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孓然踽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溪南
“不好吃,我不喜欢包子饺子。”
“你就喜欢五花肉,还得是韩式烤肉。反正便宜的都不喜欢。”
“那去吃烤肉呗?”
“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嘿嘿,去嘛,好久没吃了样。”
“啧,行吧,去,去观音桥还是三峡广场?”
“这边没有啊?”
“没有。”
两个人起来收拾了一下,开车去了沙坪坝,吃烤肉。
杨洋就这么闲下来了,两个人又开始一起去网吧打游戏,张洋打坦克,杨洋有时候跟着他打几把,大多数时间在玩大航海。
很快天热了起来,秦静家的房子交了。
房子在南岸,六公里,渝能国际。
张洋和杨洋开车过去陪着秦静两口子接了房,帮着设计了,开始施工,也没谈多少钱,就是帮忙的心思,花多少要多少,然后再算点来回跑的费用就是了。
杨洋的大姑姑家也在这边,在渝能国际斜对面不远的回龙湾小区,杨洋跟着去了一趟,认识了一下。
夏天不知不觉的到了。
……
“杨洋,你在哪?”
“我去我大姑姑家,晚上不回来了。”
“干什么呀?”
“有点事儿,明天一早就回来。”
“明天要去帮秦静家买地板,正好你问问她去不去。你去不?”
“你自己问吧,我没和她在一起,不方便,你直接打电话吧。”
“你不是在你大姑姑家吗?有什么不方便的?”





孓然踽行 第97章万州
“秦静那你不管了呀?”
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张洋没有心思做事,秦静那边后面都没去了。不过也基本上弄完了,地板什么都弄好了,也没什么了。
反正也不挣钱,灯具洁具什么的都买好了,都是包安装的。
“不想去了。”
“去看看吧,帮都帮了,最后这几下子你不去了,不好。前面不是白做了?”
这中间秦静两口子也给张洋打过几次电话了。
想了想,张洋还是去了,杨洋说的也对,做事要有头有尾。
事实上张洋心里对秦静两口子稍微有点不满意,秦静还好,她老公话里话外的,总有一种感觉张洋在糊弄他们的意思,虽然也可能是张洋想多了,但确实心里不太舒服。
四公里跑了两个多月,说句实话,光汽油都花了大几百块进去,张洋就算是要个几千块也是应该的。但他没要。
他的性格更不可能从中间弄什么钱,想挣钱当初就不说帮忙了,光明正大的挣也不丢脸。
秦静这个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做人做事相当到位,也会说话,性格也好,相当能吃苦,说实话她在杨洋小姑姑那干了这么多年,吃的苦受的累比挣的那点工资多的多。
但往往大气的人找的对像就或多或少的都有点小肚量,可能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互补吧。
……
杨洋到底还是去了丰都鬼城。
是已经到了那边才给张洋打的电话说的,说她小姑姑要她必须去。
她在丰都待了四天,除了两场大型的晚会,还给丰都县拍了一个独唱mv,推介丰都的红心柚。
回来的第二天她来张洋这边,明显的因为休息不好眼睛有点水肿,两个膝盖都是青紫色的。她和张洋说是吃饭的时候在桌子上磕的。
张洋问了几句也就笑笑没再问了,没什么意思。杨洋已经住回了奥体那边,没和张洋住在一起了。
……
就这样到了六月底。
张洋找工商代办注册了装修公司,但一直没营业。主城这边运营成本太高,利润太低,他想等杨洋弟弟的房子下来去万州看一看再说。
因为他是外地身份证比较麻烦,法人写的是杨洋。公司也是需要最少两个股东,除了杨洋他也不可能写别人。
六月底,杨洋弟弟的房子下来了。
杨洋和张洋去了一趟万州,去房子看了看,张洋在万州考察了一下,决定到万州干。区县的竞争比主城小的多,而且经过调查发现利润比主城还要高不少。
正好巴南这边的房子也马上到期了,张洋退了房子,把东西打包走货运寄到了万州。
杨洋的父母这会是租房子住,他们家里原来的房子在双龙镇小学那边,是公房,已经好多年没回去了。
房子租在王家坡,乌龙池街,汉马酒店的正对面的老住宅楼里。六楼。
