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常遇春同意这个“三线快攻”的方案,那这西征大军名义上的主帅朱文正同志当然也是同意的。
不过,以徐达、刘伯温为首的部分将领、幕僚还是指出了这个方案的不妥之处。也就是右路军一旦在桑落洲驻扎,后勤补给倒是个问题。
当时的桑落洲就是一个小岛屿,不像现在的江洲岛这么大,上面也没什么人居住,后勤给养得靠水军补给。而朱元璋的水军实力比起大汉水军,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如果大汉水军反击,切断了桑落洲的补给线,这右路军极有可能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
朱元璋还是死死盯着地图,徐达、刘伯温等人的意见是相当有道理的。这右路军驻扎到桑落洲好似一把双刃剑,对于大汉军队,这的确是一个威胁;但对于自己这一方,弄得不好,就极有可能陷入被动的局面。
就在朱元璋左右为难之际,傅友德再次请缨,他说他愿意带着所属人马充当右路军。
傅友德把话说到了这里,朱元璋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你们不是说右路军直指桑落洲很危险吗?
那好!这危险就由我来承受!你们总该没话说了吧?
就在朱元璋准备答应傅友德这个请求之际,常遇春再一次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傅友德。
他告诉众人,如果以傅友德的所属人马为右路军,力量似乎太单薄了。他愿意带着自己麾下的人马充当右路军,如此一来,傅友德自然也是在右路军中。
至于左路大军,他建议朱元璋另行指派一位稳重的将领担任。
既然常遇春、傅友德这两个家伙不怕死,首先挑选了最危险的任务,其他将领自然是纷纷请战。
最终,“三线快攻”的作战方案达成。
徐达任左路军主将,康茂才率水师充当中路大军,而朱元璋与朱文正紧随徐达的左路军挺进,坐镇后方。
这一次让康茂才任中路水军主帅,也是因为廖永忠尚在东线与张士诚军对峙。西征大军中,当时水军将领中资历最高、地位最高的也就是康茂才了。
另外,此次作战朱元璋让康茂才随军而来,也是交给了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招降大汉军中将领。
八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三路大军沿江而上,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三路大军均未遇到像样的抵抗,在八月底就已到达了预定位置。
直到朱元璋的左路军占领湖口县,右路军在桑落洲向长江对面的江州磨刀霍霍的时候,陈友谅的大汉军队才反应过来。
一边是杀气腾腾,一边是仓促应战,大汉的军队一下子就慒逼了。
陈友谅好歹也是从一个小人物真刀真枪地闯出来的,面临危急的局势,他并没有慌乱,而是立即组织兵马加强江面的防御,防止朱元璋军从湖口和桑落洲两个方向向江州登陆。
好在陈友谅的水军强大,他命康泰立即带领水军对朱元璋的水军进行压制。很快,他就发现了朱元璋军此次进攻的薄弱环节——桑落洲的部队后勤补给困难。
陈友谅是那种善于运用敌军的薄弱环节将敌军往死里揍的人。他命令康泰利用水军优势,全力攻击桑落洲的补给船只,妄图拖垮朱元璋的右路大军。
眼看着陈友谅逐渐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江州驻防的大汉军队从最初的惊慌失措中渐渐稳住了心神。但就是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朱元璋的右路大军给了陈友谅致命一击。准确地说,应该是陈维林率领的天狼特战队给了陈友谅致命一击。
九月初二晚间,经过一番周密策划,陈维林率领着天狼特战队一百多号人趁着夜色,向长江对岸的陈友谅江防要塞发起了武装泅渡。
也正是这种化整为零的武装泅渡,让陈友谅的岸防部队没有丝毫察觉。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朱元璋的部队要渡江,肯定是会动用大量船只。即使是在夜间偷渡,船只由于目标大,根本就无法避过陈友谅岸防军的警戒观察。
而天狼特战队采取武装泅渡的方式,这在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也正是这种极其罕见的作战方式,让朱元璋的右路大军取得了巨大成功。
天狼特战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这武装泅渡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个难事儿。
当特战队员悄悄摸进陈友谅岸防军大营,大肆杀人放火的时候,常遇春、蓝玉、傅友德等人率着右路军主力立即乘船渡江。
当岸防军反应过来,发现遭遇偷袭的时候,常遇春、蓝玉、傅友德率领的三路大军已成功登陆。
此时的陈维林一面率领着特战队员大开杀戒,一面命特战队员大声疾呼:“快跑啊!快跑啊!敌军渡江啦……”
:。:





明越坡 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
此时正值月初,晚上也没有月亮。在那个漆黑的夜晚,陈维林率领着天狼特战队员,一路杀人、一路虚张声势、扰乱敌军军心。
很快,正对桑落洲的陈友谅岸防军大营彻底沦陷了。
常遇春、蓝玉、傅友德的三路大军是追着溃散的岸防军的屁股一路杀将过去。
陈友谅在睡梦之中被前来告急的兵士惊醒,当他得知朱元璋部已成功渡江的的消息之后,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
就在陈友谅不知所措之际,张必先、康泰、张定边、王厚义等心腹将领迅速来到身边。
当时深更半夜的,只知道朱元璋的部队渡江了,岸防大营失守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其实,当时也就是桑落洲正对面的岸防大营被常遇春占领了,湖口正对面的岸防大营还好着呢!
