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钤辖不知唐宁问这句话的意思,但还是回答道:“嗯,潼关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滚木礌石存了不少。
前几任钤辖,包括前朝时就已经有所储存,这些年下来,一旦发生战斗。光靠这些东西,也能够防守个十天半月的……你问这些做什么?”
唐宁点头道:“我听说很久以前,大禹治水时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建筑堤坝,另一种是疏通河道。
如今的水势,疏通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力有不逮。但是依靠滚木礌石来建筑堤坝,我觉得还是可行的。”
本以为钤辖会很爽快的同意,谁知钤辖却十分坚决的摇头道:“不行,那些东西都是留着作战时使用的。若是现在用了,万一发生战事怎么办?”
唐宁急道:“可现在不用,水势就会持续蔓延。到时潼关附近良田万亩化为泽国,百姓如何谋生?”
种建中虽然心中对动用军备物资也有些反感,但就目前来说,这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于是便也跟着劝道:“督运使说的是这个理,钤辖大人。
大不了用了多少,时候再找朝廷讨要,官家不会不批的。而且等洪水退去之后,这些东西也并非不能收回。
再者,若是潼关爆发战事,那就意味着西北边塞之地已经失守。短时间内这种事情很难发生,这些粗木和巨石,也派不上用场,倒不如用在这里,也能发挥作用嘛。”
钤辖犹豫了一下道:“可是……”
“哎呀,你这倔驴,还可是什么啊。督运使说的没错,右侍禁说的也没错。你要是早些把东西搬出来,哪里会变成现在这样啊?”
唐宁说,钤辖会听。种建中说,钤辖也会考虑。但是县令这么一插嘴,本就看他不爽的钤辖顿时怒道:“老子就是不用!你管老子!你难道没看见吗?老子手下的弟兄们也在筑堤啊!
虽然慢了点,但早晚会筑成。你这狗日的莫要在这当事后诸葛亮!别人说了你就他娘的附和,老子头回见你怎么就没见你这么说过?
奶奶的!”
“……”
。m.
大宋奸臣 第九十六章 锅你都不配背
县令说钤辖是只倔驴,还真没说错。在这之后无论唐宁和种建中如何劝说,钤辖都坚决反对将城防资源用于治理水患。
没办法,唐宁只好选择了另一条路。往麻袋里面装沙子,虽然很慢,但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钤辖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派人去城中搜集百姓家中的麻袋,然后到城外去装填泥沙,再运回来丢到脚下。
从下午一直干到了天黑,刚刚点起火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
不论是厢兵还是禁军,亦或是百姓,在这个时代处于基层的人们大多营养不良,夜视能力很差。失去了火把的照明,基本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
在这种环境下做工一方面没有效率,另一方面也太过危险。无奈之下,钤辖只好下令回去休息,明日再干。
潼关城内部不怎么发达,看上去就跟一座普通的小镇子一样。但城墙却非常高大,并且城墙上的步行小道也非常的开阔。左右两边各躺着一排百姓,中间还能留出两人并排走过的余裕。
如今发了大水,城墙上到处都是人。城中已经处处是水,水面最高处都要没过房门了。钤辖不可能将这些百姓弃之不顾,于是就开放了城墙,准许百姓到城墙上躲避水灾。
唐宁找来找去,也没找到负责潼关治理的文官在场。光是这么一个钤辖自己守着潼关,有点不符合大宋的风格。
问了一句,钤辖才幽幽的道:“大河发水的那一天,县令县丞正好带着四百多人去加高堤坝,但堤坝有一处出现了裂缝,当时正好天降大雨,于是没人注意到。
大河顺着那条缝隙将整个堤坝冲垮,包括县令县丞在内的四百余人无一生还……”
种建中叹道:“此等义士,朝廷应追赏之。”
“赏什么啊?县令老来得子,妻子又因病去世。儿子才十几岁,也就督运使这个年纪。这次跟着他一起去的河边,爷俩都死在大水里面了,赏有什么用,人都没了。”
话题过于沉重,唐宁不想再停下去。跟着齐复、林威二人在城墙上找了一处地方坐下,肚子就开始叫唤了。
想起晚上还什么东西都没吃,就从怀里掏出一块湿布包裹。打开之后,里面的馒头已经被雨水泡的烂糟糟的了。
唐宁没那么娇贵,抓起一块就往嘴里塞。齐复和林威也从怀里掏出包裹,只不过他俩身上的带着的干粮不是馒头,而是大饼。但光就被雨水浸泡的程度上来说,三人都是一样的。
唐宁一边吃了一口,一边笑着说道:“挺好,要是平时,这东西吃两口就得喝口水,不然太干。
现在下了场雨,也省了咱们用水了,直接就能顺下去。”
齐复苦笑一声道:“姐夫,你还真是乐观啊。”
“不然呢?”唐宁抓了一把馒头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鼓着腮帮子含糊不清的道:“事已至此,伤感有什么用?如果愁眉苦脸就能让县令父子死而复生,就能让那四百多人从水里面爬出来,谁会不这么做呢?
