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姜念也赶紧洗手洗脸,换身衣服,这是可是大宋国的侯爷,自己不能怠慢。
待到张景明进了正堂,一看坐在椅子上喝茶那人,便是呵呵一笑。
“刚才我还问老朱丹阳侯是谁,他说让我自己猜。我说是你,他也不说是不是,说让我自己来看。
这家伙卖关子还是有一手啊。”
唐宁笑了笑,站起身跟张景明拥抱了一下道:“你能平安无事的从占城国回来,真是再好不过了。”
张景明十分感动,到底是多年的好友。见面第一句话和其他人就不一样,拍了拍唐宁的后背,分开之后,张景明瞅了瞅左右,不见神潜,心里就咯噔一下。
“神大少呢?他怎么没来?”
“神大少他……”唐宁吞吞吐吐的语焉不详,张景明扭头一看朱勔,见朱勔也把头藏在胸口,看不清表情。
张景明吞了口唾沫:“难道……”
“没错,神大少他回老家结婚去啦!”唐宁忽然间脸色一变,哈哈大笑着说道。
随后朱勔也抬起头大笑出声,张景明这才松了口气,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妈的,吓死我了!”
唐宁拎起食盒递给张景明:“快点,我今天做了些好吃的,把公主叫上咱们趁热吃了。我还买了只酥鸡,一会儿让你们家厨娘去处理一下送上来。”
张景明大喜:“太好了,我正饿着肚子呢。好久没吃你做的东西了,今天真是能大饱口福啊!
来,咱们去内厅,今晚我可得好好灌你们俩一顿。刚才跟我玩大喘气是吧,哼!”
唐宁笑嘻嘻的道:“谁灌谁可不好说,过年的时候老子去了趟镇江军……哦不,现在应该是镇国军大营,头一次全身而退。
你觉得,你会是现在的我的对手吗?
哼,告诉你家那位公主,让她准备好今晚独守空床吧!哈哈哈哈!”
“……”
大宋奸臣 第六十一章 理由
对于张景明来说,唐宁做的饭菜是阔别已久的熟悉味道,而对于姜念来说,唐宁做的饭菜则是别开生面的新鲜体验。
不得不说在拥有了丹阳侯这个身份以后,一点小小的举动收到的回报都是巨大的。譬如姜念对唐宁亲自下厨这件事受宠若惊,每吃一口都要夸赞一句唐宁好手艺。
因为家中的食材本身就不多,所以菜量很少。主要的菜,还是唐宁从外面买的酥鸡。
几人吃过了饭,漱了口之后,便开始聊正事。姜念见三人都正经起来,就识趣的离开,把这间屋子留给三人。
唐宁抿了口茶,开门见山道:“说说吧,我从交趾回来之前,你还在说自己受到了占城国王的重用,正在帮他攻城掠地。
怎么我前脚刚回来没多久,你也回来了?难道那边已经打完了?”
朱勔也点点头道:“枢密院本来想着你要是能在占城国那边多做一阵子事的话,广源州这边也可以少些戒备,不少无事可做的厢兵,也就不必被派到广源州去。
但你怎么就突然回来了?”
张景明叹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还不是那些人鼠目寸光。”
“此话怎讲?”
“这一切还得从你把李德乾捉走之后说起……”
原来李德乾被捉走后不久,消息便传到了占城国内。当时大家听说交趾的皇帝被宋人俘虏了,一个个都十分激动,当天便又开了一场宴会庆祝此事。
张景明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欣喜不已,心说机会总算是来了。李常杰驻守麻哩让自己陷入了僵局,如今李德乾被俘的消息让李常杰知道,此人定会方寸大乱。
自己再趁势出击,定能一举攻下麻哩城。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因陀罗二世却在后方召开了一场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占城国的大臣们一致认为,现在的占城国已经不需要张景明的帮助了。
现在的交趾,群龙无首,孱弱无力。全军上下,军心涣散。这样的鸡,不必再用张景明这把牛刀来杀了,太浪费了。
虽然这个理由听着好听,但张景明心里面清清楚楚,这就是占城国的大臣们开始排外的行为。
解决掉面前最大的问题之后,他们就开始把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自己是宋人,由其他国家的人来统率自己国家的军队,实在是睡觉都睡不好。
在此之前,他们还能用大敌未除来安慰自己。但
李德乾被俘虏的这段时间,无疑是交趾人最脆弱的一段时间。
所以他们有了战胜交趾的自信,也变得膨胀了,想要把张景明甩到一边去。
面对这种结局,张景明十分的无奈。因陀罗二世的文书一到,他就立刻动身,赶回了占城。
随后在王宫中,因陀罗二世又召见了他,一见面,因陀罗二世就满怀歉意的道:“廷内百官联名上书,本王就是不愿意,也只能如此。
希望你不要因此对本王有所不满,本王愿意将右辅政大臣这个位置交与你,你愿不愿意来做?”
