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但就算如此,依然得了善终,一直到七十多岁才告老还乡,并且一直活到八十六岁,这在古代可是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
从这人的为人处事来看,显然不是那种一味强硬不知变通的人。
同样,这人的画风也是如此,很讨喜,善画花卉,花卉色调很鲜艳,但并不媚,是那种明亮中透着点小清新的鲜艳,笔锋委婉而柔和,配色极其协调,看着特别的讨喜,在任期间曾经多次被乾隆皇帝专门请到皇宫内画画,其中不少精品画同样被乾隆帝收藏,当然也没逃过被乾隆帝盖章的命运,其中不少还都保存的好好的。
神级黄金手 第1513章 艺术世家
第1513章 艺术世家
因为画风讨喜,所以邹一桂尽管低产,作品存世量也不是很高,但在市场上的行情却还是可以的,对那些有财力也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收藏家们很有吸引力。
普通藏家?
普通藏家知不知道这么个人都没关系了,知道也玩不起,不知道也不会影响行情,反正就那么些东西,有钱且识货的都不够分的,哪里有多余的给普通藏家收藏。
当然,能吸引那些高品质藏家,邹一桂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人在花卉方面的造诣确实有一套,总结出来的“八法四知”囊括了几乎所有花卉品种的绘画技巧,甚至包括后来传入国内的“洋菊”。
自邹一桂之后,很多画家在学画花卉的时候,都是以“八法四知”入门的。
这八法是“章法”“笔法”“墨法”“设色法”“点染法”“烘晕法”“树石法”“苔衬法”。
四知是“知天”“知地”“知人”“知物”。
其中“八法”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系统性理论,相当于把种种散乱的跟花卉相关的美术理论总结成了单独一个分类,挺不容易但也不算太大的成就。
但“四知”却是邹一桂独创的理论,非常难得。
所以不客气的说,邹一桂也算是一派宗师级别的存在,虽然在整个绘画领域不算什么,可在单独的花卉题材领域内,却是当之无愧的承前启后的大师级人物。
这样一位花卉题材内的大师级人物的作品,只要找到识货的,真不怕卖不出价。
当然,徐景行也没打算直接卖掉,这画值得他留在手里学习观摩一段时间,因为花卉类题材正是他的弱项所在,虽然也能画,甚至还画的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跟他画山水人物的功力比起来要差不少,毕竟在获得如意手套之前,他只是个普通人,精力是有限的,能把书法、大写意山水画以及雕刻学到一定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现在,他还年轻的很,哪怕是重头开始学习也不迟,何况以他现在的学习能力,真要学习一门手艺,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掌握,一如他学习做紫砂壶,一上手就找到了感觉,制作的第一把紫砂壶就获得了老手艺人的称赞。
所以他才有信心从这一幅画上学到邹一桂画花卉的奥妙。
其实所谓的奥妙,在行家眼里也没什么神秘的,入门的过程就是个手熟的过程,掌握了理论知识后,从手上找感觉就对了,一天画不好就画两天,一天天累积下来,肯定能入门。
只是入门归入门,想要走的更远,还要看个人天赋、心性以及际遇。
另外话说回来,邹一桂这幅画,本身就很有水平。
他早之前没见过邹一桂的画,甚至也是去年夏天在跟韩振刚一块鉴定钱维城那幅画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水平很高的画家,后来在网络上简单的查了查邹一桂的资料,浏览了一下网上公布出来的邹一桂作品,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邹一桂的真迹。
看过之后,心里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这画,画的确实好。
画是二尺长的横走纸本设色画,画的是一片绵延的牡丹,牡丹的色彩很鲜艳,枝叶和花朵都栩栩如生,着色非常轻巧,浓淡恰如其分,尤其是花瓣处的粉色,晕染效果特别突出,看着就跟真正的牡丹花没什么区别。
技法用的正是邹一桂最擅长的没骨法,跟传统的国画技法大相径庭,反而跟西方美术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仿真效果很好,这也是没骨法在民间比较受欢迎的愿意之一——仿形效果好,看着逼真,比较讨喜。
这时,程琳凑过来:“这个邹一桂的画又值多少钱?”
