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陶商这一次北伐的十万精兵,都是他在这八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最精锐精兵强将。
陶商相信,放眼天下,他的金陵军是最优秀,最强悍的军队。
有他们作为扶持,自己在这次北伐的战役中,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陶商麾下的士卒以南方人较多。
如今时近年底,北方寒冷,到时候若是还没有打下青州作为根据,很有可能会被袁绍或是曹操的士兵乘机反扑,这一点不可不防。
所以这趟出兵远征,陶商也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而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拿下一片在河北的根据让三军在那边过年。
陶商把随军的郭嘉,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叫来,把地图展开在他们面前。
“说说吧,这趟出征河北,都各自有什么想法!这仗应该怎么打?畅所欲言,完全不用顾忌。”
郭嘉用手揉了揉鼻子,没吱声。
诸葛亮和司马懿则是互相对视了一下,也没说话。
沉默了好一会之后,还是得由陶商出言打破这个僵局。
“那个……我们这次十万雄师过大江,你们就没有什么意见想要发表一下的吗?哪怕唱首歌抒发一下热血情怀也是可以的,不用这么憋着。”
话说到这份上,再不知声不行了。
郭嘉率先道:“袁绍对徐州防范极深,青州那边被袁绍安插了重兵防守,无论是平原、北海、亦或是南皮,皆深沟高栏,严阵以待,各郡各城皆成犄角之势,眼下这个情况,想要短期内攻克青州,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陶商挑了挑眉:“那你为何当初谏言让我快速出兵?”
郭嘉叹息道:“谏言出兵乃是因为时势,至于这兵怎么出,仗怎么打,我说了不算,您是主将……您得定!”
陶商真想把这浪子一巴掌抽死在墙上。
一点都不负责任的货。
他转头看向了诸葛亮和司马懿。
论及兵法,这两个目下还比不上郭嘉呢……但他们万一有办法呢?
司马懿一看陶商瞧他,急忙摆手道:“老师,别看我,这么大的事我定不了……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陶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现在知道装嫩了?上个月打着我的名号,跑到彭城士族程家私会人家闺女的时候,你可是表现的挺成熟啊。”
司马懿闻言脸色顿时一红。
老师怎么连这事都知道……
诸葛亮握着白羽扇,仔仔细细的端详了皮图半天,那上面有郭嘉标注的袁军在青州的布局。
袁绍对陶商确实是极为重视的,他在青州的几乎安排了诸多守军,而且还把持住了各路要道,并设下诸多营寨。
却也难怪,曹操和陶商若是两路进攻河北,袁绍本事再大,也只能顾忌一面,如今曹操分裂了黑山军,士气正盛,锋芒直指黎阳,他的目标是袁绍的大本营,袁绍不能不亲自对付曹操,如此情况下,就只能用重兵来防御陶商了。
诸葛亮仔细的看了半晌,道:“老师,袁绍如此安排布置,咱们一城一城的攻,一郡一郡的克,就算是情况顺利,没有个半年的时间只怕是不能拿下青州要地……”
陶商知道诸葛亮说的是实话,他也知道眼下这种局面必须要打开,可是他寻思了好久,都没有想到什么好方法。
本指望着郭嘉等人能给自己打开另外一扇窗,可惜他们也不行。
“半年肯定是不行的,再有三个月就要大寒了,若是没有一块稳健的根据地,到时候三军必受严寒之苦,袁绍若是乘隙做出反击,我这十万兵马只怕就要被他彻底吞了。”
郭嘉也是少有的一筹莫展。
平日里了解他的人,断然想不到这天底下居然有事情可以难得倒他。
“唉,不出兵不是,出兵呢……恐一时半刻还攻陷不克,空废其力……袁绍在青州前线布置了这么多的守军,但如此布防后方必然空虚……唉,要是咱们能飞过袁军的屏障就好了。”郭嘉盯着皮图,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飞过去?飞过去……”陶商被郭嘉的话点亮了脑中的一盏明灯,他摸着下巴仔细的思虑良久,突然一拍手道:“这是个好主意,咱们就飞过去!”
“啊?”郭嘉等人顿时全都愣了。
司马懿诧异的看着陶商,心中暗想老师该不是被袁绍的防守阵容给愁疯了吧?
