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程昱疑惑的看了曹操一会,然后眼睛低下去,却发现曹操桌案前的一个大箱子前,有一卷遗落的简牍。
“咦?明公,你的公文掉了。”程昱一边说,一边走上前去捡。
曹操见状顿时吓了一跳。
适才一时情急,居然把陶氏奇书的上卷给遗落了。
“休看!”
曹操吓得一下子从软塌上蹦了起来,着急忙慌的就要去抢。
换成别人,或许会听曹操的话,但程昱的性格极为刚烈,曾多次顶撞曹操,大吵大闹,属于一点也不惯着上司的那种直臣。
曹操这个人也是犯贱,程昱越是这么对待他,他跟程昱则越是亲厚。
长此以往,程昱在曹操面前,就多少有点放飞自我了。
老头的步伐极是矫健,上去就把那简牍拿了起来,展开在眼前一瞧。
“咳、咳!”
曹操站在原地,仰头看向天蓬,装作什么都不晓得的样子。
少时……
“这、明公!这你写的?”程昱惊讶的转头看向曹操。
曹操闻言浑身一哆嗦,急忙摆手道:“胡说!这事跟曹某没有关系的!”
董昭也是好奇,将脑袋凑到程昱的肩膀头上,低头瞧去。
董昭阅读的速度极快,一目十行的看了一会,眼睛顿时就直了,憨厚的圆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这……咋形容啊,真是好一篇锦绣文章啊!”
“嗯?”程昱斜眼看着他。
董昭一顿咳嗽,急忙改了口风:“俗!着实是俗气的很!主公,此文是何人送来的?”
曹操急忙解释道:“此文乃是陶商参杂在给曹某送来的诗词当中!与我没有关系的,个中内容皆出自那小贼之手!”
程昱闻言恍然,他捋着胡须,皱眉道:“陶商小儿,送来这等……奇文,其意为何?”
曹操恢复了平日里的清明,沉默了半晌道:“小贼狡诈,莫不是想以此文乱吾心智也?”
程昱和董昭对望一眼,接着不由的哈哈大笑。
“若果真如此,那小贼着实是小看了明公!明公心系海内,有吞吐八荒之志,焉能被此等小计蛊惑了心智?看起来,这姓陶的小贼,也并不像咱们想的那般了得,尽耍些小聪明而已。”程昱摸着胡须,自信的道。
董昭亦是赞同:“谁说不是呢?能写出这等文章的人,想来也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不过是庸俗之辈尔,不成气候……看来我们前番猜测的果然不错,明公,看来徐州军那边,我们暂时可以安心了,且先对付兖州境内的叛乱和西凉诸将,待扫清后患之后,在一举攻克徐州。”
曹操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道:“善……董昭,你且留在济阴县,代表曹某与陶贼继续谈判,务必尽量拖延时间,让陶贼自以为得计,专心的转移梁国人口,曹某与仲德来日便前往延津,待火速平了内乱之后,再回师攻克徐州!”
“诺!”
吩咐定了之后,董昭便转头回去安排诸事,曹操则是把程昱留下了。
程昱跟曹操商量了一会日后用兵的具体细节,却突然听曹操说道:“仲德,你可知道张济有个夫人邹氏吗?”
程昱闻言一愣,摇摇头:“不认得。”
“那吕布有个副将叫秦宜禄呢?”
“没听过,明公有事?”
