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晋唐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道尊
毕竟,一切的征税根据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如果这个数据出了错误的话,那后面的事情就会一错到底了。
汉武帝当年何等雄才大略,国力又是何等的qiáng盛之时,刚刚开始实行算緍之法的时候,都达不到原先设想的效果。
“下官建议恢复太史令之职,以掌天文历法、山川舆图!”他这话说出来,底下众人立刻便开动了脑筋,纷纷提议道。
之前的时候还察觉不太出来,但是随着华山军的壮大,这个问题已经是开始慢慢的显现出来了。所以说,这种tiáo整也必须得是与时俱进才行,得随时跟得上形势嘛!
这件事情算是给他提了一个醒,让他突然间想到,如今的华山军也是时候好好的完善一下了。之前的官制之下,虽然是主体架子已经是搭起来了,但还有许多的枝叶部分并没有建全。
“好话就不必多说了!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大家都说说看,还有哪些需要设立与恢复的部曹吧!”李信笑道。
“大将军英明,下官替天下读书人谢过大将军!”薛瓒听罢此话,不由的大喜道。
“薛尚书所言有理!自今日起,便恢复天禄与石渠二阁,安排专人管理两处地方,对于那些典籍jīng文,要尽量多的收入阁内。还有,通传治下各地,但凡有想要借书抄录者,皆可自行前往两阁之中,但不得伤及原本!”李信只考虑了一下,便点头同意了。而且,还加上了两点自己的意见!
同时,也可以借此向外界传达华山军礼贤下士的想法,这可是一个大大的美名了。
假如说华山军将这两个地方给恢复过来了,至少,对于那些醉心于文学的士人而言,乃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对于吸引外地的人才进入关中,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毕竟,如今这天下,如此关注文化事业的势力并没有几个。就算是江左那边,虽然文人荟萃,文学昌盛,但整个国家却并不是如何的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他们更乐衷于争权夺利,或者是清谈好道,游山玩水而已。
现在被薛瓒一提之后,李信终于是想起这两个地方来了。不得不说,薛瓒的这个建议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对于促进华山军治下文化教育事业而言,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当初李信刚刚拿下长安城的时候,为了找到一张详细的地图,曾经去看过一次,但后来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过了。毕竟,那之后的时间里,他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哪里有闲心管这个事情呢。
虽然说这么多年大乱下来,长安城遭逢无数兵火,这两处地方也早就已经是不一样了,但里面还是有不少的典籍文章存在。只是因为长久没有人打理,所以许多都已经毁坏了而已。
天禄与石渠二阁就在长安城中,而且,就在小城的北面。这两个地方,过去乃是汉朝之时设立用来作为国家图书馆一般的地方,里面有着许多的藏书与官方文件在。
“大将军,都察院之设立,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礼部尚有一些缺陷之处,下官斗胆请求恢复天禄、石渠二阁,尽收天下藏书,以便士民借阅抄录!”也许是因为新设机构,触动了薛瓒的想法,所以,此时他站出来说道。
虽然说有了都察院之后,并不是说华山军就不可能再出问题,不会再犯什么错误。但至少,能够大大的减少犯错误走歪路的机率,对于华山军的长远发展而言,是一个很有利的事情。
更不要说,华山军日后的地盘还会不断的扩张呢!所以,现在设立一个都察院,用来对自己进行束缚,对各级官府进行震慑与监督,那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过去华山军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的小,基本上有什么事情,都不太可能瞒得过李信以及王猛他们这些官员。但如今华山军的规模越来越大,疆域也越来越广,有些地方完全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了。
华山军的发展壮大,必然会伴随着机构体系的不断完善的。一个完整的政权,其除了军事与民政之外,监察机构也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这个东西在很大的程度上,乃是一个政权自举自纠的重要手段。
但王猛他们终究不是常人,所以,对于这事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反而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左右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突然间身旁多了一个监督自己的机构在,对于大家来说终究是有些不太舒服的事情。
这样一说的话,王猛他们也就基本上都明白过来了。毕竟,言官进言弹劾之事,在从前乃至于现在,那都是御史干的事情。只不过,之前和现在都叫御史大夫而已,到了华山军这里的话,就叫做都察院了。
“都察院以都察御史为首,与你们六部尚书同品秩!其下则设有御史言官若干,负责进言进谏,劝谏弹劾各级包括本将军在内的所有人!另外,都察院每年都要向各地派遣一批巡按史,他们负责督察地方官府所做所为,虽无处置之权,但却可以与吏部的考核相互应证!一旦发现地方上有官员yīn谋弄权,贪wū腐败的话,便可以立刻纠劾。而刑部与吏部则要立刻处理相关之事,查个明白!”李信给众人解释了一下什么叫作都察院。
听到这个名字,王猛等人都不由的愣了一下,因为谁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官职。众人相互看了一眼之后,王猛才拱手道“敢问大将军,不知这都察院具体做何事呢?”
