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看着董昭狼狈的退了回去,辛毗捋着须子,面上露出了一丝自得的微笑。
既能够当面驳斥曹操的使者,又能够替主公把大将军的位置弄回去,如此厚重的功劳,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这对于现在的辛毗来说,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但问题是,辛毗有一个人没有看透彻,那就是陶商。
不管嘴上说的有多么好听,但陶商是绝对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让袁绍白白的得到这个大将军的位子的。
若果真是如此,他也就不是陶商了。
毕竟,当初先算计自己的人是袁绍。
陶商认为他现在对袁绍施以报复,没什么毛病。
“诸位!”陶商拍了拍手,道:“这次的天子委任陶某卖爵,实则也是迫不得已,毕竟陛下若是要在范县重组朝廷,修葺宫殿,没有钱财可不行!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咱们身为臣子,为陛下上贡纳献,重组朝廷,本是份内之事,但陛下天恩浩荡,不忍平白夺取臣子之资,故而以此法撩做补报,真乃是天恩浩荡!”
说罢,便见陶商遥遥的冲着刘协所在的范县方向遥遥作揖。
一众臣子看着陶商这幅虚伪的样子,一个个在心中恨的咬牙切齿。
有官你就赶紧买!整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事作甚?
但陶商已经做了表率作揖,这些使者们如实不尊规矩,传出去势必会影响名声,着实是得不偿失。
大家无可奈何的随陶商一同向着范县遥遥作揖,高喝:“陛下天恩浩荡!”
陶商满意的点了点头,忽然又道:“修建宫殿,重组朝廷,本该耗费巨亿,但陛下体恤天下疾苦,不忍苛捐太重,因此大幅减资。”
说到这,便见陶商单膝着地,冲着范县的方向遥遥一拜:“陛下恩德,厚泽万民。”
使者们见状气的直骂。
但无论如何,表面工作一定要做好。
大家纷纷撩开袍子的前摆,纷纷单膝跪地,集体喊道:“陛下恩德,厚泽万民!”
陶商看着帐内的大家伙对陛下如此恭敬,心中很是欣慰。
“诸位对陛下如此忠心,陶某身为陛下亲使,很是感到鼓舞,要不……咱们大家伙集体再给陛下磕一个呗?”
“噗通!”
那些还没站起来的使者有几个身子一斜,差点没直接摔到在地上。
公孙瓒的使者田豫重重的一清嗓子,对陶商道:“久闻太平公子的君子雅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忠心耿耿,当世无双……不过我个人认为,咱们眼下还是买官……还是给陛下筹钱要紧。”
孔融的使者方绣亦是擦着汗道:“田长使这话说的很对,咱们还是先把正事办了吧。”
陶商来回看看众人,见大家伙都是纷纷点头赞同,方才说道:“也罢,那陶某今日就先抛售陛下所恩典的第一个职位……就是大将军!”
辛毗的双眸顿时精光一闪。
荆州使者蒯越与陶商相熟,更是盟友,他与陶商不见外,第一个开口咨询道:“太平公子,敢问这大将军所卖几何?”
陶商清了清嗓子,道:“当年先帝在西园行卖官之策时,曾立官价,邑比两千石之位两千万,邑比四百石者四百万,当年此价格先帝都感觉便宜,再加上如今经济下行,价格更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大将军的职位更是一人之下的高官,所以……”
说到这,便见陶商伸出四根手指,朗声道:“陛下体恤陶某人的勤王之功,特恩准陶某以四千万的价格购此大将军之位,但陶某思来想去,我年轻识浅,资历本就不高,当这个大将军实在难以服众……因此我来时曾跟陛下谏言,在场的诸位忠臣只要愿意多出一丁点,这大将军之位便顺理成章的让贤。”
陶商的话还没等说完,便见辛毗极有把握的高声一呼:“冀州袁公愿上贡陛下四千一百万钱!”
说完,便见辛毗神气活现的扫视了在场众人一圈,面上颇有得意之色。
早在这场卖官开始之前,陶商就曾私下找辛毗商量过,届时只需等自己一喊出四千万钱的时候,他便立刻开口喊出四千一百万的价码,届时这大将军之位,便是名正言顺的落在了自家袁冀州的头上。
而且根据辛毗和陶商的分析,众诸侯中,以袁绍目前的实力和名望最为强盛,此等威势之下,想必也无人敢与袁绍争这个大将军。
辛毗想的很美,问题是偏偏有不知趣的。
“我家平难中郎将,愿出四千五百万钱!”
