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时凌停了停,接着道:“倒也可以帮你,眼下你得写下一篇策论,想必你也能看清眼下的形式,你也了解苏义与宁相的特点,宁相收贿一事,你写一篇策论出来,如何规避此事。”
孙浦握紧了拳头,郁闷道:“我都快要被抓进去了,你竟然让我写策论?”
时凌挑眉看他,“你也可以不写。”
“你……”
孙浦气白了脸,却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写下一篇策论,上面有不少引据,而结尾却有一些建议,比如丞相位建议在朝中多置一人必能相互制约,所以建议置左右丞相相互制衡,同时也能分散丞相的权力,各司其职,造福天下。
时凌看了这篇文章,点了点头,的确不错的点子,写个奏折与写一篇文章是不同的,依着眼下孟维的才干与官阶,不适合写奏折。
但这文章却是刚刚好,他代表的正是天下士子们的心声。
时凌将文章收起来,孙浦的心情似乎也平静下来,他盯着时凌面色淡淡地开口,“莫要忘记了,我可是你一手提拔的,我若是出了事,时家也脱不了关系。”
“哦?”
时凌看着不再慌乱的孙浦,似想到了什么,随即叫属下将东西送上,一个小木盒,待时凌将木盒打开的时候,里头放着几本帐目,孙浦看到那熟悉的帐上,目瞪口呆。
时凌掀眸看了他一眼,说道:“说起来还得多谢你在户部中做下的假帐,不得不说,孙浦你的确有才,不仅有文才,算术也是极其了得,我翻看了你的帐目,做得天衣无缝,不过这套真帐就没必要留着了,留下来也是个祸害。”
那日见过孙浦那有持无恐的模样,时凌派人去查了,果然户部内有帐本被人翻动过,查出来后,乘着孙浦这几日在柳巷不敢出门,于是派人去孙府将帐目找了过来。
时凌当着孙浦的面一把火将帐本全部烧没了,孙浦一直以为自己抓住了时家的把柄,想到如今自己落泊,时凌一定会帮他,然而在看到这些帐目就这样被烧毁后,他最后的把柄都没有了,一时间是真的慌了。
孙浦吓得连忙起身朝时凌跪下,没有了把柄,他便什么都不是,而外头所传不经查,即使他将此事全赖在岳丈身上,可是他怕也是官身难保。
时凌看着跪在自己脚边的孙浦,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随即哈哈大笑。
“你怕什么,这件事你自是知道的,你是宁相的女婿,宁相做了这么些年的丞相,也该有些变动了,所谓不破则不立,你今个儿的提议不错,宁相若是退下来了,上去的人必定是苏义,而我眼下叫孟维将策略献上给皇上看,到时便能提拔一人为右相,与苏义一同把持朝政,我时家在朝中也就有了一半的权势了。”
孙浦目瞪口呆的看着时凌,不敢置信的说道:“所以这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
时凌挑眉看他,显然是默认了他的说法。
孙浦还是不相信的,他并不傻,他一直在算计,却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被别人算计了。
而此时原本站在外头一声不响的凤梨忽然走了进来,然而她进来后不是来到孙浦身边,反而是站在了时凌的身边,原本毁去了半张容颜的凤梨,孙浦眼睁睁的看着她从脸上取下面具,原本一切都是假的,她根本没有毁容。
孙浦忽然觉得可笑,宁彩婍是贵女没错,有个厉害的母亲也没有错,唯独宁彩婍是下不了狠手的人,能想到将凤梨发卖了,那已经是她最大的勇气,又岂会想到毁人容颜。
他眼睁睁的看着时凌将凤梨揽入怀中,所以凤梨也是时凌设下的计,故意放在他身边的,最后他借着宁相女婿的名义与王东阳见面,这是他最后能利用的地方,包括今日写的策论也是如此,开头还在骗他。
从时凌提拔他入户部开始,他就该想到的,他一个寒门出身,没有苏义那样的好姐姐,也没有苏义那样的聪明与机遇,他岂能这么容易升为五品官员,他当初的贪婪就注定了他现在的下场。
若是早知道,他何须这般折腾,娶了宁相的女儿是他多大的运气,若是他没有纳妾,若是他能对妻子好一些,将来总归能做到五品官员,又何必急在一时。
孙浦后悔不已,然而一切都晚了,他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岳丈一家,更是无颜面对发妻,这些年孙家强势过,荣耀过,可惜他却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是自己高看了自己啊。
孙浦从地上起身,看着时凌,随即笑了,“时凌,时家乃国姓,只可惜你们时家成在国姓也败在国姓,将来时家的下场不会比我好,等着吧。”
孙浦转身离去。
时凌松开凤梨,问道:“玉佩可是给了宁大小姐?”
