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夏侯渊惊的一身冷汗。
用战枪打出枪花却不惊奇,但是能像赵云这样,如此随意的就甩出三朵枪花的人,着实是少之又少。
这白袍小子,到底是什么人?
夏侯渊胳膊一扭,丢弃了太史慈,又用兵器去挡赵云。
但太史慈和赵云仿佛是心有灵犀一样,在夏侯渊变招的同时,长戟亦是变招,那长戟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半弧,一招顺水推舟,反去打夏侯渊的右臂。
夏侯渊无可奈何,撒手撤了兵器,翻身向后一跃,竟然是无奈之下被逼的弃马。
可问题是,赵云的眼力和手中的银枪的速度,比夏侯渊的行动更快。
他银枪扫出,在夏侯渊还没有落地的时候,枪柄在半空中就狠狠的击中了他的膝盖。
夏侯渊在半空中被打斜了身形,呈撅屁股跪地式的形象落在了地上,由于姿势特殊,他的脑袋还冲着太史慈重重的磕了个头。
三招!三招生擒夏侯渊!
别说是夏侯渊本人,就连赵云和太史慈也不敢相信他们两个人第一次联手,居然就能有这般默契。
他们二人的武艺虽然都是在夏侯渊之上,但若是一对一的比斗,他们两人在三十个回个之内,都绝拿不下夏侯渊。
天下之大,能打出这般行云流水般默契配合的人,绝不是随便在大街上找两个武人就能做到的。
赵云和太史慈彼此激动的对望了一眼,眼神似惊诧亦似惊喜。
夏侯渊撅着屁股,头磕着地,勉强的抬起头,恶狠狠的仰头看着上方的赵云和太史慈。
“你们两个……也太欺负人了!”
这道声嘶力竭,还夹杂着哭声的怒吼,淋漓尽致的抒发了夏侯渊此刻心中的情感。
他憋屈啊。
……
三路金陵军夹击夏侯渊的同时,荀攸亦是率领一万兵将,直奔着蒙县的方向赶去。
因为自己的棋差一招,导致夏侯渊陷落于险地,荀攸的心中极为自责。
他此行别无所想,只盼望着能够将夏侯渊救出重围,那便算是将功折罪,回去对曹操也好有个交待。
可问题是,天意偏偏不随人愿。
荀攸等一众兵马来到一处岔路时,却见他突然吩咐校尉陈忠勒令兵马在原地站定,不可轻易向前。
一万曹兵站定之后,荀攸才开始冷静的观察远处的地形。
但见前方不远处的山谷口,两侧高石林列,草木繁盛,道路狭窄……
荀攸不但懂谋略,且极通军事,他只是打眼一看,就知道此地乃是用以伏兵的绝佳所在。
虽然知道陶商此刻一定是要将兵马主要用在对付夏侯渊那边,但郭奉孝思维过人,天性好弄险,他若真是提前在此处埋伏一支兵马用以伏击,那自己身后这一万人,可就算是彻底交待了。
荀攸筹谋了好半天……这进与不进,着实是令他犹豫不决。
可问题是,现在前方军情战事吃紧,他越是筹谋,夏侯渊那边的变数就越多。
只是不大一会,荀攸都感觉自己的嘴巴上要起泡了。
就在这个时候,突听军侯孟坦指着远处呼道:“军师,你看那是怎么回事?悬上有人!”
荀攸顺着孟坦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那山崖之上,不知何时,竟然是真的多出了一个人来。
一身的青衣,白色的纶巾,手中一个精致的葫芦,其面色显得有些苍白,身体更是瘦弱的仿佛能被山风吹走似的。
荀攸只用一眼,就把这个人的身份给认出来了。
“郭奉孝,好久不见了。”荀攸长叹口气,对着远处山间的郭嘉长声喊道。
郭嘉笑看着荀攸,若有所悟的点头道:“看来郭某没猜错,荀公达,在梁国设谋的人果然是你。”
荀攸听郭嘉这么说,心下颇感惭愧。
看来自己这一次棋差姓郭的一招,多少还是不亏的,本以为自己是藏在暗处,没想到这小子还是通过蛛丝马迹,找到了自己的踪迹。
“奉孝,你我各为其主而已,无论使出何种手段,皆乃平常之事,可惜这次攸却是慢了你半筹思绪,下一次,定当补报!”
