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陶商闻言亦是笑道:“如此说来,这梁国之地,咱们还真就是不偷袭一下不行了。”
郭嘉却是摇了摇头道:“曹军若是没有这同时袭击八县的举动,咱们或可袭扰梁国……但如今对方既然出了此策,这梁国便不能简单的偷袭了,需得另谋上策取之……一夜之间八军袭城,如此大的手笔,如此狡黠的用兵之计,嘿嘿,郭某也大概能猜出来是谁在梁国了。”
……
梁国国都位于睢阳,下辖九县,历史上在东汉末年除国之前,传五世六任梁王,立国百多年。
现如今,却有曹操麾下的战将夏侯渊,与曹军现任军师荀攸共同驻军于睢阳。
夏侯渊身为曹操的同族亲将,用兵才能已经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奔袭战法,夏侯渊其琢磨研究的淋漓尽致。
此番八路齐出,攻打沛郡的八处县城且令曹军全身而退,换成旁人是决计不能做到的,唯有夏侯渊出手,方至有这般奇效。
而让夏侯渊如此行事的人,毫无疑问,亦是军师荀攸。
“公达先生,渊已经按照公达先生的交待,派兵偷袭沛郡八处县城,并打出了我军中八名镇将的纛旗!这招虚张声势之计,必定会令陶军丧胆,嘿嘿,这下子他们必定会加固城防,谨守不出了!”
荀攸今年三十七岁,人近中年,不过保养的却是极好,看着仅有三十出头。
“妙才不可大意,梁国十路镇将乃是虚招,徐州军中,本无绝智之才能够看破,不过听闻郭奉孝在陶商麾下为士,此人当年在颍川书院与我等共做学问之时,便有异才,我这虚张声势之法,瞒得过旁人,确也未必能瞒得过他。”
夏侯渊奇道:“那姓郭的如此了得?能看破公达先生的妙招?”
荀攸半眯着眼睛点头道:“十之八九……而且如我所料不错,郭奉孝很有可能会劝陶商出兵偷袭梁国,以为试探。”
“姓郭的还敢偷袭梁国?”夏侯渊吃惊的看着荀攸道:“他不要命了,此处虽真无十路兵马,但却也是重镇布防,陶军若是敢来,渊必令其有来无回也!”
荀攸笑着点了点头:“郭嘉此人善奇善变,非等闲可比,实乃吾之敌手,如无意外,此子偷梁国必矣,而且绝不是简单的偷袭,妙才不可大意,咱们需得谨慎防之。”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与郭嘉
沛郡之内,徐州军的兵马开始行动了。
在郭嘉的强烈要求下,陶商将此次制定战略与指挥调配全军之权,全部交给郭嘉负责。
只因郭嘉对陶商说,他要跟那位梁国的老朋友,较一较高低,比试一下身手。
看起来,郭嘉对于那位在梁国的人物很是认可呢。
沛郡的八个县城被曹军肆虐过的第五日,金陵城这边终于展开了行动。
由徐晃和陶基所率领的两路兵马,共计一万精兵,兵分两路,各五千人马,开始向着梁国的治所睢阳城进发。
一万金陵军刚刚进入到梁国的境内,曹军的斥候便将消息带回给了夏侯渊。
夏侯渊听了之后吓了一跳,他本以为虚张声势之计一定会将徐州军给镇住,让他们在沛郡内加紧布防,不敢轻举妄动。
谁曾想到他们居然真的敢主动出击,过来试探己方的虚实。
看来果然如荀攸所言,对方已经识破了己方此次“征讨徐州”的真正意图。
此番着实是小瞧了徐州人呢。
夏侯渊奉曹操之命坐镇梁国,谨守东方,他在睢阳有三万的屯军,而徐晃和陶基总计一万的兵马深入其境进攻下邑和蒙县,真要是打起来,己方想要消灭他们,也应不难。
因此,夏侯渊立时就要出兵,想要攻打徐晃和陶基。
就在他点兵之际,荀攸却拦住了夏侯渊的行动。
他对夏侯渊冷静的分析了一下眼下的局势。
“妙才,金陵军敢驱兵进入梁国,就代表着他们已经看破了曹公暂时并不打算进攻徐州的深意,金陵军当初与袁术和西凉军大战后有所折损,但近来却招降了严白虎与笮融之众,去粗存精,再除去水军,其马步人数应在四万左右,加上曹豹兵马,最少应是不下五万余,徐晃和陶基的一万人马入梁国境攻打二县,若无意外,此乃是郭奉孝的虚招,沛郡剩余的四万兵马,其目标应是咱们所在的睢阳,妙才若是真去救援,那这城池却未必保的住了。”
夏侯渊憋着气道:“难道就任凭徐州军攻打咱们的县城而毫无动作?”
