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她极力忍住哭声,可肩膀还是一抽一抽的,这可让文华焦心的抓心挠肝的。
她善交际,会说话,会打探消息,但是她不会哄人啊。早知道就该把文青也一道叫过来的。文青腼腆,可会说些“花言巧语”,有她在,保证姑娘再不会哭的。
可如今文青不在,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所以文华即便焦灼,也只能抓耳挠腮,一个计策也想不出来。
后来她脑中泛起灵光,觉得与其干站着,不如去给姑娘讨回个公道。
李明钊那混蛋,肯定是他出言不逊,不然姑娘不会哭。
那少年桀骜不驯,看谁都带着阴鸷挑衅,说实话她看他不顺眼好久了。如今得了机会,她定的好好教训他。
文华念及此,就丢下一句,“姑娘我去给你讨回公道。”然后转身就跑。
姑娘的安危她是不担心的,如今这里还有许多衙役和百姓,而这其中许多人或是清楚姑娘的身份,或是受过她的恩惠,肯定都会照顾她。她再不担心会有第二个李明钊此时跑出来欺负姑娘,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儿,还是赶紧追上那少年。不然他畏罪潜逃了,她可去哪儿找他。
文华迈腿就想跑,衣袖却突然被身后人拉住,她扯了两下没扯开,回头一看是自家姑娘。
长乐还有些抽噎,却努力平复急切的呼吸。文华见话都说不出来,就急道,“姑娘我去给你讨个公道啊。”
“哪里用你去,你是怕这事儿闹得太小,大家都不知道么?”
文华赶紧摆手。
“那是你觉得你功夫比那李明钊了得,能轻易收拾得了他?”
这个,文华还真不确定。虽然她也是从小习武,但是她在武学上的天赋有限,不过为了讨口饭吃,才努力锻炼,勤学不断。
李明钊么,她是没见过那少年动手,但是平常行走间,她也窥见那少年的下盘应该非常稳。而从那些差役的口中,她也知道,李明钊是轻轻松松就能干掉十个大汉的人物。而她,也就勉强解决三两个大汉罢了,十个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若李明钊真是归德将军的儿子,那他的本事应该都是军中的将士教导的。说不定还是归德将军亲自教导的。军中的那些武功都是简练至极的杀敌之术,比她这自保的功夫强了千倍百倍。
更不用说李明钊比她还大了几岁,在身高和力量上都更胜一筹。
这样的人物,她若是再大个十年八年,许不定能和他打个平手。如今么,过去也是送菜。
意识到这个惨痛的事实,文华感觉浑身的力气都流逝了。她生无可恋的看了一眼长乐,自家姑娘可真是会戳人心窝子了。但是她宁愿自己没有被提醒这个现实,宁愿被李明钊教训一通长个见识,也不想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很遗憾,她现在无比清晰的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距。此刻再让她去挑衅李明钊给自家姑娘讨回公道……等她再练十年再说。
完成“互相伤害”这一任务的主仆俩,俱都泪眼汪汪、无语凝噎。
之后长乐收敛起情绪,继续诊脉开方。而文华也不敢离开她了,就在她身边守着,防备有谁再不长眼的说些不中听的,惹来自家姑娘伤心。
这边安静的诊脉到半下午,此时太阳已经隐匿到云层中,天色也阴沉起来。
眼瞅着百姓们都携带东西回归各自的家中,棚子也快要拆到他们跟前了,长乐和文华就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同知府。
临上马车前,长乐的视线随意从四周白茫茫的树木上扫过,熟料竟看到一个眼熟的身影,就坐在那粗大的松树上,摘了松子一上一下抛着玩。
两人的视线远远的对上,长乐皱着眉头,轻哼了一声,爬上马车就让车夫驭车离开。
原本还想着是不是去道个歉的李明钊:……
拜极好的听力所赐,那一声娇蛮的轻哼李明钊听得一清二楚。他一时间牙酸了一下,心想,这小姑娘看着娇娇软软挺好说话的样子,怎么实际上的性格这么,这么蛮不讲理呢?
他不过就说了她一句“不过如此”,又不疼又不痒,权当听不见就是了,怎么还哭上鼻子了?
