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唐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道尊
“接着说下去!”对于这话,司马勋不置可否。
“正如之前所说,将军心怀大志,汉中之地虽然富庶,但终究太过狭小了一些。咱们都是明白人,有些话也就不用藏着掖着了!川蜀之地,汉高祖所以成霸业,先主所以三分天下之地也!远的都不说,前些年的李氏,将军应该熟知。若是有人能够占据川蜀之地,只怕便是自立为王也无不可了!若是能再好好经营一番,得内外相应,只怕就是席卷天下,恢复汉室霸业也未可知啊!”樊通接着说道。
“大胆,你这贼人竟敢撺掇我家使君zào fǎn,实乃罪大恶极!”听到这话,司马勋三人不由的俱是动容,长史梁惮更是指着樊通骂道。不过,他骂是骂,但也只是骂而已,除此之外,却是一点别的动作也没有。
“罢了,且再听他说说看吧!”司马勋沉吟了一下之后,挥手制止了梁惮,说道。
司马勋有反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过往以来,其实都在暗中准备着。只是因为畏惧益州刺史周抚,所以一直也不敢zào fǎn。而且,他想割据川蜀,据地为王的事情,其实不少人都知道。
桓温听说了之后,也对他是极力拉拢,其中的一个做法,便是让他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汉中太守之职。当然,这是历史上后来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
此时听到一个外人,居然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这称霸割据之事,司马勋自然想知道别人,尤其是自己身边一个强大势力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了。
“当今天下,有德者居之!如若不然,这天下纷乱久矣,民不聊生百业俱废,简直如暗无天日一般。将军之志在川蜀,我们华山军无心争夺!若是将军愿意给予华山军商队方便,将来将军起事之时,我们华山军自然也会给予方便。至少,你们不用担心北面的威胁,而且,一旦形势有变,也多了一条退路不是?”至此,樊通才说出了真正的目的来!
对于他的这番话,司马勋三人不由的沉思了起来。毕竟,这件事情干系重大,由不得他们不好好寻思一下。
“你这些话,可当得准?可能代表李信?”想了一阵之后,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司马勋问道。
“若当不得准,大将军何必派在下来呢!”樊通笑了一下,随后又说道:“将军应当明白,一旦将军真的有心成事,到时候川蜀之地的物资,怕是通通被封锁。别的不说,盐的问题,你们怎么解决呢?将军手下兵马众多,百姓更多,如若长时间断盐的话,只怕会引起大乱吧!而这一点,我们华山军便正好可以帮得上忙了!”
听到这话之后,司马勋终于是心动了。梁州虽然地域广大,但很多的东西,其实都是依赖于蜀中支援的。现在大家都是江左之地,自然没有问题,但一旦是他起来zào fǎn的话,益州那边只怕第一时间便会封锁南北通道。
只要军心一乱,他这个皇帝梦便没有想头了。对于一个有野心的人来说,为了能够当上皇帝,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交易,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总是有那么多丧权辱国之事发生的原因之一。
“好,自今日起,你们华山军的商队可以在我梁州境内通行无阻。但咱们之间的协议必须保密,同时,必须签订一份盟约才行!”想了一阵,而且三人还私下商量了一会之后,司马勋终于是拿定了主意。
“可以!就请梁长史起草一份盟约吧!”听到这话,樊通终于放松了许多,说道。
盟约这事李信提过,毕竟,这个时代的话,没有这个东西,人家根本不会相信你的,就好像是后来的合同一样。虽然说它可能最终也是一张废纸,但终究还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至于说这东西最后会不会落到江左朝廷的手中,从而是让华山军与江左起了矛盾,李信却是不放在心上的。因为,他现在只是需要时间而已,而司马勋短时间之内应该不可能起来zào fǎn的。
只要自己的实力强大了,到时候怎么说这个东西,都由得自己,江左不相信也得相信。
双方之间定下了一份盟约来,算是在某种意义上面结盟了。日后华山军的商队,将得到司马勋亲自下发的特别通行令,这样的话,出入梁州地界,基本上来说不会有大的妨碍。
当然,都说是小鬼难缠,底下的那些守关士兵,以及一些胥吏之类,这种打点铁定是少不了的。但至少,会少掉很多的麻烦。
东晋唐王 第三百零三章 喝茶
长安城内,一连忙活了一个多月下来,李信如今总算是轻松了许多。这不,大白天的还有时间出来走动一下,四处逛逛了。不过,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吏部尚书王猛也被他给生拉了出来。再加上屠七及随身保护的亲兵,这一群人加起来可就有十好几个了。
当然,他们三个都在前面走着,亲兵们则在后面悄悄保护,如此一来,倒也不算是特别显眼。
“难得有空,邀你出来散散心,这得劳逸结合,总不能天天这样累吧!要不然的话,嫂夫人岂不是得怪我了!”一边走,李信一边与王猛说道。
王猛听了,不由的苦笑摇头,他哪里有什么空呢,其实吏部那边还有着一大把的事情要做。只不过,现在比过去好了很多,还有两个侍郎在那里!
