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也幸亏是格物院加急制作的铁质长案,否则这些祭祀之礼只能放在地上而不是桌面上了。
原本是九个章程,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燎,但到了大宋这里便把迎神,送神这俩个步骤取消掉了。
取而代之的是恭望,和拜送,这是俩个相互呼应的流程,放在开头和结尾最合适不过,当然这样的改变官员和百姓都没有意见,在他们看来,官家就是神,还拜神干嘛?
这个祭台是赵祯亲自参与设计的,四个阶梯分别对应四个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亨门,也称南天门。
而这四个门的第一个字合起来便是“元亨利贞”语出《易经》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
这一切对于小尼克这个外邦人来说可谓是极其有吸引力的,而晏殊是最好的“老师”,他在边上详细的讲解每一步的礼仪。
“奠帛、初献礼。奏乐。引賛引献官诣盥洗所。然后诣酒樽所,此时司樽为所有捧爵者斟酒,捧爵者及捧帛者立刻到神位前东侧朝北立,配位在神位南,朝北立。
初献官诣位前,跪奠帛,奠爵,俯伏兴,平身。”
随着晏殊的解说,小尼克也逐渐知晓了宋帝国的礼仪,同时也惊讶于其中的繁琐和复杂。
初献官范仲淹到读祝位,读祝在献官左侧,乐止,众官皆跪而四周的百姓和一切观礼的人都跪了下来。
读祝,读毕继续奏乐,众官俯伏兴,平身。
帛用素帛,是古人行礼的信物。献爵而不侑食,因为我们只是示敬。食物早已陈列,但并不进献食物,因为饮食属於宴乐,而对天地只是敬意。
乐是礼的一部分,所以是在奏乐同时行礼,小尼克这时候发现,在宋帝国并没有单独奏乐的,而是一群人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
礼仪当中皆立,唯读祝需跪聼。读祝大声朗诵祭文,且面向东方,读与先哲聼,非读与大众。
盖古之教化多端,自有社学书院传达。
祭祀则唯礼之所在,而所有人上下台阶皆要聚足,上下台堦先迈外侧脚,上下一级,两脚并拢,还是外侧迈出。但执事不必。
这些都是大宋祭祀的规矩,小尼克学的很快,并且也做得很好。
亚献,由亚献官献爵如上,但不献帛。
终献,由终献官献爵如上。
饮福受胙,奏乐,初献官到位,跪饮福酒,受福胙,俯伏兴,平身。复位。执事捧胙出,众官再拜: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礼尚往来是华夏美德,这在祭祀中也是有所体现的,赵祯亲自拿起割刀在五牢上割下些许装在俩个盘子中,一个是他自己的,一个是给儿子赵旭的。
随着赵祯动作的结束,四周的礼官也上前开始割肉,并且分给跟随前来的百官,甚至是平民百姓的代表,这对他们来说是无上的荣耀。
祭祀就是这样,祭祀先祖并不会给旁人分食自己家的祭品,但祭祀天地却要和随同而来的人一起分享祭品,算是其乐也融融。
撤馔。执事象徵性移动一下酒爵。盖祭者服其劳也,而这时候没人会动自己眼前的祭礼,现在还不到时候。
辞神。奏乐,四拜。
望瘗。通过焚祝文、焚帛,上达於天。原本是要焚烧牌位的,但在祭坛上并没有牌位,于是便烧了一块黄木。从今日起宫中不能举火,封存烧黑了的黄木。
礼成,散胙。
凡与祭者,皆受福胙,也是恩礼广博,这可是所有祭祀的规矩。
即便是家族祭祀一般也以宴会告终,盖於先人同时也。所以祭以示敬,宴以尽欢,正是礼之用,和为贵。
散胙可是有讲究的,要做到公平公正,显示帝王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同时以示无论亲疏,依次受福,只有次序之先后,并无礼遇之厚薄,此先人之泛爱众也。
此时的赵祯身穿大裘,内着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而礼官已经带着人把和赵祯身上一模一样的一套衣服送到了赵旭面前。
之前在宫中传位赵旭只是在宫中宣布的传位而已,正真让赵旭成为天子的礼仪现在才开始。
内侍是没有权利登上祭台的,毕竟他们身体残缺,踏入祭坛便是亵渎,三才在这件事上十分的固执与执着,鹰一般的眼睛一直盯着跟随而来的内侍。
欧阳修稍稍抬手抖了抖袖口,把衮服拿起给赵旭穿戴上,并且最后在外面罩上了大裘,边上的韩琦轻轻的拿起十二旒的冕站在小凳上给赵旭带上,作为新君他可不能向朝臣低头。
范仲淹在侧递上大圭和镇圭,这是专属于皇帝使用的手板,和朝臣们的完全不同,乃是玉石所制,随着礼官的大喝:“礼成,新君继位!”