他笑笑:“普通的也就二三十万的样子,但这幅,得加个零。”
“啊?”程琳愕然:“这也太夸张了吧,二十八万买下来,二百八十万卖出去?转手就是十倍的利润?”
“没错。”
“为什么?”
“因为这幅画比较难得啊,是横轴。”
“横轴很难得?”
“不是横轴很难得,是画花卉的横轴比较难得,”徐景行温和而耐心的解释道:“花卉都是立着生长的,所以立轴画花卉最容易也最适合布局,而横轴却恰好相反,那么长,画一支花太少,画两三支四五支又有重复之嫌,而且布局也只能横着布局,没有施展空间,尤其是这种只画花卉不掺杂山石、鸟兽、人物的花卉花,几乎没办法拉开空间,只能用一支支花卉平着布局,这样会显得很局促,所以很少有画家在横轴上画单纯的花卉。
“而邹一桂这幅横轴,就是少有的横轴花卉中的一幅,而且布局很巧妙,以比较低的角度去平视一片牡丹花,将那种花团锦簇的视觉效果原模原样的呈现在纸面上,借用压低视角平视的角度布局,简单、从容的用一朵朵怒放或含苞欲放的牡丹花朵填充画面,这样的布局师法自然,看的是什么样子,就画什么样子,非常巧妙。”
程琳恍然:“物以稀为贵,对吧?”
“是这个道理,”徐景行继续解释:“但稀有之处还不止布局,更因为这画的作者。”
“不是邹一桂画的吗?”
“准确地说,是邹一桂和他的妻子恽兰溪合作的,”徐景行笑道:“这个恽兰溪是大画家恽源浚的妹妹,本身也是画花卉的高手,还是善用没骨法的高手,只是因为女画家没什么名气,所以不太为人所知而已。”
“恽源浚是水?”程琳同样也不怕显露自己的无知,瞪着大眼继续追问,这是她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所以很好奇。
徐景行自然更不怕麻烦,笑着答道:“恽源浚号铁萧道人,实力不错,但本身没太大名气,之所以为人所知是因为他是恽家的人,这个恽家可了不起,大名鼎鼎的恽寿平就是恽家名气最大的画家,没骨法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且自恽寿平之后,恽家出了大大小小五十多个画家,恽家是当之无愧艺术世家。
“其中光是女性画家,就出了好几个,比较有名的像恽冰、恽珠、恽怀娥、恽怀英、恽兰溪等等,都擅长画花卉,也都擅长使用没骨法,其中这个恽兰溪就是邹一桂的妻子,夫妻俩感情如何不知道,只知道两人经常合作创作,因为两个人都擅长使用没骨法,风格很相似,所以合作创作的花卉画非常和谐,几乎看不出是两个人的手笔,但夫妻俩合作创作的作品传世很少,留有恽兰溪个人标识的就更少了。”
程琳眼睛一亮:“意思是,这一幅有恽兰溪的个人标识?在哪儿呢?”
