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她在这里摆摊多年,从未见过此景,即使相公突发奇想的来吃凉粉,也没见这些官员怕过,而是腆着脸上去献殷勤。
赵祯舒服的吃完一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地道的很!”
听到赵祯这样说,花娘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道:“奴家三代在此经营凉粉摊,您可是第一位夸奖地道的官人嘞!”
赵祯看了看挤在一起的官员笑道:“你这里的老主顾多吗?”
花娘骄傲的说道:“多,怎么不多,尤其是夏天,许多官人排队都要吃一碗奴家的凉粉!”
“这不正是说明你家的凉粉地道吗?否则那些官人如何会排队来食?”说完赵祯就招呼远处的彭七过来付账,顺便也照顾一下花娘的生意。
自己往那一座就感觉到气氛的尴尬,要不是用眼神阻止,怕是这些官员都要起身行礼。赵祯看了一下,他们大多是三省六部的低品官员,一般的相公肯定是在家中吃过或是带着吃食来的。
百姓的品质代表了大宋的品质,信用有时甚至能代替契约,赵祯起身就走花娘并未阻难,她知道肯定会有人来付钱,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达到令赵祯惭愧的高度。
就像当初他曾给樊楼出主意,三天之后樊楼就对他实情七折的优惠,甚至连其他人去吃饭只要报上赵祯的名号都是一律七折,掌柜的连怀疑都不曾有过,这让太子三卫的人经常去那改善伙食。
如果说是身份的影响赵祯开始还觉得有些,但是在想起三才解释后就更加佩服:“殿下的身份是高贵不假,可是也愈发让人信任,毕竟天家可是最讲规矩的!”
一个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讲信用的时代是多么的干净幸福啊!
待漏院的宫门在相公到齐后便打开,官员鱼贯而入,赵祯的四周形成了真空,轻松的进入了高大的待漏院。
这里吃食并不比外面的少,但是多是些瓜果点心之类的,上好的羊肉汤也只有相公们能享受,当内侍递来一碗羊汤后,赵祯发现自己根本就吃不下,羊汤上漂浮着一层油脂,虽然一点热气也没有,但赵祯知道,下面的汤汁能烫掉自己的舌头!
见一旁的寇准吃的稀里哗啦,大胡子上都沾染了不少晶亮的汁水,赵祯笑眯眯的把羊汤递过去道:“寇相公这么喜欢吃羊汤便为我代劳如何?”
寇准喝完最后一口用手帕擦了擦胡子道:“殿下还是吃些为妙,不然常朝就能把您肚子里的吃食给磨得一干二净。”
“寇相公所言甚是,殿下还是吃些吧!”
丁谓的声音传来,但是见到寇准反复擦拭胡须的动作面色变得不自然许多,在寇准露出揶揄的声色后长叹道:“寇相还是对丁某的事情恋恋不忘啊!”
赵祯看了看丁谓又转头看着擦拭胡须面露狡黠的寇准恍然大悟,溜须一词就是出自这两人身上。
当初,丁谓是从寇准门下走上参知政事这个位置的,对待寇准非常恭谨。有一次在中书省聚餐,羹汤弄脏了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身慢慢地为寇准擦试掉了汤水。
寇准非但不领情反而嘲笑着说:“参知政事,是国家的重臣,难道是为官长捋胡子的吗?”
当着诸多同僚的面这样打击人,别说是丁谓就是一般人也受不了,这算是寇准的脾气给自己埋下的祸根,丁谓的报复也很明显,让这位当年的老上司罢相出外去了。
现在两人再次回到之前,寇准依然是丁谓的上司,可这一切算不得造化弄人世事无常,都是丁谓的安排,局外人都能看出丁谓的陷阱,寇准依然往里跳。
可见丁谓对寇准的性情是摸得很清楚,这也说明丁谓手段的高明,阴谋见不得人却容易实施,阳谋大白于天下但可以君子欺之以方!
从这两人的交锋上,赵祯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





宋缔 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
赵祯站在文官的最前列,身后的人不断的窃窃私语着,无他,这些都是低等级的文官,两府的大臣都去各自的有司休息了,只有低等级的官吏在文德殿上常朝。
他们奇怪的是赵祯身为太子为什么来上常朝,即使观政也只需要去垂拱殿参加视朝就好了,毕竟常朝连官家都不来,只是偶尔心血来潮会来看看便算了,殿中御史见人差不多到齐了,便开始大声的点名。
但赵祯觉得人数好像有些不对,御史扯着脖子喊了三百人的名字,可只有一百来个人应声,而且都是各部门的长官,这就有些过分了。
看着太子皱着眉头的样子,站在旁边的御史赶紧解释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各部长官都有要事在身,现在应该向两府宰执汇报,待会皇后视朝还要用,所以就……”
赵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看来这样的考勤与后世一样有名无实,中层管理都开始缺席了。难道是太祖当年过于勤勉?