听到了这一声呼喊,辛毗美滋滋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转瞬代替的,乃是一脸的震惊之色。
转头望去,却见张燕的使者眭固,一脸傲然的向辛毗示威。
辛毗见状顿时大怒。
“笑话!区区黑山贼寇,竟也妄想坐这大将军之位?”
眭固乃是武夫,本不善唇枪舌战,但今日不知怎么地,面对辛毗的质问,回答起来居然头头是道。
“这有什么?我家张平难乃是陛下亲自下诏敕封的汉廷官员!多年来亦是有资格向朝廷举荐孝廉人才,同样是陛下的臣子,朝廷的栋梁,袁绍有资格出价买这大将军,我家平难中郎将凭什么没资格?”
辛毗皱了皱眉,转头看向陶商:“陶太平,您怎么也不管管?”
陶商的面上露出了一副很是为难的表情。
“此事,唉,此事着实难办,张平难的使者已经进了范县面见陛下,得陛下亲自召见,亦是有资格参与这次供奉买官……我若是驳斥了,回头惹火了张平难,在陛下面前没法交代。”
辛毗闻言顿时傻眼了。
他转头怒视着眭固,道:“张燕都已经让袁冀州打到山沟里去了!养兵之资尚无来源,哪来的四千万钱买官?”
眭固将小脖一扬:“张平难的本事,岂是您能晓得的?”
陶商站了出来,左右来回相劝。
这事说白了就是他私下里与眭固谋划的。
当年回返徐州之时,陶商与眭固也算是误打误撞的成了朋友,更跟黑山的白绕建立了交情,此番眭固前来为使,倒是令陶商得遇故人。
黑山军本就在和袁绍打仗,而且还被袁绍打的如同狗一样,这口气不出了,黑山军上上下下谁都憋的难受。
因此,只要是能找袁绍的茬,黑山军的任何人都会愿意。
待二人的怒意平息之后,陶商方才小声的对辛毗道:“事出突然,谁能想到这样的使者居然出来发难,我身上有陛下的旨意,若是执意向着你,只怕其余的诸侯使者不服气啊,回头再传到袁术的耳朵里,更是会让袁公落下笑柄。”
辛毗急的汗都流下来了。
“那怎么办?”
陶商沉思了一会,低声道:“实在不行,要不……你代表袁公,把这买大将军的钱,再涨点?”
辛毗:“……”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归属
眭固和陶商暗中通气,故意在场间出言跟辛毗抢买大将军之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着纯粹就是为了哄抬物价。
四千万钱张燕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家底,也不会拿不出来,但以他如今的窘迫情况,就是让他拿四千钱,估计他都舍不得。
按照陶商和眭固私下里做出的沟通交涉,恶心袁绍才是今日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而且陶商的脑海中已经想好了应急对策。
以辛毗如今的立场,他既然已经站出来替他的主子袁绍要这个大将军,那他就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袁绍这个人最重面皮,要么不出手,若一旦出手了,就必然是势在必得。
堂堂诸侯盟主,连个大将军都争不下来,袁绍今后也没法混了。
辛毗身为袁绍的近臣,自然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位主公的,特别现在竞价的对手还是张燕的人。
当着这么多使者的面,辛毗若是让黑山军给压了下去,这等于是在天下诸侯的面前狠狠的扇了袁绍的一记耳光,回头去见袁绍,主公不弄死自己才怪!
想到这,辛毗不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伸出了五根手指,对着陶商说道:“吾主袁冀州,愿尽臣子之忠,为陛下奉贡钱五千万,以为大将军之资……”
话还没等说完,眭固毫不犹豫的高声一喝:“六千万钱!”
这次别说是辛毗,就连其他诸侯的使者们,不由得是尽皆动容。
褚飞燕那个贼厮……手里着实是有点存货呀!不可小觑!
不光是战场上,连买官都是……当今天下,敢这么跟袁绍直接对着怼的人,也着实是不多了。
辛毗气的咬牙切齿,转头看向陶商。
陶商的表情此时显得左右为难。
“这个……想不到张平难对陛下在范县立朝的事这么上心,如此可昭日月的忠心,委实是不多了。”
眭固将胸脯一挺,朗声道:“不瞒陶太平,其实我家张平难手中的钱粮也不富裕,但为了陛下,为了朝廷,为了天下万民,我家张平难就算是豁出老底,也是义无反顾的!”