凤梨点头,脸上是得意的笑,“京城贵女也不过如此,傻得可怜,一段婚姻断送了整个家族,可笑。”
凤梨还在笑着,然而原本温和的时凌忽然收起了笑容,他看着凤梨,凤梨吓了一跳,连忙止了笑,才发现自己太过得意,也是,如她们这样的风尘女子,最是喜欢看着这些高高在上的贵女跌跤的样子,她们生的好,从小到大有人伺候,哪像她们,生于贫家,从小到大就是伺候别人的命。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02章 君臣交心
第1502章 君臣交心
凤梨依偎过来,时凌倒也没有将人推开,凤梨小声试探的问道:“夫君,此间事了,我能不能跟夫君回府?”
时凌挑起她的下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凤梨内心有些担忧了,她在这一刻忽然没有这般肯定他是否还沉迷于她的美色,这个男人太可怕了。
“你的眼睛很像一个人的眼睛。”
时凌忽然开口。
凤梨有些没听明白。
“你与柳娘要是能合在一起,就真的很像她了。”
时凌又补充了一句,只是随即放开她的下巴,转身往外走,凤梨有些担忧了,她连连追了几步,柔柔弱弱的喊了一声,“夫君。”
时凌也没有回头,只说道:“跟上吧。”
凤梨面上一喜,连忙跟上了。
三司会审,审的还是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别宫的凤帝得到消息后,连夜将此案取消了,朝中官员尤其是傅震宇这样的,当天夜里收到凤帝警告的信,不敢再出声。
而宁相却并没有上早朝,此时的他与前女婿孙浦一同来到别宫,而同时前来的还有刑部尚书范井,以及涉案人员王东阳。
范井手中拿着一块玉佩,正是王东阳家中的祖传玉佩,是从宁家嫡长女身上发现的,同时还有王东阳的说词。
站在凤帝面前,宁相心头五味杂陈。
凤帝看着这个跟了他这么些年的老臣,脸色很不好看。
孙浦被问话,他二话不说一股脑的全部推在了宁相身上。
宁彦看着这个女婿,想起当年女儿以死相逼要嫁给他的情景,如今看来,要是当年他能狠下心来,又何至于此。
王东阳对上宁相的眼神中不再是敬佩也不再恭敬,而是不屑,这个受过他提点的学生,相交不深,不了解内情也正常,只是却令宁相有些寒心。
凤帝听完刑部范井的案情陈词后,看向宁彦,随即叫他们都退下。
所有人退下了,殿前只有君臣二人,凤帝起身来到宁彦身边踱了几步,说道:“咱们都老了。”
宁彦弓着身,心头五味杂陈,眼眶有了热意,这个时候皇上还愿意与他谈心。
“臣的确老了,也容易心软了,当初若能狠点儿心阻止我女儿,也不至于有今日。”
宁相的话并没有令人意外,凤帝自是也猜到,然而凤帝却还是有些生气的,“不记得上一次春闱时发生的事了,你要提携这个女婿,也得像苏义这般,朝中还需要有才之士,可不缺权贵子弟。”
宁相听到这话面色一惊,想要解释,却发现无从解释,当初他将春闱时各方才子投递的文章交给了孙浦掌管便已经无法分辨,当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如今他不管如何解释,也于事无补,他当初露出的一丝私心早已经埋下了隐患,而对付他的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点。
