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章惇来的目的很简单,他这个人很他表弟章楶不一样。他是一个标准的利己主义者,自私,而且冷酷。
对于章惇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利用的。他之所以要与唐宁交好,一方面是因为赵煦重用唐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宁在他眼里是一个能够利用的人。
“丹阳侯!”章惇这只老狐狸一进门,看到趴在床上的唐宁就悲呼一声。
李子陪在唐宁身边看书,见有人进来了,就起身向章惇施了个礼后离开了,由领章惇进来的王诗陪着。
毕竟是堂堂的一国之相,虽说家里不讲究这个,但自己的身份到底是妾。让一个小妾陪着宰相,别人恐怕会觉得被怠慢。
李子的相貌从来都是让初见者惊为天人,哪怕是见了好几次的,再见也一样惊为天人。
章惇头一次见李子,七十岁的老狐狸都忍不住起了色心。但唐宁对待妻妾的态度在东京城是出了名的,人人都知道他对待妻妾都是一视同仁的原则。
这些年明里暗里朝他家讨要小妾的人不少,但不论是家主唐宁,还是主妇王诗都没一个同意的。
所以章惇只能酸溜溜的看着李子走出去,最后冲唐宁说一句:“丹阳侯好艳福。”
唐宁苦笑道:“章相,您就莫拿晚辈寻开心了。您身为官家的左膀右臂,自然知道不能顾此失彼这个道理。
这四个字放在晚辈家里,晚辈可是一点艳福都
没有了啊。”
章惇哈哈大笑,古时候的文人反倒比后世的君子要放得开。跟他们开黄腔,反倒是一种拉近距离的好办法。
只是在一旁一个劲翻白眼的王诗,似乎是在无声的说着等章惇离开之后,唐宁将会迎来的悲惨下场。
搬了张凳子坐在床边,章惇瞅了眼唐宁被被子掩盖的屁股部位,笑道:“听严尚书说,昨日他打了你三十大板。
此等刑罚,不可谓不重。不知道后面你去见辽国使者的时候,是不是坐如针毡啊?”
唐宁回答道:“这倒没有,晚辈这人比较矫情。在外人面前,就是疼的要死,也得咬着牙硬挺。
回到家里,崴个脚都是性命攸关的大病。
在辽国使者面前,晚辈就是下一刻死了,死之前也得表现的跟正常人一样。总不能给咱们大宋国丢脸不是?”
章惇闻言感慨道:“与你这样的人同朝为官,真是我章子厚的幸事啊!”
这句话落在唐宁耳朵里好比一道晴天霹雳,章惇此人高傲自负,从他嘴里听到这样的话,简直比骆驼穿针眼还要难。
他惶恐的爬起来,却牵动了屁股上的疼痛。呲牙咧嘴的对章惇道:“章相,您这话说的太过了!晚辈并没有您口中那么好啊!晚辈惶恐啊!”
“你趴着,你趴着。”章惇又把唐宁按了下去,笑道:“你小子可能觉得这话从老夫嘴里说出来有些难以置信,但是这的确是老夫的想法。
且不说你身居高位却从不插手庙堂事,光是有你戍守边疆,在外征战,老夫呆在东京城里面,都能睡一个好觉啊。
换成是别人,老夫就是睡觉,这眼睛也是闭一只,睁一只。老夫生怕哪一天,敌人就把边关之地的守将打败,在他们都来不及通报的情况之下,杀到东京城里面啊。”
唐宁心说你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二十二年之后,金人就是这样突然出现在东京城下面的……
“不过有你在,老夫就安心多了。因为老夫知道,你即便是无法取胜,也一定会想办法让人把情报送回来。
我大宋将领里面,能在谨慎二字上跟你掰掰手腕的,也就只有郭成了。”
“郭将军乃当世名将,晚辈不敢与之相比啊。”
“哈哈哈!”章惇大笑三声道:“难道你唐宁唐明远就不是当世名将了吗?
你去问问那些四处流亡的交趾人,去问问同文馆里整日借酒消愁的李乾德。
去问问西夏虽励精图治,却身不由己的李乾顺,去问问仁多保忠、完颜娄室他们,问问你的那些个手下败将,他们哪有一个人敢轻看你?”