不过这些情况,谁又能真正完全掌握呢?那可是一个通信基本靠吼的时代呀!
此时陈友谅做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连夜携带家小,在张定边、王厚义等心腹的护卫之下逃往武昌。
当然就当时的情况,连夜携带家小逃跑也许并不是陈友谅的初衷。他或许是在众心腹的“苦劝”之下,才不得不接受那句古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
但陈友谅终究是跑了。
他这一跑,大汉军队是兵败如山倒,朱元璋的“三线快攻”方案取得巨大的成效。
朱元璋毫无悬念地拿下江州之后,更是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三路大军继续西进,追着陈友谅的屁股就是一顿穷追猛打。
三路大军是先后攻克蕲州、汉阳等战略要地。陈友谅直到退到武昌,才算稳住了阵脚,组织兵力与朱元璋的追兵对峙。
毕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的军队是因为在江州准备不足,一路兵败如山倒。待得陈友谅在武昌站稳了脚跟,大汉兵力占优,特别是水军占优的优势又凸显出来。
朱元璋是审时度势,立即命令三路大军后撤,在做好江州一线防御的同时,做出了一个当时无比正确的战略抉择——派出以康茂才为首的代表团向驻守在江州南边的各大汉将领说降。
康茂才的第一站便是龙兴(今南昌),当时龙兴的最高行政及军事长官叫胡廷瑞(后为避朱元璋字,改名胡美)。
胡廷瑞也是最初跟着徐寿辉起兵之人,陈友谅杀害徐寿辉之后,并未对胡廷瑞进行清算,反而任命他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
陈友谅之所以如此厚待胡廷瑞,因为他是自己心腹康泰的亲舅舅。
当初朱元璋三路大军兵临江州,陈友谅连夜逃奔武昌之际,他并未让康泰随行,反而是交给他一个任务,让其率部分水军迅速沿鄱阳湖南下,进入龙兴,与其舅舅胡廷瑞一道驻守龙兴。
陈友谅的这一步棋要说确实是一步好棋。
康泰率部分水军进入了鄱阳湖,从南面对江州形成牵制,朱元璋必然不敢让大部分兵力继续逆江而上,对武昌形成威胁。
另一方面,胡廷瑞终究是徐寿辉的老兄弟,虽然自己也给他升了官,还有着与他外甥康泰的这一层关系,但陈友谅还是放心不下。万一胡廷瑞投降了朱元璋,那情况就不妙了。如果康泰能到龙兴,胡廷瑞必然有所顾忌,不会轻易向朱元璋投诚。
事情最初也完全按照陈友谅的预想发展,当陈友谅在武昌站稳脚跟之后,朱元璋立即让三路大军回撤。如此一来,武昌就不会受到任何威胁了。
当康茂才的说降团队到达龙兴之后,虽然胡廷瑞对其是热情接待,但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
康泰自然也与康茂才在龙兴会过面,上一次龙湾大捷,康茂才耍了康泰一把,康泰已恨死了自己这个族兄。但因为舅舅胡廷瑞在场,康泰也不能将康茂才怎么样。
一年之前,康茂才就曾来过龙兴说降。当然,那一次是无功而返。一年之后,当康茂才在次来到龙兴之时,恰巧康泰又在龙兴,似乎这一次又要无功而返了。
就在康茂才谋划着离开龙兴,下一步是去西南的新喻州(今江西新余),还是去东南的抚州之时,事情发生了一个超级大逆转。
这日晚间,康茂才正准备歇息,胡廷瑞差心腹副将郑仁杰前来相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康茂才琢磨着,胡廷瑞肯定已经知悉自己即将离开龙兴,应该是要与自己单独说几句告别之言吧。
当康茂才进入胡廷瑞的书房之后,郑仁杰立即关上房门,房间里只有胡廷瑞、郑仁杰和康茂才三个人。
胡廷瑞开门见山,立即问康茂才道,如果他率部投降,能不能答应他两件事。
听闻胡廷瑞此言,康茂才心中大为惊讶。什么情况?胡廷瑞这是要降?
