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他无能狂怒,把这笔账都算在了交趾人的头上。朝着人狠话不多的人设一路狂奔不止的他开始放飞自我,嗷嗷怪叫着就杀了过去。
平夏营将士们见领导都这样了,一个个也跟着怪叫个不停。
一千多人一起做怪声,还是有点引人注意的。交趾的后军听到屁股传来诡异的动静,一回头,人都傻了。
视野中一帮泥巴人举着兵器冲了过来,他愣神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宋军的埋伏。
但是左看右看,也没多少人。他便大喊道:“后方有敌军增援!但是人数不多!”
“那就去把他们拿下!”忙着往山坡上挤的监军一听有增援吓了一跳,又听人不多,就回头看了一眼。
粗略估计就在一千人上下,于是他就点了两个千人编制的队伍前去阻击。
天下的军队,不论是哪一国的都有一个特点。
前军最能打,中军次之,后军再次。
因为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前军第一时间与敌人交锋。作为炮灰的死囚犯横竖都是一死,他们最疯狂也最不要命。
在炮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之后,也不能说派一帮臭鱼烂虾去跟敌人肉搏。所以越是靠前的士兵,就越能打。
中军一般来说都是这只军队的指挥官呆的地方,为了防止骑兵切入直取己方老大项上人头,中军也需要保持相当的战斗力。
基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挨了打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护着领导逃跑。
当年洪德堡之战,小梁后亲征。就是因为西夏军队的中军拼死护卫小梁后,她才能侥幸逃脱,没有被折可适生擒。
不过一般来说中军也是关系户呆的地方,因为这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而负责殿后的后军其实很危险,有时大军调转前进方向,还要在一段时间里担任开路先锋的职责。
可最能打的都去前军了,经验最丰富的都在中军,后军就算再厉害,也总归是差那么点意思。
所以这两千人在遇到平夏营将士之后毫无悬念的被打败了,就像是一滴水落进了池塘里。除了‘啪嗒’一声惨叫之外也没其他的动静如果不算他们逃跑时哭爹喊娘的声音的话……
当监军回头看到这两千人也就拖了一段时间就溃败后,他才开始后悔。
自己非常严重的低估了这支援军的战斗力,如果刚刚自己派三千人出去,说不定就是另一个结局。
咬了咬牙,他又派了五千人去迎击平夏营。
然后,噩梦降临了。
那个好似厉鬼索命般的轰隆声响,又开始此起彼伏了。
位于中段的李常杰一听这声,顿时寒毛直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胆战心惊的扭过头去喃喃自语道:“刚刚……后面那是什么声音……是我的幻觉吗……”
“不是幻觉!大帅!”传令兵一脸狼狈的来到了李常杰身前,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道:“后面忽然杀来了一支一千人左右的宋国援兵,不知为何,他们能使用火药!
监军派了五千人去迎击,但没料到宋人居然还有威力甚大的火药能用,刚一接触就损失惨重!
监军派小人来传讯,问大帅要不要撤退!”
李常杰顿觉喉咙一甜,但他跟当初看到吴顺孝的尸体时一样,又硬生生把嗓子眼的一口老血咽了回去。
“快撤!”李常杰咬牙切齿的道:“传令下去,前军不要与宋军缠斗了,后军一定要拖住宋人的增援,其余的人全部从侧翼绕行,绝对不能再有所伤亡了,全速撤回广源城!”
传令兵领了命,便一溜烟跑去后军了。留在李常杰身边的前军,也往前军行去。
山坡上的方腊刚刚还想着找个地方把遗书写好,忽然发现不对劲。明明是交趾人占据优势,为什么他们却开始撤退了?
雨下得很大,也看不清远一点的地方。哗哗的声响隔绝了很大一部分的声音,但是方腊还是敏锐的察觉到,没准就是援军来了。
于是他喜出望外的跑到小石头身边,结果小石头已经在喊话了。
“小的们给我冲!给我杀!援军来了!援军就在他们屁股后面!这帮交趾狗怕了!把他们全留下来!一个都不能放掉!
