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嗯!没错!这是珍珠。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珍珠都是越大颗越值钱,可也有例外。这种珍珠看上去很小颗粒,但品质上却是一级的天然珍珠,要凑足八十颗这种大小和品质的珍珠,简直比万里挑一还要难。
所以,我才说,即便它是坏的,它本身价值都很高,十万以上肯定是没问题的,几十万也不好说。
假如它没有坏,拿去拍卖,百万以上都正常。”胡杨分析道。
大家越听越吃惊,就连林雨霏都觉得自己刚才太大度了,现在羡慕也没有用。早知道这么贵重的,就不应该客气得。
玉萱笑脸如花,又不停地感谢胡哥。这次捡漏的收获,甚至能比得上她一年的直播收入,岂能不开心?
继续往前走,各种古怪的东西,让威哥等人长见识了。
好吧!连乾隆、康熙的自画像都有,二十块钱一张,价值还远不如明星的写真海报。
“太假了。”威哥都忍不住评论道。
确实,那些自画像的下方,出版社的名称都没有擦去。拜托!搞专业一点呀!
“这玩意都敢作假,不怕被请去喝茶吗?”威哥感觉头皮发麻。
只见边上,还有各种中央领导人的题字,摆在最上面的,赫然就是一幅现在主*席的毛笔字。





鉴宝直播间 第六百零一章 北魏陶俑
在这里,胡杨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痴迷的玩家,看中了一幅字,愣是把自己存的棺材本都拿出来。
收藏门类成百上千,最不缺少的是痴迷之人,可能不搞收藏的人很难理解,一堆东西有什么可好玩的,收藏之乐,不足为外人道,唯有己知。
正在逛的时候,就传来某某捡大漏的消息,引发了潘家园的小轰动。
其实,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潘家园上演。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是误传,甚至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消息,刺激大家的购物热情而已。
“宋瓷?起码五百万以上的,那还真是捡大漏。”胡杨他们边上的摊主议论道,神情中有些向往。
“我说老陈,你自己的生意不做,跑去帮衬别人,真搞不懂你。”
被称为老陈的人笑道:“这并不影响我做生意嘛!”
他每天来摆摊,经常让边上的朋友帮忙照看,然后自己跑去看古玩,主要就是给自己长长眼力。
老陈从事这一行,已经超过二十个年头。
这一行一山更比一山高,总有惊喜,总有刺激,似山中探险,藏趣无穷。利用所学,发现别人之所未能发现,拾得沧海遗珠,既满足心中藏者之乐,又可以兼顾生意,两全其美。
他从口袋,掏出一块类似古玉的东西,递给自己的老朋友:“瞧瞧!这是我刚才得到的,五十元入手。”
“什么来的?玉吗?”
这话是威哥问的。
摊主抬起头,看了眼威哥这个年轻人,笑答:“年轻人,不知道了吧?这是玉化石。”
“雨花石?好像不是这样的吧?”
胡杨纠正:“人家说的是玉化的石头,不是我们以前见过的雨花石。”
老陈惊讶:“这位小哥,有见识呀!”
胡杨抱了抱拳:“略知一二。这玉化石并不是玉石,玉化是一种想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很多东西都可能发生玉化,比如螺化玉,就更是海螺玉化之后的形态。”
事实上,彻底玉化的石头,也就是玉石。但要特别说明的是,能玉化的物质,不一定是石头,其他东西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木头、骨头之类都有可能发生玉化。
“这东西,值钱吗?雕琢倒是惟妙惟肖,但看不出是什么生物,甲壳虫吗?”
胡杨笑道:“它可不是雕琢出来的。”
此话一出,除了老陈,其他人都很意外。
“不是玉化之后的石头雕琢出来的吗?”老陈的朋友问道。
老陈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不说,看胡杨这个年轻人怎么解释。
“准确说,这是一块化石,经过玉化而成,过程有点复杂。不过,也正是如此,这件作品才更显珍贵,五十块钱真的是捡大漏了。”胡杨跟他们说道。
老陈举起拇指:“厉害,我都看了很久,才猜测是这样的。”
“化石?然后玉化?”大家懵逼,不明觉厉。
老陈的朋友问他:“老陈,这东西你卖的话,卖多少钱?”