荀攸呵呵一笑,道:“慌什么,你前几日刚刚派兵突袭了人家沛郡的八个县城,如今人家才打你两个县城,你就坐不住了?如此未免太小家子气了,有失大将之风。”
夏侯渊沉闷的想了想,道:“可是凭白的放任徐州军攻我县城,未免太过窝火!”
荀攸呵呵一笑,道:“攸也不是不让你出兵,此事易尔,咱城中的三万军,你留下一万由我带领驻守睢阳,你自领两万兵将去救二县,但切记不可走远,更不可与徐晃和陶基开战,你只需往蒙县的方向,驱兵行百里之遥,然后突然回转兵峰回睢阳,与我内外相合,一举歼灭前来偷袭睢阳的金陵军,如此岂不妙哉?”
夏侯渊听了这话,方才有所顿悟。
……
夏侯渊随即按照荀攸的计策,出城前往二县救援,而荀攸则是带着剩余的兵将,驻守在睢阳,静候着金陵军前来偷袭城池。
当天夜里,荀攸却没有着急睡觉。
他算定己方的主力兵马出城之后,以郭嘉的智慧,一定会让主力军前来偷袭梁国的治所睢阳。
到时候,自己只需要和半途归来的夏侯渊里应外合,自然就可以给郭奉孝那小子狠狠的当头一棒。
对于郭嘉投靠陶商这件事,荀攸既觉得可惜,又觉得兴奋。
他的叔辈荀彧投靠了曹操之后,当年颍川书院一众旧友基本上就都在荀彧的牵拉下归附了曹操,唯独郭嘉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跑到徐州鬼混去了,还给一个年仅弱冠的小子打下手,荀彧,荀攸,钟繇,程昱,戏志才等人对此都是好生遗憾,深怒郭嘉不争!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笼罩在荀攸心中的感情,却逐渐的由遗憾变成了兴奋。
郭嘉在颍川的这个小团体内,虽然是有浪子之名,但也一直属于异才的范畴。
与荀彧,程昱等人的中规中矩不一样,郭嘉的脑海中整日里充斥的都是跳脱,诡诈,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他胸中的鬼点子令常人防不胜防。
往日里,荀攸在羡慕他灵动的同时,也还有一丝丝的嫉妒。
虽然是朋友,但是彼此之间,也还是有心思想要争一争高下的!
若真是在同一阵营呢,只怕是永远都比不出高下。
而此时此刻,对于荀攸来说,就是一个跟郭嘉比智的天赐良机。
夜已深沉,荀攸却并没有着急睡觉,他端着书简,坐在静室中,喝着蜜水,怡然自得。
他现在等待的就是陶商的金陵军前来进攻睢阳城,然后再和夏侯渊里应外合,一举击溃其兵势。
郭奉孝啊郭奉孝,你的这点浅显之计,攸若是还看不出来,就着实是枉为颍川学子了。
就在荀攸自得其乐的时候,厅堂之外一阵脚步声响,夏侯渊麾下的军侯陈忠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
“启禀军师,探马来报!金陵军的主力已经出现!”
“哦?”荀攸笑呵呵的放下手中的简牍,摸着须子笑道:“金陵军出现了?呵呵,来得好快!果然是兵贵神速,他们是来攻打睢阳城了?怎生个军势?”
陈忠慌张的言道:“不!斥候回报,金陵城的主力军先是奔着睢阳城而来,可后来,却是在抵达睢阳南的三十里外突然转变方向,奔着西面去了!”
“西面?”荀攸的眉头皱了一皱,疑惑道:“金陵军不来睢阳城,转道去西面做什么?”
陈忠摇了摇头,道:“属下亦是不知……”
议事厅中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少时,却见荀攸一双清秀的眼睛骤然睁大了,适才还是心平气和的他,面容骤然间升起了一丝惊慌。
“郭奉孝……他莫不是,想与徐晃和陶基三路夹击,欲消灭妙才的兵马主力?”
校尉陈忠听荀攸这么一说,顿时哑然的张大了嘴。
“军、军师!这?”
荀攸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揉了揉太阳穴,让自己恢复冷静。
姓郭的果然是不走寻常路啊,端的是有一手。
不打城池,打兵将?
你倒是会玩!