郭嘉依旧是笑看着荀攸,突然开口道:“听说,文若,戏君,公达你,仲德老爷子,还有钟君,满君等人,此刻尽在曹操的手下?哈哈,你们几个,干脆把颍川书院,搬到曹家的老宅去开算了。”
荀攸并没有被郭嘉夹枪带棒的讽刺所激恼,他反而是耐心的劝解道:“奉孝,曹公乃是当世英雄,文若为我等引荐贤主,也是为了这一班旧友与颍川书院的一众学子的前程着想……”
说到这,荀攸顿了一顿,道:“奉孝,濮阳城中,曹公府邸,尚有军师祭酒之位虚以空玄,我等颍川旧友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等待于你。”
郭嘉闻言,面色先是一缓,似是略有些沉痛,
少时,便见郭嘉似是又想到了什么,自嘲的摇了摇头。
“公达,颍川诸友在曹公府上设一个位置等我,可我又何尝不是在太平公子的府上设了一排座位在静等诸公呢?”
这话一说出来,荀攸的脸色顿时变的很是苍白。
这小子也太能吹牛逼了!
“奉孝,听你这意思,是想与我们这么多的颍川旧友宣战?”荀攸笑盈盈的道:“你这浪子,越活越回去了,你也不数数人头,看看我们有多少人……这也未免太狂了吧?”
郭嘉呵呵一笑,道:“公达,姓郭的是何等样人,你也不是今日才知晓?郭某今日来此只有两个目地,一是念及旧情劝你将兵折返,勿要为了夏侯渊自寻死路,二是劳你给咱颍川的那几位带个话,从今日往后,郭某便以天地为盘,以兵将为子,与颍川的诸位老友挨个博弈,直等诸位都推盘弃子认输,主动来太平公子的府邸投诚做客,那咱们便还复好友!”
荀攸闻言不由好笑:“让所有的颍川旧友认输?郭奉孝,你此话说出来,直和与天相斗有何异也?”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三十七章 陈登归来
郭嘉和荀攸在山谷喊完话之后,便不再多言,只是静静的矗立于山间上,闭着眼睛,仿佛在感受从天空中那扑面而来的凉爽的风。
荀攸静静的看了一会远处山间郭嘉的那副装蛋德行,心中筹划良久,终于是长叹口气,对着校尉陈忠吩咐道:“撤兵吧,暂且撤军回兖州境。”
陈忠闻言顿时一惊,忙道:“军师,咱们……不去救夏侯将军了?”
荀攸沉静了半晌,接着摇了摇头,道:“妙才将军勇武非常,又擅用兵,即使一时被围,也未必不能脱离大难,但咱们若是直愣愣的冲过去,保不齐还真就是中了郭奉孝的计!”
说到这,荀攸再次深深的望了望远处的郭嘉一眼,心中泛起了一丝莫名的惆怅。
荀攸也知道此时此刻,就这么放弃去救夏侯渊未免有些悲哀。
但与郭嘉这样的对手斗智慧,就很容易一步错步步错,夏侯渊已经被金陵军围困住了,自己身后的这一万士卒若是再出现差池,荀攸日后就真的没有办法跟曹操交代了。
他眼下倒也是可以跟郭嘉赌这一局,但权衡利弊之后,荀攸发现自己跟姓郭的赌不起。
万一赌了个全军覆没,自己难不成还得回兖州向曹操以死谢罪?
也罢,这次就让他这一道。
荀攸再一次严厉的对陈忠下令道:“退兵!”