更何况我们这一次来,是来帮助潼关百姓的。要是我们一个个都愁眉不展,潼关的百姓们会怎么想?
人呐,得往前看。要坚强,要心存希望,这样才不枉县令大人,县丞大人,以及那四百多名义士的牺牲啊。”
齐复低头咬了一口大饼,随后陷入了沉默。
晚上睡觉也是在城墙上睡的,钤辖把军中那些营帐都拆成了一个个小篷子,搭在城墙的两边。挡雨的效果是起到了,但半夜雨停起风时,还是把唐宁给冻醒了一次。
睁开眼睛一看,没睡的百姓和士兵正在轻手轻脚的点起火把。城墙上的一片呼噜声,让唐宁再无睡意。
林威盘膝坐在唐宁身边,见唐宁起来,刚要说话,就被唐宁一个动作制止了。两人起身,走到了箭楼里面。
潼关四面城墙共有十二座三层的箭楼,最顶层是士兵警戒用,剩下的两层则是给妇人和孩子用作休息之处。
而北城的最中央的箭楼却不许任何百姓进入,这里被暂时当做了官府办公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在这里日夜不休的争吵,想要找出一个治理水患的方案。
箭楼里点着篝火,还有专人看管。一进去,唐宁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守门的士兵走上前,低声道:“你是谁?这里不许闲杂人等进入!”
“我是环庆路粮草督运使唐宁,我过来找钤辖。”
唐宁一边说,一边掏出了自己的腰牌,那小兵确认一番之后,这才抱拳道:“原来是督运使大人,失敬。小人这就带您去见钤辖大人。”
唐宁笑着点了点头,小兵再次抱拳,然后就在前面领路。
一路上唐宁听到不少声音,有呼噜声,也有争吵声。但三更半夜的,即便是争吵也压低了声音,唐宁听得不是很清楚,不过想来争吵的内容应该就是关于治理水情这方面的。
钤辖在三楼,双手撑着窗户,借着幽暗的烛火,望着奔腾的黄河。
在这一刻唐宁觉得这位粗鄙的钤辖似乎也并非是自己想象中那样,除了粗鄙一无是处。
听到身后传来动静,钤辖回头看了一眼。见是唐宁,楞了一下,随即道:“督运使?你深夜造访本
钤辖,有何贵干?”
唐宁轻声道:“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心里全都是黄河水患,早一日阻止水势的蔓延,就能早一日疏通河道,解决水患。
抱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来此说服钤辖大人您了。”
钤辖笑了一声道:“说服俺?俺有什么好说服的。督运使,俺还是劝你好好睡一觉吧。明天天一亮,俺就要带人去装沙袋,填河沟了。俺希望你的人明天可不要落后。”
“钤辖大人,为何华阴县县令说了一句之后,您就说什么都不肯动用粗木巨石来缓解水情了呢?
我不敢说我的办法是最好的,但至少还是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一定要比我们去装沙袋,填河沟来的更有效率一些。”
钤辖点了点头道:“俺知道啊,当时你一说,俺就知道了。”
唐宁心下一急,连忙道:“那您为何……”
钤辖笑着打断了唐宁的话:“诚然如你所说,这样做是最有效率的。但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老县令是个傻子,什么事情都第一个往上冲,为此他把自己都搭进去了。俺老黄可不是那样傻乎乎的人。没人来替俺背这口锅,俺是不会同意的。”
唐宁心头一阵无名火起,怒道:“数日之间万亩良田化为泽国,潼关百姓流离失所。你说这些话对得起你的良心么?
