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没过一时三刻,袁绍感到自己的头盔,又发出“咣当”的一声脆响。
还他娘的没完了是不!
这一下子,袁绍是彻底的怒了,他一把拉住马缰,调转马头看向身后众人,气道:“谁?谁干的!谁敢敲袁某的头盔?站出来!敢做别不敢当!”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将军,您在说什么呢?没人敲你头盔啊?”
袁绍怒气冲冲的道:“放屁!没人敲袁某头盔,难不成是鬼打的不成?赶紧给我承认!不承认让我查出来,必然严惩不贷……全家五马分尸!”
大家一起摇头,都说没有。
袁绍一指一名偏将:“是不是你敲的?”
那偏将急忙摇头:“不、不是。”
“那你把敲的那个人说出来,不说你就替他顶罪!”
那偏将闻言差点没哭了。
“大将军,真的没有人敲你脑袋啊!”
这偏将不太会说话,明明是敲头盔,偏说敲脑袋,纯属欠捋型的。
袁绍气的胡子直翘:“把这个连人话都不会说的东西给我拖下去打,照死里打!”
左右侍卫上前,将那面连连呼喊“冤枉”的偏将拉下去揍了。
袁绍转过头,又看向另外一名校尉。
“你说,是谁对袁某不敬的!”
“大将军,我、我真不知道。”
“拖下去打,也照死里打!”
袁绍说完,又转向一人,刚想开口,突然间便感到自己的头盔开始发出连续被敲打的“咣当、咣当、咣当”的声音。
沮授用袖子遮住了头颅,对袁绍道:“大将军,下雹子了!”
袁绍抬头望天,却见天下开始一点一点的往下落小冰块。
由适才一开始的零星点点,数目逐渐增大增多,少时又夹杂着雨水,哗啦哗啦的落了下来,砸在人群之中。
这冰雹虽然砸不死人,但重力势能却是极大的,少时便将战场上的两方军队砸的苦不堪言。
将士们别说是打仗了,用两只手护住头顶都不够用。
沮授急忙招呼过人来给袁绍护住头顶,一边保护他一边道:“大将军,雹子这般大,这仗根本就没法打了,眼下还是暂时收兵,寻找机会,再行对陶商和曹操强攻不迟。”
袁绍仰头看天,看着天空中稀稀拉拉,越老越大的雹子,长叹口气,道:“天意不欲让吾灭此二贼乎?”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粮
战场之上,冰雹夹在着雨水,又冷又硬,不断的敲打在场中将领士兵们的脑袋上,又冷又硬,将大家的浑身上下都砸的生疼。
在这种情形下,别说是拿着兵器来回打仗了,双方将士恨不能多生出一条手臂来把脑袋护住不被冰雹砸到。
可即使是这样,也未必能保护的脑袋周全。
而且雨水加冰雹的趋势很明显是越来越大了,看情形几乎都有些倾盆而倒的势头。
在这种无奈的情形之下,两方只能暂且收兵,各自向着后方而撤以避天灾,容日后再图后效。
事情虽然是这么个事情,但在交手的诸将之中,还是有一些人是不想停手的。
这其中自然就是以文丑为最。
文丑不像别人似的用手拼命的遮挡住脑袋,而是任凭那豆子粒大的冰雹,霹雳啪啪的落在自己的脑袋瓜上。
文丑适才跟太史慈拼的极凶,连头盔都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眼下整个脑袋全都裸露在外面,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那些冰雹连串的砸在他的脑袋上,一瞬间便把他的脑袋磕的全是大包,犹如释迦一样。
太史慈看文丑顶着一脑袋大包,还犹自狠厉的望着自己,心中直起鸡皮疙瘩。
这姓文的也太霸道了吧,他是一点也不怕疼啊。
这得亏是下冰雹,这要是下砖头,砸的他满脸血,看他还能不能有功夫盯着自己瞧。
太史慈用手中的长戟在天空中拨弄着那些冰雹,一边缓缓的向后撤退,一边谨慎的盯着文丑,以防备这厮突然进攻。
文丑呲眉瞪目的怒视着太史慈,少时方听他吼道:“太史慈,你等着!大哥之仇,我必当会报!咱们俩之间早晚决一雌雄!”
