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张景明来了,他不胜欣喜。这下,总算是有个能说话的人了。
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堆,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邕州的特产,他都说了一遍。
张景明听得时而抚掌,时而大笑,几人聊的甚是欢喜。
“邕州以前发生过战事吧?”张景明望着邕州城的城墙感慨的道:“看到这幅景象,还真是不敢想像,这座城以前被人拆毁过一次啊……”
“……”





大宋奸臣 第三十八章 邕州的故事
既然张景明都提到了,邕州知州便一口干了一杯酒,醉眼朦胧的给在座众人讲了一个故事。
熙宁八年的十二月,天气很冷。八万越南军围困邕州城,时任邕州知州的苏缄便集合并指挥州兵、下属和百姓中能战斗者昼夜战斗。
当时邕州的兵力只有两千八百人,后来想方设法募兵,勉强达到了四千人。
但是在邕州境内的四个军寨连续被军攻破之后,苏缄便知道,没有了那几座军寨吸引火力,邕州城就要面对交趾军队狂风骤雨般的进攻了。
于是他把州境内的禁军和厢军二千八百人全部集合起来,分别扼守各要害。
又募集敢死队数百人,在邕江上迎击交趾军队,杀死敌兵二百余人,战象十数只,之后就据城而守,任凭交趾如何叫阵,也纹丝不动。
白天黑夜,前后用神臂弩杀伤敌军一万五千余人,战象不计其数。
后来,交趾军队采用了土攻法,以囊盛土,堆积在城墙外边,待堆达数万袋时,高达数丈,交趾士兵由土囊蜂拥登上城墙,遂使邕州城在被围攻了四十二天之后告破。
城破之后,苏缄父子与家人及通判唐子正与入城交趾军队展开巷战,各人身负重伤,通判唐子正以身殉国。
面对蜂拥而入的交趾军队,苏缄心知大势已去,自己死期将至。
然而,他却大喊了一句:“吾义不死贼手!”遂返回邕州治所,纵火。
苏缄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孙子广渊、直温等,其家三十七人在这场战役殉国。交趾人进入邕州城后,杀吏卒、土丁、居民五万余人,他们还把邕州城拆毁,用以填塞邕江。
这是每个邕州人都知道的故事,整场战役之中,交趾军队杀害的宋人有十万余,而光是邕州就占了五万。
苏缄‘吾义不死贼手’的呐喊,至今仍然回荡在邕州人的心中。邕州人对于交趾人的仇恨,是刻骨铭心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一点都不输于占城人。
张景明闻言之后陷入了沉默,萧关之战他有参加,他能够知道,当敌人从某个地方一拥而入的瞬间,守军的心中是什么感觉。
他也知道,巷战究竟有多么的残酷。在复杂的地形之中,你的面前,你的左右手,你的背后都有可能突然出现一个敌人杀出来,夺走你的性命。
正当张景明因苏缄的故事而陷入回忆之中时,副使却怒容满面的一拍桌子道:“真是欺人太甚!撮尔小国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怎可轻饶?!
此番定要将那交趾皇族屠个一干二净,为苏知州,为邕州军民报仇雪恨!”
邕州知州闻言,仿佛听到什么
好笑的事情一样,忽然间开始哈哈大笑。
副使不解的看着他,问道:“你笑什么?”
知州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好半天才捂着肚子道:“该杀的可不是交趾的皇族,而是沈起和刘彝这两个小人!
当初苏大人已经侦查到贼兵动向,得知贼兵欲图进犯邕州。
三日之间连派二十八人前去桂州请援,然此二人即便是在邕州城破之后,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说完,知州直接拎起酒壶狠狠的灌了一口,咬牙切齿的道:“王安石好大喜功,以占城败交趾于横山关而遣沈、刘上任。
时太原侯熙河大捷,此二人贪功冒进,结怨安南。安南之祸,始由此二人也!
然此二人之祸,始由王安石也!”