被章惇拍马屁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唐宁甚至都忘记了疼痛。眼睛眨都不眨的看着章惇说完,差点就把继续这两个字说出来了。
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干笑道:“过奖了,过奖了。”
“哎,老夫只是在陈述事实,哪里是在夸奖你?”
唐宁心花怒放,不过下一秒他又察觉到不对劲。这不是自己经常用的手法吗?
他恍然大悟,章惇这么说话,肯定是有事情要找自己。于是他瞅瞅在一旁倒茶的王诗,咳嗽了一声道:“夫人啊,我在书房的书柜里面,有一本书,劳烦你帮我取来给章相。”
王诗一开始还想问是哪一本,但是她这么聪明的女子,一想到唐宁把话说得不明不白,便知道这是唐宁要把自己支开,好方便两人说话。
于是她笑着点点头道:“知道了,夫君。”说罢,便离开了房间。
章惇回过头,见王诗已经出去了,就扭过头对唐宁道:“不知丹阳侯要送老夫什么书?”
唐宁笑道:“晚辈无意间获得一本医书,想章相您也上了年纪,应当养生保健。那本医术里面,这方面的事情讲了不少,晚辈觉得把这本书送您,是再合适不过了。”
章惇笑眯眯的道:“丹阳侯的好意,老夫心领了。实不相瞒,老夫自有一套养生之法,其他的养生法,或许没有老夫的方式更加有效。”
“也是。”唐宁点点头:“是晚辈唐突了。”
两人又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不少八竿子打不着的话之后,章惇话锋一转,忽然进入正题。
“官家的身体状况,一时不如一时。虽然老夫不愿提这件事,但立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不知丹阳侯怎么想?”
唐宁陷入了沉默,而章惇也没有催促唐宁说话。
人生得遇一知己,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个知己,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章惇毕竟比赵煦大几十岁,两者有代沟,不如唐宁与赵煦的关系那么密切,但是赵煦知人善用,敦厚亲善,一直以来,都是章惇十分欣赏的地方。
给这样的领导打工,也是章惇觉得很幸运的事情。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自己的心里都不舒服,更别提跟赵煦关系比较近的唐宁了……
大宋奸臣 第五十二章 我唐宁不是废人
逃避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沉默或许会派上用场,但肯定不是现在。
“是该考虑一下了。”唐宁最终开口道:“不过我尊重官家的意见,不管官家要立谁为储君,我都双手赞成。”
章惇能把这件事摆在自己面前说,就说明他已经做好准备了。接下来这段时间的朝会上,他肯定会找一天把这件事提出来。
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与赵煦沟通好的前提上。否则的话,这种行为与逼宫没什么区别了。
这次章惇过来,或许是为了这件事来征求自己的意见。要么让自己站在他这一边,要么让自己保持沉默。
唐宁目前还不知道章惇是否与赵煦的利益相背,他觉得赵煦肯定考虑过这件事,合适的人选,赵煦心中应该也有数。
所以自己还是不要插手这事情了,反正燕云十六州收复之后,自己就立马辞官不干了,这帮人爱咋咋地,跟自己半点关系没有。
章惇一听这话,便点了点头。
唐宁的态度他已经知道了,赵煦怎么说,唐宁就会怎么表态。还好,这是自己意料之内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找日子进宫去说服赵煦了。
不过他今日过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对了,昨天辽国的使者来,见了你都跟你说些什么了?”
“也没说什么,他提出要我们拿银子跟他们换燕云十六州东部八州名义上的统治权。”
“哦,这事昨天官家派人跟老夫说过,对咱们来说这是很好的提议啊。”章惇呵呵一笑:“天祚帝到底还是个浮华小儿,目光短浅,毫无远见。
他居然能提出这种条件,看来他是完全不把辽国的未来放在眼中,只想着当下的日子过好。”
“是啊,而且据说辽廷内部,一个叫做萧奉先的人十分受天祚帝的宠信。他提出来的意见,天祚帝都乐于采纳。
而且此人在辽廷之中只手遮天,任何与他意见相背的人都被他排挤出了朝堂。民间都称他为萧君。”
“老夫有所耳闻。”章惇笑眯眯的道:“听说当初完颜阿骨打忤逆天祚帝,就是他在一旁劝说动了杀心的天祚帝放完颜阿骨打一马。
不过当初谁也没想到,那个偏居一隅的小小部落,如今竟成了能与辽国分庭抗礼的大国啊。”
唐宁点点头道:“世事难料是其一,主要还是辽东那边过于落后,女真人又野蛮愚昧,国家不重视,商人们也不愿深入其中。
如此一来,消息闭塞不通,辽东发生什么事,或许要很长一
段时间后,外界才能知道。
譬如完颜阿骨打的发家史,就是他祖孙三代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这件事直到完颜阿骨打建国之后,才慢慢传出来。”
“哦?这么说,你相信这个传闻?”
