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毕竟众人可都捉急立功呢!没听主子说么,按功劳大小,或升职加薪,或提拔去外边做庄头或是铺子上的掌柜,再往上,若真是格外机灵,入了那个主子的眼,还有可能到主子身边服侍;更有可能恩泽自家儿孙,以后可以被发还mài shēn契,得个良民的身份;甚至主子还说了,可以送家中小儿去书院读书……
这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措施,让徐府的丫鬟仆役们打了鸡血似的,连干活的热情都高涨了许多。
当然,私下里他们也不免暗自揣测,主子这般大张旗鼓整顿府里是因为什么?
有那眼明心亮的,从瑾娘让人天天去衙门盯着,就猜测到什么。
恰好此时官府对前段时间抓到的犯人宣判了,连告示也贴出来了。于是,不单是徐府的人,就连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元宵节时,衙门抓了人贩子,还顺藤摸瓜揪到了他们的老巢,解救出来不少被抓住的娃娃。
外边的人还不会多想,只会欢天鼓舞这些恶棍们得到应有的报应。徐府机灵的下人们却觉得自己真相了。这之后便越发关注几个小主子的动静,恨不能背后长出一双眼睛来,连睡觉时盯牢了三个小姑娘,好在她们有危险时第一时间发觉,立个大功……
府里的动静不算小,徐二郎哪怕每天在家时间有限,也注意到这情况了。
他觉得瑾娘经此一事,有些草木皆兵。不过府里好好整顿一番总是好的,最起码风气正了,也让别人没了在府里搞七搞八的可趁之机。
这很好!
由此,徐二郎便没多说什么,甚至为了配合瑾娘行动,他还特意把通河留下,让通河给瑾娘打下手。毕竟瑾娘想买几个会功夫的女仆和武师傅,她是女眷终究不好出面,且没门路。倒是通河,他手里门道不少,手底下也有几个得用的人,倒是可以让瑾娘挑拣一番。
最后,女武师也找到了,还真是通河找来的。这武师傅三旬左右,长得清瘦,身量很高,远比瑾娘高了一个头不止。这身量,得有一米八往上了吧,在这个时代,这样身高的女子,可真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女武师刚直不阿,有些不会说话。她本来是京城一家女学的马术师傅,可惜因为上课严厉,不被那些小姑娘喜欢。那些权贵家的姑娘个个娇滴滴的,受不了她的呵斥就给家里告状,她的日子不好过,不受学生们欢迎,还被其它同事排挤,久而久之,就生了离去的心思。
也是巧了,她才刚离职,准备回西北去投奔师兄,就有老友指点通河去找了她。
瑾娘见到这女武师本人,是挺满意的。严厉点挺好的,不然管束太松了,怕是拿捏不住自家那几个猴儿。另外师傅说话不好听,不会说话,这都是可以略微提点的。这武师傅经过了早先书院的事情,想来自己也会反思,那么她再稍委婉的说两句,想必武师傅会有所改变。
不过为防这武师傅当真是个性子顽固,不知变通的,瑾娘就先和她约定了为期一月的试用期。若是届时双方都满意,就留下来继续教课,若是有其中一方觉得不妥,那么教授事宜就此中止。
女武师也是有所思量的,也担心主家性情不好,或者孩子过于顽劣不听教诲,亦或是再遇上那些半点苦头不肯吃的小姑娘。那些娇滴滴的小姑娘,她是真怕了,所以暂时先彼此接触了解一下,等都满意了,再继续合作。
两人达成协议,瑾娘就让人去唤了翩翩、长乐和小鱼儿来。
恰逢三人今天的学习结束,正好从钱夫子那里过来,倒是很快就到了翠柏苑。
瑾娘见三人来了,就给她们互相引荐了一番。末了就和武师傅说,“我家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早先有点武学基础,小的这个还没学过。三个孩子性子都好,只是姑娘家养的娇了,怕是受不了大罪,所以还要劳烦师傅一开始教授时循序渐进,多点耐心。”
又说三个孩子,“早先你们都同意要学点傍身的功夫,如今我把师傅给你们找来了,你们可要好好学习。要是让我知道谁上课时捣乱撒泼,或是叫苦叫累,再或是偷奸耍滑混时间,小心我罚你们去抄家谱。”
三个小姑娘闻言都苦了脸,小脸都变得皱巴巴的。
抄家谱可是个大杀器,徐家的家谱好厚好厚一本,抄一遍要费一整天时间。而娘/婶婶/嫂嫂罚她们最少十遍起步,那就是抄十天,想想就难受到麻木啊。
而且抄家谱时,不完成惩罚还不能出门,这就是变相罚禁足了。这让翩翩几人如何受得了?