“哦哦,没有,没事。”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四十二章 抢劫天子
梁国。
金陵军现在于梁国,主要的任务,就是核实户口,检查人数,装出一副想要将梁国的人口尽皆迁移到徐州的架势。
虽然梁国的人口对于陶商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毕竟人口就是生产力,但眼下对于时局最重要的,还是近在濮阳的天子。
为了这一步棋,陶商摆足了天大的架势,就连“陶氏”都写出来给曹操看了,为的就是让曹操以为自己是一个没有足够胸襟,且喜乐于旁门左道的人,让曹操安心的将重心转移到兖州内部和西凉诸将那边去。
至于陶氏后记中,所附的东汉妇女群芳谱,则是陶商为曹操埋下的一个伏笔炸弹。
虽然不知道这颗炸弹到底会不会爆,但陶商觉得,埋一下总比不埋要好。
曹操是一代雄主,这一点无可厚非,若是让他选一下霸业和妇女,曹操肯定还是会以霸业为重。
但陶商认为,在一定条件成熟,亦或是霸业成熟的前提下,曹操在有所懈怠的情况下,依旧还是会被妇女所迷惑。
毕竟曹操也是一个男人,一个也会被女人弄的失去神志的男人。
历史上记载的宛城之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
眼下如果不出意外,曹操会对徐州军暂时安心,而吕布部将秦宜禄家的杜氏和张济之妻邹氏,或许会是加剧曹操迅速西向的催化剂。
好奇害死猫啊,曹操眼下肯定非常想灭了吕布和张济,然后看一看她们到底是不是陶商写的那个样子。
孙乾带着曹操的四个条件回来之后,陶商听了根本一点都不生气,因为他知道曹操所提出的这些狗屁条件完全就是扯淡。
他是再用这些条件来迷惑自己,让自己继续与他谈判,而曹操则是抓紧时间去平乱。
无所谓,既然你要演戏,陶某就陪你继续演好了。
陶商从曹操的四个条件中,将最后两个不切实际的砍掉,随即让孙乾再去济阴县与曹操洽谈。
孙乾来回跑了两趟,感觉自己的腿脚都要折腾断了。
陶商现在还要让他再去出使。
出使曹操倒是无所谓,但孙乾明显感觉到,陶商明显就不是很有跟曹操和谈的诚意,而曹操也一样。
这两人跟商量好了似的,一起在溜他孙乾的腿。
孙乾虽然很是不情愿,但身为属臣,主上让他办,他不可不办,谁让人家嘴大他嘴小呢。
领了将令之后,孙乾再次风尘仆仆的出发了。
而等孙乾走后,陶商立刻找来了陈登和郭嘉。
听完了孙乾带回来的讯息后,郭嘉笑道:“如此看来,等孙乾抵达济阴县的时候,曹操差不多就应该是已经离开了,如此,我们作速出兵的时机便是到了!”
陶商摸了摸下巴,道:“曹操虽然离去对付关西诸将了,但我想兖州境内应该还是会有所布置,若是大规模的驱兵前往濮阳迎驾,很有可能会被曹操所察觉,到时候,多少会有些不妙。”
陶商转头看向陈登,同时也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陈登眯着眼睛,思虑良久之后,缓缓言道:“大队兵马行入兖州,那肯定是不行的,而且还要作战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濮阳。”
陶商掂量了一下,道:“以你们二位之见,咱们此番,究竟得带多少人马为上?”
陈登和郭嘉彼此互望了一眼,接着异口同声的道:“最多不过五千!”
陶商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
两千丹阳精兵,两千泰山军,这是攻坚必用的。
金陵城的重骑不适合长驱攻城,只能带领机动力较强的轻骑兵,可是徐州或是金陵城的轻骑兵,战力并不是很强,若是遇上镇守濮阳的曹军骑兵……
“我需要见一下赵云。”陶商深沉的道。
不多时,赵云前来面见陶商。
“子龙兄弟,我有一件事,想请你率领麾下的白马义从与我一同去办。”
赵云此番随陶商攻陷了梁国,本以为任务就已经完成了,没想到陶商又要让自己随他出征,随即奇道:“不知太平公子想要让云随你去哪?”
陶商斟酌了一下词语,随即将自己打算偷袭兖州治所濮阳的事,跟赵云说了一下。
赵云听了这话,多少有些犹豫。
此番前来,赵云虽然是领头的,但毕竟是奉公孙瓒之命。
公孙瓒的命令是协助徐州退敌,可眼下形势有变,陶商不是在退敌,而是想要攻克对方的治所。
这协助徐州攻城,和协助徐州退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深入兖州内地,这事可着实是比守护徐州的难度要大多了,一个搞不好,公孙瓒交给自己的这五百白马义从就都得搭到里面去。
别看只有五百骑兵,但那每一骑都是公孙瓒的宝贝,特别是在界桥,巨马水,龙凑三战,公孙瓒麾下庞大的骑兵部队,被麴义的先登军消灭数千,大大的伤了元气,剩余的骑兵眼下就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见赵云似是有些犹豫,陶商随即劝他道:“子龙兄弟,此番进攻兖州,陶某并没有打击报复负曹操的意思,实乃是为了天下社稷着想。”
天下社稷?
