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胡德源跟着李文忠留在建德之后,李文忠真还是对他十分“关照”。时不时还当着众将的面夸赞他一番,搞得胡德源有些飘飘然。
邵荣、耿再成率大军入建德之后,耿再成自请当攻取婺州的先锋官,李文忠也是推荐胡德源同行。
胡德源也是十分感激李文忠对他的推荐,把李文忠当成了亲兄弟。
在攻取婺州的战斗中,胡德源也立功不小。拿下婺州之后,李文忠专程从建德去了趟婺州,对胡德源表示祝贺。
李文忠还建议胡德源好好犒赏一下部下,让将士们开怀畅饮一番。
当时,因为粮食紧缺,朱元璋是禁止军中酿酒的。
朱元璋向来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著称。为了防止军中将士不服从命令,私自酿酒,他是发了狠话的,谁敢私自酿酒,就砍谁的头。
所以,当时军中要摆个庆功宴什么的,这酒要么是打了胜仗缴获的,要么自己掏钱去民间买。
对于李文忠这个犒赏部下的建议,胡德源也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他没有酒啊。
攻下婺州之后,缴获的战利品全部归公了,胡德源也没机会克扣一点儿。
他又没有钱去买酒,难道让将士们开怀畅饮,就饮水吗?
李文忠便随口嘟嚷了两句,要是能自己酿酒就好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次,成了“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
胡德源仗着自己有战功,又与李文忠的关系很“铁”,出了事儿也算是朝中有人。再加上前些日子,本来就被李文忠的汤灌得有些飘飘然。便偷偷用军粮酿造了一些酒。
嘿嘿,这胡德源可不知道,他着了李文忠的道儿了。
李文忠得知了胡德源私自酿酒的事情,先是故意把这消息泄露给耿再成。然后又写了一封密信,送给了应天的朱元璋。
朱元璋得了此信,正恼火邓愈、胡大海迟迟拿不下婺源,准备敲打他们两个一下。这下好了,胡大海的儿子胡德源送上门来了。
朱元璋立即派人送信给耿再成,让他立即查清此事,迅速回应天报告。
耿再成可是朱元璋的老兄弟,本来他得知了胡德源私自酿酒的消息之后,就在考虑是否立即将此事上报。
报吧,好象有点打小报告的嫌疑;不报吧,好象有点对不起老兄弟朱元璋。
正在耿再成有些为难之际,朱元璋的密信送到了。这下,耿再成也不犯难了,反正朱元璋已经知道了此事。
耿再成立即查封了胡德源私自酿造的酒,并把胡德源扣押了起来。他自己则立即赶赴应天,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见铁证如山,当即是大发雷霆,让耿再成立即回婺州去把胡德源给斩了。
耿再成有点犹豫,他觉得这事儿朱元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当时,在场的李善长、徐达等都建议朱元璋不要杀胡德源。毕竟胡大海在徽州还手握重兵,万一这胡大海zào fǎn,就对自己相当不利了。
李善长、徐达、耿再成哪里知道,朱元璋本就是要敲打胡大海一番,这次怎么可能放过胡德源。
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朱元璋觉得这次杀了胡德源,能够很好地起到严肃军纪的作用。他可不想让他颁布的军令,成为一纸空文。
李善长、徐达、耿再成见朱元璋心意已决,不好再劝了。耿再成也只好赶赴婺州去执行命令。
朱元璋也担心这胡大海胡来,因为儿子的事,背叛自己。所以,耿再成处决胡德源的事情还没传到徽州的邓愈、胡大海那里,朱元璋就亲赴了徽州前线。
朱元璋一到徽州,立即是召开了一个中高级军官的军事会议。
会上,朱元璋首先强调的就是纪律。
朱元璋当众宣布了胡德源在婺州所犯下的罪行,以及胡德源已经被斩首的消息。
胡大海当时听了这个消息是十分地震惊。但在这种场合,胡大海也不能发作。
朱元璋还是不依不饶,把徽州的两位主将邓愈和胡大海都骂了一遍。
邓愈一见情况不妙,当即是在会上发言,率先作了检讨,说是自己指挥不力。
朱元璋对邓愈的态度还是十分满意。
胡大海也不是个傻子,这个时候只能承认错误了。胡大海不仅要检讨自己此次作战不力,还得检讨自己教子不严。
朱元璋让胡大海当着众多将官的面认了错,也就是让胡大海没有了带兵反叛的机会。
总不能会后,胡大海又拉拢一些手下,让他们跟着他反叛朱元璋吧!