“陈忠,你火速会和王植,孟坦等人,点齐城中的所有兵卒,随我去救夏侯妙才,城内的军械和粮秣派人星夜运往虞县,能运过去的就运过去,运不过去的,统统就地焚毁,不可留之。”
陈忠闻言,不由大吃一惊,道:“军师,末将听您这意思,这睢阳城莫非是不要了不成?”
荀攸自嘲的一笑,道:“一不小心,被郭奉孝多算计了一步,夏侯妙才被他设计成三路夹击之势,我若是驱兵去救夏侯妙才,少带兵则无用,若多带兵,这睢阳还焉能保守的住?郭嘉这是在逼我做出选择,是要城池还是要兵将……区区一座城池失了无所谓,将领和士卒才是重中之中,这睢阳城我不要了,就当是送给郭奉孝,算攸在浪子那买个教训……不要多言,速速点兵便是!”
一番匆匆的准备之后,荀攸驻守在睢阳城的一万军队,就奔着蒙县的方向疾驰而去,另有一支少量的军队则是将睢阳城内的库房资产转移,转移不了的随即就地焚烧。
……
果然是不出荀攸所料,夏侯渊驱兵去救蒙县,行至百里,便随即调转方向,返回睢阳城,想要和城内的荀攸里应外合,夹击想要攻城的金陵军。
可惜的是,荀攸弄错了郭嘉的目标,浪子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城池,而是夏侯渊的生力军。
夏侯渊行至离睢阳城五十里处,就有探马来报,说是攻打两处县城的徐晃和陶基已经放弃了攻城,从后方向己方杀将过来。
夏侯渊本就是火爆脾气,一听这事火气顿时蹭蹭往上蹿。
好啊,我不去找你们,你们反倒是主动来找本将!
那本将今日就好好拾掇拾掇你们!
。m.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夏侯
在曹操麾下的夏侯诸曹中,脾气秉性最为暴戾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夏侯渊,一个是曹洪。
两人的脾气虽然都很是火爆,但这个火爆的点也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曹洪属于纯种火爆型的,一点就着,他生性就是好战好杀。
夏侯渊属于杂种火爆型的,并不是那种纯暴脾气,只是性格刚烈,极为倔强。
夏侯渊平日里最不愿意的看到的事,就是别人惹了他却不能还手报仇,说白了就是有点小傲娇。
这次出兵,在夏侯渊本人看来,自己不去打徐晃和陶基,在半路上折返回睢阳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算是给了徐州将领天大的面子了,他们现在理应有的表现该是一边抱头鼠窜,一边求神拜佛,感谢夏侯渊大爷手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徐晃和陶基的表现很令夏侯渊失望。
他们居然主动跟上来找揍!
对于主动找揍的人,夏侯渊若是不驱兵拾掇他们,只怕他晚上连觉都睡不着了。
当下,夏侯渊丝毫没有犹豫,直接驱兵转头,迎上了当先跟了过来的徐晃兵马。
战斗一触即发。
夏侯渊用兵,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快。
快到让你还没有来得及转换阵型,他的兵阵就已经集结成功,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到了你的面前。
这一招着实是令人防不胜防。
徐晃和夏侯渊此番也是第一次交手,一不小心也是差点就着了他的道。
夏侯渊调转军马回击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徐晃险些来不及指挥追击的将士们迅速做出反应结阵。
不过相比于夏侯渊的快,徐晃也有一个他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稳!
金陵城军的骑兵数量没有曹兵多,这是一个劣势,因此在其步军的配置中,用于稳固阵型防守的长矛兵和大盾兵便占了大多数。
徐晃在形势瞬息万变之下,迅速做出了指挥,他将大盾兵和长矛兵结阵驱前,扎住门户原地固守,下严令让麾下的士兵们无论如何都要顶住曹军的攻势。
徐晃心中很明白,以他的兵力是不可能战胜夏侯渊的这一支曹军的,人数差的多,骑兵的数量也无法与对方比拟。
按照郭嘉的布置安排,要由他、陶基、以及不久之后就会抵达此处的陶商,形成三面合围之势,从各个方向进行包夹,才能够歼灭夏侯渊的这支部队。
所以,眼下稳住己方的士气,将夏侯渊拖在原地,便是徐晃的首要任务。
徐晃一边安排士兵结阵抵挡曹军,一边吩咐左右的副将与诸官:“将士们!夏侯渊的兵马去而复来,其心气甚高也!他以为与某兵力悬殊,便可以速战而定?但他不晓得的是我们金陵军的本领和战意!我金陵军乃是东南第一强军,袁术和吕布亦非我军敌手,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就是咱们金陵军名扬天下的时候,将士们,跟某上,杀尽贼狗,保我徐州!”