……
一场巨大的冰雹将双方的第一场鏖战结束,但官渡大战却并未了结,待冰雹停了之后,袁绍又陆续来回派遣将领对官渡土寨进行轮番轰炸,只是规模远远的不及第一次那么大便是了。
仅仅七天,官渡土寨的周围,小密度的战斗进行了三十余战。
虽然双方各有胜负,但身为主将的曹操和陶商都能看的明白,袁绍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眼下虽然是在中原的地界内,但优势还是在渐渐的向着袁绍那边靠拢。
为了避免军心动荡,曹操眼下只能找陶商商议。
“袁绍势力太大,与他这么多的兵将对阵,能够维持住三军的战意和士气,本来便属不易,但眼下咱们的事情过于杂乱了,而且在粮草上,曹某远不及袁绍雄厚,迁延日久,我怕是……”
陶商淡淡一笑,道:“孟德兄,若是你独自面对袁绍的滔天大军,对你来说,这场战事的粮草或许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但眼下是你是与我共同合兵与袁绍抗衡,这粮草方面,我金陵城自会替你解决的……放心吧,管饱管够。”
曹操闻言顿时一愣,不敢相信的看着陶商。
姓陶的给我提供粮草?这小子该不是脑瓜子让流矢给射中了吧?
沉默了半晌,方听曹操狐疑的道:“粮草……送给我的?”
陶商使劲的点头:“送给你的。”
“白送的?不要钱的?”
“理论上是不要钱,但如果孟德兄实在是过意不去,可以适当的意思意思给我拿点。”
“总得因为点什么啊!”曹操直接把胸中的疑惑说了出来:“白给别人东西,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曹某拿着窝心啊……我害怕。”
陶商呵呵一笑,道:“因为我是一名正人君子。”
“你这话连袁绍现在都糊弄不了,还来跟曹某耍这套贱招?赶紧说实话,不然我可跟你急!”曹操天性多疑,无论陶商怎么说他就是不信。
陶商不高兴了。
娘的!白送你东西,你看你那个哆哆嗦嗦,瞻前顾后的死出!
本公子给你拿粮草还拿出毛病来了是不?
“孟德兄,你要是实在信不过陶某,这粮草,你大可以不要……别弄的我花着钱求你要我的人情一样,我东南人丁数百万,想吃饭的人多了,不一定非得送给你消费。”陶商的脸一沉,直接推翻前言。
曹操知晓陶商这小子从七年前就是个翻脸不认人的主,表面上是个儒雅的君子,实则翻脸不认人乃是一绝。
他随即摆手道:“曹某非是此意,陶兄弟切勿见怪!兄弟如此厚意支持,曹某自然是要领这个情了,粮草还是要的。”
陶商白眼一翻。
贱皮子,好说好商量不干,非得损你两句你才舒服。
陶商眉头一挑,道:“孟德兄确定要我徐州军的粮草?你可千万不要勉强才是,我不一定非让你要。”
“曹某绝不是勉强的,都是发自肺腑的!由衷的想领兄弟这个人情!”
陶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如此,那便是最好了……有我金陵,杭州,苏州等地的丰腴粮草作为支撑,咱们与袁绍交战,绝无后顾之忧,别看姓袁的占据河北四州,但他若是想跟我比富,我拖死他两个来回。”
听了陶商的话,曹操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莫非,便是那传说中的炫耀么?
年纪轻轻的就这般能臭嘚瑟,将来岁数大了他不得比袁绍还狂?
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些有钱人。
陶商看着曹操不甚愉快的脸,突然道:“我给孟德兄送粮可以,但我需要一个条件。”
果然!
我就知道!
曹操心中暗骂陶商无耻,天下间哪有会凭空白送人家东西的人?特别还是这个小混账!
“陶兄弟有何条件?试言之!”
陶商笑了笑,道:“说是条件,但其实也只是一个要求!虽然我金陵富甲天下,但粮仓毕竟是我金陵城的命脉,因此往军中各处调动粮秣,或是取粮押送,都需要由我军的士卒来做,家底和江南境内的具体情况,实在不方便向曹兄展露,曹兄只管向我说每个月需要多少粮秣,多少谷物干草便是了,我自会派人送去。”
说到这,陶商长叹口气,道:“毕竟,咱们只是为了对付袁绍而暂时合作,我可不想把事关我命脉的粮草底细告诉孟德兄,这点小事兄长想必能够理解吧?”