啧啧,看看人家这话说的,大义凌然!
陶商长叹口气,转头看向辛毗,语气唏嘘,且似是略有松动。
“佐治公,你看人家张平难这般忠心,若是闹将下去,反为不美,实在不行,您不妨退让一步,将这大将军之位让出来……回头陶某给袁公选个更好的。”
这话一说出来,直接就扎了辛毗的心了。
若是陶商不说这话,他尚且还犹豫三分。
陶商此话一出,辛毗当着众诸侯使者的面,哪怕是倾家荡产回头自己填补也得往上冲。
若是因为这黄白之物退却,岂不是向天下人证明了自家主公袁绍对天子的忠心不及区区一个黄巾的旧寇?
更何况张燕现在和袁绍正是针锋相对的军事敏感时期,这场战事为天下所瞩目,事关袁绍一统河北四州!
辛毗绝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让袁绍在政治风向上栽了跟头。
咬着牙,也得把这事做下去!
“太平公子无需如此,论及对天子的忠心,我家袁冀州焉能比不上一个草莽叛贼?……我出五千、五千一百万钱。”
陶商心中暗自鄙夷辛毗。
辛氏家族数百年前发源自陇西的豪门贵族,后迁颍川,排资论辈,那也算得上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家族,怎么办出来的事,竟是小家子气!
人家都是五百万一千万的往上抬,他偏偏一百万一百万的往上加……忒扣了!
心中虽然是如此作想,但面子上多少还是要给足的。
“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名门!办事就是敞亮,天子若闻之则心必甚慰,那这大将军之位,便由袁冀州……”
话还没等说完,便听眭固嗷一嗓子。
“张平难出七千万钱!”
辛毗双腿一软,差点没跪在地上。
陶商急忙上前扶住辛毗:“佐治公小心身体。”
辛毗哆哆嗦嗦的指着天不怕地不拍的眭固:“七千万钱?褚飞燕那厮这辈子怕是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吧?你从哪出?”
眭固多少还是有一些心虚,不过得亏他是个混人,表现的不甚明显。
他傲然的将下巴一扬,含糊不清的道:“我家张平难的钱从哪来,无需你管!”
陶商搀扶着辛毗的手轻轻一掐,低声对他道:“佐治公,张燕使者的眼眸飘忽,似是有些心虚,以陶某观之,张燕给他的出价底线似是已经快到了,佐治公不妨再加把劲。”
辛毗虚弱的道:“这贼厮说奸不奸,说傻不傻的,而且根本就不按套路出招,我怕一不小心中他的招……”
陶商低声道:“这样吧,你稍后直接喊个九千万钱,陶某一锤定音,不给这厮跟话翻身的机会,咱们来个一击必杀……快喊!”
辛毗的脑袋浑浆浆的乱成一片,听了这话心中一惊,下意识的出口惊道:“九千万?”
“成交!”
陶商大喝一声,声音朗朗,当着众诸侯使者的面直接将此事敲定。
“恭喜袁冀州以九千万钱买得大将军之位!四世三公就是不一样,真是纯纯的活土豪啊!”
说罢,陶商一指眭固,义正言辞的教育道:“想跟袁大将军较力,汝等还不是对手,回去再练两年吧。”
眭固的鼻子中哼了一哼,将头一扭,露出了满面的不屑之色。
紧接着,便见着刘表的使者蒯越,和陶谦的使者糜竺等人,纷纷上来对辛毗表示祝贺。
辛毗一脸懵逼的看着众人,脸上露出的苦笑越深,望向陶商的眼神和表情也越显幽怨。
自己适才那是一句九千万……分明是个反问句好不好!
你小子是耳背不成?
