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明军建造的最多的是活动掩体,或者叫做盾车,简单的说就是装着有轮子的倾斜厚木板,其宽度足以遮挡五个人,火器手和弓箭手们躲在他们后面,有的甚至还装有虎蹲炮、轻型弗朗基之类的火炮。昨天傍晚明军第一次投入使用的时候,打死了营垒后面十二个人,仅凭胸墙是无法抵挡这些大口径火器的射击的。虽然在城头上的两门弗朗基的还击下,盾车很快被打坏了五个,随着夜幕的降临,明军丢下被打坏的盾车,停止了进攻,不过赵家升明白,明天早上敌人会带着更多的盾车前来。
“把大部分都撤进城里来,只留几个掷弹兵在营寨里就行!”赵家升低声道。他很清楚拥有盾车的敌军攻下营寨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没有必要让自己士兵们在那儿白白流血。自己已经迫使敌人付出了时间的代价,而现在自己和崇德城的命运已经不再取决于自己,而是在于金山卫、留都、杭州的那些大人物了。战争就是这样,充满了混沌,你做对了未必能赢,做错了也未必会输,命运和神灵始终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





丝路大亨 第四百一十二章 兄弟
“兄长!”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赵家升回过头来,看到弟弟那张熟悉的脸。
“我们还能坚持多久?”赵家平问道。
赵家升张了张嘴巴,将谎话咽了下去:“两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两天?这么快?”赵家平睁大了眼睛。
“已经很长了!”赵家升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在河上用火船争取了一天,又在城外修了个小寨子,迫使贼军花费两天多时间打制攻城器械,现在恐怕已经破城了,毕竟城里只有五百可战之兵呀!除非——”赵家升说到这里,停住了。
“除非什么?”赵家平赶忙问道。
“除非我们先前就把城墙周围的树林全部砍掉,这样贼军就必须从更远的地方获取木材,这样就可以多坚持几天!”
“这——!”赵家平闻言一愣,旋即苦笑道:“这不太可能,毕竟这些都是城中百姓的财产!”
“嗯,时间也不够,幸好修建寨子的时候把最近的一些砍掉了!”赵家升苦笑道:“接下来一天时间拿下寨子,扫清道路,一天时间破城!”
“这些都是讲武堂里传授的?”赵家平笑了起来。
“也不全是,还有在南洋时积累的经验,如果我是敌方的将军就会这么做!已经胜券在握,没必要逼得太紧,反倒容易出差池!”说到这里,赵家升转过身来,笑道:“家平,要不然你还是先离开这里吧?家中二老——”
“不,我是县令守土有责,应该是我留下来!”赵家平神色激动了起来:“兄长,还是你先走吧!”
“我若是走了,只怕这里撑不到今天中午!”赵家升笑道:“也罢,拜大都督和徐先生所赐,我们松江赵家从一个做绳子的小商贩到今日,我们兄弟这两条命早就是兰芳社得了,多拖一日便拖一日吧!”
鼓声响起,将赵家兄弟的目光重新引回战场,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他们来了!”
无人询问“他们”是谁,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眼睛看清楚,数十辆盾车后面是黑压压的敌兵,仿佛天边的乌云,向崇德城压过来。
“击鼓,吹号!”赵家升沉声道。
号角和鼓声响起,唤醒刚刚睡着的值夜班的哨兵,即便这样,城头上的士兵依旧稀稀拉拉,虽然城里不缺乏壮丁,但都没有受过基本的训练,一旦敌军攀上城头,就会土崩瓦解。
盾车缓慢的爬过岩石、树桩和灌木,前两天的进攻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其中大部分仍然躺在远处,战事的间隙乌鸦们在上面聚餐,而现在却尖叫着飞起,它们也是本地人,不喜欢这些外来的入侵者。
赵家升能够感觉到四周投射过来的目光,他知道众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智穷力竭。“我总得做点什么!”他提醒自己:“来人,城头上的弗朗基装填dàn yào,寨子里的掷弹兵也做好准备,尽可能多烧掉几个!”
