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不是因为她是道姑就要配个和尚,而是因为唐宁的脑袋光溜溜的摸起来很有手感,裴仙童总喜欢摸唐宁的脑袋。
所以唐宁怀疑自己长不出头发的原因就是让裴仙童给摸没了。
……………………
一个月后,二十万大军在开封府集结完毕。从张景明提出的建议被赵佶采纳之后,将作监的huo yào作坊就马力全开,一天十二个时辰没有休息,一直都在制作huo yào。
但是再怎么加急制作,二十万人份的huo yào也不是三个月的时间能制作出来的,光是材料的运输就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书到用时方恨少,将作监也面临着这种尴尬的局面。
赵佶禁止将作监制作huo yào后,将作监里面几乎就没什么存货了。
到头来唐宁似乎还是要像十几年前一样,要依靠士兵们肉搏的能力。
黑压压的人群就在面前一眼望不到头,代表着大宋国的军旗随着微风轻轻的摆动。
唐宁穿着一身明晃晃的铠甲,两只吞肩兽在双臂的肩头把他衬的十分威武。
为了保持形象,他弄了一顶假发戴在头上。不然他这么个大秃头,站在台上实在是过于显眼了。
“三军听令!”身后的武大壮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一声。
接下来,便是唐宁的发言。
二十万人全部聚集在这个地方显然是不可能的,台下只有不过两万人而已。但即便如此也是一眼望不到边,站在最后的士兵或许连武大壮的声音都听不到。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圣朝之兴亡,与我等军人紧密相连。
京西一带,义贼虽为癣疥之疾,却不容小觑。河北一带,金军屡屡犯边,是为我圣朝之心头大患。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今天下烽烟四起,陛下心忧边关,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值此危难之际,正是我等为陛下尽忠之时。
本帅深知,一人之力有穷尽,众人之力常有余。以众人之智思虑者,无不知也。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望诸君助本帅一臂之力,扫清寰宇,伐贼讨逆,还我大宋国天下一片清明!”
说到这,武大壮扛着一面巨大的牙旗上来了。后面还有几个士兵押着一个身穿囚衣的家伙也上来了。
同时,还有一个小兵也抬着一口大棺材上来了。
穿着囚衣那家伙被押上来,大家都能理解。出征之前,杀个倒霉蛋来祭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这棺材是怎么回事?难道杀完就现场装尸?
大家面面相觑,但唐宁的表情十分严肃,他们也不敢说话。
站在头顶的可不是什么不认识的主帅,唐杀星的名头那可是很骇人的。
“此人乃是女真间谍,在开封府假扮商人,刺探情报,实在可恨。今大军出征在即,便以此人之血,为我军祭旗!”
“杀!杀!杀!”台下的将士们纷纷大吼道。
那女真间谍嘴巴里面塞着核桃,只能呜呜的发出声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跪在地上,下体已经湿了一片。
刽子手饮了一碗酒,抡起刀子就砍了下去。
好大的一颗脑袋咕噜噜的落了地,鲜血喷泉一样从那具身体里喷涌而出。
随后,唐宁手扶着那口棺材道“今次出征,我等身负重任。不仅要伐贼讨逆,还要收复失地。
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我汉家领土。石敬瑭小儿丧师辱国,以燕云十六州换取皇位,实在可恨。
燕云十六州乃是我圣朝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一百多年以来,我圣朝深受其扰。
太祖皇帝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是一百多年来,我圣朝始终没有机会收复失地。
今我圣朝,兵强马壮。大宋儿郎,四海名扬。现在正是一百多年以来的最好时机!”
唐宁说罢,重重的拍着那口棺材,大声吼道“这口棺材就是本帅给自己准备的!此番出征若不能收复燕云,本帅誓不苟还!”
抬着棺材出征,这个举动让所有的将士都十分震撼。他们从唐宁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唐宁的坚定,并且因此而热血沸腾。
“如有阻拦我军光复燕云者,无论是人是鬼,是神是佛,本帅必将其千刀万剐,碎尸万段!”唐宁用力的拍着棺材吼道。
因为用力过猛,他头顶的假发也不小心掉了下来……
“杀!杀!杀!”