“值几万块吧!但我不准备卖,自己玩。”
华仔从他们的摊子上,拿起一件陶俑。
老陈开口道:“这是一只北魏的陶俑,挺有收藏价值的,你要的话,一千五百元给你。”
虽然刚才大家相谈甚欢,可该做生意还是要做,该赚的钱必须赚,不会因为刚才聊得来,随便贱卖。
“嘿!北魏陶俑?”胡杨似笑非笑地质问。
“咳咳!”老陈脸色稍微有点尴尬。
“假的吗?”华仔偷偷问胡杨,将声音压低。
老陈却听到了一些,翻白眼:“也不能说是假的啦!这是仿的,高仿!”
他看得出,胡杨是个厉害的角色,满不了人家,所以很光棍地说出来。
“在潘家园,北魏陶俑可是很出名的。”
“是吗?”
胡杨和大家讲了个事件,就发生在潘家园的真实事件,而且主角就是北魏陶俑,至今仍是文物界专家们最讳莫如深的痛。
九十年代初期,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批“北魏陶俑”这些外表斑驳的陶俑,很快引起了一些文物专家的关注。卖陶俑的摊主坦白地告诉专家,摊位上的这些陶俑是一些河南老乡,在家乡经济开发区施工时候挖出来的,眼前的陶俑还只是一小部分。
专家凭着多年的鉴定经验判定,这是一批珍贵的国家文物。为了更加保险,专家从潘家园买走了几个古陶俑,回去后与专业人士对它的真假作了进一步的鉴定,集体鉴定的最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
为了不让这些珍贵文物损毁散失,专家们建议向国家申请专项拨款,及时收购。
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出乎寻常地很快做出反应,拨出专款,派出专家,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北魏陶俑。
据说,当时首都的几个博物馆一起出手,打量收购市场上的北魏陶俑,花了不少钱。
这样的收购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以往,我国大大小小的文博单位基本上不在地摊上收购文物,就算是平日里正常购买,在经费上也是慎之又慎、紧之又紧。此次几大国家级文博部门的收购行动如此迅速果断,足以见得这些陶俑的文物价值非比平常。
很多收藏玩家得知消息,也加入抢购,抢走了一部分。
可尽管如此,各大古玩市场上,涌出了大批量的北魏时期的陶俑,有增无减,引起了文物鉴定专家们的疑惑和不解。
就在这时候,洛阳的一位村民站出来说话,表示那些北魏陶俑都是他仿造的。
得!你说话很轻松,可打了所有人的脸。
这个大乌龙,此后很多年,还被人吐槽,影响巨大。
“所以,那位村民得手艺,骗过了所有人?那么多专家,都看不出来?”华仔非常吃惊,仿造的水平这么高吗?
“不然,你以为呢?那时候,很多专家都不敢说话了。”
直播间的观众听了,哭笑不得,也很佩服那位搞高仿品的村民,手艺杠杠的。




鉴宝直播间 第六百零二章 友谊的小船要翻
老陈见胡杨能信口道出古玩行的事情,明白这是个行内高手,一时间,也动了结交之心。
老实说,他是头一回见这么厉害的年轻人,明明看上去就是二十来岁,但无论是眼力,还是见识,都比很多老家伙都牛逼。
就说刚才,自己的那块甲壳虫化石玉石,人家连放大镜都没掏出来,仅凭肉眼,便看出了核心问题。
要知道,他之前看了很久,也仅仅是猜测,并不敢很肯定。
“我姓陈,大家都叫我老陈。朋友,你贵姓?”
胡杨笑道:“免贵姓胡,单字一个杨。老陈,叫我小胡就行。”
“胡小友,我看你鉴宝的水平很高。后天凌晨,我们这不远,有个鬼市,要不要一起去逛逛?”老陈发出邀请。
他虽然是摊主,可也算是玩家,经常流连在首都的各大古玩市场,包括很多人心中神秘的鬼市。
“后天?”胡杨看向林雨霏她们,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林雨霏、卷心菜、玉萱等公会女主播商量了几句,然后告诉胡杨:“胡哥,我们打算再玩三五天。”
就算不跟着胡杨去逛古董捡漏,她们觉得既然来到了首都,肯定得去一些名胜古迹玩一玩,拍一些照片留念,顺便品尝当地的一些著名美食等。
不是有句话吗?
