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曹纯自幼便喜好此道,借助先辈遗留的战策,他成为了骑兵战术的佼佼者。
虎豹营经他一手调教,如虎添翼。
但面对赵云这样的善战猛将,曹纯的武艺不及赵云,因此他尽量也不亲自临敌,但虎豹骑的前驱中,却有其他年轻的将领挡住了赵云的攻势。
一名长刀小将主动策马飞奔,前来与赵云较技。
一刀一枪,双方骤然交手,赵云在两方阵中驰骋的身姿顿时一窒。
他惊诧的扫了来将一眼,一拉坐下战马的马缰,冷峻道:“汝,何人也?”
“南安庞德!”
那将领也很年轻,看年纪似是比赵云还要小上几岁,但通过适才一记交手,赵云已是知道对方已经位列超一线武人之流。
庞德在马腾麾下刚刚入军,虽然年轻却也是随马腾在西羌打了几场硬仗,表现卓越,被破格提升为校尉。
在长安一战,庞德本想借机建立功勋,在马腾的麾下拨一个出身,却不想马腾和韩遂的智力有硬伤,改不了叛逆贼寇的习性,两个人被贾诩和曹操算计的裤衩子都没有留下一条,便仓惶的奔着金城而去,几乎是一蹶不振。
庞德因为乃是新晋的校尉,因而和同样是在韩遂军中新晋的校尉阎行被命断后,不想这一下子,却是让曹操给抓到宝了。
庞德和阎行奋勇鏖战,力战夏侯渊,曹洪,于禁,乐进,典韦五部,犹自怡然不惧,悍勇不退,两人的表现深深的震撼了曹操。
随后曹操设计将两人擒获,并加以施礼,百般的变着法的招降……
赵云见庞德如此悍勇,心中也升起了比拼之心。
身为武人,能够遇到一个足够强的对手,实乃是人生一大幸事也。
庞德抖擞精神,与赵云鏖战在一处,两人匹马奔驰往来交错,在战场的一处掀起了铺天盖地的沙尘。
曹军的后方,曹操此刻已经率领中军来到了阵前,他眯眼观望着远处的战事,沉默了好久,却是突然长叹口气。
“想当年同征董卓的小子,麾下兵不过五千,将不过许褚一人尔……如今却拥有这般多的精兵猛将,曹某欲平东南之地,只怕非强攻所能。”
程昱站在曹操的身后,突然仰头看看天色,道:“司空,要下大雨了。”
曹操点了点头,道:“鸣金!令三军撤出此谷。”
程昱闻言一惊,道:“司空,金陵的兵将虽然悍勇,但却未必不能胜,我们已经追到了这,贸然撤退,只怕是于军势不利。”
曹操捋着那一小撮短须,笑道:“无妨,金陵军凭借地势与我军鏖战,其势在守,曹某此刻鸣金收兵,以陶商的智谋,断然不会驱兵深追……最多也就是远远的做佯攻之相,跟着曹某做做样子而已,嘿嘿,别看此子年轻,却也是深通兵法的,毕竟是皇甫公的学生么……他也知道若是此时随曹某麾下的兵将至了平原地带,势必是于他不利。”
程昱浑然不解。
如此看来,曹操确实没有一战灭陶商的意思,而且他也没有能力做到。
那曹操不辞劳苦,驱兵至此,究竟是为了什么?莫非只是要试探一下金陵军的战力吗?
若是果真如此,曹操的目地达到了,金陵军的实力确实极强。
曹军后方的百面金钲的同时被敲起。
曹军各部的兵马在听到了这巨大的声音之后,一面继续与陶商军交战,一面尽量的收拢各部兵马复阵,采取守势。
金陵军后面,一直在中军主持坐镇的徐荣派人回马询问后阵的陶商,言曹操欲退兵,是否追击。
陶商随即询问身旁两大谋主的意见。
追还是不追?
郭嘉当即谏言:“曹军未显败绩就退,其中只怕是有诡诈,太傅可徐徐而赶,做做样子,不可深出此谷,且看看曹操是耍的什么花招。”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谊
“轰隆隆~!”
