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大宋燕王 第252章 突发惨案
江恺这一招效果显著,之前来跟船队交易的全是大商贾,每次交易量都很大,一般人和小商贾根本没有资格跟大宋船队直接做生意,现在出现了数不清的小规模交易,只要有香料,哪怕不多,只够换一匹丝绸,也能达成交易。
六千人轮流出去,在十天之内就全部完成了交给他们的差事,而他们活动的区域,全是早上出去,晚上就能回来的地区。
据军士们所说,最好售卖物资的地方是乡村小镇里,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香料的习惯,每家都有很多香料储备,这些东西地里可以长出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值钱。
完成差事之后,江恺又向全军传达一条消息,全军可以自愿领取货物售卖,卖出的货物多一倍,就多发一个月饷钱。
消息传开,数千军士前来领取货物,想要多赚取一个月饷钱,这次他们结伴走向更远的乡村和小镇。
赵安这些天很闲,来到天竺之后,当他发现这里的人都很温和,很少争斗,宣威军在岸上的防守也就松懈下来,只有战船每天在海上不停巡航。
布里城没有军队没有防御,整个国家只有不到一万军队,赵安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国家可以立足,不会被周边国家所灭吗?而当他知道周边国家也没多少军队时,这一切咋他眼里都变的不可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国家?
当他后来听说这里的人几乎都信神,神会保佑他们,神告诉他们这辈子越苦,下辈子就越幸福时,他也就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了。
船队靠岸将近两个月,是赵安最幸福的一段时间。
“将军,巡航战船在外海发现一艘大船,正向我们靠近,目的不明!”军士突然在帐外禀报,把赵安玩乐的兴致打断。
只见赵安从一肤色发黄,面容娇美的女子身上爬起来,那女子起身抓住他的手臂,他伸手一指床,那女子便放开手,安静的躺下,看着赵安收拾衣裳离开。
“那艘船可有旗帜?是艘什么船?”赵安来到帐外。
“将军,船上没有旗帜,他们发现那船就禀报了,现在还没有后续消息。”军士回道。
“打探清楚再来禀报!”赵安吩咐一声,转身进帐。
不多时,帐内传来令军士们心烦气躁的*声。
不少军士承受不住煎熬,远离将军营帐数丈远,不想听见那声音,可不管离的多远,那*声总会钻进耳朵里。一个多月了,他们都快被那声音折磨的奔溃,但他们奉命守卫营帐离开不得,不知道还要被折磨到何时才能罢休。
江恺始终没能闲下来,来交易的商贾少了,但领取货物的军士还有很多,一堆的小账目远比之前更复杂,更让人费心,忙的他都有些后悔让军士出去售卖货物,然而军士们陆续带回来的香料,稍稍抵消了他的烦恼。
积累了数十天的账目,他可能要核对半个月才能核对清楚,此时他没有精力理会账目了,按预定行程,三天后船队就得启程南下,黄大人也告诉他,等戴大人一到,船队准时出发。
还有三天时间,船队要补充一些物资,粮食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采购了一大批,虽然价钱不低,但保持充足的存粮十分必要,江恺没有吝啬,也没有讨价还价。现在需要最需要补充就是新鲜的淡水,和一些必要的消耗物资,比如灯油、蔬菜、和肉类等,当然还有粮食,毕竟七八千人一个月的消耗不是小数目。
所需物资要用金银购买的,已经跟商贾们谈妥,物资送来,随即交割。淡水则要每艘船自己取水补充,自己吃的水,自己补充。
忙了一上午,江恺只觉得头晕眼花,便走出营帐调整一番,谁知刚走几步就有军士来报:“江参军,外面来了一群商贾找你,看样子像是来闹事,要不要赶走?”
商贾?莫非是军士私下出去售卖货物,影响了他们的买卖?蛮横的赶走解决不了问题,他们都是很温和的生意人,没有什么是不能通过一张嘴解决的。
于是回道:“挑几个带进来,让其他人先在外面等着。”
军士领命而去,江恺回到帐中。
片刻之后,三个商贾被带进帐来,他们一看到江恺就叽哩咕噜不停诉说,看架势像是来吵架的还是满腹怨气的那种。
江恺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便问翻译:“这个三个商人到底在说什么?”