你怎能如此自私!”
钤辖依旧是那副满不在乎的笑容,慢悠悠的道:“老县令无私吧,他们父子俩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吧?
可是那又如何呢?最后还不是父子双亡,莫说良心,那可是连人都没了啊。
小子,你年纪轻轻就做了官,不是饱读诗书,就是家财万贯。要俺说,你更像前者。因为人心有多肮脏,你这种书呆子是很难想象得到的。”
唐宁咬牙切齿的道:“白天看你身先士卒,还以为你是个好人,是个好官。没想到你的嘴里竟然能说出这种话,你太无耻了,你简直就是人渣!”
钤辖拱拱手,一脸无所谓的道:“承让,承让。”
话说到这,唐宁就该气愤的拂袖离去了。但唐宁却不愿意就这么一走了之,他抿了抿嘴,沉声道:“这口锅我来替你背,出了事情,你只要说是我一意孤行,胁迫你做的。
没出事情,功劳就全是你的。”
钤辖听罢,哈哈大笑。直到把唐宁笑得有些恼火时,才抹着眼泪说道:“你啊?你还不够格,这口锅,你不配背!”
“……”
.co
大宋奸臣 第九十七章 虎头蛇尾
这番交谈使唐宁深刻的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并且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句话产生了很强烈的认同感。
天亮时唐宁直接带着人去南边挖泥沙,做沙袋,然后运到河边,把沙袋丢在昨天用木桩标记好的位置。
如此重复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也没见多大的效果。
等到周怀率领大军赶来的时候,情况才有所好转。
周怀把不必要的辎重全部丢弃,腾出来的地方改装沙石,运了足足十几辆车的沙石过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粮食。虽然这几天连日下雨,但周怀的防范工作做的很好,被雨浸湿的粮草,只占一小部分。
唐宁的级别比钤辖的级别低上太多,而转运使这个职位,又比钤辖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
于是在唐宁告了状之后,
在周怀的命令下,钤辖不得不将城中用作军备物资的粗木和巨石交了出来。
有了这些东西,又有了人手,水情在治理上自然就简单许多了。周怀又是有治水经验的人,抵达之后,留下三千人在河边修筑堤坝,他自己则是带着一千人去上游疏通河道。
经过半个月的奋战之后,总算是将潼关一带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当然这只是较为粗浅的初步治理,接下来朝廷委任的官员也该抵达了,后面的工作,就是他们的任务,跟唐宁所在的这支军队就没什么关系了。
离开的时候钤辖、华阴县县令,以及朝廷派来治理水灾的官员和潼关百姓夹道相送。
本来只要在潼关码头乘水师大船就可以直奔开封府,但这次黄河泛滥,潼关处水师的大船搁浅的搁浅,逃去其他地方的也不在少数。
无奈之下,大军只好再度前进,预订在二百里地之外的陕州乘船。
半个多月都泡在水里,尤其是现在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不少将士们都染上了风寒,这几天军中打喷嚏的声音和吸鼻涕的声音总是一刻都不停。
也正因如此,可把齐献瑜给忙坏了。她亲自带人去附近乡镇采买药草,有的地方小,没有医馆,有医馆的,药也不一定全。
所以齐献瑜硬是跑了十几个镇子,才把要买的药材全都买足了量。
买回来之后又要去教将士们如何煎药,聪明点的还好,一下子就能学会。那些笨的则是怎么教都不明白,最后还是唐宁拎着一本书过来了,说谁要是学不会煎药就先从这本书上学认字,要是连字都认不得,那就只能军法处置了。
于是众将士很快就都学会了煎药,齐献瑜的负担这才算是减轻了一些。
大军行至陕州,用了五天时间。因为患上风寒的将士正在逐渐增多,所以这区区
二百里,三天就能走完的路,每走一段,周怀就下令原地休息一阵子。
即将到达陕州的时候,周怀再次下令休息。唐宁下来巡视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状况。除了一个正在发低烧的小兵之外,其他人没有恶化的迹象。
回去前军,老吴就跑过来找自己,说周怀正在找他。
唐宁点点头,就跟着老吴一齐去了周怀休息的地方。
周怀虽不畏寒,却喜暖。坐在地上,面前是一个熊熊燃烧的火堆。见唐宁过来,就伸手招呼了唐宁一下,似无意的问道:“自打老夫去潼关之时,就发现你没有往日那么话多了。
老夫本以为是你心忧水患所致,可如今从潼关出来都有五天了,你为何还是不喜言语?”