“光靠各级官府自律,我始终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样吧!在六部之外,再设一个都察院!”听到他的话,李信沉思了一下,忽然间想到了什么,说道。
“大将军放心,我们一定让各级官府注意此事!”王猛应道。
田地之事,其中相关的各方非常的多,一个不慎的话,有极大的可能会激起民变来。这对于华山军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李信才会特别qiángtiáo了一下这个方面。
“嗯,更改税制的事情,暂且押后!但清查田亩之事,的确是得先进行才行!就按照之前咱们所商量的那个法子,立刻拟定公文传达到各县去!让各县尽快办理此事,注意,要让各县讲究方法,不可胡为生事,以免激起其他事情来!”李信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
“下官明白,回去之后一定加紧处理此事!”王猛等人连忙应道。
“以资产征税,便如是汉武之时算緍之法一般!诸位都曾经看过史书,想必对于其中的优点与弊端都是非常的清楚。所以,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这件事情关系到华山军治下百姓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关乎华山军兴亡之事。所以,暂时不急着施行,你们回去之后,立刻商议一下具体的细节。看看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有哪些东西应该不被计算进去的!另外,告緍之法不可行,这一点你们要切记!”考虑过后,李信才对王猛等人说道。
所以,李信听了之后,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支持这件事情。
当然,现在实行这个税制的好处,便是在于说已经是有了汉朝的教训在,所以,大家都知道其弊端是什么了。但抛开这些弊端来说的话,以财产征税的确是一个开源节流的好方法。
如此一来,自然而然的就导致了物价飞升,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就过得不好了起来。毕竟,没有人经商,自然天下的货物都很难汇聚到一起了。
但由此而引发的其他事情也有很多,据资料记载,当时天下的中小商户基本都被举报过。所以,后来天下行商渐少,没有人愿意再去做生意了。
告緍之法的实行,虽然的确是推动了算緍之法的展开,而且可谓是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以致于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已经是空荡荡的仓库之中,又重新积满了钱财。
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汉武帝后来才又实施了告緍之法。
就是因为许多的富商们根本就不报告自己的真实情况,以致于算緍之法施行两三年之后,差点直接以失败告终了。
“下官以为应该重立各州长史司马等职,使各郡县有所统管!”
“应该恢复中书,主掌日常军令文书之事!”。
一时之间,大家提出的意见还不少,李信听了都有点诧异了。毕竟,如果照他们这个说法的话,似乎自己这华山军的体系,到处都是漏洞一般啊。





东晋唐王 第四百二十五章 增设机构
设立都察院,这是因为李信参考了明朝之时的制度,大致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他们提出要恢复的这些部门机构,有一些在李信看来完全就是多余的。听了一会之后,他都觉得有些头大了。所以,抬了抬手,让众人安静下来之后,说道“既然大家都有这么多的想法,那这样吧!今天回去之后,你们各自写一份公文报上来,将你们觉得要恢复的部曹以及恢复理由,都一一的写清楚。待我看过之后,觉得合理的,自会批示给你们的!”