“诺……”
眼看着荀攸的兵马开始徐徐的退却了,一直风轻云淡,满面笑意的郭嘉,却缓缓收起了嬉笑的脸孔,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一副轻松之色。
其实山谷中还真就没有什么伏兵,他的身后只有一百名快马精骑,是用来以防万一,在关键时刻保护迅速郭嘉逃走的。
陶商为了围歼夏侯渊一众,已经派出了金陵军中所有的精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马过来阻挡荀攸。
夏侯渊麾下的两万曹兵战力相对较高,且有不少骑兵,非金陵军出动全力而不能对付他。
因此郭嘉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采取此等赌注与策略。
看着荀攸的兵马渐渐的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郭嘉心中多少也是感到庆幸。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的性格,这一次多少也是算自己的运气不错,碰到的是在颍川诸友中,性格和思绪相对比较冷静温柔荀攸。
荀攸这个人,虽善奇谋,可一旦失败了,却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气之人。
今日来的人若是性格狠辣不服软的程昱,亦或是比郭嘉更加擅长揣摩人心的戏志才,那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
荀攸的兵马徐徐的退却了,往兖州撤离,而陶商那边则是拿下了夏侯渊,击败了两万曹兵。
夏侯渊麾下的曹军在金陵军的三面围击下死伤不少,余者尽皆溃散。
陶商没有杀死夏侯渊,虽然夏侯渊是将才,算是金陵军的敌手,但他也是曹操的亲戚嫡系,眼下若是杀了他会加速两方关系的激变,让情况往对徐州不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反倒不如权且将他扣下,用他作为自己日后跟曹操谈判的条件来的较为有利。
陶商一众胜利之后,金陵军随即调转了兵锋,迅速的攻克了没有人马驻守的梁国治所睢阳城。
进了睢阳城内,再命人仔细的一清点城内的物资,陶商和郭嘉惊讶的发现:城内的钱库,粮库,武库都已经被荀攸搬运一空,连个渣都没有。
至于剩下搬运不了的东西,荀攸很直接的付之一炬,一丁点都没糟践,愣是什么都没给金陵军留下。
面对荀攸如此雷厉风行,精明果敢的做法,陶商在诸位手下的面前,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与评价——姓荀的实在是太特么败家了,你们可千万不要学他。
但眼下还有一件事比较让人头疼。
打下了梁国的治所之后,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这是耽误之急。
别说是陶商,就是郭嘉也有些思虑不定。
按照先前的说法,陈珪是让陶商乘着这次战乱,想办法将天子从濮阳迎接到范县,剥离掉曹操的政治影响。
想法是很好,但眼下究竟该如何操作,却是令陶商犯了难。
毕竟曹操目前的动向还比较让人捉摸不定的,金陵军若是真的去打濮阳,期间若是真被曹军的本部兵马反杀一局,整个陷落在了兖州,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就在陶商和郭嘉举棋不定的时候,一直在兖州境内游说陈宫和张邈的陈登,赶到了睢阳城。
对陶商出兵打下了睢阳城的举动,陈登倍感惊讶,浑然不明白此时应该是处于守氏的徐州军,为何会一举反击攻破了梁国?
曹操在梁国的那十路兵马,莫不都是废物?
带着心中的疑惑,陈登风尘仆仆来到了梁国,一见了陶商,他就急忙邀功似的对陶商进行禀报。
“府君,大事定矣!陈某在东郡,已是说服了兖州士族首领的陈宫和张邈,他们二人此刻已经在兖州各部联系对曹操击杀边让不满的士族首领,并通过校事府的牵线,联系上了李傕,郭汜,吕布,张济等一众西凉诸将,只等曹操的本人一离开兖州境,便会在兖州境内嫌弃叛乱,推翻其政!”
陈登喜滋滋的向陶商汇报完之后,却发现陶商面无表情,没有丝毫兴奋雀跃的表现。
陶商这幅无欲无求的表现,顿时就将陈登给弄懵了。
不对啊,自己立下了这泼天的大功,怎么府君就一丁点的表示也没有。
别说是赏赐了,怎么连一句夸奖的话也不说?
这也未免太不把人当盘菜了。
想到这,陈登不由的撅起了嘴。
元龙的心中有点小受伤。
看着陈登略显幽怨的表情,郭嘉顿时乐坏了。
浪子用手肘轻轻的怼了怼身边的陶商,低声道:“看见没,有点不太高兴了,府君还不快安慰一下。”
陶商这才反应过味来,他挥挥手,示意陈登坐下,然后亲自起身为陈登面前的觞中斟满了水。
“元龙此番前往兖州说服士族不易,劳苦功高,陶某甚感激之,辛苦辛苦。”
陈登端详了一下陶商的面容,道:“府君之言,话不对心,您这面上分明还就是愁容多些,丝毫没有高兴的颜色……还有,咱们的兵马,不固守沛郡,怎么反倒是把睢阳给打下来了?陈某人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陶商长叹口气,无奈道:“此事说来话长……其实是有人向陶某进言,说是曹操此番东征,其真意并不是在徐州,而是想借着徐州的这次事件,彻底的肃清兖州境内,以陈宫和张邈等人为首的潜伏叛逆势力,所以我为了试探曹兵,才和郭嘉定计,攻下了睢阳城……”
说罢,陶商便大致将陈珪当日对他说的那一番话说给了陈登听。
陈登越听越来气。
这究竟是谁谏的言?