要是那样的话,那些手下就会看不起他胡大海。刚才在会上屁都不敢放一个,不敢据理力争,现在想拉我们下水,肯定是没门儿。
讲了完纪律,朱元璋就开始分析战局。
朱元璋说他就没搞明白,要论城墙的坚固、敌军的实力,这婺源比起那徽州来说,差了不止两个档次。可怎么当初这徽州就顺利地拿下了,而这婺源则迟迟拿不下呢?
见朱元璋说到这里,邓愈就向朱元璋讲起了上次徽州之战,朱升老爷子可是起了大作用的。要不是他老人家,想要拿下徽州也不是那么容易。
朱元璋从小家里穷,没念过书。但朱元璋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尤其是对一些文化人,他还是相当尊重的。
听了邓愈对朱升老爷子的一些介绍,他得知了朱升是一代大儒的身份,他觉得这朱升就是上天赐给他的诸葛亮嘛!
有这样一位大隐士就在徽州附近,那他得去拜访一下。如果这朱升老爷子真如大家传说中的那么厉害,那得请他出山!
而且他们俩都姓朱,五百年前是一家嘛!现在自己遇到了困难,这个家门儿哪有不帮忙的道理。
于是在邓愈的引荐下,朱元璋亲自去石门拜访了朱升老爷子。
朱升老爷子对朱元璋是早有耳闻。见了面,见朱元璋的态度又十分恭谦,朱升老爷子是相当满意。
朱元璋开始向朱升老爷子请教一下当今天下的形势,让朱升老爷子指点他一二。
朱升老爷子心里清楚,这是朱元璋在试探他呢,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本事。
朱升老爷子开始从元朝罢了脱脱的相开始,一直谈到徐寿辉、韩林儿、张士诚、方国珍等人。
朱元璋也听得认真,他心中认为朱升老爷子对天下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说白了,就是和他朱元璋心中想的差不多。
说完了天下的形势,朱元璋向朱升老爷子请教,这元朝的气数还有多少年。现今天下各路豪杰,谁最有可能最终逐鹿中原。
朱升老爷子是继续侃侃而谈。经过他的分析,元朝是必定会在短期内灭亡的。
甚至于具体年限,朱升老爷子都有个大致估计,那就是十年左右。
对于徐寿辉、韩林儿、张士诚、方国珍四人,最终谁能问鼎中原,朱升老爷子说这四人他一个都不看好。
此言一出,朱元璋也是心中一惊。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他也瞧不上这四人,他认为这四人比他自己还差远了。
接下来,朱升老爷子给朱元璋先从徐寿辉开始分析。
朱升老爷子说这徐寿辉当初是实力最强劲的,可惜不懂得隐忍,急急称帝,受到元朝正规军的大规模剿杀。
后来借着倪文俊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再次崛起。可惜徐寿辉与倪文俊还没来得及携手横扫天下,二人又发生了窝里斗。
虽然最终是以徐寿辉的胜利而告终,但天完zhèng án的实力已大打折扣。
明越坡





明越坡 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针
更让徐寿辉出乎意料的是,倪文俊的死,不仅没有让他高枕无忧,反而让他有一种“才出虎穴,又入狼窝”的感觉。
因为倪文俊的旧部陈友谅借着倪文俊的死,顺利上位。而且这哥们儿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都比那死去的倪文俊还胜三分。
徐寿辉现在天天是如坐针毡,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对付那陈友谅。哪还有心思横扫天下、问鼎中原?