“这儿,看这个圆形朱文连珠印,一个篆体‘邹’,一个篆体‘恽’,这是夫妻俩合作创作时才会使用的一个印章,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一点,我也是在韩振刚收藏的一本文献资料中看到的,网络上是一点也查不到,嘿嘿嘿。”
说到这里,徐景行很是得意,毕竟这可不是敲敲键盘就能找到的资料,是需要翻阅文献自行查找的,还得需要有着很强的记忆力,不然的话谁闲着没事儿去记忆这些冷门知识。
但现在,这些知识就排上了用场。
但凡那孙老板能在往上查到这个“恽邹”朱文圆形连珠印的信息,都不至于把这幅画便宜卖掉。
所以说知识真的是能赚钱的,只要用对了场合。
一幅罕见的横轴花卉画,还是邹一桂和妻子恽兰溪合作的手笔,这价值……
徐景行说二百多万那都是非常保守的估价了。
程琳却对恽兰溪这个女性画家更感兴趣,拉着徐景行问了好多,不只是问恽兰溪,也问恽家的其他几位女性画家。
女人么,对带传奇性质的女性有一些崇拜感是正常的。
然后,这女人美滋滋的对着这幅罕见的花卉画拍了几张照片,还把刚刚从徐景行嘴里抠出来的那点知识堆上去做旁白,发到朋友圈里,美美的收获了一大堆赞和恭维。
现代人么,发个朋友圈再正常不过了,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对吧。
徐景行这种被称之为“徐神”的家伙都不能免俗,何况程琳。
反正他每次创作出得意之作,或者收到什么有价值的老物件,也都要发朋友圈,一是炫耀,二是广而告之。
所以这幅画也不例外,不过他没像程琳那样陪许多文字,只是配文:“邹一桂的横轴花卉,有亮点哦。”
亮点是什么,当然是“邹-恽”圆形朱文连珠印,以及那枚连珠印所代表的涵义和引申出来的内容。
吃过饭后,程琳依然兴致勃勃,非要拉着徐景行继续逛古玩市场,这是尝到了甜头,想要一鼓作气的再弄点好东西。
果然,捡漏儿是会上瘾的。
徐景行当然不会拒绝,陪着程琳继续逛,而且还真又收了两个小物件,只是没有上午的收获那么丰富,就是一幅无名氏的扇面,和一个小巧的道光时期的粉彩人物盘。
神级黄金手 第1514章 瞎忙活
第1514章 瞎忙活
扇面没有留下标识,但画工和书法都不错,在水准之上,如果有署名,哪怕是不怎么出名的画家的名字,也能卖个七八万的,但现在只能卖给识货的,普通人根本不会碰这种看不清来路的东西。
徐景行能看出那幅扇面不简单,因为画工真的很出色,应该是名家手笔,而且年代应该也挺久的,灵气含量挺高。
可惜,就因为没有署名和表明身份的标识,所以在市面上真卖不出价。
他只花了三千二百块就拿了下来。
当然,赚还是有得赚的,尽管没有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标识,但是,经他的手这么一转,就有人愿意接这个盘。
什么叫权威,这就叫权威。
他收藏了,他认可了,其他人就愿意相信他的判断并为之掏钱。
不过别人想买,他还不愿意卖呢,因为程琳也喜欢这扇面。
程琳虽然不懂古玩这些,但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的审美和眼光也还是有的,在听了他的讲解之后就两眼放光的盯着这扇面:“景行弟弟,我,我想要……”一边说一边娇滴滴的摇着他的胳膊,像个讨要糖果的小女孩。
这阵势,让他有点神魂荡漾,晕乎乎的点头道:“给你,都给你。”
“嘻嘻,谢谢好弟弟,”程琳娇笑一声,垫脚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奖励你的。”
“这奖励也太小气了点,琳姐,”他望着笑靥如花的程琳,一把将程琳搂在怀里,慢慢的低下头去。
“唔……等等,这,这里不行啊……”
一个绵长的深吻结束,程琳羞的连头都不敢抬,只能暖绵绵的靠在徐景行的怀抱里当鸵鸟。
然后,扇面就归程琳所有的了。
好吧,其实这扇面就是给程琳买的,在那家店里他就注意到了程琳对这只扇面的喜爱之情,不然的话他真没怎么把这么个“小漏儿”看在眼里,因为扇面这玩意儿买回去只能装裱起来当收藏品,尺寸还小,升值空间也一般,但保养难度跟正儿八经的书画作品却是一个等级的,所以从收藏角度来讲,扇面是不如字画的。
但程琳喜欢,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
当然,程琳这么个外行能看上这扇面,证明这扇面的品相还是很不错的。
正面是一幅小写意的山水画,颇有唐寅之风,布局很大气。
反面则是一首长诗,是用赵体写的《江上吟》,写的也挺好。
这样一幅扇面,要是小心的装裱起来,或者当镜心制作成镜框,然后摆在家里的桌子上,或者挂在墙壁上,都会很出彩,但只适合面积比较小的房间,搁大房间里,这小小的扇面就撑不住了,除非再搭配其他类似的小件,但那同样会显得比较琐碎。
不过程琳目前住的房子就不大,挂在衔接客厅和卧室的门旁边的隔墙上正正好。
至于那只道光年间的粉彩人物盘,则花了徐景行一万八千三百块。
能被他看中,当然是个小精品,也是可以转手卖钱的。
那只盘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挺大,直径足有四十二公分,而且造型很有设计感,从底足到口沿的曲线过度的非常自然,弧度不大但视觉效果却很流畅。
另外盘子的釉质、纹饰也都是一流水准,画的人物非常鲜活,肯定不是工匠的手笔,就算不是名家画的,也应该是个水平不错的专业画师。
按照他的估计,这盘子也是能买到二到三十万之间的。
可惜程琳不怎么感兴趣,觉得瓷盘上的那些人物都挺丑的。
徐景行除了苦笑也没招儿,传统美术就这点不太讨喜,大部分情况下,笔下人物都有点抽象,动作、神态也略显夸张,面容、表情也都相对简略,普通人看了真的很难一下子就喜欢起来,只能慢慢细品才能从细节中感受到其中的神韵。
但问题是现代人对传统美术的了解几乎为零,鉴赏能力就更不用谈,哪有什么心情去慢慢细品?
