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蔡瑁闻言一愣。
却见诸葛瑾笑着从怀中取出一方印绶,并一封书信,郑重的走到蔡瑁面前,递给他。
“这是?”
“这是朝廷左中郎将的印绶,以及丞相命我交给蔡将军的书信,当中尽述丞相对你的诚意。”
“左中郎将……”蔡瑁面上没有表情,但心中却还是很满意的,陶商出手还是蛮大方的。
打开书信,内容也极其简单,都是一些客套话,基本上说的都是久仰大名,早欲一会而不得良机,希望蔡瑁能微子去殷,韩信归汉等等云云。
蔡瑁感叹一声,合上书信,闭目不言。
按道理来说,对于陶商的招揽,他是一百个赞成的,毕竟如今的陶商占据天下三分之二,无论是对曹操还是荆州,都已经是势成碾压,如在大势不变的情况下,荆州,关中,西川等地被鲸吞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早年间的分庭抗礼之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蔡瑁之所以不敢立刻答应,一则是陶商跟他不熟,二则他毕竟当初也是拥立荆州天子刘琼的重臣,三则他也想提一提自己的身价,一下子就答应了陶商,未免有些太没面子了。
对于蔡瑁的这些顾虑,诸葛瑾在来之前早就已经和陶商研究好了,对于如何回复蔡瑁,诸葛瑾可谓是成竹在胸。
却见诸葛瑾笑道:“蔡将军,瑾之弟孔明乃是丞相坐下的学子,而家叔当年与黄公亦是挚交,蔡将军与黄公乃是亲戚,而瑾今日又得以结识将军,如此算来,丞相与将军虽未谋面,却也属于同路之人,沾点亲说不上,但是带些故,肯定是有的。”
诸葛瑾这话纯粹就是有事没事的乱攀亲戚,这都能让他拐外抹角的把陶商和蔡瑁联系在一起,着实也是没谁了。
但很显然,蔡瑁听了这话感觉非常受用,即使知道诸葛瑾是在忽悠他,那他也高兴,因为他知道,诸葛瑾这话代表着陶商。
既然陶商拐弯抹角的都想跟他攀关系,这就说明他蔡家在陶商的眼中,是值得拉拢,非常重要的存在。
对此蔡瑁感觉非常的满足。
诸葛瑾又对蔡瑁道:“丞相说了,此次前往荆州征战,先取襄阳,后谋江陵,独不看章陵之地,实乃不愿意跟蔡将军正面为敌也。”
这话说的,差点没把蔡瑁的鼻子说长了。
蔡瑁笑呵呵的道:“唉,话虽如此,但陶相在南昌城拥立先帝长子,而蔡某当年也曾辅助刘荆州在江陵拥立嫡子,按道理来说,两家这关系……”
诸葛瑾忙解释道:“拥立伪朝者,刘表、刘备、伏完诸贼也,与将军何干?将军若是能弃小义而顾大节,则天下幸甚!百姓幸甚!朝廷幸甚!汉室幸甚!”
“啪~!”蔡瑁重重的一拍桌案。
那边厢,蔡中急忙又拔出腰间的佩剑。
“好!既然如此,那蔡某便认下丞相,认下诸葛先生这些朋友!”
说完话,便见蔡瑁疑惑的转头看向拿着佩剑,楞在原地的蔡和,皱眉道:“你老拔你那破玩意干甚?又不是什么名剑!臭显摆什么?”
蔡和尴尬的将配剑放回到剑鞘中,对着蔡瑁干巴巴的道:“兄长,若是可以,下回你可不可以先说完话,再拍桌子……”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动
蔡瑁通过诸葛瑾,答应与陶商联合了。
诸葛瑾带着消息,火速返回了陶商的军营。
眼下的金陵军,正在按部就班的收拢着襄阳城周边的县城。
接到了诸葛瑾递回来的消息,陶商很是高兴。
“子瑜观蔡瑁,此番对我的归降之意,是真是假?”陶商问诸葛瑾。
其实他心中明白,如无意外,蔡瑁的降意肯定是真的,但他还是想听听诸葛瑾的意见,毕竟是诸葛瑾通过黄承彦跟蔡瑁串联沟通的。
而且诸葛瑾这个人,说话办事还是比较靠谱的,不是那种妄言之人。
诸葛瑾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方才回复道:“以在下观之,蔡瑁此番的降意定然是真。”
“为何?”