这话大伙就没法接了,上一个这么说的人,现在离得也不远。那人叫苏轼,之前被贬到儋州当知州去了。
俩人要是想见面,也用不着一周的功夫就能把酒言欢惺惺相惜了。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到底还是商人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赶紧跟小二招手,让他去请在楼下弹唱的民间艺人上楼演奏。
不多时,一个老头便捧着琵琶上来了。跟商人说了两句话之后,便开始弹起了曲子。
或许是商人特意要求的,曲子的风格听上去有些轻快,很是让人放松。因此,适才尴尬的气氛消失不见。
一曲结束,众人纷纷抚掌,老头也朝着几人拱手感谢。
随后不久,酒宴结束,然而在那之后,邕州知州却在没说过哪怕一个字。
出发的时间被定为第二天的下午,因此张景明一觉睡到了中午才起来。
匆匆吃了口饭填了填肚子,又收拾收拾东西,便已经到了下午出发的时候了。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往码头,商人也没等多久,见使节团来了,便带着几人上了船。
财货之类的东西,在昨天已经让随从运到船上去了。不是没有担心过这商人会不会见财起意,做不理智的事情。
但是打听得知,这商人在邕州还挺有名气。他做生意就两个字,守信,因此很多人都愿意跟他做生意。
既然他的风格是以守信为主,那么应当不会出现想象中他谋财害命的事情。所以张景明对他并没有太过提防,两天半的航程,两人相谈甚欢。
两天半下来,一路上风平浪静。想象之中的狂涛骇浪,并没有出现。
商人对此十分满意,尤其是当他看到迎接宋国使节团的占城国使者在码头翘首以待之时,他更是兴奋
无比。
他这艘船的辨识度很高,几乎所有在码头工作的占城人都知道这是一艘宋国商人的船。
张景明一行人下了船,占城国的使者便立刻迎了上来,十分客气的请一行人前去占城的王宫。
后面自然有人帮助船上的人卸下礼品,送到王宫里。
几人正在走着,那商人便小声的问副使道:“他们怎么知道你们要来的?”
“信使出发的永远比我们更早,昨天我们抵达邕州的时候,信使说不定已经在回程的半路上了。”副使低声解释道。
“原来如此。”商人点了点头,算是解开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一路来到了占城国的王宫,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堂皇富丽。如此一看,占城国的历代国王似乎都是比较节俭的。
在进入王宫的时候,路两旁便开始有了威风凛凛的侍卫。这是展示本国武力的举动,大宋在接见外使的时候也喜欢这么干。
随行人员都被客气的领走去别处休息了,只剩下张景明,副使,以及两个护卫跟在后面,四个人一同前往国王所在的宫殿之中。
站在殿外往里看,能看到两边站着两排人,大概这些人都是占城国的官员。而殿内装饰,也没有特别华丽。最中央的主座上空无一人,这应该是占城国王刻意不出现,好掌握主动权的行为。
引路的人将四人带到殿内,然后让四人稍待片刻。四人站在中间,被一众占城官员围观。不过他们并不紧张,心中只是在想着占城人真是节俭。
但是当现在的国王,耶因陀罗跋摩二世出来招待他们的时候,他们就都不这么想了。
耶因陀罗跋摩二世的打扮完全就是个大宋暴发户的打扮,脖子上挂着好几条金链子,手指上戴满了镶着宝石的戒指。
腰间也缠着一个镶着五六颗宝石的金质腰带,整个人一出场的时候就自带一种土豪气场,让众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的人,穿成这样敢在大宋的官道上走一走试试,裤衩子都能给抢没了……
耶因陀罗跋摩二世用凌厉的目光扫了眼四人之后,便沉声道:“你们谁是领头的?”
翻译赶紧把这话翻译出来,张景明听后,便跨前一步,低头拱手道:“占城的王,我奉宋国皇帝的命令,带着礼物前来拜访您。
如果给您添了麻烦,还希望您不要介意。”
“不要介意?”耶因陀罗跋摩二世笑了笑:“你们给占城带来的麻烦到今天为止都没有结束,你要本王如何不介意?”