几个小姑娘顿时变得蔫哒哒的,心中都升起了后悔的心思。想着,当初就不该头脑一热同意学武,这以后不仅每天都要早起一个时辰,还要被摔摔打打的,想想就跟吃了黄连似得,从嘴里苦到心里。
瑾娘见她们如同被霜打的茄子似得,个个都无精打采的,心中暗笑,可却也想着,这样可不行。学习就该抱着饱满的激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这样才能学出点成绩。若是都像她们似得,带着排斥和不喜的心情去学,先不说这样压抑的情况下,她们学习的效率肯定很低,就说长此下去,也会渐渐排斥武艺,继而厌恶上这门学科,那还提什么学出真功夫,那还能自保么?
瑾娘眼睛转转,就说,“这位师傅是有真本事的,你们好好学,届时如果成效不错,我就一人送你们一匹小马。”
几个孩子眼睛登时变得亮晶晶的,尤其是小鱼儿,高兴的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瑾娘又看向翩翩,“若是好好学了本事,之后再遇到哪些污糟事儿,你就不会毫无还手之力,相反还能行之有效的直接打回去。另外,若是路遇不平,你也可以出手相助,而不至于无助的只能干看着发傻。”虽然这有点把自己姑娘往“侠女”的路子上教导,但不管怎么说,总要先激起她们学习的激情。
翩翩被瑾娘一说,早先被人贩子抓到时那股无助无力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一想起那时的仓皇无措,翩翩就捏紧拳头。她要好好学本事,再也不要当只能任人鱼肉的咸鱼了。她要奋发,要雄起,她好当个武功高强的女侠,到时候把那些作恶的坏人打的落花流水。
这么一想,翩翩心中涌起豪情壮志,“嫂嫂你放心,我好好学,我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学到真本事。”
瑾娘点点头,又看向长乐,“你喜欢医术,肯定也有行医救人的想法。你好好跟师傅学武术,嫂嫂就答应你,到时候替你安排出门给人义诊的事儿。”
这是长乐一直想要的。
师傅可说过了,学医不能闭门造车,只苦读书上的理论,却不去实践,那等于纸上谈兵,学不来本事的。
长乐也曾想央求婶婶,让她去给人义诊,可每次要张口时又忍不住把话吞回去。
她觉得婶婶是不会同意的,不说她去做小九流的行当,会给家里抹黑——虽然她私心里觉得,行医救人乃是大义,可谁让世上都觉得行医是下九流的行当呢?她不想因为自己,让人背后说家里的坏话,所以就忍着一直没说。
可如今她听到了什么?婶婶竟然同意她出去义诊!
长乐不敢置信的看着瑾娘,唯恐自己刚才幻听了。瑾娘却温和的对着她笑,“长乐没听错,婶婶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婶婶没觉得你行医有什么不妥,世人对医者要求苛刻,因为你是个小姑娘家,世人对你的指点会更多,也更不会相信你,同样的,你遇到的危险也会很多。若是你不介意被人指指点点,且会好好习武,能够有自保之力,那么婶婶就同意你之后隐姓埋名去义诊。”
至于为什么会要求长乐隐姓埋名,那自然还是为她好。毕竟她虽然做出了让步,可小姑娘的名声还是要顾忌的。不然到时候真不好说亲了。
“我同意,我不在乎,我不怕人指点,我会好好学武,争取早点学有所成。到时候,到时候婶婶就同意我出去义诊么?”
瑾娘点头,长乐见状心里松了口气,脸上绽开大大的笑容。
她看向女武师,“师傅,之后就劳烦您教导长乐了。你放心,长乐不怕吃苦,不怕受罪,长乐想学真本事,所以之后学习,师傅您一定要对我要求严厉,不能看我年纪小,就对我放水啊。”
女武师心情顿时复杂起来。
她在书院教课时,多的是家长和其余科目的师傅提点她,对学生放水,不能要求太严格了。这话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可如今,她听到了什么?竟然有小姑娘要求她别放水,还要求她严厉些……说真的,女武师觉得长乐之后十有**会后悔她说的这话,因为她严厉起来,真的,连她自己都怕。
说通了翩翩和长乐,就剩下豆丁大的小鱼儿了。
小鱼儿眨巴着萌萌哒眼睛看瑾娘,瑾娘就有些头疼。这闺女,聪明是真聪明,可也是真会装傻。
好在瑾娘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心,才不会被闺女萌到。
她就咳了咳说,“你是姐姐,之后要保护弟弟,等娘亲老了,你还要给娘亲撑腰,保护娘亲。那么小鱼儿,你现在能好好学武,之后给弟弟和娘当靠山么?”