听到手下那几个差役私下里嘀咕他没风度,言语刻薄的把个小姑娘挤兑的眼泪珠子顺着脸颊掉,他手都抖了起来,心脏无意识陡停两拍。
他是没想到这姑娘这么不经事的,为此还略有懊悔。可让他去给人道歉,他大爷的生来就没干过这种事儿,拉不下来脸啊。
好不容易在这里做了一下午的心理工作,准备去和人说道几句,结果那小姑娘看见他就抬起下巴扭过头,给他一个非常傲慢不讲理的“哼”~
李明钊直视着马车离去的方向,眼梢微挑,面上阴翳更甚。
丫头片子,没意思。
他跳下树,转身往更远处走去……
穿越养娃日常 288三胞胎满月
自那日后,长乐再没见过李明钊。
因为赈灾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百姓也大多开始归家,长乐再没往早先难民聚集的地方跑。
她休息了两天,顺便学了些安澜师傅教授的东西,又做了些“课外作业”,就又回去师傅那里学习医术。
碰巧李大夫前段时日手中的药材消耗的厉害,如今买了新的药材亲自烘焙研磨,长乐来的正是时候,且能和李大夫好好学学,药材究竟如何处置,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药性。
不同的大夫有不同的炼制药材的方法,就像是桂娘子炼药的手法和李大夫的就截然不同。两人互有长短,但明显李大夫的要更高明一些。也因此,长乐学习的更认真了。
时间就在长乐全身心的学习,瑾娘专心的坐月子,以及三胞胎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中安然过去。
很快,就到了三胞胎满月的那天。
三胞胎满月时瑾娘还没出月子。因为她分娩了三胎,对母体元气的损伤尤其大,所以李大夫建议她做双月子。徐二郎和翩翩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不管瑾娘愿意不愿意,如今她依旧不能洗澡洗头,依旧只能勉强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擦油腻的头发,继续躺在床上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瑾娘对自己如今的形象嫌弃的不得了,偏徐二郎就像是眼瞎,丝毫看不见她的“邋遢”和“丑”一样。每日晚上依旧抱着她睡,每天早起要亲她两下。
说实话,瑾娘自己都觉得口中味道怪怪的。所以她是抵死不愿意徐二郎亲她。若是他因此留下心理阴影了怎么办?若是被她口中的气味熏晕了怎么办?再不然,让他看见她牙齿上有食物残渣,那她还有脸面见人么?
种种考量之下,瑾娘绷紧了嘴巴不让亲。徐二郎看出她的心思,好笑了她一通,倒也不勉强她,亲吻她的嘴唇也就算了。
却说河州雪灾后的赈济和房屋修复等事情已经处理完毕,又恰逢这一日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所以同知府客来如云。
尽管拿到同知府请帖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满打满算不过十几桌客人而已。可实际上登门送礼的,都已经排到胡同口了。
瑾娘坐月子是不出去见人的,不过今天也免不了会有一些官夫人来内宅瞧她,所以她早早的就净了面,换上舒适的衣裳,用一块儿头巾将头发松松的挽住,就这般斜倚在床头上,等着客人上门。
翩翩今天要替她迎客,还要顾及厨房中宴席准备的如何。亦或是忽然缺了什么东西,那里的物品送来的不及时了,亦或者有出乎意料的人物登门了。这都需要她周旋,所以翩翩忙的分身乏术,就没留在翠柏苑。
倒是长乐和小鱼儿,在客人还没来得时候,留在这里和瑾娘说了会儿话。
门前的热闹喧哗她们都听下人说了,所以一时间就很唏嘘。长乐说,“我记得早先婶婶生小鱼儿的时候,咱们家也没这么热闹过。”
这事儿小鱼儿不清楚,但是荣哥儿出生时的景况她却是知道的。
那时候爹爹中了状元被分派到翰林院做六品修撰,家里也客来如云。但不管怎么说,肯定不像今天那么夸张。
听听丫头们怎么说的,胡同口都快被堵住了!