曹操沉思了一下,感觉陶商此言合情合理。
而且押韵粮草的事情若是都有他负责,那自家反倒是没什么事做,不用分出一部分人力去干这事了。
也算是件好事。
“既然陶兄弟对曹某不甚放心,那此事依你便是。”曹操笑呵呵的答应了陶商。
紧接着,曹操又对陶商道:“但眼下,就算是粮草更够坚持的住,若是与袁绍打持久战,咱们俩家任凭袁绍这么轮番来回的攻打官渡,却也非长久之计,迁延日久,士气怕是难以为继。”
陶商闻言并不着急,他只是笑看着曹操,道:“孟德兄不必与我装憨,公之用兵,一向不是固守之人,从来都是出奇制敌,眼下就算是不能一时得胜,但以孟德兄之韬略,想要出奇招治袁绍一治让他不那么嚣张,怕也不是什么难事的。”
一番话说出来,曹操心中顿时不由得有些忐忑。
这小子如此了解自己……甚至犹在本初之上!
曹操暗自感慨,自己果然是没有看错,陶商确实才是自己真正的劲敌!袁绍最多只能排在第二位。
也是有意试探陶商,曹操随即笑道:“那依照贤弟之见,曹某此番想要出奇的地方,却是在哪里呢?”
陶商淡淡道:“很简单……关中往并州。”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
听了陶商的话,曹操发自内心的感到佩服。
知曹某者,徐州陶子度也。
他点了点头,道:“不错。袁绍欲占据北方,大体上只有三处战略要冲,一是由青州入你琅琊国,侵占徐州,但其兵势已被陶兄弟所败,连大将颜良亦是殒命沙场,长子袁谭和高干亦是为你所擒,可谓得不偿失,短期内他断然不敢再试;二便是你我目下与他交战的中原之境,亦是正面战场,三便是那由并州入关中,打开我军的侧翼,不过钟繇在洛阳联合关中众诸侯,却也没让袁绍占得什么便宜。”
陶商冲着曹操竖起一个大拇指:“孟德兄运筹帷幄,算袁绍之所算,当真是好手段。”
这话确实是他发自内心的,曹操的战略观与大局意识,确实是出类拔萃,不是一般的好。
曹操得到了陶商的肯定,心中也很是舒坦,他捋顺着胡须,慢悠悠的继续道:“眼下袁绍的全部兵力基本都囤积在中州之境,而咱们两方的兵力也在此处严防死守,不让袁绍越境一步,但防守终归乃是下策,咱们还需打几场胜仗用以提升士气,曹某手中有一支兵马,一直暗藏于关中之境,只等时机充足,便会让他们插入到袁绍的河内腹地,纵然是奈何袁绍不得,却也可让他军心不稳,顾此失彼,待其有变之后,当可成就大事。”
说到这,曹操有意无意的挺起了胸脯,颇高傲道:“陶兄弟以为如何?”
曹操的话正中陶商下怀,同时也印证了他心中的一个猜想。
“高,实在是高!”
曹操哈哈大笑:“陶兄弟不必如此夸赞,曹某知你亦是聪谨之人,来时想必也定然是有了一些对付袁绍的办法和策略,不妨说来听听,咱们一起参详参详。”
陶商见曹操如此高看自己,不由暗自感慨。
自己还真就是有一个办法可以用来试试,只是没想到曹操居然能猜到自己有此一手,看来他对自己是了解颇深。
陶商随即道:“陶某当年征讨白波军完毕之后,在率众返回徐州的途中,曾结识了黑山军的贼帅白绕和将领眭固,当年陶某一时之仁,曾有意无意的透漏言语,让白绕没有率兵去河南,因此也算是间接的救了他一命,如今黑山军与袁绍势不两立,陶某有意作书一封,请白绕和眭固劝张燕出兵,偷袭袁绍之后,或可有些大用处。”
曹操仔细的琢磨了一会,方道:“听闻那白绕近些年在黑山军中上位极快,如今已经是褚飞燕麾下屈指可数的臂膀人物,若是由他去劝张燕出兵,再加上张燕和袁绍的恩怨颇深,或可成功,想不到陶老弟居然认识他,真天意成全你我也。”
陶商一听曹操这么说白绕,不由的大喜过望。
自己虽然和白绕只有一面之缘,但那一面足矣终生难忘。
毕竟他也是借由着与白绕相识的因缘而认识了郭嘉,个中曲折,当真是一言难尽。
时光荏苒,想不到白绕在黑山军中,居然也混成了顶级人物了。
陶商近些年对黑山军没什么关注,随即咨询曹操道:“敢问孟德兄,白绕这些年是因为什么原因在黑山军中地位崛起,居然成了张燕的左膀右臂?莫非是此人能力极强?”