所以,一般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经是经过处理的,只要最后他再批复一下就行了。
而且,如今的吏部的两个侍郎,那都是实干之才,这就让他的工作更加的得心应手了。否则的话,即便是李信力邀,他也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出来,在城中四处乱逛。
“妇道人家,怎么会管我在外做事!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比起过去我已经是轻松许多,她哪里有话说呢!”王猛说道。
“那倒也是!看,那里正好有个茶肆,咱们不妨坐下休息一会!”点了点头,李信忽然间指着前面一个小茶馆,说道。
这个年代的茶肆,其实是非常的简单的。本来嘛,酒楼应该是更多才是,不过,如今大家连吃饱的粮食都刚刚好而已,哪里还有余粮来酿酒呢。
尤其是李信如今下了严格命令,境内无lun gong私,均不得以粮食酿酒。
如此一来的话,市场上又有需求,自然而然的便只能够是寻找替代品了。有一些商业头脑发达的人,很快便想到了喝茶这种方式。相对而言的话,消耗也少,也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不会对粮食产生什么影响,又能糊口养家。所以,如今的华山军境内,倒是有许多这种地方。一般来说,多是为行商远行之人歇脚所用的。
茶肆之中除了喝茶之外,还有一些小点心,比如一些时兴的水果,当然不是那种远道而来的东西,而是本地的一些物产。
再加上一些自己制作的小菜或者是小点心之类的,虽然品种很少,但相对来说对百姓们也有不少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茶肆之内既提供清茶,也提供茶汤。毕竟,如今到长安城中的客商来自五湖四海,各人的需求总是不一样的。三人进入到茶肆之中坐下之后,便点了一壶清茶,慢慢的喝了起来。
“这长安城,如今看起来倒还像是一个正常的城市了!只是,要想真的恢复到全盛之时的景象,怕是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了!”一边喝茶,一边打量着周围的情况,李信不由的感慨道。
“自秦一统天下以来,关中便是首善之地。尤其是汉室强盛,这长安乃是天下重地,当年关中之地,百姓无数,尽集天下富户于此。正所谓摩肩接踵,连袂成云,如今这长安城与那时比起来,实在是太冷清一些了。不说比汉室,便是比之永嘉丧乱之前,也是远远不及啊!”听到这话,王猛顿时深有同感,不由的说道。
关中与长安,乃是一体同休之地,这个地方,一般来说是经历过三次大的辉煌。第一次自然是秦朝之时,定都咸阳,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当年这个国都自然是别处不可比拟的。
第二次不用说也是汉朝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天下版图扩大,人口也增加了。尤其是相比起秦朝来,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提升了许多。作为汉朝的都城长安,乃是天下闻名,四方之人云集的大都市。
至于说到了隋唐,尤其是唐朝之时,这长安已经是立足于世界之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都市了。那种盛唐气象,王猛自然是不知道的,李信也不知道,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最多只有书中见到过相关的描写而已。
而其他的时期来说,长安都要差上许多,但华山军与之相比之下,连那些普通时候都比不上。
“说到底,还是如今关中的人口太少了一些!天下战乱数十年之久,这关中之地多经战火,百姓不是被屠戮便是四散而逃。许多的百姓,不是进入到了汉中川蜀,便是渡江南下,进入荆襄江左之地去了。如此一来,这关中变得空虚许多!”李信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每逢战乱之时,几乎都是民族大迁移的时候。一般来说,北方的百姓向南或者是西南迁,而更北方的则会南下,以致于如今的关中地区,甚至整个华山军地盘上,胡人占据了近一半的人口。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百姓,就无法供养足够的军队。土地再多,也无法找到足够的人手来耕种,无法提供所需要的粮食。
这就是如今华山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一切的繁荣,都得先建立在人口的繁荣之上才行。