上次过来看新房的时候,张洋跟着杨洋姐弟来过一次,是从王牌路顺着米尼大厦里的楼梯爬上来的,差点没累死过去。
万州新城整个建在山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乌龙池街和王牌路的落差至少有五层楼高。
好在乌龙池街和王牌路联通,可以直接拐上来,也就是多走一些路,不是必须从米尼大厦爬。要死人的。
因为没有落脚的地方,张洋暂时就住在杨洋父母家里,房子虽然破旧,但比较宽,有两个卧室一个不小的厅。
她弟弟不住在家里,而是和女朋友在外面租房子。
当张洋到货运站把托运过来的家当搬到杨洋父母家里那天,差点没累死,六楼,来回爬了七道,这还是车能开到汉马酒店门口。
其实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杨洋的,张洋说给她送回奥体去,她没同意,说带下来。
这段时间她都是住在奥体那边的,必竟不上班了,和张洋两个也弄的不太愉快。
她弟弟的房子买在光彩市场边上,离王家坡这边不近,有六七公里的距离。
张洋过来以后,开始张罗着给杨洋的弟弟装房子,同时也开始跑市场熟悉地形,每天在外面奔波,晚上回到她父母这边睡觉。
她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为人相当不错,对张洋很热心,冷了热了吃饭都会操心。
她爸爸是高度近视眼,据说有一千八百度,戴着眼镜也是什么都看不情楚,杨洋就是遗传了她爸爸,她弟弟也戴眼镜,但是没有她这么重。她也有一千度。
她妈妈的腿有点问题,老寒腿,其他的毛病没有,视力相当好,但是不识字,干了一辈子活儿。她爸爸是从来不干任何活计的。
她爸爸是音乐老师,应该是遗传,姐弟两个都很有些音乐天赋,杨洋读了川音,是独唱演员,她弟弟精通乐器,在做钢琴调音乐器销售的工作。
他工作的琴行原来是他们小姑姑的产业,后来卖给了别人。这个新老板曾经是杨洋的情人。
这些都是杨洋给张洋说的,她发誓和张洋在一起以后除了秦皇岛那次再没有和任何人来往了,接触过几次的都是以前的关系,现在也基本上不来往了。
上次新牌坊那个是巫山那个警察,也不是后来认识的,都是认识张洋以前的事情。她说再也不去见他了,就像那个罗局,杨洋后面确实没再接触过了。
那个罗局刚开始还经常给杨洋打电话,说这样慢慢就会淡了什么的,张洋特鄙视,一个国家干部成天扯这些,而且还是白占便宜,什么都没给过,连一件小事情都没给办过。
那个警察也是,有点事找他的时候不是忙就是出差了,只有占便宜的时候随时可以出现。
而杨洋在他们面前把自己摆的特别低,她是她的性格特点,待人接物总是把自己摆得相当低,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心理。
只有在张洋面前,她才会恢复本色放下思虑和伪装颐气指使,坦露出真实的一面来。
……
张洋下来没有几天,半个月的样子,杨洋也下来了,不过并没有和张洋住在一起,而是住在她父母那屋。那个房间有两张大床。
张洋这边已经开始给她弟弟弄房子了,同时每天也在到处找机会,到各个楼盘去找客户。
装房子需要钱,杨洋的弟弟没有钱,她父母手里也没有那么多钱,杨洋说她出一部分。
她原来从父母这边拿过几万块钱。




孓然踽行 第98章 贷款
事实上,杨洋手里也没有钱。
她平时没有理财的概念,花钱也没有个数,有多少就敢花多少,是乐一天是一天的性格。没有财务观念。
她的收入基本上除了还房贷给孩子交学费和各种费用,都扔到游戏里去了。
生活上她的吃喝玩乐买衣服保养车各种花费全是张洋这边出,甚至连房贷和她家里的网费孩子的学费张洋也交过了一些。
不知道为什么她老公都不管这些事情,全是她的责任,一问她就说她老公性子弱,挣不到什么钱。
而张洋在杨洋面前是个不会拒绝的,两个人完全属于挣多少花多少,几年下来了虽然没少挣但也没什么积蓄。
杨洋和父母弟弟讨论过几次以后,开始合计钱的问题。
她开始埋怨张洋手里没有钱。她做事说话是基本不过脑子的,由其是在张洋面前,从来都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是我没挣着钱吗?这几年挣的还少?赶不上花的快呀。别的不说,那次富侨的工程,一次性进了五万,用了多久?有没有两个月?