瓢泼的大雨在没有任何前兆下,突然从空中开始倾盆而下,将九里山的一带的土地弄的泥泞艰涩,步履难行。
适才曹军和金陵军在谷中一番鏖战,双方或是借助地利,或是借助人和,实打实的进行了一场短暂的正面硬撼。
规模虽然不曾达到平原战与攻城鏖战的惨烈和巨大,但却也是非常激烈的。
双方彼此试探出了对方的实力后,便不再胶着,也算是一试了对方的深浅实力。
这也是曹操和陶商自打认识之后,所进行的第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对决。
而此时此刻,曹军转攻为守,撤出九里山谷地,而陶商亦是不敢过于急追,他只是驱兵来至峡谷口,两方的战事一时间陷入了停顿的状态。
曹操军在转出谷口后,并没有着急回军,而是摆开了阵势,遥遥的对峙着在九里山谷峡谷口处谨慎布置的陶商军。
双方虽然都有些疲惫,但尚还达不到两败俱伤的程度,只是谨慎的彼此对峙着,遥遥的观望着对方。
陶商迎着天上的大雨,任凭雨水顺着额头流到脸颊,再从下巴上滴入泥土中,一双灵动的眸子不解的看着远处曹军庞大的军阵。
“曹孟德,你究竟想做些什么?”陶商喃喃的自言自语。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一骑校事府的校事从北面匹马而来,进入后阵之后,他来到陶商和郭嘉的面前,翻身下马,向二人禀报北方的战况。
而随着那名校事说的越多,陶商和郭嘉的面容则由最初的疑惑而变的平静。
原来如此!
难怪曹操要撤兵出谷列阵。
袁绍那老小子居然来暗中来捡漏了!
陶商长长的深吸口气,在脑海中重新对袁绍下了定义。
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的袁绍虽然败给了曹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个极为厉害的角色。
在这种时刻,还想着抓住机会要一举攻杀了自己和曹操!
而且,若是不出意料之外,曹操的老爹,也是袁绍杀死一手栽赃嫁祸给徐州的。
一直以来,袁绍的小动作可谓是一直没停。
而曹操也不愧是天下第一的枭雄,连续两次识破了袁绍的阴谋诡计,并加以利用,将局势转向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这两个极是厉害的敌人,在不久之前,似乎好像还是自己的盟友呢。
想到这,陶商不由的哂笑了一下,心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虽然在四年前,他就知道彼此间会有这么一天,但不知为何,真到了这一日的时候,他这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发堵的。
想必,曹操和袁绍,应该也是一样吧,只是相比与自己,这两个人更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感觉而已。
身为人主,无论心中如何发堵,却又不能表现出软弱的一面。
而陶商此刻也已经明白,曹操这一次派兵追击自己的意义所在了。
不得不说,曹操也是一位极有担当的枭雄!
看来,他就是想借着今日之事,把袁绍给引出来!
乱世之奸雄也有他的底线,这样遮遮掩掩的彼此争斗,曹操或许早就已经厌倦了。
他今天就是想把事情摆在明面上!
三军临阵,袁,曹,陶三家的联盟将在曹操今日一手引导的局势下,在战场上彻底的做一个结束!
今日过后,天下再无这三家的联盟!
今后彼此之间,谁打谁便都是理所应当的了。
……
袁绍的前部先锋,颜良和文丑驱赶着袁绍麾下的骑兵,正奔着九里山的古战场奔驰而来,眼看着已经可以依稀看的清楚的曹操和陶商的军阵,二将彼此对视一眼,正想要驱兵发动进攻,却突然又发现形势有些不太对。
曹,陶两军虽然都是杀气冲天,但彼此却并没有交锋,反倒是在大雨中紧列阵势,彼此对峙。
这情况,似乎是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按照他们来时的设想,他们两方此刻应该是打的不成方圆了。
颜良急忙勒令袁军的前部骑兵军暂时驻脚,在原地整军待命。
他则是派遣斥候飞马回复后军的袁绍,向主公禀报陶商和曹操两方此刻诡异的列阵……着实是行为诡异啊。
袁绍此时正驱兵直奔九里山疾行,心下盘算着如何一击必胜。
得到了颜良的奏报后,袁绍顿时有点傻了。
大雨落在了袁绍英俊的脸颊上,呈水线似的洒落在地上。
少时,却见这位中老年帅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
似无奈,似自嘲。
“被此二人看破了,好个曹孟德,这也是转手算计了袁某一次吧……也罢,早晚都会有这一天,袁某就会会他们何妨。”
说罢,便见袁绍仰头看了看漫天的大雨,突然做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本以为可以渔翁得利,看来,还是袁某还是太小看此二獠了。今后挡吾成大事者,必此二人也。”
……
不多时,袁绍的中军亦是赶到九里山古战场,并在颜良和文丑的前部骑兵的后方布阵。
此时天上的雨势越来越大,袁绍本人又在中军,无论让多少人替他喊话,只怕曹操和陶商本人也是听不到的。
于是乎,袁绍特意让两名骑兵作为使者,分别快马前往曹操军和陶商军的军阵中向他们的主帅传话。
袁绍让两名骑兵传出的第一句话是:“袁某听闻汝二人欲相斗,特来解斗。”
两名骑兵随即领命去了。
听了那名袁军骑兵的传话,陶商第一个被气乐了。
这天底下,谁还能比袁老板的脸再大一些?