若非府里的管家一直在旁边调度,胡同里就进不了人了。而且从胡同往东西两个方向,大概有五百余米的距离,都停靠着各家的马车。密密麻麻的,让人快得密集恐惧症了。
由此也可见来的人当真非常多,多到远超预料的程度。
两个丫头唏嘘感叹,瑾娘也有些感慨。但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再有一句话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大家伙一拥而上都往同知府来,只能说徐二郎这个河州同知做的还算稳当,还有让那些人攀附结交,逢迎讨好的价值。
瑾娘虽然不喜那些趋利赴势,逢迎讨好之人。但却希望徐二郎这边永远是个热灶,永远有人烧。不然,等众人都避之不及那天,就是徐府落魄之日了。
稍后客人登门,长乐和小鱼儿也离了翠柏苑,去前边待客。
她们年纪小,若在别人家,也不过负责招待那些和她们同龄的小姑娘罢了。可如今因着家中使唤的人手远远不够,不得不将她们拉出去顶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好在不管是翩翩,还是长乐和小鱼儿,规矩礼仪、待人接物都学的顶顶好。即便和那些长辈打交道,也有板有眼的让人说不上闲话。更甚者,因为小姑娘努力伴着脸装成大人的样子,倒是更可乐,一时间倒是让众人欢笑成一团。
稍后翩翩继续在花厅待客,小鱼儿也忙着招待那些和她同龄,以及比她略大几岁的小姑娘。只有长乐抽出些空,带了三个与自家婶婶交好的官夫人,去翠柏苑看望婶婶和三胞胎。
等长乐一行人从翠柏苑离开,再次回到花厅时,就见花厅中气氛紧绷。
而原本作为主家代为待客的翩翩,此刻眼冒火光,却又死死压抑。只她那视线,如同刀子似得看向坐在上首的另一人。
那一人长乐有幸见过,正是知州夫人苏魏氏无疑。
她怎么又来了?
上次发生在家中的闹剧,翩翩怕说出来脏了小孩子的耳朵,所以只告诉了瑾娘。至于长乐和小鱼儿,她自然是瞒着的。
但长乐也机灵,她还擅长抽丝剥茧发掘真相,所以即便小姑姑不告诉她们,也让她琢磨出个七七八八。
她还小,不懂得妾室通房之流有什么好。而她所认识的男性长辈,除了宿迁伯伯,再没有纳妾的。就连自家祖父,虽然在外边胡闹些,院子中也很干净。
至于宿迁伯伯妾室的事情,自然不是她该知道的。宿迁伯伯的妾室是好是坏,是不是造成了宿家家宅不宁,这个,家丑不外传,即便真闹腾出事儿,人家也不会宣扬的众人皆知不是。
反正长乐是没听说过宿迁伯伯的妾室,在家里闹得过分,闹得家宅不和的。
但这并不证明纳妾和置办通房是好事儿。
没见书中都说,妾室乃乱家之源么?书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现实中她没见过,可并不证明不存在。所以私心里,长乐对妾室和通房几个字,就非常排斥和不喜。
有这个前提条件在,这知州夫人特意在婶婶月子时上门,给叔叔送贵妾,那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这都不是一个好人。
事实上,即便没有“送美”一事,长乐也知道这位夫人不是个好的。毕竟他们初到河州,这夫人就想方设法纠集河州官场的官员,给了叔叔一个下马威。事后还美其名曰举办宴席,要将叔叔引荐入官场,实际上却是要让叔叔认清河州官场的形势,知道河州这地盘上到底谁说了算。更有对婶婶冷嘲热讽一事……
桩桩件件,都证明这人佛口蛇心,坏到掉渣。
可为了知州府的颜面,家里派人去送帖子时,也不得不写明邀请他们举家同来。
原本还以为,有了被婶婶“牵连”去寺庙伺候老夫人,以及上次被小姑姑挤兑走一事,这人为了面上好看是不会来的,熟料,竟还真来了。
那她这次来会有好事儿么?
根本不会。
恶客临门,败兴。
长乐看向小姑姑,想从她那里得知又发生了何事?她到底年纪小,这里且没她放肆的余地。所以哪怕要给小姑姑解围,也不能丢了徐府的颜面,怀了徐府姑娘们的名声。
长乐有所顾忌,跟在她身后的三位官夫人却没有。
她们也是看苏魏氏不顺眼,才转而结交瑾娘。没想到瑾娘倒是好接触许多,所以渐渐就有了些情谊。又因为他们的夫君多在徐二郎手下做事,这几个月来颇干了些拿得出手的业绩。这就是政治资本,以后再想往上升,也有了攀爬的底气。因而她们对徐同知更加感激,如今看见人家大好的日子苏魏氏又找晦气,她们对视一眼,可不就出声了。
却说为何三人一看见这画面,就觉得是苏魏氏找茬找事,那不是明白着么?
苏魏氏这人啊,心眼小的跟针鼻儿似得,就是见不得人好。平常说话阴阳怪气的不中听,常常让人下不来台。还总自以为是,乱点鸳鸯谱瞎做媒。
几人心里一边猜想,苏魏氏这次是说了不中听的,还是提了啥不得了的要求,亦或者又想撮合好姑娘和败絮其中的小子了?