杀啊弟兄们!杀啊!”
瞅了眼种建中,见他朝着自己微微点头,方腊便知道这是种建中和自己想到了同一处,并且提前告诉了小石头。
摇了摇头,全留下来这话的确过分了些。不管怎么说,敌人总是能逃掉的。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雨慢慢小了。交趾人也逃的远了,宋军停止了追击。开始清理战场,统计伤亡……





大宋奸臣 第十四章 广源城内的凶杀
小石头带了八千人过来,在刚刚的交战之中,战死六百,受轻伤、重伤者有三千余。这还是多亏了地形和天气的功劳,使得交趾人的进攻没那么势如破竹。
如若不然,伤亡人数还要在此基础上翻一倍。
不过要是天气好些,火药也就能够使用了,到时又是另一种可能了。
平夏营前来支援的一千二百人,有八十人战死,三百多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势,其余的人倒是没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只是手雷在这一战中消耗了不少。
在打扫完整个战场之后,宋军俘虏了将近两千名交趾士兵。这些人多半带着伤,要么是腿瘸了跑不动被丢下了,要么是装死被发现,没有办法只好投降的。
总而言之,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这场由李常杰发动的突袭还是宋军侥幸胜了一筹。
再说另一边,李常杰率领部下仓皇逃回广源城,冒着大雨的守军第一时间还没认出来这群狼狈逃窜的人是谁。
一直到了这些人走到近前,他们才惊觉,这不正是出去才不久的大帅吗?
赶紧把城门打开,待到全军上下纷纷进入广源城之后,又连忙关上城门。
回过头去打量着垂头丧气的士兵,广源城守军纷纷咽了口唾沫。
看来这是又打了败仗啊……
街道两边的百姓看向李常杰的眼神不再是崇拜与敬畏,而是怀疑与不安。李常杰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自己两次进入广源城都是打了一场败仗,就算是自己在下面,也会产生同样的想法——这个什么狗屁的将军,到底靠谱不靠谱?
可眼下最令李常杰担忧的不是百姓们对他的信赖,而是百姓们会出现的反应。
在自己此次失利之前,广源城中的老百姓就想要离开广源城了。他们也不知中了什么邪,非要去相信宋人的鬼话,还信誓旦旦的说宋人不会伤害他们。
后来一方面是城中一部分人的阻止,再加上自己的武力镇压,事情才没闹大,在短时间内,那些吵着要离开广源城的百姓偃旗息鼓。
但是这一次自己作战失利,灰头土脸的样子被百姓们看到。不再相信军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百姓们,说不定就会爆发出一场比上一次更加剧烈的暴动。
军队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好动手,打仗打输了一回事,扭过头来又对付民众,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广源城就会从内部瓦解。宋军甚至什么都不用做,等个一两天,就能轻而易举的将广源城收入囊中。
回到广源城中的李
常杰便开始惴惴不安,他打定主意,这段时间不能再贸然出城了。不管怎么说,先把城内的问题解决掉,再去面对宋军的威胁。
和广源城的城守打了个商量,两人最后决定,加派城中巡逻的士兵,一旦发现暴乱的端倪就立刻出手捉住始作俑者。
虽然这个办法属于下下之策,但是在目前这种局势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在李常杰执行这项计划的之后,城内百姓的不满程度大大增加。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北门的宋军不停发起的佯攻使广源城守军精疲力竭,也让北门附近的百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终于在三天之后,一个流言彻底点燃了百姓们不满的情绪。
“你们知道吗?前几天胡大哥他们回来了!但是他们却被弓箭手给射杀了,尸体就在西门外边摆着,到最后,还是宋人帮忙给收的尸!”
“真的假的?你可不要胡乱说话!外面那么多士兵在巡逻,小心把你抓了去!”
