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于是她起身便出去了。
孙老夫人见状,越发愤怒,骂道:“杀千刀的,不就一点银子,如今孙府里府库的银子够他们孙家吃上一年的了,才不必给儿媳妇好脸色呢。”
宁彩婍从孙府出来,没有人出来追,更不会有人挽留,她这么出来便是府中的下人也不曾向家主说上一声,连着丈夫在前头招待着那些赴京赶考的才子,也不曾过问。
于是她又像往常那样准备回娘家去了,街头,宁彩婍坐在马车中,心思繁乱,很不是滋味儿,不免挑开车帘朝外张望,没想一入眼看到的却是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正守在糖葫芦的小摊前,小孩子高兴,妇人欢喜,丈夫宠爱,这一幕看向宁彩婍眼眶一热。
待宁彩婍收回目光时,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酒楼,那不正是丈夫新纳的小妾柳娘么?怎么独自出了孙府还去酒楼?不在那西院里好好呆着,着实可疑。
随即宁彩婍叫停马车,她从马车上下来,也跟着进入了酒楼。
酒楼里很热闹,人来人往的,就刚才那么一晃神,她已经找不到那个小妾的身影了,她一定没有看错,柳娘长得娇媚,像个妖精似的,那腰身当真是不堪一握,整个人也看着娇小。
既然找不到人,于是宁彩婍在大厅里坐下等,不想被别人看到,她垂首坐在角落。
点了数道菜,她却是没有食欲,眼神却是朝楼上瞥,不知她去了哪个雅间,或者这小妾与谁私会?要是这样的话,她便能凭着主母的身份将小妾赶走了。
宁彩婍这么一想,心情好了不少,心里也盼着那小妾能红杏出墙,想起这小妾入了孙府后,丈夫就没在她房中留几夜的,她心头早已经不是滋味儿了。
这么一坐,转眼上午过去,想必小妾要做什么皆已经成事了吧。
正在宁彩婍纳闷的时候,她果然看到了那小妾从楼上下来了,而走在小妾身后的有位男子,长得不似中原人,反而像是西夏人,只是两人一前一后,宁彩婍一心关注那小妾,却是没有注意后面这位男子。
宁彩婍一看到柳娘,立即起身冲了过去,柳娘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眼前似有阴影,随即宁氏一巴掌甩了过来,柳娘被打懵了,她捂着脸呆呆地看向宁氏。
宁氏怒道:“你身为孙府妾室,是谁准许你出府门的?”
那柳娘却是眼角余光朝后头的男子看去一眼,脸上虽然一脸茫然的样子,眼底却是锋茫一闪,那男子收到她的眼色,装作路人先行一步,宁氏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细节,而是心心想着,这一次被她抓了一个正着,这柳娘终于可以休了她了。
那男子走后,柳娘终于反应过来似的,一脸委屈的说道:“姐姐说的什么话,夫君好酒,这酒楼里的酒一向是夫君喜欢的,我不过是出府打点儿酒罢了,姐姐若因我抢了你的宠爱要治我的罪,那也别在外头,这会让夫君很为难的。”
柳娘说完抬脚就走,宁彩婍倒是被她给气笑了,“合着你还有理了,我在这大厅里守了你一个上午,你上了楼一个上午不曾下来,如今却说是来给夫君打酒,骗谁呢?”