凤帝拍了拍宁相的肩膀,说道:“真老了,朝中还是需要年轻人才是凤国的未来,苏义你培养的很好,朕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机会还是要留给后辈的。”
案子的真相已经不重要,宁相先前的那一份私心已经成了致命点,不过这仍旧是尽早的事,宁彦听明白了,他连忙跪了下去,诚恳的说道:“臣年事已高,无法再为君分忧,君愿告老回乡,带着妻儿离开京城。”
凤帝在太师椅中坐下,看着跪在底下的宁彦,想起当年他带兵入京时的风光,那个时候宁彦带领着百官全部跪在眼前,时间过得还当真是快。
凤帝准了,宁相告老归乡,至于孙浦却是去了官职,收回功名,成为普通的庄户返回原籍,今生不得离开出身之地。
至于王东阳,能成为一方知州,却仍旧畏惧强权将玉佩交了出来,于是贬为知县,原本在吏部的好评本可以提拔回京的,瞧着这一贬,怕是数年不得翻身了。
案子不必再断,范井也被叫了回去,凤帝交代了不少事情,以后自是要好好辅佐太子成为新帝。
帝王和帝后仍旧不打算从别宫回来,此案尘埃落定。
不过有位新晋才子孟维的文章却是送到了别宫来,原是辩馆里写出最好的文章,辩馆为了这丞相位置左右丞相意见展开讨论,一时间传遍满京城。
苏义从衙里回来不是回苏府,却是匆匆来了王府见姐姐。
苏宛平又有好些日子不曾去辩馆了,这会儿听到辩馆的新话题是关于置下左右丞相一职的事,此法提出,朝中不少官员支持。
宁相告老回乡,此事本就来得突然,可辩馆忽然出现这样的话题,也太凑巧了些,而且这个孟维以前有什么好的文章与诗作必定先交给苏义看,然而这一次他却直接呈给了远在别宫里的皇上,其用心可想而知,那立功的心思简直无法掩饰了。
“弟弟前来,可是说辩馆的事?”
苏宛平看向弟弟。
苏义却是摆手,他有些生气的说道:“朝中只管谁做丞相,如今又说要置左右丞相,可谁还记起我岳丈宁相,明个儿我岳父回乡,姐,我们一起去送送他老人家。”
“那自是要去的,不过我也要提点你,你应该也看出来了么,人走茶凉,当年的宁相是有多受人欢迎,如今却有多冷清,以后弟弟若是做上了丞相位,也该记住这一点。”
苏义点头。
苏宛平又说道:“孟维此人有些急攻近利,他这一次没有将文章交给你是因为宁相已经辞官,知道下一任丞相有可能是你,他借机写下这样的文章,终于露出了本性,弟弟可还像当初那样重用他?”
苏义听了姐姐这话却并没有半分生气,反而说道:“姐,孟维没做错什么,他平素给我的多是学识上的,算是私下里的互相欣赏,但同朝为官,为了凤国大计,自不能将这一份私情算进去。”
“他提出来的分置左右丞相,的确是一个好提议,可以相互制衡,也不会出现朝中一人独大的局面,岳父这一次离开京城,也是他自己的本意,若不然,他想要留下来,我自能想到法子。”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03章 送走宁相
第1503章 送走宁相
“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早看出了岳父对我的教导,他早就有心将这朝堂交给我,他要告老归乡自是迟早的事情,只是现在来早了些罢了。”
苏义的话令苏宛平陷入沉思,她知道弟弟与宁相一样,一心为了凤国大计,置左右丞相固然好,但是她弟弟马上就要做丞相的时候提出这样的意见,就尤如被自己最相信的人背后杀了一刀似的。
孟维此人的做法她不看好,这样的人品行不行,不可深交。
既然要置左右丞相,那么谁会是左相,谁又是右相,又以谁为尊,谁负责什么?