翻译回道:“他们说他们的女儿被我们的军士伤害了,要大人给他们做主,严惩那些军士。他们说的太快,我也听的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这意思。”
江恺听的一愣,再看那三个人,他们神情确实有些义愤填膺,便吩咐道:“让他们一个人说,慢慢说,说一句你翻译一句。”
随后翻译向三个天竺商贾说了几句话,他们终于安静下来,但脸上义愤的神情稍稍缓解。
接着便有一商贾开始诉说,翻译随即开始一句一句翻译给江恺听。
一刻钟之后,事情终于搞明白了,听的江恺怒火万丈,脸色铁青,他强压心里的怒气,告诉翻译:“跟他们说,此事大宋船队一定给他们一个交代,让他们帮忙把被害人信息全都收集起来。”
翻译把江恺的意思告诉天竺商贾之后,他们这才很不情愿的退出营帐。
天竺人一离开,江恺赶紧去见黄大人,这等事他做不了主,但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不然不知道会引起什么大乱子。
黄大人对江恺突然求见很是意外,见他脸色因生气而变的难看,更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不等他开口便问道:“遇上什么麻烦了?”
江恺盯着黄大人看了一会儿,似乎是下了大决心,方才高声回道:“大人,确实是麻烦,是危机整个回易船队的麻烦,处理不好,我们整个船队都会毁掉!”
黄大人眼睛一眯,道:“有事说事,不要危言耸听。”文人这一套习惯与逻辑,他很不喜欢。
江恺道:“大人,你听了之后肯定不会觉得是危言耸听,这关乎回易船队存亡。”
本来他还想再强调一下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的危险性与重要性,见黄大人眼神不善,便赶紧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刚才数名天竺商贾来找我,说最近城里、周边乡村小镇发生多起惨案,几十名天竺女子被奸污,而所有施害人都是大宋军人。此时回易处营房外聚集了很多天竺人,都要来向我们讨要一个说法,我以为这等事如果不善加处理,受害的天竺人很可能会群起报复,到时候船队就有灭顶之灾!请大人做主!”
黄大人被这个消息惊的忘记了手中拿着的茶杯,腾然起身问道:“几十人被奸污?他们可有证据?”
江恺道:“不少都是被人当场撞破,他们亲眼所见。”
黄大人茫然坐下,放下手里拿着的茶杯,问道:“这确实是大事,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江恺高声道:“杀!奸污女子,按军纪,杀无赦!”
黄大人道:“几十个全都杀了?出来一趟不容易,杀了他们会不会弄的军心涣散,船队这才走一半,后面还要靠他们,当慎重。”
江恺道:“大人,不杀他们,难以给受害人交代,难以给天竺人交代,一旦激起他们的怒火,船队就危险了。这几十个败类不杀了,其他人会不会效仿,到时候整个宣威军都会变得乌烟瘴气,别说护卫船队,不祸害船队就是好的。我以为这些败类必须当众斩杀,给天竺人一个交代,也给宣威军一个警示,不管是不是在大宋,触犯军纪必须受到严惩。大人是宣威军统领,一支腐朽的军队,不遵守军纪的军队,能承担的起护卫回易船队,宣威南洋、西洋的重任的吗?请大人做主,立即斩杀这些败类!”
黄大人不得不承认江恺说的有理,管不住自己的人,如何能承担重任,宣威军来到天竺这些时日确实太放纵,赵安负有重大责任,但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船队马上就要出发,如果斩杀这么多人,一旦军心动摇,出海之后麻烦更大。
稍稍思索一番后,说道:“这些人虽然触犯军纪,该杀,可现在不是时候,船队马上就要出发,查清是哪些人也需要时间,先把他们罪责记在账上,等回去之后统一问罪。至于受害人,每人补偿些财物,丝绸十匹,瓷器十套,你看如何?”
“大人,不妥,万万不可!这不是一个受害人,若是只有一个人,补偿些财物私下了结,自然无妨。但现在是几十人,这还是被人发现和受害人自己说出来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受害人不敢说出自己的遭遇,一旦公开补偿,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天竺人找过来,真受害人、假受害人,谁能分的清,我们六七千都出去过,他们来三千人、五千人,甚至是一万人,讨要受害补偿,我们只能一份不落的全都给他们。如果我们给一些人,又不给一些人,大乱马上就来,说不定一夜之间,整个船队都会被他们抢光。因此,绝对不能和稀泥一样只给受害人补偿,不惩罚触犯军纪的败类。我以为,最适当的做法是惩罚在前,补偿在后。先息了受害人家属的怒火,再抚慰,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大的危险。”
“怎么找出这些触犯军纪的人,你可曾想过?”