柳娘却是一脸奇怪的看向宁氏,“姐姐的话我听不明白,我刚才才来打酒,姐姐见到我就打,如今却说我在这酒楼里呆了一个上午,这样的话想必到夫君面前说了,夫君也是不会相信的。”
宁彩婍这一下气不打一处来了,先前看着柔柔弱弱的柳娘是花街柳巷的花魁,有些可怜,平素在她面前也伏低做小,从来不敢顶嘴,没想到了这外头,她居然敢睁眼说瞎话。
于是宁氏拉着柳娘就上了马车,娘家也不回了,却是直接回孙府去了。
孙浦今日又见了几位才子,看了数篇文章,心头估摸着这些文章能被皇上的可能性,心想着今年的新科状元要是他扶持起来的,将来可是对他也有了知遇之恩了,所以孙浦这些日子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没想这会儿一妻一妾就这样拉拉扯扯的来到堂前,好在没有外人在,不然丢死人了。
柳娘一看到孙浦立即上前一跪,刻意的露出脸上的五指印,一边说着一边流泪,“今日妾身出府给夫君打酒,姐姐见到我就说我不该出府,便打了我,妾身知道,姐姐一直以来都不想我入府,所以我在府上一直呆在院里,不想让姐姐看到心烦。”
“上一次夫君在我那儿说酒很好喝,便是那一处酒楼里买的,于是盼着夫君能再次来,便私下里出府去买些酒,妾身的确有私心,只想见到夫君,可是我也知道,姐姐也盼着夫君能去她那儿,我不能这么自私的,一切都是我的错,夫君,你就惩罚我吧。”
这柳娘说话时的声音柔软而悦耳,便是女子听了也忍不住心疼她了,可是宁氏却是听得委屈极了,倒是真会惺惺作态,什么话都被她说完了。
宁彩婍上前要辩解,没想孙浦已经心疼的上前将柳娘扶了起来,顺势还将她拉入怀中,细看她脸上的伤痕,含怒道:“婍儿,今日之事,你的确有些过了。”
宁彩婍原本要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了,她不敢置信的看向对面抱在一起的两人,尤其是孙浦将那柳娘护在怀中的模样,她的心再次刺痛,今个儿本来她就受了委屈,如今更是看到这一幕,她再也受不住。
于是宁彩婍上前拉住孙浦的手,强行将两人分开,怒道:“她算个什么东西,你竟然在我面前还敢宠着她,我是孙府主母,妾室是下人,则奴婢,夫君身为读书郎,你也该懂得孰轻孰重。”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45章 斗不过妾室
第1445章 斗不过妾室
柳娘却又向宁彩婍跪了下来,“妾身是感激姐姐的,是姐姐准许夫君将我赎出来的,不再受那般苦,能来孙府有片瓦遮身便已经很知足了。”
宁彩婍一听到柳娘的话心头就不好受,尤其她说话看似伏低做小,实则处处说着她的难处,那副可怜模样更是想让夫君心疼她。
于是一气之下,宁彩婍一脚将眼前的柳娘给踢开,没想柳娘跌倒在地上却开始吐血了。
宁彩婍也是惊住,而孙浦却再也不顾,推开宁彩婍上前一步扶住柳娘,关切的问道:“可好?”
柳娘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她摇头,“没关系的,只要姐姐能容下我,我受点儿委屈没关系的。”
孙浦听到这话,心头越发愤怒,回头盯着宁彩婍,那双眸里没有半分感情,有的只有冷漠,他怒道:“既然你容不下她,当初又何必假惺惺的同意,如今将柳娘踢伤,你满意了。”
“宁彩婍,我受够你了,你自持京城贵女身份,对我娘不敬,对我哥嫂不敬,如今我便是纳了一房小妾,你还如此恶毒,你从小到大所学的女德都去哪儿了,这就是你们宁府的家风?”
“你好吃醋,擅忌,霸道横蛮自私,你处处对付着我孙家的族人,就因为你是相府千金,就因为你的出身高过我们这些寒门,我受够你了,你回娘家去吧。”
宁彩婍听到丈夫的谴责,她面无血丝的一步一步往后退,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丈夫心目中是这样的,她呆在孙家,她没有再将自己当成贵女,她努力的去学着怎么服侍公婆,怎么与妯娌相处,如今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她到底哪里做错了?
