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朱元璋都懒得抬头去看,夹了口菜送到嘴里,边咀嚼边说道:“康茂才,你还知道来呀?”
“奴婢给大人请安!”一个悦耳动听的女子声音响起。
朱元璋心中一惊,什么情况?立即抬头去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直接是把朱元璋给看呆了。
只见一名女子先是半蹲下请安,然后是迈着纤纤细步,向他款款而来。这女子约十八、九岁的年纪,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香娇玉嫩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俱是动人心魂。
朱元璋当时真的是看呆了,本来正在咀嚼食物的大嘴也不动了。因为嘴里有食物,自然也就合不上,那哈喇子也就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许久,朱元璋才回过神来,问道:“你是……”
那女子莞尔一笑,说道:“小女子阇氏。”
朱元璋猛然醒悟,阇氏,那不就是那位令陈友谅不惜重金打造镂金床讨其欢心的阇妃吗?我去!果然是名不虚传,如果说这都不能称之为“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话,那就没有人能配得上这八个字了。
朱元璋再次看向那阇氏,那阇氏再次给了朱元璋一个甜美的笑容。从小没念过书的朱元璋自从有了朱升、刘基当谋士之后,也从他们那里学来不少东西。就刚才阇氏的甜美笑容,朱元璋立即脱口而出了一句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经典: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阇氏出身并不低微,从小受过诗书的洗礼,自然是明白这句诗的意思,立即是掩口而笑、一阵花枝乱颤。
这一笑就更不得了,朱元璋的魂儿都快被她给勾去了。见阇氏被自己刚才引用的那句经典诗句逗开心了,朱元璋决定再显摆一下。稍作思考,朱元璋便篡改了一下李延年的名句,说道:“江畔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一下,那阇氏可笑得更欢了。朱元璋见博得了美人的欢心,自己当然也是很开心,端起酒杯就一口闷了。
明越坡 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时
那阇氏见朱元璋杯中空了,立即上前端起酒壶为朱元璋斟酒,嘴里说道:“奴婢为大人满上。
”
也许是刚才这一杯酒下肚,酒壮英雄胆;也许是朱元璋早就打定了主意,故意喝光了杯中酒,好趁阇氏来斟酒时下手。
朱元璋见阇氏走到了近前,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这绝世美女,立即是右手搂住阇氏的腰,顺势往怀中一带。
只听得“啊!”的一声尖叫,阇氏正好就一屁股坐到了朱元璋的大腿之上。
而阇氏手中酒壶中的酒也洒出来不少。
此时的阇氏一阵惊慌,双颊羞得通红,就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
而在朱元璋眼中,这绝世佳人的玉体横陈在自己大腿之上,再配上那副娇羞妩媚的模样,更像是一个白里透红、令人垂涎欲滴的熟透了的水蜜桃。
当蜜桃成熟时……嘿嘿……
一个是如猛虎下山,一个是欲拒还迎,好一番巫山云雨……
八月二十七日晚上,即将三十六岁的朱元璋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一个晚上……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女人的心,海底针”,陈友谅刚亡,阇氏的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太快了点儿吧!