黄大人一句话把江恺问住,如何在六七千人里找出这几十个人确实是个问题,就是想杀,现在也找不到人。
“黄大人,何事这么焦虑?”
就在两人无头绪,一筹莫展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黄大人抬头一看,顿时又惊又喜。
大宋燕王 第253章 平安归来
只见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站在黄大人面前,正是一路追赶过来的汤鷽和杨丛义。
黄大人激动的起身迎上来,口中叫道:“真是你们!你们还活着?”声音里,眼神里满满的不可思议,看着汤鷽、杨丛义活生生站在眼前,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杨丛义笑道:“运气不错,我们还活着。”
黄大人喜道:“听说那天你们两人全都藏身海底,不知道我有多难过,现在你们死而复生,活着回来了,真是大喜,大喜啊!”
汤鷽道:“我们只是运气好没死,可不是死而复生,黄大人说的太可怕了。”
黄大人笑道:“是是是,是我说错。快坐快坐,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在风暴里活下来,又找到天竺来,我很好奇,很想知道!”他疑问不少,急不可待就想知道杨、汤二人的经历。
杨丛义道:“说来话长,我就简单说吧。当日我们被风帆缠住拖进海里,机缘巧合之下又被风帆所救,飘落到一个荒岛上,幸好那荒岛离陆地只有两百多里,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才从岛上回到大陆,之后又在海边借了一艘船,本来准备回三佛齐国等船队回来,后来一想,回易船队前边行程还远,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于是我们两人就驾船一路追赶过来,路上遇到些波折,以为赶不上船队,没想到船队还没走,真是万幸啊。”
虽然杨丛义说的简单平静,省去了很多细节,但黄大人却听得惊奇不已,练练感叹:“运气!二位真是好运气,好勇气!掉进茫茫大海还能活下的人,恐怕就只有你们两人,其他人怕是全都葬身鱼腹了。重回船队,该好好庆祝一番才是。吩咐下去,今晚我要为汤大人、杨大人接风洗尘。”
近侍应了一声,快步出去传话。
杨丛义道:“大人不必如此,我们也是有惊无险。离开船队两个多月,想必给大人添了不少麻烦,既然回来了,就该马上为大人、为船队分忧才是,接不接风都是小事。”
汤鷽接道:“是啊,刚刚看大人好像有事,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帮上忙。”
黄大人脸上笑容一敛,叹了口气,道:“确实有件麻烦事,正头疼没招儿呢。江恺,你说给二人大人听听。”
江恺这才笑道:“杨大人,汤大人,看到你们没事,平安归来,我真是太高兴了!真是老天保佑!”
杨丛义笑道:“运气而已。方才听说天竺的回易都是你在做,这些时日真是幸苦你了。先说说什么麻烦事吧,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人多力量大,总会想到解决的办法。”
于是江恺便将多名天竺女子被宣威军、后备军奸污一事说给他们听,怎么办请他们拿主意。
听完江恺的讲述,汤鷽怒气顿生,黑沉着脸冷声道:“杀!这些人该死,找出来全杀了,才能出气!”