心里电石火光间转过这许多念头,这三个夫人嘴皮子也不停歇,三两句就将气氛活跃起来。
翩翩提着的气松下一些,倒是苏魏氏郁恼的看了三个搅事儿的人。
她刚才正说要把远方表姐家的次子说给徐翩翩。那小子被她吹的天花乱坠,千里挑一的好,实际上腹内空空,就是个草包。而且她那远方表姐早年丧夫,养成了刻薄尖酸的性子。又因为长子和她离心,愈发把次子当命.根.子疼。可以说,若是翩翩嫁过去,依照她表姐贪婪吝啬尖酸的性子,徐翩翩不出半年就得被虐成一把骨头。
她觉得这主意不错,这正好报了上次被徐翩翩挤兑,以及徐二郎给老爷送美,还有老爷冷落她的仇。
不想她拉下脸说了此事,几番威逼利诱,徐翩翩就是不应。屋里其余一些木头呆子,也只知道装聋作哑喝茶吃点心,也不帮着哄劝一二。她正暗自作恼,搅局的就出现了,真晦气。
但是这并不能打击苏魏氏的“好心”,且摸着茶盏在琢磨,等用完午膳,是不是去看看林瑾娘。
话说上次过来“探望”就没见着人,这次再阻着她,可就不像话了。
另外,小辈的亲事总得长辈做主,她就不信能把这小姑子扫地出门,林瑾娘会不乐意。
有这三个官夫人打开场面,花厅又渐渐热闹起来。
及至用了午膳,又看了会儿杂耍小戏,诸人才鱼贯离去。
连带着和瑾娘关系亲厚的三个官夫人都走了,但苏魏氏还稳坐钓鱼台,一副要再坐坐,再聊聊的架势。
诸人见状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同知大人与知州大人关系亲厚,之后怕是会留知州大人用了晚膳再走,所以对于苏魏氏留在这里也没多想。
只除了翩翩,真恨不能绕道走,看见这人就嫌烦。
苏魏氏也是能耐,见这府里的三个姑娘都忙碌着送人,她就叫了旁边候着的嬷嬷,要嬷嬷引她去见瑾娘。
她拿出来的借口也很能糊弄人,说是有好事儿要和瑾娘商量。另外还精心给三个孩子准备了满月礼,总得亲自送过去。
那嬷嬷也机灵,知道这不是个善茬。可她一个粗使婆子,要拦着人家知州夫人也拦不住。因而,一边爽朗的应和下来,带着苏魏氏绕了好大一圈去翠柏苑,另一边却又眼神示意一个小丫鬟,快点去通报。
瑾娘提前得了消息,就让人把苏魏氏放了进来。
她早就知晓了翩翩和苏魏氏在花厅起了争执的事儿。但翩翩有心瞒她,所以她问了几句,丫鬟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如今人来了正好,她正愁没地方兴师问罪。
苏魏氏冻的鼻青脸肿,腿脚酸痛麻木的进了翠柏苑,还没来得及质问瑾娘,她如何调教的下人,竟是敢做鬼到朝廷命妇头上了,结果就被瑾娘劈头盖脸的质问一番。
苏魏氏听明白瑾娘问的什么,心里暗叫一声“好”。她正愁不好开口,瑾娘倒是主动提起这话题了,这不是瞌睡遇枕头,注定要让她心想事成么。
苏魏氏一时间也顾不得那带路婆子心思不轨的事儿了,就义正言辞的和瑾娘说,“我也是为了你那小姑好。想她也是豆蔻年华的姑娘了,偏还亲事没定下。没定亲也就算了,偏偏一个小姑娘尽是往产房跑。在河州可是有小姑子方侄子的话。你这生了三胎,孩子本就虚弱,再被你那小姑子方到了,孩子出个好歹,你真是想后悔都晚了。”
苏魏氏一副我这都是为你好的表情,“我想着,如今且得快些把你那小姑子嫁出去,才能给你那两个小儿子避祸,就想给她说门亲事。”
穿越养娃日常 289黄鼠狼给鸡拜年
接下来也不顾瑾娘脸面黑的锅贴似得,苏魏氏侃侃而谈将男方的条件一摆。又用“你们真是占了大便宜了”“要不是两家关系亲厚,这么好的亲事,我且不会说给你们”的颇为自得骄傲的神情看着瑾娘。
瑾娘呢,她快吐了。
苏魏氏和她有仇,和翩翩也有龃龉,说她会全心全意为翩翩考量,给她说一门四角俱全的好婚事,瑾娘一千一万个不信。
黄鼠狼给那啥拜年,这人肯定没安好心。
瑾娘就琢磨着,别说什么“学富五车,貌比潘安,品性端方,洁身自好,家境殷实,母亲慈和,前途远大”了,这些鬼话她一个标点符号不带信的。
真有这好人家,你怎么不说给你闺女呢?