“非独关中,这天下之地,除了江左之外,基本上处处都是这般情形。多年战乱下来,当初天下人口,如今已经是大大减少了。这两年来,关中地区相对安稳,而中原之地战乱不息,所以,倒是吸引了许多的百姓进入到关中来。这些人,也算是补充了咱们治下的人口!”对于他的无奈,王猛是深有体会的,此时便安慰道。
如果不是因为治下人口数量太少的话,只怕李信就不会如同是挤牙膏一样,每一次扩军都是增加一点点了。如果现在他的手中有十万大军在的话,许多的事情都已经是开始推进了。
“人口的问题,咱们必须得尽快解决才行!首先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政策出来,能够将周围各地的百姓都给吸引到咱们的地盘上。但凡是进入咱们地盘的流民,必须得安顿好了,一律分给土地。不过,这些人得合理安排,不能都集中在关中,得慢慢的分到北地、安定、上郡以及秦州等这些相对空虚之地去!”想了一下之后,李信提议道。
“好,我回去之后,便与徐夫子他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样办比较好!”王猛点头道。
土地这个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不高的税收的话,应该是能够吸引大批的流民进入的。
尤其是汉中、川蜀以及荆襄等地,那些原本就是从关中秦州等地过去的百姓,有极大的可能会回来。
“人口多起来,这是一个重要的事情。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觉得也必须得去办才行!那就是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才行!只要粮食的产量高了,许多的事情也就相对好解决了。至少,咱们能够用相对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百姓!”考虑了一下之后,李信又说道。
“这个又当如何去做?如果要提高产量的话,无非就是让百姓们精于耕作,不废农时罢了!”听到这话,王猛不由的愣了一下,随即问道。
在这个时候的人,还没有什么品种改良的说法,更不要提杂交了。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希望除了是看天吃饭之外,还有就是每一个农民都要辛勤劳作,不耽搁农时。
但在李信看来,显然不止是这样。尤其是此时的关中之地,土地肥沃得很,但一年之中却只种一季小麦而已,这就显得有些浪费了。虽然中间还种一些其他的东西,但那都不是主粮,李信想要的是能够养活大量人口的主粮。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得有懂得耕作之人才行。景略当知道汜胜之十八篇吧!如果我们中能够找到一个和汜胜之相比的人,那才真是喜事一件了!”李信对他说道。
汜胜之乃是西汉后期的人,这个人本身来说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笔墨!但他所写的一本着作《汜胜之书》却是流传千古,在汉代之时便享有极高的声誉。
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之一,与后来北魏之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乃是一个等级的。
可惜的是,汜胜之已经是逝去数百年,还算是留下了一本着作,但贾思勰嘛!他爷爷现在都还没有出世呢,更不用指望了。
王猛是博古通今之人,听到这话自然就明白了李信的想法了。
“确实,若是能够找到那样的人才,以之为农官的话,怕是能够大大的改进百姓们的耕作方法了!不过,日后若是考核之时,我会特别注意一下,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才,一定提拔重用!”点了点头,王猛说道。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咱们地方上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屠七啊!你多多派人奔赴四方,无论是西域也好,交趾也罢,都给我去找。但凡是能够吃喝用的东西,都将它们的种子给我带回来,先在关中找个地方种下试试,等到成功了,再推广到全境去。尤其是西域的蔬菜瓜果,还有交趾那边的稻子,想办法给我弄回来!”细想了一下之后,李信对一旁的屠七交代道。
东晋唐王 第三百零四章 弘医馆
屠七手下的商队,远行各方,所以,这些事情交给他们来做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属下明白了!回去之后,便尽快安排此事!”