不过没人在意这些细节,唐宁一番话说的这些士兵们恨不得立刻投身战场,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将手中长戟在墩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站在一棵树底下偷看的蔡京等大臣脸色都很不好看,虽然离得远看不太清,但是他们冥冥之中有一种感觉,唐宁在说碎尸万段这四个字的时候,是看着他们说的……






大宋奸臣 第一百四十四章 小石头的妻子
大宋奸臣第一百四十四章小石头的妻子赵佶说不会让监军限制唐宁的权力,却没说不会派监军来。赵佖在京城里面当他的富贵王爷,杨戬的事情让他彻底的失望了,这一次赵佶本欲让他担任监军,但却被他拒绝了。
想了想,赵佶派了一个很出乎意料的人来。
刘令,这个面部特征酷似朱元璋的家伙跑到了军中担任监军。
唐宁作为九路兵马大元帅,按照规制是可以拥有五百人以下的亲兵营的。唐宁把那些归来的镇老兵全部丢到了亲兵营里面,从中选出了一个人作为他的亲兵统制。
那个人年纪不算大,但是刘令却觉得他异常面熟。
他知道以前的镇里面有两个人特别显眼,一个是牛石头,另一个是方腊。
对于这两个人,刘令都调查过,也记住了他们的长相。而这个亲兵统制,长相酷似方腊。
刘令知道唐宁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大概能猜到他去了京西之后会用怎样的手段来解决义贼,但是他不至于这么大胆吧?自己最好还是试探一番,不要误会了人家。
于是刘令趁那亲兵统制正忙着指导下属的时候,从他身后路过,忽然间喊了一声“十三!”
“你们怎么搞的!不是告诉过你们,铠甲里面一定要穿一层软甲吗?你们知不知道这层软甲救了多少人的命?”
“我们错了!吴统制!”
没有反应啊……刘令摸着他长长的下巴,皱着眉头想道。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唐宁率领的大军于十五日后抵达了应天府,牛石头率领一支六千人的军队在这里驻守。
既然唐宁来了,他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小石头许久不见唐宁,一见面就跟唐宁来了个熊抱。
随后便把唐宁邀请到家中,给唐宁介绍他的婆娘。
原来这三年他在应天府遇到了一个姑娘,当初义军攻打应天府的时候,他作为城门守官拼死抵抗,一个人在城门口,颇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但双拳毕竟难敌四手,最终他还是只能选择撤退。
在他撤退期间,义军已经攻入城中。其中一部分义军品性恶劣,进入城中之后,不似其他义军,眼睛里面只有应天府府衙。
他们偷偷的跑到了民居里面,准备搜刮财物。
此时小石头就发现那处民居内还有住民尚未撤离,于是他就来了一出英雄救美,把那个姑娘还有她的祖父母一同救了出来。
姑娘对小石头的英勇一见倾心,遂在小石头带着他们撤离应天府的时候表明心意。
小石头心里其实有一个女子,但是这些年一直没机会见面。而且他也老大不小快三十了,一直以来南征北战的都没机会讨婆娘。
这姑娘长得也清秀,还有一手好厨艺,小石头就答应了下来。
后来义军内讧,官兵趁机fǎn gong应天府,夺下来之后不久,小石头就被任命为应天府治所宋城县县尉,领兵六千驻守南京城。
趁此机会,两人便举办了婚事。当时还给唐宁送去了请柬,但是唐宁那是恍恍惚惚的似乎没注意到这件事,还是王诗派人走了一遭,送去了礼物。
没能参加小石头的婚礼,不仅唐宁有些遗憾,小石头更是。
他幼年丧父,后面又经历了将近半年的liu wáng生活。直到唐宁把他给找到,自此之后,唐宁对他关怀备至。
他小时候总是惹事,帮他擦屁股的总是唐宁。而且自己能有今天,也全是因为唐宁。否则自己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过着怎样贫苦的日子呢。
对于唐宁,小石头是感激的,唐宁视他如弟,他也视唐宁如长兄。
小石头的妻子姓陈,名字是很简单的陈芹,让人很容易想到她家长辈给她起名的时候,是不是恰好吃到了芹菜。
性格比较温婉内向,唐宁跟小石头说话,她就安静的在一旁给两人添茶倒水。
“弟妹不用忙活,我自己来就行。”唐宁伸出手按住陈芹端起的茶壶道。
陈芹抿着嘴道“这怎么行,您是客人……”
“我可不是客人。”唐宁摇头“你跟小石头一样,叫我一声宁哥就成了。
我虽然跟小石头不是同一个爹娘生的,但是他爹娘对我有救命之恩,如同再造父母。所以我俩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亲人之间,还客气个什么劲。”
陈芹瞅了瞅呵呵傻笑的小石头,又瞅了瞅唐宁道“可是夫君他不是这么对我说的,他经常提到您,但他对您十分尊敬,说您是个好的将军,他在您手下做事非常荣幸……”
“他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啊。”唐宁见陈芹有些死脑筋,便佯怒道“既然这样,我现在还是九路兵马大元帅呢,你听他的还是听我的?”