唯一让赵祯觉得安慰的是还有一个熟人陪着自己,赵允初曹国公赵元俨的小儿子。
但是在念到他的名字后,不少小官开始发笑,赵祯敏锐的察觉到笑声中带有嘲笑的意为,甚至有人低声笑话道:“堂堂太宗之孙居然风雨无阻的参加常朝真是个痴汉!”
有的时候坚持正确的事情反而被人嘲笑,小官的嘲笑让赵祯瞬间想起后世的老人跌倒扶不扶。
难道国人的思想在大宋朝就已经开始畸形起来?!
赵祯门的转头怒视着嘲笑赵允初的小官道:“朝堂之上岂能嬉笑?!”
殿中御史赶紧责骂道:“太子殿下观政,你们就是这样给殿下看的?”这话看似责骂但提醒的意为较重。
长蛇阵立刻掩去笑声,所有官员肃穆的站好,他们忘了太子观政来了。
待点名完毕,赵祯看向身后的赵允初道:“堂兄什么职衔?”
赵允初赶紧施礼:“回殿下,我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
一长串的名字说的赵祯头晕目眩,大宋的官职就是名字长的下人,而且错综复杂,为的就是用叠床架屋的形势削弱官员的权利。
看着赵允初一本正经的说完绕口令一般的名字,赵祯急急的挥手道:“只需说出简称即可,太长了我也记不住!”
“侍卫亲军司副都指挥使!”赵允初害羞的笑了笑用一句话概括完。
赵祯惊奇的看着这位堂兄,一脸刚毅的样子居然能露出害羞的神情来正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哦,堂兄为何要每日参加常朝?”
“大人说做人要持之以恒,做武官要遵守官家定下的规矩,我就从每天上朝开始。”
赵祯感叹道:“你做的对,以后我每天陪你如何?”
“那感情好!这样就没人笑话咱们俩嘞!下朝去我家做客如何?”
“好一言为定,我刚刚答应八叔去国公府玩的!”赵祯被他的话气笑了,这货居然是为了不被人笑话才热情邀请自己的!
赵祯快步离去,他怕和这货呆长了自己也变成被笑话的对象,但至少这个堂兄的人品不坏。
等赵祯走远,赵允初才露出狡黠的笑容道:“这个太子堂弟还真有些意思呢!”
-------------------
今天是第一次监国刘娥起的很早,常朝照例是不去参加的,但垂拱殿的视朝却必须要去,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审刑院、请对官的奏事都要在那里进行。
皇后身穿一声隆重的朝服前往垂拱殿,这时的大臣已经在殿中站好,只有赵祯从文德殿匆匆赶来,谁让两殿之间的距离很远呢。
曹利用看着整理衣服擦汗的赵祯道:“太子殿下为何匆匆而来?臣可是在待漏院看到您的。”
赵祯看着他头上颤动的翅膀道:“因为你们这些身系天下安危的大臣都不参加常朝才会如此,都这你不一定比我快呢!”
这话噎的曹利用无言以对,在太祖太宗甚至官家早期,所有官员都是要参加常朝的,而且官家亲自出席,但时间长了官家松懈,两府大臣也都松懈了。
赵祯的话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得到了寇准的赞扬:“殿下重视小节此举大善,倒是我等日久懈怠了!”