与弟弟聊了不少,想到宁相马上要离开京城,苏宛平准备了一些东西给了弟媳。
第二日午时,京城郊外的送别亭处,长长的队伍等在那儿,宁相终于来了。
苏宛平和时烨站在郑侯与母亲的身后,而后面的还有苏义夫妻,以及朝中不少昔日交好的老臣。
反观相府回乡的队伍人数很少,宁相坐在高头大马之上,他不仅是位文臣,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是位儒将,只是这么些年过去,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他当年的模样。
瞧着宁相从马背上翻身下来时的风姿,苏宛平还是有些惊讶的。
郑侯上前拍了拍宁相的肩,郁闷道:“你是卸下了重担,我等却还得忙碌着,当年咱们一起上战场时,你可是比我还不畏死。”
宁相听到郑侯一提起当年的事,他就忍不住笑了,摆手道:“老了,不提了,你比我小些,你如今还能为百姓多奔波几年。”
郑侯听到这儿看到宁相两鬓的银发,越发的感慨。
不少老臣上前,不过看到宁相却是哭了,半生的情义,生死相交过的兄弟,如今都老了,他们都有一种凄凉感,如今丞相大人都要告老归乡了,他们在朝中也呆不了几年了,最后大家都会各自归乡,当年从哪儿来,如今便往哪儿去,再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或许这一别就是一生。
原本还能笑出来的宁彦,看到这些旧部,眼眶也是一热。
苏宛平的心情也不好过,她看到弟弟红红的眼眶,她也是不舍得,弟弟可是宁相一手提拔起来的。
那边宁府的女眷马车上有人下来了,却是宁彩婍,宁彩婍穿着一身素服,只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
她朝宁彩宓与宁彩姝走来。
三姐妹再次站到了一起,从小到大有什么恩怨似乎也一切都变淡了,毕竟是血亲的,这一刻三人脸上都露出不舍。
宁彩婍拉着宁彩宓的手,说道:“小时候我没少欺负你,但现在好了,命运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你比我命好,咱们扯平了。”
宁彩宓心头沉重,对这个姐姐有恨有怨,但现在莫名又有不舍。
宁彩婍看向宁彩姝,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好好孝顺你婆母,她是一个好人,好好的呆在京城,再没有娘家在京城为你撑腰了,你要好自为之。”
宁彩姝“啊”的一声哭了出来,虽然嫡母从来不管她,可是她是相府的女儿,凭着这个身份,在京城也无人敢惹,可是现在不同了,正如姐姐说的,以后只能靠自己了。
宁彩婍说完,从袖囊里拿出两件东西,一件交到了宁彩宓的手中,说道:“这是你小时候最喜爱的吃食,但我每次都抢走,你总是吃不到,我现很后悔,若是能重来,我一定要对两位妹妹好一点儿,以后父母不在了,也只有咱们三姐妹还有着血亲在这世上。”
宁彩宓听着这话,喉中哽咽,她翻开手帕,看着里头包裹着的几块糕点,这的确是她小时候一直想吃的东西,很甜,不过在她认识了苏义后,丈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她带点儿回来,总说要补偿她所有的缺失,所以她现在早已经不缺了。
但宁彩宓还是将吃食收下了。
另一件宁彩婍将之交给了宁彩姝,“这是你最喜欢的发簪,上面金累丝做成的蝴蝶,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带在头顶,说这样你就好像一朵花,蝴蝶都喜欢花。”
宁彩姝看着这么小的发簪,她都要忘记这回事了,不过现在提起,她也记起来了,当时大姐将东西拿走后,她也反击了,给大姐的碗里下了巴豆,害她拉了好几日的肚子,不过那一次嫡母将她关在了柴房半个月,她一辈子都记得那时的恐惧。
“对不起啊。”
宁彩婍忽然开口。
宁彩姝捂着嘴,眼泪刷的一下又落下,“我……我早已经不记得了。”
宁彩婍上了马车,宁相也要走了,宁彩宓快上两步来到父亲身边,从怀里拿出一块牌子,说道:“爹,你是知道的,女儿没有别的本事,只是开了一间医院,各地皆有,也是我在京城里培养出来的医者,想必医术都不差,以后爹拿着这块牌子即可带着家人住院就医,还能请最好的大夫。”
宁彦看向女儿,女儿没有给钱也没有给铺,若是给这些他必定生气,他对这个女儿亏欠的多,他是一定不会收下的,可是女儿却给了这块令牌,却是她对自己最好的孝顺之举,余生他的健康她全部管着了。
宁彦没有犹豫,收下了令牌,看了女儿一眼,这一眼里有愧疚有疼爱也有不舍,宁彩宓第一次被父亲这般重视,她心头多年的委屈转瞬没有了,看着父亲转身走远,宁彩宓下意识的追了上去,从后头抱住父亲,眼泪默默地流下,“爹,从小到大,我最大的愿望就想爹能抱抱我,现在爹老了,那便由我来抱你吧。”