说完了徐寿辉,朱升老爷子又说起了韩林儿。
在朱老爷子口中,这韩林儿比起那徐寿辉又差了许多。人家徐寿辉虽然深陷内部斗争,但人家好歹还能作些主,可韩林儿完全就是刘福通的一个傀儡。
谈到张士诚的时候,朱升老爷子已经显得有些不屑。
在他看来,这张士诚心中的最大奋斗目标也不过就是成为一个占据一方的“土皇帝”,估计他自始至终就没想过问鼎中原这事儿。
最后,谈到了方国珍。
方国珍是这些人中起事最早的,也是朱升老爷子最看不起的。
如果说刚才对于张士诚的态度,朱升老爷子是不屑的话。那对于方国珍,朱升老爷子就有些鄙夷了。
因为这方国珍打着反元的幌子,又时常与元朝统治者玩些暧昧。
朱升老爷子只用了一句话形容那方国珍,就是“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谈完了对这四人的看法,朱元璋心中对这朱升老爷子是相当满意。
朱元璋甚至在心中有些埋怨邓愈,心想这小子遇见了如此高人,为什么不早点禀报。要不是这次为了婺源的战事来了徽州前线,很可能就错过了一位大贤士。
朱元璋说还想向朱升老爷子请教几个问题。
朱升老爷子捋了捋胡须,笑了笑。意思很明确,你小子还有什么问题想考我,尽管来!
朱元璋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徐寿辉和陈友谅,谁会笑到最后?
这个问题要说让朱升老爷子回答,的确是有些让他作难。毕竟朱升老爷子不是我,要是让我回答,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那陈友谅是百分之百赢啊!
当时,朱老爷子也是玩了点玄学,说此事是天机不可泄漏。
但朱升老爷子明确地告诉朱元璋,不管是徐寿辉胜也好,还是陈友谅胜也好,天完方面才是他朱元璋眼下最大的威胁,一定要谨慎对之。
这话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了,他也觉得张士诚成不了大气候,天完方面才是他真正的敌人。
所以,当初徐达提出那个进攻池州的计划时,虽然大部分人反对,但他还是坚持休会,说把这事儿放到下次会议讨论。
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支持徐达的这个计划的。
朱元璋接着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韩林儿和刘福通。刘福通将来是会取而代之,还是继续让韩林儿当傀儡?
对于这个问题,朱升老爷子回答的更直接。
他点出朱元璋如此一问,是因为自己目前身处龙凤zhèng án的领导之下,因此要时刻关注龙凤zhèng án的形势是必须的。
但朱升老爷子让朱元璋不必为此事烦恼。因为在他看来,龙凤zhèng án就是下一个天完zhèng án,必将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强力反击。
虽然现在刘福通的三路北伐军看似成果很显著,但就是因为龙凤zhèng án的这个内部定位问题,韩林儿和刘福通到底谁是真正的“老大”十分不明确,这就让手下的将领不能够精诚团结,也给元朝统治者找到了可乘之机。
朱升老爷子告诉朱元璋,让他就“做自己”,不必受到韩林儿与刘福通“老大”之争的任何影响。或许龙凤zhèng án衰败之时,才是他朱元璋真正的兴起之日。
朱元璋的第三个问题是,将来到底谁能够问鼎中原。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朱升老爷子是清楚的。因为我之前在与他老人家的谈话中,已经暗示过,将来这天下就是朱元璋的。
但朱升老爷子不能这么说呀!
他老人家再次打了个“太极”,盯着朱元璋看了许久,才笑着说道:“天机不可泄漏啊!哈哈!”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十分清楚,这朱升老爷子肚子里的确是有货的,这是上天赐给他的人才呀。
朱元璋心中清楚,这朱老爷子刚才那两个“天机不可泄漏”,估计就是不愿深谈。毕竟他们现在没有任何瓜葛,这老爷子肯定不会向他透露核心机密。
那还等什么?
那得请他出山呀!
朱元璋立即给朱升老爷子作了个大揖,他也说得很直接,他想请朱升老爷子当他的军师。
朱升老爷子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在石门隐居了五、六年,他早就想着出去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毕竟他老人家年纪也不小了,这次机会错过的话,估计他就得终老石门了。
但朱升老爷子还是十分客气,说是军师他不敢当,给他当个谋士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见朱升老爷子不推辞,管他军师,还是谋士,只要能帮自己打天下就成。于是,朱元璋便向朱升老爷子请教起下一步的大政方针。
这时,朱升老爷子就抛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当朱升老爷子将这九字方针讲透彻之后,朱元璋再次起身给朱升老爷子作揖,这次朱升老爷子立即制止。
刚才他们二人还无任何瓜葛,朱元璋作为一个晚辈给他作揖,他老人家完全受得起。
可现在不一样了,朱老爷子成了朱元璋手下的谋士,那怎么能让自己的老板给自己作揖呢?