“蔡瑁如今在章陵郡,名为一方郡守,实则乃是弃子,从刘表时期开始,荆州刘氏便对他一直实行打压之策,如今襄阳的庞氏更是借着与刘备联合之机,位于其上,蔡瑁心中只怕是有一百个不服气,况且荆州的形势并不很好,我若是蔡瑁,只怕也不会继续在这棵树上吊死,亦会另寻他主……而当今天下,若是论及雄主,哪个又能与丞相相提并论?”
听了这话,陶商不由得笑了:“子瑜你这话倒是夸我,你这个实诚人,什么时候也学会这阿谀奉承之道了?”
诸葛瑾拱手道:“丞相这话如何说来?这哪里是阿谀奉承,瑾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诸葛瑾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很是严肃,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如不是他的左手指不自觉的摸着右手指,陶商可能还真得被他给糊弄过去。
“子瑜,金陵城那边若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你就留在军中吧,如今孔明不在我身边,你留在这帮我出谋划策。”
诸葛瑾闻言似乎是有点犹豫:“丞相,在下从未领过兵掌过将……”
“不需要你会领兵,这些事自然有我,你只要跟在我身边帮我出主意就行。”
“诺。”诸葛瑾不再推辞。
陶商眯起了眼睛,道:“既然蔡瑁已经同意归顺,那咱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出手,收盘襄阳?”
诸葛瑾为陶商谏言道:“在下觉得,想要夺下襄阳,无外乎是让蔡瑁与我们里应外合,但他目下人在章陵郡,若是直接回来,与理不合,且容易露出破绽,当下我们要做的,是给蔡将军一个合理的理由,能够回返襄樊。”
陶商认真的想了想,笑道:“这还不简单?咱们把章陵郡打下来,他不就无处可去,只能返回襄樊了。”
诸葛瑾见陶商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随即道:“丞相真是高见。”
陶商吩咐他:“子瑜,你现在就给蔡瑁写一封信,告诉他我则日就要派兵攻打章陵郡,让他自己小心着点,我是真的会下令强攻,让他早做出路,以免为我军战将误伤,那可就不太好看了。”
诸葛瑾奇道:“为何要当真强攻,做做戏不成吗?”
陶商抬手指了指南方,道:“襄阳城的庞统不是等闲之辈,其才能与汝弟孔明相若,我若是和蔡瑁事先做戏,只怕瞒不过他。”
诸葛瑾这才恍然,起身道:“在下这便前去准备。”
说罢,便见他冲着陶商长作一揖,然后便走出了帅帐。
……
三日之后,陶商派遣吕布,赵云,太史慈,高顺,阿飞五名战将,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合围章陵郡。
金陵城的兵马来势汹汹,丝毫没有手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章陵郡,并将蔡瑁一军打的落花流水。
蔡瑁失势之下极为无奈,只能立刻率军往襄阳之地回返。
不过他并没有率兵赶回襄样,而是驻扎在襄阳附近的宜县,并一面派人往江陵禀报,一面派人往襄阳请求支援。
蔡瑁的书信送到了襄阳城,庞统看过之后没有立刻表态,他只是找来了诸将,向他们征询意见。
很多襄阳战将当时就表示,理应对蔡瑁予以救援,毕竟是荆州上将,不可不助。
也有人则表示应将蔡瑁请回襄阳,协防守城。
听了这话,庞统默不作声,关羽和张飞等人亦是哑然。
蔡瑁即使失势了,但他坐镇襄阳多年,且一直掌兵,在军中威望极高,纵然如今襄阳的兵权不在他手里,但蔡氏之盛犹在诸将心中。
特别是如今关羽和庞统不合,很多襄阳战将心中都对这两位将帅的行为不满,觉得他们守不住襄阳,反倒就是不如请蔡瑁回来,主持大局。
庞统当然不会答应,关羽也不会答应。
不过面对襄阳诸将们殷切的神情,庞统也不愿意当众抹杀他们的热情,他反倒是觉得此时此刻,有些话让关羽来说比较贴切合适。
他转头望向关羽,道:“关将军对此有什么想法?”
关羽恨不能上去一脚踹死庞统。
你这个时候问我,摆明了是要把襄阳诸将的怨气往我身上引!
关羽身为刘备的亲将,自然是不会答应让蔡瑁回来,可问题这话现在一说出来,那就是纯粹的拉仇恨了。
但问题是,他还不会不答。
若是换成别人,可能当着庞统的面,就支支吾吾的敷衍过去了,但关羽是何等样人?性格拽上了天,面对庞统,他焉能服软?