别说是右辅政大臣,就是因陀罗二世把他国王的位子交给张景明,张景明都不会接受,宋朝的读书人对外邦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原之外皆是。
更何况张景明在占城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的一举一动,嘴上虽然不说,但内心对他们是深深的鄙夷,他才不想永远的留在占城。
哪怕是回到大宋当一个破落县令,都比在占城国当国王强。
于是张景明拒绝道:“王上,在下本不过是一个大宋国的使者,承蒙王上厚爱,下嫁公主于我,张某不胜感激。
因此王上邀请我统率军队,指挥作战之时,在下欣然接受。
而今战局已定,在下留在占城国,也无他用。王佐之才,非是在下能够承担的名号。在下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宋官员罢了。
还望王上能够放在下荣归故里,将占城与大宋国的友谊带回大宋国的东京城去宣扬。”
因陀罗二世一听这话,便知道张景明不愿意在自己手底下做事了。心中叹了口气,到底还是这一次把他撤掉,伤了他的心。
心有愧疚,自然诸事皆允。当下,因陀罗二世便点了使臣,备好礼品。又给闺女准备好了很多仆役和物资,最后跟女儿和女婿吃过一顿饭后,便派船将两人送回大宋国去。
至此,张景明才返回大宋。随后便是一路马不停蹄赶回东京城述职,而随行的使臣患病病的厉害,御医怕他传染赵煦,便暂且先将他安置在别处,待病好之后,再让他去见赵煦。
“……所以,我的遭遇就是这样。至于占城国和交趾现在打到什么程度了,哪边优势哪边劣势,我一概不知。
至少在我离开的时候,占城国是处于优势的。”
张景明说完自己喝了一杯茶润喉,唐宁皱眉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样的话,交趾那边的消息我们就只能等待武德司的密报了
啊。”
“……”
……………………
东南亚的冬天一向不太冷,东京城里面唐宁等人还需要烧火取暖,而占城人和交趾人在这个时候,只需要比平时多穿一件外套就可以了。
本以为军心涣散的交趾人会更加易于击溃,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在张景明面前不得寸进的交趾人,在面对以占城国将军为首的军队时,反而变得坚挺。
明明李常杰因为扶持新王上位返回了升龙城,现在接替他的人是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无名小辈,但却在麻哩城外让占城军队吃尽了苦头。
张景明走后这两个月,占城人在麻哩城下付出了二十头战象与三万人的代价,依旧没能啃下这座难啃的城池。
如果不拿下麻哩,地哩州也就收复无望。此次战事连恢复占城国最盛时期都无法做到,这岂不是笑柄吗?
于是因陀罗二世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就算是投毒断粮,也要把麻哩城拿下来。
与此同时,在交趾国的另一边。从高棉分裂出来的真腊,在击败高棉并将其吞并之后,剑指交趾。
真腊与高棉,本都是同根同祖。都是真腊人,扶南人的后代。其中还夹杂着汉人,不过汉人毕竟还是少数。
真腊人号称勇猛善战,高棉这些向交趾无偿提供援助的王公贵族被他们鄙夷的称为扶南人。
同时为了洗刷耻辱,他们直接向交趾宣战。
吞并了高棉的真腊人实在是不得不让人心生忌惮,尤其是当他们派了八万大军朝着交趾与真腊边境移动的时候,这更加让人感到头疼。
李常杰拖着病躯带兵前去阻截,这一次他是真的红了眼睛。自己稍一不注意,那个姓唐的混蛋就把自家皇帝给绑走了,如此奇耻大辱,李常杰怎能咽的下这口气?
