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孤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不是很丑
站在县令周边,不知道都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以一群胥吏同僚纷纷附和:“是的,是的有些事是该瞒着他,不要日后抓了咱们的把柄,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大家都一再强调有些事情,郑县令就心领神会的撸着胡子微笑点头。也明白,大家突然如此齐整的汇聚在这里,还不是为“有些事?”
事情紧急,废话少说,当时郑县令张开了眼睛,对着那一脸殷切希望的钱粮师爷问道:“县丞大人押解回多少捐输银钱?”
“启禀大人。”那钱粮师爷立刻上前,将一本墨迹未干的账册递上来,狠狠的咽了口唾沫道:“刚刚学生清点登记,共得士绅富户捐输银子三十一万两,粮食五千石,布帛七千匹,合计五十万银。”抬头看向县尊时候,却只发现空空如也的县尊宝座,而人却没了。
“咦?县尊大人呢?难道借了尿遁?”但看到所有的人都张大了嘴望向地面,也疑惑的看去,却见县尊大人正趴在地上艰难挣扎。
“还不抚大人起来,地上凉啊。”那个锦衣卫百户冯如一步上前,吃力的扶起县尊大人,这是怎么话说的,今天这一会功夫,都已经趴地上两次了,难道地上真的很舒服吗?
等县尊起来,再看时候,已经是嘴歪眼斜,浑身哆嗦的如同秋风里的落叶,不好,趴地上着了凉,这是中风前兆啊。
机灵的杂务师爷二话不说,立刻倒上一杯热茶,直接给县尊灌了下去,在一顿掐捏,总算让县尊恢复正常。
县尊双眼血红,长长的出了口气之后嘶吼道:“这他妈的,这帮小子也太富了吧。”
大家恍然,感情这不是地上凉冻得,这是被银子吓的。
有了银子,郑县令底气大足,当时大手一挥,将毛玉龙对签丁的待遇提议宣布出来,更要求三班都头挑拣凶悍敢杀的,给予丰厚银钱组成督战队,誓与钱塘共存亡。这般安排当然不能说是毛玉龙那厮的计谋,当然是本县尊的杀伐果敢,立刻引得众位同僚一阵赞叹阿谀。很是满足了他个文人追求的“谈笑间,决胜千里之外。”
“大人英明。”主簿赞一声,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再次道:“关于这钱粮——”
县尊一拍手,哈的一声,然后道:“既然是父老捐输,当要全部用于城防签丁。”看看大家根本没有吃惊的看着自己,话锋随着一转道:“但战事刚起,诸位也是辛苦,这样,主簿县丞二位,每人先替士绅保管五千两,剩下诸位,以品级以降,一次递减。”
这样的决断,即便是那些县衙帮闲都可以得到百两纹银,这可是他们冒着恶名敲骨吸髓两年也得不到的收获。于是,这些身担为士绅保管钱粮的诸人,立刻为得到这个最伟大的重任而欢呼雀跃。当然,那个第一个策划了这个捐输之计,被众人看做眼中钉肉中刺的毛玉龙,当然被大家无视。
郑县令很满意大家的这种勇于担责的态度表情,然后,对自己身后的管家道:“其余的钱粮都搬到县衙后院,交给夫人保管,一切开销,都要严格手续,不要让贪腐者贪墨了满县士绅的心情。”
那位在家乡带来的管家立刻一脸庄重的拱手领命,喊着下人搬东西去了。
“大人。”这时候,那位依照官阶品级得到五千银子的锦衣卫百户冯如上前拱手。其实,这百户不归县衙份内,但是,他就是上面的耳目,对于小小县令来说,便是奉旨的钦差,巴结还来不及,当然要拿上大头,就这,县令还想晚上好好宴请他一番,再奉上一个红包堵嘴。
“百户大人,您还有什么指教?”郑县尊抬起屁股,一脸笑容的回礼问询道。
“指教不敢,只是想提醒大人,现在有了钱粮,是不是也该给城外九营监军公公送上些?若一旦掉了礼数,恐怕将来这监军心怀不满,到时候上去和东厂厂公说话,对大人不利啊。”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虽然锦衣卫与东西厂历来不和,但那都是对内,对外,还是要一致对外的。为那东西争取点好处,也算一个人情不是?