其实,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康茂才的功劳。
就在充分领会了领导的讲话精神之后,康茂才迅速行动起来,立即在俘获的陈友谅家眷团中找到了阇氏。
康茂才是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忽悠的能力。
在与阇氏的私下谈话中,康茂才先将朱元璋塑造成一个英明神武、高大辉煌的形象。
紧接着,康茂才告诉阇氏,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大战中,朱军方面也有很多将士战死。
因此,当俘获陈友谅的家眷团之后,有不少将领纷纷请命,要为阵亡的将士举行一个隆重的祭奠仪式。
而在这个隆重的祭奠仪式上,包括大汉太子陈善在内的全部家眷团的成员的人头,都将作为祭物,以示对全体阵亡将士的恩恤。
但是这个方案遭到了朱元璋的坚决反对。
朱元璋告诉众将,他与陈友谅之间的较量,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现在陈友谅已死,他的家眷、他的下属都是无辜的,我们不能对他们如此残忍……
然后,康茂才又告诉阇氏。
吴国公大人对她仰慕已久,如果今晚阇氏能在吴国公大人的晚宴上为其斟酒,吴国公大人肯定高兴。
最后,康茂才还不忘补了一句,阇氏去不去为吴国公大人斟酒,全凭她自己作主,绝对没有任何人会强迫她。
不过,如果连吴国公大人这点小小的心愿都不能满足的话,难保那些要求血祭的将领会拿此事说事儿。
保不齐,也会有将领私自杀俘……
说完这些话之后,康茂才将阇氏带到
了一个房间。
房间里珠宝首饰、胭脂水粉、各色衣物一应俱全。
康茂才告诉阇氏,稍后他会将她之前的婢女送到这个房间来。
如果阇氏今晚愿意去为吴国公大人斟酒,就请抓紧时间梳洗打扮……
别看康茂才对阇氏说的话并不多,但句句都是分量十足。
这一番软硬兼施的话,让阇氏不得不仔细斟酌。
阇氏作为大汉皇帝的女人,当然明白去为朱元璋斟酒意味着什么。
陈友谅是当世枭雄,他朱元璋也贵为一方霸主。
可是现在陈友谅已经死了,而朱元璋又对她表达了爱慕之心。
这个时候转投朱元璋的怀抱,于公于私都是阇氏最好的选择。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讲,陈友谅已经死了。
陈友谅一死,大汉也就差不多要亡国了。
难道她阇氏还要为陈友谅守一辈子活寡吗?真那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而是此时顺势投入另一个英雄男人的怀抱,是对自己将来最有利的选择。
于公来讲,自己如果顺从了朱元璋,朱元璋必定高兴。
那么自己完全可以利用与朱元璋亲近的关系,来保全此番被俘虏的陈友谅的家眷团。
其实这才是对已经死去的陈友谅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
。
。
。
。
。
会来事儿的康茂才,在这个晚上安排得第一件事儿是相当漂亮。
那么第二件事儿呢?
康茂才从为阇氏准备的房间里走出来之后,去了另一条战舰。
在这条战舰上的一个房间里,他单独会面了大汉太子陈善。
此时的陈善早已被康茂才从俘虏集中关押地“请”了出来,就被康茂才单独安置在这间舱室里。
陈善自从被俘虏群中单独提溜了出来,就预感到大事不妙。
他们是不是要杀我呀?
当他被单独安置在这个房间之后,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些人究竟葫芦里卖着什么花?为什么要将我单独安排在这里?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了陈善的心头。
这时,门忽然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军官装束的人。
陈善不知道这人是康茂才,还以为这人就是朱元璋呢!
既然这人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也是俘虏自己的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
谁知康茂才笑呵呵地坐到了陈善的面前,操着浓浓的乡音向陈善介绍了自己。
陈善听说眼前这个操着一口湖北乡音的男子就是康茂才,心里的戒备便放下了不少。
陈善以前虽然未跟康茂才见过面,但康茂才这个人他还是听说过的。
康茂才告诉陈善,是吴国公大人特意交待他,让他善待陈善的,毕竟对方贵为大汉太子嘛!
吴国
公大人还说了,他与陈善父亲陈友谅之间的较量,绝不牵扯到其他人。
虽然陈友谅败了,但祸不及妻儿,吴国公大人一定会善待他们这些俘虏的。
康茂才告诉陈善,以后他就住在这个房间。
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外面的兵士去要。
另外,他稍后会从俘虏营中为陈善挑选两个人,作为陈善的仆从。
最后,康茂才告诉陈善,在这条战舰上,他是自由的。
可以去外面的甲板上看风景,也可以去各舱室串门儿。
但是,不能擅自离开这条战舰……
就在康茂才离开不久,果然有两名汉军俘虏来到了陈善的房间。
他们一见到陈善,立即跪下磕头,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向太子请安。
陈善见康茂才果真讲信用,还真给自己安排了两名仆从,心下稍安。
陈善告诉这两名仆从,以后就不要再叫他“太子”了,还是叫他“公子”吧!毕竟现在是朱元璋的俘虏,哪还能称什么“太子”呀!
