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别乱喊,文远将军还没死呢!”
金陵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一鼓作气的就突破到了城池之下,直抵襄阳城的北门。
庞统在城上看着下方的兵马,赞叹道:“金陵军的确勇猛,天下强军之名,着实名不虚传,我军不如也!”
关羽在城池上,也一直在细细的观察着下方的情况,他现在不渴望别的,最渴望的就是徐荣能够领兵攻城。
关羽这个人极为傲气,傲气到即使是儿子死了,也不会当着外人流泪,让别人看到自己有丝毫悲伤软弱的情绪,他好寻机报仇。
但他不表现出来,并不代表他心中过去了这个坎,相反的,和普通人相比,他心中仇恨压制在自己的情绪下,其实更容易爆发。
更何况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极为丢面子的事情。
自己的长子,因为自己的计策,当着自己的面,被外人砍死,跌落水中,至今连尸体都找不出来,这股自责的情绪一直笼罩着他的内心。
所以他眼下的脾气多少有些怪异,但一般人看不出来。
能看出他不太对劲的,或许只有张飞而已。
眼看着下方两名小将率兵攻城,关羽的心中莫名的又回忆起了关平,他的眼眸中怒火更甚。
“来人,着腰引弩军来!”
荆州校尉李颚一听关羽的话,不由吓了一跳,道:“关将军,庞司徒吩咐了,腰引弩非到万不得已的危机关头,不可轻出,需得听他吩咐。”
“难道现在就不是危机关头吗?”关羽怒声道:“速速安排!”
面对关羽的威势,李颚不敢怠慢,立刻便去吩咐着腰引弩军登城。
庞统正在城头的另一边组织安排防守,一听手下人说关羽着腰引弩军上城,不由大惊失色。
腰引弩是大汉利器,以腰力上弦,威力巨大,居高临下便是重甲兵都防守不住。
但也正因为如此,腰引弩的箭支制作时间较长,工期复杂,整个襄阳城内的存量也不是很多,不到万不得已的关头,庞统不想使,是想留作杀手锏,解开危局之时用的。
想不到关羽没得他的调令,居然就私自弄上了城池并用以击敌。
这也太傲慢了,完全就是没把我当回事啊!
与此同时,敌军的箭击在关羽的指挥下开始向着城下射去,一时间强弩如炮,威力十足,金陵军遭到迎头重击,攻势完全不能前进分毫。
阿飞站在城下,见状不由冷汗淋漓,他急忙冲着已经咬着刀,攀爬城梯的黄叙喊道:“兄弟,是腰引弩,想不到他们居然有这等利器,别爬了,快下来!”
黄叙也知道现在情况有些不对劲,但此刻此刻,已经爬到了城池的半截,想在若是往下撤,只怕也是不可能的。
速度上根本来不及。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隐隐约约的,他似是看见城头上的一名身着甲胄的丑男,正在和一名身材高大,相貌极为威武的红脸男子在争吵着什么。
黄叙只是大概看了一下,便也顾不得其他了,他在危机关头,无奈之下,只得一咬牙,奋力向下一跳。
他此时已经爬了近两丈的距离,如今这么蹦下去,不消多说,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啊!”
黄叙摔下来之后,使劲的捂着腿,高声呼叫,看样子应该是腿骨折了。
阿飞急忙奔了上来,将黄叙从地上抬起来,背在后背上,一边单手用兵器阻挡着面前的箭弩,一边高声喝道:“退!暂且后退!”
这一下子,金陵军攻城的士气堕尽,却是无法在进攻了。
而城头上,庞统则是在怒叱关羽。
“关将军,腰引弩弓弦和箭支眼下城中极为有限,庞某曾下过军令,非危机时刻不可擅用,想来你是知道的吧?”
关羽沉默了一下,道:“关某知晓。”
“既然知晓,为何要违背军令擅自动用此弩?”
关羽对庞统解释道:“庞司徒,在关某看来,适才的情况就是危机时刻,金陵军士气正盛,敌军两名小将已经攀上了城头,若是不乘着刚才的时机将他们击退,只怕他们很容易就登上城楼了。”
庞统闻言先是一愣,接着皱眉道:“情况如此危机,你如何不先禀明于某?”
关羽淡淡道:“司徒远在城头的另外一侧,若是提前报你,却如何来得及?”