不给他回两句有营养的,着实是有点对不起他的厚脸皮!
袁绍在中军阵中,顶着大雨等待着两名骑兵带回陶商和曹操的回话。
等了许久之后,却见袁绍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似乎是有点被冻着了。
唉,袁绍心中不由唏嘘——身子骨有些不行了,看来自己是岁数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骑兵一前一后的带着陶商和曹操的传话回来。
曹操给袁绍的回话是:“兵裹杀机,图穷匕见,何言解斗乎?”
陶商带给袁绍的回话是:“袁公打算赔我多少钱用以解斗?”
袁绍沉思了一会,又让两名骑兵分别给曹,陶二人带话。
“孟德和子度误会袁某了。袁某对你二人一片赤诚,切勿见疑,切勿见疑。”
两名骑兵飞速离阵,分别去见曹操和陶商,少时又带回了两人的回话。
曹操回袁绍:“杀父之仇犹在,焉能不疑?”
陶商回袁绍:“你让我背了杀曹操老爹的黑锅,还不赔钱,咱们今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袁绍闻言沉默了好半晌,又让骑兵给二人带话:“孟德、子度,意欲如何?”
少时,骑兵又带了曹操和陶商的话回来。
曹操给袁绍的回复是:“君子断交,不出恶语,事已至此,割袍断义,往日情谊,今时乃休。”
陶商给袁绍的回复是:“你赔我三千万钱的精神损失费,那咱俩还能当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听了曹操的话,袁绍的眼圈不知为何,突然之间有点发红,一股悲凉之气不知为何在胸中来回起伏,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难受。
但他毕竟是雄飞人物,那股与生俱来的傲气瞬时间便将痛失朋友的后悔之情驱散。
袁绍哈哈一笑,先是指了指负责给曹操带话的那名骑兵,道:“你去告诉孟德,大争之事,身不由己——羊羔美酒、半生之友、余生怕只未尝有……最终赢的,定乃为吾。”
骑兵闻言一拱手,道:“诺!”
那边厢,负责给陶商传话的骑兵小心问道:“大将军,属下给陶商带什么话去?”