宁彦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一直忙碌着,很少去管后院的事,自己的妻子是什么性子他自是知道,这些庶出女儿难免受了委屈的。
他拍了拍腰间柔软的小手,笑了笑。
宁彩宓松了手,宁彦上了马。
宁相走了,京城里却为丞相位而闹腾了起来。
如今是否要置左右丞相,不仅御书房里兄弟二人商量良久没能出结果,便是皇家别宫里的帝王帝后也不曾有半分消息。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504章 苏义升官
第1504章 苏义升官
苏义一时间成了朝中的热门人物,这一次不仅言官之首傅震宇反对置左右丞相,不少武将也反对,不过武将皆是以郑侯为首的。
然而朝中还是有不少声音的,但不管如何,苏义成为丞相已经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苏府的门坎都要被人踏破了,都本着不送礼便是失礼,收不收那另当别论的想法,于是即使苏义拒绝,仍旧有不少人将礼放在了府门外。
苏宛平看着一脸苦恼的弟弟,她却是笑道:“弟弟何不收下。”
“收下就落下话柄。”
苏义郁闷的开口。
“不,收一人礼是话柄,收所有人的礼,那是礼貌,收下他们的礼物,然后变成现银,买下粮食在城隍庙支下施粥棚,并说这是京城权贵共同捐赠。”
苏宛平的话令苏义双眸一亮,他看着姐姐忽然笑了,“姐姐这点子也太好了,我都愁得没法回府了。”
苏宛平看着弟弟,一脸认真的说道:“这也非长久之事,你以后成了丞相,这样的事情在所难免,可是你若一直这样,反而显得刚硬不尽人情,可是要惹祸端的。”
苏义看向姐姐,也想到了岳丈离京时那一夜与他交谈的内容。
“姐,我知道的,我知道怎么做了。”
苏义离开了王府。
数日后,别宫来了旨意,置左右丞相,采纳了孟维的提议,而孟维同时提为中书舍人一职,以后跟在了太子身边。
凤帝这一道圣旨倒是有了两个意思,一是置左右丞相相互制衡,二是孟维所走的路正是当年苏义所走的路,也就是说以后他指不定是下一个苏义,也就是说下一个丞相。
孟维将辩馆的事务交给翰林院同仁,他却是直接入了宫,以后呆在太子身边,帮着处理政务,待太子继承大统,他便是是太子身边的红人。
时烨今个儿从御书房回来后,无意中提到此事,苏宛平得知后,眼皮莫名的乱跳,也有些莫名的心慌,她看着时烨,说道:“为何是孟维?”
“他的不少文章皆是不错,本来初入官场,不会这么快,但中书舍人一职一直悬空,他既然有才,自是提拔了,今日我与大哥观察了他一天,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说话做事当真有些像当年的弟弟,少年却又沉稳老成,若有可能,想必能受大哥的重用。”
时烨并没有觉得什么。
苏宛平却是沉默了,她一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或许是那一次三木的表演让好敏感,以前在辩馆与翰林院时,她倒也不着急,可是这一次是直接调入御书房,所有的机密他都有可能看到,再加上他过目不忘的本事,更是危险。
可若是她的预感是错的,那凤国就失去了一位才子,皇上向来惜才,皇上在看到他的文章后将他提为中书舍人,便是惜才。
“那现在选谁为左相,谁为右相?”
苏宛平帮着时烨脱下外衣,夫妻两人准备洗洗入睡。
时烨手中停顿了一下,说道:“大哥说向来以左为尊,弟弟自是左相,至于右相人选,今日朝中不少官员都来提过建议,傅大人的意思是提范井为右相,各有各的说词,大哥有些犹豫。”
“提范井为右相倒是不错,他仍旧可掌司法,反而更好。”
苏宛平琢磨着。
时烨坐在床沿听着媳妇的分析,他点了点头,对于范井我也有些偏心,他是位好官,只是朝中不少人反对,许是平素范大人太过严厉,惹不少人不快。
“朝中就是要这样的正直的人才对。”
苏宛平掀开被子躺下,时烨也就势躺在她旁边,他习惯性的伸出手来将媳妇揽入怀中,吻了吻她的额发,接着说道:“朝中事多是大哥作主,这一次我倒是认同范大人的,明个儿我上早朝再提一提,若要置右相,那就是他了。”
苏宛平在他怀中点头,也不知不觉有些犯困了,没想时烨的吻却已经落下,手开始不安分。
刚才还要说着政事的两人这就没正形了。
苏宛平睁开眼睛,看着缩入被窝的某人,无奈一叹。
经过几日的闹腾,左相人选出来了,果然是苏义,无可厚非,朝中甚至都没有多人反对的,毕竟也没法反对,再说皇上一直重视苏义,早有这心思,如今又有圣旨,谁敢抗旨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