庞统听了这话,顿时一窒。
他黑着脸道:“庞统实在是看不出来,那区区两个小将,能成多大气候?会使城池有危险?
关羽淡淡道:“司徒不经战阵,自然看不出那两个小子的厉害,他们虽然年轻,但却是当世少有的猛将,一个乃是金陵大将黄忠之子黄叙,一个叫做阿飞,据说乃是枪神童渊之子。”
庞统乃是当世的人杰,自然也是听出了关羽语气中对他的轻视,心中自然是气的不行。
这关羽也太傲气了,他这言下之意摆明了是自己没有经验,而他久经沙场,能够看出个中利弊。
却也难怪,现在的庞统刚刚二十五岁,就算是有才名,但位居主帅,号令一群久经沙场,且目下在荆州地位也不低的武将,未免是有些过于抬高。
而且庞统还有一个劣势,就是他相貌太过丑陋,给人的印象分不高。
在关羽看来,他就是一个借着庞德公的关系和名望,承祖辈之荫而上来的小儿而已。
若是换成平时,庞统或许会用时间,慢慢的让关羽了解他的才华和能力,从而达到让他对自己心服口福的目地,但眼下时间实在是太过于紧迫,大敌当前,庞统没有那个时间。
却见庞统对旁边的校尉道:“将关羽给我拿下!”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三十八章 诸葛瑾到来
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整个场间完全没有动静。
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按照庞统说的去做。
荆州军自打刘表去世后,刘备便凭借和庞氏的联合,以及当初他在荆南平定张羡的功绩,一举拿到了大部分荆州军的兵权,而这期间,帮助他整合这些兵马的人,就是关羽和张飞。
而庞统身为司徒,平日里基本不接触军旅之事,如今大战在即,他奉命来此总督北军,虽然他有名义,但就实际的来讲,他在军中的威望确实远不及关羽。
襄阳的诸将很多根本就没见过他。
就算是他有个司徒的名位,但自打蔡瑁的权力被架空以来,在襄阳军中说了算的人,一直就是关羽。
这突然钻出来一个司徒,让他们把自己的主将拿下,这是不是有点?
校尉李颚紧张的来回看着两人,突然道:“司徒,关将军一时鲁莽,念在他也是一心为了保护襄阳城,还请司徒格外开恩。”
旁边的几名将领一同道:“还请司徒恕关将军之罪!”
庞统见状,心中不由暗暗叹了口。
他现在,毕竟是属于外来客啊。
罢了,罢了,还是对付金陵军要紧。
庞统无奈的挥了挥手,对他们道:“罢了,看在诸将面上,关将军,庞某这次就放你一次,不予追究,还请你今后好自为之。”
……
与此同时,陶商那边也正在针对这次的攻城情况做出评估。
襄阳城不好打,陶商心中有数,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襄阳城居然会这么不好打。
而且张辽和黄叙还都受了伤。
“眼下这种情况,倒是不好处置了。”陶商轻轻的敲打着桌案,环视周边诸人道:“襄阳城的坚固,超乎我们的想象,咱们若是从后方家调人马,倒也不是不能攻克,只是损失也一样不小,这种用白骨堆出来的方式,我不喜欢。”
田丰显得也很是愁,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除去强打,却无别的战法。”
帐篷内,诸人一起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帐外有人禀报道:“丞相,黄叙将军求见。”
陶商疑惑道:“他的腿不是受伤了吗?还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不知道,阿飞将军搀着黄叙将军,似乎有重要的事情,着急求见丞相。”
“要事?”陶商皱了皱眉,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进来。”
少时,却见阿飞搀着一拐一瘸的黄叙,走进了陶商的帅帐内。
一看见黄叙的样子,陶商不由有些心疼。
“唉,你说你,就算是身先士卒,总也要有个度吧,这伤只怕你最少也得静养三个月。”
黄叙急忙对陶商道:“不用不用,末将只消用一个月,便可养好这一身的伤,丞相无需挂怀。”
“瞎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回头我派人送你回许昌。”
阿飞碎嘴的毛病又上来了,他笑呵呵的对黄叙道:“兄弟,原先义父有事没事的总说要打折你的腿,如今你的腿自己折了,他老人家这下也算是省心了。”
“……”
满帐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陶商长长的叹了口气,这孩子当真是欠揍的节奏啊。
黄叙看她的眼神非常不善,若非这小子现在腿脚不利索,陶商估计黄叙一定会上去踢他。
但眼下黄叙有正事,实在是没工夫搭理他。
黄叙清了清喉咙,对着陶商道:“丞相,末将在攻城攀梯的时候,隐约看到件事,却是不知道对丞相攻打襄阳,有没有用处,故而特来禀明。”
见黄叙这般正式,陶商多少有些好奇,随即道:“坐着说。”
黄叙苦哈哈的望了陶商一眼,然后指了指自己那条悬空的腿:“折了,坐不下。”
“哦,那就躺着说吧。”陶商表示非常的理解。
黄叙:“……”
少时,黄叙把今天在城头看到的那匆忙一幕向着陶商复述了一遍。
陶商闻言低头沉思,而田丰亦是沉思。
少时,却见陶商转头看向田丰:“元皓先生觉得怎么样?”