我在哪一家公司上班的工资低于五千六千了?钱呢?租房子养车日常开销买东西哪不花钱?别的都不说,就是上网吧哪次一百块钱能挡得住?”
杨洋低头不吱声,半天才问:“那现在怎么弄?要用钱,你那公司什么时候开始运转?”
“在弄了啊,我这一段时间白天都在外边跑,找交房子的小区,那是急的事情?现在什么都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地方也不熟,就靠我一个人跑,哪有那么快?”
“跑怎么样嘛?”
“在谈了,找到几个,正在画图做方案,能不能签也不敢说呀。”
他带着名片就是完全懵着去刚交房的小区里找,遇到人就发名片问人家装不装修,这些天从商贸城跑到光彩市场,但收效甚微。
好在也没白张罗,还是拿到了几家的设计机会,可以近一步商谈。
没有别的办法,没有根基就只能这么硬跑,找刚交房的小区,然后去守株待兔,见到人就上去询问交谈,虽然方法笨但是是唯一的路数。
包括视觉色还有天古兄弟的老板,他们刚起步的时候也是这么跑出来的。
想做事就得能吃起辛苦,就得熬,就得撕开脸皮。
“合同什么时候能签?”杨洋问。
“这谁知道,谁敢定?只能慢慢谈。”
“那怎么办?我去找谁,借一借,行不行?”
张洋抬头看了杨洋一眼:“谁呀?”
杨洋又低头不吱声,隔了一会儿就开始烦燥,把手里的东西丢在地上:“那怎么办嘛?这也不行那也不让。”
“实在不行,去贷款吧,银行的钱,也不用求谁付出的,正好我直接把办公室弄起来招人,也不用这么慢慢等了,那样挣钱也快些。”
“你有把握呀?”
“你借钱不用还啊?还不是得我还?银行贷款只要按月还就行了,像房贷一样,一个月也不多,一两千块。还得起,还不用求谁。”
“能贷多少?你要用多少?”
“我这边有多用多有少用少,主要不是给你弟装房子吗?你弟自己一分钱不出啊?”
“他说要出。他手里也没有钱,要出去凑。”
“你爸给了两万,马上用完了。有些东西自己家怎么也得用好一点儿,后面跟不上就只能先停着了。”
杨洋出了口长气:“那我回去问问贷款吧,看能贷多少,不行再用我弟弟名试一下。”
张洋想了想点点头:“行,还款压力不算大。”
张洋自己也已经办了一笔小额贷,不过额度不高,他在重庆没有任何有形资产,只贷到两万。
他认识一些搞小贷的人,打电话问了一下,他们给推荐了平安。
准备好资料,张洋和杨洋还有杨洋的弟弟一起回了主城,去了两路口希尔顿酒店。
贷款手续不算复杂,跑了两次就下来了,两个人贷了十万。姐弟俩名下都有房产。
张洋算了一下,这十万块钱的贷款,最后要还接近二十万,其实心里压力还是蛮大的,但确实需要钱来运转,也没有办法。咬咬牙吧。
杨洋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感觉一个月还两千多不是什么大事儿。她弟弟就是听姐姐的,根本什么都没想,再说也不用他来还。
两张平安银行的银行卡办到手里,等回到万州,钱到账了,但杨洋并没有把钱交给张洋。
“我以前从我姑姑那拿过四万块钱,我要先还上,还有我小姨有一万。”
张洋诧异的看了杨洋一眼:“这钱不是借过来开公司的吗?”