孙浦不再看她,却是将柳娘抱了起来,随即往西院去了,出了堂前,孙浦还叫管家去找京城里最好的大夫给柳娘看病。
堂前只剩下宁彩婍一个人,她扶着桌子不让自己倒下,心头却是翻江倒海,不知是委屈还是妒忌,抑或是不甘,她一想到孙浦往日对她的柔情,却如同一根针似的扎在她的心头。
最后宁彩婍还是回娘家去了,而孙浦这一次却是铁了心不会再去宁府接人的了,必须让妻子好好反醒反醒。
京城里的人才选拔,从往届的会试到如今的应试前投文章,早已经争得是头破血流的。
御史中丞傅震宇呈给皇上三位才子的文章早已经流传出来,转眼这三位寒门才子出了名,如今在京城里很是活跃,甚至有权贵有心将女儿与之定亲,一但对方高中,就能娶上美娇娘,当真是美事一桩,难怪那么多的才子想方设法投递文章。
像傅震宇这样的言官,一但入了他的眼,将来高中入士为官,想来看在这一面之缘的份上,也不会弹劾他们了。
而此时的孙府,却仍旧没有选出最好的文章呈上御书房,一时间成了这些才子们争取的方向,孙浦但凡出门,即使去官署里,也会遇上这些才子半路拦路。
孙浦不想在外头落得不好的名声,他都会耐心的与才子们交流,在外头大多人都以为孙大人最是好说话,投文章的才子们也就多了起来,尤其孙浦是宁相的女婿,只要入了他的眼就相当于入了宁相的眼。
终于等到孙浦选出了四篇文章呈给御书房后,孙府还得以消停。
御书房内,时烨只想着赶紧处理完户部的奏折他就好出宫回王府去,想到自家媳妇做好的饭菜就等他回去吃时,他就不想再这么坐下去了,这一天一天的不在校练场里练功,却是跑到这御书房里坐着,动都不能动,每天的奏折份量这么多,他感觉自己头昏脑胀的。
时烨这会儿抬头朝兄长看去,就见兄长身姿稳稳的坐在那儿,他每天要处理的政务比时烨的多多了,可是就不见他说辛苦的,甚至时烨还得知兄长有时候处理到入夜,也就在宫里侧殿住上,第二日接着来,他有些自责。
“哥,看完奏折后去王府吃饭吧,早上走时,宛平说今日有烧鹅吃,有好一会儿没有做这道菜了。”
时郁一听,终于动容,他停下手中的笔朝弟弟看去,想到烧鹅就让他想起了岭南,于是点头,简洁的应了一声好。
时烨已经停笔了,他快速的收拾好,就等着兄长时,外头来了人,刘公公将相府呈上的才子文章送了进来。
时烨看向刘公公,叹了口气,时郁朝弟弟看去一眼,唇角微扬,说道:“想来得晚些时刻出宫了。”
四位才子的文章,两兄弟各拿两份,不得不又接着看。
时烨虽然心中郁躁,却也稳下心神仔细的看了起来。
半晌后,时烨皱眉,说道:“这位闵志所写的文章倒是有些投机取巧,闵家不会是行商的吧,说什么市场指导价是个错误,将走商给拘束起来,如今各地走商因为路遥,生意成本增加,有了这个市场指导价,导致不少走商都不愿意做这些生意,市场上皆是喜客来与几位皇商的铺面,反而是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时烨说完,冷哼一声,说道:“竟然敢提到喜客来,我媳妇开的铺子还得受这些才子们弹劾,想死了不成。”
“烨儿。”
时郁叫住他,警告的朝他看去一眼。
时烨摸了摸鼻子,将文章甩在一边,说道:“什么才子,就这思想便不对,成日只计较绳头小利,怎么不去想想朝政律令。”
时郁听到弟弟这话,忍不住摇头,他将手中的文章放下,疑惑的说道:“今年宁相推荐的几人倒是有些意思,都是家中有些余财的,可不是真正的寒门,父皇准许商户参加科举,没想到这些人心头仍旧想着的是那市井生意,不可重用啊,与往常宁相的作法完全不同。”
时郁也将文章放下了,时烨要没有心思再看,说道:“将这弹劾喜客来的文章扣下,其他的再交给父皇看。”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46章 化危为安
第1446章 化危为安
时郁听后郁闷的看向弟弟,“喜客来光明正大做生意,他们不但跟着市场指导价来做生意,甚至还处处为百姓着想,其他走商说价格低做不了的,那也是他们没有本事,岂能怪在喜客来的身上,所以即使这样的文章呈给了父皇,父皇也不会说什么的。”
时烨却仍旧不舒服,他知道不能私扣才子的文章,相府送了几篇文章也都是有数的,于是时烨将文章放了回去。
兄弟二人看完文章,终于能出宫了,天色却是晚了,时郁仍旧跟着弟弟去了王府。
王府内,苏义从官衙里出来就直接来王府,今个儿他带着妻儿一起,在姐姐家里噌饭吃。
这会儿一家人坐一起,苏义说起今年科举之事,苏宛平和傅氏听得认真。