“杀尽贼狗,保我徐州!”
“杀尽贼狗,保我徐州!”
“杀—!”
徐晃转身吩咐随军的军侯,道:“从现在开始,汝便是监斩官,但凡有士卒敢有退后者,皆杀!”
顿了顿,又继续道:“包括徐某人在内!”
说罢,便见徐晃挥舞着战斧,率领麾下的亲军直抵前阵而走。
伴随着徐晃的指挥声与鼓舞声,曹陶两军已然是齐齐的碰撞而上,两支兵马犹如两颗巨大的陨石,碰撞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迸裂出激烈的火花!
高亢的嘶吼,冰冷的铁具,两方兵马开始进行猛烈的攻杀与防守。
徐晃为了振奋士气,亲临阵前,甘冒弩矢,一边指挥将士鏖战,一边亲自砍杀曹军士卒,用自己的临阵带动金陵军的士气,与夏侯渊的兵将猛烈相攻,一时间竟然是阻挡住了夏侯渊的突然回调,稳住了阵势。
金陵军面对己方的突然掉头袭击竟能如此顽强,这一点倒是极出夏侯渊的意料之外。
而对方阵前,正在率领麾下盾兵和长矛兵稳稳的守住阵势的徐晃,他一边指挥兵将,一边挥舞的大斧奋勇厮杀,其出彩的表现也着实是令夏侯渊倍感惊异。
“金陵军近些年来在东南声名鹊起,连败吕布,袁术,笮融等人,果然是有其可取之处,那徐晃本领不俗,真非常人可比!陶贼麾下确有良将,实乃是孟德之劲敌!”
夏侯渊乃是喜欢攀比较技之人,他见徐晃如此了得,心下也是见猎心喜,当下便策马疾驰,也是赶往阵前,欲与徐晃较技。
乱军阵中,徐晃正在率领亲卫奋勇厮杀,夏侯渊突然间竟亲自领兵杀至不远处。
夏侯渊紧紧的盯住徐晃,驱兵而上,双方兵对兵,将对将,夏侯渊拨开众人,亲自用兵器接住徐晃的大斧,呲眉瞪目的喝斥道:“贼将好武艺!果然是有些能耐!可报姓名乎?”
徐晃看着眼前这名身材精壮,颧骨脸颊瘦的战将,大概已经猜度到了对方的身份,低沉道:“某乃徐晃!汝便是夏侯渊?”
夏侯渊嘿然一笑,没有正面回答:“吾乃是谁不重要,你只需记住我乃取你性命之人便是!”
话音落时,便见夏侯渊手中的长矛已经动了,直奔着徐晃的面门刺去。
徐晃将身一侧,躲开夏侯渊的攻击,同时将大斧侧劈,照着夏侯渊的脑袋斩杀过去。
“砰!”一招相交,二人分开。
徐晃深吸口气,心中暗道曹操麾下的战将果然不俗,这夏侯渊诚可谓是自己的对手。
他暗中扭动了一下被震的酸麻的手腕,再一次的挥舞大斧,借着冲力,挂着尖锐的风声罩夏侯渊劈了下去。
夏侯渊大喝一声,举矛招架。
“铛啷”一声脆响,夏侯渊和徐晃的身体同时向后一倾斜,夏侯渊低头一看矛头,竟然是多出米粒大的缺口。
徐晃同时也扫眼看了下自己的大斧,锋利依然,完好无缺……他得意一笑,大声道:“小心了!”又再次向夏侯渊窜了过去。
二人你来我往,驾马左右来回腾挪,打的不可开交。
一边打,徐晃一边暗中佩服夏侯渊的实力。
对方每出一矛都是刁钻而阴险,而且速度极快,火石电闪一般,往往把自己的进攻优势一矛化解。
很明显,这夏侯渊乃是自幼专攻武艺兵法之辈,而且学的都是异常精通,要不是自己近些年来多与许褚较技,徐晃感觉自己还真未必是他的对手。
夏侯渊也是越打越心惊,对方的大斧虽然笨重,且上砍下劈,丝毫没有刁钻技巧,但斧斧都是奔着要害而来,没有虚招,一不小心被粘上,不死也是重伤,且对方的臂力还极大,夏侯渊屡次被震得胳膊发麻,他渐渐不敢和徐晃硬碰硬,只是利用长矛的轻便闪躲大斧的锋芒。
徐晃和夏侯渊的本领不分胜负,但曹军的骑兵较多,且人数比徐晃的五千人要多数倍,徐晃麾下的兵卒一开始还能够坚持,但慢慢的便开始支撑不住,伤亡的人数比例逐渐开始增大,阵型也开始出现撒乱奔溃的迹象。
就在这个时候,由陶基率领的另外五千金陵军从另一个方向奔袭了过来。
陶基的存在早在夏侯渊的意料之内,他命校尉朱衡率领侧翼兵马,去抵挡陶基的五千人马。