一时间钟鼓齐鸣,所有人都向赵旭施以君臣之礼,这意味着他登上的皇帝位,成为大宋的第五位君王。
而赵旭则向赵祯施礼,说明了他的地位在赵祯之下。
此时礼官也开始呼喝:“太上皇帝万岁安康!”
“太上皇帝万岁安康!”“太上皇帝万岁安康!”
太上皇的全称便是太上皇帝,赵祯现在依旧是皇帝,只不过前面加了太上两个字以显示地位的不同。
并且赵祯也获得了自己的尊号,“至仁大治神武文昌皇帝”这一下几乎把仁爱,文治武功全部概括其中。
尊号是活着时候便能上的,并且上至朝臣下至百姓不需必会,而庙号和谥号是死后所起。





宋缔 第两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虽然赵祯成为了大宋的太上皇帝,但并不影响他对权利的控制,他可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些没有实权的太上皇,相反他的地位更高,甚至能够废立君王。
这就需要赵祯自己清楚的控制手中的权利,否则稍稍乱权,后世帝王便会效仿,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权利进行有效的划分,把太上皇帝和现任皇帝的管辖范围分割开。
所以从一开始赵祯就把内政的权利交给了赵旭,虽然他在朝堂中加入了许多“新鲜血液”,但这并不妨碍赵旭的人命。
即便是朝中的相公们也是随他随意任免的,赵祯不会去做任何干涉,既然是一国之君,那就拥有这样做的权利。
相反,倒是赵祯这位太上皇帝要不断的约束自己,这是一种自律的约束,自己控制自己不去越权管辖,当然赵祯完全可以用父亲的身份对赵旭进行一些教导。
孝文化已经深入到汉家百姓的骨子里,深入到每一个汉人的心中,汉家王朝以孝治天下近千年可不是随意就能被打破的。
于是赵祯在祭天之礼后,便正式的把皇权移交给了赵旭,同时也把剩下的几场祭祀移交给了赵旭。
自己则是在边上成为观礼和陪礼的一员,毕竟皇帝才是天下人的“大家长”,理应由赵旭率领朝臣和百姓对大地和日月进行祭拜。
赵祯这是在承认赵旭的帝王身份,也是在用行动支持他作为帝王参与到祭祀活动中去。
祭祀在华夏的历史中乃是一件无比庄重的事情,这是源于人类的恐惧,但却逐步的过渡到了信仰上。
谁说华夏没有信仰?即便是不信那些满天的神佛,但汉家百姓依旧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坚持。
对祖先,对天地,对山川河流,依旧有着自己固执的坚持,在赵祯看来这种坚持更加的纯粹,更加的坚定。
而所谓的江山社稷,指的是什么?不光是土地,更是两位尊神!
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社稷,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赵祯把祭祀的主位交给赵旭,就说明他已经把大宋的江山社稷交给了赵旭,以后在大宋赵旭说的算。
对于赵旭来说,这样的祭祀大典并不算是冗长,因为他之前学习的礼法要比这些更为复杂的多。
大宋已经许久没有进行这么冗长的典礼了,但无论是朝臣还是四周的百姓都没有任何的抱怨,眼前可是一场盛事,谁都不愿意错过的盛事,自然也就没有怨言。
相比之下,反倒是年轻的皇帝赵旭做的更好,在礼法上完全就是一个“模范代表”,可比赵祯这个能省就省的太上皇帝要好得多。
一场原本在汉家王朝中短暂而仓促的传位大典在大宋这场盛事中居然进行了整整两天,两天时间里,百姓们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个过程,也习惯了走在台前的赵旭。
说实话赵旭长得很好,毕竟底子好,再差还能差到哪去?