苏义说道:“今年科举试题经过三位大官重审过,比历届要难些,我虽没有参与,却猜测着今年怕是要增加一些算术的难度,皇上对商户开恩,只要不是一心图利的商人,按着市场价格律令执行的商户,是可以参与科举的。”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商户还是盼着家中子辈能通过这一次的科考脱离商户户籍,所以今年的竞争也会很激烈呢。”
苏宛平听着心里替这些学子们捏了一把汗,每届科考,能高中的人数不多,拔尖的更少,何况还分南北中三处试题,可想而知今年的难度。
这些商户个个家中有钱,以前受到限制,商户地位低下不得参与科举考试,所以他们想要家中子孙能走上官途却是件难事,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又因家中有钱,必定请最好的夫子,也置办好的,指不定有些心思的商户还能买到某些大儒的注解,与这些寒门相比,他们高中的机会更多。
苏义又接着说起京城里因为科考一事,不少官员已经率先收到文章了,先是从这些文章中找出拔尖的几位呈给皇上看,算是有了一个印象。
苏宛平忍不住看向弟弟,含笑问道:“那弟弟可有收到文章。”
还别说,苏义收到一些,不过他向来严谨,里头比较出彩的不多,他会很有耐心的指出问题所在,并召他们入府,告诫他们多留意京中邸报,多思考多为百姓着想。
苏义不曾呈文章上去,不过投入苏府文章的几位才子却得到苏义的提点,进步了不少。
正好一家人聊得起劲时,时烨带着兄长一同回来了。
苏宛平看到太子殿子,连忙起身行礼。
几人皆数行了礼,时郁抬手,随即移步厅前,准备开饭。
好久不曾吃烧鹅了,时郁忍不住食欲大动。
一顿饭吃得很热闹,味道都很好,不免吃多了。
入夜,时郁要回去了,苏宛平立即叫小令给太子送上一些小零嘴带上,是她自己做的,太子妃很喜欢吃她做的零嘴。
时郁上马车前,他朝苏宛平看来一眼,忽然问道:“你平素可有熏香?”
苏宛平摇头。
时郁皱眉,她身上总是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苏宛平随即想到了什么,说道:“我带了香囊,我母亲做的,我平素往里头加入一些丹桂,长年佩带,可能是这味道了。”
丹桂么?似乎又不像。
时郁上了马车走了。
时烨朝苏宛平身上闻了闻,随即笑道:“真香,难怪总能闻到你身上的香味儿。”
苏宛平却是笑了,拍下时烨的手,夫妻两人回了院里。
时烨与兄长呈上去的文章到了凤帝的手中,凤帝看了这么多的应试才子文章,第一次看到闵志的文章,倒不是闵志此人的文章写得有多好,而是他的文章里提及了喜客来,似乎也说的没错,做生意最忌讳垄断与一方强大。
于是凤帝将这一篇文章单独拿了出来,他没有要见闵志的意思,却是叫刘公公将苏氏传入宫中。
那会儿时烨还在御书房里,正好宁相与苏义一同前来求见皇上,说着朝堂上的事。
苏宛平看到刘公公过来传话,父皇要见她,她很有些奇怪,第一次被传入御书房的,平素多半是去凤栖宫见母后。
苏宛平随即穿上宫服,匆匆上了马车。
进入东华门,到了御书房前,刘公公进去禀报,宁相与苏义商量完国家大事正要离去,忽然听到苏氏过来了,苏义的脚步一顿,不走了。
宁相也有些奇怪,御书房重地,怎么会召王妃苏氏过来。
苏宛平进入书房,看到里头的人,她也很意外,莫非今个儿要对她三司会审了?她被自己突出其来的想法弄得有些想笑,她又没有做错什么,为何要怕。
苏宛平上前行礼,抬头就看到时烨看着她,似乎在安慰她,想来这一次入宫不是她做错了事儿。
凤帝见宁相和苏义还没有走,于是说道:“你们两人也留下听听,当初市场指导价是苏大人的提议,宁相你也很支持,朕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今日却有才子说出一些隐情,听说民间喜客来独揽生意,使不少走商没有生意可做,可有此事?”
苏宛平一听,心头一惊,她随即接了话,“父皇,儿媳冤枉,喜客来向来不曾违法,生意全是按着市场指导价来做的,各地所定价位也是适合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有些地区的生意一直都是亏损的,我也不曾撤走。”
凤帝一听,便说道:“既然是亏损的,你为何还能在做?苏氏,你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莫非是为了做善事不成?”