“这个钱已经拿了好久了,虽然我姑姑没催也不好,现在有钱了就先还上。”
“这是借的钱,是要拿来办公司的。等公司正常运转起来了再还你姑不行吗?”
“你不是说办公司用不了多少钱吗?再说这有十万呢,还了还不是有。”
张洋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无奈的闭上了,心里有点堵,但他的性格有些话他说不出来。
最后钱还是拿去用了,还了她姑姑。
杨洋弟弟的房子已经开始做漆工,谈的几个客户就成了一套,不过也算是个好的开局。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工地在做,后面张洋不耽心。
杨洋的弟弟给拿了六千过来,但没到一个月,又说急用要了四千回去。
张洋每天在工地上,陪着工人干活聊天,主要是为了了解相处,想做装修公司手里没有几个出活的熟悉师傅是不行的,烟水吃饭一样也不能缺。
没事的时候他就跑到一楼门卫室和管理员聊天,勾兑。管理员有全楼住户的电话,知道谁家装了谁家没装。
功夫不负有心人,管理员还真给拽过来一户,就在杨洋弟弟家楼下,是个小户型,业主是个退休的老警察。
谈了几次就成交了,虽然价格比较低,但张洋还是很开心。
刚开始的时候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活干,有工开,能稳住还不是那么熟悉的工人,谈客户也相对心里有底。他能看到实物现场。
空闲的时候他也没闲着,抓紧时间把光彩市场,陶瓷市场,万安建材,渝东钢材,小天鹅,中天装饰城,牌楼都跑了几趟,找材料谈价格,收集名片,先混个脸熟。




孓然踽行 第99章 公司成立
装修需要用到的材料太多了。
水管配件,电线,线卡,线管,强弱电箱,黄蜡布套,网线,电话线。
水泥河砂石粉红砖,瓷砖,勾缝剂,胶粉。
石膏板木工板密度板指接板生态板,枪钉,码钉,木方,乳白胶裁纸刀。
腻子粉石膏粉滑石粉,乳胶漆(硅藻泥),墙纸墙布,糯米胶牛皮纸网布砂纸。
便器马桶淋浴阀,洗脸台浴室柜,各种专用龙头混水阀,浴霸防水灯防水插座。
开关面板灯具,家具家电,厨电窗帘。
还有套装门防盗门,锁,塑钢窗铝合金门窗,玻璃,镜片,浴房,白钢防盗网,晾衣架。
大大小小几百种东西,缺一样都不行。
还得必须全部了解熟悉,知道哪个地方适用哪种东西,掌握搭配效果,能分辩真伪辩别优劣,知道哪种材料适用于什么造型。
环保性耐用性承重承压,变形处理,具体施工方法和技巧,最重要的还得找到可靠的供应商最大可能的拿到低价。
要熟悉掌握所有分步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以及工期,要了解人工工资。
要了解运输费用,清理费用,小工力工的人工工资费用。
还要会计算所有工序的材料损耗。
这是内部的。
外部,要了解地区所有已交在交在建预建的楼盘,户数户型,交房日期,管理方是谁在哪,业主普遍阶层(平均房价和主力购买人群)。
要和各方物业建立基本的融洽的关系。
这些还不算完,你还要懂基本的建筑知识,要能熟练的进行新房验收工作。
最好还要懂点房屋相关风水,很多人比较讲究在意这方面。
最后,你要能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能禁得住前期不断失败的打击摧残,要懂一点客户心理学,掌握沟通技巧。
做什么都不容易,想做到光明正大理直气壮更不容易。
……
杨洋弟弟的房子装好了,连上电器家具一共花了六万七。其中杨洋的父母出了两万,杨洋弟弟出了两千。
杨洋终于把两张贷款卡交到了张洋手上。
在她心里这就是十万。
张洋手里的钱加上贷款卡上还剩下来的钱,一共不到三万五,但事实上,这是二十三万。
需要还出去二十三万。
张洋拿过贷款卡没吱声,心里有点压抑,不过二十几万对他来说也算不上多大压力,又不是一下子要还完,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只是对杨洋的无知任性感觉特别无奈。
算了,还能怎么样呢?