那两名仆从一听这话,就哭得更加伤心了。
许久,三人的情绪才稍稍平复。
陈善告诉两名仆从,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找外面的兵士去要。
只要是在这条舰上,这些兵士也不会干涉自己的自由,他们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那两名仆从一听,觉得应该去试验一下这话的真假。
反正被关押一天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甲板上透透气,去到处转转。
陈善也有些闷得慌,就依了两名仆从之言,一起去了甲板上。
果然如康茂才所言,他们三人在这战舰上一路畅行无阻,即使从一些朱军兵士旁边经过,也没有任何人理会他们,仿佛感觉他们三人就如空气一般。
三人从船头是一路逛到了船尾。
这时一名仆从见四周无人,便拉了拉陈善的衣角,当陈善望过来之时,这名仆从用嘴角朝舰尾下面的江面撇了撇。
陈善走到舰尾船舷边,探出头循着这个方向望去,只见舰尾拴着两条小舟。
这两条小舟差不多有一丈多长,小舟上备有船浆,随时可以出行。
陈善以为这名仆从是要示意他跳上小舟,划船逃走。
便低声对这名仆从说道:“你看我们左右两边都有许多朱军的战船,我们划不了多远,就会被他们发现的。
”
那名仆从则低声说道:“太子殿下,我的意思不是现在逃走。
我的意思是天黑之后,我们可以从此处上船,然后趁着夜色逃走。
”
另一名仆从听了这话也立即附和道:“我们二人当全力护送太子殿下回武昌继承大统,只待太子殿下一声令下,我们今夜就立即行动。
”
看看两名仆从坚定的
眼神,看看眼前的小舟,想想回到武昌之后可以当大汉皇帝,陈善心动了。
这天深夜,就在朱元璋与阇氏温情缠绵、颠鸾倒凤之际,陈善与两名仆从偷偷从房间里溜了出来。
借着微弱的月光,可以看见甲板上放哨的兵士正在打瞌睡。
三人便蹑手蹑脚地向船尾摸去。
到了舰尾拴小舟的地方,一名仆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拴在腰间,将绳子的另一头则递到了另一名仆从手中。
这名仆从对陈善说道:“太子殿下,我先下去。
等我下去之后,就在下面接应你。
”
陈善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小心!”
那仆从“恩”了一声,便轻轻翻越舰尾护栏,双手抓住那一头拴在舰尾、一头拴在下面江面小舟上的绳子。
随着另一名仆从缓缓放落手中的绳子,那名仆从就缓缓地向舰尾江面上的小舟滑落下去。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
很快,那名仆从就溜到了下面的小舟之上。
他迅速解开腰间的绳子,用力扯了扯。
上面舰尾处的那名仆从立刻会意,迅速收回了绳子。
待绳子全部收回之后,舰尾这名仆从便将绳子的一头绑在陈善的腰间,另一头握在自己手中。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这名仆从的帮助之下,陈善翻越了舰尾的护栏,跟先下去的那名仆从一样,迅速抓住了舰尾那根拴着小舟的绳子,慢慢向下溜去。
上面有仆从缓缓放绳子,下面还有仆从接应,加上自己还抓着绳子向下溜,陈善很快也平安地落到了小舟之上。
最后一名仆从,就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抓住绳子向下溜了,可没有人在上面帮助他放绳子了。
好在下面有两人接应,这名仆从也很快平安降落到小舟之上。