哦,忘了,你这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天生没闺女命。
瑾娘脑子开了会儿小差,又很快回归正事。
啊呸!如是把上边苏魏氏说的那些都反过来,说那男方腹内空空,有如草包,面貌丑陋,家庭窘迫,母亲刻薄,沽名钓誉,吃喝嫖赌无一不沾,前程一眼看到头,那她还能信上几分。
也不怪她尽把人往坏处想,你也不看看这苏魏氏从哪一点看像好人?指望她费心思为“仇人”谋划好亲事,那趁早别白日做梦了。倒是她刚才想的那些,有可能就是事情真相。
想通这点,瑾娘脸更黑了。
她也懒得应付苏魏氏,也懒得听她继续吹嘘这门亲事如何如何登对,如何如何佳偶天成。她丝毫不给脸面的直接开口说,“有那么好的人选,夫人不如说给家中的侄女?我听说夫人的弟妹早年守寡,因为思念亡夫,早早留下一个女儿也跟着去了。如今那姑娘也没说亲吧?那可好。两家还有些姻亲关系在,又男才女貌正相配,合该是天作之合的姻缘。”
这次换苏魏氏黑脸了。
瑾娘口中的侄女,正是苏大人小弟的女儿。自从苏小弟疾病去世,弟妹思念亡夫,没两年也跟着去了。苏大人心疼侄女,苏母心疼孙女,两人商量过后就把人接到身边教养。那姑娘也乖巧讨喜,又因为苏大人自己没个嫡女的缘故,真是把侄女当亲闺女疼。
侄女的亲事苏大人自然是要亲自挑拣的,不然他怕九泉之下的弟弟弟妹来找他哭诉。
苏大人觉得河州没有配的上侄女的良配,就准备这两年好好使使劲,到时候升迁回京都,也好在世家大族中,为侄女挑选一桩满意婚姻。
苏大人在侄女的婚事上如此用心和挑剔,多少好男儿都不入他的眼。若是她敢拿外甥儿过来说和……那不是埋汰人是什么?
一想到大人和婆母稍后会有的反应——大人兴许会彻底恼了她,婆婆么,有可能撺掇大人休妻。一想到此苏魏氏就觉得头晕眼花,耳中轰鸣,好险一头栽在地上。
不得不说,瑾娘的这个建议当真杀伤力惊人。苏魏氏不敢深想,连忙摇着脑袋把那想法驱逐出脑海。
瑾娘却又在此时慢悠悠开口,“翩翩的亲事就不劳烦夫人费心了。夫人也上了年纪,都到了享受儿孙福的时候。没得再为这些有的没的事情挂心。”
“翩翩的亲事自有我和他二哥为她做主,我们也不怕那些小姑子方侄子的鬼话……不是我说夫人,夫人身为苏大人的贤内助,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像是二月里剃头方舅舅这话我信,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再没有没道理的。可像是夫人信口拈来的那句话,说实话我当真没听过。我来河州也多半年了,若是有这个传统,丫鬟们不该打听不到,那些交好的夫人也不该不提醒我。既然都没有,就证明这根本是无稽之谈。说不得是夫人耳离听差了,或是有那心怀鬼胎的,见不得咱们好,故意捏造莫须有的谚语挑拨也不一定。夫人且得静下心好好分辨对错,不然真被人牵着鼻子走,那才闹笑话呢。”
苏魏氏:“……”
瑾娘又说,“不管怎么说,反正我是不信的。我们也不会因为一些有的没得人的三言两语,就把好好的小姑子给发嫁了。我们翩翩啊,人美性子好,掌家主事还是一把好手。这样的好姑娘,就该找最好的男儿配。那些着三不着两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腹内空空犹如草包的,反正我们是看不上。我们要找就找个好的,不说人要多俊美,但必定学富五车,洁身自好,要疼爱翩翩……”
苏魏氏闻言那叫一个心虚,有一瞬间她险些以为瑾娘是认识她那外甥的,知道那小子完全就是她那些溢美之词的反面。
但这肯定不可能。
表姐嫁的远,夫家根本就不在河州府,甚至距离河州府有几百里的距离,所以瑾娘根本没渠道去认识那一家。
既然如此,那她心虚什么?
苏魏氏架子一端,就截住瑾娘的话头,“我那外甥就学富五车,洁身自好,等成了亲,也必定会……”疼爱翩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