他现在满心满肺都只想着一件事情,那就赶快打退真腊与占城,休养生息,重整旗鼓,然后再去找那个姓唐的混蛋报仇。
行军路上李常杰广撒斥候,居然还真起到了作用。一支想要复刻宋军成果的真腊军队被他发现,一万多人被李常杰打了一个完美的伏击,没一个逃掉。
李常杰把这些人的耳朵割下来装了一大车送去真腊大军面前,气得真腊将军跳脚大骂李常杰。
当下就要亲自出阵跟李常杰来个单挑,最后被部下制止,劝他说你跟一个没卵蛋的人置什么气,这才老实下来……
()
大宋奸臣 第六十二章 交趾的未来
再说李常杰这边自打到了地方后就开始骚扰不断,他一门心思早点结束这场战争,于是就屡次三番派兵袭扰,挑战真腊人的底线。
而真腊人一旦忍不住开始进军,李常杰就立刻撤退,撒开腿逃到了很远的地方后,再反过来骚扰。
没错,这就是唐宁最喜欢用的战术。用不停的佯攻来激怒对方,当对方进军之后,又立刻撤退。如此往复三四回,对方就会落入包围圈之中插翅难逃。
当然了,很多时候唐宁都没有施展包围圈的机会。火药骚扰的威力有点过于巨大了,大多时候几次骚扰就能让对方军心涣散,随后主力部队一前压,对方就不攻自破了。
李常杰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觉得唐宁这个战术非常的不错,于是他就拿来用。果然,在面对这些莽夫一样的真腊人时起了效果。
但对方还是十分谨慎,每次出击,也就派一万人左右的数量而已。
这个人数实在是让李常杰有种嘴里进苍蝇的感觉,这一万人吃了他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后面还有七万人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吃掉那一万人的时候,屁股定然是要被人家打开花的。
不吃吧,这些人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往内部进军,转眼都要突破包围圈了。
当真是一个吐吐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的难受感觉。
李常杰想了很久自己为何会陷入如此窘境,最终他幡然醒悟。宋军有火药那么威力强大的东西,就算是用平推战术,只要侦查得当人家也一样能赢。
那个姓唐的宋国将军虽然喜欢这一套战术,但是人家用来骚扰的可都是火药。一炸就是一片,自己呢?都是两条腿的步兵和弓手,打个你死我活也不见得能出来多少战损。
想到此,李常杰烦躁的召集众将,改变作战策略。
他准备带着自己手下的五万士兵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掉真腊的军队。
一周之后,范日成病愈,便立刻被李德乾的儿子,被大宋正式册封的安南国王李景坤派到了南部,领兵同占城国作战。
范日成抵达之后,先是综合之前这段时间的战绩,提拔了之前的统军将领。之后,范日成一反常态,开始主动进攻。
他派一支部队夜袭占城军大营,没有丝毫防备的占城军队顿时损失惨重。
营寨中的战象受惊之后四处逃窜,一路踩死踢死不少占城士兵。
占城将领整个人都傻了,范日成这人在交趾当了半辈子的将军,这半辈子下来也打了不少仗,收集的情报中全部显示这个人从来不会冒进,最擅长的就是防守。
怎料想这人一来,就发动了几十年第一次的夜袭。这就好比一个七十岁的老处男,终于在某一天破了童子身你能想到吗?
没人会想到,也不可能有人会往这方面想。
所以占城国突然挨了一下大的,整个人到现在还是懵的这老处男,怎么就会有女人看上他了?