盾车的移动速度很慢,但终归还是爬到了壕沟旁,最先开火的是城头的两门弗朗基,第一次发射打中了一辆盾车,两磅重的qiān dàn将挡板打碎,躲藏在后面的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城头上发出一阵欢呼。但还没等欢呼声平息,便被明军的还击声淹没,密集的弹雨几乎将小寨子的半截胸墙削去,城头上的欢呼声顿时戛然而止。
“好厉害!”赵家升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讲武堂中教官曾经一一介绍过明军常见的火器,结论就是单兵火器除了鸟铳、重火器除了弗朗基都是垃圾,但在二十米左右的距离,即便是虎蹲炮发射的大铳子xiàn dàn也足以击碎简陋的胸墙上端,绝非缺乏大口径铳炮的守军能够抵挡的。赵家升禁不住庆幸自己已经把大部分士兵撤进城里,只留下十来个掷弹兵。
轰!
城头上的弗朗基第二次开火了,但这一次没有打中,隐藏在盾车后面的明军冲了上来,开始填平壕沟,用不了多久,明军就能冲到城墙下,在火器的掩护下撞击城门,或者直接蹬城了。
这时营寨终于做出反击了,十几枚shou liu dàn飞出,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人群中,浓烟散去,壕沟后面只剩下十几具尸体和丢在地上的柴捆和土袋。
就这样,围绕着壕沟开始激烈的拉锯战,虽然明军隐藏在盾车后面的火器威力很大,但营寨里的掷弹兵们根本不露头,他们只是躲在土垒后面向填壕沟的敌人头上扔shou liu dàn。相持到午饭后明军才填平了壕沟,失去了壕沟保护的掷弹兵们立刻放弃了营寨,退入城中。
“禀告将军,已经将城外小寨拿下来了!”
“嗯,下令先修筑炮台!”戚继光沉声道。
“是,将军!”
“南塘,已经是第五天了!”身后传来王本固的声音。戚继光无声的点了点头,从在河边算起,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敌方的守将是个极为难缠的家伙,他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并千方百计的去做,这么头脑清醒的军官在明军中层可不多见。像这样的军官兰芳社会不会有很多呢?想到这里,戚继光不禁有点沮丧。
“还要多长时间才能破城?”王本固问道。
“至少还要一天!”戚继光斟酌了一下语气,低声道:“城里的守兵应该不多,但壮丁不少、huo yào和武器也不缺,那个投掷的zhà dàn守城的时候肯定很难对付!”
“嗯,兰芳贼还真是阔气呀!”王本固沉重的点了点头,昨天士兵们捡了一枚没有bào zhà的shou liu dàn回来,他俩将其拆开后一看不禁暗自感叹兰芳社的阔气——一枚shou liu dàn里有一斤半左右的颗粒化黑huo yào,即便不算制造的费用,这么多黑huo yào就价值不菲了,守兵往外丢一次shou liu dàn,就是几十两银子丢出去,几天守城战打下来,光是这一样就丢出去上千两银子了。




丝路大亨 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后的晚餐
看着城外正在填平壕沟,修建炮台的敌军,赵家平问道:“兄长,现在还有什么要做什么吗?”
“还有什么要做的?”赵家升回头看了看左右一张张疲惫不安的面孔,突然笑了起来:“家平,我有些饿了,有什么好吃的吗?”
“好吃的?”赵家平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连忙点头道:“有,什么都有,仓库里有腌肉、腌鱼、米、面粉、油脂、还有鸡蛋和十头猪!”
“很好,那就快些做好,拿上来让所有人吃一顿吧,如果有酒的话,每人也分一小杯!也许这里很多人是最后一顿了。”赵家升笑了笑,最后一句话却没有说出来。
赵家平听出了兄长的弦外之音,他眼圈微红,重重的点了点头,转身向城下走去。在靠近南门的几间店铺里支起了七八口大锅,衙门的厨子指挥着六七个帮佣和三十多个壮妇烧火、搅拌锅子、切肉切菜。很快香气就随着一股股炊烟升起,传到城头上来了。男人们脸上凝固的绝望也松动了,他们抽着鼻头,目光下意识的向城下的厨房飘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已经到了中午,打着瞌睡的赵家升被脚步声惊醒,他睁开双眼,看到弟弟从楼梯走上来,脸上红彤彤的,他手里提着一只提篮,另一只手里提着一只酒壶。
也许这就是我的最后一餐,赵家升心中暗想,他站起身来,从弟弟手中接过提篮,放到一旁,笑道:“里面是什么?”
“烙饼,还有煎肉、炖杂碎!”赵家平从提篮里拿出酒杯和筷子,给兄长倒了一杯酒,又给兄长倒了一杯,笑道:“来,小弟敬兄长一杯!”