着实是坑人至极!
这不摆明了是告诉陶商,自己这次往兖州跑的这一趟是无用之功,纯属多余吗?
想到这,陈登不由的愤慨道:“何人向府君谏此大谬之言!简直就是蛊惑之语!如此妖言者,合该斩街弃市,夷灭三族!”
陶商和郭嘉颇为诧异的彼此对望了一眼。
陈登气愤难平,胸脯一起一伏的道:“府君,到底是哪个混蛋献的这误国之策?”
陶商盯着他,幽幽道:“你爹混蛋。”
“啥?”陈登先是一愣,接着有点不高兴的道:“府君你怎么骂人呢!”
场中顿时出现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少时,陈登方才有点反应过味来了。
“是我爹献的?”
陶商和郭嘉一起使劲的点头。
陈登的脸色忽红忽白,犹如变色龙一样,霎时间变的分外好看。
过了一会,却听他喏喏言道:
“嗯……其实细细想来,这个献策的人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哈,实乃高论也。”
陶商幽幽一叹,抬手遥遥点了点陈登的脸,道:“你这个人啊,真是虚伪。”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谈判
被陶商这么一批评,陈登也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了,脸色愧疚的有些发红。
陶商语重心长的点明了陈登的不足:
一是有点小心眼,一旦他人和自己的意见相佐,便不分青红皂白,无所不用其极的反驳别人,连思考都不思考一下。
二是有点窝囊废,你好歹也是陈氏的家主,怎么一听是你爹献策,就吓的跟小二比似的,张口就改了口风,一点都没有自己的立场!
你怎么就不学学我?
你爹再凶,还能拿拐杖揍死你不成!
可惜的是,陈登惧他爹确实惧的有点甚,陶商苦口婆心的劝导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效果。
“我觉得我父亲的谏言非常有道理!”陈登义正言辞的对陶商和郭嘉再次强调。
看看他这没出息的德行。
陶商无奈的一翻白眼,无奈道:“既然你如此赞同你爹的意见,那你这段时间一直在兖州境内与陈宫和张邈等士族洽谈,那不妨先将兖州的情报与陶某说上一说?”
陈登清了清嗓子,道:“陈宫和张邈,目前已经在兖州境内联系诸士族首领起事,梁国这面的曹军十路兵马的东向,陈宫和张邈也不甚清楚,他们只是知道曹军的十路军确实是在濮阳点兵起行的,濮阳诸官也确实是以为这十路重兵皆在梁国,殊不知仅有夏侯渊一支兵马在此处虚张声势。”
郭嘉听了陈登的叙述,嘿然道:“你爹陈大夫果然是老谋深算,不减当年,梁国屯扎十路兵马的事,连陈宫和张邈都不知真情,他老人家居然能看出来……看来曹操这盘棋下的确实很大,他的目标,也确实是兖州的士族与西北诸将。”
陶商站起身来,在正厅中悬挂的皮图面前站定,犹豫道:“既然如此,那这十路兵马,现在又究竟应该屯扎于何处呢?曹操本人又在何处呢?”
陈登站起身来,道:“本应该是屯扎在梁国的曹军诸将在哪,陈某亦是不知,但按照陈宫的说法,曹操本人现在应该是在济阴县。”
“济阴县?”
郭嘉突然站起身来,快步的走到皮图前,摸着下巴,仔细的审视了皮图半晌,接着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郭某晓得曹操的用兵之意了。”
陶商和陈登一起看向他。
却见郭嘉指着皮图,为他们二人分析道。
“济阴县临近黄河,同时也临近延津渡口,如郭某所料不错,曹操本人在济阴县,是为了安抚兖州士族之心,同时此地临近徐州西境,曹操在那里可以随时探听到咱们的动向,而曹操麾下的那些诸将,则皆屯兵于延津渡口,若是我们徐州兵没有过激的举动,他们就会在延津渡乘船,沿黄河渡口奔西往荥阳去截杀东来的西凉诸将,然后在折返进入境内平定士族反叛,而我们的徐州军若是做出了过分的举动,那延津渡的曹军主力,就会先南下对付我们徐州军,然后再行征讨境内的叛逆。”
陈登闻言,恍然而悟道:“利用渡口的水路之便,就不会出现顾东不顾西的不利局面了……曹操这厮,端的是狡诈非常。”
陶商眯起了眼睛,奇道:“你说曹操在观察我军的形势,考虑要不要对我们动手?可如今梁国都被我们拿下来了,他岂不是很快就会杀到?”
