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莲飒

    “如今我还能抵御山中野兽,不畏风雪。待我老了,风寒便有如催命符,四肢无力,又怎能来此山中,寻觅不老泉呢”

    “可不老泉是真是假尚未得知。”

    “我来此,不过为求心安罢了。”

    而后柳明果然也被困山中。他二人苦寻出路,却总回到原处。晚秋已过,冬至将来,天气渐冷,柳明便剥下兽皮,拔下兽毛,做出御寒的衣物来。他还搭了间木屋,邀仙女住下。

    此时他尚且不知仙女名号,只姑娘姑娘地喊着。而仙女已不曾询问他姓甚名谁。饶是如此,山中不知岁月,冬雪消融,春风又起。

    “我始终不曾追问她来历,她亦不曾追问我之过往。后来我们终有一天出去了,又追寻不老泉许久。某天我忽然厌倦了,问她是否愿意跟我回落霞关。她只问,若我年华老去,你可会爱我如初我回答当然。她只笑笑,并不回答。”

    “后来你们可曾找到不老泉”李铭问。

    “没有。后来我们于一场洪水中失散。当我醒来时,我们原先约定之处只有一支金步摇和一纸书信。信上写道,妾为仙阁天女,待君久矣。我便马不停蹄赶往仙阁。还好,天女仍是惦记我的。”

    李铭听罢,亦叹息一声。“柳兄寻找不老泉久矣,不知可有些许方向”

    柳明沉言道,“我也不知。不过早些年我走过山川不计其数,不老泉定在我未行至的区域。”

    “天下之大,按这般找法,归来之时唯有一地朽骨。据我看,还需从那首诗中寻找线索。不知可有青年才俊对其解读否”

    “古籍记载此诗曾轰动一时。我曾细品,发觉唯有前两句与不老泉有所关联。后几句无不记述王朝更迭,百姓疾苦。故而皇帝断定其为反诗,有谈论者斩首示众、株连九族。据书上所述,共有一千六十人受牵连。不过此诗相距甚远,我也不知真假。”

    “相距甚远大约多久之前”

    “待我想想。我手中古籍,记载为谌言帝时期,据今约一千八百年。而就在谌言帝焚人后第五年,启夏朝覆灭。讽刺之事在于,起义军打出的名号正为——焚天皇,诛暴君。”




第97章 十.疑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查找最新章节!

    焚天皇,诛暴君……

    青云阁内,李铭于心中又将那首诗背诵几遍。他与柳明相约,明日辰时出发前往唐华道,唐华道乃江南交通枢纽,消息灵通。瑶池天女一事或可引发新一轮探秘之旅,凭一己之力寻到不老泉未免过于异想天开,柳明前半生已证明此为自狂。

    “焚天皇、诛暴君……”李铭边煮茶边念叨。

    张帅忍无可忍,斗篷一掀,“你回来之后就一直在重复一句话,无不无聊这种事对着诗观剧一次不就知晓了啊呸!什么知晓,是知道!这里人说话都一股奇怪调调,听得我自己说话都奇怪起来。”

    “我看你是憋不住了。”李铭也不再用那副文绉绉的腔调,“你玩解密游戏会先去搜攻略吗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答案,过程就会更无聊。解密游戏的可玩性就在于解密的过程,如果能靠自己的本事将迷题解出来,最后获得的成就感够你兴奋一周。”

    张帅一脸冷漠,“说实话。”

    “其实是没法观剧。”李铭的观剧只对具体对象能发动,一首众人传诵的诗歌,哪怕写在纸上也是无法观剧的。除非他能见到一千八百年前的那个祭坛,柳明的古籍或许也可以。不过他说古籍早已毁坏,还好自己先行看过,这才记在脑里。

    “抬手一指接天泉,掷杯垂得焚天海。”

    见李铭又开始念诗,张帅无聊地摘下盆景的树叶,往水里打水漂。“难得来这么好玩的地方,你却把又把自己关房间里,想一首破诗。”

    “难得来这么好玩的地方,你却不出去玩,尽盯着我想一首破诗。口是心非,送给你。”李铭调侃他一句,起身摇动门外铜铃,唤来侍女。

    “不知仙阁内可有谌言帝野史”

    侍女但摇头,轻声答道,“仙阁只谈风雅,不谈其他。”

    意思便是没有了。

    侍女走后,张帅开口说,“你可以再去找柳明。”

    “我要的不是他人口述,而是记载着当日的史书。”

    “有什么不一样鬼知道写书的人怎么写的”

    “当然不同。观众跟别人说起某部电影时,往往会加上自己理解。换而言之,你从观众口中得到的知识本身便充满了偏见。像这种猜谜游戏,先听人分析,与先看迷题后分析将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先入为主,在哪里都适用。”