不登长城,就算白来首都!
“嗯!行!老陈,留个手机号码,到时候我们联络。”对于鬼市,无论是胡杨,还是华仔、威哥等人,都很期待。
尤其是威哥、林雨霏她们,没有见识过。
华仔倒是和胡哥逛过一次? 不过不是在首都而已。
“没问题!”老陈立即拿出一部手机。
威哥吐槽:“老陈? 你这部手机就是古董了呀!”
的确,这是诺基亚!传说中碎成一块块? 拼接回来还能打电话的“神器”。这玩意? 五年前就基本上淘汰了。哪怕是老人家,基本上都用智能手机? 还掏出诺基亚、小灵通之类,绝对罕见。
“咳咳!这台手机十多年了。上次电池坏? 我跑了很多家维修店? 都没找到合适的电池。”老陈说道。
直播间的观众爆笑:别说找不到合适的电池,你要是穿可怜一点,说不定手机维修店的老板干脆送你一台。
这时候,华仔从老陈隔壁老朋友的摊位拿起一个单筒的望远镜。
“小哥? 这望远镜? 估计年纪比我还大,是个古董没错的,有兴趣吗?”老陈的朋友老张推销道。
华仔把眼睛凑过去,朝远处看了看,把玩了十来秒钟。
“怎么卖?”
“好说!我看你们和老陈也聊得开心? 给个三千,怎么样?”
胡杨看了几眼? 见华仔就要放下,开口提醒道:“三千的话? 倒是可以入手,不亏。”
呃!
听胡杨这么说? 老张有点后悔了。
可华仔不给他后悔的机会? 马上给他转账。
老陈拿上手一看? 惊叫:“老张,这东西你什么时候收的?亏炸了呀!”
他不说话还好,这一说,老张脸都绿了。
“你不早说?我昨天就收了,今天一早,你不也看了吗?”
老陈摇头:“我还真没注意你摊上的东西,以前来来回回就是那么点东西,几乎没变过,懒得看。”
老张很郁闷,虽然赚了一笔,可一点都不开心。
这只望远镜,是他八十块钱收来的。三千元转手出去,怎么看都是小赚了一笔。
“说说吧!这望远镜是个什么,也好让我心服口服。”
胡杨笑道:“就怕你听了不是心服口服,是痛心疾首,你确定要知道?”
直播间的观众哈哈直笑,林雨霏等女也捂嘴窃笑。
老张唉声叹气,只有他的老朋友老陈拍了拍他的肩膀:“节哀!”
老张瞪他一眼,不想理这个人,帮你看摊子多少回了?我这摊上有宝物,你居然没提醒,这些年的朋友,白交了。
“算了,拿走,拿走!我不想知道。”
说不想知道,但小眼神里面透露着求知。
大家觉得好笑,自我催眠吗?
“这好像是象牙边,有点意思。”
老张很伤心,他都说了不想知道,老陈你这是什么意思?早不说,现在说是象牙做的,有个屁用吗?
只见望远镜用的材料可不一般,是非常高贵的材料,是用白色的象牙制作的,牙质非常的细密,是用象牙的牙尖部分做出来的顶上黑色的部分是玳瑁,中间泛黄的部分用的镀金工艺,做工比较精湛,是明显的手工工艺。
望眼镜顶部的一圈,上面刻着一行英文,胡杨猜测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
“而且,老张,这明显的镀金工艺,你看不出来?”老陈觉得自己这老友没救了。
象牙分辨不出就算,但金子总能看出来吧?别说,我都要被你气死。
“镀金吗?”老张脸色瞬间拉垮下来,感受到这世界深深的恶意。
直播间的观众笑着调侃:“老陈,求求你做个人吧!不要再说了,人家老张都快要哭了。”
“呐!你看,这黑色的部分,是玳瑁呀!笨蛋!”老陈还在说。
胡杨感觉这两位友谊的小船说不定要翻,打断道:“咳咳!其实也没有很值钱,顶多就是二三十万。看这工艺,是国外做的,手艺比不上我们中国。”
要是中国工匠做的,价值起码翻一倍以上。
老张目瞪口呆,感觉自己胸口被补了一刀。
二三十万?这不算值钱?你这是安慰的话吗?