“晚辈一直认为,始皇帝之所以能统一六国,跟之前六百年秦国的历代君主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若是没有这六百年传下来的祖宗基业,始皇帝又怎能用十年的时间就平灭六国呢?”
“确实如此。”章惇点点头:“看来周瑾瑜教出了一个好徒弟。
其实老夫也对这个说法颇感认同,或许当初的头鱼宴上,他就已经有自立为帝的想法了。”
找到了共同话题,就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唐宁的一些见解,令章惇时而深思,时而啧啧称奇。
于是章惇又问了唐宁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事情,想要看看唐宁有什么见解。
正好唐宁这两年闲暇时一直在按照师父的叮嘱,攻读《战国策》与《左传》,在这方面他还算是颇有心得。
跟被勾起兴趣的章惇从上午聊到下午,直到章惇的家仆来寻人,他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他走后没多久,王诗就进了屋了。
“聊什么聊这么长时间啊?”
“你先给我倒杯水,我说了半天,唾沫都说干了。”
王诗便拎起茶壶给唐宁倒了杯茶,递过去看着唐宁一口喝干,又给他倒了一杯。
这一次唐宁慢慢的喝完,长出一口气道:“章相也不知是在考核我的学问,还是他来了兴致。拉着我说了大半天春秋战国的事情,还问我一些奇怪的问题。”
王诗一听这个就撇了撇嘴,春秋战国的故事,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套。她都跟唐宁讨论过无数次了,一点意思也没有。
从袖中摸出一份请柬递给唐宁道:“明日二伯要召开家宴,方才派人送了请柬过来。您去不去?”
“怎么是这个时候?以前不都是春节前后吗?”
“谁知道呢。”王诗学唐宁耸肩的样子学的惟妙惟俏:“您去不去呀?”
“都有谁啊?”
“二伯,三伯,还有一些后辈吧。这是家宴,沾亲带故的差不多都要去的。”
“行,明天再说吧。看看我这屁股要是好些了,我就跟你一起去。要是没好,你就自己去吧。”
“好吧。”王诗点了点头道:“那我去准备礼品,一会儿把李子喊过来陪您。”
唐宁嗯了一声就继续趴在床上,其实他心情并不是很好。
章惇来说储君的事情,就证明以他为首的一群人认为赵煦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了。
事实也是如此,即便赵煦看上去还能行动,但他每天能够活动的时间,也就那么多,还是强撑的。
昨天他在辽国使者的面前都没憋住咳嗽,可想而知他的病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但是当这一天真的迈开步伐朝自己走来的时候,唐宁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他是臣,赵煦是君。除此之外,他们俩更是至交好友。
早年间赵煦或许是为了笼络唐宁,做出一副真心相待的样子。但戏演多了,就很难从这个角色中脱离出来了。
唐宁这些年虽然经常在外面,但是每到唐宁回来的时候,赵煦要么是召唐宁入宫,要么就是自己穿便服跑出来到唐宁家里。
君臣关系在唐宁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上司与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
但是赵煦对唐宁不错,两人私交也很好。这才是唐宁心甘情愿给赵煦卖命的理由。
现今,自己的好朋友身患绝症,命不久矣。唐宁的心情,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深深的叹了口气,唐宁便把头埋在了枕头里。
“宁哥,怎么不开心了?”适逢李子从门外进来,听到唐宁这一声叹息,便问道:“上午不是还好好的么?章相难道跟您说什么了?”
“我没事,我只是有些感慨。生老病死这个循环,只要是个人都逃不过去啊。不管是皇帝还是乞丐,都走不出这个圈。”
李子眨巴眨巴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张口欲言,最后又作罢。唐宁有些奇怪,以前他是不会说这样的废话的。
“唐恭呢?”