这个词对于赵云来说有点太过沉重了,他现在不过是公孙瓒麾下的一名低职骑将,思想层面还完全到不了这一块。
陶商耐心的给他洗脑:“自董卓以来,天下豪杰并起,当今天子乃是万民共主,却是屡遭罹难,董卓之后又是李傕郭汜马腾韩遂等辈,国不似国,君不似君,如今又落入了曹操之手,那曹操表面上对天子执礼甚恭,但实则却也是虎狼之辈,天子在他的掌握中,终难有治时之作为,这大汉的天下,亦是不知何时才能安宁?”
赵云闻言,低着头细细的思考了一会,突然道:“那天子在太平公子的治下,就会有所作为吗?”
陶商摇了摇头道:“我若如此行事,与董卓,李傕等豺狼之辈有何意?我此番,乃是想将天子劫往范县,在田楷,袁绍,我徐州,孔融,曹操,公孙府君等众人的共同围簇之下,诸侯彼此牵制,无人可掌握天子,可任凭陛下施政治国。”
赵云闻言顿时愣住了,他睁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陶商。
“公子如此高义,果然不负太平公子之名,云起初还以为你是想将天子据为己有,拥天子而令诸侯,想不到却是这般为国为民的想法……赵云刚才着实是把公子想低了,公子真君子也!”
陶商笑着摆了摆手,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天子若是被安置于范县,在众多势力的中间,上下左右都是魑魅魍魉,今后怕是更没有什么自由了,估计得比现在活的还憋屈。
但这话陶商不能跟赵云说。
“子龙兄,愿助我安邦定国否?”
“云安敢不从命!”
陶商笑着点头,偷偷的对赵云道:“而且听说天子手中有诸多御膳美食,子龙兄若是能成就保驾大功,日后锦衣玉食,陛下少不得会让你尝尝……那可比烤羊腿鲜美多了。”
赵云闻言,伸手掐了掐自己的小圆脸,长叹一声,似幽怨似期待。
……
就这样,陶商安排妥当之后,点齐这五千精锐,包括赵云的白马义从,乘着孙乾前往济阴县与曹操商谈的时候,暗中潜往濮阳城,去劫掠天子。
眼下的濮阳城中,重要的部队都已经被曹操带走去对付西凉诸将,但却有一支还正在训令的精锐部队,此刻正屯扎在濮阳城内未被曹操带走。
这支兵马,叫做虎豹骑。
。m.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阳麦田
众所周知,历史上曹操麾下的虎豹骑乃是最精锐的骑兵,为曹纯所统领,因为其作战勇猛犹如虎豹一样,因而被命名为虎豹骑。
此时的虎豹骑刚刚组建而成,操练时间不多,尚不足矣称之为天下第一精锐骑兵,因此曹操这次命曹纯将虎豹骑中的大部分主力,都带到了西线的战场上,而在濮阳城中,只是留下了一千骑的小部骑兵,协助守护城池。
此时的濮阳城中,负责政事的人乃是曹操的谋主荀彧,而负责兵事的人则是三名夏侯氏的宗族将领。
这三个人皆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杰,夏侯廉,夏侯恩(夏侯恩和夏侯廉在历史上乃同一人,这里稍作调试)。
濮阳城内,除了那一支虎豹骑的分支,亦是有数千步兵镇守,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稳守城池,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一日,荀彧正在濮阳的临时居所向刘协禀报州内事务,突见一名濮阳的从官,慌慌张张进来向天子和荀彧禀报,说是陶商的兵马正奔着濮阳而来,旌旗蔽日,速度极快,其势虽然不大,但势头颇凶悍,望之最少也有数千精兵。
“徐……徐州军?”正在向天子禀报的荀彧瞪大了眼睛,有些诧然的望着那名从官,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天子刘协不明白个中的具体缘由,而且他只有十三岁,根本就不明白军事。
“荀卿,曹卿这次出兵,不就是去攻打徐州吗?怎么徐州没打下来,反倒是让对方的兵马,逼到了咱们濮阳?”
荀彧从最初的惊诧中回过神来,长叹口气,心下暗自唏嘘。
身为曹操的心腹,荀彧自然是知道曹操此番征讨徐州的真正目地,但他着实是想不到,以曹操的智谋布局,一个不小心之下,居然还是让陶商给钻了空子。
这次的疏漏不可谓不大,看来这个太平公子,比传闻中的还是要扎手许多。
“陛下勿要忧虑,臣虽然不知道徐州军为何会出兵来我濮阳,但眼下城中尚有数千兵马,更有夏侯廉等三将坐镇,足可固守,陛下尽可高枕无忧。”
刘协闻言,这心方才放了下来,他好不容易安定了,着实是不想在过流离失所的生活了。
“荀卿,城中眼下虽有兵将,但毕竟仅有数千人众,万一徐州军军势甚重,那这城池可就危险了,如今城中尚有诸多士族,不如令其出家仆相助,或可补充守城人手。”
“不可!”