“还有,你想办法到乌孙大宛那边弄几匹好马来,咱们日后建立了军马场的话,改良坐骑马种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够培育出优良的战马来,对于咱们来说乃是一件大好事!除此之外,对于百工业者,尤其是大夫以及铁匠之类,你们想办法从各地给我带回来!不论是利诱也好,还是威逼也罢,总之,有多少给我带多少回来,不能够留给敌人!”考虑再三之后,李信最后叮嘱道。
听到这话,王猛也屠七都不由的愣了一下,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前面的一个要求都算是正常,毕竟,改良马种这种事情,其实古已有之。汉武帝之时,从大宛得到了汗血宝马之后,便做过这种改良之事,可惜,最后也没有培育出来更多的汗血宝马。
但是说对于百工业者的手段,这简直就是强抢一般了。不过,鉴于这些人的重要性,他们两个倒也是理解。
只是,他们不明白李信这么做的方法,其实和后世的某个国家很相象,为了争夺人才,可谓是手段尽出。在战争结束之后,几乎是直接掳人了。
说是出去放松喝茶,结果谈着谈着,最后又变成了公事。三人在一起坐了一阵之后,便又不得不回到大将军府内办公了。
“我总觉得好像忘记了一件什么事情!究竟是什么事呢?”大将军府内,自从回来之后,李信便在大堂之上走来走去,嘴里念叨道。
“屠七,屠七!”想了一阵也没有头绪,他让人将屠七给叫了过来。
“大将军,您有事找属下?”
“之前咱们出去之后,都说了些什么来着?你一句一句的给我复述一遍!”李信吩咐道。
“啊.....?”听到这话,屠七不由的愣了一下。不过,细想了一下之后,还是很快便说了起来。
“停!大夫和百工业者!对,就是这个啊!我怎么一直都记不起来呢!你去将太医令给我找来,我有事要和他说!”听了一会之后,李信突然间记起来了,连忙说道。
太医令程延自从归顺了之后,李信便让他照旧执掌着太医院。虽然说他不是皇帝,用太医院这个名字好像也有些问题,但此时他也不管那么多了。毕竟,这些都是小节而已,没有那么重要。
如今程延的工作算是轻松了不少,因为整个太医院内,除了他之外,李信还将境内找到的一些大夫都给拨给了他。由他来考核之后,再进行任命。
如此一来,如今的太医院之内,算是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体系来。而这,恐怕也是整个华山军中医术最高明的地方了。
前一段时间,根据李信的命令,程延派出了不少的大夫,前往上党平阳等地,为那些伤员们治疗。
如果不是因为距离太远,伤员又移动不便的话,李信都会将那些伤员给全部接回关中来了。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程延也是才刚刚松了口气而已。
至少,他不用亲自前往,只要坐镇关中,调派人员以及安排药物补充便可以了。今日听说李信要见他之后,连忙是放下手中正在察看的一味药材,匆匆赶往大将军府内。
“下官程延,拜见大将军!”除去开府当天,他这还是第一次进入大将军府内,所以,颇有些隆重的意味。
“太医令请起!将你找来,乃是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与你商量!”李信连忙从上面走了下来,伸手虚扶,说道。
程延年纪不小了,尤其是医术精湛,更有一身气节。所以,李信对这个老头还是非常敬佩的。
“大将军有事请尽管吩咐,下官一定遵从!”程延见此,连忙说道。
“来来来,先坐下再说!”李信点了点头,挥手让人搬了张椅子进来。
程延有些受宠若惊之感,但也只得坐下了。
坐下之后,李信这才接着说道:“将太医令请来,主要还是为了这医者之事!我意建立一个弘医馆,专门用来传授医术之所,希望太医令能够当这第一任的馆长。并且不吝绝学,传授于人,以便造福更多百姓!”
