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不过这些对于吕旷来讲都不算是事……最重要的,若是此事乃是真的,那就可以抓住陶商勾结南匈奴王庭的实质性证据,替袁绍扳回胜算。
到时候,河北的战局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陶商在南方所设立的朝堂,必然不稳!
河北如今在麴义叛变,颜良战死,高览低谷的情况下,又经历了官渡大败,损兵折将无数,袁麾下绍继续大将之职的人才空缺,自己若是能帮袁绍解决因为陶商所产生的政治弊端,袁绍给自己的恩裳毫无疑问,一定多到让人无法想象。
在赏赐这一方面,袁绍对于手下从来都不会吝啬。
吕旷拍着手掌,立刻向于夫罗仔细的请教了陶商勾结南匈奴的事情。
于夫罗告诉吕旷,陶商这些年通过自己的路子,认识了不少南匈奴的旁支部落,甚至还有一些幽州边境的鲜卑部落,陶商近些年来与他们交好,此番陶商对他们许以重利,他们此刻皆屯扎在汉朝的边境,陶商打算勾连他们,请他们偷偷的越过任丘、河间等地,奇袭吕旷所在的背后,与他两面夹击。
吕旷拿来皮图琢磨了一些于夫罗所提供的路线,发现虽然冒险,但却真有些可行性。
吕旷的心有些活了,他随即让人将于夫罗暂且安置,并派人飞马向屯兵在临淄城的吕翔通报,请他速速来一趟北海。
吕翔知道消息之后,马不停蹄,当夜便抵达了吕旷处。
听吕旷叙述完了之后,吕翔似是有些犹豫,他对吕旷说道:“此事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大将军让我们镇守青州,不许出战,咱们擅自离开,回头我怕大将军怪罪……”
吕旷摆了摆手,道:“兄弟你这就是多虑了,袁公只是让咱们不许出战,可没说不让咱们去劫杀匈奴人,只要咱们能抓住他们的首领舌头,那便是大功劳一件!回头表奏袁公,你我继承麴义和颜良的位置,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吕翔闻言犹豫道:“那咱们走了,这前线的各寨那边……”
“咱们不动前线营寨兵将,只是带本城兵马暗中前往,任凭陶商有通天之能,也不会知晓咱们的行踪,且就是知道了,他又能跨的寨来攻打咱们?还不是像现在这样僵持着。”
吕翔依旧是不敢决断:“要不……咱们把此事告知幽州的二公子,请他出兵去截杀便是了。”
“嗨!这如何使得?如此行事,那功劳岂不是就成他的了?断断不可,兄弟你就信为兄这一次,事成之后,咱们立刻赶回便是。”
“可万一这事是假的呢?”
“应该不会,他于夫罗安心的住在咱们的城池内,此事若是假的,回头我焉能不找他算账?我看他吃得好睡的香,想来是对此事极有把握!”
吕翔经不住吕旷的劝,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
……
于是乎,吕旷和吕翔就暗中出兵,向着于耳鼻所指明的道路潜伏而去。
与此同时,东面的太史慈和郭嘉已经登岸,一万兵马在上岸之后,带好了足够的口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蓬莱、黄县等地,将东莱郡掌握于手中。
东莱郡地处东部沿海,不与徐州接壤,因此守备极其薄弱,倒是好打。
但是打下了东莱郡之后,继续向西进攻,就有敌方的重兵把守了。
特别是东莱郡向西的临淄城,乃是青州重镇,若是能夺下此处,就犹如在青州袁军的背后狠狠的插上了一刀,而且还能得到一块让己方休养生息的要地,战略意义可谓巨大。
但同样的,临淄城一定有着大量的袁军驻守,这一点无可置疑。
为了能够稳妥的打下临淄城,郭嘉随即派校事府的随军校事,先前往临淄城打探敌方的消息和兵马布置。
而事实却超乎了郭嘉和太史慈的预料之外。
校事打探完毕回报说,说是就在前几日,吕翔引领着临淄城的一部分兵将,悄悄的离开了城池,往西面会和北海的吕旷,二人一同合兵,奔着北方而走,不知所谓何事。
太史慈听到了这个消息,当下显得颇为有益,随即跟郭嘉商量。
“郭卫尉,咱们的行踪是不是已经暴露了?我怎么感觉这是吕旷和吕翔的诱敌之计呢?”
