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眼看着车把式故弄玄虚,唐宁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高手在民间。
俩人又闲聊了一阵子,夜里寻了处店家投宿。如此过了五日,方才抵达滁州地界。
车把式将人送到滁州城之后便领了赏钱离开,随后唐宁与众人商议一番后,便先决定去阴陵观。
时隔一年再度来到这里,唐宁发现山脚下的阴陵镇已经是一片繁盛之景。
明明一年前来接裴仙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现在这么热闹,没想到一年之间,这里竟然已经发展成了这个模样。
虽然很想去镇子上看一眼,但众人还是决定先回一趟阴陵观再说。
何仙姑越发的清逸绝尘了,以前还觉得这女人有点烟火气,现在再看,就觉得她更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唐宁等人来访,何仙姑自然欢喜。立刻叫出陆稚,来为唐宁等人泡茶。
这里边所有人都是来过这里数次的,对陆稚一点都不生疏,只有唐瑜那时还在齐献瑜的肚子里,但陆稚摸着她的脑袋说‘都长这么大啦’的时候,唐瑜还是给了一个甜甜的笑脸,引的陆稚开心不已。
唐宁开玩笑问陆稚在阴陵观里边有什么意思,不如跟他一同去东京城,那里有不少好玩的东西。
陆稚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虽说被茶艺磨练了心性,但有大师姐和裴仙童珠玉在前,她也总是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犹豫了一下,陆稚咬着嘴唇说道:“还是得看师父的意思呀!”
何仙姑就笑着说道:“丹阳侯,您的小舅子加上您,已经拐跑了两个贫道的弟子了,现在您还想把稚儿也给拐跑吗?”
唐宁红着脸道:“瞧您这话说的,你情我愿的事怎么能叫拐呢?”
何仙姑笑着摇头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做纠缠,看着眼睛跟兔子一样的大师姐和裴仙童道:“你们好好的东京城不去呆着,怎么跑回来了?”
裴仙童带着鼻音道:“我们想您想的厉害,正好狗官要回来祭拜齐家先人,弟子就跟着回来了。”
何仙姑尴尬的看了眼唐宁道:“你这孩子,都嫁给人家了还管人叫狗官,好歹人家也是大宋国的侯爷,就不能……”
唐宁可不敢狐假虎威,为了少挨一顿打,赶紧打着哈哈道:“没事没事,我已经习惯了。仙童
她要是不叫我狗官,我才浑身难受呢。”
果然,裴仙童扭头给了唐宁一个大大的笑脸。唐宁心中便是一口气松了下来。
何仙姑叹着气道:“你们夫妻俩的事情,贫道就不多管了。不过在外人面前,可不能这样,要给丹阳侯留点面子,知道吗?”
“知道啦。”裴仙童皱皱鼻翼回了一句。
随后几人又闲聊几句,唐宁便问道:“何仙姑啊,我有一事想问,不知何仙姑方不方便回答。”
“丹阳侯但讲无妨,贫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方才我上山的时候看到了阴陵镇,一年的时间里,阴陵镇的规模要比以前大了不少。从山上看到镇子里面的景象,也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不知这阴陵镇是如何发展的这么快的?实不相瞒,丹阳侯府是在东京城郊外一座山脚下建造的。附近都是些才堪温饱的村民,我是想借鉴一下经验,好让我的邻居们也过上好日子啊。”
何仙姑闻言笑了一声道:“您说这个,其实很简单。您先前给的那一大笔钱,占了一部分功劳,其次是滁州官府看在阴陵镇曾经毁于一旦的份上,请奏官家,官家给免去了三年的税赋。
而且坊间传言,说唐杀星……也就是您,很重视滁州这块地方,所以原本这里盗匪林立,结果都被您的名声吓得退避三舍。
商人们因此都时常来到这里做生意,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说起来,这里的镇民还因为这件事给您立了生祠呢。”
唐宁眨眨眼道:“有没有报备官府?”