在这件事情上面,李信不想马虎了事!所以,虽然预感到可能会有些麻烦,但还是决定认真的研究一下再说。
听到他这话,王猛等人才没有接着说下去,齐齐躬身道“是!”
同时,他还设立了大将军府府令一职!其职位便是由原来大将军府的管家担任的,这个职位没有品秩,因为他并不是管理大将军府内各官方机构的,而是专门负责为李信私家服务的!
这三个乃是他觉得当前最迫切需要的部门之一,所以,决定先恢复过来!至于说王猛他们提议的其他部门,在他看来可以慢慢的来考虑一下,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来恢复。
而且,不单单是为自己服务。这个部门还得负责整个大将军府内所有部门运转所需要的笔墨纸砚等物,除此之外,还管理着天禄与石渠二阁,以及对于大将军府各种文书的记录存档工作。
至于另外的一个,则是秘书监了!这个部门乃是他用来为自己起草命令,负责草拟文书之类东西的部门!所以才叫作秘书监!
留下一部真实的历史,也算是自己给后人留下的一笔财富吧!
本来这个东西也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但李信觉得,自己有责任给后世留下一份详细而真实的史料来。所以,还是决定恢复这个部门再说!毕竟,穿越之前他在后世看这个时代的史书,便会发现显得十分的错乱。
还有一个,则是太史令!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恐怕国人都知道是司马迁干的那差事!其专职就是用来记录历史的,以便让后人明白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们就信这一套,所以,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况且,天文历法对于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历法这个东西,得好好的研究一下才行。
当然,其中一些其他的功能则被分散到了各个部门之中去。比如说天文方面的,后世还是有相关部门研究的,只不过和司天监所研究的方向不一样而已。
若是放在后世的话,这样的部门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这一套在当时看来,都被划入到了迷信那一套去了。
首先一个便是司天监了!这个东西乃是执掌天文历法,负责选定黄道吉日,以便官府进行祭祀或者是出征犒赏之类的事情的。
综合下来之后,李信决定先恢复几个比较重要,而且事关华山军整体的部门。
不过,这里面的许多官职,不是已经是有些过时了,便是已经有了其他的部门执掌其功能了。所以,真正对于李信来说有用的,其实并不是特别多。
李信硬着头皮看了下去,这才发现他们对于许多的部门,基本上都是按照前面各朝代所设立的来说的。尤其是秦汉之时的官制,他们借鉴的最多。
王猛他们的办事效率很快,议事完的第三天,便都写好公文交上来了。收到公文之后,李信着实是吃惊不小,因为每一个人的公文上面,列举出来要恢复的部门都非常的多。
“是!属下明白了!”屠七应道,随即便转身出去了。
“没有什么,你先下去吧!对了,洛阳那边的事情,要密切注意,一旦有什么变化,立刻通知我!”李信没有解释,只是吩咐道。
“大将军说什么快差不多了?”屠七听了,没有听明白,便问道。
“继续盯着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管!只要慕容俊与慕容恪还在位的话,基本上燕国便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始终都会是咱们的大敌!不过,算算时间,好像也快差不多了!”李信沉默了一下之后,这才对他说道。
所以,对于这个消息,李信并不觉得惊讶,甚至于也不觉得有什么应该重视的。
慕容晔一死,慕容暐才得以上~位。这件事情,李信是知道的。毕竟,历史上的燕国从qiáng盛走向衰落,也是在这个家伙的手中。后来燕国被前秦所灭,连他自己也被俘虏了。
毕竟,太子作为储君,他死了可是大事,算是国丧期间了。而按照礼仪的话,国丧期间不但要禁享乐声乐,战事兵戈一样要延后的。
算算时间的话,刚好是在张平找燕国结盟攻打华山军的时候,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所以燕国推迟了出兵。
慕容俊有七八个儿子,其中慕容暐排行第二!本来太子乃是慕容晔的,只不过那家伙的命不好,去年之时便死了。