唐宁笑道:“有吗?我自己都没注意到。”
周怀摇了摇头道:“难道你还在因为那钤辖的话而生气?你要知道他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华州知州不也是一样吗?”唐宁轻声道:“若不是京兆府派人送来了粮食,这半个多月我们自己都坚持不下来,更何况潼关百姓了?
潼关附近这四州,就没有任何一处派了支援过来的。哪怕是粮饷,都没见他们派人送来过。
这种行为,我不知道师父您是如何看待的。”
周怀叹道:“你啊,很多事情上你聪明的要命,但一到这种事情你就犯糊涂。潼关水患,再严重那也只是一地之失。
可若是那四州的官员把人派出来,他们那边又发了大水怎么办?
潼关下雨,不代表别的地方不下雨。这可不仅仅是潼关吃紧,他们那边,也需要人手来加固河堤,也要时时刻刻关注水位涨退的。”
“唉,是徒儿钻牛角尖了,师父。
可在潼关呆的这二十多天里,除了您与京兆府之外,就再无其他地方的援助赶到,且依华阴县县令所说,华州知州贪墨赈灾粮饷,囚通判于家宅之间,腐败至此,都没人管管么?
还有那个钤辖,没人替他背黑锅,他就不干活的话都能说得出来,这也没人管么?这样的官,是怎么坐到这个位子上去的?”
周怀笑道:“不是不管,而是这些事情,并非是他一个县令,或是我一个转运使能管的。
这件事传入京中,官家自当处置他。现在才过了多久,官家就算是已经处置了他,要夺他的官,天使想必还在路上,连陕州都没到。
你啊,有这份心是好的,但你现在还没有改变他们的实力。所以你现在需要做的,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积蓄力量。
为师早年间也有你这种想法,路见不平就是一声吼,可吼过之后呢?人微言轻啊,就算是上奏参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别人也只会把折子丢到一边去。
直到现在,才算是有了几分话语权。至少送上去的折子,他们都会认真翻阅,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只当做填炉子的柴火了。”
周怀的一番话,让唐宁感触良多。
只有拳头大,说出去的话才有人听。可等到自己拳头变的足够大时,又不知那是何年何月了。
任重而道远啊。唐宁在心中感慨了一声。
………………
东京城,这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从早到晚,这座同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都在散发着她的活力。
街市上的商品种类十分齐全,大到贵族专享,小到百姓日常所需,只要你想要的,在这里几乎都能够找到。
就是这样一座繁华的城市,一人吐一口唾沫都能淹死这七百将士的地方,在唐宁与周怀等人横马立在城门口的时候,只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翁没有离去。
七百多人的样貌算不上什么良善之辈,为了彰显边关将士们的功绩,刘令特意让大家换上了战后尚未清洗的铠甲。
血污在甲叶上已经凝结成了暗斑,打扮狼狈却不失威势的七百人在城门口一站,就连守城的士兵都吓得扭头就跑。
周怀面无表情,唐宁的眼中尽是失望。
如果说潼关水灾表现出来的大宋文治,让唐宁感到气愤,那么这一次作为首都的东京表现出来的大宋武治,则是让唐宁彻底的心灰意冷。
在润州,在西北,他对大宋是充满了欣赏的。
这也是他不抵触周怀给他安排差事的重要原因,因为他觉得这个国家还有救,身为他们的后人,站出来拉上他们一把,唐宁自己也非常乐意。
但如今,他的心里只剩下失望。贪官污吏横行,首都的士兵见到人第一反应竟不是关城门,放箭用作警示,而是转头逃跑。
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拯救的必要么?一颗参天大树,它的根已经烂掉了,倒下去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但那个颤颤巍巍的老翁却让唐宁心底存了一丝希望,当富家千金,贩夫走卒哭喊着逃离时,这个老翁的巍然不动,让唐宁眼中一亮。
下了马,唐宁快步走到那老翁身边,笑着问道:“老伯,他们都跑了,您怎么不跑啊?”