江恺道:“现在的问题是,出去的宣威军、后备军多达六七千人,想要短期内找出他们,恐怕是大海捞针。根据船队行程,三天后我们就得走,时间根本来不及。现在不少受害人家属就在回易处营地外,解决不好,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黄大人道:“短时间内找不出触犯军纪的败类,本想安抚补偿受害人,私下了结此事,但江恺说,补偿这么多人,恐怕会引来成千上万人。现在想杀人平息受害人家属的愤怒,却不知道杀谁,就算查出来,要杀他们又怕引起军心不稳。杀人不行,补偿也不行,左右不是,让我十分头痛。我是没办法了,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既能平息事端,又能稳定军心?我怕时间拖久了,不光受害人家属难以平息,宣威军也会受影响,军心动摇,对船队大大不利。”
这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肯定不能全部补偿,谁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受害者,一旦开了口子,没受害的家属眼见别人领了补偿,他们必然也会眼红,假装受害骗取补偿,他们也查不清楚,更不能拒绝补偿,到最后事情只能越闹越大。从宣威军、后备军里找出违犯军纪的人也是妄想,一是这是杀头重罪,没人承认,二是受害人也认不出他们,说到底,这就是几十桩无头案,短时间内查不清。
“大人,不如我们先去看看那受害人和他们的家属有什么要求,能满足尽量满足他们,先息了众怒再说。”想不出有好什么办法,杨丛义只能提议先去看看受害者家属,先把他们安抚下来再说。
黄大人叹气道:“也只能如此了。你们放手去做吧。”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他才不想沾惹,既然杨丛义、汤鷽都平安回来了,还是交给他们去做。
三人眼见黄大人把此事一把推开,不想再操心,便不多言,一起出了房间。
“杨大人,汤大人,你们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你们不知道船队在天竺有多乱,再这么下去,船队怕是要毁了。”江恺忧心忡忡。
一听此话,杨丛义心里顿时升起几分好奇,惊问道:“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江恺道:“二位大人失踪这段时间,我们来到天竺,戴大人被请去王城,至今未归,黄大人要么在船上,要么偶尔进城宴请一下商贾,整个船队无人管控,黄大人让我负责天竺的回易,可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军,二人大人在时,有大人撑腰,我说话还能管点用,你们不在,我想调三五个人都调不动,事事都要来找黄大人协调,本来就人少,更增添了许多无谓负担,弄的我焦头烂额。”
杨丛义心里一动,低声道:“你的说可是赵安赵将军?”
江恺不屑的回道:“不是他还有谁,自从来到天竺,整日在营房里花天酒地玩女人,弄的宣威军军纪散漫,两个月都没见他们训练过几次,半个月前还派人来催要饷钱。再这么下去,船队怕是走不远了。”
汤鷽道:“他们要饷钱做什么?不是说好的所有人的薪饷回到大宋再发吗?”
江恺道:“二位大人不在,黄大人又万事不做主,我无官无职能怎么办?实在看不过去了,我跟黄大人建议,让宣威军、后备军都领取售卖货物的差事,完成的就发饷钱,没完成的就不发,结果六七千人一出去,就出现这种奸污天竺女子的事情。也是我考虑不周。”
杨丛义道:“这让这么多人出去,你确实不妥。但奸污女子的事情,还是因为军纪涣散,赵安难辞其咎。宣威军的事先不说,先看看受害人,把他们安抚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说着,三人下了神舟主船,直奔回易营地。
一到营地门口,就见外面围了百十人,正在叽哩咕噜的跟守营军士争吵,双方鸡同鸭讲,口水横飞。天竺人面对手持利器的守卫,没有丝毫害怕,更没有离去的意思,守卫面对愤怒的天竺人,也不敢动用武器,只是训斥他们,让他们离开回易重地。
“都别吵了,杨大人、汤大人在此,去把翻译叫来。”江恺一声吩咐,守卫们便安静下来。
天竺人一见守卫闭嘴,他们愈加喋喋不休,营门外乱糟糟一片,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不多时,翻译来到营门口,杨丛义直接吩咐道:“告诉他们,有两位大人来为他们做主,请他们每家派一个人,我们要再了解情况。可以一起进来。”
翻译随即高喊几声,天竺人看着杨丛义和汤鷽逐渐安静下来,等翻译将杨丛义的意思告诉他们,营外又是一片混乱。
不久之后,二十多名天竺人走进营地,他们被带到一个营房里,地方不大,他们只能站着。
“问问他们,受害人年龄多大,可记得奸污她们的人长什么模样,一个一个说。”杨丛义看着眼前一众朴实的天竺人,他们中绝大多数应该是农民,遭遇这种不幸,他深感同情。
翻译向天竺人说了一句之后,随即开始翻译:“十四,不记得。”
“二十,不记得。”
“十七,不记得。”
“十三,不记得。”
“二十一,不记得。”
“二十四,不记得。”
..........