陈芹呀了一声道“哎呀,听人说今天有个元帅来了城里,原来是您,我还以为……”
小石头呵呵一笑道“早就跟你说我丹阳侯是我的兄长,你还不信。现在信不信?等我跟着宁哥走完这一趟,咱们就把家搬到润州去,跟宁哥做邻居。
南京城虽好,在我眼里却还是不如润州。这里人多,地方又窄,不如润州宽敞,还有扬子江啊,上湖啊,南山啊这
种地方,没事都能去逛一逛。”
陈芹低眉顺眼的道“都听夫君您的。”
随后她便起身去解手了。
小石头笑嘻嘻的道“她人不错,我就是看上她这一点。不过毕竟是这南京城里的姑娘,多少有些……”
“我懂我懂。”唐宁摆了摆手,示意小石头不要再说下去。万一让人听见,就不好了“我在这里停不了多久,你尽快把家中事情安排好,就去军中找我。
我准备明天出发,这边的事情一日不解决,收复燕云就又要多拖一日。”
小石头点点头道“我没什么好安排的,都交给小芹就行了,我现在起身就能跟你走。”
“今晚在家陪陪她吧。”唐宁笑着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此去不知要多久,能多陪她一些,就多陪她一些。
如果你怕她寂寞,我让人把她送到润州去也不是不成。等她到了,也好先选个地方建宅子。”
“这主意不错。”小石头欣喜的道。
“反正怎么安排你们夫妻俩自己商量,我还有事,就不多呆了。”唐宁说着站起身来,便往外走。
小石头想留唐宁吃饭,唐宁以军中还有事务为由推掉了。
出门跳上马车,吴统制正在马车里面闭目养神。
“你们俩年龄相差无几,我看他这样孩子都要有了,你也不加把劲?”
“等一切都安定了再说吧,现在还不是时候,小人没那个心思。”
“随你的便吧,老大不小了,我也懒得管你。”
“……”
说话间,林威便一抖缰绳催动了马车。站在门口的小石头觉得车厢里面的声音似曾相识,便站在门口思量半晌。
不过最终也没得出个结果,便干脆放弃继续想下去了。
义军藏身何处?其实他们这段时间,说是销声匿迹,但那么庞大的规模,终究还是会惹人注意的。
青州、密州,这两座州在京东西路就像是一个关卡,直接将整个京东西路截断为东西两个部分,而义军正是在这里盘踞。
因为地形的缘故,官兵进入变得相当困难。加上义军也不怎么惹事,久而久之官兵干脆就不管了。
但对唐宁来说,可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理由。
要问为什么?就算不是为了平定叛乱,那义军里面还有五千镇将士呢。就算不为了他们,当初轰轰烈烈制造了不少的huo yào,总该有些存货吧?