郭嘉被陶商这么一说,脑海中也似乎是有了点想法,但却模模糊糊的抓不住重点。
“咱们……怎么飞过去?”郭嘉想不通透,索性向陶商垂询。
“就这么飞过去!飞呀飞呀飞呀~”陶商笑着在皮图上用手向东北指,向东北不停的指……
“别飞了。”郭嘉擦了擦汗,道:“你这都要飞到海上去了,到时候一个飞不好,三军将士全都得掉到海里淹死喂鱼……”
话说到这,郭嘉猛然一惊,突然回过神来。
“丞相的意思,是要走海路过去?”
陶商点了点头,道:“论及水军和战船多寡,当今天下我江南之地说是第二,谁敢称第一?往日里我们都是在江上行驶,这一次我们分一部分精锐兵马,从徐州沿海的口岸走海路,运送一部分精锐兵马前往东莱郡!”
司马懿恍然大悟:“东莱郡乃是沿海之地,在内陆又不与我方接壤,袁绍只要在北海郡和胶东郡安排重兵,便将我徐州去往东莱郡的旱路堵死,但我军若是分兵走水路,绕道东莱郡奇袭北海,两面夹击,则定可破此僵局!”
陶商用手指轻轻的点着皮图,道:“就是这个道理,此法虽然有些风险,但却也是在我军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走水路毕竟也是我军之所长,不过这跨海对我水军来说,终归还是一个挑战……需要谨慎度之。”
说到这,陶商看向了郭嘉,道:“我将领兵跨海的重任交给奉孝兄,咱们约定时日和地点,届时两面夹击北海郡的袁军,打开一条通路。”
郭嘉一听差点没晕过去。
“丞相,您忘了吗?我当年在长江上第一次乘船差点没吐死!你让我进海里去,郭某岂不得把肠子都吐出来?”
把肠子从嘴里吐出来?
陶商想象了一下,接着浑身一阵恶寒。
好恶心的说。
“除了你,别人领这任务我着实是不放心……放心吧,陶某不亏待你,等这次跨海之战结束,我便上奏天子,请天子为你郭嘉封侯,如何?”
郭嘉闻言一撇嘴,
天子就在你家待着,你还装模作样的上奏个屁啊!
不过封侯这事还是挺对郭嘉脾气的。
他笑呵呵的道:“丞相打算请天子敕封郭某一个什么侯?”
陶商琢磨了一下,道:“咱大汉当年有故昌邑王,废帝刘贺被封海昏侯,你既然一到海上就晕,那陶某就封你个海晕侯吧。”
郭嘉的笑容顿时僵硬了。
郭嘉和司马懿则是在一旁偷笑,差点憋过气去。
“丞相,不带你这么糟践人的啊,人家海昏乃是县名!你这海晕是个什么地界?是算亭侯,乡侯,还是县侯?”
陶商认真的思考了半晌,道:“咱大汉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可如今战乱太多,立功者也甚多,若是都要封侯,纵有万里江山也不够分啊……我看回头还得重拟个法度,将亭继续往下细化,分割成街道办,社区什么的……你就当个表率,做我大汉第一个社区侯吧。”
郭嘉听的眼睛都直了。
什么是……社区侯?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动静
陶商考虑的问题还是比较实际的。
抛除县侯不谈,所谓的亭侯所食禄的地界也不过是方圆十里之地,差不多也就是两个小村庄那么大。
如此,被封侯的人的食邑虽然分摊不出去国家多少资源,但在这个时代却不一样——因为架不住人多。
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和三国时代,被封侯的人更是成群结队,侯之爵位犹如双十一搞批发一样,大批量的被三国君主搞促销,严重的扰乱了诸侯圈爵位的市场价值。
虽然有的侯爷只是名义上的,没有固定的封邑,但是对于人口锐减的三国时代来说,是个侯就得占食邑,这对于长年战乱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负担。
把亭侯往下再分更小的地域,以便于应付未来因为战功如蚂蚁般增长的各种侯爷,确实是当务之急。
但说实话,以亭为单位的方圆十里之地本来就没多少户人家,要是真把他们再继续细分,他们的食邑还真就是一个社区的户口数量。
所以说,从今往后,管这些新增的侯爷,叫社区侯或是街道办事处侯,其实没什么不妥当。
……
商议定了之后,陶商便随即分出一万精锐,交给郭嘉统帅,而东莱郡乃是太史慈的故乡,因此陶商亦是让太史慈与他随行,前往跨海偷袭。
东莱郡地域所处的位置,大概于后世的胶东半岛,也就是烟台和威海之地。其地从中原单独向东独立的支了出来,因此敌方只要额守住中原咽喉,陶商从徐州地界是打不过去的。
但乘船过去,袁军也无人能够阻挡。
至于负责在大海上往来运送兵将的人,自然是甘宁了。
在港口临别之际,郭嘉居然还真的是哭了出来。
他抽噎道:“听说大海之上,经常会有风浪,如今乃是乱世,苍天无眼,少不得郭某这次就得翻船葬身鱼腹之中……回头郭某若是死了,记得让人好好照顾我的遗孀和孩子,让他们饿有饭吃,寒有衣穿。”
甘宁在一旁气的脸红脖子粗,但碍于郭嘉的身份不好意思发作。
“郭卫尉,这也就是老子现在从军了,若是换成当年还当水贼的时候,就冲你在出航前说的这丧气话,老子把你剁成一千块喂狗都情有可原……别说废话了!赶紧上船!”