其实不光后世,在这个时代也是“靠脸吃饭”的,宋人的审美一点也不比后世差,甚至官员都要五官周正,相貌端庄。
长得如丁谓那般丑的之所以能够进入朝堂,实在是他太有才能了。
赵旭的模样完全符合朝臣以及百姓对君王的幻想,不光模样周正,最关键的是身上的气质相当稳重。
这是赵旭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气质,而不是先天形成的,同样身为皇子的赵昀身上就没有这样的气质。
所以朝堂上下都觉得赵旭这位太子继承皇位乃是名副其实。
同样赵祯对赵旭的所作所为也是极为满意,可以说他的大儿子非常适合大宋君王这个位置,在继位之后能够把角色掌握的非常好。
传位大典在经历了三天的复杂程序之后便算是结束了,赵祯长舒了一口气,他这辈子最怕的便是繁琐的礼仪,而这又是在这个时代无法避免的事情。
自己也算是完成了皇帝该做的终身大事,没有任何事情比得上传位给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更重要。
大宋的未来就要交给赵旭去掌握了,自己已经能够把说知道的东西都教给了他,蔡伯俙等人猜测自己在后苑交给赵旭的是帝王“家学”,可事实上他们都错了。
赵宋天家的家学可不是最后临时抱佛脚的疯狂灌输,恰恰相反而是在赵旭,赵昀小的时候赵祯便一点一点灌输给他们的性格和特点。
“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打破思维桎梏”等等这一切都是赵祯的家学,也是他克敌制胜的法宝。
这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学问,是一个成熟且具备完善基础的学习方法。
有了这些东西,天家的孩子自然会无往不利,当然大宋的未来如何赵祯自己也说不好,也许有一天,当问题不在帝王身上的时候,大宋就会彻底改变模样了。
传位大典之后,赵旭举行了人生第一次属于他的朝会,也坐上了属于大宋皇帝的御座。
只不过当他坐上去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御座并没有御阶下原本属于自己的太子座位要来的舒服,相反更为不爽利了………………
其实赵祯一直不喜欢御座,因为这御座乃是太祖设计,为了时刻约束自己,为了规范自己在朝堂上面对百官时的端庄模样,太祖在御座上加了一个框框。
只要屁股不坐在正中间,那必定会被框框的边缘搁到,久而久之也就然个皇帝坐在御座上的时候小心谨慎起来。
这个办法是相当不错的,至少赵祯已经习惯坐在御座上的时候把身体下意识的绷直,也不敢乱动…………当然现在的赵旭也是如此了。
坐在御座上的赵旭算是君临天下了,朝臣们在宰执相公范仲淹的带领下,进行了对新君的参拜,这是大拜,也是君臣之间的重要礼仪。
寻常的时候朝臣们无论官品大小,皆可拱手肃立而躬,不需要大礼参拜的,百姓都可不跪拜君王,何况是士大夫阶级的朝臣们呢?




宋缔 第两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赵祯已经把大宋的内治之权交给了赵旭,现在他就是大宋的帝王,但赵祯依旧是如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在把家中“基业”交给儿子继承之后,便小心的躲在边上观察,一面是看看儿子的“业务能力”,另一面又是担心他“hold不住”。
看似赵旭继承皇位之后每日做的事情都一样,可事实上却是不同的,原本的赵旭只需要处理朝政便好,主要是通过批阅朝臣们的奏疏便可以。
那时候劄子是朝臣们整理好递上来的,他只需要根据问题批阅即可,有些劄子上甚至有朝臣们给出的一种或是好几种办法,赵旭更多的时候是从中选择最为稳妥的即可。
但现在不同了,身为皇帝的他虽然还是如同以往,但就不再是批阅朝臣们递上的劄子那么简单。
劄子依旧是有的,这就像是一份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但更多的时候却需要皇帝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是皇帝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主持改革,比如以更为全面和大局观的看待大宋的诸多问题。
这才是检验一个帝王智慧如何,手段高低的最好办法。
近俩个时辰的大朝会,即便是赵祯都有些迷糊了的时候,赵旭依旧能够从容应对,这让赵祯不得不感叹“年轻”就是好啊!