明末孤臣 第146章 征辟为参军
不用人家赶,毛玉龙也不愿意参与县衙门里那种龌龊的事情,自己家的安全才是第一。急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却见到一对一对的士兵,轰隆隆的从街上跑过来,赵老爹的九营士兵进城了。
赵老爹就站在十字路口,每跑过一队士兵,赵老爹就吩咐他们去一个地方,于是这队士兵就按着指挥,拐个弯儿跑过去,又一次过来,依旧如此。
一队一队的士兵从街上跑过,让看到他们的惊慌的百姓,反倒更加慌乱,生怕这些九营的士兵和原先那样来一个趁火打劫,毕竟兵乱相去不久,大家还心有余悸呢。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感觉到了这只军队的与众不同。一个一个,身体不再赢弱,身上原先那些跟叫花子一样的服装,早已经被整齐,干净的新衣服所取代,手中的刀枪也不再锈迹斑斑,而是闪着寒光,精气神也不一样了,一个个目不斜视。尤其是跑动的时候,也不再像原先那样一窝蜂的乱跑,而是队伍整齐脚步铿锵。他们并没有像原先那样,对沿途的百姓进行骚扰,而是神情严肃目不斜视奔向了自己指定的岗位。
这就是半年来赵老爹的功劳。
毛玉龙赶紧走过去打招呼:“赵老爹,这次进来多少?”
赵老爹一见是毛玉龙,就将指挥调度的事情交给了副手,叮嘱了几句之后迎上来:“玉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到处瞎跑,现在人心惶惶,街上实在不安全。”
毛玉龙就无所谓的一笑:“刚刚被县令抓了劳工——。”
当时赵老爹神色大变,毛玉龙立刻知道自己说的笑话被赵老爹误会了,于是赶紧解释:“刚才不过是一句玩笑,我是被县令派人扛着过来的,替他出谋划策,最终还混了一顿午饭,也算是略有收获。”
“县令找你出谋划策,他刚刚来咱们钱塘县,他怎么知道你的能力呢?”
毛玉龙就有点小小的得意:“人怕出名猪怕壮,还不是我原先闹得凶了,风头太猛,这是知府大人特意指派县令找的,我也只能是为着杭州城的安全略出一些绵力罢了。”
“看来签丁的事情是你给弄出来的吧?我看就咱钱塘这一片就得有四五千个汉子已经上了城,其他县区也都应该如此进行了,这倒解决了我的兵力不足问题。”
“赵老爹这次带多少人进城?”毛玉龙再次问了这个问题。
“经过我的整顿之后,九营将士合计三千,这一次我全带过来了。但是就想凭借着这区区3000人,就要守住这么大的一个杭州城,根本就是杯水车薪,那些签丁虽然人数众多,但根本就没有经过任何训练,估计也只能是摇旗呐喊,滥竽充数,指望不上的。就这样,镇守太监还要我派出500人去保护重要的衙门,这真的是让我没有办法。”
毛玉龙就询问:“那么赵老爹准备怎么样保住这座城池呢?”
赵老爹就苦笑道:“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要不就直接战死在城头,要不就是城池被攻破,最终我被当替罪羊,削首示众。”
毛玉龙却轻轻摇头:“事情倒也没有那么严重,现在有了这些签丁即便他们是乌合之众,但人数有了,而且县令还发下了赏格,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钱粮和丰厚的赏赐,你就好做文章了。赵老爹,你难道忘了当初兵乱的时候,你带着10个徒弟就组成了200多的义勇的办法吗?我看你这些士兵手下,这一段也是经过训练了,一个带10个没有问题,那么你这3000人,就可以带起3万人的大军,虽然面对凶狠残暴的倭寇,冲锋陷阵是不行,但是凭借坚城防守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阻挡住倭寇在城外10天时间,各地其他地方的援军就会源源不断的被调过来。毕竟这里是布政使的驻跸之地,还有镇守太监,周边的援军是不敢迟缓的,到时候里应外合,杭州之围就可以解开,你也就没有了姓名之忧了。”
赵老爹闻听不由一拍脑袋:“真是忙中出错,当事者迷,我咋把这个办法给忘了呢?多谢玉龙的提醒,我立刻就这么办。”
毛玉龙想了一下又说道:“3000人能够代出3万人,守住这个杭州城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外面的军营怎么办?”
赵老爹只能苦笑一声:“刚刚派来的监军太监,逼迫着我全部带了进来,要保护镇守安全。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不管怎么说,我手下就这么点人,如果再分散开,就更起不到作用了。”
毛玉龙就立刻摇头,否定了赵老爹的想法:“失陷大营也是罪,现在有了3万人,如果你派出5000人,守住一个营地,这条罪名就不成立了。同时,有这5000人在外面,就可以和城内形成犄角之势,至少对攻城的倭寇是一个牵制,让他不能全力攻击杭州城,这样岂不事半功倍?”
