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但陶商决定了,自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陶商在开阳,吩咐包括赵云,许褚,太史慈,李通,臧霸,徐晃,徐荣等诸多猛将,甚至就连陶商自己,都将分别率兵前往各处口岸,拼死阻挡袁军的攻势,无论如何,也要将袁绍挡在黄河北岸之外。
但是有一点比较难办的是……
各路猛将为了阻挡袁绍尽皆派出,那开阳城这个地方怎么办?
手下有能力的战将基本上都被各处战略要地瓜分干净了。
最终,陶商的目光在剩余的诸将中,再次选定了一个人。
“糜兄啊,袁绍南下,势力庞大,兵马又极多,曹操和我联手,手下兵将亦是捉襟见肘的不够用,值此危难时节,还得靠糜兄你重出江湖了……开阳就交给你了。”
糜芳一听这话,双腿一软,差点没吓趴下。
他紧张的对陶商道:“开阳这边乃是重镇,齐地又有高干的重兵,太傅若是走了,凭我又如何能拦得住他?”
陶商拍了拍糜芳肩膀,道:“糜兄放心,陶某是不会坑害你的,首先高干率兵在齐地,而不过是做做样子,其意是要拖延我,我把贴身的虎卫军还有裴氏四兄弟,以及我的大纛旗统统给你留下,你就想办法做出我好像没有走的样子,故布疑兵,高干一定不会轻举妄动,只要你拖延过一段时间,高干就是发现了,你也可以随时撤走,将开阳放弃给他,这样也不会损害你的性命,如何?”
糜芳哭丧着脸道:“这个一段时间,大概是得多久呢?”
陶商仔细的寻思了一下,道:“就以三个月为限吧。”
“三个月?”糜芳闻言差点没晕死过去:“这可是百日呢!”
“糜兄果然仗义,三个月本来也就是九十多天,没想到你自己还主动往上撩了十日……那就按百日算把,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开阳之地就靠你了!这也是你一个能够快速成长的良机。”
糜芳的眼眸中都泛出泪花了:“那末将要是坚持不到百日呢?”
陶商微微一笑,认真的道:“那你就可以去死了。”
糜芳闻言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沉默了少许时辰,方听糜芳试探性的询问道:“太傅,末将自己一个人,多少有些忐忑,能不能给我派遣一员猛将以为臂助,也好在危机时刻替我排忧解难。”
陶商闻言沉默了。
徐州和金陵的猛将,眼下基本上都有任务了。
别说糜芳身边没有猛将,陶商现在身边都没有猛将。
但他既然提了这要求,自己也不好拒绝,毕竟他还属于自己的大舅子不是?
少许之后,方见陶商招呼过手下,让他去呼唤一个人来。
不多时,便见刘辟随着侍卫屁颠屁颠的走入厅内。
“刘辟,我任命你为荡野中郎将,做糜芳的副手,当开阳城北伐先锋,留在此处,与糜将军一同坐镇,你可敢否?”
刘辟闻言先是一愣,接着下意识的答道:“太傅让末将做什么,那末将便做什么!”
“好。”陶商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糜芳:“此人如何?”
糜芳的表情多少有些犹豫,低声道。
“太傅,他行吗?我看他好像不怎么厉害呀。”
糜芳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厅中却显得格外的清晰。
刘辟的脸一下子就涨的通红。
“糜将军可切莫小瞧人!想当初,吾也曾和赵子龙打成过平手的!”
糜芳吃惊的长大了嘴巴。
“此言当真?”
刘辟傲然的抬起头,道:“不信,糜将军去问太傅!”
糜芳咨询式的看向陶商。
陶商吸了吸鼻子,沉吟半晌,道:“反正……倒是有这么个事儿。”
糜芳闻言大喜过望,赵云的勇力,他前一段时间随他一同去试探高干的时候,可是亲眼所见的。
此人能与赵云打成平手,那驻守开阳无忧矣。
“刘将军,适才糜某出言多有得罪,还望刘将军多多见谅!”