曹利用还想说什么但是被殿中御史的轻喝声打断:“圣人到,百官迎!”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御史依然一丝不苟的宣喝,这大概是为了体现对皇后的尊重吧。
赵祯站在文官的队伍之首,他是国之储君,按照排序应该排在宰相的前面,宋代之前大臣都是能坐着的,但是到了大宋就开始站班。
左文右武的唐时的规矩,大宋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皇后刘娥带着侍女施施而行的走上御阶,即使官家不在她也不能直坐在御座上,而是在一旁稍小的座位上坐下。
整个早朝赵祯都是一言不发的站着,他唯一与别人不同的是手中少了一块象牙的笏板,笏板就是笔记本,把重要的事情写在上面以防朝会的时候忘记。
赵祯不打算过问朝政,只看不说的他当然没必要带着笏板。
其实所谓的朝会很简单,两府大臣和三司使等把重要的事情汇报给皇后,皇后现场给出指示或是要求留身奏事,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甚至可以要求群臣议事。
但如何在这些汇报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便成为赵祯的主要功课,他是怀着恶意来看待问题的,在处理朝政上他觉得一切都应该做最坏的打算,这样才能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
时间如流水,对于赵祯来说却像是断流的小溪蜿蜒干涸得缓慢流过,大殿中是个乘凉的好地方通风有宽敞,在赵祯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朝会结束了,这时候他才觉得寇准的话是对的,肚子中早已是空空如也。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刘娥居然让内侍传话让他一起去用早膳,在被人看来这是恩宠有嘉,但赵祯觉得宴无好宴……




宋缔 第六十九章帝国系统的威力
赵祯跟随内侍出门,这时候太阳已经升起高高的悬挂在天上,按照时间推算大概已经早晨九点多了,这样一天的朝会才算是结束。
在内侍身后微微的闭上眼睛,熟悉的水晶屏幕再次出现,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赵祯已经熟悉了这个鬼畜系统,系统的视野是根据他的视野来判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他能解锁更多的文治科技,视野也会跟着扩大。
自从赵祯完成了皇后的阴谋任务后,视野已经能覆盖整个禁中!看来要提升视野必须要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才行。而任务都是和文治有关。
赵祯不是偷窥狂,晚上打开系统后经常能看到宫中的内侍和宫女玩野鸳鸯!在他看来内侍宫女也是人,也需要发泄身体的欲望,这算不得什么,可偷窥人家就是有些过分了,何况内侍算不得正常男人。
白天就没有这种事情,画面轻轻移动到北苑的水榭上,此时皇后正在望着池塘默默不语,如果除去她身上的朝服也就是位五十一岁的老妇人,即使保养的再好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画面中并没有声音,这是因为帝国系统的声音范围很小,除非赵祯距离目标很近否则即使刘娥发出尖叫他也听不到。
虽然如此但是这系统的价值却无法估量,买一送一的科技,上帝视角的观察,还有那个没有解锁且需要敌人鲜血喂养的武功科技,都让赵祯信心满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上帝视角的巨大价值,尤其是战场上!
在没有电话无人机的时代,战局瞬息万变,也许一个小小的疏漏就能断送一场战争甚至一个国家的存亡,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多注重排兵布阵的原因,即使最厉害的将领对军队的控制也是有限的。
古人作战早已知道这点,且早就衍生出以班为作战单位的战法,将领排兵布阵后便开始用简单的号令操控,但是真正的开始白刃战后,两军混合在一起,只能靠原先排列好的军阵应对。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整形不乱既是无敌的说法。古代战争阵形就是一切。
有一个这么厉害的系统在手,赵祯做梦都能笑醒,战场上谁还是自己的对手?
说是早餐但依然很丰富,充满了皇家的奢华,桌上摆满了凉菜和糕点,还有熬煮恰到好处的肉粥,腹中空空如也的赵祯咽了下口水。
“太子饿了吧?快些净手。”
赵祯小猫沾水一般迅速的洗完手便向丰盛的早餐走去,刘娥已经坐下赵祯当然就不用行礼,只道了一声:“谢谢娘娘。”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正在长身体的他四个多小时只有一碗凉粉垫肚子显然是不够的。
刘娥今天很不对劲,总是用一副爱怜的模样望着自己,甚至在眼神深处还有一丝可怜的感觉,赵祯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娘娘今天是怎么了?”赵祯咽下了嘴中的米粥奇怪的问道。
刘娥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对四周的宫人挥了挥手,在宫人离开后才深情的道:“娘娘虽然不是你的生母,但也待你视如己出,你能不能答应娘娘不要把陈年往事说出来,尤其是官家!”
赵祯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我是不会告诉父皇的,这只是为了保正我能顺利亲政的手段,如果娘娘不阻拦我的亲政,便再也没人会知道您的出生和过往!”
刘娥震惊的望着赵祯,她和刘美的事情被知晓也就罢了,但太子为何会知道自己的出生?除了死去的太宗没人知道自己是出自何处,连官家都不知道。
赵祯这么说只是为了提醒刘娥自己知道她所有的秘密,刘娥强笑的问道:“太子打听到的还是满详细的,连娘娘的出处都知道,娘娘可是出自将门!”