“我骗你做什么!我侄子就是在西门守城的弓箭手,昨夜他休息,回来之后喝了点酒,就把这件事给说出来了。”
“天哪……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不定就是他们跟宋人有所交易呢?唉,这年头,想活命可真不容易啊……”
“……”
流言传的很快,不到半天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广源城,顺便还传到了李常杰的耳朵里。
李常杰一听,心下疑惑。谁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要这么抹黑军队?
不过他还是叫人把西门的守军头子请了过来,想要问一问到底有没有这种事发生。
如果没有那最好,如果有……李常杰打了个冷颤,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
他满心的期待守军头子会给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是守军头子说的话却与自己的期望截然相反。
李常杰瘫坐在帅府中的椅子上,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方才说道:“这件事没发生过,记住了吗?这件事没发生过!”
守军头子垂着头说道:“知道了大帅,坊间传闻皆是谣言,西门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
在这之后的两天里,李常杰在城内四处走访,努力的说服百姓不要让他们相信传闻,而是相信自己。
效果还算不错,而且还有人快马突破宋军在南边布下的防御,进入广源城给李常杰传讯,说
援兵已到,不过宋军在南边占据了有利地形阻挡了他们前进。
如今他们正分兵绕路,叫李常杰不要着急。
李常杰心说自己怎能不着急?宋人在广源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放了人,而且他们的火药威力大的令人咋舌,人少了根本就不够他们拿火药炸上一轮的。
于是他又赶紧让这人带着手信回去通知援兵的统领,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集中兵力将南边的宋军吃下来,否则自己半点机会都没有。
他还决定两天之后自己出兵攻击这支宋军的后方协助援兵进攻,前后夹击敌军,一举将南边的宋军歼灭。
想法不错,听上去十分可行,接下来就看那个传令兵能不能再次突破宋军的围困把手信送到援军统领的耳朵里了。
夜里又下了一场大雨,李常杰坐在帅府,耳朵里隐隐约约听到南边传来的厮杀声,与爆炸声。
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宋军在雨天依旧能够使用火药,他们到底用的是什么东西,一炸就是一片人,自己完全不知道。
就好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和一个人打架。对方怎么出的拳自己都不清楚,甚至对方在什么位置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伤敌?
就在他思考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城中忽然发生骚乱。
一队巡逻的士兵冒着雨夜在巡逻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间房屋里有很大的动静。于是他们进去搜查之后发现,里面的百姓居然在挖地道。
这个举动既令人诧异,又让人愤怒。
古往今来,只听说过城外的敌军想挖地道进入城内的,却没听说过城内的百姓想挖地道去城外面的。
于是士兵们开始指责挖地道的百姓,百姓情绪崩溃之下,也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
周围看热闹的人不少,巡逻小队的队长被一句话怼的下不来台,加上他不久之前跟着李常杰出城打了败仗,从一个偏将降职成了巡逻小队的队长,心里面愤愤不平。
此番被这百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骂了几句,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心说自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要是自己还是个偏将,怎么会面临现在这种事?
于是他便伸出手推搡那个百姓,谁知那百姓也是个混不吝的光棍一条。巡逻队长一推他,他就直接还手。
那巡逻队长堂堂前任偏将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心中本就窝着一团火,一怒之下,就拔出刀子把这个百姓劈成了两段。
“……”
“……”




大宋奸臣 第十五章 满城风雨
“杀人啦!军爷杀人啦!”
“快跑啊!咱们要被杀了!快跑啊!”
刚刚还在附近看热闹的百姓们一哄而散,嘴里喊着各种各样的话,纷纷逃回自己家中,把门闩插好就抱着老婆孩子瑟瑟发抖。
巡逻的士兵们都没有反应过来眼前的情况,知道那个被队长一刀劈成两段的百姓停止挣扎,身上流出来的鲜血被雨水带到他们的脚边时,他们方才彻底的惊醒。
队长这是……把一个老百姓给杀了?