都是些年轻的女子,但没人记得对方的长相。这也不奇怪,宣威军、后备军几乎所有人装扮都差不多,在那种情况下,她们怎么可能还有心去看对方长什么样,就算当时记得,若没有明显特征,如今在六七千人里也找不出来。
杨丛义眉头紧锁,这还真是棘手,找不出人来,只能看先怎么补偿了,于是又道:“再问问他们有什么诉求。”
翻译问过他们之后,随即开始一个个翻译:“我女儿才十三,就被坏人害了,请大人把凶手交出来,我们要用石头惩罚他。”
“我妹妹马上就要出嫁,好不容易才凑够嫁妆,现在出了这种事,男方不娶了,她以后很难再嫁出去。是你们的人伤害了她,一定要给我们补偿才行。”
大宋燕王 第254章 老婆免费
“我女儿也准备年底出嫁,现在他们退婚,我女儿以后可怎么办,你们一定要给足够的补偿做嫁妆,不然我女儿就嫁不出去。请大人做主。”
“女儿才十四就被你们的人害了,本来就没有嫁妆,不好嫁人,现在她被害,全村人都知道了,以后更嫁不出去。必须要给补偿,不然我就死在这儿。”
........
整整半个时辰,杨丛义等人才全部听完受害人家属的诉求。
“汤兄,你什么想法?”杨丛义扭头看了一眼汤鷽。
汤鷽很是伤感的回道:“她们年纪轻轻就被禽兽玷污了名声,以后肯定很难嫁人,该补偿的还是补偿吧,费用的船队出。可那些禽兽一个也不能放过,必须严惩!”
杨丛义道:“那些人是该严惩,但还是解决眼下的问题要紧,怎么补偿,补偿多少才合适?”
汤鷽想了想,道:“她们实在太可怜了,每个受害人补偿二十匹丝绸,二十套瓷器和五十斤茶叶,贞洁没了,名声没了,补偿这点东西,多少也算是安慰。”
如此大手笔的补偿,听得杨丛义暗自摇头,便道:“汤兄,这补偿是不是有点多了?真给这么多,等事情传开,明天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假扮受害人,骗取船队补偿。还是考虑一下,补偿不能太多了。”
汤鷽一听就急了,怒道:“好好的女子还没出嫁就被禽兽糟蹋,名声一毁,她们可能一辈子都嫁不出去,这点补偿算什么?况且你给她们,她们还不定会要。”
杨丛义脑中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念头浮现,有思考片刻之后,觉得应该可行,便笑道:“汤兄不要动怒,我刚刚想到一个主意,或许可行。”
汤鷽没好气的问道:“有什么主意?”
“他们担心女儿或妹妹嫁不出去,那不如这样,我们把她们全都娶过来,再给她们一些聘礼做补偿,这样岂不圆满?”
“什么,你把她们娶过来?”汤鷽瞪大了眼睛看着杨丛义,简直不敢相信这句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
杨丛义被她看的十分难受,尴尬的笑道:“不是我,我的意思是让宣威军或后备军把她们娶过来,宣威军不要嫁妆,只要她们愿意嫁,我们还给她们一份聘礼。你刚才没听他们说吗,这里的女子出嫁是要准备嫁妆的,没有嫁妆嫁不出去,应该是当地的风俗,宣威军现在不要嫁妆,把那些受害的女子都娶过来,相信他们也会愿意。”
这番话一出,汤鷽目瞪口呆,不光她不信,江恺也不信。宣威军会娶名声被毁的女子?那些女子刚刚被宣威军所害,现在还能嫁给宣威军?怕不是异想天开。
“杨兄,你不是开玩笑吧?他们愿意娶?她们愿意嫁?一嫁一娶就能解决眼下的问题?”汤鷽一连几问,她根本就不信。
江恺道:“大人,我觉得也不大可行。嫁娶之事还是要慎重,别把事情弄复杂了,到时候不可收拾,对船队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杨丛义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先问问他们这里的婚嫁风俗,依我看这里的婚嫁风俗应该跟大宋有很大不同,大宋是男方没钱娶不了老婆,这里可能是女方没钱嫁不了人。所以他们刚才多数是要补偿,有了钱就了嫁妆,如此才有可能嫁出去。”
不等他们两人再反驳,对翻译吩咐道:“问问他们,如果我们愿意娶他们的女儿,不要嫁妆,还可以给他们彩礼,他们愿意不愿意。”
翻译有些犹豫,见汤鷽没有再明确反对,于是赶紧叽哩咕噜的开始问那些天竺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