小鱼儿“……”我还小,你不要给我那么重的负担,我扛不起来啊!






穿越养娃日常 210 挑人
几个孩子学武术的事情正式提上日程。
瑾娘一开始有心去小校场看看她们学习的情况,可随后又想,自己几个姑娘个顶个的会撒娇,到时候若是因为吃苦了泪眼巴巴的看着她,她不得心软么?
孩子初学时,师傅正是给她们立规矩的时候,这时候规矩定好了,之后孩子们养成习惯,学习就轻松许多。反之,她若时不时心疼的和师傅求情,让师傅减轻训练难度,减少训练时间,久而久之,孩子们觉得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怕就不会拿出十分的实力学习了。
这可不成!她可不能当这种扯后腿的家长。
瑾娘心里暗下决定,可对几个小姑娘的担心丝毫没削减。
早先徐二郎给小姑娘们传授武艺时,目标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不要求她们一定要学有所成。可这位齐师傅不同,她教授学生就要学生学得有模有样,至于强身健体什么的,这要求太低了,请她过来有些大材小用。若是主家真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她恨不能立即打包回去投奔师兄。
不说这些题外话,且说头几天学习,几个小姑娘确实有些承受不住。虽然齐师傅一开始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让她们扎马步,可这也够磨人的。
三人头几天都累的手脚虚软,走路都迈不开腿。为此翩翩和长乐都红过眼,可最后想起嫂嫂的承诺,都咬着牙扛了过去。倒是小鱼儿,还是太小了,小姑娘委屈的不得了,又见母亲丝毫没有同情心,就等徐二郎回家后,给爹爹告状。
徐二郎能如何?他也没办法啊。
瑾娘之前可是和他说过,让他这次别插手,就担心他耐不住孩子祈求,好心办了坏事儿。
如此,徐二郎只能佯作没听见自家姑娘的撒娇,没看见她哭的可怜的模样。他带着她出去夜市上逛了一圈,买了好些东西,小鱼儿就将那训练的辛苦忘到九霄云外了。
回头继续练习,小鱼儿继续哭泣,徐二郎继续带她出去。久而久之,小鱼儿竟然不觉得训练苦了。甚至每天还颇盼望那个时候到来。因为一训练就可以找爹爹撒娇啊,爹爹最不忍心她吃苦受罪了,就会带她玩耍给她买东西补偿她。小鱼儿一想起那事儿,就美的不要不要的。
可惜,这种好日子不过过了十天,就彻底结束了。
因为小鱼儿的娘亲,徐家的管家夫人瑾娘下了命令,让她收收跑野了的心思,把每晚写大字的习惯重新捡起来。
小鱼儿:她就不明白了,娘亲怎么那么见不到她高兴呢!说什么写大字,哼,别以为她不知道,娘就是羡慕爹爹每天带她出去玩耍,她却要带荣哥儿每天都不能出去,娘亲就是嫉妒了。
心里这么想着,小鱼儿却没胆子把这话说出来。她也是很惜命的,那些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她心里门清。而且自家娘亲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娘亲是家里的大魔王,连爹爹都不敢的得罪她。
唉,这日子,怎么就这么苦啊。
时近二月,大地复苏,天气暖和起来。荣哥儿在屋里憋了一个冬天,可是憋坏了。如今天气一好,小家伙整天嗷嗷叫着要往外边去。
他也是个调皮的,虽然不会说话,整个人也还站不稳,可他会指挥人啊。
那小手往院子的方向指着,小身子往那边侧着,小表情急切又兴奋着,真是让人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奶娘每天定时抱荣哥儿出来遛遛,有时候瑾娘得空了,这事情就换瑾娘来做。不过这几天她事情也多,一时间也照应不上,荣哥儿就只能交给奶嬷嬷了。
说起瑾娘最近忙的事儿,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就让她不得不分神进去。
其一自然是前几天倒春寒时,平西侯府的老夫人过了寒气病倒了。这总得瑾娘出面去探望,一去自然是多半天。
再就是开春要春耕了,按例每年此时皇帝都会主持亲耕礼,太后和皇后会主持亲蚕礼,以示对农业和蚕桑的重视。
皇帝那边自然是要求朝中文武百官都参加,而太后和皇后这边,则要求京城所有诰命夫人,以及六品以上官员夫人重装出席。
瑾娘有幸在需要出席的人员名单中,所以这段时日还要跟着宫里派来的嬷嬷学习规矩礼仪。
也不仅是瑾娘,徐母也要学起来。这可把徐母折腾坏了,不是磕头就是福礼的,把徐母折腾的头晕眼花,不过一天时间就病倒了。
徐母这么“不经事”,倒不是身体脆弱到这个地步,而是那教导规矩的嬷嬷有意为难。
那嬷嬷是宫里的皇后派来的,而皇后年后才在徐家人身上栽了个大跟头,被狠狠打了脸。就允文帝带婕妤娘娘初二回平西侯那事儿,可让皇后娘娘颜面扫地。
她是个还算持重端庄的皇后,素来处事也算温和公正。可就是再大肚温婉的guo mu,在听到男人在初二回娘家那天,不带着自己回娘家,却带着个妾室回了娘家,那脸面上也挂不住。
皇后娘娘由此紧锁宫门,到现在也没出来。
她倒是没放出话为难徐家,可她至今都没喝怜儿姑娘,也就是新进宫的怜美人敬的茶,这不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皇后对徐家人的迁怒和不喜?