还没等刘协说完,荀彧便立即开口阻止了。
刘协闻言,心中很是不高兴。
什么意思啊?我这还没等说完呢,你就打断我说话!这是做臣子的态度吗?我这计谋怎么了?难道就那么不中用吗?
看着刘协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荀彧的心中不由暗自无奈。
天子不知道曹公此番出征的目地。
曹公此番主要对付的人就是兖州士族,如今濮阳城中的士族都是在己方士卒密切的监视下,只等西面的战线一动手,荀彧就会代表曹操在濮阳城中清理城内的士族。
既然最终的目地是要清理他们,如何又能让他们协助守城?
但这话荀彧不能对天子说。
他只是无奈的冲着天子长长的施了一礼,致歉道:“陛下恕罪,是臣僭越了,只是城内士族府中家仆,平日里不过是看家护院之辈,如何能临阵杀敌?一个不好反而容易影响我们自己的士气,臣有兵马数千,守护城池足矣,陛下不必过于忧虑。”
荀彧对天子极为尊重客气,怎么刘协无论在怎么早熟,也终究不过只有十三岁,换在后世,刚刚小学毕业升初一,属于纯纯的没有是非观念的小屁孩。
小屁孩傲娇的一仰头,扭达扭达的奔着里屋去了,留给荀彧一个大大的背影。
刘协进了内室之后,荀彧随即问那名侍官道:“向濮阳城行进而来的徐州军,大概有多少?”
那侍官谨慎的答道:“至少应不下五千之众。”
“不下五千……”荀彧摸着胡须,沉静了一会道:“还好,若是只有五千人的话,以城内的兵将数量,倒也是足矣应付,传令夏侯廉,令他总督兵马,谨守城池,勿要让陶军有隙可乘!只要坚守到曹公安定大事归来,谅陶家小贼也逃不出我们的掌心。”
那侍官轻轻的一咽吐沫,低声道:“侍中,此事只怕并不是那么简单。”
荀彧一皱眉,道:“何意?”
他侍官谨慎的对荀彧道:“徐州军虽然是奔着濮阳的来的,但依照他们目下的进军方向,好像还不是奔着城池来的,他们的目标……好像是濮阳东面屯垦的麦田。”
“麦田!”荀彧浑身一个哆嗦,惊的险些没晕死过去。
侍官见他身微晃,吓了一跳,急忙跑过去伸手搀扶他。
荀彧定了定神,然后突然气道:“如此歹毒的计策,不消多说,定是那郭奉孝给陶商谋划的!”
曹操自打收揽了百万青州黄巾,鲍信、刘岱等诸侯的军队并一部分西凉兵将后,无论是兵力,人口,战力,猛将,谋士等各个方面都不缺少,但唯有一个短腿一直难以解决。
那就是他的粮食问题。
东汉的都城在洛阳,位于关中和关东两个北方主要的战略板块的连接点上。
从黄巾起义开始,中原地区就进入大混战时期。
受到东南西北,往来的兵马过境冲击最大的就是位于天下正中的兖州,比如说,此时正是一年春天万物生发、农作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兖州地区却因为南北几万人的兵马过境或是混战道导致人口流失,土地大面积荒芜,更兼军队所经过的地方,人踏马践,农作物基本上就毁了,这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所以在黄巾之乱开始,兖州的农业减产是最为严重的,土地荒芜,开垦滞后,特别是前年,司马俱率领百万黄巾南下,所过之处更是犹如蝗虫过境,要多惨烈便有多惨烈。
换成谁在此地当政,也是一筹莫展。
基于这些客观因素,历史上的曹操战力在诸侯中可谓名列前茅,但他却半辈子都在为粮草发愁。
现在的曹操得枣祗献策,在兖州境内开垦军屯民屯,兖州粮草问题刚刚有所舒缓。
但即使有屯田制,曹操的粮草调度也是非常紧张的。
眼下曹操西征西凉诸将,后勤补给全部交给荀彧,而眼下濮阳东面待收的麦田,就是西线曹军最重要的补给,那片麦田一旦有失,曹操在西线的精锐兵马,就会有全面崩溃的危险。
荀彧一下子就紧张了。
徐州军的这一手好绝,逼的自己不得不率兵从濮阳城出去,放弃城池的优势。与他们争夺麦田!