苏宛平一听,终于明白问题的所在,于是解释道:“父皇,有几处地区,百姓生活困难,可我喜客来名声在外,不能因为亏本而坏了喜客来的名声,我做的也是全国连锁的,这一处不赚却博得名声,那一处赚了便能填平,而且因为各区都有生意,我所销售的量比较大,自然走商队的成本也减少,从来不会有商队走空趟的迹像,每一趟必须带上货物。”
“我知道喜各来的这种物流行为会影响别的走商,毕竟他们还是以前的生意方式,带一趟货,往往再回来便是空着手回去的,自然这押运的成本变成了一来一回两趟的成本。”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47章 苏宛平的生意经
第1447章 苏宛平的生意经
“而我们喜客来因为各地皆有铺子,就不存在这种成本,我能卖眼下的价格还能赚钱,证明这些货物仍旧是有赚钱的利润在里头。”
苏宛平这么一解释反而将几人听懵了。
弟弟苏义一听却是陷入沉思,宁相却是感觉到不可思议,而凤帝听后却是面色不改,看不他内心所想。
苏宛平随即又道:“父皇,我最近一直在与几位管事的讨论,就眼下市场上的货物,皆可以做一番市场价格调整,到时官府的市场指导价还能再往下压压。”
“比如说岭南的荔枝因为运输路途太远,若不能及时送到,必定坏在了路中,所以谁能运去新鲜的谁就卖的价格高,可是在岭南,荔枝却是平常果品,也只能卖给周围几郡,百姓并没有赚到什么钱,而走商一趟也不容易,最后有可能果品坏在半路而亏本。”
“而我们喜客来却在去年的时候试运了几回,能将完好的将荔枝运送到京城卖给普通百姓们尝尝,就因为我喜客来的商队,在摘在荔枝开始便用冰块保鲜,一路相护,沿途不曾停留,到了京城仍旧还是完好的。”
“成本所耗虽高,但京城的百姓买得起,愿意吃,喜客来的生意就成了,可能这么耗时耗力的生意喜客来并没有赚到多少,却博得了一个好名声,没有喜客来做不成的生意,从此喜客来深入民心。”
“除此外,我还曾想过做邮差,就是在各地置办点给人送信,如此一来可以减轻驿站的辛苦,同时还能快速又准确的将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只是此事正在计划中,儿媳还想与父皇商量,准许我做这差吏呢。”
宁相看向苏宛平,倒是点子新奇,却也聪明的化危为安了,还能顺带得到一份差事。
凤帝倒是被苏宛平的话给拐过去了,原本生气她喜客来独占市场,如今却在考虑那差吏的事。
百姓之间送信,分几种渠道,最规矩的渠道自是通过驿站了,但时间上难说,而且容易丢了信,比如送信的小吏半路遇雨水或者过河时不小心,再不然遇上劫匪等,反正一切只得看天意,每年有不少百姓的信都是杳无消息。
还有就是熟人帮忙带信,有熟人去外地,顺带带一下,再不然就是走商了,往来走商会有管事的为了赚小钱会帮人带信,这样的也是不牢靠的,信也容易丢失。
如今若是民间有专门的送信人,那必定不容易丢失,官衙这边也少了这麻烦的一步,而且若是喜客来送信,似乎百姓更可信一些。
凤帝看向宁相,“宁相觉得此事如何?”
宁相刚才也想过了,此事自是可行,只是喜客来的名声就更大了,正如苏氏所说的,送信可能不怎么赚钱,但是能提高喜客来的名头。
宁相接了话,“皇上,臣以为喜客来送信这差事的确可以为官衙驿站分忧,只是在送信方面还得严谨一些,万不可以泄露。”
那是当然的,宁相的话也正是凤帝的顾虑,一但喜客来接手了此事,恐怕又要壮大不少了。
这边苏义上前一步,建议道:“收信专管处由衙吏监守,如此一来,喜客来得了管制,外头送信的小管事就不敢擅自做主了。”
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于是凤帝同意了苏宛平的提议,随即又叮嘱苏宛平,喜客来不可以阻止其他走商的生意,也不能恶意的降价。
苏宛平连连保证,自是不会恶意的降价的,不过她可以提议让别的走商通过喜客来运送,如此一来,他们在中途的损失就不必担心了,这样一来,他们也不会因为成本太高而做不下去。
凤帝听到苏宛平这个提议,一脸古怪的看着她,怎么说她好呢,简直是处处透着生意经,才说将生意垄断,她便立即改变了方针。
宁相也忍不住想笑了,苏义看向姐姐,心里很赞成,姐姐这提议不错,不然既要嫉妒喜客来的价格低廉抢生意,又不能降了自己的货品阶格,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时郁扬起唇角。
凤帝抬手,“成了,生意上各取所需,他们愿意倒也可以,只是喜客来在凤国出名,你可得做好了,若是做得不好朕可是会收回的。”
1...395396397398399...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