赵老爹原先是一个千总,在宋元帅的麾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赵老爹不过是一人猛将,却不是一个帅才,拼死杀敌绝无问题,但若是让他排兵布阵,的确是难为他。这时候经过毛玉龙的一番提点,倒是豁然明白了,于是连连点头:“那这事儿就这么办。”然后真诚的对毛玉龙道:“让我带给兵冲锋陷阵没有问题,但是让我行这么多的弯弯事儿,真的是难为我了,不如这样,玉龙,你就帮帮我吧,暂时做我一个参谋,把这场未来的大战打胜。”
毛玉龙就犹豫了:“可是咱们那一片该怎么办?我组织了最少三五百个义勇也需要有人带队指挥。”
赵老爹就哈哈一笑:“你这不是又犯糊涂了,杭州城要是破了,就凭咱那三四百个义勇怎么能守得住在那一片街区?如果杭州城不破,咱们的那片街区不也就安稳了。”
毛玉龙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欣然的接受了赵老爹的邀请,不管怎么说,自己和赵老爹一家已经形同一家,自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城破必死。
这时候赵老爹就冲着身后的儿子道:“你立刻带着10个人,回到咱们的那片街区去,组织咱们那三四百个义勇乡邻保护街区。”
三儿毫不犹豫的提着哨棒,大声的立正吼道:“尊令。”然后就招呼了10个精壮的士兵就往家里跑。
毛玉龙就一把拉住他:“回去的时候告诉我娘,就说我帮助你爹守卫杭州,我不会有危险的,省得他老人家担心惦记。”
三儿就答应了,然后飞奔而去。
明末孤臣 第147章 国难思良将
刚刚被县尊抓了劳工,这转眼之间又被赵老爹抓了丁,不过一个是bèi po,一个就是心甘情愿。
“调动5000人回去守卫军营,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向镇守太监通报,否则将来没他背书,出了什么错,咱们爷两个是担待不起的。尤其是那些跟随出去驻守军营的签丁,需要足额的钱粮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所以我们要申请一笔钱粮出来,奖赏他们。”
赵老爹就皱眉道:“的确是这个理儿,那些民夫们依仗着城墙,多少感觉到安全,还能应付。而让他们去我的军营,风险就巨大了,别的还没打起来,他们就一窝蜂的散了,到时候就事不可为了。”
“刚刚派来的那个监军太监呢?他去了哪里?”
赵老爹就一撇嘴,满脸鄙夷的回答:“贪生怕死的家伙,这一进城,转眼就跑到镇守太监身边去了,留下这么一大堆烂摊子给我,真不是个东西。”
毛玉龙就微微一笑:“太监本来就不是一个东西,咱们也别指望他,只要他不给咱添乱,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然后伸出手做个有请的动作:“那么咱爷两个就亲自走一趟吧。”
毛玉龙和赵老爹一边走,毛玉龙就一面询问最近的状况。
“上一场那么闹,总算一个月能得到半个月的钱粮,然后我再用盘炕这个手艺,带着大伙做活,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有了不菲的收入。于是我做的第1件事就是给他们制作了新的衣裳。这新衣服穿在身上,这些人的精气神就上来了,人心自然而然也就稳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兵都要穿同样衣服的道理。衣服相同,自然而然也就有认同感了,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一个团体中的一份子,这比什么口号都要强。”
“白天干完活,有了管饱管够的伙食,我怕这帮小子们再起别的什么心思,晚上的时候我就带着他们训练,消耗他们过剩的精力。那帮原先散漫的混蛋,让我训练的跟个狗似的,就再也没有心事,给我捅什么篓子,结果歪打正着,这次用上了。”
“现在他们的训练状况如何?”
“按照我当初宋帅的军队的要求,那还是天差地别,但是队形和我的棍法他们倒是学好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精气神儿,虽然不能是百战必胜之兵,但是对付一下流寇杆子,相等的数量下应该绝无问题。然而这是面对倭寇,却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毛玉龙就满意的道:“首先从进城的这些士兵的精神状况上看,没有因为即将面对的是倭寇而惊慌失措,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不管怎么说,这江南太平的也有十几二十年了,军备早已经废了,能做到这种地步,老爹,你也算是一个带兵的能将了。”
赵老爹却没有这么轻松:“兵是有了,但缺少大将啊,这整个杭州城全指望我一个人,那是绝对不行的。再者说了,军营那边既然要派人手,必须有一个身负众望的将军坐镇,否则一旦倭寇进攻,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长叹一声:“国危思良将啊。”
“你的副将不能担当这个重任吗?”