“蔡瑁将军刚刚兵败,让他来襄阳城,未免也是难为他了,不妨就让他在宜城就地驻扎,与襄阳呼应。”关羽淡淡的说了自己的见解。
随着关羽的话音落下,不少人都向他投来了不满的目光。
当然,这也是庞统想要的效果。
他乐呵呵的抚摸着自己的胡须,道:“既然如此,那便依关将军之言。”
……
蔡瑁到了宜城之后,就地驻扎,他立刻联系了昔日的一名荆州大族的同僚,蒯越。
刘备上位之后,蒯越为求自保,称病卸职,居家不出。
而他的老宅就在宜城的不远处。
听闻蔡瑁相召,蒯越连夜暗中前往宜城见蔡瑁。
对于蒯越,蔡瑁没什么说的,所有的事情他全部和盘托出,并无一点隐瞒。
说完了所有的事情后,蔡瑁随即对蒯越道:“异度,眼下之事,蔡某必须要坐镇宜城,不方便回襄阳了,劳烦你暗中替蔡某联系昔日的旧部,行献城大事,此事若是能成,则日后,你我蒯蔡两家中兴于荆州,却不再是难事矣!”
:。: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四十二章 许昌来信
蒯越是聪明人,在荆州的一众旧臣之中,蒯越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即使是他兄长蒯良,蒯越也自认为其人无法与之比肩。
就拿这次称病归乡,躲灾避祸的事情来说,蒯越就觉得自己这事办的特别的漂亮。
什么叫卧薪尝胆,静待良机?
这便是了。
但是一味的潜身缩首,并不是蒯越的性格,抓住适当的时机,再予以反击,夺回他所失去的,这才是身为一个智者所应该具备的最高境界。
当蔡瑁派人找到他的时候,蒯越就知道,这个机会已经来了。
听完蔡瑁对他的叙述之后,蒯越便站起身,开始来回在原地转圈圈,不言而喻,其大脑目下正在飞速的运转。
少时,却见蒯越站住了脚步,对着蔡瑁道:“德珪,代表陶商前来找你的人,是谁?”
蔡瑁低声说道:“是金陵城的诸葛瑾,据闻便是那诸葛亮的兄长。”
“诸葛氏。”蒯越点了点头道:“跟陶商关系极近,他的话倒是可信。”
“何止是可信?”蔡瑁急忙从怀中掏出那块印绶,对蒯越道:“陶商连官职的印绶都给蔡瑁拿来了,现在就差攻破襄阳之后,再请一道圣旨下来,那时候,为兄便可以稳坐这左中郎之位了。”
蒯越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心中却是非常羡慕,暗道蔡德珪倒也真是狗命……好命。
蔡瑁笑呵呵的道:“异度,你也知晓,那陶商被世人喻为太平公子,为人处事颇有章法,且有君子之称,以你的才华和能力,只要在这次夺取襄阳的事情上建功立业,则日后必为陶相所重用也。”
蒯越自然知道蔡瑁所言非虚,毕竟当年荆州刘表和陶商联合之时,他曾与陶商见过。
这一次的事件是他个人转型的重要良机,也是事关他身后的荆州蒯氏在下一个时代,将以何种身份过日子的问题。
蒯越自然还是要抓住这次机会的。
“德珪现在不方便出头,无妨,这事自然由我暗中串联,只是襄阳诸将当中,哪些可与你共进退,这个你可千万要思量好了,那些不可靠的人,却是万万不可联系,不然我这条老命,可就是搭在你的手里了。”
蔡瑁见蒯越愿意帮他,忙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蒯越家是荆州首屈一指的士族,在荆北的商贸和线人可谓四处遍布,若是有他的协助,蔡瑁想要联络襄阳的旧日同僚,自然是事半功倍。
……
蒯越回到家之后,立刻按照蔡瑁所提出来的名单,安排手下的人手,暗地操作,想办法逐个联系襄阳的蔡氏旧将,说服他们站队到蔡瑁这一边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沟通,万事俱备,只欠蔡瑁和陶商约定攻城时日了。
消息传回到了陶商那边,陶商立刻召集诸将,商议进兵的时日。
诸葛瑾和田丰也都是博学之人,他们几经推算,并连日观察,推算出了五日后襄江之地会有大雾,届时能见度极低,却是里应外合,进攻城池的最好时机。
田丰和诸葛瑾都是智谋之士,他们的推断自然是不会有错的。
那就按照五日后的计划去进行。
但是就在陶商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出兵进攻襄阳城的时候,从许昌那边送来了一封郭嘉,陈登,荀彧等人的联名书信。
看完信的内容后,陶商不由的沉默了。
……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蔡瑁率领自己麾下的兵将在宜城出发,暗中潜伏到了襄阳城的西门。
而此时此刻,西城那边咋,早有陶商派遣过来的大将赵云与高顺作为接应。
双方互通姓名之后,便一同前往襄阳城的西门。
不多时,便见西城的城门上,开始有火把来回忽晃,晃来晃去的,似乎是在给蔡瑁等人发信号。
“时机到了!”蔡瑁转头对赵云道:“这就是我安排的人给咱们发的信号!”
