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明越坡 第五百七十九章 杀人灭口
那二人本以为康茂才会赞赏他们的,哪知道康茂才说翻脸就翻脸,一时便不知所措。
就在这二人发愣之际,只见康茂才迅速抽出腰间的佩剑,刺向一人的胸膛。
这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胸口中剑,除了嘴角一边流血,一边说着:“康,康,康……”就一命呜呼了。
另一名仆从立刻反应过来了,康茂才这是要杀人灭口呀!他立即闪身,准备跳入江中逃生。
可康茂才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早有准备的康茂才的卫士立即用长枪刺向了这名仆从……
第二天,八月二十八日,日上三竿的时候,几乎“加班加点工作”了一个通宵的朱元璋才昏昏沉沉地起了床。
此时的朱元璋,感觉是腰膝酸软、浑身无力,走起路来双腿就像灌了铅。
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汇仁肾宝,不然要是来上一瓶,或许能对他当时的疲劳状况有所缓解。
可就是在领导身体状况如此之差的情况下,康茂才一点儿都不让领导省心,他竟然来向领导请罪。
康茂才跪在朱元璋面前告诉朱元璋,因为他看管不力,陈善深夜潜逃。
可是逃跑的途中,陈善中箭不慎落水,随他一同潜逃的两名汉军降兵证实,陈善已沉入水中,无生还可能。
康茂才一时气愤,便杀了这两名跟着陈善一同潜逃的汉军降兵……
朱元璋听了康茂才的汇报,叹了口气,说道:“希望吉人自有天相。
希望陈善福大命大,并没有死!”然后朱元璋做出了重要指示,全力搜救陈善,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绝不能放弃……
嘿嘿!怎么朱元璋的这个指示,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在康茂才全力展开“搜救”工作的同时,朱元璋让人通知一些高级将领,九月初二在他的旗舰上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主要议题就是就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方案,大家一起议一议。
会前,希望大家都充分酝酿好发言材料。
这一次,不光是通知了随军出征的徐达、常遇春、冯国胜、廖永忠、俞通海、郭兴等人,连洪都城的朱文正、邓愈、薛显等人也被通知要求来参会。
经过一天“紧张的搜救”工作,康茂才还是一无所获,但朱元璋并未有半分责怪康茂才之意。
也就是康茂才这次办的这两件事,给朱元璋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从这一天起,朱元璋对康茂才是格外信赖。
比起三年之前的龙湾大战时期,朱元璋对其是日防夜防,有了天壤之别。
假如有立志于在仕途之上有一番作为的兄弟姐妹,请记住,康茂才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但在当时,有没有人向康茂才学习呢?
答案是肯定的。
有多少人向其学习了
呢?
这个难以统计,也无法统计。
但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他们深得康茂才真传,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一位选手就是郭兴。
在上次安丰救援战中,郭兴就试图趁乱解决掉韩林儿,为朱元璋办成一件大事,可惜被天狼特战队将这事儿搅黄了。
但是,朱元璋还是因为这事儿,在心中为郭兴默默地点了个赞。
对于这次康茂才导演的成功案例,郭兴是反复琢磨,认真研习,并深得其思想精髓。
在后来的某一次陪同朱元璋外出过程中,郭兴为自己的妹妹与朱元璋安排了一场巧遇。
郭兴的妹妹本就很有几分姿色,再加上哥哥郭兴的谆谆教导,在那个花好月圆的夜晚,郭兴的妹妹是使尽浑身解数,讨得朱元璋欢心。
从此之后,郭兴摇身一变,成了朱元璋的大舅哥。
郭兴的妹妹后来也被封为郭宁妃。
洪武三年的那次大册封中,郭兴被封为巩昌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排名二十八侯中第九位。
另一位选手就是廖永忠。
洪武三年的那次大册封中,他被封为德庆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排名二十八侯中第十六位。
至于廖永忠的光辉事迹,咱暂且先卖个关子,后文中自会提起。
之所以说这二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不是单指他们封侯时排位比康茂才之子康铎靠前。
而是在那次册封大典中,朱元璋还专门提到了四个人,说这四个人是因为有过失,所以只封他们为侯,要不然,也得封他们为公。
郭兴和廖永忠两个,就位列这四人之中。
至于朱元璋所说的这四人的过失,无非就是不守纪律之类的,并不能算大事。
其实朱元璋说这话的真正目的,还是说这四人功劳较大,比其他的二十四侯功劳更大一些。
但朱元璋说这四人本应封为公,确实是有些夸张了。
那六位封公之人,都是极其牛逼的人物,可不是郭兴、廖永忠之流可比的。
咱不妨将这六位封公之人都列举出来捋一捋。
第一位,韩国公李善长,食禄四千石。
第二位,魏国公徐达,食禄五千石。
第三位,郑国公常茂,食禄三千石。
因为当时常遇春已死,朱元璋为了表彰其功绩,就封了常遇春长子常茂为郑国公,与康茂才之子康铎的情况一样。
第四位,曹国公李文忠,食禄三千石。
第五位,宋国公冯国胜,食禄三千石。
第六位,卫国公邓愈,食禄三千石。
看看这六人,除了李善长,谁不是战功赫赫?岂是廖永忠、郭兴能比的?而排位第一的李善长,那可是相当于刘邦的萧何呀!
n之所以列举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康茂才、郭兴、廖永忠三人都是会来事儿的人,想在仕途有番作为的人,就好好向他们学习吧!