袁绍笑呵呵的一转头,对那名骑兵道:“告诉陶子度……让他赶紧滚!小崽子要是再拿话给吾添堵,袁某现在就驱兵掩杀过去,不计损失的弄死他!”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谦病了
徐州,彭城。
陶谦在范县被天子册封为徐州牧之后,志得意满,很是舒心,仿佛有一种走到了人生巅峰的感觉。
但这股巅峰之感对他来说却是暂时的,回到了彭城的老头子不知为何,一直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刚开始,陶谦并没有把这事当回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状况却是越来越羸弱。
陶商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平均寿命并不是很高的东汉末年,他已经基本算是过到了古来稀的岁数。
在这个年代六十岁的老头,有一些甚至都抱上重孙子了。
不过身为从军旅出身的陶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直还是很有自信的,在陶大爷的自我审视中,以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再活个五七十年,应该不属于什么难事。
毕竟这么多年了,陶谦连一场轻微的小病都没有得过。
人有自信是好的,可惜却不可与命相争。
回到了彭城一段时间之后,陶谦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而且还在往一种很不好的方向发展,任凭他找了多少的医官来,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刘协定都范县大封群臣的这一年,天子将年号由初平改为兴平,而也就是在兴平元年的八月,陶谦在自己的府邸内突然无预兆的昏倒在地。
徐州刺史府内的人们吓坏了,赶紧找来了彭城最好的医官竭尽全力救治,用了好几个昼夜,才将陶谦堪堪救醒。
但陶谦醒来后的状态却很是不好,他开始变的有些神志不清,高烧不退,卧床不起,睡觉的时候还总是说胡话,有时还不断的招呼陶商和陶应快快归来。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身为文臣之首的糜竺不敢怠慢,他一面严密的封锁消息,不让陶谦病重的事在彭城的士族中引起慌乱,一面派自己的亲弟弟的糜芳亲自带着口信,快马加鞭的奔赴东方前线,向陶商通知这个不妙的消息。
九里山一战,曹操,袁绍,陶商三人等于正式闹掰,三人的盟友关系从那一刻开始,便宣告彻底破产。
但因为眼下北方的局势微妙,三大诸侯并没有继续彼此进攻,只是各自收拢麾下的兵将,向着各自的属地撤离,并在心中做出了对日后的战略规划。
三家迟早都会经历为争夺霸权的鏖战!
但三个人心中都明白,此刻还不是与另外两方展开全面战争的最佳时机。
袁绍眼下需要一统河北,彻底坐稳最强诸侯的宝座。
曹操需要按照贾诩的进言,将军力和政治中心转向豫州,开启人生新篇章。
而陶商的心中也已经打定主意——这次回徐州之后,自己一定要收拢整个东南。
金陵城的兵马刚刚进入了徐州境内,糜芳就带着陶谦病重的消息来见陶商,请他快快回彭城见父亲。
一听说陶谦病重,陶商顿时有些慌了,四年的感情处下来,陶谦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长辈。
而且肯掏心挖肺,无欲无私对陶商好的人,或许只有这个老头子了。
虽然知道人不能违抗自然规律,但陶商真的不想失去这位父亲。
他不敢再耽搁,随即安排许褚和徐荣代替自己指挥金陵的兵马撤往彭城,而后叫上了陶应,两兄弟与糜芳一同飞马直奔着彭城匆匆而去。
在回返彭城的这一路上,兄弟两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做任何休息,只是拼命的催动战马,奔着彭城快马加鞭。
进了城池后,二人又直抵陶谦的府邸。
……
陶谦躺在床上,高烧不退,一直是迷迷糊糊的半睡半醒。
但不知是身体中有潜在的坚强毅力,还是因为思念儿子心切,或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陶谦在知道两个儿子回来了之后,居然奇迹般般的清醒了过来。
陶应的两只眼眸中全是眼泪,上前一把握住了陶谦枯槁的老手,语气哽咽,一时间似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父亲,您、您可吓死我了!”
陶谦露出一丝慈祥的微笑,伸手点了点陶应的额头,嘘声道:“傻小子,为父的命硬的很,尚还死不得。”
陶应抬手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虚弱道:“这些天,孩儿和大哥昼夜驰骋,连一刻都不敢耽搁,就怕父亲出什么意外……”
陶谦呵呵一笑,道:“痴儿,你日后也将是身居高位之人,办事怎地还是这般沉不住气,传将出去,岂不是让旁人笑话。”
一直没有说话,但却和陶应一样焦急的陶商道:“父亲,二弟和我慌张也是人之常情,况且我大汉乃以孝治天下,父亲身体有恙,我们兄弟俩若是还不紧不慢的,那才是让旁人笑话呢。”
陶谦转头看向他,欣慰的笑了出来,那张遍满了老年斑的褶皱脸上,充满了慈祥和柔和。
“说到孝顺,小子,老夫现在确实有一件事需要让汝尽孝了……商儿你已经就任太傅高位,徐州眼下暂时清平,老夫回彭城时已经和诸公商议过,要在下个月选定吉时,为你举行大婚。”
陶商闻言一愣,下月成婚,好像没几天了,满打满算不过五七八日。
接着,陶商忽然明白了什么,心下泛起了悲痛之感。
陶谦如此着急的为自己举行大婚……莫不是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时日无多了?