皇后的态度明摆着的,下面多得是人想讨好皇后,所以,瑾娘和徐母可不就吃了苦头了?
瑾娘没学过宫规,也没觉得那嬷嬷屡次要求重来有什么不妥。可她也不是真傻,总还能从那嬷嬷的态度中看出一二。
可此时看出也已经晚了,因为徐母已经耐不住折腾,提前倒下了。
这倒是有借口将那嬷嬷退回去了。
可就这么吞了这口气,这么简单的把人送走,真是怎么想怎么憋屈。
徐二郎下衙后得知此事,面色铁青。当晚就见他写了一封奏折,第二天递了出去。
于是,这天傍晚,那两个教导规矩的嬷嬷灰溜溜的就走了。临走前两人面色惨白,腿脚踉跄,眸中满是惊惶,好似犯了大罪,要朝不保夕。
瑾娘见状不由想到,肯定是上边怪罪下来了。
讲道理,柿子要捡软的捏,可徐家明明不是软柿子,徐二郎跟榴莲差不多,真是谁碰扎谁,那怎么还有人这么没眼色,来刁难他的家人呢?
瑾娘想不通,徐二郎却能想通,“不过就是我这官低职微,在有些人眼里,实在不够看罢了。”
瑾娘:……说的有理!
两个嬷嬷狼狈退走的第二日,就有新嬷嬷过来了。新嬷嬷来的悄无声息,与之同来的还有宫里送来的一些补品贺仪。
这嬷嬷笑的和煦,道“这都是皇后娘娘的一点心意,娘娘忧心老夫人的身体,特意让奴婢带了这些补品来给老夫人补身子。”至于老夫人被折腾病的事儿,这嬷嬷是绝口不提的,只接着道,“娘娘这些时日病体沉珂,对宫务就有所怠慢,对宫人的管束也没之前那么严格。这才导致那两个老奴生出怠慢亵渎的心思。不过我来时,那两个宫人娘娘已经都处罚过了,除了一人打了四十板子,还给撵出宫去……”
这之后这嬷嬷又说了一些有的没的,瑾娘却全然听不到心里去。她只觉得这皇后娘娘假的很,而早先心里存着的,一位深明大义、端庄持重、威严却亲和的皇后娘娘的形象,登时被另一种完全反面的形象所取代,导致瑾娘现在一听“皇后”两字,心里就有些膈应。
她都如此膈应了,徐母那边应该更膈应吧?