然而范日成的表演还远远没有结束,在这之后的三天里,范日成派人进行了三次佯攻,和两次正式的进攻。
佯攻与正式的进攻相互掺杂,搞的占城人是身心俱疲,节节败退。
原本双方在麻哩城下面打的头昏脑涨,现在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距离麻哩城有一百余里了。在往后退,就到麻令州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占城将军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范日成变了。他从一开始的乌龟型统帅变成了刺猬型统帅,谁碰到他,谁就难受的厉害。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但这一次李德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俘虏,无疑已经触碰到了他最敏感的神经,让他产生了激烈的变化。
占城将军搞清楚了这一点之后,心里觉得不能放任范日成再这么嚣张下去了,自己必须得治一治他。
结果在他还击之时,范日成又拿出了他的成名绝技,就是龟缩防御。
这让占城将军欲哭无泪,面对范日成的龟缩防御加上佯攻与夜袭,占城士兵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就在他们的戒备心拉满的时候,范日成却不再进军,而是退后二十里安营扎寨。
这一动作要是放在以前,大家肯定认为这是范日成又开始布他的乌龟阵了。
但是放在今天,很难不会让人想到这家伙又在酝酿什么阴谋。
一周过去了,范日成毫无动静。反而是占城士兵被这一周的高强度警戒弄的身心俱疲。
两周过去了,范日成依旧没有什么动作。占城将军都想着撤兵了,但就在这天晚上,范日成再度发起夜袭。
因为此前有了教训,所以戒备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
但他们戒备了两周范日成都没有动作,占城士兵便有所懈怠。
于是这天晚上占城军队再度损失惨重,弃掉麻令州,仓皇逃回布政州内。
因陀罗二世写了一封好长的信,在信中痛骂自己将军的无能。
随后每天的朝会,因陀罗二世的保留节目就是狠狠的骂一顿那些当初张罗着把张景明换掉的大臣们,搞得大家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郁闷的情绪在占城国之内蔓延,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便是如此。少了一个优秀指挥官的占城军队,根本不堪一击。
没办法,因陀罗二世只好写信请求宋国的援助,希望宋国能够出面调解,他们不想打了,他们想求和。
赵煦也很给面子,派了使者去了躺安南国,问李景坤愿不愿意给个面子停战。
李景坤年纪虽小,气魄却大。他说我谁的面子都不给,只有夺回布政州和横山关之后,才会跟占城国停战,或者占城国主动献回布政州与横山关,否则没得谈。
因陀罗二世心里这个不是滋味啊,若真是如此,那不就意味着此前自己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吗?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宋国的使者结合双方的意见也在当中极力斡旋,毕竟当初要求占城国帮助的时候,宋国可是答应了占城国拿下的地方要承认合法的。
于是在三国使者不停的往来之下,安南国与占城国终于达成合约。
条件是占城国每年要向安南国支付礼金十万两,不足者可以用其他的物资等价顶替。同时,占城国归还麻令州,布政州。
以此为条件,安南国将横山关赠与占城国以表两国友谊。
不论如何,这就是目前能够达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因陀罗三世与李景坤派遣的左相在横山关签订了和约,至此,安南国与占城国的战事告一段落。
虽然真腊人所带来的风波还未平息,但是李常杰屡屡取胜,打败真腊人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从去年五月到今年的三月,这大半年的时间交趾人一直处于战争之中,从未安稳过。这一仗交趾失去了至少五十万军民,同时最为富庶的升龙城也被乱军付诸一炬。
皇宫库房之内的财宝被劫掠一空,整场战事下来,交趾损失的白银数以百万计。说交趾现在只剩一副空壳子,毫不为过。
皇帝被俘虏,蒙受奇耻大辱的交趾人,今后应当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考验领导人的水平了。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东南亚地区,可不仅仅只有这三个国家。