这会儿他对万州也算是相当熟悉了,该走的该看的都走过看过,该接触认识的地方或者人也差不多了。
公司的经营地点经过寻找察看比对,最后定在了沙龙路二段的御景江城,租了一套三室三厅的房子。
其实他感觉更合适的是伟星九牧老孔在王牌路中天装饰城对面的那个门面,他和杨洋去看过,都感觉可以,但是老孔的老母亲要住在里面,这就不方便了。
那边守着装饰城,马路两边全是装饰建材商店,谈客户肯定比其他地方方便。
签合同租房子,到三峡学院对面的家具城买办公家具,很快前期准备就做好了。
这会儿张洋已经接了一些工程,杨洋也把车开了下来给张洋用。
两个人已经从杨洋父母家搬了出来,在沙龙路三段的中观园小区里租了一个单间,房租不高,就是停车不太方便,院子里车太多了,经常遭堵在里面。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搬到租下来的办公室去,那边有那么大,用一间来住也方便。
也没买床,直接买了个床垫往地砖上一扔,铺上行李就ok了。
为了省钱,办公家具只有员工用的隔断式组合桌是新的,张兴隆用的还有沙发什么都是买的二手货。
房子的厨房很大,相当大,和生活阳台是一体的,有近三十个平方,前面做饭,中间堆材料,最里面洗衣服。
不过这个小区的户型设计的不太合理,最小的卧室只有六个平方,连摆张床都费劲,而且公摊特别大,每一层都有一个一百多平的公共区,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
张洋去广告公司做了一些背胶贴,把整个办公区的墙面装饰了一下,在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也在万州的招聘小报上打了广告。
招设计师,业务员。
材料员他自己兼任,施工员叫了杨洋的弟弟过来。他不想在那家琴行做了,说是感觉不愉快。
很快招了两个设计师过来,加上张洋自己也会做,三个人够用了,业务员他只招了两个长期的,其余的选择了三峡学院的实习学生。
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
实习生的热情度比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的孩子要高,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了热情,没有受到社会的腐蚀,也相当能吃得苦。
第二,就是成本低,实习学生的工资比从社会上招正式员工要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十几个人加起来就不少了。这时候他是怎么省怎么来,手里钱太少。
如果你开一家公司,在不考虑业绩的情况下,你手里的钱不能维持公司运转三个月以上(工资和各项支出费用),那还是先别干了。
当然,提成张洋不会压缩,该提多少就是多少,业务工作本来就应该是靠提成吃饭。
办公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招来的全是年轻人,设计师也就是二十出头,其中一个还是三峡学院没毕业的。
所有员工里只有一个业务员年纪大些,三十出头的,女的,瘦瘦小小相当漂亮,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的样子,但是小孩都快上学了。
性格也开朗,爱说话也会说话,是个相当好的业务苗子。叫程惊春,很有性格的名字。
张洋做了一些资料开始给这些小孩儿做培训,把装修的洽谈过程,施工流程,工艺,材料都做成了表格贴到墙上让他们熟悉。
都是孩子,中午张洋决定管一顿饭,省着他们要来回跑。
很快,半个多月过去,张洋手里的工程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这些孩子们也学的差不多了,杨洋的弟弟也已经正式辞职过来上班。
新公司可以开始正常营业了。
经过考察,张洋把第一炮放到了马上交房的滨河欣城,跑去联系物业公司,交了摆展费用,并在电梯门上打了广告。
公司能不能成,就看这第一炮。




孓然踽行 第100章 顺利的开端
七月的万州并没有重庆主城那么热,必竟是在山上,紧守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有风有水的。
长江的水面在万州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水面相当开阔,也给这座小城带来了宜人的气候。相对于主城更加四季分明一些,虽然一样的热,但有风。
公司的进展算是顺利,主要是张洋的思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客户。
做整装,基装部分不用想办法混入利润,让报价简洁明了,也拉低了总价。本来他也没想高利经营。
1...3233343536...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