三人全部到位之后,迅速解掉了拴在船头的绳子,两名仆从立即划起了浆,逆水向上划去。
当时正值月尾,月亮就像一根弯钩,但好歹还是有些光亮,勉强能够看见不远处的物体。
两名仆从使劲划船,陈善则在船尾掌舵。
因为江边就是朱元璋的水军大营,还泊着许多战舰,加上又是逆水,三人一口气划了半个时辰,才终于驶出了朱元璋的水军大营的范围。
此时,江边已没有了朱军战船,只有漆黑一片。
眼看着脱离险境,三人是一阵大喜。
陈善亲自提出,他也来参与划浆,大家轮流休息。
两名仆从正准备劝说陈善,以他未来大汉皇帝的身份,不宜干这种划船的粗鄙之事。
忽然,身后响起了嘈杂的呼喊。
三人回头望去,可不得了,有一些星星点点的火光正在江面上向他们这个方向移动。
不用猜,三人就知道肯定是朱元璋的人知道了他们已经逃走之事,现在追上来啦。
眼见着才刚刚驶出敌军水军大营的范围,敌军就追上来了,三人心里是猛地一紧。
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唯有拼命地划船了。
虽然陈善三人比追兵早走一些时间,但是追兵的速度还是更快一些。
毕竟别人人多呀!同样一艘船,你只有两个人划船,别人有八个人划船,那效果能一样吗?
又划了两刻钟,两名仆从已累得满头大汗,双手都有些发软了,行船的速度就更慢了。
可后面的追兵依然没有气力不济、速度减慢的迹象。
眼看着最前面的追兵,离陈善他们的小舟只有十余丈的距离了。
陈善心想,罢了,罢了,看来今天是逃不掉了,还是投降算了吧!
陈善正准备劝说两名仆从,不要作无谓的挣扎了,就听见后面的追兵喊道:“快停下,再不停下我们就放箭
啦……”
那两名仆从听说要放箭了,更是不要命地向前划。
可即使他们两个再拼命,追兵离他们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
后面的追兵也是“说话算话”,见陈善他们并未停下来,便向他们射来了弓箭。
只听得“嗖,嗖,嗖”的破空声从耳边呼啸而过,两名仆从只好低下头、猫在小舟上划船,如此一来,速度是更慢了。
两名仆从生怕船尾的陈善被乱箭射中,立即喊道:“太子殿下,快到船头去,船尾危险。
”
这船总共也就一丈多长,其实船头和船尾又能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在心理作用下,总觉得船头离后面的追兵更远一些,那里就应该更加安全一些而已。
但就是在这种认为船头比船尾更加安全一些的心理驱使之下,陈善立即起身猫着腰往船头移动。
陈善本来是趴在船尾,后面的乱箭其实是很难射中他的。
可是他这一起身,只听得“唉哟”一声,他的大腿之上就中了一箭。
陈善中箭之后,身体一个踉跄,就朝着一名仆从身上扑去,企图让这名仆从帮助他稳住身体。
当然,刚才陈善发出这一声“唉哟”之后,两名仆从都已回过头,知道他中箭了。
按照正常的情况,这名仆从见陈善脚下踉跄,朝他扑了过来,他应该是稳稳地接住陈善。
可是让陈善没有想到的是,这名仆从伸出双手抓住他双臂的同时,并没有帮助他稳住身体,反而是往旁边一带。
这一下,陈善可糟了。
本来身体就有巨大的前冲力,接住他的人再给他加了一个向外带的力,陈善一下子就飞了出去、直奔江中……
这是什么情况?
陈善一下子懵逼了。
是这哥们儿手滑了,不小心将我甩出来了?还是他划浆划得手酸了,根本没有力气接住我?
一下子掉入江水之中,让陈善瞬间清醒了不少。
陈善是会游泳的,但是水性也不是特别好,只能算是一个初级选手的水平。
加上自己大腿又中了箭,一蹬水就觉得大腿生疼,不敢用力。
但是只要游到小舟边,让那两名仆从拉自己上船,还是不至于有生命危险的。
大不了就是让朱元璋的追兵再把我们抓回去嘛!