康茂才本已对龙兴不报任何希望了,准备就在这两天离开龙兴了。怎么突然发生了大逆转?
按说这大半夜的,胡廷瑞把他找来,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康茂才为了谨慎起见,立即反问道:“胡丞相,深夜找我过来所为何事?”
胡廷瑞没有绕弯子,他告诉康茂才,他准备投降朱元璋,不过想让朱元璋答应他两个条件。
这话从胡廷瑞口中亲口说了出来,康茂才便打消了顾虑,他问胡廷瑞是两个什么条件。
胡廷瑞告诉康茂才,第一个条件是投降朱元璋后,他想仍旧统领所属人马,不将他麾下的人马分散整编到其他建制。
第二个条件就是不管他外甥康泰愿不愿意投降朱元璋,都放其一条生路。
这第二个条件,康茂才心中自然是清楚的。康泰是陈友谅的心腹干将,如果胡廷瑞向朱元璋献了龙兴,可能康泰不愿意跟着投降。到了那个时候,他想请朱元璋放其一条生路。
不过康茂才还是有些担心,如果康泰根本就不想投降,必然会对胡廷瑞形成掣肘,胡廷瑞想顺利投降朱元璋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胡廷瑞告诉康茂才,这一层他早就想到了。如果要投降朱元璋,他必定先软禁两个重要人物。这一个人物是江西行省平章祝宗,另外一个就是他外甥康泰。
当初陈友谅任命胡廷瑞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之时,就将心腹祝宗任命为江西行省平章同守龙兴。说白了,就是对胡廷瑞不放心,在他身边安插一个亲信。
后来,江州失陷,陈友谅担心祝宗一个人在龙兴控制不住局面,又派了康泰过来。
祝宗虽然是陈友谅心腹,但为人还真不是错。在龙兴与胡廷瑞共事期间,对胡廷瑞也是足够尊重。因此,胡廷瑞想投奔朱元璋,并不想杀掉祝宗,只是想软禁他。
至于胡廷瑞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康茂才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论是当初龙湾大捷时投降朱元璋的张志雄、梁铉等将领,还是新近投降的傅友德、丁普郎,朱元璋都让其仍旧统领所属兵马,并未打乱其建制。
只是对于第二个条件,康茂才没有十足的把握。
略作思考,康茂才给胡廷瑞出了个主意。让其在龙兴坐镇,控制住康泰、祝宗等人,同时派出一员心腹立即去江州向朱元璋请降。
当然,康茂才会派人同去江州。康茂才还会给朱元璋带去亲笔信,建议朱元璋接受胡廷瑞的这两个条件。
康茂才给胡廷瑞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率龙兴投降的诚意十足,他这两个条件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胡廷瑞也认为康茂才这个办法靠谱。派人去江州请降,顺便说出这两个条件,朱元璋为了得到龙兴,必然会答应。以朱元璋的精明睿智,绝对不会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龙兴这件大事。
不过康茂才还有一点没有明白的是,胡廷瑞缘何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毫无征兆地就愿意投诚了。
胡廷瑞也不隐瞒,当然也没法隐瞒,此事的关键在于一个已对朱元璋生死相许之人——于光。
不错,正是当初投降朱元璋后,丢城失地去应天请罪,朱元璋不断未追究其责,反而赐予衣冠及金连环的于光。
于光不仅建议朱元璋让康茂才去招降大汉将领,在被朱元璋赐予金连环后,更是自告奋勇去袁州走一趟,力争说服同为江西老乡的欧普祥。
于光到了袁州之后,自然是与欧普祥密议了一番。于光在欧普祥面前对朱元璋是大加赞赏,欧普祥本就对陈友谅杀徐寿辉,取而代之的事耿耿于怀,经于光这一说,欧普祥当即是动心了。
但欧普祥并没有立即答应于光投诚,而是说要等待时机。
当时欧普祥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身处袁州,四周都是大汉的势力范围,突然宣布投靠朱元璋,必然受到四面围剿。而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是没有办法派兵来支援他的。