白莲社这些年,可没见他们闲着啊……





大宋奸臣 第一百四十五章 帮主倒了
为了将盘踞在青、密两州的义贼一网打尽,唐宁将军队一分为二。由赵佶派来的文臣黄瑾领八万兵朝密州前进,他自己率领剩下的十二万进军青州。
根据武德司的探查发现,青州地带的义军人数众多,密州那边,大多是工坊和作坊。
为了掩人耳目才在青州放了那么多人,但这也没逃过武德司的眼睛。
千乘县如今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了义军的地盘,唐宁进入青州之后,就直奔此处而来。
在所有人都以为义军会化妆成平民继续蛰伏的时候,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他们居然拉起了一支军队来跟唐宁硬碰硬,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胆子。
裴仙童其实十分欣赏这些义军的行为,她觉得义军的举动充满正义感,在他们破城之后不屠城,不掳掠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了。
所以裴仙童就跟唐宁说她想去做一做义军的思想工作,看看他们能不能投降。
唐宁就说没这个必要,原因为何唐宁也没跟困惑不已的裴仙童解释,只是命令士兵们继续向千乘县前进。
半路遭遇了义军的埋伏,双方在一条官道上展开了正面冲突。
十二万大军的在官道上前进的阵势就好像一条一眼望不到尾巴的长龙,埋伏在官道两旁山上的义军出场就使用了huo yào对官兵进行打击。
先锋部队遭了重,唐宁所在的中军就有些慌乱。这时唐宁威风凛凛的出来了,慷慨激昂的动员了一番,便算是稳定了军心。
随后,中军便在唐宁的指挥下嗷嗷怪叫着前去支援先锋了。
刘令其实是觉得有些不对劲的,不是说义军不能打伏击,而是义军的伏击有些太过蹊跷了。
在青州的里有太多太多的地方更适合伏击,没道理偏偏选在这么一条开阔的官道上。是他们低估了官兵,还是高估了他们自己?
刘令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疑点,但是他想要询问唐宁的时候,唐宁却甩了他一张臭脸。
对此刘令只能苦笑。
他知道唐宁这个人十分讨厌别人监视他,但自己也是出于无奈,才派人到他身边的。
先帝对他不设防是因为对他十分信任,但这并不代表别人也会相信他。
譬如赵佶,他继位之后,最忌讳的人就是唐宁,因此他才让刘令派人去监视唐宁。
在这之前,唐宁与刘令之间的私交都还不错。
武德司的第一守则就是绝对忠于皇帝,不管这个皇帝是谁,哪怕天下人都背叛他,武德司也不会背叛他。
如果有人背叛,那么全体武德司吏员的任务就会变成清除背叛者。
这是武德司的立身之本,也是武德司吏员能够安享晚年的重要原因。
刘令是武德使,是武德司的老大。他肯定不能带头违反这个规矩。
虽然赵煦死了他也很伤心,甚至请了三天的假什么也不干,就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面,喝完酒就哭,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就继续喝。
如果难过有用的话,刘令觉得自己的难过就足以让赵煦起死回生了。
但他不想跟唐宁解释什么,他也没有跟唐宁解释的必要。
先锋部队是由小石头指挥的,突然遭到huo yào的袭击,确实在第一时间让他们慌了一阵子。
但好在武大壮等镇**老兵都在先锋军内充任军官,短暂的惊慌之后,他们便立刻开始现场指挥,稳住了阵脚,随后便展开fǎn gong。
在用huo yào让官兵陷入短暂的慌乱之后,埋伏在路两边的义军便冲出来跟官兵进行肉搏。
京南六路,京西三路这二十万禁军听上去唬人,可实际上他们战斗力并不高。
大宋自有国情在,开封府周边地区几十年都没有战事。这帮士兵平时就是吃饭和发呆,偶尔也会拉出来训练一下。
但是义军在方腊的领导之下,可就大不相同了。方腊用了镇**的训练方式来训练义军,因此义军的战斗力相当强劲。
只不过他们在军械方面稍微有些劣势,义军的钱都拿来弄huo yào和给将士们补充营养了,在铠甲和武器方面就难免有些落后。
杀入官兵阵中的义军就好像是虎入羊群,跟以前杀入敌阵的镇**一样勇猛。
小石头恍惚之间似乎看到了镇**的影子,直到他的肩膀上挨了一刀。
穿着特制铠甲的小石头并不会因为这一刀就破防,他顺势将手中长戟一扫,那个偷袭他的义军就狂喷一口鲜血倒飞出去。
小石头这才清醒过来,大吼一声:“跟紧我!”便抬脚杀向敌阵之中。
武大壮如今虽然已经是军官了,但听到小石头一声吼,还是下意识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身边拱卫着十数小兵,一路杀向两侧,竟然杀到了伏兵将官所在之处。
那将官穿着一身灰袍,手里握着一把长qiāng,站在山坡上似乎等着小石头过来。
“十三?!居然是你?!”小石头惊讶的看着那人道。
方腊哈哈大笑道:“听说侯爷来了,我实在是心痒难耐。如果能在这里把侯爷打败,我
义军纵横天下就无人可挡了!”