也难怪陶商对此事深感疑惑。
不应该啊,当年自己见白绕的时候,那家伙跟二百五没什么区别啊?张燕看上谁不好,偏偏看上了他?弄错了吧?
还是白绕那厮城府实在太深,因而当年表现的未免过于幼稚乎?致使自己一时走眼,看错了他?
似乎是看出了陶商的疑惑,曹操随即告诉他真相。
“陶兄弟也不要把这事想的过于复杂,其实是当年张燕在幽州败给袁绍之后,手下兵马溃散被剿杀了许多,亲信将领大多也因为那场战事战死,黑山军出现大批空档,一时间无人可用,因此才把白饶给提拔了起来,跟能不能力的,没啥大关系。”
陶商:“……”
……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之后,陶商随即起身告辞。
陶商走后,曹操便立刻找来了负责许昌鹰蛇府的主事贾诩。
一见贾诩之面,曹操便直接张口道:“果然是如文和所算,陶商和黑山军确实是有些联系。”
贾诩平淡的点了点头,道:“鹰蛇府的探子早就查探出陶商当年征讨白波回来时,曾经和黑山军有过接触,而且听闻陶商手中有黄巾的一位遗孤,但此人被陶商藏的极深,少有人知,不过近些年来,汝南,青州的黄巾不少归附陶商,只怕亦有此中原因……我看陶商对黑山军伸手也是早晚的事。”
曹操闻言叹道:“这场战事,咱们若是果然能击败袁绍,那下一步,便也要赶紧联系黑山军,不可让陶商日后把整个黑山军都吃了去才是。”
贾诩恭敬的一俯身,道:“司空尽管负责明处的战事,这暗中之事,自有老朽私下调度便是,前一段时间,关中钟繇那边来信,说是黄巾旧贼张白骑与关中诸侯不合,有意依附司空,以求庇护,老夫想在从他的身上下手,用以撬动黑山。”
曹操爽朗的一挥手,道:“文和尽管放手去办,曹某让钟繇配合你便是了。”
……
回了自家的营寨,陶商便立刻找来了郭嘉。
“果然如咱们事先的猜想,曹操与西凉贼李傕和郭汜等人已经搭上了线。”
郭嘉嘿嘿一笑,道:“年初时张绣和胡车儿来投,就曾言李傕和郭汜准备投降曹操,不过经咱们校事府的几番查证,确一直没有掌握实质性的东西,你跟曹操闲话家常,居然就套出来了,着实厉害!怎么查探出来的?”
陶商轻轻的摇头,道:“曹操当然不会对我说肯定的话,只是今日我跟曹操设谋对付袁绍,曹操打算让洛阳钟繇联合关中诸侯北上并州骚扰袁绍,关中诸侯以马腾和韩遂为首,虽然对钟繇敬服,但也绝不可能轻易为了他就去开罪袁绍,那些人都是自私自利之辈,焉能如此?唯有李傕和郭汜当年因为董卓之事与袁绍有大仇,更何况再加上张绣的前言和此番与曹操之谋彼此印证,我料曹操必然是早就已经收复了李、郭二人,不过只是让他们充当偏军,随时北上并州……不曾摆到台面上来。”
郭嘉闻言恍然,道:“李傕和郭汜二人实力不小,特别是李傕的飞熊军,此二贼若是与曹操联合,怕是如虎添翼。”
陶商笑道:“曹操要受李郭,对我来说也并无大碍,不过羹总得两个人一起分,独自一人独吞,太小家子气了……不讲究。”
郭嘉听出了陶商的弦外之音,随即道:“不讲究的话,又当如何?”