虽然朱老爷子不让朱元璋给自己作揖,但朱元璋还是一个劲儿地夸赞朱老爷子,说他是上天赐给他的“诸葛卧龙”。
大政方针问完了,朱元璋就开始问点现实的问题了,那就是如何拿下婺源。
提起这如何拿下婺源,朱升老爷子其实是早有应对之策的。
当时,邓愈、胡大海的大军从北边的徽州一带南下,重兵围攻了婺源三个月。可这婺源的守军就是凭借着婺源的城墙及防御工事,苦苦支撑了三个月。
按说,以邓愈、胡大海的实力,这婺源的守军应该是撑不了这么久。
但婺源的守军并非是孤军。因为婺源东边的开化、东南的常山都属于衢州,这衢州可是有元军的重兵把守。
朱元璋部虽然从衢州东北的建德南下,拿下了衢州东边的婺州,但也暂时不敢打衢州的主意。因为这衢州易守难攻,很难拿下。
邓愈、胡大海从婺源城北大军压境,时常得防备东边有开化、常山的元军偷袭。
如此一来,这元军反而占据了主动。
每次邓愈、胡大海准备发力,婺源城内的元军与开化、常山方面的援军便成内外夹攻之势,让邓愈、胡大海不敢全力猛攻婺源城。
邓愈、胡大海也寻思着先歼灭这两支wài wéi的援军,可这两支援军与他们是一打照面就撤,邓愈、胡大海又不敢深入开化、常山境内追击,怕中了元军的埋伏。
如此一来,这婺源的战局就成了僵持之势。
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开化、常山的这“两只苍蝇”时刻在邓愈、胡大海耳边“嗡嗡嗡”,让他们两个根本就没办法集中精力进攻婺源城。
这似乎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局。
但朱升老爷子给朱元璋出了个主意,先取开化。
朱元璋十分吃惊,先取开化?
朱升老爷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开始了他的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先攻开化,绝对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开化正好在婺源和衢州的中间,一旦开化遭到进攻,衢州和婺源的兵力必定分从东、西两边驰援。
如此一来,不仅是攻下开化较困难,进攻开化的部队还很可能陷入三面被围的危险。
一个正常的将领都是不会做出先攻开化这个决定的。所以朱元璋听了朱升老爷子的这个想法,也是十分吃惊。
也许他心中正在犯嘀咕,这老儿不会是个绣花枕头吧?嘴上说得一套一套的,真正到了实际行动上,出的都是昏招儿。
朱升老爷子知道别人不会轻易相信他的妙计,也不待朱元璋问起,便讲起了他为什么建议先取开化。
这能取下开化的好处,自然是不用多讲了。一旦开化拿下,婺源的元军军心必乱。
而且没了开化方向的援军,单单婺源东北方向的常山援兵,还得提防开化方向的朱元璋部继续南下攻常山。所以,婺源方向的元军跟困守孤城的孤军就差不多了,顶多能坚守半个月。
如何攻下开化呢?
那当然是发动突然袭击了。
朱升老爷子的办法是,进攻婺源的大部队连夜向东移动,只留下少量部队在婺源城北迷惑敌军。
东进开化的部队,原先所住的营寨全部保留。留守部队的人员分派到这些营寨之中,白天就在马匹后面拴一捆柴禾,赶着马匹在营寨内奔跑。
如此一来,远远看去,营寨之内尘土飞扬。敌军定然认为营寨之内有不少兵士,也不敢贸然进攻我们的营寨。
明越坡




明越坡 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
趁着敌人不明情况,我们的东进的部队预计在第二天上午,就可以抵达开化城下。手机端
这开化城并不大,兵力也不多,而且主要的兵力都被派去驰援婺源了。只要一股作气,定能在当天天黑之前,拿下开化。
拿下开化之后,立即在开化城西设置伏兵。驰援婺源的开化兵闻听开化被攻的消息后,肯定立即回撤。
等他回撤之际,正是我们伏击消灭这只“苍蝇”之时。一旦开化拿下了,离拿下婺源就不远了。
听了朱升老爷子的这个办法,朱元璋觉得好是好,就是这万一开化城内元军实力也不弱呢?