郭嘉筹谋了半晌道:“依照郭某的经验,吕翔率兵奔北走不像是诱敌,他若是真想引诱我们,围而歼之,那应该是假装不晓得我们已经占领了东莱郡,率兵南向假装去与我军主力作战才是。”
太史慈疑惑道:“吕翔若不是引诱咱们,那他此举深意为何?”
郭嘉苦笑道:“郭某感觉吕翔不但不是在引诱咱们,而且好像是被引诱了。”
“被引诱了?您的意思是……”
“除了丞相,谁还能想出这样的损招,让二吕领兵往反方向走?且不论丞相到底是使的什么妙计,此事对咱们却是一个天赐良机……子义将军,咱们今夜便点齐兵马出发,连夜进兵,要在两日之内,拿下临淄城!”
“诺!”
:。: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据地
当天夜里,太史慈便亲自率兵,向着临淄城的方向加紧进军。
抵达临淄城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的夜晚,太史慈一刻也没有休息,便立刻命士兵们对城池展开了攻击。
临淄城的守备兵力不弱,可惜的是吕翔因为受到了吕旷的蛊惑,领兵北上,还妄想着截杀匈奴去,如今的临淄城,防守事宜全部交给了他的副将邱瑜。
邱瑜也是一员河北的悍将,若是他认真布防,谨守城池,太史慈的一万兵马根本连临淄城的边都摸不着。
但可惜的是,临淄城并非第一前线,在陶商军打到临淄城之前,尚有诸多袁军设立的关防哨卡等着金陵军突破,所以邱瑜并不是很着急,而且吕旷不在,城池的守备也因此松懈了许多。
邱瑜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一支金陵军从海上绕道而来。
邱瑜此刻正躺在府内的床榻上,呼呼大睡,看那副砸吧着嘴、流口水的神情,好似做了春梦一样。
邱瑜的梦正做的香甜,隐隐约约的,耳边似是响起了一阵阵的喊杀之声。
紧接着,便见房门猛然被推开,一名侍卫匆忙的冲了进来,慌张的对着邱瑜喊道:“邱将军,大事不好!金陵军攻杀进城池当中了!”
邱瑜被那侍卫吓了一跳,从床榻上直接滚落了下来。
他顾不得屁股上的疼痛,睡眼稀松的看着那名侍卫,奇道:“陶商打进来了?这怎么可能!金陵军距离临淄城中间,尚有十道营寨,深沟高垒,金陵军难道都是长了翅膀的鸡,可以飞进来的不成?”
那侍卫很想纠正邱瑜话中的两个错误——第一个是鸡本来就长翅膀,长翅膀的鸡没什么可稀罕的,第二个就是鸡即使长了翅膀,它也根本飞不起来。
但这话他终归是没敢说,挑上将的语病……找抽吗?
“虽不知道金陵军是如何冲过重重包围,但眼下他们确实是杀进临淄城了,我军措不及防,损失惨重,眼下东面的瓮城包括街区都已经被金陵军所占,其主将正奔着将军所在的府邸冲杀而来!”
邱瑜听了这话,起初脑袋有点发懵,但稍后便恢复了理智。
他毕竟是袁绍麾下的大将,当年在冀州之时,靠对阵黑山军起家,多立功勋。
河北多俊杰,世人只知颜良文丑等人之名,却不晓得除了他们之外,河北的能人猛将多犹如繁星,数不胜数。
邱瑜火速穿上衣甲,召集府内近卫军,整军出发,直奔着东门而去。
尚还没行出多远,就迎面碰上了赶来的太史慈。
擒贼先擒王,太史慈领兵最注重的就是这个,凭借着自身的勇武,这一招他屡试不爽。
“哪里窜出来的金陵狗,居然敢来袭扰我临淄城,不想活了吗?”