思路清晰,逻辑完整,办法出色,这是赵祯对赵旭登基之后第一场大朝会的评价,这孩子进入状态很快,确确实实不再是和以前太子身份总揽大政时的态度一样,而是真真正正的作为一国之君来处理问题。
赵祯没有理由不满意他的举动,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他的用心。
从屏风后悄然离去,边上的三才也跟着离开,他在走之前向新君身边的陈彤微微点头,作为赵旭的贴身内侍,他早已观发现在侧面屏风之后的赵祯,也发现了三才。
陈彤一直是皇后身边的人,但他也是皇后留给赵旭的可靠内侍,帝王身边总要有一个贴身内侍侍奉的,而陈彤便是最好的人选。
在这朝堂上,内侍虽然不受待见,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人,便是端茶倒水也是极为考验眼力的事情。
赵祯培养赵旭的同时,三才也在培养陈彤,虽然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目的都是相同的。
悄然穿过乾宇殿的宫门,赵祯一身常服便回了后宫之中,对于他来说自己已经把大宋的未来交到了儿子的手中,也该好好歇息一下了。
至于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那还是看赵旭如何运用手中的皇权引领大宋前进。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最少赵祯知道自己在宫中休息一段时间就该向西面出发了,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在赵祯自己看来皇宫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枷锁,虽然可以让他军令抬了下,但依旧束缚着他。
现在赵旭继位,便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了。
刚刚过了嘉肃门,便瞧见皇后站在那里焦急的等待,在瞧见赵祯后便快步上前道:“官家,旭儿第一次上朝表现如何?”
赵祯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他又不是第一次上朝?何必如此担心?监国这么长时间了,和相公们早有默契,不过是把屁股下的座位换到了御座上罢了。”
都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了,皇后从赵祯的玩笑中便知晓赵旭今日表现不错,最少在自己这位丈夫看来是极好的。
“官家既然认可旭儿,又何必如此揶揄,这下您也该好生休息一番,自从官家西征归来可就没在宫中好生待上几天。”
赵祯点了点头:“最近还真是没有离开神都城的打算,西边无战事,朕也打算歇息一下…………”
一个内侍从边上靠了过来在三才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随即三才脸色一变,缓缓靠了过来对赵祯躬身施礼道:“官家,大秦国的皇帝在神都城中遇袭!”
“大胆?!谁敢动朕的客人?!查清楚是谁下的手吗?”
三才微微摇头道:“现在还不知。”
边上震惊的皇后突然慌张道:“官家,贤妃!贤妃和那孩子在一起的!”
“什么?!那她如何?”
三才更加震惊,脸上的表情稍稍僵硬了道:“回禀官家,并未有贤妃娘娘的消息,这…………皇城司传来的消息也并未有贤妃娘娘啊!”
这怎么可能?赵祯有些不敢相信,但看着边上皇后肯定而急迫的眼神就知道薇拉一定是和小尼克在一起,眼下小尼克被袭击,而薇拉却没有了消息………………
赵祯的表情缓缓变得平静下来,他已经经历过许多次的大风大浪了,越是这样危险的时候越不能慌乱。
“派出皇城司的所有人以及神都城中的黑手,一定要把贤妃找到,并且要查出幕后之人,朕倒是要看看谁敢在朕的都城中动手,这是在挑衅朕啊!”