“那就是一个草包,平时给我跑跑腿还行,真要让他独当一面,估计他第1个就跑了。”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有了士兵,没有将领带领,依旧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能形成战斗力,但在这个时候,冷手难抓热馒头,自己上哪里去找这良将?
不过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小侄确想起一个人,此人当可用。”
当时赵老爹的眼睛就一亮:“快说来听听,如果你认为可行,我立刻让镇守大人将他调过来。”
“此人叫杨匡,是原先九营的千总。这个人的能力如何我不知道,但是这个人在原先的九营里威信确实颇高。乱兵们zào fǎn,他极力弹压,但是士兵们却将他绑起来,没有让他参加。然后那些士兵回营之后,他被免职,也没有得到朝堂补发的钱粮。那些抢了东西的将士们,还悄悄的分给他一部分,可见此人在将士们中的威望是高的。”
赵老爹就疑惑的道:“按照你这么说,这个人应该与众不同,但为什么我却想不起我手下有这么一员大将呢?”
毛玉龙就苦笑一声:“这倒是小侄错了,当初我见锦衣卫要拿他背锅,所以就顺带着出手救了他,请求锦衣卫免了他的军籍,放出去成为百姓了。要早知道这样,我何必做了这个蠢事。”
赵老爹倒是不这么认为:“当时你的确是救了他,你们之间是应该有的恩情的,你去求他,他应该能出来帮忙,要不现在咱们就过去,先把这个人才捞到手再说。”
毛玉龙就想了想,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于是就点头同意:“那咱们就请他去,让他继续为国出力。”
时间紧迫,说干就干,但是两个人唠叨了这么半天,准备要请人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两个人谁也不知道这位杨匡将军在哪里住。你要想请人,却不知道人家在哪里,这不是扯吗?
“这事儿好办,既然那个叫杨匡的人在士兵里人员如此好,一定有人知道他的家,我们问一问不就得了。”赵老爹一边说,一边回身对着跟着自己的几个亲兵询问:“谁知道杨匡的家?”
结果这一问还真的有收获,几个亲兵里立刻有两个人举起了手:“启禀将军,小的几个和杨将军平时交好,没少去他家里混吃混喝,我们愿意带将军去。”
事情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更可见杨匡的确人缘好,而军营是什么地方,能获得如此好人缘的,可绝对不是凭着吃喝出来的,那是要有实力镇住场子,还要有公心义气能让人心服才成。于是杨老爹对这个人就更加充满了期待了。
命令这两个人:“你带着我的侄子去请杨将军。”然后对毛玉龙道:“时间紧张,我先按照你的办法带着兄弟们整编那些签丁,你亲自跑一趟,如果这位杨将军不愿意出来,我在三顾茅庐。”
毛玉龙就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咱们分头行动,提高效率,老爹保重。”
杨老爹就满不在乎的挥挥手:“我等你的好消息。”然后就风风火火的走了。
明末孤臣 第148章 乡野有猛士
杨匡一身孤独疲惫的走回了自己的家。其实这不是他的家,是那个老兵的家。
自从被免除了军籍之后,离开了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军营,杨匡一直落落寡欢。自己的爹娘也相继在这半年里去世了,家也就没了。于是和他同样被解除军籍的那个老兵,就将他直接接了过来,两家并做了一家。在街坊邻居和老兵的撮合下,老兵的那个寡妇儿媳就和杨匡打了火,这两个破败的家庭总算是成了一个完整的家。
进了院子,杨匡把一根扁担戳在了门后,媳妇就出来,贤惠的一面用手中的毛巾拍打他身上的尘土,一边小声的询问:“从外面吃了吗?”
杨匡他人缘极好,尤其原先那些得到了钱粮补偿的士兵,在又拿了盘炕的稳定工钱之后,经常请杨匡在外面野馆子里喝点酒,同时也将盘炕的这个手艺交给了他,在他们活计多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互相帮衬着搭把手,让他也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看到媳妇询问自己,杨匡就歉意的回答:“今天没有,外面闹着倭寇攻城,那些原先的兄弟们都回了军营待命,今天本来有两个要做的活计,结果也告吹了。大家都人心慌慌的想要逃难,谁还有这闲心?所以——”
媳妇就无所谓的笑着安慰:“没关系的,家里还有几升米,还能坚持。饭在锅里给你留着呢,你赶紧的吃吧,吃完了,好好的歇歇。”
杨匡就一面往里走,一面问道:“爹和孩子呢?”