刘辟哈哈一笑,道:“不知者不罪嘛,好说,都好说!”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零一章 银河射手
将可调用的将领和兵马分配到黄河渡口的各处紧要战场,又让糜芳和龚都在开阳带着自己的大纛旗钳制驻扎在齐地的高干后,陶商随即率领山蛮营以及郭嘉,诸葛亮,司马懿,鲁肃等人,前往西线的各处黄河渡口督战施救。
山蛮营是鲁肃坐镇苏州后,通过陶应从百越送来的壮丁组成的新营,用以对付山越,如今被陶商借调过来应急。
毕竟金陵军和徐州军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袁绍仗着兵多将广,对黄河各处的渡口战场皆予以猛烈的进攻,摆明了是以势压人,依照郭嘉的分析,这种方式虽然是诈一看上去很是气势恢宏,让对手心惊胆颤,但其锋芒绝对不可能持续的太久。
己方要做的,就是咬牙紧守门户,待迁延日久之后,则其势必然衰竭,届时兵马四散于敌境,覆水难收,吃亏的早晚就是袁绍自己。
不过前提是,己方和曹操一方一定要稳稳的坚持住才可以。若是让袁绍灭了,一切都是空谈。
陈登另外还给陶商谏言,言现在徐州诸将镇守着各处黄河重镇,不一定哪一路可能会随时出现问题,陶商如今既然已经将大纛旗交给了糜芳,那其自己便应该化明为暗,暗自居中调度,哪里出现问题,便去哪里支援,以求稳定局势,尽最大努力拖延……拖到袁绍的攻势力竭为止。
陶商觉得陈登是在把自己当小狗遛,很不友好的那种遛狗……但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陶商率领着四千山蛮营的精锐在境内静待,并派校事府的校事四下打听各处将领们的对敌情况。
这一次鏖战,陶商派人将鲁肃和他的山蛮营暂时调到了自己的身边,但如此吴中遏制山越的本在军力就没有了,因此陶商写书信给陶应,从会稽郡调来了贺齐和吕岱,让他们两人镇守在苏州,和司马朗一起压制山越。
而陶商身边的武将,眼下基本都已经派去在黄河各处口岸对敌,手中几乎没有可用之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无奈,连糜芳和刘辟这样的奇葩搭档也使上了。
鉴于陶商现在手中的战将捉襟见肘,鲁肃倒是给他推荐了几个自己近年来平定山越时提拔起来的几名军侯,这四名军侯现在也帮他治理这四千山蛮营。
这四名军侯分别位徐忠,宋谦,贾华,马忠。
前三位陶商倒是没什么大感觉,不过这最后一位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马忠?!
一听到了这个名字,陶商立刻重视起来了。
或者应该说是非常的重视。
马忠此人在历史上应该是潘璋部下的司马。一生没干立过什么小功劳,一立功就立足可震惊天下的。
他生擒了威震华夏的关羽,关平父子。正所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陶商对马忠产生了一些兴趣:,问他道:”马军侯是哪里人?”
马忠一见陶商亲自询问自己,起初还有点不太习惯,稍后才反应过劲来,急忙道:”回太傅话,末将乃是东莱黄县人。”
”哦?东莱黄县人?那岂不是跟我大兄太史子义是同乡了?”
马忠低眉顺目的答道:”不敢,不敢,末将岂敢和子义将军相比,末将不过是个小人物。”
陶商笑着道:”吾兄太史慈善射,马军侯能否?”
马忠躬着身,谦谨道:”不瞒太傅,末将的箭术那断断是比不上子义将军了,不过却也算是擅射!”
陶商闻言笑道:”眼下陶某账下的诸位将军皆去独挡一面了,袁绍的势力滔天,这场战役可能会持续很久,如今我身边能依仗的,只有你们南蛮营了,眼下非常时节,马军侯有什么本领,尽管展示出来,若是真有确实的能耐,陶某一定会量才重用。”
陶商说的这话,不仅仅是针对马忠的,自然还包括其他的徐忠,宋谦,贾华等人。
几名军侯一听顿时大喜过望。
这可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呀。
若是陶商当真瞧上了自己,那回头可真就是飞黄腾达了。
马忠在这四名军侯当中属于脑袋较为灵活的一个,当先站出来道:”太傅既有此言,我等岂能落后?某愿先展示武技……献丑了!”