但眼下木已成舟,当着这么多诸侯使者的面往回缩,那是坚决不行的,回头袁绍要是知道的话,非得活刮了自己不可。
这一口的碎牙,只能是往肚子里咽了。
接下来,便是给其余的诸侯使者们卖官了。
除了黑山军的使者眭固之外,北海郡孔融的使者方绣,徐州陶谦的使者糜竺都曾在事前与陶商有所交涉。
可以说,他们都是陶商用来哄抬价格的托。
最终,董昭以七千五百万钱的价格买走了司空之位。
田楷以三千五百万的价格买走了青州牧,另外再加价一千万,打包附带右将军之位,这其中包含了陶商对他出兵援助徐州的感激。
刘表以四千万的价格买走了荆州牧之位,陶商后来在私下送了他一个免费的镇南将军,算作套餐,毕竟刘表目前是他的盟友,需要帮陶商在南面帮金陵城钳制袁术。
孔融则以一千万的价格买走了北海相,另附带太中大夫,陶谦以一千万的价格买走了徐州牧……这俩人处于纯内部人。
眭固则以二千五百万的价格替张燕买走了并州牧。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公孙瓒的使者田豫想替公孙瓒争取的幽州牧之位,陶商却一直没有放出来。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司马刘虞的死讯现在还没有人报送过来,这幽州牧的位置还是刘虞的,不能轻易许给公孙瓒。
二则,陶商想借着这个幽州牧的这个事情,在赵云的身上动些文章。
:。: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五十六章 赵云的归属
卖官的当天夜里,大部分的使者都带着消息返回了各自的军营,但也还是有一些特别的人并没有着急在当天返回。
就好比公孙瓒帐下的田豫。
公孙瓒此时此刻,已经将刘备绑在了自己的身边,并依照上一次陶商写给他的书信中所讲述的,委任以刘备为自己的副手,与自己一同收拾刘虞。
只要干掉了刘虞,大汉的东北方就再无人能够掣肘自己,届时公孙瓒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坐镇幽州,与宿敌袁绍再决雌雄。
本想公孙瓒这次派田豫来,就是想借着这次陶商卖官的机会,将幽州彻底的掌握在手中,取得治政幽州的政治身份。
但没想到卖到最后,也不见陶商将幽州牧的爵位放出来。
如此一来,田豫可是着了大急了。
但陶商的目地就是想让田豫着急。
公孙瓒眼下与自己也算是暗中亲近的关系,陶商本来不应该这样对待公孙瓒,但为了将赵云留在自己的麾下,陶商不得不用这种方式,与公孙瓒进行一些暗箱操作与交涉。
田豫来陶商帅帐请求见面的时候,陶商其实也是略有焦急的等待着他。
“陶府君,白日之事,府君为何如此为之?”田豫开门见山,毫不客套,单刀直入的询问陶商。
陶商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使者,心中感叹不已。
田豫这个人在公孙瓒麾下的臣子中,想来也算是文武双全,潜力无限的顶尖人才。
别看他眼下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在历史上的他曾威震北疆,为曹魏震慑外族胡虏,为安定北方边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对待江南方面,田豫也曾多次指挥兵马击退孙吴,而且他对政务也是精通熟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任期间保证了汝南郡的稳定和发展。
陶商现在真想把他也留下来呀。
想法归想法,但陶商知道这件事不太可能。
毕竟田豫跟自己没什么大交情,纯粹是公务联系,而且听说此人与刘备还有情同手足之谊。
也罢,便让他回去好好辅佐公孙瓒对抗袁绍,与自己南北相呼应吧。
自己也不是活神仙,天下的人才,也不能全入翁中不是。
面对田豫的询问,陶商并没有着急回答,他只是命人端上蜜水果品,亲自招待田豫。
面对陶商的热情,年轻的田豫多少有些不习惯。
公孙瓒乃是冷厉枭雄,对内对外一向皆是杀伐果决,缺少亲和力,向陶商这样亲近的对待下属,在公孙瓒麾下当官根本就是碰不着的事。
身为主公,一点也不知冷知热,天天黑着大脸犹如更年期一样,公孙瓒在这一点上却是活的很失败。
陶商如此亲近的行为,倒也是让田豫的恼怒与不安减轻了不少。
吃了一点水果之后,陶商方才对田豫说道:“国让虚长陶某三岁,我便以兄称之吧……国让兄,今日白间,陶某奉天子之命卖官,期间却并未将幽州牧之兄抛售,实乃是为了公孙太守的声望与前程着想……毕竟,陶某现在,是把公孙太守视为盟友,视为自己人,我不想害他。”
田豫听了这话并没有反驳。
陶商上次给公孙瓒写的密信,田豫来时公孙瓒曾也对田豫有过一些交待,单从信上的规劝内容来看,陶商确实是把公孙瓒当成了自己人。
“田某知晓陶公子对公孙太守乃是真心,但我家公孙太守对幽州牧之位势在必得,若不得此要位,如何能正式执掌幽州,并与公子将来一同对抗袁绍?”