见李子不搭话,唐宁便问道。
“齐姐姐在带他玩。”李子回答道:“我来照顾您,总不能还带着恭儿来吧?不然一大一小两个人,我照顾不过来的。”
“说的好像我是个废人一样。”唐宁嘟囔了一声。
李子心说你明明伤的是屁股却搞得好像全身瘫痪似的,不是废人却也胜似废人啊。
翻了个白眼李子没有答话,坐在床边,从袖子里掏出一本书慢慢的看了起来。
唐宁自己也觉得这话说的很容易遭人鄙视,有些脸红。还好是李子不是裴仙童,不然这个时候自己就要被一番极尽鄙视唾弃的话语嘲讽的抬不起头了……
()
大宋奸臣 第五十三章 家宴
岐国公王圭生了七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剩下的五个都是儿子。
五个儿子里,最早出生的夭折了,老二是如今的王家家主王仲修。老三也出生后不就便夭折了,老四是拒绝做官的王仲山,老五就是唐宁的岳父,王诗的父亲王仲显。
王家是一个很庞大的利益集团,虽然家主王仲修的官职不怎么高,只是一个万安军司户参军而已。但是他这个司户参军,可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首先从他仍然留在东京城而没人对这件事有意见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来,这个官职只不过是暂时的。
而且礼部员外郎李格非还跟王家有着亲戚关系,王圭的大女儿就是嫁给的他。虽然因病去世,李格非又续了弦,但是到底还是王圭的女婿,王家三兄弟的姐夫。
此外,因为王仲显的缘故,王家与曹家也是亲家。虽然曹家这个庞然大物很看不上王家,也因为王仲显拐跑了他们家的姑娘曹秀而对王家颇有微词——毕竟他们当初是想把曹秀送入宫中去做皇后的……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办法。于是这么多年下来,两家的关系也在渐渐改善。至少曹秀的哥哥曹德是愿意跟王家处好关系的。
除了以上这些人之外,朝中还有十几名官员都是跟王家沾亲带故的。王仲修说要召开家宴,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这些人都会出来给他这个面子。
唐宁到底还是去了王家参加这场家宴,毕竟王诗自己一个人去的话,说不好要被七大姑八大姨指指点点。
虽然屁股还有些疼痛,但是唐宁觉得这种程度的疼痛自己尚能容忍,就跟着王诗一同去了。
因今日不休沐,所以王家的家宴在下午,接近黄昏的时候举办。
唐宁与王诗公母俩到场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官员们刚刚下班的时间。
王诗今天打扮的很漂亮,出门前又是画眉又是涂粉,头上插着当年赵煦送的金步摇,身上穿着雨过天青色的褙子,领子和袖口上绣的花纹唐宁看一眼都迷糊。
这身衣服王诗啥时候弄来的唐宁不知道,但据说这身衣服是某年春节,王诗代表唐宁入宫与皇后以及一众贵妇共同庆祝的时候,皇后送给王诗的。
平时这女人都舍不得穿,和她头上的金步摇一样,都是放的高高的拿来瞻仰的。今天她穿上这身褙子,又戴了这根金步摇,看来她今天回娘家是想好好的嘚瑟一下。
唐宁最喜欢的就是王诗这种不经意间流
露出来的可爱,这么多年来,每一次她都能给唐宁带来惊喜。
从当年她女扮男装的少女时代,再到如今也快三十岁的少妇时代。王诗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初清逸绝尘的灵气,但唯独她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娇憨从未变过。
王仲修的妻子,唐宁夫妇俩的二伯母刘氏听说两人来了,便热情的出来接待两人。
王仲修去接李格非了,王仲山还没过来。家里除了她之外,就没其他人有资格出来接待唐宁夫妻俩。
不过这也只是某些家庭才有的讲究,像唐宁家里就没这种说法。一家人什么时候来都是一样的,刻意去接待反而显得生分许多。
王诗走路像个刚下完蛋的老母鸡,如此醒目的状态,刘氏便立刻注意到了她了。然后她就不得不夸赞王诗的步摇跟身上的衣裳。
丹阳侯在东京城是个热门话题,百姓们说丹阳侯能打胜仗,官员们说丹阳侯受皇帝宠信,走卒商贩们则是议论丹阳侯的赚钱本领,总之不管什么阶级,说起唐宁来,总能有两句话聊。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诗作为丹阳侯夫人,自然也成为热议的对象之一。于是她那根皇帝御赐的步摇,以及皇后亲手相赠的褙子就广为流传。
刘氏夸完,心里就在纳闷。家里应该也没人得罪她,她今天穿这么一身回来是想刺激谁呢?