:。: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四十四章 烧麦溜苟
向陶商献计偷袭麦田的人确实就是郭嘉。
郭嘉这些年负责组建校事府,对各州的情报自然是了如指掌,而兖州的曹操在粮草上有所短腿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他。
这一局比斗,并不是郭嘉比荀彧高明,而是在粮草这件事上,荀彧确实是有软肋。
即使他知道郭嘉是逼他出城,为了西线曹操的安危,他也不得不出城跟徐州军抢麦。
曹操在西线主力军的安危,就是整个兖州的安危,西线主力军若是因为粮草的事有失,濮阳要不要,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到达了麦田之后,陶商一边招呼手下们割麦子,一边问随军的郭嘉和陈登道:“二位,我们在此与荀彧抢麦,即使是把荀彧引出了城,但我认为在曹操留在城内守城士兵战力应该是曹军中的精锐,况且双方人数相当,两方又都善战,一旦打起来,只怕就是胶着或是血拼之局……想要战败他们只怕不易。”
郭嘉点了点头,道:“正因为如此,才更要引他们出来,若是围着濮阳城打攻坚战,那此战就更是没有胜算了!更何况对手还是荀彧……这个人,军政皆通,没有短腿,郭某可没有必胜他的把握。”
陈登对陶商道:“不过话虽如此,咱们确还有另一步妙棋可走,那便是分出一支兵马,乘着荀彧来与咱们在东屯争麦,暗中前往濮阳,攻入城池,火速奉迎天子出城前往范县,来一招釜底抽薪。”
郭嘉嘿然道:“元龙未免也太小看荀彧了,此人平日里看着虽然敦厚儒雅,像是个老实人,其实心思最是缜密,他若是离开城池,城中必然也会留下准备,再说就算是分兵能攻进濮阳城,但带去的兵马若是较少,也未必能在城内百姓和士族的眼皮子底下带走天子,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天子干系重大,不比寻常。”
陈登似乎对此胸有成竹,道:“无妨,在下上次前往东郡与陈宫和张邈等人暗中交涉时,曾知晓濮阳城中的大户田氏也是他们的内线,荀彧防备的了濮阳城的士族,却总不能把所有的商族大户都防备了吧?我再陈宫那里,早已经去得了田氏的联络之法,并已经暗中与其牵上了线,只要能进了濮阳城,我必然有办法将天子迅速带走的。”
郭嘉闻言恍然,心中不由暗自叹服陈登的先见之明。
但他仔细想想后,又皱眉道:“可是咱们的兵马有限,分出的兵不能多,如此若要配合元龙你办这等大事,非得有个智勇双全之将随行不可了。”
二人说到这,随即一同齐齐的看向陶商。
无论策略他们两个智士怎么拟定,这最终的定夺之权还得是落在陶商的身上。
陶商听完了他们两人说的话,仔细的思虑了一会,方才道:“依照如今的形势,双方的实力相当,我想要在荀彧的手中把天子夺过来,也唯有按照你们适才的筹谋去做,这个策略可行……最重要的还是这名随元龙一起去分兵夺城的将领人选……非得是智勇双全之人不可。”
郭嘉拱手道:“此番随咱们一同来的,有陶基和甘宁两人,其余诸将,则是在梁国操练兵马,配合孙乾迷惑曹军在济阴县的耳目,甘宁虽然勇武,但性格过于刚烈,打仗可以,但配合元龙空有不济,而陶基沉稳有余,可惜勇烈不足……”
陈登遗憾的叹了口气,道:“早知道如此,就把徐荣带来好了。”
陶商却是突然笑了。
“二位这话就不对了,其实此事也不尽然,随行的诸将中,还有一个人足矣担当此大任!既能攻城,又能配合元龙,而且我个人觉得他比徐荣更合适。”
“谁?”
“公孙瓒麾下的赵云。”
……
荀彧留下了夏侯恩率领一千虎豹骑镇守于濮阳,自己则是率领着剩余的五千步兵直奔着东屯的麦田而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