陶商轻轻的摸了摸鼻子,道:“不讲究的话。我便教他何为讲究!我已经答应了曹操,在这场战事结束前,会主动供应他所有的人马草料供给,不过一切的草料运输周转,要由我军士卒来做。”
郭嘉闻言先是一愣,细细的思索了一会,方才恍然道:“掌握曹军各营各部的东向和位置,然后方便随时动手……”
陶商点了点头,笑道:“听张绣说,李傕和郭汜手中所掌握的西凉战马是最多的,而偏偏凑效的是,陶某不缺粮,只缺马……回头就纯当是拿粮食换他们的骏马吧!有来有往,这人情才能交的长久……唉,不是我夸我自己,我这个人真是太讲究了,我这哪里是准备劫马,我这分明就是纯纯的公平交换。”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计钳制
按照曹军所提供的地址和路线图,东南方面的金陵军,开始向着中原战场和官渡战场的各处要点向曹军各营运送粮草。
待第一批粮草运送之后,陶商随即找来了那些负责押解粮草的押粮官,全面了解情况,看看己方供给曹操的粮食都被运送往哪里去了。
不过看了半天,陶商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他还是将麾下的五大谋主找来一同参详参详。
最终,还是司马懿先看出了一点端底。
“老师,诸位,这里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司马懿在画好的地图上轻轻一点,对众人说道。
鲁肃眯着眼睛仔细的观察了半晌,方才幽幽道:“中牟?这不是中原之地的县城吗?粮草运往这里有何怪哉?”
司马懿摇着蒲葵扇,郑重道:“按道理来说,粮草运往中原的县城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中牟县城距官渡战场过近,官渡战场曹军的粮草,运往官渡的那批就足够调用,还运往中牟县作甚?而咱们应曹军相邀,运往中牟县的粮草大概是三万石,虽然不少,但对于十万曹兵来说也绝对不多,十万兵将外加牛马,三万石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放在中牟县犹如鸡肋,要他作甚?”
陈登的思绪敏捷,第一个回过味来。
“仲达的意思是,这中牟县的粮秣并不是给官渡本部曹军的,而是提供给北上的袭扰并州的李傕,郭汜所用?”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十之**。”
陈登多少有点没回过味来。
“按照仲达所言,这些粮秣若是给李,郭二人用之,可李傕郭汜二人北上并州,这中牟县距离河内之地不近,又有何用?”
诸葛亮轻轻的放下了白羽扇,道:“元龙先生,小懿的意思,亮已知晓,李,郭二人北上袭扰并州,他们身上必然是轻装简行,此一部分粮秣曹公必然已经是为其二人预备出来了,如果小懿所言不差,中牟县的粮秣,应该是为李,郭二人回军之用。”
鲁肃有些奇怪的看着诸葛亮,道:“孔明,若是如你所言,但这中牟县离并州的距离,未免有些远了吧,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秣之事事关重大,万一这中间稍有耽搁,一时半刻赶不回来……”
诸葛亮笑道:“子敬兄,曹操乃是何等样人?计算粮草时间必然妥帖,且那李傕当年亦是西凉悍将,久经战阵,岂能不会不知个中厉害,他们一定是有把握才敢将后续的军粮囤于中牟县的。”
陈登和鲁肃还是没太琢磨明白,郭嘉却是笑道:“二位恐是被一叶障目了,有些事不能单纯的以远近度之,并州和河内虽远,但中牟之西却是荥阳,荥阳旧址可是有高祖当年的一道工势,二位可曾忘却?”
鲁肃和陈登这一下子方才恍然大悟,他们二人出身南境士族,对于西北和关中地势虽有涉猎,却不甚熟悉,经过郭嘉这般的提点,方才醒悟。
楚汉争雄之际,高祖在荥阳南面安营扎寨,并修筑了一条通往黄河的隧道,以便取用敖仓的粮食。
高祖当时与项羽的对峙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项羽曾多次夺取这条通往黄河的甬道,迫使汉军的粮食无法供应,而时隔数百年,此道犹在荥阳旧址,由此道通往黄河中原,自然不需大费周章。
如此来回一经过推断,众人终于把事情落定。
陶商来回看着五人道:“此事既然已经分析出了眉目,那便请在场的诸位牢记在心,不要对旁人泄露,毕竟眼下乃是我等对抗袁绍的关键环节,我们不能和盟友起内讧,一切的一切,都等打败袁绍之后,再做定论不迟。”
众人一同作揖:“诺。”
五个人心中都明白,徐州和东南之地,最缺的便是战马,而西凉军和河北军的战马乃是天下之冠。
据张绣言,在西凉军各部中,李傕和郭汜的战马数量是最多的,特别是李傕营中的西凉战马,足有八千之数!
依陶商的君子之性,他绝对不会放过这次顺手牵……马的机会。
……
两军对峙,袁绍屡次进攻,曹陶不断的防守,但依照陶商和曹操的性格,他们不会无休止的被动防御下去。
1...223224225226227...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