太史慈见邱瑜身材高大,犹如狗熊一般,知道此人也是一名悍将。
北方人因为饮食和气候的原因,普遍体型宽厚,类似邱瑜这样的猛将,对于河北军来说倒是数不胜数。
太史慈遥遥的将长戟抬起,指着邱瑜,道:“颜良都是我手下败将,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和我夸口?看本将取你首级。”
说罢,便指挥三军冲上去杀邱瑜。
邱瑜心头一惊。
杀颜良?原来这厮便是太史慈。
邱瑜身边的护卫呈月牙形,摆出防守方阵,将邱瑜牢牢的护持在中间。
太史慈一马当先,用画戟厮杀开了一条血路,劈波斩浪,直奔着邱瑜杀去。
少时,太史慈杀至邱瑜的面前,抬手便罩着他面门刺。
杀了颜良之后,太史慈名声大噪,河北诸人皆知其勇,邱瑜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着实是没想到太史慈这么猛,居然敢冲进自己的军营直接来杀自己……他真当自己是铁打的不成?
邱瑜怡然不惧,抬起手中刀就开始跟他过招,两人对阵了几招之后,都对彼此的力气和武技表示佩服。
但太史慈毕竟冲的太过靠前,应对了几招之后,便见四面八方都有袁军士兵围了上来,和邱瑜一同夹击太史慈。
太史慈没有杀的了邱瑜,又有些陷入被动的局面,他也不着慌,一甩长戟,荡开邱瑜的大刀,然后勒马便往回杀,冲着己方的阵营又杀了回去。
这一下子邱瑜心中可着实是不太高兴了。
此人未免太过嘚瑟了!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你真把我当这来来回回的当城门过着玩呢?
邱瑜抖擞精神,持刀奔着太史慈追了过去。
既然来了,那就干脆别走了!
太史慈往回返杀的路上有袁军阻拦,速度自然没有邱瑜要快,不多一会,便见邱瑜已然追了上来,看着着就要对着太史慈的脖颈挥刀。
但异变骤然丛生。
太史慈猛然将背脊拉直,人向后一翻身,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张劲弓。
他拉紧了弓弦,对着邱瑜的面门,一箭骤然射出,直接扎在了邱瑜的面门上。
邱瑜看见太史慈回身射箭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中计了。
人家这是玩了一招回马弓啊!
但即使明白,他也无法逆转眼前的这个情况。
毕竟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能够躲开太史慈箭的人,当今这个天下只怕是没有的。
邱瑜的额头中了一箭,两只眼睛瞪的浑圆,庞大的身躯从马匹上轰然倒塌了下来。
……
守城将官被杀,袁军群龙无首,太史慈很快的便将城池的掌控权夺了下来。
而随着临淄城这一战,跨海夺城的金陵军也彻底浮上来水面,不再是一支暗军。
拿下了城池之后,郭嘉便和太史慈一起进入了城池。
郭嘉入城之后,不管安民不管城池布防,而是直奔着郡守府的府衙而去。
太史慈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多问,只是跟着郭嘉一同去,看他要干什么。
一进了郡守府的府衙,郭嘉便吩咐跟随他一同而来的那些校事府的校事:“给我翻!一定要找到。”
众人随即应诺,轰然四散,到处翻找。
太史慈疑惑的看着郭嘉,奇道:“郭卫尉,您如此着急,这是在找什么?……找钱吗?”
钱?
郭嘉心中暗道你当我是谁……难道我看着像姓陶的?
郭嘉摇了摇头,道:“子义将军勿急,待郭某找到之后,自然会对你说明个中厉害关系。”
校事府的人,不但打探情报是一把好手,偷鸡摸狗的行当也是玩的炉火纯青。
少时,便见一名校事把一块临淄城的郡守印绶呈递到了郭嘉的面前。
一看见那块印绶,郭嘉的心顿时就落了下来。
他嘴角挂起一丝笑容,自言自语的点头道:“大事定矣。”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负责任的郭嘉
看着那块摆在自己面前的印绶,郭嘉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如今吕旷和吕翔被陶商骗到了北面,而阻挡陶商大军行进的,不过就是以北海郡前线为屏障的那些在要道上立寨的袁军而已。
那些营寨陶商不是打不下来,而是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攻略,但如今有了吕翔留下的这块印绶,攻寨的这些时间,只怕是都省下了。
看着郭嘉的一双眼睛瞅着那块石头都要放绿光了,太史慈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郭卫尉这眼神有点不对啊,犹如饥渴了三年的监牢犯乍然看到一个脱光了衣服的美女一样,整个一副安耐不住的样子,他该不是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幻想吧?