赵云并没有多说,而是点了点头,道:“走,到城下去!”
两人指挥兵马来到了城下。
少时,却见城门“吱嘎吱嘎”的被打开了,而吊桥亦是被缓缓的落了下来。
蔡瑁一阵兴奋,笑呵呵的道:“真是时不我与啊!赵将军,咱们此时不杀进城中,更待何时?”
说罢,他自己一转头,就要指挥三军将士杀进城池。
但是赵云却一抬手,拦住了他。
“蔡将军不要着急,此事交给赵某便是。”
说罢,便见赵云冲着身后的副将孙观道:“派人砍断吊桥绳索,用沙袋填护城河。”
“诺!”
赵云又看向高顺,道:“一会,城门的方寸之地就有赖高将军把守了。”
高顺闻言笑道:“赵将军放心,城门若是到了我陷阵营的手里,谁也甭想夺回来。”
随着赵云命令的下达,便见孙观先指挥着一些金陵军冲上吊桥出,将拉扯吊桥的绳索砍断,死死的占住了吊桥。
而赵云麾下的士兵身上都附带有一个沙包,在赵云的指挥下,纷纷往护城河里填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城城门前的护城河的两段距离很快就被填满了。
而与此同时,赵云身后的不远处,后备军的兵马开始运送攻城器械前来西门,在孙观的指挥下,一辆巨大的冲着开始行使向了西门,而护持在那冲车旁边的,赫赫然正是全副武装的陷阵兵营。
赵云高喝一声:“架云梯!攻城!”
“杀!”
“呜呜呜~~!”
号角声在黑夜中迅速响起。
蔡瑁却是不明所以,他吃惊的看着赵云,道:“赵、赵将军,这城门已经开了,咱们不乘机杀进去,占据襄阳城,为何还要在这里迁延?”
赵云长叹口气,道:“我等虽然以为此里应外合之计甚妙,但奉孝先生等人来信劝解主公,说是庞统非等闲之辈,这样的计策,只怕是瞒不过他的……想来庞统定会识破计谋,将计就计,引咱们入城尽灭之。”
蔡瑁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
“你的意思是?”
“这打开的西门不过是对方一个计策而已,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将计就计,占住西门,然后再重新攻城。”赵云淡淡一笑,接着一举长枪,喝道:“如今敌人把掉桥放下,打开城门,想让我们进城,我们却偏不进去,只要占据吊桥和城门,不让对方多回去,再冲下攻上城头,占据主动,这襄阳城,依旧还是我们的!”