小石头盯着方腊,一脚踹飞了一个小兵,随后吼道:“你想都别想!赶快投降吧!这样你还能保住你这条命!”
“哈哈哈!我这条命是你说保住就能保住的吗?给我杀!”方腊也大喝一声,身边数百义军便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此时小石头等人与大部队脱节脱得有些厉害了,后面的士兵得杀出一条血路才能跟上他的步伐,他身边就二十多人,按道理来说自然不是这百来人的对手。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讲道理的,譬如赵煦的英年早逝,又或者是小石头的天生神力。
听到方腊的话,小石头怒发冲冠。挥舞着长戟踏前一步,长戟横扫,就是一片人飞了出去。紧接着他把长戟几乎抡成了一个大风车,敌人甚至都不敢靠近他。
小石头一路杀到了方腊面前,方腊咬着牙,表情里带着惊恐,但却又十分坚毅。
小石头忽然觉得这个人有些奇怪,他不像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方腊。
说起来如果真是十三,他也不会在这里跟自己对峙了。
正当他想到此,面前的方腊却已经扑上来了。
他没时间反应,又不想伤到方腊,于是一侧身,一肘子捣在了方腊的后背上,随后便用长戟的尾部敲了一下方腊的脑袋,把他敲晕在地上。
“帮主倒了!”一旁的小兵带着哭腔喊道。
“什么?帮主晕了?”
“什么?帮主被俘了?”
“什么?帮主被斩首示众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听到那小兵一声喊,消息传来传去就变了味。
于是在刘令疑惑的目光下,义军之中有人大喊道:“帮主被擒啦!我们不要反抗啦!快投降吧!”
说完他就把武器扔到了地上。
有一个人这么做,就会有第二个人跟着他这么做。
于是义军叮里当啷的把武器扔了一地,纷纷跪在地上投降。
刘令觉得这实在是太诡异了,就算义贼打不过正规军也不至于这样吧?这才刚刚交手没多久啊,方腊怎么就让逮住了呢?
这里面疑点重重,刘令实在是不敢相信。他甚至以为自己在做梦,于是便伸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被掐的那块肉疼的厉害,由此可知自己不是在做梦。
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后军甚至还在三十里外没有赶过来,仗就打赢了?开什么玩笑……




大宋奸臣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刘令的猜测
三年前,浩浩荡荡的义军裹挟了二十万之众欲图从应天府直取开封。然而一场忽然爆发的内战,让义军声势渐消。
当初的二十万叛军中,有一大半都是投机者,他们大多是从各个山寨里面跑出来的山贼,想要乘上这艘大船,看看有没有机会当个皇帝,或是当个将军、元帅什么的。
但是他们本身的价值观与最初组成义军的骨干力量有着天壤之别,三年前的那场内战,也算是义军在清理门户。虽然时机挑的不怎么好,但义军之中,那些山贼成分的家伙总算是被踢出去了。
义军也因此元气大伤,只剩下三万余人,遁入青、密两州休养生息,舔舐伤口。
根据这些情报,刘令一开始的判断是义军不会对入境的官兵发起攻击。因为他们在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况且这三年蛰伏,他们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环境。
如果装扮成普通的老百姓,不仔细观察恐怕是发现不了端倪的。
1...293294295296297...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