“郭卫尉,您这是……”
“子义将军稍后,且待郭某处理一下事情之后,再向你细细解释。”
太史慈尴尬的闭上了嘴。
好吧,他们这些学文的就是矫情,不把事情办成,坚决是一个带响的屁都不给你放的。
太史慈也不挑理,静静的看着姓郭的装逼。
郭嘉又命那些校事府的人,将整个府邸的简牍书信都给自己找来,但凡是带字的,便一律不许放过。
校事们的工作效率放眼整个大汉朝,当真无敌,就在郭嘉的命令下了之后,不一会便见他们将成堆的简牍堆在了府邸正厅的案头。
郭嘉走了过去,随手拿起一卷,细细的翻阅了一会之后,然后随后就扔了。
然后又拿起一卷,随手扔了。
再一卷,又扔……
大概连翻了几十卷之后,郭嘉凑齐了几卷由吕翔亲自书写的公文,仔细的研究了一会吕旷书信公文的语气和措辞之后,便招呼过校事,命他们将前线各个军寨的校尉名称报了上来。
随后,郭嘉便一封一封的仿照吕翔的笔记和语气,开始给那些前军寨的校尉们写告急书信,然后便用吕旷遗留在府邸的大印,一下一下的往那些简牍上盖。
少时,郭嘉写完之后,将那些简牍挨个吹了一遍之后,放在桌案上细细的观看。
随后,郭嘉冲着太史慈挥了挥手,道:“子义将军且过来看,看完一切便自然知晓郭某之意。”
太史慈早就是好奇的不行,但出于义理和自尊自重,他还是没好意思主动上前过来参阅。
见郭嘉主动招呼他,太史慈方才走过去低头细瞧。
原来这上面,都是郭嘉仿造吕翔的笔记,写出来的召众前寨兵将回返临淄城救援的军令。
太史慈看的头皮有些发麻。
“郭卫尉,在下听说吕旷和吕翔此番坐守青州有指令,只许他们固守,不许他们随意出兵,而你如今调令他们回援……他们能听吗?”
郭嘉呵呵一笑,道:“不许出兵的根本理由,是为了防止我军打入到青州内部,但如今咱们已经越过他们的防线,攻入临淄城,只要咱们大肆宣扬此事,快速将临淄城失陷的消息散播出去,别说他们接到了这份调令,便是没有调令,想来他们也是坐不住的。”
太史慈闻言恍然大悟,但又想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们若是回援……那咱们这边应该怎么办?”
郭嘉嘿嘿一笑,道:“还能怎么办,固守城池呗。”
太史慈闻言都要哭了。
“郭卫尉,咱们麾下只有一万人马,而袁军在前线布防的人手可是咱们的好几倍,这、这万一要是守不住……”
郭嘉站起身,用手在脖子前轻轻一划,比划了一下道:“万一要是守不住,那咱们俩估计就全都得玩完了,所以子义将军,无论敌方回援的人马再多,你也一定要坚持到丞相攻入青州腹地,和咱们前后夹击,解除咱们的危机。”
太史慈闻言只想骂娘。
你定的计策,听这意思到头来还得我给你擦屁股?
咱金陵军的谋主,都是这么不负责任的吗?
……
翌日,从临淄城假扮成袁军传令兵的校事们各自揣着一份求援书信,飞马向着前线的袁军各个守备军寨而去。
各处营寨的守将接到“吕翔”的求援书信之后,顿时都慌了神,急忙派遣麾下的士卒们去打听后方的情况。
这不打听倒好,一打听之下非同小可!
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金陵兵,绕过己方在北海郡前线的层层布置,直接攻克了东莱郡,连临淄城亦是在近日被夺了下来,青州腹地的中心之地已经失陷。
这一下子,那些前寨的袁军将领们可坐不住了。
就算是有袁绍的军令,他们也不敢再继续固守了,所有守备军寨的将领们纷纷组织兵马回返救城。
一则是后方失陷,对方随时都有可能掐死己方的粮道,若是不往回打,袁军就得被金陵兵给活活憋死。
第二,主将吕翔的求援书信已到,若是不回兵,便是违背了将领。
第三,当初他们肯舍身忘死的镇守在前线的最主要原因,乃是因为他们的家眷在后方被二吕掌握在手里,用以钳制诸人。
如今城池丢了,家眷都陷落了,钳制诸将的东西没了,大家还在前线死拼个鸡毛?