    “如果这首诗来源于祭坛的故事也是错误的呢”

    “我起初也有怀疑。不过这种事印证起来很容易,翻一下谌言帝时代的史书就行。如此大的事,不可能不记载在里面。唯一有疑问的点,只有写诗的人是谁是谁刻在祭坛上的”

    古代将不知原理的事认定为神鬼之事太过正常,他们甚至会将符水作为药物,光明正大地上街贩卖。祭坛突然显字,看上去很诡异,可实际上有很多戏法可以做到。比如在原先位置涂一层泥盖住,祭祀之时往上泼水,祭祀官假装突然出现一行字再用手擦干净完全可以做到同样效果。可是,围观群众只会看到是祭坛上突然出现了一行字,将其作为仙人显灵也不足为奇。

    另外还有一事,柳明今年多大

    ……

    “嗯我十七离家,如今二十又八。”

    大船徐徐前行,他们将经过太白湖,于义乌港靠岸。再雇辆马车,前往唐华道。

    临别时,天女未曾远送。不过柳明回头之时,尤见霓裳羽衣。

    “李兄,怎突然问起此事”

    “没什么,不过一时好奇。对了,柳兄可知何处留有谌言帝史记”

    柳明未曾多想,脱口而出,“若论天下诗书,唯有春秋山大儒书院敢称第一。”

    “柳兄,我有个提议。”

    “请讲。”蛋疼

    “大儒书院或有不老泉线索。”

    柳明一听,很是不解,“为何”

    “你之前曾言起义军以焚天皇为由诛暴君”

    “不错。”

    “你再观诗中第二句,掷杯垂得焚天海。均有焚天二字。”

    “焚天并非生僻之言,或为巧合。”

    “此诗现于谌言帝祭坛,亦为巧合谌言帝焚人后五年,朝代更替,恰如诗中所言,亦为巧合巧合、巧合,十之存一为巧合,十之取九皆为烂果,亦谓巧合否”

    柳明略一思忖,答道,“有理。”

    于是二人商定目标为大儒书院。

    船方驶出仙湖,柳明便见得有鬼祟之人围船而来。观其相貌,无不凶神恶煞。

    来者不善。柳明心中警惕,握紧手中剑,高声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船中跳出黄襟人士,举大刀。“海鲨帮想请小兄弟喝杯酒。”

    “无缘无故,谈何对饮!此等谎话怕是三岁小孩都骗不得。再不言明,休怪我不客气!”

    领头人脸色一摆,“敬酒不吃吃罚酒,黄口小儿,我知天女留你一宿,定将不老之谜告知于你!还不速速招来!”

    “无凭无据,不老之谜从何说起”柳明辩解道。

    “呸!”领头人啐了一口,“那日妖女一夕之间容颜变幻,众人皆知。你道她如何做得”

    “我亦不知!”

    “待我细细盘问,再看你知不知!”

    领头人大刀一扬,船中跑出十数小卒,举一弓箭,再看其他船只,无一不同。一声令下,箭雨横飞,火光骤起。

    他们分明想烧船!

    柳明急忙举剑抵挡,口中喊道,“张兄!你带李兄先行一步!我随后便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听得羽翼呲响,第二波箭雨已至。箭尖火炎没入船板,顷刻间烈火肆虐。

    领头人不觉哈哈大笑,只因他早已派手下布好渔网,一旦柳明弃船而去,便如临天罗地网。他心下越发得意,自觉不枉等候一天一夜,连声骂道,“小子安敢猖狂还不束手就擒”

    而后一手下突然哀嚎,直直坠入湖中。领头人回头一看,又听得一阵痛呼于身后传来。

    待他再次细观,身边接连几声惨叫,最后竟是除他之外皆落入湖中。而领头人却连何人所为都未见得。

    “何方鼠辈!鬼鬼祟祟!还不现形!”

    “你自己跟不上我的速度,难道还要怪我不给你看”

    领头人身形一滞,缓缓背过身。

    一人正立于船头。



第98章 十一.路遇埋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查找最新章节!