出自将门?赵祯差点笑出生来,刘娥还在掩饰自己可悲的身份,赵祯本不想戳穿她,可是要让一整个人彻底臣服就必须彻底击倒!
“所有人都认为娘娘是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刘延庆的孙女,是宋太祖时虎捷都指挥使刘通的女儿,但一个家族如此显赫的女人,为何会嫁于蜀地的一个银匠龚美为妻?官家的奶娘王氏又为何会说您的出身寒微?”
赵祯的话彻底的击碎了刘娥的幻想,整个人的气息为止一送,赵祯继续喝粥权当刚刚的话不是出自自己之口。
这个女人不简单,到现在依然在装可怜剥去同情,如果自己是她恐怕早已崩溃大怒而起了,刘娥最好的武器就是自己,这层软弱的伪装之下是一颗坚韧的心。
赵祯虽然被她的可怜所感动,但依然要彻底的击碎她的幻想:“如果您真是刘通的女儿,您为何会擅长击鼗的谋生技艺?这可是货郎的手艺,一个豪门之女如何会沦落至此?很多的疑点都解释不通!
所以您就别费力的在我面前掩饰,我又不会说出去,我也不会拿这个要挟您,您还是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依然是临朝监国的皇后娘娘,只要记住约定就好。”
此时的刘娥眼神中已经找不到一丝可怜,完全变回了高高在上的皇后模样,赵祯就知道刚刚是她的伪装,一个对于权利欲望那么执着的人怎么可能有一颗软弱的心?
“太子果然是知晓一切,既然如此娘娘就不和你绕圈子了,开封府府尹也该干些实事了,一府之地看你能不能管好,这是娘娘唯一的条件!”
这下轮到赵祯惊呆了,没想到刘娥提出的条件居然是让自己去开封府主持工作,这不对啊,难道不应该让自己放刘美一条生路才是吗?
见到赵祯的惊讶刘娥意料之中,微微一笑的说道:“我是大宋的皇后,母仪天下之人!必要为赵氏江山培养出合格的官家,否则百年之后如何面见太祖太宗?你不要把娘娘当作吕武!”
现在的刘娥还没有迷失在权利的欲望中,赵祯的话就像是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的提醒她,也许历史的轨迹就此改变……




宋缔 第七十章东宫巨响,黄金火药的威力
赵祯开始习惯太子的日常生活,每天参加常朝后,去皇后那里看她是怎么治理朝政的,顺便把不会的东西记下来向偶尔有空的养病老爹请教。
赵恒很欣慰儿子的举动,这让他一个天天卧病在床的人觉得自己活着还有意义,太子的有些问题很直白也很刁钻,父子两经常讨论有关大宋顽疾,三冗三费,土地兼并,两人甚至扯着脖子的嚷嚷。
陈琳从不阻止,总是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肆无忌惮的提出各种惊人的假设,即使话题涉及祖宗也不管。
在赵祯看来,老爹的缺陷在于胆小,每每触及厉害的时候他总是提出小心谨慎的建议,而直接否决赵祯大刀阔斧的改革提议。
但在赵恒眼中儿子却是一个愣头青,三冗三费关系着大宋的稳定,即使这笔钱花的冤枉也要继续下去不能轻动,土地兼并更是太祖稳定将门的利器,谁敢乱动?
两人以谈论到这些就收不住,无奈之下赵祯提出变法的建议:“太祖之法是因当时之情况应运而生,在大宋开国之时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如今距离大宋立国已经过了一甲子,昔日之法以不适用今朝,孩儿觉得变法时不我待!”
赵恒叹了一口气道:“益儿你又犯了心急的毛病,这些顽疾别说是朝中的大臣,就是东京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但要一步一步来,治大国如烹小鲜,稳扎稳打才是上策,即不伤动骨又可缓缓图之。”
赵祯被老爹的想法惊呆了,难道这就是为什么北宋几代君王都想变法却都失败的原因吗?北宋的朝堂真的就不能忍受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改革?
老爹胆小的性格一点也不像当年的太祖太宗!
太祖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平定江南,数个政权在他的长刀之下灰飞烟灭,太宗南征北战退辽兵灭北汉,雍熙北伐失利但仍不失开疆扩土之志,可为什么到了老爹这里就畏首畏尾?面对国内的改革都止步不前?