郭嘉无可奈何的转身往甲板上走。
陶商在他身后冲他招手:“奉孝兄珍重,此次出征,记得要抛头颅洒热血,常思报国舍此身,东莱郡那边就全靠你了,回头我们一起在青州过年。”
郭嘉闻言浑身一栽歪,差点没跌下船板。
什么叫报国舍此身?
能不能说点吉利话!
陶商又对太史慈拱手道:“兄长保重,劳烦你好好照看郭卫尉,记住要时刻不离他左右。”
太史慈见陶商对郭嘉如此关心,很是感动。
三弟对待自己的亲信,真是好的没话说!
太史慈郑重的道:“三弟放心,我一定好好的保护郭卫尉,时刻不离,不让他有丝毫的损伤。”
陶商摇了摇头,道:“兄长你误会了,我让你看着点他,意思是这次远航征讨东莱郡乃是以他为主帅!别的将领没人敢拦着他,也就你有资历可以拾掇他,他办事要是太无法无天,你记得替我大耳刮子抽他。”
太史慈:“……”
郭嘉猛然转过头,气哼哼的道:“回去!赶紧都给郭某回去!你们这是来送人的吗?诚心是给郭某添堵来的……都给我走!”
陶商冲着太史慈笑着一眨眼,随后便率众人离开了码头。
如此一来,徐州军的进兵路线就定下来了。
陶商正面攻打青州,郭嘉和太史慈暗中偷渡到东莱郡,袭击青州之后。
……
荆州,江陵。
“咳、咳、咳!”
自打与金陵水军一战失利之后,刘表没有着急赶回襄阳,而是率众现在江夏主城西陵观察金陵军的动向。
他见陶商没有乘胜进军,攻略江夏郡,他才放下了心,暂时先回江陵面君。
说是面君,但刘琼不过是一个娃娃而已,有什么可见可说的?说白了不过是刘表回江陵休养身体的一个借口而已。
他这一仗败的太惨了,惨到让刘表一时气闷,身体健康指数呈直线般的急速下降。
他甚至还沾染了风寒,每日不停的咳嗽,且时不时的还发高烧。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刘表得病的这段期间,刘备居然亲自来照顾他,每日给他送药,并到处求医,请了江陵附近的诸多名医过来一同给刘表会诊,并制定了最好的休养方案,让刘表的病很快便好转了起来。
刘备所做的一切,旁人不屑一顾,认为他是献媚之徒,但刘备的真诚却统统都落在刘表的眼里。
他心中对刘备的所作所为十分感动。
……
这一日,刘备又到了刘表的居所看望他,并亲自帮刘表煮药喂药。
堂堂一个左将军,能做到这种程度,也着实是太委屈他了。
刘表斜靠在床榻上,慢悠悠的将药吃完。
他擦了擦嘴,突然问刘备道:“玄德,今日朝堂之上,众臣所议之事为何?”