媳妇就温顺的回答:“爹一早带着孩子出去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娘的身体好点没有?”
娘就在屋里走出来,拄着棍子依靠在门框上喘气,有气无力的抱怨:“我这老不死的,拖累了大家了。”
杨匡就紧走几步,双手扶住娘:“都是一家人了,咱们就相依为命,还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娘就用手擦眼泪:“这个家把你叫过来,真的让你受罪了,我这老不死的,每月还要汤药跟着,我怎么就不死了呢?”
杨匡不由得眼圈微红,努力的装出一副笑脸:“娘你这话说的,要不是你把我接过来,让我真正有了个家,我就是野汉子了。再说了,当初爹陪我在军营里,喂了我两顿饭呢,这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两饭之恩即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啊。”说这话的时候,两口子就将娘搀扶进了里屋,让她到炕上躺着。
走到了厨房,媳妇手脚麻利的从锅里把热乎乎的饭端出来,杨匡坐在那里就不由得长叹一声,忧愁再次布满了脸,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温顺的媳妇也就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开解他。
这时候院门再次响起,是老爹和孩子笑呵呵的进来了。孩子蹦蹦跳跳的跑进了屋,对着他的娘欢喜的汇报:“爹,娘,你看我和爷爷给你们带回来了什么?”然后就献宝一样将肩膀上的米袋子放下,打开了口袋,竟然是半袋子白米。
看到这些白米媳妇就眉开眼笑的询问:“这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白米?这一下让我们一家至少能吃上10天8天了。”
老兵就笑呵呵的说了事情原委:“一早我去南面的那个大户门口等活,结果城里乱哄哄的,那个大户急着想要跑,所以就多开了工钱,让我们给他打点家具,就给了我们这些米。还有呢,看我是他的老主顾,他们家临走的时候,还请我和孙子帮他照看院子,答应我每天50文钱,这一下日子就宽裕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大家的日子总算有了收入盼头,杨匡和媳妇就扶着老人坐下。老兵就笑呵呵的道:“吃完了这顿,我和孙子就过去给他看家,他们的厨房里也给我们留下了粮食蔬菜,这几天就不用再浪费家里的粮食了。”说这话的时候,却发现杨匡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老兵就顿了一下,知道杨匡的心思:“城外的倭寇即将攻城,杭州府已经进行签丁守城,签丁没有签到咱们家吗?”
杨匡就寂寞的摇摇头:“还不是怕我这个有前科的,怕我再和那些士兵们混在一起闹事,所以就根本没有理我。”
“我知道你的心思,虽然你已经被除了军籍,但你对军营依旧割舍不下。这一次杭州城有这样的倭乱,你依旧想上城保家卫国。但的确是如你所说,他们怕你再闹事。不过也好,即便你上城,也不能够带兵打仗,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咱们就安安生生的在家吧。这几天城内混乱,也没有什么活可做,你就在家保护着你娘和媳妇,你伸手不错,也帮着照看一下乡里,别让那些趁火打劫的抢了咱们的。”
杨匡就苦笑再不言语,闷头的吃了半饱就放下了筷子,媳妇心疼,就准备再给他添饭,杨匡道:“今天也没活,吃这些就可以了,现在各个粮店米价飞涨,咱们也买不起。有这些米,咱们能活多久算多久。”然后长叹一声:“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唉——”然后就孤独的走到了院子里,遥望南面自己军营的方向久久的不再言语。
这时候,门外有人喊:“杨大哥在家吗?有贵人拜访。”
杨匡和老兵就一愣:“自己落魄到这种地步,还有哪个贵人能上门呢?”疑惑的想着,还是拉开了院门,却见自己的两个兄弟带着一个文士站在院门外。看着有些眼熟,结果身后的老爹确是惊喜的叫了一声:“哎呀呀,这不是小秀才吗?是什么好风将您吹到了我这里?赶紧的进来说话。”被这么一提醒,杨匡哪里还想不起这个人是谁,于是退后一步躬身施礼:“máo xiāng公怎么找到我这里?当初救命之恩还没有报呢,真的是太让我羞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