赵家升碰了一下杯子,就杯中酒一饮而尽。兄弟俩在提篮旁盘膝坐下,便吃了起来,烙饼刚刚出炉,还有些烫手,煎肉泛着油光,炖杂碎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赵家升吃了两口,发现书童站在一旁,笑道:“来,你也过来一起吃点!”
“我不饿!”书童的脸色不太好看,显然战争的残酷摧毁了他的食欲。
“吃下去!”赵家升沉声道:“也许没有下一顿了!”他拿起两个烙饼,往里面夹了一块腌肉,递给书童。
“大人,援兵什么时候会到?”书童咬了一口,问道。
赵家升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我也不知道,如果援兵到了,你会看得到!”
“那如果援兵来之前就破城了呢?”书童问道。
“那我们就死定了!”赵家升答道:“但我们为嘉兴、嘉善、松江的人们争取了时间,我们已经争取了五天时间,他们会争取更多时间,直到大都督带领援兵赶来把贼兵打败!”
书童的脸色变得惨白,但他原本颤抖的身体渐渐平静了下来,突然他把烙饼塞进口里,狠狠的撕咬,仿佛恶狼在撕咬争夺猎物的猎犬。
随着挑夫们将一筐筐食物搬上城头,城墙上开始多了一些生气。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颇为丰富,暹罗大米混合着鱼脍、菜干、贝干煮成的浓粥;烙饼;煎鲸鱼肉;大白菜、薯类、猪肉、猪内脏混合的炖杂碎,每个士兵还能得到少量甘蔗烧酒。他们大口的吃着,交谈着,甚至还有些许笑声。
时间由中午到了下午,由下午到了傍晚。士兵们蜷缩在城墙避风处,打着瞌睡。赵家升警惕的观察敌人,明军还是在紧张的修筑工事。依照教科书自己应当不断袭击敌人,让其无法完成这些,但手头的力量太少,他只能坐以待毙。这时,赵家平又带着厨子和妇女们上来了,大量的烙饼,炖肉和添加了腌肉菜干的米饭。士兵们将食物一扫而空,只剩下一个个空锅。这时,太阳已经低垂于西,城墙下到处是黑乎乎的影子。
“点火!”赵家升告诉书童:“把剩余的shou liu dàn搬到城墙上来!”
明军营寨。
“明天我们就攻城!”戚继光低声道。
“明天?”王本固的眼睛露出了兴奋的光:“南塘你已经准备停当了?”
“嗯!”戚继光点了点头:“即便没有准备好也必须打了,时间很紧迫,补给也快不够了!”
王本固点了点头,他很清楚军队就是一头无餍的怪兽,他会将周围的一切吞噬干净,除非在某个物流节点,军队要想维持存在只有两种办法:分散部署,或者不断的移动。明军在先前有当地缙绅的支援,但进入崇德县境内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百姓四散逃走,他不得不想办法从四周的村落去掠夺补给,但这反而更加剧了百姓的逃散,获得补给的唯一办法就是攻下崇德县城——城里肯定有足够的粮食。
“王大人,你先休息吧,我先去巡逻一下营寨!”戚继光站起身来。
无论对于城墙上的赵家兄弟还是城外的戚继光来说,这一晚都是漫长无眠的一晚。双方都知道次日的黎明意味着某种终结。
号角声响起,赵家升一个骨碌从爬了起来,透过女墙的射孔,外面依旧是一片黑暗,只有天边还有一缕细微的青白色。天还没有亮呀?难道是贼兵提前攻城了。他紧张的向敌人营地的方向望去,但并没有什么异常。正当他诧异的时候,第二声号角响起,这一次他辨认清楚,号角声是从东北面,也就是后方传来的。
“援兵,难道是援兵到了?”赵家升睁大了眼睛,他下意识的捂住胸口,感觉到里面剧烈的心跳,他唯恐这不过是自己的幻觉,稍一走神便会散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墙上被号角声惊醒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过直到几分钟后,才有人带来确定的消息——在北门的瞭望者看到长长的火把行列,那应该是大队军队连夜行军。
“到了,援兵终于到了!”赵家升终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从脸颊流淌下来。




丝路大亨 第四百一十四章 工事
“什么,贼人的援兵到了?”王本固一个骨碌从床上坐起身来,脸上满是惊诧:“有多少兵马?”
“天还没全亮,探子也无法确定!”戚继光低声道:“不过看动静不少,应该有四千人!”