郭嘉摇了摇头,道:“暂时还不会,现在的曹操首要的目地还是要收拾兖州的叛逆士族,且梁国地处在山阳郡和陈留郡之间,你就算是拿下来也久守不住,在城池上,曹操倒不是很担心,他现在心悸的,是你下一步的动作。”
陶商闻言有些明白了、
他轻轻的用手一点济阴县的位置,双眸微微眯起,道:“依照奉孝兄之意,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迷惑曹操,让他以为我们并没有向兖州进军的野心,让他安心去平定内乱祸根,是么?”
郭嘉笑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开始琢磨。
陈登谏言道:“想骗曹操,其实也不是不可能,这一点登倒是有几个点子可供府君参考。”
陈登的话一说出来,陶商一下想起来了。
陈元龙在历史上,就是排名天字第一号的两面派,最擅长两面三刀,论起忽悠人和蒙人,陈元龙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祖宗级人物。
“元龙试言其详?”
陈登清了清喉咙,随即对陶商和郭嘉说出了他的点子和策略。
郭嘉静静的听完,仔细的品了一品,然后对陈登伸出了拇指,赞叹道:“高之!”
陶商亦是品了良久,点头道:“元龙的计策甚善,不过还需要做些补充,毕竟曹操非等闲之辈,陶某想在元龙的计策上做一些适当的改动。”
说罢,便将陈登的计策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一些符合他风格的改动。
郭嘉又是细细一品,然后也对陶商伸出一根大拇指,道:“贱之!”
……
济阴,县衙府邸。
曹操在济阴县已经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够时时知晓在沛郡的金陵军情报。
在得知金陵军的徐晃和陶基兵分两路攻打梁国的两处县城时,曹操就觉的有些不对劲了。
他本想立刻就通知延津的主力军南下,但最终还是忍耐了下来。
曹操冷静的分析了一下局势,然后想写信通知荀攸和夏侯渊,让他们切勿轻举妄动。
可曹操的信还没等送出去,就得到了夏侯渊兵败被擒,荀攸率军退出梁国的战报。
曹操当时就勃然大怒,差点没立刻发兵亲自前往梁国,解救夏侯渊。
最终,他为了兖州的稳定,还是没有着急这么做。
但此时此刻的曹操,却已经处于暴走的临界点上,随时都有可能真的派出大军对徐州进行剿杀。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徐州的使者却携带着陶商的诚意,前来兖州拜见曹操。
听说陶商派使者前来见自己,曹操随即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接见来使。
从徐州来到济阴的使者,是最近刚刚被大儒郑玄推荐给陶谦的人才,被陶谦任命为从事,并让他前往沛郡,负责帮陶商筹措军需钱粮的。
使者的名字,叫做孙乾。
曹操见了孙乾,但见孙乾雍容风仪,礼数周全,心中很是欣赏喜欢,这戾气倒是去了几分。
不过表面上,曹操却没有给孙乾好脸。
“曹某已经调集完兖州军兵,欲往徐州诛杀陶氏父子,为吾老父和弟弟报仇,陶商小儿不谨修德行,焚香祷告悔过,反倒是先行起兵,夺我梁国,伤我兵将,擒我宗室,此仇不报非君子!如此时节,陶商小贼还让你来此作甚!”
孙乾面对曹操的犀利斥责,丝毫没有惊慌。
“回禀曹公,陶公子特意命我前来请和罢战,他想以夏侯渊将军为条件,请曹公休战,两家重修盟好,共同扶汉安民。”
这话一说出来,曹操的鼻子差点没气歪了。
“陶商小贼杀吾亲父,擒我弟兄,如今还想要讲和?简直做梦!他把曹某当成什么了?像当年忽悠董卓那样忽悠我?我呸!曹某不吃他那一套!”
孙乾并不着急,只是劝导:“曹公,陶府君遣在下来前,让我带话给您:令尊之死,究竟与徐州有无关系,曹公心知肚明,公何等英雄,何其甘愿为他人手中刀乎?今夏侯将军在我徐州军之手,命在旦夕,曹公若是还顾念兄弟情义,便请休战罢兵,并出钱五十万,买下夏侯将军的性命,咱两方倒也可不伤和气……”
1...145146147148149...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