“……”




大宋奸臣 第三十九章 邀请
因陀罗二世的话,指的就是二十五年前宋廷在宋越边境撤军,导致交趾开始全心全意对付占城国的事情。
这是一件没办法解释的误会,当时光是疫病就已经致使宋军将士伤亡过半,同时又正值炎炎夏日,处于瘴疠之地的交趾,让宋军根本不敢再继续前进。
加之宋军的粮草又消耗殆尽,与交趾之间,只隔一河却不能进。当时的统帅郭逵心中也非常不爽,十万军民的性命,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不了了之。
而在与交趾休兵之后,交趾又找了个由头与之前趁机占领了己方不少土地的占城开战。
占城不是交趾的对手,宋军又没有援兵,一来二去,占城只能割地求和。
这对于占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占城国的土地沿着海边是一个‘1’字,少一块,那就是真的少一块。没有什么所谓的迂回绕路能够再把那块地夺回来,在交趾与占城之间,作战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作战。
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双方都只有这么一种选择。
所以对于宋朝没有在当时给予帮助,占城国的人大多数都十分生气。只有少部分的人保持理智,知道大宋也是弹尽粮绝,有心无力。
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在国王的影响下,占城国的上下阶级,都对大宋的好感日益减少。
因陀罗二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站在两旁的大臣们就怒气冲冲的看了过来。
副使还算有些胆量,但也只能做到不让自己的身体发抖而已。他看向张景明,发现这个年轻的身板依旧挺拔,身体也没有颤抖。难道他跟自己一样,也是竭尽全力在控制自己吗?
“尊敬的占城国王,您这话说的确实有失偏颇。
麻烦并不是我们宋国带给你们的,而是你们的坏邻居,交趾人带给你们的。”
张景明不卑不亢的说道,副使十分震惊,这个年轻人哪来这么大的胆量?!他说这话,难道不怕惹怒对方,然后被对方一刀砍死吗?
副使不知道的是,经历过萧关之战的张景明,眼前这些占城人的眼神威胁简直就跟儿戏一般。
在萧关的时候,即便是他,也拿着刀子跟西夏人打了两天啊。
果不其然,因陀罗二世一听这话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生气的说道:“若非尔等宋人见死不救,我占婆何至于沦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先祖与交趾作战之时,攻城略地,无往不利。横山关以北三百里,尽属我占婆!
而自打你们宋人背信弃义,对我占婆之兵乱熟视
无睹,三百里的地域被交趾人尽数夺取。我等只能据守横山关,你可知我占婆子民在此战之中牺牲多少?被俘几多?
无信小人亦敢大言不惭,真当我占婆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吗?!”
副使快绷不住了,因陀罗二世本身就长得凶猛,大怒之下表情都稍显扭曲。
更不要提这番来势汹汹的话语,让他本能上感到了一丝惧怕。
虽说有资格出使别国的使者,都要有一副大心脏。但眼下,这帮占城人明显对自己不是十分友好。又不如西夏,不如辽国那般,怎么都不会撕破脸皮,使者是百分百不会遭殃的。
要是让这帮化外野人在这杀掉,那岂不是天大的委屈?
副使情不自禁的往后退了一下,贴紧了身后的护卫。
这一幕并没有被紧紧盯着几人反应的因陀罗二世遗漏,他眯起双眼,正准备进一步施压的时候,却看到那个年轻人跨前一步。
“大王如若尚存理智,本使有一言,大王不妨听一听。”张景明拱手笑道。
因陀罗二世真的在生气吗?答案当然是假的。
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对宋国的使者出手。目前联合宋国还能对自己的敌人交趾进行牵制,但若是把宋国这个盟友,哪怕是表面盟友踢出去,他们恼羞成怒之下,与交趾联合进攻占城国,占城的末日岂不是近在咫尺了?
因陀罗二世不是傻子,他只是希望通过施压,让宋国的使者妥协,从而让宋国给予占城更多的好处,仅此而已。
眼见面前这个年轻的使者在自己的怒火之下丝毫不惧,因陀罗二世便不免对其有些欣赏。
整个占城,在他这个年纪能够承受住自己怒意的一个都没有。这让因陀罗二世不禁感叹万分,宋国果然是地大物博,什么人才都有啊。
于是因陀罗二世便点了点头,闷声道:“说!”