“四千人?”王本固的神色变得越发难看了:“戚将军,贼兵有这么多,我军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
“王大人您忘了我等原本就是来讨贼的吗?”戚继光笑了起来:“我只怕贼人不来,既然贼人来了,莫说只有四千人,就是有四万人,戚某也要将其一鼓荡平!”
受到戚继光回答的感染,王本固的动摇消失了,他握紧拳头:“正是如此,戚将军,一切都仰仗你了!”
当晨光重新降临大地,戚继光立刻就发现探子的情报是错的,敌人的数量至少是估计数量的两倍,显然昨天夜里敌人采用某种伎俩欺骗了探子的眼睛。可为什么敌人要这么做呢?作为援军,难道不应该夸大自己的兵力来取得心理上的优势吗?戚继光陷入了沉思之中。
崇德城南门。
“这是森可成将军的主意!”徐渭得意洋洋的解释道:“他说与其夸大己方的兵力,不如先示弱,然后再陡然展现真正的实力,这样能给敌人的心理更大的打击!”
“不错,的确这样效果更好!”赵家升点了点头,他敬佩的看了看一直保持沉默的森可成,这位曾经在讲武堂担任过qiāng术和步兵战术课老师,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
“不过这还是要多亏你们兄弟两个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徐渭笑道:“说实话,我确实没想到你们能坚持五天,真是兄弟齐心,合力断金呀!”
赵家兄弟二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答道:“都是将士用命,末将{下官}不敢居功!”
“我说你们有功就是有功,你们不必退让。待到退敌之后我会向圣上和大都督奏明你们的功绩,重重的赏赐!”说到这里,徐渭脸色突变,寒霜罩脸:“至于那些附逆之人,也自然有他们的好看!”
“附逆之人?”赵家升有些茫然的看了徐渭一眼,赶忙低下头去,心中暗想徐相公的官威越来越大了,脸色就这么一变,自己竟然不敢与其对视。
“森将军,接下来怎么打我就委权给你了!”徐渭目光转向森可成,神色也变得和煦起来。
“是,徐相公!”森可成欠了欠身体,上前一步,操着有些生硬的汉语说道:“比起逆军来,我军多是新兵,野战对我方不利,但我方后方稳固,贼兵后方不靖。所以我以为应当先高垒深沟,与敌相持,一边派轻锐袭击敌人的粮道,等待留都的援兵赶到再说!”
“也就是说兵粮战术啦?”徐渭笑道。
“不错!”森可成点了点头:“据我所知,崇德城内有一万两千石的存粮,从嘉兴、嘉善一带通往这边也有水路相通,而逆军的补给主要依靠的是临安、浙西一带的叛乱缙绅,这样的来源很难得到长时间的保障,而且还背靠钱塘江,这在兵法上是极为不利的。”
“很好,就依照你说的做吧!”徐渭满意的点了点头:“我待会写信给留都,看看能不能把阿迪莱夫人的那两百马穆鲁克骑兵借来,无论是野战还是袭扰敌方粮道都很有用!”
森可成的计划迅速得到了执行,他带来的一半士兵放下长矛和火绳qiāng,拿起铁锹,和数千名临时募集的民夫开始挖掘壕沟,依照讲武堂中步兵战术中规定的:只要在某地超过一夜,就必须在营地外挖掘壕沟,建造土垒,并将箩筐运到土垒上,将里面装满泥土,构成一道胸墙;如果时间更长,那就在土垒上增加望楼、多面堡、炮台;壕沟里插上竹签,壕沟外布置鹿角等障碍物。军官生们进入讲武堂的第一天就会被告知,对于军人来说,铁锹和长矛一样重要,土垒比盔甲和盾牌更加可靠。
对面的明军也很快发现了敌军的行动,戚继光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他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企图阻挠敌人的筑垒行动,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样做很困难。与绝大部分江南城镇一样,崇德城外布满了湖泊池塘河流,即便陆地也被稻田、桑林、村落和果园占据着,很少有大片的干燥平原。在这种地形上,兰芳社的指挥官将自己的营地布置在若干个临近水面的高地上,四周要么是泥泞的稻田、要么是桑园果林,之间通过水路或者狭窄的堤道连通。在这样的环境下,明军老兵多,白刃战强的优势根本得不到发挥的机会,绝大部分战斗都是相互施放铳炮。即便打赢了攻下某个营地,也无法乘胜攻击下一个营地,战事只会变成长期的消耗战,而这对于长驱直入的明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贼人果然狡诈!”王本固看着己方又一次进攻被敌人的火器击退,不禁咬牙骂道。
“王大人,以末将所见,还是先退兵为上!”戚继光低声道:“这几天下来,贼人的工事日渐完备,越来越难攻打了!”