长达十个月的战争吸引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就像闻到了肉味的野兽,他们也逐一登场,凶光毕露的眸子,已经盯上了虚弱的占城国和安南国,以及内部空虚的真腊。
接下来的东南亚,一定会经历一段十分精彩政权更替。
三佛齐王国,蒲甘王国等这些庞然大物才刚刚从林叶茂密的丛林之中露出獠牙。
但很显然,这并不是我们的故事之一。
大宋奸臣 第六十三章 清明
从去年十二月回到东京城,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清明。
战时领兵,闲事居家是大宋武将的传统。唐宁要是没有事情还往镇国军那边跑的很勤,会惹人非议。
所以唐宁就把募兵之类的事情交给了从邕州带着老婆回来的神潜,有意无意之间,神潜已经成了镇国军中的二号人物。
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的行为,受到了镇国军上下的一致敬佩,这个二号人物由他来当,没有人有异议。
经历过几个月前的封赏,以及新鲜血液的补充后。镇国军中也发生了各种变动,回来时三万人的规模,已经在赵煦的旨意下补充到了五万。
以前的大头兵在新兵到来之后,都混上了大大小小的职位。诸如队头,都虞侯等。
小石头成为了武进营的新指挥使,方腊则是担任武进营的副指挥使。
武卫营指挥使武大壮,这混小子也算是从当年被神潜骂憨货的时候熬出了头。
旋风营中五百人皆是骑兵,马上搭载了再度改进过后的旋风火炮。指挥使为杨应正,因他说话不便,还特地安排了一个心细的将官担任他的副手。
神潜为镇国军右厢都指挥使,这个没人有异议。但种建中是由唐宁力排众议,提拔到了左厢都指挥使,很多人对此感到些许不解。
他们质疑种建中的能力,但现在没有战事,也无法检验,所以他们也就只好憋在肚子里。
林威和齐复依旧是唐宁亲卫营中的一二把手,方永这个人对现状比较满意,提拔不提拔,他也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热情。
于是唐宁就把他安排为神潜的副手,两人一路走过来也算是混成了一个好友的关系,这样安排不怕正副手间会爆发冲突。
朝堂之上,张景明依旧是兵部主事,虽然没什么话语权,但每天接触的军中事务很多,有的时候唐宁还会收到张景明传来的很有意思的消息。
朱勔混成了枢密院直学士,兼签书枢密院,负责枢密院军政文书一类的事情。
将作监也在按照唐宁的要求制作新型武器,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唯独唐宁每天在家里,只觉得脾肉恒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赵煦给他的职位十分微妙。虽然品级比以前大了好多,官衔也比从前吓人,但依旧还是没有一个职务是需要他参与朝会,或是处理政事的。
这或许是在多方周旋后才商议好的职位,毕竟现在站
在唐宁对面等唐宁落了井就下石的人不在少数,唐宁对他们也很是心忧。
赵煦身体不好,照他现在这种强度,顶多也就再撑个一两年,就撑不住了。
到那时,天知道新的皇帝继位之后,这些人会怎么编排自己。一顶谗臣的帽子,估计是扣在自己头上跑不掉的。
今日是清明节,按照传统,这一天要采摘柳枝插在自己家门户上,便能驱鬼辟邪。除此之外,祭祖,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都是古人在清明节时会做的事情。
丹阳侯府已经搬到了东京城外的村子里,新修的丹阳侯府靠着山脚建成,是一座宽大的庄园,少说也能容纳两百多人同时在里面生活。
更别提山坡上还有给家臣们建的宅子,又是十几户人家进去也没问题的存在。
只是丹阳侯府没那么多人,唐宁一直都不是很喜欢丫鬟仆役满世界都是的景象。
因此即便地方很大,但很多屋子还是没人使用,这就显得空荡荡的很扎眼。
村民们在最初的抵触后,意外的发现丹阳侯是个好人。逢年过节,或是侯府中的贵人过生日的时候,丹阳侯都会派人来村子里送上一些礼物。
久而久之,村民们胆子也大了起来。尤其是遇到带着孩子出门玩耍的唐宁,以前唯恐避之不及的他们,现在都会跟唐宁打招呼,唐宁也笑呵呵的做出回应。
后世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搬到现在来,也是一样的。丹阳侯府搬来之前,这地方较为偏僻,虽然有路,却也只是山路,崎岖不平,走一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唐宁心说自己或是王诗他们今后肯定要经常往城里跑,且不说耽误时间,就算是坐马车,这样也硌屁股啊。
于是就自己出钱,修了一条宽敞的平整大道,顺便还把东京城外那条大道也给修了一下。
开封府尹因此特地做了块良善人家的牌匾,亲自送到了丹阳侯府,以表敬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