只有那些有钱、有闲、专业人士以及相关爱好者才会琢磨这些东西。
时间一长,也就成了曲高和寡的存在,成了很多人嘴里“装批”以及“皇帝新衣”一般的存在。
不过,徐景行也没兴趣当什么传统文化救世主,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也不是一群人的事儿,而是整个时代的事儿,大浪卷来,该死的统统会死,再怎么挽留都没用,但只要能扛得住大浪的侵袭,那么也不用担心普通的小风小浪。
存在就是合理,这句话本身也挺合理的。
当然,这样的小精品物件,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是扔给叶青的料。
这样的小件,在拍卖会上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虽然整体价值不是很高,但品相不错,又有一定的亮点,在大型拍卖会中都有资格暖场。
虽然就这么卖掉是有点可惜,但没办法,他暂时没搞收藏的心思和精力,也没场地。
之前倒是琢磨过搞个私人博物馆的事情,可想来想去又觉得不太合适,倒不是怕弄不起来,而是怕弄起来之后根本照顾不好,总不能费那么大劲儿搞了个博物馆就为了自己瞅着好玩吧?
另外,他也不想单纯的搞古董博物馆,而是想着弄个更加庞大也更加复杂的古今手工艺博物馆,将古今各大门类的手工艺品分门别类的划分出来,把同一类古代和现代的手工艺品放一块,陈列给观众看,有了对比,观众也能有个更直观的了解,不至于只能对着简单的文字资料发懵。
但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场地和资金都还好说,各类物件的收集才是难题,因为要搞对比式展览,那展品一定得有代表性,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手工艺品和现代工艺品都不是那么好收集的,得慢慢来,就算专门做这事儿,耗时也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搞不好就是一辈子的事业。
而且这只是他的一个设想,具体要不要做还没有定下来,至于可行性也是未知数,这都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是说心血来潮后一挥袖子说做就做的事儿,考虑不周带来的后果不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会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以及损失。
反正就一句话,都是无聊时的遐想,没有人能把所有的遐想都变成现实。
饭要一口一口吃,活儿要一点一点做,路更是要一步一步走。
他目前要做的就是陪程琳玩,然后回首都赶工,把年前积累下来的工作全部做完,年后还有年后的任务,而且年后的任务还挺重的。
什么任务?
接的两个大伙儿,一个祠堂,一个巨型玉雕件,还有首都店和岛城店这两家店铺都需要囤货。
听起来不复杂,但细细想想就可以预料到,明年的他一定会很忙,哪怕没有额外任务,时间也会很紧,光前二者估计就会用掉他大半年的时间,要是再有突发事件,两家店铺估计有一家要断货,尤其是岛城店。
岛城店走的可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对产量要求比较高,虽然有个安心帮衬着,但他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因为安心的工作效率跟他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现在的安心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个合格的手艺人,是个不错的木雕师,作品质量全在水准之上,偶尔还能出几件精品,但跟他这个当师父的一贯水准比一比,不管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没得比,完全没得比,别看安心的作品在手工店里已经快要占据半壁江山了,但整体营收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顶梁柱还是他这个当师父的。
所以,他的任务很重。
但任务再重,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也得静心享受。
他就这么个人,忙的时候全神贯注没日没夜的忙,闲的时候也全心全意彻底放松下来玩。
对他来说,现在的任务就是陪程琳,其他都要放在一边,直到他回归工作状态。
所以尽管这一天下来捡了四个大漏儿,相当于赚了近七位数的现金,可他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程琳这个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个女朋友。
反倒是程琳因为旁观了整个捡漏儿的全过程而兴奋的不行,去吃饭的路上还在问:“明天再来好不好?”