“俺是瞎子,俺看不见东西,俺的拐棍不知道被哪个龟孙给顺走了,俺不敢动,怕摔跤……”
“……”
.co
大宋奸臣 第九十八章 东京城
西北大捷,洪德堡大捷的消息想必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入东京城了。然而七百个在洪德堡一战中表现英勇的猛士,却只能在萧瑟的秋风中,站在东京城的城门外。
看着摇头晃脑满脸失望的唐宁,周怀心中也暗自叹了口气。润州还算是好的,张贺虽然人品不是特别好,但他却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无论是在政事上,还是军事都是如此。这对润州来说非常棒,但对唐宁来说不算好。
西北之地,因为要常年与西夏人作战。所以大部分优秀的官员,如种朴,章楶都是常年在西北为官的。这对边疆之地来说非常棒,同样的,对自己这个弟子来说却不算好。
太高,这就导致他回头看向那些还在努力往上爬的人时,心中除了鄙夷就只剩下唾弃了。
等了不知道多久,周怀已经在心中默默数了六百个数了,才有一队人马衣冠不整的从城门里面匆匆跑出来。
“东京城里的兵,都是这个德行?”唐宁扭过头,对身边一脸尴尬的方永问道:“你在这的时候,也是这个模样?”
方永用力的挠着腮帮子,他本身就是个自视甚高的性格。唐宁这么问他,让他感觉自己被贬低了,但眼前这不堪的一幕,又让他无从反驳。
只能从牙缝里头硬挤出来几个字:“这边都是些不入流的臭鱼烂虾,真正的精兵悍将,都在皇城里面。”
唐宁听了方永的回答,嗤笑一声,不再说话,方永羞得满脸通红。
从城门里跑出来的那队人马大概有三十多人,最前面那校官模样的家伙匆匆的喊道:“前方可是西军的弟兄们?”
谁跟你们这帮窝囊废是兄弟了?西军将士们心中暗想,不过嘴上却没说出来。
周怀骑在马上,笑着回答道:“正是!”
“那,这位大人就是环庆路转运使周大人了?”
周怀再次回答道:“没错!”
校官松了口气,朝周怀抱拳道:“卑职万胜门门侯,不知转运使大人得胜归来,有失远迎,卑职罪该万死,还请大人恕罪!”
周怀摆了摆手道:“什么得胜归来,这一仗胜的跟本官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将士们作战勇猛,方才取胜。”
门侯附和道:“是了是了,都是弟兄们作战辛苦。”说完就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让大家进城。
受皇帝召见的大军凯旋时,一般都是走万胜门。万胜门这边也会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来欢迎将士们进京。
但是这一次因为潼关发大水,耽误了一阵子。又没人通知,门侯就以为是他们不来了,或者说暂时不会来了,于是就把东西都撤了下去,万胜门依旧做日常居民活动所用。
没成想就去吃个午饭的功夫,人就已经到了。门侯心里这个郁闷啊,你说你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不行么,非要打扮成现在这幅凶神恶煞的样子。
吓唬谁啊?这不是吓唬东京城里的老百姓么!
而且你吓唬一两个就算了,瞅瞅你这架势,说你是来攻城的老子都信啊。把百姓们吓得到处乱跑,到时候自己也是逃不了一番处罚啊。
刘令骑在马上,进城时瞅了他一眼,鼻子里发出了一声哼。那门侯抬头刚要看是谁这么瞧不起自己,眼睛就落在了刘令的靴子上。
一时间只觉得头晕眼花,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皇城司的爸爸们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啊?
门侯欲哭无泪,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天在万胜门当值了。
按照规定,这些士兵在未收召见时是不能进城的。留下三名将领在城外率军等候,周怀带着唐宁等十余人进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