很快,陈善从水中冒出了头。
此时,他离自己的小舟也就两丈多的距离。
他一边忍着疼痛继续蹬水,一边向小舟上的两名仆从呼救。
可让他意外的是,那两名仆从似乎是当自己是空气,根本就不理会自己的呼救,除了继续向前划船之外,并没有将船向他靠拢。
这是怎么回事?
你说天黑看不见我浮出水面的脑袋,这有可能。
但你们都是聋子吗?连
我的呼救声音都听不见?
还是因为忌惮后面的追兵,这二人也被吓傻了,根本就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陈善也顾不得这么多了,既然他们的小舟没有划过来救援,那就只能靠自己奋力划水去追他们了。
陈善是忍着腿上的剧痛,拼命向前划水,好在是那小舟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也许他们刚才真的是没听见,是在到处寻找自己吧!陈善只好自我心里安慰。
人到了求生的关键时刻,往往会激发出体力巨大的潜能。
大腿受伤的陈善竟然依靠自己的努力,快要追上前面的小舟了,不过此时后面的追兵似乎也很近了。
但陈善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还是先顾眼前,上船再说。
陈善奋力游到离小舟只有四、五尺左右的距离了,这会儿呼救他们应该能听见了吧!只要他们听见了,把手中的浆伸过来,让我抓住,我就得救了……
陈善终于是拼尽全力,一边划水,一边呼救。
这一次,真的有效果了。
那两名仆从都回过头,看向了自己。
其中一名仆从举起浆,朝船尾猫过来,看来,自己得救了。
陈善的努力终于要取得回报了。
他继续忍着剧痛,用脚蹬水,同时伸出手准备去接住那伸过来的木浆……
可让陈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根木浆并没有朝自己递过来,而是朝着自己的脑袋猛击了过来……
陈善只觉得眼前一黑,后面的事儿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随着一串气泡冒出这黑夜中的江面,一代大汉的太子陈善便永远地沉入了江底……
见陈善终于死了,那两名仆从相视而笑。
刚才敲击陈善脑袋的那名仆从对另一人说道:“快点起火把,康大人收到暗号后,就知道我们得手了,后面船上咱们的人就不会朝这么射箭了。
”
那名仆从一边点火把,一边说道:“这次咱们完成了康大人交办的大事,不知康大人会怎么重重奖赏我们。
”
那名敲击者说道:“放心吧!赏金肯定是不会少的,说不定康大人还会提拔我们呢!”
二人是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
原来这一切都是康茂才做的局,故意让这两名汉军降兵去充当陈善的仆从,然后引诱陈善深夜潜逃。
其实他们逃跑的全过程,早在康茂才掌控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不就是杀一个俘虏吗?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大家可千万别忘记了,陈善可是大汉太子,陈友谅死了,他就是大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这次大战可是收降了不少汉军,这陈善只要不死,就是定时炸弹。
万一哪天这些汉军降将私下串通起来,拥立陈善,来一次军事政变,那可就
糟了。
所以,这陈善必须死!
但是,如果明目张胆地杀掉陈善,肯定会让一些汉军降将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朱元璋肚量太小,连一个亡国太子都容不下。
所以,这就是朱元璋面临的难题。
既不能让陈善活下去,又不能杀害他。
那怎么办?会来事儿的康茂才就帮朱元璋解决了这个难题。
再来看看那两名帮助康茂才完成这个重大任务的汉军降兵的下场。
当他们打起火把,停住小舟之后,后面的追兵也很快追了上来。
这二人被带上了康茂才乘坐的战船。
康茂才问这二人道:“陈善呢?”
一人答道:“陈善中箭不慎落水,我们寻了许久也寻不到,肯定是身亡了。
”
康茂才突然大喝道:“你们两个狗东西,连主子都保护不好,还有脸活在世上?”
(本章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