何仙姑哈哈一笑道:“这是自然,听说生祠建成那天,县令还亲自到此上了一炷香。您不必担心会被人举报,然后拖累您的事情。”
唐宁这才松了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
之后又聊了几句,便到了午饭时间。何仙姑邀请众人用饭,唐宁等人欣然应允。
道观里的饭菜很是清淡,却很合唐宁口味。正好这两天乱七八糟的东西吃的太多,吃些清淡的也不错。就着两个馒头喝了一碗菜汤,便觉得有些撑,之后就起身出去消食。
观中那些老资历的道士道姑都认得唐宁,其中有些人就算唐宁化成灰,他们都认得出来。
当初唐宁为了找马三刀差点把整个道观都拆掉的事情他们记忆犹新,更别提这个混蛋还拐跑了观中最漂亮的裴师妹。
有段时间悲愤不已的道士们甚至天天晚上聚在一起扎草人,但无一人知晓唐宁的生辰八字,也只能写个唐宁的名字扎着泄愤罢了……
大宋奸臣 第六十七章 扫墓
经过一下午的准备之后,第二天一早,唐宁便带着老婆闺女,齐家两口子去九斗山击败齐家先人。
不知怎的,唐宁就这么悄悄咪咪的过来居然让阴陵镇的县令知道了。县令一下子就猜到唐宁是要带着家人来祭拜离世的齐家长辈,于是特地带着一帮人早早的候在了九斗山下。
到了山脚下看到县令的唐宁很是惊讶,询问县令是如何得知自己到来的时候,县令便笑着回答道:“下官的邻居乃是阴陵镇的老住民,当初阴陵镇还未被山贼毁掉的时候,他就已经住在了阴陵镇。因此,他有幸见过您一面。
昨日他家儿媳妇顺利生产,他便跑去阴陵观烧香还愿,无意间看到您来了,回来之后就把这件事跟下官一讲,下官便猜着是您要来九斗山祭祖。
下官怕您路上遇到意外,于是便自作主张,带了一些人过来,还望侯爷莫要介意。”
唐宁也不知说什么好,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一口一个下官的样子,心里十分感慨。
只好朝着县令拱拱手道:“那就有劳县令大人了。”
县令闻言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随后便由县令的人在前面开路,众人随后而上。
询问得知,这群人并非是县衙里的差役,而是县令募集的自愿者,多是感念当初唐宁又是打跑了盗匪,又是捐钱重建阴陵镇的功绩。
一帮人见了唐宁就跟见了偶像一样,激动的说不出话。唐宁也没想到,自己在阴陵镇居然有这么大的人气。
听他们的说法,阴陵镇上茶馆里面的说书人,都在讲自己的故事。什么智破贼众,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还有更过分的是跟盗匪斗法,什么撒豆成兵,呼风唤雨都弄出来了。
听着百姓们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唐宁不由汗颜。
说书人嘴里的事情他一样都没做过,当初来这里平灭匪患,也只是拿着火药一路推了过去而已。
一路说说笑笑,众人便来到了后山。那两座坟包犹在,四周也无杂草从生,看来是有人一直在打理。
再往旁边看看,竟见到了一座小茅庐,门口一个男人正背对着众人劈柴。
齐复见他背影有些眼熟,便跑过去拍了拍那人的肩膀。
那人一回头,齐复就变得十分激动。大喊一声:“二当家!”然后便一把抱住了对方。
唐宁的脸一下子就黑了,这混蛋,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是这么口无遮拦。这句二当家让县令听去了,你以前是个什么身份,不就一下子
暴露了吗?
还好是县令会做人,抬头看天装没听到。百姓们也都面面相觑,看来还是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再说那二当家扭过头一把被齐复抱住之后,就有些发愣。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让他想起了过去的那段时光。
“你是……”
“我是阿复啊!”齐复往后退了两步,指着自己的脸激动的道:“没想到你还活着,我一直以为只有大当家活下来了!”
二当家一听,仔细看了眼齐复。
当初齐复只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现在都二十四了,又常年在外作战,面相已经跟从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不过眉眼间的细微之处,还是能够辨认。认出是齐复后,二当家也十分激动,两只手按在齐复的肩膀上泪流满面道:“阿复!果然是你!你没死,真是太好了!”
齐复也流着眼泪说道:“是啊二当家!你也没死,真是太好了!”