陶商点了点头,随即领着众人来到了校场之前。
马忠第一个表现,他在校场上的靶子百步之外,用一石半的硬弓连射了十箭。
十箭之中,有八箭正中靶心,其余两箭也是射在了靶上,并无一箭脱落。
众人看的不由的都是纷纷高声叫好。
这等箭术虽不能说是盖世神技,却也可以称的上是箭中好手了。
陶商鼓掌道:”不错,不错,马军侯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紧接下来,徐忠和宋谦分别在陶商面前耍了一套刀法和枪法,也算是舞的虎虎生风,颇有门道,看着也是精通武技之人。
贾华以一人之力则是与四名强壮的兵卒进行拔河比赛,而且还获胜了。
陶商看的频频点头,对他们予以肯定。
这四名军侯不愧是鲁肃提拔起来的,虽然不是像太史慈,赵云那样的一流神将,但至少是可用的。
眼下自己身边的猛将都被派了出去,善战者捉襟见肘,用这四个人应应急,却也使得。
陶商满意的看着四名军侯,点头笑道:”四位果然是大将之才,都是可以培养的好苗子,你们好好建功,陶某一定提拔你们……”
陶商的话还没有说完,在围观的人群中,突然响起了”噗嗤”一声嘲笑声。
在安静的场地间,这一声嘲笑声虽然不大,但却异常的刺耳。
在场众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如此严肃的庄严时刻,居然敢有人笑场?
马忠恼怒的转过头,看向嘲笑声发出方向的人群,怒道:”是哪个如此无礼!给我抓他出来!”
山蛮营的兵将们纷纷让开了一条通路,人群里面又发出了一阵熙熙攘攘的叫喊声和推挤声。
少时,便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被山蛮营中的壮汉给推了出来。
那少年长的黝黑黝黑的,身材不胖亦不显壮,但却颇为结实,露在外面的胳膊上肌肉棱角分明,一看就是体格很结实的那种。
徐忠迈步上前,一个耳刮子扇在了少年的脸上,将他黝黑的脸庞扇的阙红,直接变成了五指山,
”混账东西!竟然嘲笑太傅,你不想活了?”徐忠怒吼道。
那少年挨了一巴掌,却不见害怕怯懦,反倒是凶狠的瞪着徐忠,一双眼眸犹如野兽一样,颇具野性。
徐忠一看急了。
”娘的!你还敢瞪我?找死!”
他怒吼一声,出手还要揍少年。
”且慢!”
陶商唤住了徐忠,然后疑惑的望向了鲁肃,奇道:”子敬,我刚才就想问了,你这山蛮营中,好像不止陶应送来的百越人吧?好像还有汉人,另外怎么连这样年轻的少年都有?”
鲁肃无奈一笑,解释道:”太傅,百越不通汉礼,军中自然不能全用他们,我到了苏州后,还请司马郎帮忙在汉人中召集了一些精壮编入山蛮营,这四位军侯昔日都曾在盛宪的军中供职,却是可堪大用的。”
陶商又指了指那少年道:”这样的呢?年纪不够参军吧?这算什么事?”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
听了陶商的询问,鲁肃解释道:
”这就属于特例了,这孩子应该是我近期灭掉的山越寨中的居民,太傅知道,山越的寨中多有江南来多年相随亦或是被俘虏的民众,将他们收编回来之后,他们有的被司马郎安置屯田,有的无家的精壮者,或是自愿的,亦是被我编入山蛮营,毕竟山蛮营也需要扩张啊。”
说到这,鲁肃顿了顿道:“这孩子应该是自愿投军。”
陶商闻言苦笑道:”如此说来,你这山蛮营颇有些名不副实啊,什么品种的都有,哪还是纯粹的山蛮营,干脆叫杂种营算了。”
鲁肃的脸上有些尴尬:”太傅,还请勿要调笑于我。”
陶商拍了拍他的肩,然后便走到那名眼神倔强的少年面前,问道:”你多大了?有十三岁吗?”
虽然知道眼前的人是可以掌管自己生死的太傅,但少年依旧是丝毫不惧,说话的声音也没有丝毫的颤抖。
”没有十三,只有十一而以。”
”十一?”
不仅是陶商,这下子连郭嘉,鲁肃,诸葛亮等人都楞了。
十一岁就有这么大的个头,这少年着实是早熟啊。
十一岁的半大孩子,论及身材,几乎都可以和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提并论了。
这孩子是吃什么长大的?