田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终于缓缓抬头,叹道:“关羽一直替刘备镇守襄阳,且从征多年,也算是战场的老手,而庞统乃是庞德公之侄儿,虽有才名,但毕竟年轻,且临阵经验较少……”
“所以关羽未必服他。”陶商恍然的点了点头:“这就是将帅不和呀。”
田丰看向陶商,道:“丞相打算怎么利用此事?”
“这个,我目下还没有想要,且待我认真考虑一下,再做筹谋不迟。”陶商站起身,开始在帅帐内来回度步。
这一晃,就到了晚饭的时间。
陶商还是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掌灯时分,却有一个人从金陵城赶来抵达了前阵。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瑾。
见了诸葛瑾,陶商很是疑惑。
诸葛瑾自打归附到自己的帐下,便少有从征,基本上都是负责扬州境内的政治事务,今日突然跑到军前,一定是有什么要事。
“子瑜,你不在金陵城,来襄阳干什么?”
诸葛瑾也是舟车劳顿。
他喝了一口水,长长的舒缓了一口气,然后对陶商道:“孔明随骠骑将军出征江夏,从南昌临行前,写书信一封,派人置于我处。”
陶商闻言一愣:“孔明写的书信,什么内容?”
诸葛瑾道:“他让我前往襄阳军中,协助丞相拿下襄阳城。”
陶商闻言不由笑了。
诸葛亮这小子,当真是长大了,成熟了,他人在江夏,却还惦记着襄阳的战事,知道为老师分忧。
“孔明既然让子瑜你过来,想必就是有了绝佳的对策,他如何说?”
诸葛瑾又喝了一口水,斟酌了一下词语道:“家父和家叔生前的时候,在荆州曾有一相识之人,若能说服此人,则必然有利于丞相的大业,届时也尽得荆北之土。”
“还有这样的人?是谁?”
诸葛瑾道:“家叔当年在荆州,曾与南郡大士蔡讽有过几面之缘,曾通过他结实了其婿黄承彦,蔡讽系蔡瑁之父,与黄承彦有亲,孔明之意,是想让在下通过黄承彦,结识蔡瑁,并替丞相说服于他。”
“原来是这层关系。”陶商前一段倒是想过蔡瑁的问题,不过他跟蔡瑁不认识,中间没有联系,因此就暂时作罢,此刻听诸葛瑾一说,顿时又燃起了希望。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三十九章 访蔡瑁
“孔明谋下的这条计策,子瑜你有几分把握?”陶商询问诸葛瑾道。
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都是大才,而且他们兄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做事比较稳重,而且从来不红口白牙的四处喧哗,办事极为扎实,这也是陶商最欣赏诸葛家的地方。
诸葛瑾果然是个很沉稳的人,他静静的沉思了半晌,似乎是在仔细的盘算着成功几率。
最后,他谦谨的对陶商言道:“应有七成把握。”
很谨慎的数字,既没有模棱两可,也没有拍着胸脯吹嘘十成,陶商对他说出的数字表示非常满意。
“需要陶某做些什么?”