刘备顿时语塞了。
当年被诸侯分赃的朝臣,还有后来在流落到范县的公卿,如今根据个人关系,很多都来到了荆州重新当起了老干部,而这些人在政治思想和人际关系上,基本都倾向于伏完。
刘表最近生病,因而没有按时上朝,但却不代表他在朝堂没有眼线,朝堂上议论的重要事情他自然是知晓的。
见刘备犹犹豫豫的,刘表笑了:“你我兄弟之间,还需要这般生分吗?有什么就说什么。”
刘备点了点头,道:“南方有奏报,说是张羡休养了半年之后,又图谋反,且这一次还勾结了江夏的张武和陈孙,国舅董承提议,言兄长前番江夏之战,败于陶商,身体不适,但战事却不宜耽误,因此主动请缨领兵南下去战张羡……众臣,大多都表示赞成。”
刘表靠在软塌上,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
“老匹夫想的倒是挺美,重臣赞成又有什么用?兵权在谁的手中,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刘备闻言没有搭腔。
事实就是如此。
下朝之后,董承领了伏完的相令,去找蔡瑁要兵将,但蔡瑁丢给他的,只是一个大大的白眼和一声重重的——“哼!”
然后就扭头走了,将董承扔在原地好生尴尬。
伏完知道这件事雷霆震怒,想来他生气也是应该,自己相府的军令,到了蔡瑁那边连个屁都不算,压根就不尿他,可惜却没奈何。
伏完气愤之下,大骂刘表拥兵自重。
“伏完要是派个知兵的,让他去征讨张羡也无不可,毕竟是为朝廷办事,老夫也不会紧捏着这点兵权不放,可问题那董承虽然出身西凉军,可哪里却是个统兵的料?”刘表自言自语的嘲讽道。
说罢,他转过头,看向刘备:“玄德,你说征讨张羡,谁人合适?”
刘备认真的考虑了一下,道:“自然还得是蔡将军亲自前往。”
刘表摇了摇头,叹道:“恐怕不行了,如今江夏的水军大败,蔡瑁需要留在此处,重新招募水军,只怕是没有什么空闲……玄德,要不然,老夫给你兵将,你替朝廷去平定荆南,如何?”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五十七章 断指人
一听刘表让自己率兵去平定荆州南部,刘备心中顿时一喜。
刘表这言下之意,岂不是要付于自己兵权了?
刘备对刘表虽然也算是一片赤诚,但只要是人,就都想往高处走,刘备眼下虽然名为左将军,但所统帅的也不过是自己当初从北方带来的少部分的兵马而已,除了白马义从和陈到替他训练的那支亲卫军战力极强外,其余的兵将实力并不怎么强劲。
因此,他非常迫切的能有一支能够听从自己指挥的强大军队。
可惜的是,他的这个愿望一支没能够如愿。
如今刘表愿意实现他的愿望,自然是大大的超乎了刘备的意料之外。
当下,便见刘备站起身来,要向刘表称谢。
但是,随着刘备站起身的这一个刹那,他心中冷静了,同时也犹豫了。
刘表此举会不会是在试探自己的野心?
毕竟眼下外有江南强敌,内有伏完和董承与他对立,刘表也是心思缜密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是更加的多疑,如何会轻信自己,并交付给自己兵权?
这事着实是有古怪的。
但是,自己若是拒绝了刘表的邀请,万一他不是在试探自己,这凭空而降的机会岂不是白白的流失?
一个看似难以抉择的事情,刘备却在一瞬间就做好了心里准备。
但见他依旧是平日里那副轻描淡写,无欲无求的恳请模样。
刘备对着刘表拱了拱手,道:“兄长如此看重兄弟,备甚是感激,怎奈备乃是才疏学浅,粗鄙不通武事之人,统兵之事着实是不甚精通,还请景升兄见谅,如此重任备实不能当之。”
刘表闻言笑了:“贤弟如何这般过谦?”