而就在朱元璋拿下江州之后,欧普祥认为机会来了。这个时候宣布向朱元璋投诚,是再合适不过了。
:。:




明越坡 第五百一十一章 超级逆转
欧普祥认为,此时率众投诚,一旦袁州周围的汉军兵马来犯,朱元璋立即可以派兵从江州南下直逼龙兴。这个时候,袁州兵马如果北上,就能立即形成对龙兴的夹击之势。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欧普祥立即派人联系上了于光。于光也是立即向邓愈报告了此事。
邓愈觉得这是个大好事,来不及向远在江州的朱元璋报告此事,立即与于光一道将兵力重心西移,对大汉军的饶州一线形成巨大的压力。如此一来,欧普祥在袁州宣布投诚,袁州东边的抚州饶州大汉军都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于光让自己的好兄弟兼儿女亲家余椿去了袁州。然后余椿与欧普祥的长子欧仁隆秘密北上,去江州向朱元璋投降。
本来此次秘密北上江州,就是余椿与欧仁隆率领几个好手同行。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欧普祥又派心腹部将黄彬率人同行,将他们送出龙兴地界后返回。
龙兴当时在胡廷瑞治下,还属于大汉势力范围。欧仁隆可是欧普祥的亲儿子,万一在龙兴被胡廷瑞的人马截下,那就麻烦大了。
那为什么是派部将黄彬同行,将他送出龙兴呢?难道黄彬有三头六臂?
其实不然,因为黄彬与胡廷瑞的心腹部将郑仁杰当初曾结为兄弟,而且黄彬还救过郑仁杰的命。
正是考虑到有这一层关系,万一余椿与欧仁隆在龙兴地界上有失,以黄彬跟郑仁杰的关系,不至于让他们二人在此丢了小命。
黄彬一路护送着余椿欧仁隆出了龙兴地界之后,准备返回袁州。但他念及昔日与郑仁杰的过命交情,顺道拜访了郑仁杰。
当二人会面之时,黄彬认为反正余椿欧仁隆此时已到了江州地界,便将欧普祥率袁州投诚这个即将公开的秘密讲与郑仁杰听了,让郑仁杰早做打算。
站在黄彬的立场,这事儿做得也无可厚非。欧普祥一降,如果江州派兵南下,袁州兵势必北上,龙兴立即将受到南北夹击,加上大汉军眼下士气低落,龙兴很可能不保。他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的好兄弟,要考虑后路。
可没想到黄彬这一下是歪打正着,反而帮了朱元璋的大忙。
龙兴的胡廷瑞本来还不想投降,但当他听到欧普祥马上要降的消息之后,立即改变了主意。正如黄彬给郑仁杰分析的,一旦袁州江州同时出兵,龙兴想守也是守不住的。不如趁着康茂才在这里,赶紧投降。
当康茂才了解到这个详细内幕之后,当场立即给朱元璋修书,详细讲述了龙兴当前复杂的局势,让其务必答应胡廷瑞的那两个条件。
胡廷瑞也是立即安排郑仁杰携带龙兴军籍民册辖区地图钱粮物资账簿等重要资料,连夜出龙兴城,直奔江州。
当然,康茂才也是将写给朱元璋的亲笔信交给两名亲信,让他们与郑仁杰一道奔赴江州。
就在郑仁杰率领十多个人出城之后,胡廷瑞立即下令紧闭龙兴城门,并连夜派人围了祝宗和康泰的府邸。
自此开始,局势完全按照陈友谅当初预想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首先是以余椿欧仁隆为首的袁州代表团在江州受到了朱元璋同志的亲切接见。余椿与于光的关系,朱元璋是清楚的;欧仁隆是欧普祥的长子,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二人前来代表袁州投诚,朱元璋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正在朱元璋与众将及余椿欧仁隆商议如何出兵夹击龙兴之际,以郑仁杰为首的龙兴代表团也赶到了江州。
因为还有康茂才派出的随行人员,以及康茂才的亲笔信,朱元璋自然还是对郑仁杰表示了热烈欢迎。
当郑仁杰奉上龙兴军籍民册辖区地图钱粮物资账簿等重要资料后,又代表胡廷瑞重申了他的两个要求之时,朱元璋微微有些恼火。
朱元璋心想,算你们醒悟得及时!再晚来几天,我的征南大军就将踏上进军龙兴的征程,有袁州欧普祥的兵马作为后盾,你们龙兴这几个鸟人还能折腾几天?