诸葛瑾忙道:“有两件事,一则是需要丞相分配一下兵马,转换一下三军部署,二则还请丞相帮我分析一下在下的说降之词是否存在什么疏漏之处。”
陶商认真的思索了一下,道:“我还真就是有一些想法和几条建议,咱们不妨磋商一下。”
“丞相请讲。”
……
诸葛瑾道到达襄阳城的第二天,金陵军的六万兵马便开始分兵了。
一万人马转回到了樊城,剩余的五万人马则是在金陵诸将的带领下,开始向南阳郡周边的城池进发。
其中包括西鄂、南乡、蔡阳、舞阴等地……
而包围在襄阳城的金陵军则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金陵军的动作很快就传达了襄阳城内。
襄阳诸将急忙去找庞统,要求出战。
魏延对庞统道:“司徒,陶商分兵取襄阳周边的十余个郡县,似有打下襄阳周围的重镇,以合围战术迫城,眼下敌军分散,正是咱们出兵攻打他们的大好良机!末将等请求司徒准许,允我等出战!”
庞统静静的看着魏延,又看了看那些急不可耐的金陵军诸将,道:“各位将军率领兵马,开始准备守城军械,加固城防便可,无需多言。”
襄阳诸将一听顿时急了。
却有校尉韩齐站出来道:“司徒,眼下敌军分散,战力不齐,正是逐个击破的好时机,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回头金陵军打下了襄阳城的诸多县城,将襄阳拱围,那这仗可就是不太好打了。”
“不妨事的。”庞统淡淡言道:“襄阳乃是进入荆州的门户,重资和武库基本都在襄阳,周边郡县的收成基本也被归拢在襄阳,陶商就是把周边的县城都扫荡干净,也难以进入荆州腹地,无碍。”
张飞对庞统道:“可不论如何,那也是失去了不少的城池,白白便宜了陶商!”
庞统淡淡道:“以后还能夺回来的,不妨事。”
关羽站出来,对庞统道:“司徒此言,莫不是想任凭陶军在汉水南岸站稳脚跟而不顾?”
庞统眯着眼睛:“眼下的首要任务,乃是守住襄阳,为江陵那边争取时间,别的事,都可以暂往后缓。”
关羽哼了一声,道:“如此行径,与懦夫何异?”
庞统淡淡道:“关将军,我记得庞某似乎是通知你禁足思过,你不在府内待着,跑出来作甚?”
关羽一听这话,顿时怒了。
“关某乃是堂堂三军上将,如何能禁足?”
庞统一扬眉:“军令法度在此,你又如何禁不得足?”
若非旁边的诸将拦着,关羽此刻早就变身成为了楚霸王项羽,一刀将庞统这个他眼中的宋义给斩了。
“庞某心意已决,决不出战,尔等按军令行之,不可有误,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
蔡瑁如今并不在襄阳城,他受到了刘备等人的排挤,被派遣往章陵郡为郡守。
章陵郡与南阳郡为一体,后刘表和伏完等人拥立刘琼为帝,为削弱蔡瑁的力量,特意从南阳郡中切割出章陵一郡,由蔡瑁驻守,名为重用,实则削弱。
蔡氏在荆州虽然强大,但通过刘表数年来有心的打磨,再加上其死后,刘备,庞统,伏完等人的连决,到底是愣生生的将蔡氏给压了下去。
而蔡瑁也郁闷的就任于章陵郡,同时也是为了辟祸。
章陵郡就地理位置来说,比襄阳和樊城要靠近中原,不过更偏重于宛城的方向。
陶商率领大军攻打樊城,章陵郡那边自然也是高度紧张,生怕陶商打不下襄阳,兵峰一转,直抵章陵。
蔡瑁这段时间,因为担惊受怕,多少也没有睡好。
直到这一日,他顶着黑眼圈,坐在堂中发呆,却有他的亲弟弟蔡和跑过来向他禀明:“兄长,来客人了。”
“客人?”蔡瑁疑惑的眨巴眨巴眼,望向蔡和,道:“什么客人?”
蔡和道:“是黄公来访。”
“黄公?”蔡瑁一时间没反应过劲来:“哪个黄公?”
“黄承彦,黄先生。”
“哦!姐夫来了!”蔡瑁恍然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看我这记性,快请进来……哦,不,我亲自出去迎接。”
蔡瑁匆忙起身,亲自来到府门,却见黄承彦和一个年轻文士在那里站着等他。
“姐夫,你如何跑到这里来了?”蔡瑁大步上前,握住蔡瑁的手,笑呵呵的道。
黄承彦亦是满面笑容:“自打你上任到了章陵,为兄的便一直不曾看望你,如今兵荒马乱的,你位居一郡之长,责任重大,你姐姐担心你,故而卓老夫抽空来探望你一下。”
蔡瑁闻言不满道:“我姐姐也真是的,既知道兵荒马乱,如何又让姐夫你随意到处乱走,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岂不后悔大了?”