看着这个躺在床榻上,风烛残年的老人,陶商的心中绞痛非常。
都到这个时候,父亲他,还是惦记着自己的终身大事。
他是想在活着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成家立室。
“父亲如此为孩儿着想,孩儿怎可不从。”
陶谦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转头对陶应道:“你兄长这次成亲,也算是为你打了个榜样,你要跟你兄长好好的学着,别落下了。”
陶应呜咽着使劲点头。
陶商闻言则是抬手擦虚汗。
父亲对自己关怀是关怀,但这头脑还是有些不清不楚的。
这老头说话怎么一点没溜儿,成亲这玩意……让陶应怎么个学法?
难道晚上入洞房的时候,让他趴墙根学吗?
陶谦眯眼看了两个爱子良久,突然长叹口气,虚弱道:“孩子们,老夫的日子,怕是不多了……”
陶应闻言顿时一惊,高声道:“父亲!”
陶谦缓缓的抬起了手,打断了陶应的话头,道:“人过五旬而之天命,老夫年过六旬,寿亦足矣,只是在去世之前,有些事需得跟你二人说清楚了。”
说到这,陶谦望向陶应,面容也变的严肃:“应儿,老夫思来想去,徐州的这份基业,终归还得是传给你的兄长,一则乃是因为他是嫡子,二则这天下纷争不断,豺狼当道,你的天性纯真,率性未泯,怕是斗不过那些虎狼之徒,为父若是传给你徐州基业,只怕你连命都保不住的……为父如此,乃是为了你、为了咱们陶氏着想,你可能理解为父的苦心?”
陶应留下了两行眼泪,使劲的点头:“父亲说的,孩儿全都明白!父亲就是要把徐州的基业给我,我也是守不住的……”
陶谦感慨的叹了口气,转头看向陶商,道:“商儿,老夫知道你们兄弟二人感情深厚,日后汝当了徐州之主,记住要好好的善待你的兄弟,还要善待咱们陶氏的族人,不可依仗家主之位,不顾亲情,妄动亲族!老夫的话,你可明白?”
陶商听了这话,眼圈也有点湿润了。
这位老人家,在这种时刻,还如此的用心良苦。
他使劲的点着头:“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善待兄弟,守护陶氏,守护徐州基业。”
“好,很好……,对了,还有一件事。”陶谦轻轻咳嗽了一声,继续道:“老夫这辈子,没抱上孙子,深感遗憾……商儿你成亲之后,需得多多的开枝散叶,以传后世,不使我陶家无后,此事方乃是天下最大的孝道,汝可明白?”
陶商闻言顿时愣住了。
半晌后,方见他无奈的点了点头。
自己的这个爹啊……唉,我该说他点什么呢?不过这也确实是这个时代的要事,可怜老人家活到了六十二岁,还没有抱上孙子,这件事,自己和陶应的身上,毫无疑问有着重大的责任。
陶应擦了擦眼泪,哽咽道:“父亲,为了陶氏子孙后代的繁荣,孩儿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陶谦闻言欣慰的拍了拍陶应的额头,感慨道:“好孩子,好好跟你大哥学着点……这事将来,少不得也需用你多帮你大哥分担分担。”
陶商脑袋上的汗顿时流下来了。
陶谦果然是因为生病,有点神志不清。
这一老一小,我该说些什么好?
这画面看着倒是挺感人,只是这话唠的,怎么就这么不中听呢?
陶谦又转头看向陶商,道:“老夫的命没有多久了,你娶了太原王氏之女,那女娃老夫是见过的,着实是个好女子,但你弟弟的婚事,老夫怕是熬不到了……唉,操不上心了,所谓长兄如父,应儿的婚事,日后还得要你帮着物色把关,懂吗?”
陶商冲着陶谦深深的鞠了一躬,正色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给二弟找个德艺双馨的。”
陶谦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陶商和陶应二人道:“老夫的身体不佳,眼下虽然是被糜竺封住了消息,但这事怕是瞒不住多久,现需提点你们几件事,你们两人要谨慎记之。”




三国有君子 第三百六十六章 刘备的心
1...156157158159160...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