    再回李铭那处,火势凶猛,烧至舱中,浓烟滚滚。

    柳明冲进船舱,忙道,“李兄,我们需得弃船而逃!你可会水”

    李铭摇头,“柳兄,四周皆湖,我游不到岸上。”

    “游不到也需一试。快——”

    李铭按其手,平静道,“莫急。柳兄再看。”

    柳明一愣,贼人不知何时停住呐喊,只听得烈火焚木。

    “我那同伴,武艺高绝,区区小贼,不足挂齿。”李铭言尽,张帅自船窗闯入,一手拎一人往舱外跳去,将二人置于贼人船上。一举一动,随性自如,无半分吃紧,似出游一般。

    柳明不知张帅武艺如此高绝,只当他小厮之辈,现今方知鱼目混珠。相传武之极致即返璞归真,当日多作吹嘘之言,未想实为境界不到。愧矣,愧矣。

    柳明低下头颅,不敢再轻视他人。好在李铭察觉他情绪不对,圆场道,“湖上多变数,尽早上岸为妙。”

    一时无人应答,仅一小船摇摇晃晃。说来也妙,来时众人悠然观景,恨不能多留十天。去时急急忙忙,恐多留一日。这不,柳明担心袭击,多环顾,哪还顾得上什么太白之景。倒是李铭不慌不忙,摇一折扇,纵情山水之间。

    船只靠岸,柳明一跃而起。他前脚上岸,后脚便有一大网从天而降,网间可见银光闪闪,为有毒之兆。柳明右手一抖,鹰钩卡入树间,随后用力一抓,身体于空中转向,躲开罗网。

    可他未曾想到,树枝之下又藏有黑衣人,身形矮小,难以发觉。匕首刺出,逼得柳明以剑鞘抵挡。此时他双手一手持剑,一手拽绳,无暇顾及其他。

    其余黑衣人见状,顿时往船冲去。腰中软剑抽出,直指李铭。李铭脸色变也不变,黑衣人心喜,攻势一顿,软剑再不可往前一寸。原是斗篷人以空手接剑,五指并握。

    黑衣人大惊,他软剑虽细,却削铁如泥。而此人徒手握之,连一滴血都见不得。何许人也

    一击不中,黑衣人顷刻弃剑逃窜,却听李铭说道,“留下一个。”

    “要活的。”

    斗篷人忽而消失,黑衣人只觉脖颈处一阵疼痛,便一头栽下,不省人事。柳明仍与其余人缠斗。

    他们见计划失败,打出虚招,逃之夭夭。

    柳明怒气未消,他自知必行凶险,却未料到刚出仙阁便遭埋伏。观其布局,哪是一时兴起分明有意图之!

    他收起鹰钩,“没事吧”

    “无妨。”李铭这才从船上徐徐走下,掀开黑衣人面罩,露出模样。

    柳明刚想提醒,勿要随意触碰,忽见李铭双手手套,将提醒吞回腹中。

    “你可识得”

    柳明走上前端详,“不识。”

    “那就巧了。刚出仙阁,便遇埋伏。”

    “贼人之心不死,前路危矣。”柳明出剑,李铭拦下。

    “他还有用。”

    柳明不解,将剑收回。想来张帅武艺超绝,留他一名亦是无妨。

    众人赶往太白驿站,见到行人,方才放心。驿站乃朝廷所设,后又有多方势力扶持,江湖人一般不会于此地动手。便是仇人相见,亦双目一瞪,改日再战。妙笔阁小说

    故而柳明顿觉神清气爽,如释重负,朝李铭问道,“李兄,御术如何”

    李铭看了眼骏马,又看了眼马车,微微摇头。柳明知晓他不愿骑马,便掏出一张银票,往掌柜桌上一拍,“买辆马车。”

    似有笑声叠起,掌柜的一愣神,回答道,“客官,市马禁令久矣。”

    柳明闹了个大乌龙,未免面红耳赤,他先前赶往仙阁,一路走水路,不知市马禁令。忙道,“唐华道怎么走”

    掌柜的回答,“车行两日,三十文。”

    “可否快些”

    “快马加鞭,五十文。”

    “就它,即刻前往!”

    “好嘞!”

    掌柜的顿时喊一车夫,扬起旗帜,风风火火驶出太白驿站。只花了一天,便至唐华官道。期间那黑衣人但凡有苏醒迹象,张帅便补上一刀。嗑噔一声,好不凄惨。车夫恍若未闻,专心赶路。

    又过一炷香,马车一停,便是到达唐华道了。

    唐华道四通八达,车来车往,往来多商队、镖车。故街道多为酒楼、客栈。

    “李兄、张兄,这唐华道中要论驿站,还是?鹤驿站最为妥当。?鹤驿站筛选车夫必先试其功夫。咦……张兄,你怎么蒙上双眼”

    张帅一路把玩蒙面巾,柳明未做他想。可自蒙双眼……他却是不懂了。

    李铭瞄了眼,淡然道,“他在练功。”

    “练功”是了。习武之人依赖目力,故多数武者一至暗处便不知所措。张兄定是为了克服弱点,才蒙上双眼。刻苦至此,钦佩钦佩。若非自己功夫不到家,他也想自蒙双眼,锤炼武学。
1...4445464748...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