“多谢大王。”张景明拱拱手,随后便挺直腰板,深吸一口气道:“诚如大王所言,占城国兵败横山关时,我圣朝并未出手相助。
但大王可知,为何我们没有出手?
熙宁八年十二月,交趾军队进攻在攻克钦、廉二州之后,围困了邕州。时邕州城内可参战者,看看四千人。
时邕州知州苏缄,率军抵抗四十二天之后,弹尽粮绝,邕州城告破。
苏知州留下一句吾义不死贼手后,返回治所,投火。家中老幼共三十七人悉数殉国,通判唐子正亦然。
此役邕州军民被屠者足有五万,战
后邕州城甚至被拆毁以填塞邕江。
若论对交趾人的仇恨,本使有充足的自信不输于大王。
之后率领大军前来的郭逵郭将军,也不会输于大王。
但是最后,我们不得不选择撤退。因为交趾一地的气候,我们根本无法忍受。
郭将军一度追击交趾军队至富良江,阵斩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即便如此,我们也无颜面对邕州阵亡的同胞。然而军粮用尽,疫病流行,天气炎热,瘴疠疾作。
非我军不愿出兵,而是我军也已经到了极限。
在此之后,交趾对大王出兵,我们实在无暇南顾。交趾也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才会选择对大王您的占城出手。
若是大王明辨是非,能纳善言,想必大王对本使这番话,会深有同感。”
因陀罗二世被张景明这一番话给震到了。
以前宋国的使者都是巧言善诱,靠着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把整个占城国的人都忽悠瘸了。
但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宋国使者,好像并没有这样。他像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对于过去发生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予避讳,而是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因陀罗二世不讨厌能说会道的人,但他更喜欢实事求是的人。张景明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对自己的胃口了。
正当因陀罗二世发愣的时候,在一旁肃手站立的李觉轻轻咳嗽了一声,将因陀罗二世从愣神中唤醒。
看着面前这个笑容如故的年轻宋国使者,因陀罗二世便情不自禁的问道:“宋人,本王很欣赏你,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幸得大王赏识,在下感激不尽。在下姓张,名作景明。”张景明笑着说道。
“唔……不知你有没有想法,在我占城国为官?本王愿意任你为占城国的辅政大臣,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辅政大臣?副使听完便是一愣。
这个官职在占城国,就相当于大宋的宰相了。这个待遇不可谓不实话,就连自己都有些动心。
如果这个提议是给自己的,自己还真要好好的考虑考虑。
但张景明却没有片刻的犹豫,笑道:“大王看错人了,在下于宋国之中,不过是漫天尘埃中的一粒。
我宋国人才济济,有很多人,都是在下比不上的。大王若是有意招募辅政大臣,不妨从他们之中进行选择,在下实在是不适合这个位置啊。”
“……”




大宋奸臣 第四十章 爱帮不帮
“哦?你们宋国居然还有比你更出色的年轻人?”
“当然有了。”张景明笑道:“比如镇江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唐宁,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师从隐世高人,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一个上马能领兵,下马能安民的文武全才。在下连他本领的十分之一,都有所不及。”
因陀罗二世震惊了,他觉得张景明已经很厉害了。如果连十个张景明才能顶上一个的人,那得有多厉害啊?
心中不免有些嫉妒,为什么好东西,好人才都在宋国,为什么占城国就没有呢?
想到此,因陀罗二世便哼了一声道:“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么本王也不会强求于你。
看在你的面子上,本王便不刁难你们了。来人啊,给几位使者赐座,上酒!”
“多谢大王!”张景明和副使一齐说道,两人身后的护卫,也稍稍松了口气。
很快就有王宫中的仆人抬着一张张桌案和蒲团上来了,同样的,两边是占城的文武官员,坐在蒲团上,喝着酒,相互之间窃窃私语,时不时把目光投向居中的张景明身上。
而坐在高座上的因陀罗二世,则是举起酒杯,冲着张景明道:“张使者远道而来,本王还没有好好的欢迎一番。
来来来,我的大臣们。我们共同举起酒杯,来欢迎一下来自宋国的使者张景明!”