司马懿嘿嘿一笑,道:“扯谎!我看你最少也得有十五了,还十一,装什么嫩!”
少年闻言,脸色丝毫不变,淡淡道:“年纪这东西,有甚藏私,该几岁便是几岁,我撒谎对我有甚好处?”
不仅仅是个头,这孩子的冷漠和成熟也远远的要比普通少年要高,如果他报的年龄是真的话,陶商相信,他一定是经过了什么非人的痛苦经历才乃至于此。
陶商静静的看着那个孩子:“且不管你的年纪是真是假,陶某且问你,你刚才为何要笑话我适才之所言?”
少年将头一扬,傲然道:“你说的不对,我为何不能笑?”
“大胆!”马总怒气冲冲的道:“竟敢说太傅说的不对,你找死吗?”
郭嘉在后面都看不过眼了。
这几个破军侯也太势利眼了。
郭嘉无奈的拍了拍马忠的肩膀,道:“哎哎哎,你消停儿一会行不?”
马忠面对郭嘉可不敢多言,他急忙闭嘴将头低下,不过目光还很是恼火的盯着那个少年。
陶商听了少年的话乐了:“你且说说,我哪里说的不对了。”
少年将目光望向了马忠,贾华等四位军侯,道:“你说他们是大将之材,这话不对。”
马忠等四名军侯的脸一下子红了。
陶商一扬眉:“这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他们那些本事,我也会,他们要是大将,那我也能当。”
话音落时,除了陶商,郭嘉,诸葛亮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其余的在场军侯和山蛮营的士卒都是放声大笑。
宋谦一边笑,一边指着那孩子道:“这臭小子,该不是喝多了吧?”
少年不以为意,淡淡回道:“山蛮营中不让喝酒,况且我不过是一个负责运粮的小卒,哪有酒来喝?”
陶商走过去,从马忠的手里拿过他适才所用的弓,对少年道:“你且在百步之外,往箭靶上射出十箭,用和马军后一样的弓,让我看看你所言是真是假。”
少年接过弓箭,朗声道:“试就试。”
陶商淡淡言道:“你给我听好了,你若果然是像你自己所说的,跟四位军侯一样有本事,别看你只是个少年,我一样会重用于你,但你若是没有真才实学,哗众取宠,我便将你枭首示众,以戒三军。”
少年哼了哼没有说话,看似也不害怕陶商杀他。
不怕死的人,历来是最让人头疼的。
少年只是很轻松的弯弓搭箭,开始射靶子。
百步之外,少年连射十箭,九中靶心,一支稍稍偏离,却是比马忠还多了一支中靶心的。
在场的山蛮营众将士们见状皆不笑了,一个个脸上露出了骇然的神情,
区区一个黄毛小子,怎地居然会有这等箭术?
少年扔下弓弩,走到陶商身边,道:“我想借刀一用。”
陶商冲着旁边的侍卫使了一个眼色,侍卫便将战刀拿来,供那少年使用。
少年用手掂量了一会,突然开口道:“轻了,换柄沉的来。”
适才在陶商面前舞刀的徐忠脸色顿时红了。
这柄战刀适才就是由他耍来的,这少年居然说轻?
这话语之中,岂不是在藐视自己?
营中又为少年搜罗来了一柄更加沉重的战刀,少年掂量了一下方觉满意,随即耍了开来。
砍,劈,扫,拖!
用刀的要意竟然逐招被这少年演示了出来,一柄重刀让他挥舞的虎虎生风,威力无比,旁人望之心悸莫名。
这份刀功的造诣,与适才的徐忠比,绝对是在其之上。
谁家十一岁的娃子却能做到这种水平?
少时,少年舞刀完毕,又来到了场间被扔下的绳子旁,他抓住一头,接着挑衅式的冲贾华使了个眼色。
贾华心中极度恼火,知道少年是想跟自己比力气。
虽然比不比无所谓,他那少年的表情着实是欠抽。
若是不给他些颜色,他当真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了。
贾华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抓住绳子的另外一头,然后冲少年扬了扬下巴。
几乎就是在一瞬间,二人手中都开始发力了。
绳子被两个人绷的紧紧的,两人的额头上都流下了汗珠,却是咬紧牙关,谁也不肯放松一步。
二人眼下虽然看起来势均力敌,但贾华知道,自己其实已经输了。
别的姑且不论,这小子若是真像他自己说的是只有十一岁,那最多不过是个少年郎,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自己正值壮年,却与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少年拔成平手,这跟输了力气有甚两样?