“非是过谦,实乃是备对自己甚有自知之名,此番只怕是要辜负景升兄的一片厚意了。”
刘表闻言,心中去了对刘备的几分防备。
紧接着,突然见他捋着胡须笑呵呵的道:“玄德啊,有一件事憋在我心中许久,为兄不知对你当讲还是不当讲,但时至今日,老夫觉得不说也不行了……你我之间纯属闲谈,若是惹的贤弟不痛快,你可千万不要介意才是。”
刘备见刘表话锋一转,就把事往别处谈,心中更加确定了刘表今日是在试探自己。
如此,他就更加不敢对自己的言行放松了。
他对刘表道:“兄长何必如此,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兄长有什么想说的,或是小弟有什么做的不是之处,尽管道来便是。”
刘表摇了摇头,道:“此事还真与贤弟本人无关……其实此事乃是事关你麾下的关云长。”
刘备心中顿时一醒,脑中想起张飞前番给自己写的一封密信,信中道明了关羽在刘表败于陶商之手后,关羽前往张任之营的事。
刘备心中翻江倒海,刘表却是自顾自的说道:“不瞒贤弟,前番为兄与陶贼交手,兵败失利,幸得云长,翼德等人联合益州军出兵相助,方才保得这一条性命……其实以此事论之,云长实乃是有旷世之功的,可是及待为兄欲封赏云长之时,他却跑到益州军那边去了……让老夫派人往他的军营中一顿好找,却是连个人影都找不,呵呵,玄德你说这事闹的……”
刘表的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刘备站起身来,冲着刘表长长作了一揖。
刘表见状一奇:“玄德,你这是作甚?”
刘备正容道:“兄长的话中之意,备明白!但云长乃是何许人也?备也晓得的,云长为人清高,一向最爱颜面,他应张任之遥前往益州军营,也不过是为了些许面皮之事!云长乃是忠义之人,绝不会做出叛勾连之事,这一点备愿意以性命担保!”
刘表本以为自己说了此事,刘备一定会把自己摘干净,没先到他居然先替关羽说话,对他的人品更是高看了几分。
刘表轻声安慰道:“玄德不必如此,为兄也没说云长的什么不是啊?云长忠勇,为兄甚是喜欢,岂会因为这点小事责怪于他!”
刘备再一次长长的作揖,道:“兄长心胸开阔,实乃是旷世明主,但云长不曾得了军令,便私去益州军营,确实是犯了大忌,理应处罚,但备乃是云长兄长,兄弟犯错,我这做长兄的也有责任……”
说罢,便见刘备一转身,走到房间内的架子旁边,拿起刘表的佩剑,“踉”一声拔了出来。
刘表见状顿时一惊,他吓的急忙从床榻上跳起,喝斥道:“玄德,你想做甚?”
而刘表的房门猛然也被推开了,几名护卫急忙奔驰而入,将刘备团团围住。
却见刘备毫不犹豫,抬剑直接砍掉了自己的一根小手指,顿时血流如注。
刘表和满屋的侍卫顿时都惊呆了。
刘备将佩剑扔在地上,用右手拿起了地上的那根小指头,脸色煞白,颤抖着对刘表道:“愿以此指,以恕云长之罪,还请兄长恩允!”
“你……”刘表气的说话都结巴了:“我什么时候说要治云长的罪了?你、你这个糊涂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这么做,对得起你的先祖先父吗?”
刘备露出了一个惨淡的笑容,道:“先父泉下有知,知晓我此举乃是为了兄弟恕罪,想必也不会怪罪小弟的。”
刘表定定的看着刘备,道:“兄弟对于你来说,当真那么重要!”
刘备重重的点头道:“自然。”
“好吧。”便见刘表长叹口气,从着左右挥了挥手,道:“快送玄德去找医师,好生包扎伤口……玄德,今日之事乃是老夫之过,你且回去好生养伤,待养好伤之后,老夫自会有重事相托。”
那些侍卫扶着刘备出去了之后,刘表方才长长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看这事闹的,怎么会弄成这样……你出来吧。”
少时,从刘表床榻后方的内室,走出了一个十**岁的少年,那少年虽然年轻,但相貌却很是丑陋,蒜头鼻子,厚嘴唇子,眯眯眼,脸蛋上还有很多痘痘,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青春期的缘故。
刘表转头看向他道:“你觉得刘备这个人可用吗?”
少年谦谨的一拱手,道:“无论是心智还是义理,皆可用……骠骑将军可用此人为帅,令其征讨荆南,想无差错。”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谈
刘表站起身,丝毫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他转头看向年轻人,道:“此人有能力,老夫亦是亦是知晓,只是怕与他兵权之后,日后再想收回可就难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