虽然官家的表情镇定,但三才知道在这镇定之下酝酿的乃是滔天的怒火,即便是三才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在神都城中挑衅大宋的威严,还是在新君继位登基的第一天。
只要大宋的情报机构运转起来,在这庞大的神都城中就没有能够隐藏的秘密,很快各种消息汇聚到了皇宫中,也汇聚到了赵祯的案头。
眼下贤妃薇拉失踪的消息赵祯是不会散播出去的,也不可能让消息走漏,今日赵旭刚刚主持了人生中第一场大朝会,天下都在期待这位新君给大宋带来繁荣和太平。
碎片一般的信息很快变得完整起来,原来是薇拉带着小尼克在神都城中游玩,这两人都是西方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但他们却非常相投。
即便是到现在赵祯也没有询问关于薇拉真正的身份,她什么时候想要说出来便说出来,若是不想说,那就永远的埋藏在自己的心中。
但现在小尼克遇袭,而薇拉不知所踪,这就让赵祯心中稍稍愤怒了,他愤怒的不是薇拉对他的隐瞒,而是有人该在大宋的都城中挑衅自己的尊严。
小尼克是大秦国的皇帝,是亨利四世虽然身份尊贵,但相比自己的女人,在赵祯心中却没有那么重要。
后宫中的女人并不多,但个顶个的尊贵,而薇拉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乖巧可爱的女儿,即便如此也没有利用这点在后宫中争宠。
赵祯对此非常满意,虽然寻常不会在嘴上夸奖,但在心中却是对她极为体贴的。




宋缔 第两千五百二十四章钱庄的“秘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现在小尼克遇袭而薇拉失踪,显然幕后黑手发现了什么,可现在皇城司再加上黑手只是把事情的经过梳理了出来,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发现。
唯一知道的就是袭击地点是在广济门附近,这是神都城内城和外城的交汇之地,那里最有名的便是皇家钱庄。
虽然不是大宋钱庄的总号所在地,但因为此地乃是内外城的交汇所在,人流量极大,百姓也图个方便常常在那里的钱庄交易,于是乎那里便是大宋钱庄交易最频繁的地方。
为了满足那里交易需要,朝廷在那里开设了许多钱庄,可以说广济门附近是神都城治安最好的地方,虽然那里三教九流都有,可同样没人敢在那里放肆。
但薇拉和小尼克就是在广济门附近受到了袭击,同时还找不到袭击者以及被劫走的薇拉,这件事就极为不寻常了。
赵祯亲自抵达广济门,这里已经被皇城司以及黑手的人控制了起来,其实从小尼克遇袭开始,这里就已经被皇城司的人控制了起来。
薇拉毕竟是大宋的贤妃娘娘,她出宫的同时虽然没有带御器械的人保护,但皇城司也是会派人暗中保护的。
可即便是如此还是遭受了袭击,这便说明问题的严重,皇城司的人当场便用令牌调遣了巡城虞侯率军封锁了广济门附近的街道。
但广济门毕竟是神都城中经济交流最频繁的地区,即便是封锁街道也只能做到短暂的封锁,而皇城司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三才报备,同时请示赵祯。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封锁广济门附近的街道,只进不出,凡是离开广济门的人都要经过严密的搜查,唯有这样才能离开。
皇城司的人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大宋的贤妃娘娘,也即将成为太贤妃的娘娘被人劫走,这可比任何事情都要大。
后宫中的女人可是官家的逆鳞,谁碰谁死,居然有人这么大的胆子,敢劫持贤妃?
再说贤妃娘娘可是金发碧眼的,这样的外貌特征上哪不会被发现?劫走贤妃娘娘有什么用意?
赵祯抵达广济门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始进行排查,现在赵祯的旨意依旧好使,但却并没有调动神都城中的防御,即便是巡城虞侯也被调离了这里。
皇城司和黑手负责控制外围,而内里全部交给了死骑来做,他们是赵祯培养起来的人才,在搜查方面一点也不比皇城司差。
同时作为赵祯的心腹近卫,他们也知道事情的真相,赵祯此时也没有隐瞒的打算,对于这些人你根本就没有办法隐瞒,只有告诉他们真相才能更快的解决问题。
既然薇拉是被劫走的,那就说明对方没有想要威胁她的性命,一个大活人就在神都城的固定区域中搜寻起来并非一件难事。
赵祯就是不明白,谁会劫走薇拉这位大宋的贤妃,根本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她就是薇拉的生母,也是后宫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
若是非要说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便是薇拉特殊的身份,一个金发碧眼的大宋贤妃,仅此而已。
广济门到汇通大街,再到车马市再到民水井一大片区域全部被封锁起来,而此时的死骑已经肃清了街道对所有的房舍进行搜查。
这样是坚持不了多久的,黑手和皇城司的人已经确定凶徒不会离开这个区域,也就是说搜寻到薇拉只是时间的问题。
1...705706707708709...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