唐宁听的有点怪异,明明是久别重逢,听这台词却好像是俩人巴不得对方死一样。现在总算知道齐复这个不会说话是跟谁学的了,看样子这里面有一多半的功劳非二当家莫属啊。
咳嗽了一声,唐宁对齐复说道:“叙旧的事情,之后在说也不迟。别忘了咱们是来干嘛的,这还有不少人等着呢。”
说罢,唐宁就朝着齐父齐母的坟前走去。齐献瑜已经是没脸见人了,自己这个弟弟以前干过山贼,是她绞尽脑汁也想遮掩的事情。
现在努力全都白费了,这孩子不打自招,齐献瑜心里这个恨呀,咬牙切齿的瞪了齐复一眼,齐复还跟个没事人一样傻乐。
唐宁来到墓前,撩起衣襟便跪了下去。先从旁边的人手中接过三炷香,插在了地面上,然后退了一步,口中念道:“岳父岳母,小婿唐宁来看您二老了。”
说罢,砰砰砰就是三个头磕了下去。
县令在一旁看的人都傻了,如果他没记错,这个齐姓女子也只不过是唐宁的一房小妾而已,有什么必要做到这一步?难道说这齐姓女子深得唐宁宠爱?
齐献瑜很小的时候就被白莲社的人拐跑,因此在她的记忆中,与父母生活的那一段十分模糊。其中有一些,都是她自己的幻想。
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感,但见唐宁如此举动,齐献瑜的内心还是受到了一些小小的触动。眼眶微红,也一并朝着墓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那边齐复被唐宁说了一句之后,就直接一个滑跪跪倒在坟前。大师姐也随之跪在一旁,夫妻俩见
唐宁叩头,便也低头磕了三个。
随后唐宁站起身,拉过在一旁学着大人样子的唐瑜,看着那两座坟包对唐瑜说道:“闺女,这里面是你姥姥姥爷。”
唐瑜眨眨眼,冲着坟包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姥姥姥爷好!”
之后唐宁把带来的贡品放在墓碑前面,又倒了点酒在坟前。
随后又拿抹布浸了水,把两座墓碑擦了一遍。齐献瑜拿毛笔沾了墨,在墓碑上描字。
这两座碑从立起来到现在也有好些年了,日久天长,上面的字也渐渐变淡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再用墨描一遍。
齐献瑜描的很小心,生怕墨汁多了会溢出来。唐宁擦完了墓碑之后,就洗了把手,然后把带来的点心分了一些给县令和那些自愿来的百姓们。
自己这一行人起得早什么都没吃,就这样到了九斗山脚下的时候,县令带着人都已经等候多时了。所以唐宁觉得这些人应该是什么都没吃就跑过来了,好歹也是来帮自己的忙,就是自己饿着肚子,也不能让他们饿肚子不是?
一人拿了两块点心,一边说着多谢丹阳侯,一边吃了起来。唐宁瞅瞅点心有剩余,便松了口气,幸好想着齐复能吃,所以带了很多,不然就这些人,还真不够分的。
匆匆垫了垫肚子之后,这边的事情也都结束了。唐宁便想着请县令吃顿饭,顺便也把齐复的二当家给叫上。
九斗山没了居住于此的强盗们,更显清净。下山的路上众人有说有笑,看见林子里钻过了好几只鹿和野猪。
期间二当家数次欲走,却都被齐复揽住肩膀没能走成。
来到阴陵镇之后,唐宁问清镇子上最好的酒楼在什么位置,便盛邀县令一同去吃一顿。
别看这县令有点攀附权贵的意思,但确实是为数不多的清官。
一般人装样子,不会在官靴上动手脚。眼前这位县令,那双结实的官靴都有着肉眼可见的磨损。
如果这也是他弄出来的,那唐宁也认了。他敢破坏官靴,顶着掉脑袋的罪名跟自己打好关系,自己有什么理由不顺坡下驴呢?
一听唐宁要请吃饭,县令赶紧推辞。但架不住唐宁一再的邀请,只好听之任之。
席间县令发现唐宁对他这房小妾确实不错,就连她的女儿都十分照顾。亲自给那个小姑娘夹菜,自己都没怎么吃。
不过这么漂亮可爱的姑娘如果是自己的女儿,自己的表现跟丹阳侯也应该差不多,县令如此想道。
大宋奸臣 第六十八章 当我老了
一桌子饭菜被吃了个干干净净,县令有些忧郁,自己还想着留一些给家人带回去的。
不过唐宁显然替他考虑到了,离开的时候,店小二将一个五层的食盒拎了出来笑呵呵的道:“县老爷,这是您要带走的那份。”
县令愣了一下,没敢伸手接,眨眨眼道:“我没……”
唐宁哈哈一笑,接过来放到了县令的手里道:“刚刚我还担心饭菜不够下楼又点了几道菜,回过来一看,你们都吃饱了。
我们今天下午就走,回东京。这多出来的饭菜,县令大人你就当午饭带回去吧!”