想到这些,朱元璋便有心揶揄郑仁杰几句,让郑仁杰和龙兴的胡廷瑞都明白,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朱元璋问郑仁杰道:“怎么啦?龙兴的胡丞相是真的思想转过弯来了?还是担心咱江州与袁州同时发兵?”
此话一出,郑仁杰立即结巴起来。他不知怎么回朱元璋这话。
而一旁的刘伯温看到这情势不对,眼下胡廷瑞还没降呢?真要把他逼急了,他坚守龙兴,龙兴东边的抚州饶州一线还有不少大汉兵力,陈友谅再从武昌率大军顺江而下,这大好的局面说不定又白白葬送了……
刘伯温便立即挪身到朱元璋身边,一边向其使眼色,一边用脚踢朱元璋身前的案几提醒他。
朱元璋见刘伯温向他使眼色,也觉得眼下不宜将胡廷瑞他们逼得太紧,立即是哈哈大笑。这一笑是将郑仁杰笑得更加云里雾里了。
朱元璋立即起身,亲手搀扶起郑仁杰说道:“郑将军不要见怪,我朱某人草莽出身,喜欢与部下开玩笑。没想到郑将军是如此严肃之人,刚才几句玩笑让郑将军无所适从了。我朱某人先向郑将军赔个不是。”
说着便要向郑仁杰打拱作揖。哼!哼!老朱呀!老朱!论演技,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郑仁杰一看,这可使不得,立即再次双膝跪下,向朱元璋说道:“在下刚才失态了,还请吴国公大人恕罪!”
朱元璋看对方打消了顾虑,立即再次将郑仁杰拉了起来。朱元璋告诉郑仁杰,让胡廷瑞放一百二十个心,他别说只提了两个要求,就是提十个要求,他朱元璋也会答应。
不过,朱元璋也给胡廷瑞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将康泰送到江州来。他说要亲自给康泰做思想工作,让康泰诚心归顺。
对于朱元璋这个要求,郑仁杰有些为难了。这万一朱元璋是将康泰骗到江州来将其杀掉,那他该如何向胡廷瑞交待呢?
朱元璋看出了郑仁杰心中的担心。他笑着告诉郑仁杰,我就是听说康泰治理水军相当有一套,想向他取取经,也是真心诚意想请他归降。我既然答应胡廷瑞不杀康泰,就绝不会食言。
郑仁杰还是不敢应承这事儿,毕竟康泰是胡廷瑞的亲外甥。
朱元璋告诉郑仁杰,只要他将这个话带到龙兴胡廷瑞那里就行了。送不送康泰来江州,全凭胡廷瑞自己决断。
其实,朱元璋也是借此事试探胡廷瑞的真正诚意。如果胡廷瑞真的将康泰送来江州,那就说明胡廷瑞投降诚意十足,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前往龙兴受降。如果胡廷瑞不愿意将康泰送到江州来,那此事就另当别论,对龙兴的警惕时刻都不能放松。
胡廷瑞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自郑仁杰回到龙兴之后,胡廷瑞立即命郑仁杰“押”着康泰前往江州。
康泰临行之前,胡廷瑞对他自然是好一番劝慰。胡廷瑞以一个舅舅的身份,讲述了当初他与徐寿辉一起打江山的种种艰辛,又痛斥了陈友谅的见利忘义。胡廷瑞告诫康泰,跟着陈友谅不会有好下场的。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胡廷瑞能有今日之地位,与他的老领导老兄弟徐寿辉是密不可分的。而康泰能在新生代中地位显赫,也跟陈友谅对他的欣赏不无关系。
纵使胡廷瑞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康泰的内心深处还是无法接受背叛陈友谅而投靠朱元璋的事实。只不过,眼下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不得不低头。
康泰心中早有自己的打算,先假意投降朱元璋,他日若有合适机会,再叛逃回陈友谅那边也不迟。
等康泰到了江州,朱元璋自然是对其好生劝慰。这人是个治理水军的人才,如果能收为我用,那是再好不过了。另外,稳住了这个人,就是稳住了胡廷瑞,也就稳住了龙兴。
眼下毕竟还是陈友谅水军占优,而且他又处于长江上游,这江州随时可能被陈友谅夺回去。不过只要将龙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陈友谅水军再强大,他也不敢在没有拿下龙兴的情况下,远征应天。
龙兴就像是一把插在大汉版图内的尖刀,让陈友谅无法顺利施展其能。
1...216217218219220...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