但实际的问题是,贾华确实是无法撼动这个少年郎分毫。
二人就这么努力的僵持了好一会,那根绳子经受不住二人的巨力,终于从中间被拉断。
两个人在力气上拼了个平手。
陶商静静的看着那个少年将绳子扔下,走到自己的面前。
“如何?他们四个不是大将之材吧?”少年现在的语气,方有些显示出了一个少年本应有天真模样。
陶商淡然一笑,道:“不,他们四个依旧是大将之才,只不过,你也是……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犹豫了一下,然后将胸脯一挺,字正圆腔道:“丁奉!”
“丁奉……哦,原来是这样……好,很好,丁奉,从今天起,你从山蛮营搬出来,不用再做运粮卒了。”
丁奉闻言一愣,下意识的道:“不在山蛮营,那我应该到哪里去?”
陶商不再看他,转身向着自己的帐篷走去,道:“从今日起到我与袁绍的战争结束前,你都要跟在我的身边,作为我的贴身护卫,就这么简单。”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零三章 紧守五地!
将丁奉收到身边之后的第三日,陶商就得到了校事打探回来的消息。
袁绍的大军铺天盖地的,已经对各处黄河的各处口岸展开了猛烈攻击!
袁绍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东起乐安,西至河内,几乎每一处口岸都有袁军从北至南的进攻,只是有的地方攻势强,有的地方攻势弱而已。
这种大面积的撒网式进攻,可谓是前所未见。
而陶商军负责总督镇守的黄河东方的各处沿线口岸和战略要地,几乎在在一夜之间全部向陶商本人发来告急。
看着桌案上被校事府送来的紧急军情,都快要垒成了小山,陶商的头开始疼了起来。
头风,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他率领山蛮营坐镇当中,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驰援战事不利的地点。
但他现在发现,几乎多达二十处的大小战场,竟然是异口同声的都需要他进行驰援。
这一点就比较闹心了,这帮将领是不是平日被自己欺负怕了,乘机报复……大家一起来找茬?
无奈之下,陶商找来了他的五大谋士。
曹操有荀彧,荀攸,戏志才,程昱,贾诩的智略型五人组。
陶商也不逞多让,眼下郭嘉,陈登,鲁肃,诸葛亮,司马懿的组合足矣相抗……当然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年纪眼下确实是太年轻了一些,还是差着火候。
听完了陶商的叙述,五个人都开始沉思,考虑怎么应对眼下的困境。
最终,却见鲁肃突然站了起来,对着陶商拱手道:“太傅,其实目下的状况,看似混乱,实则也易思之。”
就大局观而言,鲁肃的眼光在这五个人当中首屈一指,就连郭嘉也未必有他强。
“子敬何意,请细言之。”
鲁肃沉稳的走到帐篷内的皮图前,对陶商道:“我军目下需要镇守的大型口岸有二十多处,骤然之间被袁绍急攻,表面上看似势危,实则并无大碍。”
陶商奇道:“为何?”
鲁肃整理了一下思路,道:“袁绍兵多,这诸多的口岸一时间被齐攻,仓促之间难免会有差错,诸将都立下了军令状,一时之间怕立不住脚,惊慌求援也是在所难免,但只要挺过这一段时间,便应无大事。”
说罢,鲁肃挨个轻点着皮图上的各处战略要地,道:“而且我方虽然需要镇守多达二十处要冲,但即使有一些被攻下了,但北军渡河之后的进击地形若是不佳,贸然进兵,则很容易孤军深入,犯下兵家大忌,所以有些地方看似危机,实则丢不丢倒也关系不大,除非我方全面崩溃,但这却不甚可能。”
一听这话,摇摆着白羽扇的诸葛亮猛然一醒,道:“有理!”
现在的诸葛亮年纪还太小,视野未开,尚不及鲁肃的大局观强,但他毕竟是历史上提出隆中对的卓绝人物,潜意识里,那股还未曾开发的大局观意识还是颇强的,只要稍加引导,便能思虑通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