“燕国新立太子,乃是原中山王慕容暐!”屠七报告道。
“有什么新的消息吗?”李信问道。
此时时间已经是进入到了二月,天气已经是渐渐的暖和起来了。处理完了政事之后,李信正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屠七又过来了。
这件事情商量妥当了之后,此次议事也就将近结束了。王猛等人连忙是赶回到自己的办公之处,准备将李信布置下来的任务都给好好的完成再说。
毕竟,在这种时候,朝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少。所以,听在大家的耳中,并无一人觉得奇怪的。
太守只是正五品的官员,周方与吕婆楼一下子跃升到御史的职位上面,这可以说是一下子连升数级了!不过,如今的华山军中机会极大,所以,这倒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都察御史一职,便由周方担任好了!至于右副都御史,以现任礼部左侍郎任群tiáo任,左副都御史则由冯翊太守吕婆楼担任!吏部即刻行文,命令两人于夏收之后赶回长安任职!同时,尽快将接任他们的人选给拟定出来!”李信说道。
想了一会之后,李信决定还是特事特办好了。
尤其是如今将近收获季节,如果将各郡县的主官给tiáo换的话,怕是会影响到这件重要的事情,如此一来极为不好!但都察院又不可能如此空着,否则的话,必然牵扯到后面的清查田亩之事。
大家推荐的这些人,其实也都可以说是合适的,但问题是,像周方与吕婆楼,他们都是被tiáo去地方担任太守才没有太久的时间。地方上还没有做出一些功绩来,此时便将他们tiáo回来,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了。
大家似乎都有着自己的人选在,而且,还几乎没有重合的。这对于李信来说,可就真的有点麻烦了,毕竟,他也不好选择啊!
“上党太守周方周大人亦可担此职!”田何则是举荐了周方来当这个都察御史!
“下官以为冯翊太守吕婆楼可担此任!”梁平老则举荐了其他人!
“下官以为刑部尚书梁大人可任此职!”薛瓒则举荐了梁平老!不过,若是由他来担任都察御史的话,也只是相当于平tiáo而已。
“下官举荐吏部左侍郎权翼,他可任此职!”众人都在想着合适的人选,王猛已经是先开口推荐了。
“都察御史之职,至关重要,必然得公正不阿,不畏权贵才行!另外,都察御史之下,还有左右副都御史,品秩同各部侍郎!除此之外,言官巡按还是安排年轻人来担任比较好!毕竟,年轻人朝气犹在,正是正气昂然之时,由他们来监督地方的话,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李信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只是说了一下大概的要求而已。
“大将军,不知道这都察御史,何人可任呢?”王猛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监督机制先到位了之后,再来做事情,如此一来便可以减少许多问题的出现了。
“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面吧!设立都察院的事情,要尽快进行!等到都察院一设立好了之后,立刻便派人前往各郡县之中巡察。此时,再进行清查田亩之事,方可起到最好的效果!”顿了一下之后,李信接着说道。
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让大将军府公私分开,免得将私事与公事都给搅和到一起去了。
如今的大将军府,前半部分乃是官衙所在,而后面的半部分则是李信的私人宅第!如今除了他之外,还有一批仆役们和他住在一起,连六子等亲兵也都在后院有专门的住所。
公文签发之后,王猛他们便得立刻推荐官员来担任这些职位了。由此一来的话,对于相应人才的需求也就变得大了起来。好在,今时不同往日,这几年来,华山军算是积累下了一些人才,如今倒是正好用上了。x767ex9540x4e00x4e0bx201c东晋唐王x722ax4e66x5c4bx201dx6700x65b0x7ae0x8282x7b2cx4e00x65f6x95f4x514dx8d39x9605x8bfbx3002




东晋唐王 第四百二十七章 榷场
草原帝国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一个部族对另外一个部族的战争而已。或许在中原王朝这边,乃是以汉族为主。但在草原胡族那边,通常都是大族加小族,反正所有在草原上放牧的胡人,都给算进去就是了。