说到这里,蔡瑁又扭头看了看诸葛瑾,道:“这位先生是?”
黄承彦冲着府门指了一指,道:“伯珪,咱们可否进去说?”
“哦,对,对,你看我这事办的……走!里面说话!”
……
蔡瑁当先引路,带着黄承彦等两人来到正厅。
分宾主之位坐下之后,蔡瑁随即笑道:“我姐夫为人一向孤高,历来都是独来独往,很少与旁人为伍,这位先生既然能有姐夫同行之此,必然非等闲之辈,当为高明之士,不知尊姓大名?”
诸葛瑾站起身,道:“在下诸葛瑾,从金陵而来,现在朝中任太常卿之职。”
“噗~~!”
一听诸葛瑾自报家门,蔡瑁口中的茶水直接喷洒了出来,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四十章 游 说
蔡瑁擦了擦嘴上的水渍,惊讶的看着一脸淡然的诸葛瑾,双眸中全是惊诧之色。
陶商的手下,还真都不是一般人啊!
咱两军打仗呢,小伙子!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就这么大咧咧的进了我的府邸,你当我姓蔡的是泥捏的不成?
厅堂的门口,蔡和一下子抽出了自己腰间的宝剑,看向诸葛瑾的目光颇有些不善。
“德珪!”黄承彦紧张的转头看向蔡瑁:“不可如此!”
蔡瑁长叹口气,冲着蔡和摆了摆手,示意他勿要如此。
毕竟是他姐夫领来的人,若是这么就地处置了,回头自己跟黄承彦的脸皮,那可就撕破了,毕竟都是一家人,为了这点事犯不上。
况且这小子虽然是金陵城的官,但却也没带兵,没带将,也没什么可怕的。
“诸葛先生请坐!”蔡瑁伸了伸手,对着诸葛瑾示意了一下。
诸葛瑾对蔡瑁表示感谢,坐下之后,问他道:“蔡将军当年也是荆州重镇,如今从襄阳被调遣到这章陵之地,是不是有些屈才屈尊了?”
蔡瑁呵呵笑道:“先生这话未免过了些吧?蔡某人在这章陵郡领兵,好歹也是一方重镇,说是屈才,大可不必。”
诸葛瑾笑了笑,道:“嗯,说是一方重镇却也不假,章陵郡临近宛洛之地,可以说是处于我中原阵地的深处,不消多久,待我军完全消化了中原的地盘,稳定住了民心,在中原招募兵将,施以包夹政策,届时这章陵郡,不知会处于何种的境地?”
蔡瑁脸上的肌肉来回抽了一抽。
诸葛瑾的话中之意,他自然是懂的,章陵郡在中原的地界过于纵深,真要是出了问题,别说是江陵和江夏的援军,襄阳那边的袁军都赶不过来支援。
蔡瑁握着茶盏,重重的向着桌案上一撂。
用劲之大,几乎都将当中的水全都泼了出来。
蔡和见状,‘啷’一声又把宝剑从剑鞘中抽了出来。
黄承彦见状,眉头一皱,急忙问蔡瑁道:“德珪,不可造次!”
蔡瑁不耐烦的冲着蔡和挥了挥手:“把剑收起来,别来来回回的没完没了。”
蔡和听话的把剑收起来了。
之后,却见蔡瑁叹了口气,道:“诸葛先生这话……倒也是不错,嗨!我蔡氏乃是荆州之长,昔日诸蔡之盛,天下瞩目,想到如今,襄阳蔡氏竟变的这般萧条,着实是令人感伤。”
诸葛瑾站起身来,对蔡瑁拱手道:“瑾今日来此,想要对蔡公说的话,想必蔡公心中也多少明白了点吧?”
蔡瑁的眼睛眯了起来,寻思了片刻,道:“凭心而论,蔡某与陶丞相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情。”
诸葛瑾笑着道:“交情都是在来往之中相处出来的,陶相虽然原先和将军并不相熟,但却不代表今后不可以认识一下,而瑾此番前来,便是带来了陶相想要和将军认识的诚意。”
1...349350351352353...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