“好啊,不过这边没什么好逛的了,明天去十五大街吧?”
“行行行,你是专家,都听你的。”
“真的都听我的?”徐景行嘿嘿一笑,转头目光炯炯的盯着身侧的程琳。
程琳愣了一下后在他腰间捅了一下:“不准胡思乱想。”
“咳咳,没有胡思乱想,我的思想很纯洁,想的都是正儿八经的人生大事。”
“呸,信你才怪了,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泡妞,现在……”
“这说明我眼光好啊,小小年纪在人群中一眼就发现了琳姐的绝世风姿。”
“能把好色说的这么清新脱俗也是个本事。”
“那琳姐你就说吧,喜不喜欢这样的本事?”
“不,一点也不。”
“啧啧,口是心非的毛病得好好改改了,这病很严重,今晚上得给你好好治治……”
神级黄金手 第1515章 时代变了
第1515章 时代变了
“……我晚上要回家。”
“琳姐舍得让我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过夜?”
“你徐大老板会一个人过夜?这话我怎么一点也不信呢?”
“咳咳,这个是可以信的。”
“你觉得对我信不信?”程琳白了徐景行一眼,却又挎着他的胳膊道:“吃饭去。”
徐景行嘿嘿一乐,带着程琳去下午订的菜馆里吃饭。
说说吃饭,但俩人凑一块,吃饭就再是重点。
一顿饭下来俩人连吃的是什么都没记住,反而如胶似漆的差点走火儿。
饭后,直接开车送程琳回家。
到程琳住的小屋里,徐景行像是回自己家一样一甩鞋子换上拖鞋,连外套和裤子也拔了,直接换上程琳准备的家居服,随意的一塌糊涂。
程琳白了他几眼,口头抗议了几句,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都这么大人了,心里想什么根本不用说,晚上会发生什么也是心知肚明的。
但真的到洗漱过后,却又总觉得氛围差了点。
同样,程琳也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抗拒。
虽说要是态度强硬一点,坚持一会儿,程琳肯定会彻底放弃抵抗,但……
他还是慢慢的放松了自己的动作,直到最后将程琳抱在怀里沉沉睡去,就像他们刚确定关系在柯城是那样。
第二天早晨,程琳醒过来后主动亲了徐景行一口,并且低声道:“谢谢你,好弟弟。”
徐景行咳嗽一声,反手将程琳使劲儿搂在怀里,并不接这个话茬。
因为这事儿多少有点尴尬。
他之所以没有完成后续攻城掠地的工作,其实还是顾忌程琳的心情和感受。如果没有早两年前发生的那些事儿,两个人做什么都是顺理成章的,偏偏两个人之间有那么点狗血剧情,现在又刚刚复合还不到三天,如果就这么彻底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变成负数,总会有一种很别扭的感觉,尤其是程琳那边,传出去指不定别人会怎么看程琳呢。
当然,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可程琳是个正常人,正常小女人,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情绪。
反正挺复杂。
而他恰好能感受到自己怀里这个女人的情绪波动,再加上也不愿意被程琳当作是“馋她身子”才跟她复合,所以就暂时放弃了攻城掠地。
不过现在看来,暂时的停火还真有用,之前还有点明显的小尴尬随着这个清晨的悄然到来一点点烟消云散。
这个时候再做什么,只会比昨天晚上更水到渠成。
可惜,两个人都饿了。
昨天在饭店都没怎么吃好,他的肚子更是在大半夜就咕咕叫。
所以在亲热一小会儿之后就起床了。
反正时间多的是。
起床做饭,程琳虽然不怎么下厨,但米面油菜还是有的,调味和齐全,徐景行亲自动手熬了一锅白粥,做了一锅简易焖面,美美的吃了一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