对于吴会他们这些受自己信任的属下,李信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会直接说出自己对于收复河套地区的想法来,事实上,这恐怕也是整个华山军想要做的事情。
只不过,如今的河套地区被大量的胡族所占据着,而这其中,又是以匈奴人为主。如果匈奴人保持团结的话,华山军想要拿下河套地区,必然会面临着相对艰难的局面。
随着天气转暖,北方的雨水也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尤其是黄河流域以南这一片广大的地区,许多的地方经常是一下就几天的大雨。山中溪流汇聚,蜿蜒而下之后,便都汇入到了各条河流之中。
不过,越是这个紧要关头,越是不能够放松,这是李信对各级官员说得最多的话。毕竟,只要这时候天气稍变的话,便可能会令大家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总体上来说的话,基本上都还不错。老天爷赏饭吃,大家也没有偷懒的情况之下,田间地头已经是能够看到一派即将丰收的景象了。
时间进入到三月,田间地头的劳作便更加的忙碌起来了。李信开始频繁的下到各地去视察,主要就是看一看各地的收成,看看各地百姓的生活怎么样。
不过,这种事情所耗费的时间相对来说要长得多,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的。李信也不知道最终效果会如何,但他想试试这条路看看,也许能成功呢!
若是能够将这大一统的观念早早的种入胡族思想之中,对于李信来说,也算是没有白来一回这个时代了。
要说李信觉得在处理胡夷之事上面最成功的,还是得属唐朝的时候,尤其是唐太宗之时。毕竟,不是每一个皇帝和王朝都能够像他那时一样,让胡族甘为前驱,为之执戟护卫的。
胡夷之事一直以来便是中原王朝最大的隐患之一,中原王朝qiáng大之时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中原王朝出现虚弱之像,最先出问题的可能就是这些塞外胡族了。
李信来自于后世,对于这种事情可谓是听得太多了,毕竟,后世的某些国家不是最喜欢干这种事情么!不过,那些国家是教别人学坏,李信却是教别人学好!两者之间乃是截然不同的。
相信这些人只要从小学到大之后,便会慢慢的在心中产生一种大一统一观念了。没有什么是从一个人的思想上征服他更加管用的了,因为其他的一切手段都只能够管一时,只有征服一个人的思想,那才能够管一辈子。
李信需要的只是一段时间的和平相处而已,他真正的希望,还是在于学校之中的那些贵族子弟!这些人的教材都是经过他的手的,里面的内容都是大一统的思想。
有钱大家赚,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李信现在的想法!当然,这种局面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毕竟,这种关系太不稳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对方就直接起来反了。
随着华山军的连番大胜之下,西海附近的羌胡也越发的恭顺了。再加上华山军与他们共享西海盐湖之利,那些羌胡贵族们很是赚了一笔,所以,大家也都愿意听华山军的。
此时暗中发力的乃是经济手段,商务司与职方司的人越来越多的活跃于西海附近,与那边的胡族进行来往。
就好像是秦州那边,看起来好像华山军已经是止步于西平郡了一样,但实际上这只是兵马停住不前而已。
虽然说大规模的战争是不太可能发动的,但和风细雨一般,慢慢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随着之前大战的结束,如今华山军周围的局势基本上已经是定型了。东面与南面基本上来说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能够动手的就只能够是西面与北面了。
对于河套地区的事情布置完成之后,李信不由的轻松了一些。
“是,下官记住了!”吴会连忙应道。
“嗯,临走之前再到我这来一趟,我写一份公文给孙铁,让他配合你行~事!记住了,在那边好好干,一定要将这个市场给我做起来才行!当然,咱们不能亏本!”李信点了点头,嘱咐道。
1...166167168169170...2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