相当初过年时徐母进宫cān bài,还被皇后赐了座,还被皇后娘娘拉着说了好几句话。当时徐母觉得娘娘如此亲和仁善,大气端方,不愧是一guo zhi mu。只是现在……怕是徐母今后再也没有进宫的心思了。
在这嬷嬷的要求下,瑾娘领着她去见了徐母。
徐母虽是被折腾的不轻,但也只是那一时半刻上不来气,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她就好了,除了腰软腿疼胳膊使不上力,没有别的不舒坦的地方。
可既然已经称病在家,就断没有现在好起来的道理。所以徐母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面色惨白,额头上搭着块儿白毛巾,被子提到胸口处,整个人看起来一副出气多进气少的模样,不知内情的险些以为她重病缠身,命不久矣。
那嬷嬷也吓了一跳,暗道这老太太身子骨可太脆弱了。这也就被折腾了一天就这么倒下了,那要是再多两天,岂不是命都去了多半条了。
啧啧,这样的身体素质,也得亏他儿子是官员,她有享福的命。不然若是进了宫做宫女,保准活不到三天去。
嬷嬷心里腹诽,面上却一脸担忧唏嘘。将老太太好好问候一番,这才随同瑾娘出去。
因为徐母重病缠身,之后能出席亲蚕礼的只剩下瑾娘一人,那需要学习规矩的,自然也只剩下瑾娘了。
那嬷嬷不知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或是如何,总之态度挺亲和,教导起来也宽松有趣,倒是让瑾娘学的不太累。
却说又学了两天,大致把规矩都学透了,那嬷嬷才离开。
而瑾娘还没来得及休息,丫鬟们就过来汇报说通河过来了。还带来了几个会武艺的小姑娘,要瑾娘挑选。
会武艺的女师傅不好挑选,会武艺的丫头就更别提了。
不过不管怎么困难,该找的还是要找,最起码三个丫头身边都得有个会武的,瑾娘才能放心。
通河这段时间就是忙这事儿去了,原本他将近一个月没露面,瑾娘还以为这事儿是办不成了,熟料现在竟然有了收货。
瑾娘一边高兴的让人去唤翩翩几人,一边让青禾去把通河和几个小丫头带来。
翩翩几人还没来,倒是通河领着人先到了。
通河带来的有五个小姑娘,年纪最大的有十五岁,听说早先是跟着老爹街头卖艺的。别看这工作不体面,耐不住人家小姑娘有点真本事,那一手花qiāng刷的是真好,等闲三五个大汉不能近身的。
至于这姑娘为何放着好好的良民不做,却自愿mài shēn做奴婢,却原来是姑娘的老爹年纪老迈病死了,这卖艺的缺了一个打配合的,她又木愣愣的不会宣传,肯定挣不了几个银子。偏她胃口又大,一顿饭吃的能赶上三个大汉的胃口,这么一日日下来,肚子实在饿的难受,最后没办法,就准备去妓院给人看门。赶巧让通河遇见了,这就忽悠着她进府做“保镖”。
这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另有两个年约十岁左右的,两个七八岁的。
年约十岁左右的是对出身镖局的师姐妹。她们所在的镖局可能押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导致半路所有人都被劫镖的乱刀砍死。不仅如此,就连镖局内留守的人,都被灭了口。两个小姑娘机灵,藏到菜窖侥幸逃过一命。不过也是命苦,差点被当地的流氓地痞抢走卖到腌臜地方。得亏通河救了她们一命,她们才安安稳稳的没有被玷污。两人也不求什么,只求保住性命。不过她们不愿mài shēn,想等到有自保之力时,离府自谋出路。
至于最小那对女孩子,倒是不会功夫,她们是通河在街上找的孤儿,特意给她们看了根骨,觉得这两孩子是学武的材料。这要是现在就跟着女武师一起学,三两年后也能学出个模样来。
瑾娘把这些信息都听到耳里,心里略满意。通河办事还是很靠谱的,就说他找的这些小姑娘,会武的人老实,没有坏心眼,另外身家清白,不会给主家带来坏事。不会武的,则根骨好,从小养在府里,不怕她们之后对家里不上心。
瑾娘对几个小姑娘满意,翩翩几人自然也是满意的。
翩翩年纪最大,就挑选了年纪最长的那位小姑娘跟着自己。她一听那姑娘叫“大丫”,觉得这名字太土了,凭白拉低她的档次,所以迫不及待给人改名叫“秋语。”
:。:




穿越养娃日常 211 离京
事后瑾娘问翩翩,为何那么快就想出了名字,翩翩挺自得,就道是看到秋语第一眼,就觉得她和自己身边的梧桐长得有几分相似。她这边都有梧桐了,那下一个不该叫秋语么?梧桐秋雨,听着就很有意境,显得她这个取名的主人很有文采。
瑾娘:……
那对师姐妹被长乐挑走了。两人随了已过世师傅的姓,就叫文青和文华,长乐觉得这名字过的去,就没给两人改。
那对年纪最小,不会功夫的小姑娘给了小鱼儿。小鱼儿想效仿小姑姑给两人也改个名字,就叫小虫子和小鸟儿,和她的名字也搭的很。
可这名字太磕碜了,不仅遭到瑾娘的反对,也惹来翩翩和长乐的嘲笑。小鱼儿抑郁,最后只能认命的让瑾娘给两个小姑娘取了名字,就干脆顺着如今的节气,叫了惊蛰和春分。
1...8990919293...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