这里还有刚刚当兵不久的新兵,头一次见到花花绿绿的肠子。反应了五秒钟之后,才哇的一声跪在地上狂吐不止,他甚至想把自己这一周里吃的东西全吐出来。
“队长……这……”
“怎么了!”那队长手也有些发颤,对于自己的一时冲动,他也有些后悔。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还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不认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也就只能想办法为自己开脱了。
“这样的刁民,不砍死留着过年吗?!”
“可是队长……”
“没什么可是的!回去跟大帅禀报一下这件事去!”
“……”
巡逻队离开了这片地区,但雨却没有停下来。
从天空中降下的雨滴不停的拍打着横尸街头的交趾百姓,血水从街的这一头,流到了街的那一头……
“什么?!”李常杰觉得自己快疯掉了,他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你当着其他广源城百姓的面前杀了一个人?!”
巡逻队长硬着头皮道:“大帅,那混蛋说咱们都是一帮饭桶,打不过宋人,还不让他们自己找活路……”
李常杰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脚,直接把这个巡逻队长踹的来了两个后滚翻。
“你疯了啊?!你就是要杀人,你把他带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杀不行吗?!你哪怕是把他带到我这里来杀也成啊!你怎么能当着其他广源城百姓的面前去杀人啊?!
你知不知道现在是多事之秋啊?本帅和阮城守为了不让广源城里面的百姓担惊受怕,为了不让他们对军队失望,做了多少努力你知道吗?你他妈的知道吗?!”
李常杰越说越气,抬腿又是一脚踹了过去。
“可你倒好!老子这边前脚刚安抚好百姓,你后脚就给老子来一个当街杀人。老子的努力全都他妈的白费了!白费了!”
李常杰这两脚一点都没留力气,虽然他
是个宦官,但是常年在外征战,体格强健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两脚踹下去,巡逻队长的嘴角都已经有鲜血溢出来了。
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然后继续垂着头单膝跪地。
目前状态下的大帅还是不要招惹为好,否则等待自己的说不定就是身首异处……
李常杰越想越气,抓起桌子上的砚台抬手就朝着巡逻队长砸了过去。
砚台与额头发生了惨烈的碰撞,巡逻队长的额头皮开肉绽。
“滚!”李常杰大喊一声,血流满面的巡逻队长这才离开。
等到屋内没人的时候,李常杰这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哀叹一声道:“老天爷,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事实再一次证明这句俗语的正确性,中午杀的人,晚上都没到,广源城里上到城守下到乞丐,人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广源城越来越不安全了,这是所有城内百姓的共识。
当身为守护者的军队开始在城中滥杀无辜的时候,这座城池是否会被宋人攻破,反倒成了第二优先级的话题。
暴动开始了,最初这场暴动发生在北门的一条小巷里。
雨停后巡逻的士兵走到了这里,他们水囊中的水都已经喝光了,想要找两边民居的人讨些水喝,但无一例外遭到了拒绝。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心中即便不爽,在李常杰李大帅刚发布没有多久的命令下也只能忍着。
但是事有不巧,也不知是哪里的笨蛋挖地道居然挖到了他们脚下。耳听得叮叮咚咚的声音响起,地面就出了一个大窟窿。
挖这条地道挖了也不知道多久,终于见到阳光的交趾百姓在地道下面发出一阵欢呼。随后他们爬上街道,正与那巡逻的士兵撞了正着。
从地洞里钻出来的交趾百姓当场吓尿了,连声喊军爷别杀我。
巡逻士兵哭笑不得,他们哪里敢动手?欲上前扶起这人的时候,忽然间街道两边的百姓们齐齐举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冲出来了。
所谓唇亡齿寒,在出现第一例巡逻士兵杀死广源城百姓后,城中居民人人自危,恐怕下一个横尸街头的就是自己。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眼见这些巡逻士兵要对同为平头百姓的同胞动手,他们再也忍不住了。
本来他们只是想威慑一下巡逻的士兵,他们自己的心中也没有什么底气。谁知地道里面忽然又钻出一个二愣子,爬上来就朝巡逻士兵
扑了过去,还大喊着大哥你快跑!