“嗯!”王本固叹了口气:“周贼果然凶悍,一点都不体恤民力,竟然征发了这么多百姓替其劳作,要不然贼人的营寨也不会修建的这么快!”
“王大人!”戚继光的脸色有些怪异:“末将从俘获的民夫口中得知,贼人并没有征发民夫!”
“没有征发?那哪来的这么多人?”
“雇佣的!”戚继光答道:“一个壮丁一天可以领到六升米加五十文钱,干完立刻就拿,干的多了还有奖励!”
“什么?”王本固吓了一跳,他草草的估算了一下要花费的钱粮,就被那个数字吓呆了:“贼人哪来的那么多钱粮?”
“末将估计这就是为何那些缙绅又投靠朝廷的原因!”戚继光低声道:“末将还听说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赶来从贼,不,跑来挣钱!”




丝路大亨 第四百一十五章 马穆鲁克1
“南塘,你是说兰芳贼勒索缙绅的钱财来支付这些花费?可缙绅手中哪有那么多浮财?哪里经得起他们这样的花费?”王本固皱起了眉头:“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据我所知兰芳贼不只是索要钱财,就连缙绅的田宅产业都不放过,那这些又有什么用?就算拿去发卖又能卖得出几个钱来?谁都知道只要朝廷打过来了,这些田产肯定是要归还原主的!”
“大人说的是,这件事情末将也不明白!”戚继光点了点头,正如王本固所说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财产的最主要部分是以土地的形式存在的,其次就是贵金属货币和粮食,而贵金属货币通常会被隐藏在隐秘所在。所以即便是用极为残暴的手段,当权者所能获得的财富相对于地主阶级的财产也只有极少一部分,相对于战争的花费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而田产短时间内无法变卖,因为根本没人有钱买这些田产,这么做只会破坏原本的生产秩序,得不偿失。因此除非是没有未来的流寇盗匪,稍微靠谱点的zhèng quán都不会采取暴力掠夺地主阶级财产的方法解决财政问题。
王本固和戚继光虽然都把兰芳社称之为“贼”,但两人都很清楚这个对手绝非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贼寇,而是以争夺天下为目的的劲敌。要想击败这样一个劲敌,搞清楚对方的策略无疑是第一步。
“那就先撤兵吧!”王本固沉声道:“既然他们已经筑起了营寨,那我们就先退兵,如果他们敢追击我们回头就是,他们总不能每次都修营寨吧?”
事实证明王本固一语成谶,明军断后的殿军惊讶的发现敌人的追兵谨慎的保持着半天路程的距离,每到一地都挥舞着铁锹挖掘壕沟修筑工事,经过探查他们才得知敌军每个联队都招募了三百名长夫,长夫可以领到战兵军饷的一半,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搬运辎重,修筑工事。
“这,这也未免太阔气了吧?”王本固得知消息之后不禁咋舌,他稍微估算了一下,光是军饷就要多支出三分之一,安家费等还不计算在内。作为地方官,他当然知道战事一起日费千金的道理,但是像兰芳社这样把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丢的打法,还是第一次见到。
但让戚继光感到担忧的是敌军的骑兵开始出现在战场上,为了避免敌方水军的巨大优势,明军移动的路线一边选择在地势较高,距离河流湖泊较远的地方。但从明军从崇德撤兵第三天起,担任殿后的探骑发现有敌方的骑兵出现,并与其发生了几次交锋。这些来自九边的精锐惊讶的发现这些陌生的敌人无论在骑术、武艺都不亚于自己,在战马和装备上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去骑兵常用的角弓、弯刀、骨朵和长qiāng之外,这些敌人都戴着有护颊的铁头盔,长到膝盖的锁帷子长衫,有的在锁帷子外还有冷锻胸甲,有的人甚至还有火绳qiāng。他们的战马比蒙古马更高大雄健,能够承载更重的骑士,冲刺的速度也更快。经过几次交手后,明军殿后的探骑就不得不在这些敌人面前退却,这些敌人的盔甲在交锋中几乎可以免疫大部分冷兵器的打击,而且他们几乎都有换乘的马匹,稍一犹豫就会被这些可怕的敌人追上,付出生命的代价。
1...353354355356357...4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