陶商摆了摆手指,低声道:“国让兄,陶某观你也是聪明人,你需得知道,幽州牧的位置,现下仍属大司马刘虞,刘虞是汉室宗亲,这官虽然是陛下让卖的,但从宗亲身上剥夺爵位,付之于外姓,就算是陛下,也不好意思张口啊。”
田豫听到这,低头不言。
他知道陶商的言下之意指的是什么。
只有公孙瓒杀了刘虞,让这幽州牧的位置悬空,陶商才能把这个幽州牧的位置卖给公孙瓒,同时他自己在天子那边也能解释的过去。
“陶府君放心,旬日之内,大司马暴毙之事,必有消息。”
陶商闻言笑了:“若果真如此,这幽州牧的悬空,陶某方才好操作,不过这中间却有一件难事,需要陶某与天子沟通,成与不成,尚是两难之事。”
田豫虽然年轻,但也不是政治小白,陶商这么唠嗑,摆明了就是想提条件。
“什么难事?陶公子不妨说说看。”
陶商摸着下巴,犹豫道:“大司马乃是汉室宗亲,他死在公孙府君的手中,陛下若是再将幽州牧的位置卖给了公孙府君,传将出去,与陛下的名声风评无益,况且汉室同宗彼此间也是有感情的,毕竟乡里乡亲的,谁知道陛下知道此事之后,会不会雷霆震怒?那可是死了一个叔叔呀。”
田豫闻言心下不由的冷笑。
在汉室宗亲之中,刘虞的声望和能力,甚至是在民间的风评都远远的超过十三岁的刘协。
袁绍当年甚至有立刘虞为帝与拥戴刘协的董卓对抗之心。
这样的影响力巨大的宗亲叔辈,只要陶商能够跟天子“善言分析”,天子巴不得刘虞赶紧死!
那可是一个能够可以取代自己,成为皇帝的存在!还管他叔不叔的?赶紧死了最消停!
但很显然,眼下这事,前提是看陶商愿意不愿意跟天子分析个中利弊。
田豫长长的叹了口气,拱手虚伪道:“此事虽然麻烦,但事关公孙府君的前程,同时也事关陶府君的前程,毕竟公孙府君是有意和陶府君交好的……咱们的身边,现在可都是强敌啊!”
说到这,田豫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是陶府君有什么难处,我幽州这边可以帮忙的,以公孙府君为首,我等皆义不容辞。”
陶商对田豫的审时度势之能,深感赞叹。
文武双全的人才,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什么事一点就透。
陶商轻轻的咳了一下,对田豫笑道:“说起来,陶某还真有件事想拜托公孙太守,希望他帮我个小忙……就是关于我东南骑兵的事。”
田豫闻言一愣,奇道:“何意?”
陶商搓着手,笑呵呵的道:“我陶氏虽然占据了八郡之地,兵家粮饷富足,但南方少烈马,缺少强力的骑兵为其一,其二更是缺少强力的骑兵战将,我手下有两个匈奴仆人,常年为我购置草原马,虽然能稍做缓解,但这擅长训练骑兵的战将,陶某手下着实是缺的不行。”
迎着田豫疑惑的目光,陶商又笑道:“前番公孙太守派来为我徐州助阵的那位赵云赵子龙将军,虽然年轻,但陶某私下与其聊天的时候,却感觉其人颇通训练骑兵之法,陶某听说他在公孙府君麾下时间不长,且官职不高,想来公孙府君是可以割爱的……若是公孙府君方便,陶某想暂借赵云五年,用以训练徐州的骑兵,待徐州轻骑大成之日,自当让子龙将军返还幽州,届时我徐州有了强骑,与公孙府君南北相合,对抗袁绍之辈,可也更能增加几分胜算!”
田豫闻言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想要赵子龙啊。
什么训练骑兵的借口,都是狗屁……还借五年!你也倒是真舔脸说,这跟白给你个人,有什么区别?五年之后,鬼才相信他还能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