如果在天黑之前,不能拿下开化,那么进攻开化的部队就危险了,很可能陷入被三面围攻的险境。
朱升老爷子见朱元璋有这个担心,笑着对他说:“我告诉你,开化城内的元军现在不足五百人,你信不信?”
朱元璋听了这话,更加吃惊。
朱升老爷子告诉朱元璋,他有几个学生就是开化人。自从邓愈、胡大海进攻婺源以来,朱老爷子就派这几个学生分别回过开化数次,让他们了解开化的情况。
这几个学生也是开化境内大户人家出身,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开化境内的情况他们想得知也并不难。
听朱老爷子说到这里,朱元璋还是将信将疑的。按说这开化县虽小,也不至于只留下这么几个兵吧?
朱老爷子告诉朱元璋,他当初也觉得不太可能,单从战略地位上讲,这开化县还是非常重要的。
可怪只怪这开化县实在太小。这开化县以前都属于常山县,直到北宋年间,才单独划为一县。
沿至元朝,因为开化县人口不多,在当时算下县。县内开设一下千户所,管辖兵士五百人。
徽州被朱元璋攻克之后,原徽州残部大部分入衢州。
衢州元军主帅考虑到婺源的安全,不光是整编了一部分徽州残兵充实到婺源。另外,还分派给开化、常山二县各两千人,随时做好驰援婺源及衢州的准备。
也就是说,每次邓愈、胡大海进攻婺源时,东边飞来的两只“苍蝇”就是这后来分派的四千人。
听朱升老爷子把开化的底摸得这么透,朱元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立即带上邓愈辞别了朱升老爷子。朱元璋说他与邓愈先去婺源前线,待将开化拿下之后,他再返回石门,亲自接朱老爷子入应天。
按照朱老爷子的计策,邓愈、胡大海于十一月初一夜间率主力悄悄东进。
十一月初二上午,突袭开化的战斗打响了。几乎在开化县没遇到什么象样儿的抵抗,当天下午未时,就拿下了开化。
拿下开化之后,邓愈命胡大海立即在开化城西设伏。
当日夜间,那开化驰援婺源的两千援军就着了胡大海的埋伏,除少数人逃脱,大部敌人被歼。
开化一失,婺源的元军立即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邓愈在做好开化东线防御的同时,迅速展开了从东、北两个方向进攻婺源的战斗。
进攻婺源的战斗还没打响,朱元璋就已经有底了,他知道拿下婺源已没有什么问题了。朱元璋便带着自己的亲卫队立即北上入石门,他亲自迎接朱老爷子入应天。
到了应天,朱元璋是立即赏赐了朱升老爷子宅子。
朱升老爷子虽然接受了赏赐,但他并没有去里面居住,而是住在了我给他买的那处宅子里。
朱元璋与朱升老爷子回应天不久,邓愈拿下婺源的捷报就传回了应天。
如此一来,朱元璋对朱升老爷子是更加敬重了,言必称“先生”。
讲完了朱升老爷子来应天的始末,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席间,我也将哈斯其其格介绍给大家一一认识。
霏儿、兰儿得知哈斯其其格的身世,对她也是格外热情。
霏儿还讲起,现在每月的薪酬也涨了,郑有功每月都会按时来送薪酬。
说起这薪酬上涨之事,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上涨,而是将至正钞的折算比例进一步降低了。
比如,我每个月是十两银子的薪酬。最初发放时,是按现银一半,至正钞一半支付。
也就是说,我最初领薪酬的时候,每月是领五两现银,外加十贯至正钞,因为当时的至正钞是按两贯至正钞折合一两现银计算。
直到我离开应天,去大陈国之前,是按三贯至正钞折合一两现银计算。
我走之后没多久,就按四贯至正钞折合一两现银计算了。
这个价格比起黑市上的价格,折扣的比例还是高一些的。也就是说,目前黑市上大概是三贯至正钞,或者稍多一点,就能折合一两现银的。
1...165166167168169...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