想了半晌,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只得作罢,待自己夫君回来,再问问他。
王诗听刘氏夸到了点子上,眼睛立刻眯成了月牙儿,笑嘻嘻的打趣道:“伯母,您瞧您这话说的,您说侄女这步摇好看,衣裳好看,怎么就不说说侄女人好不好看呢?”
唐宁这些年嘴贫的毛病已经改了不少了,当年他因为这张嘴可没少得罪人。如今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年少轻狂的唐宁了。
很多时候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孩子想想将来。
但是在他这几个老婆面前,他的这个臭毛病还是总会犯。
王诗才说完这句话,他就在一旁接道:“没夸人,当然是人不行啦,这还用问吗?”
王诗扭头瞥了眼唐宁,冷笑一声没有接话。什么叫欠揍啊?这人就是典型。唐温还真是这混蛋亲生的,父子俩都是一样的欠打。
刘氏见状,不知这是唐宁在逗趣,反而以为是小两口闹了矛盾,正在怄气。于是赶紧打圆场道:“良儿呢?怎么你们俩没带良
儿来?”
“别提了,今天书院休沐,那孩子带着他弟弟不知道跑哪儿去疯玩了一整天。我们俩出门的时候他才回来,人都埋汰的不像话了。
本来想说让他洗个澡再带他过来,结果他洗着洗着竟睡着了。
侄女看他累成这样,想想也就不让他来了。不然这孩子心里闹别扭,来了之后说不定还要耍脸子,闹的大家不愉快。”王诗一脸无奈的回答道。
唐宁听罢,肚子里面暗笑。
这个借口,还是自己帮他编的。事实是德康公主早上来了,之后唐良就带着她出去玩了。夫妻俩出门的时候这孩子还没回来,就只好把他扔下自己过来了。
反正有齐复和皇家派来的护卫跟着,也不会出事。喜欢去哪儿玩,就随他们去算了。
说着话,几人就进到了后院。王家的丫鬟仆役们,正在忙碌的摆桌椅。
王诗带来了一份厚礼,三颗走盘珠,几幅字画,和一个东京城有名的匠人制作的茶壶,以及玉石,金银若干。
相应的,王家也会有所回礼,只不过这是后话。
刘氏才带着两人进了后院,管家就把礼单拿过来了。刘氏一看,喜笑颜开,本来还对王诗穿的这么华贵颇有微词,现在她一点意见都没有了。
如果这份礼单上的东西能再多一些,王诗就算把家搬来她都没意见——大不了自己搬去丹阳侯府嘛,那里她去过,比这里可是要宽敞好多呢……
随后刘氏安排两人去偏厅休息,待布置完毕后,再来带两人入座。
在这之后,便有宾客陆陆续续的前来。人数虽然不多,但大都是熟面孔。见了唐宁后,纷纷过来攀谈。
王仲修的女婿毛鹤同一直都是唐宁的迷弟,他虽然只是个文弱书生,但却有着征战沙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梦想。
但是碍于自己从小就是体弱多病,舞不动枪,弄不动棒,所以毛鹤同只能当一个枢密院的小官,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
早年间因为家宴的缘故与唐宁有了一面之缘,之后唐宁就一路建功立业,开疆拓土。毛鹤同也因此对唐宁十分崇拜。
虽然他要比唐宁大上五岁,但他见了唐宁从来都是尊敬无比,即便唐宁一再要求,他对唐宁的称呼也从不是妹夫,而是丹阳侯。
他来了之后,一眼就看到了唐宁。便带着妻子过来,笑呵呵的跟唐宁聊起了天。
大宋奸臣 第五十四章 仰慕已久
王诗跟她的表姐说女人间的话题,毛鹤同就跟其余的人一同跟唐宁聊起庙堂上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