县令可不是齐复那种憨货,一听唐宁这话,立马明白了唐宁什么意思。感激的看了眼唐宁道:“那下官就先谢过丹阳侯了!”
店小二一听,瞪大眼睛道:“什么丹阳侯?他是丹阳侯?”
大清早的食客不多,但听到店小二咋咋呼呼的喊着丹阳侯,他们的目光也都投了过来。
唐宁摇着头说道:“我姓蛋,名羊猴,有什么问题吗?”
店小二有些失望的道:“唉,小人还以为是丹阳侯唐侯爷来了呢,抱歉了客官,小人失礼了……”
唐宁摆摆手笑道:“无妨。”
说罢,便与众人一齐离开了酒楼。出门走了两步,回头见那店小二还满脸迷惑的张望,便加快脚步,赶紧离开此地。
店小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回想了一番方才自己听到的对话,那县老爷明明自称的是下官。
他一拍脑门,大呼上当了,出门一寻,哪里还见唐宁一行人的踪影。
回来之后掌柜问他发什么疯,他激动的道:“老板!我敢肯定,刚刚跟县老爷同行那人一定是丹阳侯!”
说罢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给掌柜说了一遍,掌柜赶紧拉了张大纸贴在门口。
“丹阳侯与今晨辰时莅临本店,吃饱喝足,尽兴而归!”
百姓们一看,纷纷惊呼。丹阳侯来了都尽兴而归,这家店里的东西得多好吃啊?
这掌柜的有多鬼才是后话不提,再说唐宁这边,跟县老爷分手后,就回到了阴陵观。
从下山到去吃饭,再到回来阴陵观,这一路上二当家都是跟在众人身边。他很明显的有些拘谨,看来唐杀星的名号他也是听过的。
把二当家带回阴陵观之后,唐宁便准备跟他聊聊。
毕竟唐宁当初在九斗山盗匪的身上还是看到了那么一点人性,这也是在那之后,唐宁并未对九斗山的山贼进行追捕的主要原因。
他甚至还保了徐海,又收了齐复。
谁知刚托何仙姑找
完一个僻静之处,齐复就屁颠屁颠的来了。手里还捧着一大坛酒,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弄来的。
“来,二当家!咱们多年未见,今天不醉不归!”
齐复说着就开始往碗里倒酒,唐宁捂着脸,只觉得一阵头疼。
该说不说,那二当家心也挺大。见齐复这么放得开,他也不顾唐杀星就在自己面前,开始跟齐复推杯换盏。
两人吭哧吭哧喝了两大碗,唐宁才咳嗽一声提醒两人,自己还在这儿呢。
于是那二当家赶紧朝唐宁抱拳道:“草民见过丹阳侯!”
唐宁瞪了齐复一眼道:“如果阿复没认错人的话,阁下便是当初九斗山山贼的二当家吧?”
二当家一听这话,扑通一声跪下来了:“丹阳侯饶命,小人以前的确做过错事,但小人已经洗心革面了。今后小人再也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了,还望丹阳侯饶了小人这一次。”
唐宁眨眨眼道:“我又没说要杀你,你这么害怕做什么?”
齐复也笑嘻嘻的道:“对啊对啊,姐夫很好说话的,二当家你不用紧张啊。”
二当家心说你姐夫好说话那是跟你,你去下面问问那些死在他手里的人,哪个不是到了下面听到唐杀星的名头还要尿裤子的?
唐宁笑道:“放心吧,你就算以前做过错事,但看在你守在我岳父岳母坟前的份上,我也会饶你一次。
只是我有些好奇,当初就连徐海都落了网,你是怎么逃掉的?”
齐复也好奇的问道:“对啊二当家,大当家都被抓了,你是怎么逃掉的?其他人呢?其他人也都逃走了吗?”