加派的巡逻士兵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遇到危险第一时间就会做出应对。
那二愣子朝自己扑过来,巡逻士兵下意识就抬腿踹了一脚。好巧不巧,被踹的倒飞出去的二愣子,脑袋正磕到了地道的边缘,一下子就晕了过去,生死不知。
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大家都愣在了原地,随后便有一个人带着颤音大喊道:“你们都看见了吧!这就是官府!这就是官兵!他们哪里是在保护我们,他们分明就是要我们的命啊!”
大家一听这话,眼中的迷茫与恐惧逐渐化为坚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自己的处境,可不就是这样吗?
没人想做鱼肉,所以他们怪叫一声就冲向了巡逻士兵……
因为广源城本身就拥有二十万的住民,这座城池的规模,容纳二十万住民也有些勉强。所以城中民居一间挨着一间,可以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边才闹起来,另一边就听见了。立马操着家伙式冲了上去,而巡逻的士兵不愿发生正面冲突,转身欲跑,却又被团团围住。
眼见这帮人一副要把自己生吞活剥的样子,巡逻士兵们处于自保,也只好拔出了武器。
谁知这个动作更是让百姓们觉得这帮士兵要下定决心杀掉自己,于是他们刚刚还摇摆不定的决心一下子变得坚定无比。
结果没有什么意外,士兵们双拳难敌四手,被百姓用人海战术淹没了。
听到动静前来查看的另外几支巡逻队,也敢来帮忙,结果与百姓们爆发了冲突。其中一人急忙跑到帅府送信,李常杰心如死灰,自己最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当即他调动了一万兵力前去镇压,希望在最快的时间里把这件事的影响消弭于无形。
然而群情激奋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如果真这么容易,大宋还怕什么山贼盗匪和反贼了?
交趾因为地方小,人口不多不少,很少会面临资源分配短缺,然后爆发内乱的局面。
李常杰并不知道这个时候武力镇压只会适得其反,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他这个当领导的出去负荆请罪,平息百姓们的怒火,安抚他们的情绪。
所以一万军队出动以后,百姓们有的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也不得不拿起武器为求自保。而评判这个百姓是否是暴动一员的标准,就是他手里是否有武器。
误会一步又一步的升级,到了最后,广源城已是满城风雨……




大宋奸臣 第十六章 阮都匀
暴动从广源城北门开始蔓延,好似一片青青草原上的零星野火,转瞬间便赤焰燎原。
百姓们走街串巷,呼朋唤友。他们已经忍受了太久的压抑,官府的压榨,官僚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公待遇……能够让他们默默忍受的唯一原因,就是不论如何,这条烂命还在自己的手里。
这颗不值钱的脑袋,还在自己的脖子上。
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惊惧无比,外面是围困了广源城的宋人。里面是滥杀无辜的军队,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不拿起武器为了自己而反抗的话,那么他们觉得自己跟砧板上的鱼肉没什么区别了还是腌过的咸鱼肉。
不少百姓在面对着训练有素的士兵时还是有些退缩,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就会有聪明人站出来利用百姓们的恐慌为自己牟利。
阮都匀出身于交趾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这个家庭带给他的帮助少的可怜。唯一能够安慰一下自己的,就是阮姓是交趾的大姓,出门在外,总能遇到几个姓阮的同宗。
机缘巧合之下,阮都匀被一个富家少爷看中做了陪读的书童。少爷读书挺用功,但是阮都匀更清楚这个机会的重要性,他读的比少爷还要用功。
他的勤奋是教书先生所少见的,因此,教书先生也特地朝他倾斜了一些。
陪读十年,富家少爷觉得自己学有所成,于是他便想要去升龙府参加李德乾仿照宋朝举办的科考。
然而阮都匀家中唯一的亲人,六十多岁的母亲卧病在床,眼看时日无多,阮都匀不想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关头,没有陪伴在她身边而终身抱憾,所以他打算不跟富家少爷一同前往升龙府,而是留在广源城。
1...221222223224225...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