……
这一日,陶商刚刚起床锻炼完,坐在帅帐吃早饭,突见许褚呼哧带喘的跑进了帅帐,高声对陶商喊道:
“丞相!探马传报,阻挡咱们那些关卡营寨的袁军,一夜之间全都撤了!”
陶商正在喝粥,许褚的大嗓门一吼出来,差点没给他吓的呛着。
“咳、咳!”他使劲的擦了擦嘴,不满的看着许褚。
这混蛋一嗓子烫我一嘴泡。
许褚点着脚看陶商的碗。
“喝什么呢?这么香!看把你急的,呛着了吧?”
陶商一挑眉,淡淡道:“肉汤。”
“瞎说,某家闻着明明是米粥。”
“知道是米粥还问,大早上你是故意找茬作死吗?”
说罢,陶商把粥放在桌案上,问道:
“你说对方前线的袁军都撤了?”
“是的,全都撤了,一个兵都不剩。”
陶商摸着下巴道:“你确定不是对方的诱敌之计?”
许褚使劲的晃着大脑袋,道:“属下和黄忠,赵云派兵四下查探三十里,并无任何埋伏的痕迹!那些袁军肯定是撤了。”
陶商恍然的点了点头,道:“他们这么着急的撤兵,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就是他们的媳妇在后方全都被人睡了,袁军这是结伴回去集体砍人;第二点就是郭嘉和太史慈的兵马拿下了敌方的重镇,这一定是郭嘉想出的办法,给我们打开通路,两路夹击袁军。”
说到这,陶商认真的看着许褚道:“许将军,依你之见,我这两个分析,哪一个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许褚长着嘴巴,直勾勾的看着陶商,寻思了半晌,道:“那个,我感觉是……一半一半吧。”
陶商:“……”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语中的诸葛亮
知晓了前线防守的袁军大部分都撤走了的消息,陶商立刻召集诸将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对策。
僵局已经打开了,先是陶商的跨海袭郡的战略,紧接着又是郭嘉等人在夺取了临淄城之后,来了个将计就计的延展之计,还散播可临淄城失守的消息,配合以“吕翔”的调兵令,将袁军将士都诓骗了回去。
陶商和郭嘉合作搭档多年,彼此可谓是极有默契。
他在细细的思索之后,便了然了郭嘉的深意。
用计谋引诱前线的袁军攻打临淄城,为陶商放空通路,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一旦那些袁军攻克了临淄城,等待郭嘉和太史慈的,就是灭顶之灾。
猜到了郭嘉的用意,陶商不由笑着叹了口气。
都是当了卫尉的人了,做事还是这么不长进,稍不留神就玩火。
既然大致能够猜度出郭嘉的套路,那下一步就是看己方如何配合他了。
听完陶商简单的讲解之后,在场诸将一致表示,立刻出兵,紧随着袁军之后,和临淄城的郭嘉一同内外夹击,消灭袁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掌控住北海和东莱之地,割取青州的半壁江山,用来在河北立足。
大家的想法跟陶商差不多,不过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异议。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老师,学生有一个方法,或许可以更快的令袁军溃败,稳固两郡之地。”
陶商很了解他的这个学生,诸葛亮要么一般不说话,一说话就是精华,其建议每次都可谓是相当的中肯。
“孔明,说说你的想法。”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道:“袁军着急回临淄城,其意甚急,攻势想必也极为强劲,以郭公之能,既然敢出此策,那必然是胸有成竹,有办法应对……”
陶商闻言不由唏嘘。
这事还真就是不一定。
你诸葛亮办事求稳,姓郭的可不是那样的人。
那小子纯赌徒。
诸葛亮继续道:“咱们现在即使回军,也未必能迅速的击败如此盛怒之下的袁军,一个不好,说不得还会受到重大的损失,既解决不了郭公的危机,又需要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陶商点了点头,道:“说下去。”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想要瓦解这些盛怒的袁军,没有什么是比拿下他们主将的首级更迅速的做法了……”
陶商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不愧就是诸葛亮,一语中的。
青州袁军目下的首领是二吕,要想打击他们的战意和怒气,用最小的损失将他们彻底击溃,二吕的人头毫无疑问是最佳契机。
1...262263264265266...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