在父子对话结束之后,陈琳送赵祯离开的途中才对他解释:“太子莫要误解官家,其实他并不想让你过的太苦,三冗三费已经与大宋分不开,如果你要处理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官家这些年没有留下太多,你要做的就是给后世子孙留下足够的基础让他们完成变法。”
“父皇早有对策?!”赵祯看着苦口婆心的陈琳惊讶的问道。
“当然,官家可是执政已有二十二年之久,与辽会战与檀渊,咸平之治,都是他的功绩,你试想一下如果官家不想御驾亲征,寇老西又能如何?”
陈琳的话点醒了赵祯,没错,自己的老爹不可能是懦弱的胆小鬼,普天之下唯一能使他害怕的也就是天道轮回的死亡,难怪他总是念叨着:“人生如残烛,越烧越短,尘世如苦药,越熬越苦!”
看来他求仙问道也是为了多活几年而已,可适得其反……
赵祯走在路上思考这个问题,老爹的真是意图难道是让自己发展经济打下基础给后世子孙创造变法的条件?可我不能等,历史证明后世子孙只会挥霍继续!
远处一个人影踉跄的跑过来,赵祯仔细的看了看才发现是彭九匆匆来报:“太子大事不好了!后院着火!”
赵祯白了他一眼道:“你瞧瞧你,后院着火就着火了,王语嫣还能把我吃了不成?”但抬头见看见的却是浓浓的烟柱升起,并伴有刺鼻的气味传出,赵祯用屁股都能猜到这是硫磺燃烧的味道!
突然间砰的一声响起,大地微微震动,四周的宫人惊骇的乱喊道:“地龙翻身了……地龙翻身了……”只有赵祯知道,这他喵的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地龙翻身,而是爆炸产生的震动!
“怎么回事?是不是蔡伯俙又在搞什么东西!”小胖子到底还是开始搞火药了,早就跟他说不要着急,看来这货还是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
见彭七呐呐不言,赵祯更加着急的问道:“王语嫣在哪!蔡伯俙在哪!赵妙元在哪!”
相较于赵祯的脸色苍白彭七沉着的扛起太子就跑:“太子还是去禁中暂避为妙!”路上也不管太子的挣扎。
“彭七孤命令你把我放下!”赵祯语无伦次急急的说道。
“硫磺燃烧有剧毒,但只要方法得当碍不得大事,且东宫中有禁军专司水龙,慌什么!这么久只爆炸一次,应该没有问题!回去……回去!”
彭七见已经到达安全距离才把赵祯放下道:“可了不得,后院小屋的房顶都被掀飞了,哎呦俺的老天诶,这是神仙的法术吗?”
赵祯发疯似的向东宫跑去,嘴中不停的念叨着:“你丫要是死了,老子就杀去地府找你!”
王语嫣和赵妙元是绝对不会背着自己去搞火药的,两人应该没事,现在赵祯最担心的是蔡伯俙那小子,既然发生爆炸他肯定距离不远,很有可能就在小屋里!
一路奔向出事的后院,宫人们已经把火扑灭,小屋已经被夷为平地,无数的碎片堆成一座小山,宫人们畏惧的站在远处,只有俩个瘦弱的小女孩在废墟上不断的挖掘。
赵祯颤抖的迈开僵硬的双腿,这中程度的爆炸如果蔡伯俙在里面恐怕……
三才看着太子三人玩命的用手扒拉着废墟中的木片砖石,大吼一声便冲了上去,彭七想把赵祯双手染血的太子抱走,但赵祯冷冷的一句:“谁敢动我!”就把他镇住,他从未见过赵祯如此寒冷彻骨的声音,伸出的手也为之一僵,长叹一声便跟着挖掘。
“你们是死人吗?!还不快来帮忙!”三才对着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宫人怒吼道,尖利的声音仿佛被人爆了菊花。
这种挖掘只能用手,四周的宫人拿来的工具都被三才扔到了远处。
赵妙元已经流干了眼泪,麻木的重复手上的动作,一块块嶙峋的石头划破她娇嫩的手指,木头上的倒刺扎在手掌上也感觉不到,但是突然间的柔然却让她惊喜的大叫:“在这里!赵祯他在这里!”
随着她的尖叫赵祯扑过去,首先清理头部,让蔡伯俙的胖脸露出来,接着是胸部和腿部,万幸小屋的上面是木质结构,石头只是在下部,所以才会出现屋顶掀掉而人完好无损的情况。
1...2021222324...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