夏侯渊的兵马虽众,但由于仅仅是两面对敌,且情况都在他的掌握之内,因此倒是没什么大碍,但他没有计算到的是,此时此刻,由陶商以及许褚等人所率领的金陵军真正的主力,正在从另一个方向,朝他疾奔而来。
而且他们奔袭的方向,乃是夏侯渊兵马的正背后。
。m.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三十四章 绝色双骄
陶商让曹豹率领徐州军坐镇在沛郡,他自己则是率领着金陵城的主力军直奔着夏侯渊的背阵袭击而去。
此番交战夏侯渊,陶商还特意请太史慈和赵云两人跟随自己同往,请二人一起帮忙制敌。
太史慈此番来徐州,本就是为了帮助陶商,用以报答他在北海郡时对自己的恩情。在北海郡时,他就曾跟孔融表示,希望能够跟陶商前往沛郡前线,听从调遣。
孔融对太史慈过于亲近陶商的举动虽有些不满意,但一则太史慈原先在他麾下本就没有官职,二则太史慈在他麾下乃是为了报答顾母之恩,在一定严格的标准衡量下,太史慈根本就不算是孔融的手下。
因此,他也无权过于限制太史慈的自由。
至于赵云,此来本也是奉公孙瓒之命,为陶商助阵的,陶商邀请自己同往,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自然是不会拒绝。
而且,自打跟陶商来到徐州之后,赵云发现这位陶公子对自己真的是很不错。
赵云当年因为武勇非常,在常山郡屡次号召同乡抗黄巾贼,声名在本郡渐大,因此就被郡守推荐给了公孙瓒。
公孙瓒虽然也欣赏赵云的勇武,但念其年轻需要历练,又非士族出身,若是一下子过于重用,恐遭他人非议,因此只是封为低等校尉,执掌少数骑兵操演。
而赵云也知晓自己刚刚入军,资历不够,也需多多历练,因此并没有责怪公孙瓒,二人可谓是心照不宣。
不过这位陶公子显然并不这么想。
陶商的举动,很有些唯才是举的意味。
金陵军的主力构成就是黄巾军的旧部、许庄的底层平民与徐荣这样的降将。
因此在陶商军中,没有所谓的士族出身一说,谁有本事谁就上,都是陶商一句话的事。
太平公子,其实行事风格是绝对的独裁。
他对赵云热情的一塌糊涂。
这一段时间以来,陶商每日至少都要找赵云一次,不是吃饭就是送礼,且嘘寒问暖,照顾的无微不至。
特别是在照顾赵云的饮食方面,陶商简直就像是对待婴儿一样的考究。
陶商府邸庖制了新鲜的鹿肉,他得让人给赵云送去半只。
陶谦从彭城送来了犒劳三军的美酒,陶商至少要给赵云送去三坛。
陈珪让侍从给陶商送去上等果品,陶商派人给赵云送去最新鲜的几筐。
新鲜的羊奶送来了,陶商也得让人给赵云送去,说是猛将兄得多喝补钙。
陶商新研究的涮羊肉和烤羊肉串的吃法,也要赵云一同来陪席品尝……
其他的宴席,三餐,米粮,青菜,日常肉类那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自打到了徐州之后,无论是从哪个渠道的好吃的,陶商都会让赵云吃最好的。
没办法,陶商属于颜控,就喜欢俊俏的小白脸。
亏谁的嘴,也不能亏了子龙哥哥。
大队兵马一边奔着夏侯渊的后阵奔驰,陶商一边对身边的赵云道:“子龙兄弟,这几天感觉怎么样,在徐州还逍遥快意否?陶某怎么看你好像是胖了不少呢?”
赵云刚刚认识陶商的时候是个小长脸,可这段奢靡的日子一过,他居然被陶商用好酒好肉催成了小圆脸!
值此一事,陶商就足矣感到自豪了。
身为穿越者,他居然培养出来一个胖堆儿版本的赵云……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这是个什么罪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