他一把收拾摊子的东西:“我还有点急事,告辞!”
胡杨摸了摸鼻子,暗想:我冒犯到他了?
直播间的观众差点笑抽:你们真不是人!
对胡哥来说,二三十万真不算值钱,一般这种东西,他都当成福利,让给身边的人去捡。
可是,对很多人来说二三十万是一笔巨款好不好?即便是月收入一万的人,一年才十二万,不吃不喝,得存两三年呀!
难怪人家老张都不想理你们。
太过分了。
老陈开解胡杨:“胡小友,别担心,让他冷静两天就没事了。”
呃!你不去安慰老张,安慰胡杨?什么操作?
直播间的观众们吐槽:你们几十年的朋友,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鉴宝直播间 第六百零三章 交了钱就可以进来吗?
在潘家园逛了一天,后面还碰到了一些小玩意,胡杨都给华仔他们均分掉。
次日,胡杨有点正经事要做,不能带林雨霏她们一起,只好让威哥带队出去玩,暂时不去拣宝。
“放心!首都我也算熟悉,以前我在这里待过两三年。那时候过得有点苦,住地下室,暗无天日呀!”威哥感叹道。
对这座城市,他是有感慨的。那时候,直播行业刚起步,并不流行,甚至属于灰色行业,基本上都是女主播搞色情。
他不会忘记,几百块钱一个月都试过,连交房租都不够。
后来,实在是呆不下去,正好被其他公司邀请,去了南方,事业才有起色。后面,直播越来越流行,总算是混出头。
随后,他带着几个妹子出门,表示一切开销都算他的。
胡杨则是和华仔去一个地方,书法协会的总部,就在这座城市。
书法协会的会长,对胡杨很重视,多次邀请他到协会总部认门。协会里面,像胡杨这样年轻,而且有那般书法造诣的,寥寥无几,甚至一个巴掌之数都不到。
而且,胡杨走的是苏轼大文豪的书法路子,已经有八九分的精髓,这在国内几乎找不到对手。
这小伙子,是粤省书法协会会长唐宗极力邀请进来,所以没有人敢看轻他。
到了国家书法协会总部,胡杨就碰到了当初邀请他进协会的唐老。这位老人,和何家老爷子是老朋友,关系甚笃。
“唐老,好久不见!”胡杨打招呼道。
“走,我带你进去。书法大赛是下午举办,看你的了。”唐宗笑道。
眼前这位年轻人,书法造诣几乎能和国内顶尖的那一小撮书法家相提并论,比他也有过之而不及。只不过,他和胡杨擅长的书法形式不一样。
大家到里面之后,原本唐宗准备带胡杨去见国家书协的黄会长的,但在大厅遇到些正在欣赏作品的人,有十来个人正在围观,他们也就停下来看看。
唐宗微微皱眉,看不起这种胡乱折腾书法的人。
美其名,就是创造新书法,可在唐宗看来,那就是狗屎。这种人,都被招进书法协会,让他很无奈,都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想的。
正在推销自己作品,听说有些身份,自称是爱新觉罗的后裔,还是政协成员。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才被招进来的吧!