不消他多说,此刻的陶军士兵已经杀上了城楼上。
城池上的埋伏的荆州军终于再也装不住了,他们纷纷出现在了城墙垛子前,开始向下抛掷石头和射出弓箭。
本来,这些是准备在赵云的兵马进入瓮城后再用来招待他们的,但现在看,却是不行了。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夺襄阳
瓮城之内,关羽和魏延早就已经收拾好了兵马,静等着金陵军从西门自动送上门来。
庞统的智谋确实了得,他自从听说了蔡瑁回了宜城之后,心中就已经开始怀疑了,旁人不知蔡瑁和蒯越等人的深浅,但庞统身为荆州大族庞德公的侄子,对这两家的能力自然是清楚的很。
蔡瑁被贬斥到章陵郡为郡守,本来就是庞统的主意,这当中的运作,会对蔡家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庞统亦是身为荆州士族群体中的一员,自然是清楚的很。
正因为清楚他知道蔡瑁的心中不平衡,所以此番蔡瑁失去了章陵郡,撤回到了宜城,庞统就对他起了提防之心。
他表面上不吱声,暗地里则是派人开始监视蔡瑁的一举一动。
至于蔡瑁和蒯越之间互有勾结的事情,也一点一点的被庞统暗中调查出了眉目。
庞统后发制人,暗中摸索,将蒯越勾结的襄阳将领们来了个一网打尽。
紧接着,他又连夜审讯这些将领,到底是从他们口中套出了事情的脉络,并让关羽,张飞等人在城中安排伏兵,准备开始对来偷袭的兵马进行埋伏。
庞统的这一连串措施施展下来,却是将关羽给震慑住了。
在关羽的心中,一直视庞统为无用之辈,年纪轻轻却凭借取巧投机得坐大位,并无甚真才实学。
但这一次识破蔡瑁和蒯越的计谋,庞统却是实实在在的让关羽吃惊了一次,他也是第一次正视了这个面貌丑陋的年轻人所具有的真实能力。
关羽这个人虽然傲气,但却也是豪杰之气,庞统有能力,他自然就不会是原先一样的态度,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但在这一次安排的伏击战中,他却已经是愿意服从庞统的军令了。
本来庞统这次在城中设下的埋伏,是可以将金陵军大败一场的,但是陶商还是留了个心眼。
他在派遣诸葛瑾前往章陵郡面见蔡瑁之时,曾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往许昌城,卓郭嘉等人帮忙分析。
而郭嘉当初在曲阜城,是曾经会过庞统的,知道这小子手段不俗,在跟陈登和荀彧商量过之后,三人共同联名给陶商写信,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三名当世顶尖的智者一直认为,陶商此番联合蔡瑁,欲席卷襄阳的战事,只怕是不能成功。
陶商采纳了三人的建议,于是做出了战略调整,改里应外合偷袭襄阳城,为借助庞统欲埋伏己方兵马的时机,强攻襄阳城。
襄阳城西门,城内的兵将为了将他们引入瓮城,而放下了吊桥,打开了城门。
而赵云就借着这一次机会,将城门和吊桥紧紧的占住!
既然你们已经让出来了,那就别拿走了。
关羽在城中,和张飞等人还在琢磨着怎么埋伏金陵军,突然听见喊杀之声,以为敌军已经冲进瓮城来了。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不多时,斥候回来通报,说是金陵军占据了城门,攀爬城墙,但却不冲进城池。
关羽略微皱眉,仔细的想了一下,突然一惊,道:“不好!陶商居然还用了一招计中计!”
张飞秉性虽然暴躁,但出身不俗,颇有见识,也极为明理。
他闻弦而之雅意,急忙道:“二哥,陶贼着实是诡计多端,他早就算到了咱们识破了蔡瑁和他的阴谋,因而才改变战术,先攻我城头,占据城门,待扫清城楼上的伏兵之后,再率兵攻城!”
关羽紧张的道:“正是如此,若是当真让他得逞,襄阳城只怕也是守不住了!”
“二哥,那咱们怎么办?”
“眼下也不能再继续埋伏了,不然襄阳城危矣,三弟你立刻率领步军和弓弩手,和魏延将军等一同登城,为兄去夺回城门!”
荆州诸将分别行事,但是很可惜,这一次他们的反应慢了。
因为没有及时在外城做出防护,在内城的兵马从城墙上赶至外城增援的时候,许多的金陵士兵,包括一些从后方赶到前阵的金陵猛将已经登上了城头,并开始在襄阳城的城头上扩散厮杀。
其中表现最抢眼的,乃是金陵军的步战大将,许褚!
城头上的路并不宽敞,并排也就能走四个人左右,许褚竟然不穿战甲,坦露着胸脯,挥舞着斩马刀,横冲直撞,犹如一辆推土机一样,将荆州军的士兵挨个向着城楼下掀。
城墙之上,都是短兵相接,血肉相搏,什么人数和阵型,都派不上大用场,拼的就是勇武与士气!
而这一点,正是许褚的长处,在这种狭窄的地方,以许褚的能力,足可以一敌百。
许褚的威武令荆州军胆寒,正拼杀之间,却见迎面一名战将亦是持刀而来。
许褚眯起了眼睛,高声喝道:“来将何人?”
魏延也不答话,举刀就劈,道:“吾乃汝之翁也!(我是你祖宗!)”
许褚听了魏延的话,顿时勃然大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