一些小区摆展这样的事情,专门挣装修公司的钱。
“你手里都有哪些小区?”
“去年以前的都有,今年在建的或者要交房的有一部分,不全。”
“没有问题吧?”
“怎么可能,没有问题,也没人管这个,到时候你们就说从自来水或者燃气公司拿的呗,其实到处都能拿到,只不过不一定有我们拿的这么全。”
“你们是专业呗?”
“差不多,熟人多些。”
“我看看吧。你主要是卖哪个小区?南山绿庭?”
“不是,是滨江一号,张总知道吧?”
“知道。滨江一号好像也不是新开小区了吧?我记着已经在交房了,和第一城时间差不多。”
“滨江一号和第一城都是大型小区,张总你应该去看过吧?第一城一期早就交了,但是二三四期还没交啊,滨江一号也是,a区交了,还有b区c区。
哪一个区都不比外面其他楼盘小。再说,滨江一号是高档社区,里面全是跃式联排,名单一直没流出来,这个我保证。
里面的业主全是万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再就是政府那边的,我们能拿到也是花了代价的。”
“第一城我去过几次,滨江一号确实没去看过。”张洋点了点头,想了想说:“不过再怎么说也是交了房的,现在还能有多少户没装修?这个你们有数吗?
江南那边入住率咱们心里都有数,交了这么长时间,能装的估计都差不多了,剩下来的,我估计大部分这会儿也不会装。”
“那不一定,你有名单在手里可以联系啊,一份名单你联系到两个业主就行了呗,你不就是有钱赚?”卖名单的笑着点了根烟看着张洋。
说的也是确实有道理,那边几个小区都是大户型,随便一家哪怕就是最基础的装修也得三十万打底,确实诱人,这个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装修工程,越是高档的工程利润越大。
想了想,张洋问:“多少钱?”
“滨江一号一千五,南山绿庭八百,可以吧?我绝对没要高价,我这万州现在的楼盘差不多都有,其他的你看哪个你有用我送你。”
卖名单的哥们拿出个u盘来放到张洋面前。
“有多少个小区?”张洋拿起u盘在手里捏弄。
“今年上半年交房的,去年开建的,大部分都有,去年下半年交房的全有,不过都是传了挺长时间了,就得看运气,是撒?
本来拉名单就是搞运气撒,哪个敢肯定有好多客户嘛?你打个电话就多些机会塞,是不是嘛?”
张洋摇了摇头:“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是你小子不实诚,偷换概念,南山绿庭不用我说吧?我去过几次了,也谈过上面的客户。
那上面那户型你看过没?家家都是diy模式,然后那大长楼梯,下面还有地下室花园,装修起码三十万起步,还是普通装修。
但是买那房子的大多数又都是普通家庭,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感觉挺费劲,不好谈,主要是不可能赔钱弄吧?”
卖名单的小伙笑着点了点头:“那是,都梦想着十来万干出几十万的活累,不现实。你啷个说嘛?”
张洋把手里的u盘插到电脑上:“你这个没病毒吧?”
“啷个可能。”
张洋笑了笑打开u盘里面的文件,从头到尾拉了一下:“你这个肯定是全的?”
“肯定,这个我保证,只要有的肯定是全的。”
“我看看啊。”张洋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城市绿洲没有?”
“没得,”卖名单的小伙摇了摇头,把烟灰弹到烟灰缸里:“鸿欧的都没得,他们名单不好拿,要交房才给到供水供气,管理的很死。”
张洋点点头,又看了看,点开滨欣城的看了看,在心里大概算了一下数据,又点开第一载一期的看了看,点点头说:“一哈八百,可以吧?”
1...3435363738...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