“那也是书法吗?”华仔问道。
上次,胡哥还说过,这种称不上书法的。没想到,国家书协竟然都有这种人,还被奉承为书法大师,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华仔的话有点大声,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那胡子比头发长的老小子眼睛微眯,有点冷,像毒蛇的眼光。
“小朋友?没见过世面吧?”他呵呵一笑。
华仔被人这么一看,顿时不敢说话。胡杨哈哈一笑:“我这位兄弟确实没见过世面,不过,这幅小学生的画是谁画的?这不是书协总部吗?我都还以为走错地方,来到画协总部了。”
直播间的观众忍俊不禁,胡哥这挖苦得好。
以前就胡哥就说过,加入书法协会,就是打击这种歪风邪气。没想到,刚来就遇到,而且胡哥真的丝毫不留情面。
恒劭面露不悦,正要教训,可注意到胡杨身边的老人唐宗。
唐宗他当然认识的,书法协会重要成员之一,还是粤省书法协会的会长,有点来头。他不确定,这两个小伙子和唐宗是什么关系,所以忽然刹住嘴巴。
“老唐,你的后辈?”
老唐?
唐宗想要吐槽,我什么时候和你这么熟了?
“我要是有这么优秀的后辈就好了。这位是胡杨,他的书法,连黄会长都赞誉有加,非常推崇。”
这话的意思,在警告恒劭,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恒劭身边的那些人惊呆,还有人这么不给面子的吗?要知道,恒劭可是政协的人,虽然说没什么权力,但怎么说都有点身份,肯定也认识一些高官。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书法协会里面,大家对这老小子的所谓书法嗤之以鼻,可嘴上还是很恭维的。
恒劭哼的一声:“你懂什么?难道书法就应该一个模样的?很多年前,郑板桥的书法,和我现在的有什么区别?”
要知道,郑板桥也自创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郑板桥对于书法,是决意要背叛传统,进行大胆地自我创新的。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打破上,一是打破篆、隶、正、行、草等各种书体的界限,而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随意安排,主要是楷书、隶书相互参用;二是打破书画的界限,将画竹画兰之法融入书法之中。
在恒劭看来,郑板桥的做法,和他现在是一般无二的。
所以,批判他书法的人,就和批判郑板桥一样。试问,谁有资格批判人家郑板桥的书法?谁有这么大的脸?
“啧啧!你还真不害臊,敢拿自己和郑板桥比。
这么说吧!人家郑板桥从临摹开始学习书法的,相当于有了很强的基础,在这种情况,才推陈出新,自成一家风格,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
说到底,人家是基于书法本质,一撇一捺,一横一竖,都蕴含着书法的精髓。
可你这呢!我没看错的话,这个字,你是从右边写起的吧?
天呀!小学生都知道,写字比划要从左边往右边写。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混到书法协会的会员的,难道交了钱就可以进来的吗?”胡杨调侃的尺度很大。
别说恒劭,就是唐宗都觉得胡杨说话太大胆,一点情面都不留,日后不好相见呀!
而且,直接说到了书法协会的内部问题,有些人听了,可能会觉得你不尊重书法协会。什么交了钱就可以进来,不是抹黑吗?




鉴宝直播间 第六百零四章 大闹书协
胡杨这句话说得很露骨,对爱面子的恒劭来说,真的不能忍,已经顾不上这个年轻人有什么后台了。
他冷着脸讽刺道:“我虽然不知道你有什么能耐,又怎么进来书法协会的。但你连最基本上尊重别人的品德都没有,就算很有书法才能,人品不行,一切都枉然。你老师是谁?他没有教你做人的道理吗?很失职呀!”
胡杨丝毫不带怵的,根本不考虑这人有什么背景。
他和扬州天字号古玩店的楚梦瑶承诺过,进来书法协会,就是要改变这种风气的。
胡杨刚来,就碰到这种人,自然不会留情面。其实,这种所谓的自创书法,自己玩玩就算了,胡杨不会多管闲事。
但恒劭这些人还大肆宣传,是要让大家学习他们这种书写方式吗?
这就影响到社会,影响到书法的发展了,胡杨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就像有人喜欢不穿衣服,你在家不穿衣服,随你便,可是跑出来就不对啦!污染到大家的眼球了。
现在,恒劭这种行为,就和裸奔是一样的道理。你可以在家里自己玩,但不要试图去影响其他人也跟你一样呀!
“我老师是谁不重要,你要尊重,但你尊重过书法这门艺术吗?我是正儿八经用作品进入协会的。你不会告诉我,你也是吧?就凭你现在手上这东西?
1...207208209210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