二当家闻言脸色一暗,道:“当初咱们被十六路贼众攻上来的时候,场面是一片混乱。我们本想保着大当家和女人孩子一起逃走,结果却事与愿违。
那些狗日的追上来把咱们的人都杀了,然后又把女人和孩子抢走了。我是身受重伤,躺在地上昏了过去,后来被一个路过的方士救下,才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之后我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就提出跟在那方士身边护他周全。
那方士心地善良,虽然他武功比我高,但还是接受了我,并且又管我一日三餐。我本以为这后半生就会这么过去,谁知世事无常。
三年之后他在秦凤路替人治病,不幸被传染,最后离世。我把他埋了之后,无处可去,思来想去,就只好回到了九斗山。
从那以后我就在九斗山中住下,平时就是打猎,采摘野果,偶尔去到滁州城里拿皮毛换些粮食。
现在有了阴陵镇,我就不用再走上一两天进城了,下山走一个时辰就能进镇子,也方便了不少。”
二当家说完,齐复追问道:“那大黑牙、酸秀才他们呢?”
唐宁捂住了脸,这齐复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二当家叹了口气道:“只剩我一个活了下来,他们都死了。”说到此,看了眼齐复道:“我本以为我是唯一活下来的,没想到你也活下来了,活着就好啊,活着就好。”
齐复伤感的喝了一碗酒,随后他便抬起头对二当家说道:“不只是我,大当家也活着呢!”
二当家闻言,激动的道:“你说的可是真的?徐大哥他真的还活着?阿复,我读书少,你莫要骗我!”
齐复重重点头道:“放心吧,二当家!我说的都是真的,我都没读过书,我怎么骗你?”
“……”唐宁在一旁看的风中凌乱,这俩人还把没文化当优点了。
随后唐宁在一旁补充道:“徐海被抓住之后,我看在阿复的面子上把他保了下来。之后我把他送到了西军里面去服役,至于今后如何,就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不过现在看来,他过得还算不错。之前我替阿复代笔跟他通信的时候,他貌似已经成了种朴的部将,再过个三五年,估计就能熬出头了。
西军里边,也能有他的一席之地。”
二当家感慨的道:“不愧是徐大哥,果然是人中豪杰,走到哪儿都能成功啊!”
唐宁笑道:“那你呢?你愿不愿意去军中打拼?”
二当家赶紧摆手道:“我还是算了吧,我没那个本事啊!”
唐宁呵呵一笑道:“我说这话可不是看在齐复的面子上,而是看在你照顾我岳父岳母的坟这么长时间,才给你这个机会的。
而且你得明白,我问你,可就不是把你送去西军了。而是把你带到我的镇国军里,无论是军械铠甲,还是福利待遇,现在全天下最顶尖的也就是镇国军了,怎么样,我这么说,你愿不愿意?”
齐复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镇国军的铠甲坚固,武器又锋利。而且每逢大战,都是镇国军出场的时候,你想要获取军功,去镇国军里面肯定是最快的。
我也在镇国军里,你来了,我们俩之间还能相互照应一下,你看多好!”
二当家笑了笑,还是拒绝道:“不是军功或者待遇的问题,而是小人有几斤几两的本事,小人心里清楚。
小人今年都快四十了,眼看就是半截身子入了土,哪里还敢去军中拖累丹阳侯?
小人早就计划好了,这下半辈子哪儿也不去,就留在九斗山,守墓打猎。等什么时候老了,干不动了,就去镇上买一口棺材,躺在里面等死……”
“……”
()
大宋奸臣 第六十九章 赵煦的焦躁
二当家不准备离开滁州,齐复劝了两个时辰,也未能令其回心转意,最后只得作罢。不过齐复也不愿意二当家过着清贫的日子,就冲唐宁借了五百两银子赠送给了二当家。
对银子二当家也没推辞,都是直来直去的好汉,自然要直来直去一些。
下午众人坐上了从镇子里雇的马车回去扬州,唐宁还顺路去了躺自己的生祠看了眼。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给那守祠人捐了五百两银子当做善款,用在生祠上。
那守祠人感激涕零,非要知道唐宁的大名,唐宁就胡编乱造说自己叫何玉云云……
到了扬州转水路乘船回开封府,一路无事不表。
这一趟连办事带游山玩水出去了大半个月,回来的时候都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王诗瞅瞅瘦了些的唐瑜,心疼的不得了。连忙叫厨娘给唐瑜弄些好吃的,以前白白胖胖的多可爱,现在都快瘦成竹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