“大王太客气了!”张景明连忙端起酒杯,站起身,朝着四周看上去彬彬有礼的占城官员们拱手,又冲着王座上的因陀罗二世微微鞠躬,随后就一口将杯中酒饮尽。
占城国的酒,更像是唐宁以前鼓捣出来的果汁一样。酸甜可口,却又不失酒味。这让张景明想起了唐宁弄的葡萄酿,那东西在夏天的时候冰镇一下,喝起来实在是爽的不行。
张景明一杯酒下肚,便有王宫中的仆人将果蔬端了上来,供几人享用。又有几个美女,坐在了张景明与副使的身边,为二人斟酒、喂食。
因陀罗二世闷声道:“这只是让你们先垫垫肚子的,一会儿还有大菜要上。
顺便,趁这个时候,告诉本王你们的来意。你们总不能只是为了解除误会,就不远万里的跑这么一趟吧?”
“这是自然。”张景明刚刚坐下,又连忙站了起来。
将酒杯放在桌案上,张景明朝因陀罗二世深深一揖道:“本使此番前来,是为了与大王商量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我大宋天子,已经准备对交趾用兵了。不日,大军就将抵达广南。
官家遣本使来见大王,正是想要与大王商议,有关联合攻打交趾的事项。”
翻译把这话一说出去,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占城众臣反应不一,有惊讶的,有大怒的,还有欣喜若狂的。
从他们的表现就能够看出,占城国的官员阶级也不是那么团结,跟大宋一样,有混子,有主和派,也有主战派。
因陀罗二世沉默不语,任由下面的众大臣议论纷纷。
终于一个大臣站了出来大声道:“大王!臣认为此事可行!如果是真的,说不定我们能够趁机夺回横山关以外三百里的土地!”
“对啊大王!”又一个大臣站了出来道:“如果我们与宋军联合,交趾人肯定会把注意力都放在宋军那边。我们便可以趁机夺取……收复失地了啊!”
“大王!这是个好机会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然而又有一个大臣跳了出来怒气冲冲的说道:“你们在想什么?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宋人背信弃义之举,如在昨日,难道你们这么快就忘了吗?”
“没错!更何况这个宋国使者刚刚自己也说了,他们根本就不适合在交趾这块地方作战。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如果我们不自量力,贸然与交趾开战,宋军能够顶住还好,若是他们再像上次一样呢?
那可就不是据守横山关就能结束的事情了啊!”
“我赞成!”
“我同意!”
“我反对!”
“一派胡言!”
“……”
眼见王宫里面乱成了一团,占城国的大臣们泾渭分明的站在两边互喷。张景明就趁乱问副使道:“有个问题啊,他们以前真的占有横山关以北三百里的土地吗?”
“吹的。”副使小声的解释道:“要是他们真有那么大的一片地方,也不至于被交趾压着打了。更何况横山关以北三百里的土地要都是他们的,交趾不就是个指甲盖大小的小国了吗?”
“说的也是。”张景明点了点头,然后就低头喝酒。
他身边的两个美女很是尴尬,这个好看的宋国男人根本就不鸟她们两个。送到嘴边的东西,也只是摆着手拒绝,这让两女很是受伤。
“好了!都闭嘴吧!”
终于,还是因陀罗二世大吼了一声,打断了王宫中这滑稽的一幕。
“都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当着人家使者的面吵成这样,成
何体统?!”
众大臣噤若寒蝉,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乖乖坐好。
这时,因陀罗二世才看向张景明道:“你的提议,本王很想接受。但你刚刚也应当看到了。我的大臣们,对你的提议非常不满。
你刚刚自己也说了,你们宋人不适合在交趾这块地方作战,那么你要如何让本王相信,你们宋人有进攻交趾的能力呢?”
1...208209210211212...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