“弘医馆?”听到这话,程延不由的愣了一下。
听到这个解释,他大概明白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用的,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专门用来培养大夫的学校了!如果这个事情真的能够做成的话,只怕医者这个行业,也将会得到空前的重视。
虽然说说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便已经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自古也有官办的医疗机构,但那更多只是为了皇家服务而已。像这样如同办学一样的,好像还真的没有过。
“正是!所谓弘医,便是弘扬医术之意!医术不同于其他,此乃救死扶伤之道,决人生死,救人性命都只在一念之间!但可惜的是,自古以来少名医,真正医术高深之人终究是太少了,而受病痛折磨之无辜百姓,却是有太多太多。尤其是如今这天下,死伤无数,而医者却少之又少,实在不是一件好事!若是能够有十年之功,能够培育出一批医术高深之人,对于百姓乃是大大的善举!”李信点头道。
“这.....大将军真乃仁慈,百姓若知此事,必将对大将军感恩戴德!”听到这话,程延不由的感佩道。
“除此之外,自我起兵之日,大军作战无数,死伤亦是不少。每每见到那些跟随我作战的士兵将领,因为无法得到有效救治,最终只能是抱撼而终,我便觉得愧对他们!若是能够有精通岐黄之术者,随军出征的话,不知道能够保住多少性命!故此,还请太医令周全此事,接下这馆长之职!”
李信说的其实就是职业的军医,虽然说随军大夫,很早之前便已经是出现了。但专业的军医,基本上是直到隋朝之时才开始出现雏形的,真正形成这一套的制度,那更是不知道得多少年后了。
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并不会随着战场上刀qiāng拼杀的结束而终结,更多的还在于说战后。由于缺少人手,缺少药物与技术的落后,所以,本来许多只是受了伤,应该能够活下来的士兵,最终还是死了。
按照过往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死亡,一点也不比正面战场上被直接杀死的人少多少。过往之时,华山军人数比较少,战争的规模与烈度也不算是特别大,所以,军中的那几个医生倒也够用了。
但这一次连续大战数月时间,战斗减员不少,而留下的轻重伤员就更多了。这让李信意识到,职业军医的设立,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否则的话,将来的大战更多,战争更加残酷,死掉的人恐怕就更多了。
毫无疑问,程延是这个当馆长最合适的人选。
“不瞒大将军,对于这弘医馆的设立,下官是极为赞同的。毕竟,治病救人乃是我辈学医者必须做的事情。下官倒是愿意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于那些愿意学习之人。但其他的人,下官便不知道了,毕竟,医术乃是是家学渊源,不传他人之秘技!下官也不好勉强!”沉吟了一下之后,程延这才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也不由的有些无奈。他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但在如今的时代,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事情。
纵观中医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可以说是代代相承,传承数千年之久。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家学渊源!也就是说,很多的名医,基本上都是只传男不传女,只有自己嫡传才能够得到传授。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中医有那么多的东西都慢慢失传的原因,就是因为许多的大夫敝帚自珍,不愿意将之传授给更多的人。再来一个,则是所谓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了。
中医里面其实也是这样,大夫之间相互不服气,总以为自己医术更高明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如此一来,想要让那些人都归于程延的领导之下,好好的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人,几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太医令的担心,我也明白。不过,此事若是做成的话,必然是一件名传千古之事。太医令可先去试试看,如果有愿意加入的人,俱可享受俸禄。总之,咱们先努力将这个架子给建起来再说!”无奈之下,李信也只得说道。
“也罢,既然大将军都如此重视此事,那下官便豁出这张老脸去,也一定要将这弘医馆给办起来!”听到这话,程延不由的叹了口气,说道。
这种事情,李信也不好强迫别人去做,所以,只能够是先让他做着试试看了。不说要许多大夫,只要有几个愿意加入的,日后便能够培养出一批人才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