九月初二上午,朱元璋先是率全体将士在湖口的长江边举行了一个重大仪式,祭奠了双方阵亡将士的英灵。
就是死对头陈友谅,朱元璋也在祭奠仪式中对其英年早逝表达了惋惜之情。
至于陈友谅的儿子陈善,朱元璋也在悼词里专门提到了。
说本来是准备带他回应天的,没想到他深夜潜逃不慎落水而亡,最后连尸首都没打捞着……
朱元璋的这一番深情演出,让在场的全体将士是彻底折服。
特别是那些新近投降的汉军,见朱元璋不仅吊唁了汉军阵亡兵士,对于陈友谅父子的死亡还表达了惋惜之情,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新领导那就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呀!今后跟着这种重情义的领导干,那定要“士为知己者死”呀!
“演出”结束之后,朱元璋让一些高级将领踏上了他的新旗舰,军事会议立即召开。
首先,朱元璋对于此番大战中众将的表现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特别是表扬了以朱文正为首的参与了洪都保卫战的诸位将领。
朱元璋告诉众将,要不是洪都的全体将士像钉子一样钉住了陈友谅的大军,为鄱阳湖决战赢得了时间,这次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的。
朱元璋要求在全军范围内迅速掀起一股学习洪都保卫战“钉子”精神的高潮,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优秀品质……
朱元璋一番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表扬过后,大会进入了第二项议程,由洪都保卫战的总指挥朱文正同志向大家作汇报。
汇报的主要议题就是,总结此次洪都保卫战取胜的先进经验。
大都督朱文正清了清嗓子,整理了一下思绪,在众将面前是侃侃而谈。
朱文正先是列举了一串数据,汉军此次围攻洪都城,共投入兵力约六十万。
洪都城内守军不足三万人,即使加上胡美的外围策应部队,也才三万余人。
兵力如此悬殊,但仍能坚守洪都城近三个月,究竟是怎样办到的呢?
朱文正认为,主要应归功于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吴国公大人长年来治军有方,练就了一支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
朱文正告诉众人,自从他去年从徐达将军手中接过洪都城的防务之后,经常下基层、走基层,倾听基层官兵的心声。
有许多官兵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濠州追随了吴国公大人的,而是后来陆续加入到吴国公大人麾下。
这些兵士告诉朱文正,自从他们加入到吴国公大人的军中,发
现自己打起仗来信心比以前更足了。
他们相信在吴国公大人的正确领导下,没有打不赢的战争、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第二,吴国公大人爱兵如子,兵士们都对其报有感恩之心,因此打仗的时候能够不怕牺牲。
在这一点上,朱文正就列举了许多例子。
从赵德胜、赵国旺、牛海龙一直说到了张子明。
当然,为了掩盖张子明的真正身份,达到归功于自己的目的,朱文正并没有说张子明是常遇春派给他的人,而且其他天狼特战队的人这次都是只字未提。
这个张子明,朱元璋也是有印象的。
当他听朱文正说到这小子被俘之后英勇就义之事,也是对其大加赞赏。
朱元璋顺便问了朱文正一句,这张子明生前是什么职务?家中是个什么情况?死后一定要好好抚恤其家人。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
话说朱元璋也就是顺便问了朱文正一句,这张子明生前是什么职务?家中是个什么情况?并叮嘱朱文正一定要好好抚恤张子明的家人。
可是张子明到底有没有家人,老家在哪里,朱文正压根儿就不知道。
朱元璋一下子提出了这些个问题,倒是把朱文正给难住了。
但朱文正毕竟是朱文正,他可是当大都督的人,这个场面还是应付得来的。
为了不露馅儿,朱文正便告诉朱元璋,这张子明生前是他麾下一名千户,是孤家寡人一个。
因为平日里办事比较机敏,这次被朱文正派去应天求援。
朱元璋听说是这个情况,转头告诉身边的刘基,对于张子明的事迹要大肆宣扬,要让全体官兵都向他学习。
紧接着,朱文正又说出了第三条原因。
那就是,众将临危不乱、指挥得当。
朱文正一一列举了邓愈、赵德胜、薛显、赵国旺、牛海龙等将领的英雄事迹,特别是目前还健在的邓愈、薛显二人,朱文正更是好好表扬了一番。
但对于他自己,他却只字未提。
因为朱文正心中清楚得很,表扬这些人就等于是表扬自己,没有我的英明领导,他们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绩吗?
果然,朱元璋对朱文正的发言是相当满意。
朱元璋对众将说道,赵德胜、赵国旺、牛海龙三位高级将领在洪都保卫战中捐躯,一定要优抚他们的家人。
特别是赵德胜,上次在龙湾之战中就立功不小,这次又在洪都捐躯,是不是应该在洪都给他塑个像、建个祠什么的,以示对其的纪念。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最新指示,朱文正表示,他回洪都之后立即办理。
这时,刘基倒提出了一个省时省钱的好方案。
刘基建议朱元璋,这塑像、建祠什么的,得花费不少钱财。
虽然是为了纪念英雄,我们不应该在乎这几个钱,但是眼下霸业还未成,能省的钱还是要尽量节省。
刘基认为赵德胜的名字起得很好,“德胜,德胜”,有“旗开得胜”之意。
洪都城最北边的城门为南宋名相李纲所筑,被称为新城门,也有人称其望云门。
不如就将此门的名字改为德胜门,既纪念了赵德胜,又寓意“旗开得胜”。
朱元璋一听刘基这个方案,大声叫好。
这还真是一个省钱又省时的好方案。
自此,这洪都城最北边的城门就被称为德胜门了。
谈妥了德胜门之事,朱元璋突然话风一转。
他问朱文正,洪都众将士此番都应受到表彰。
该升官的就升官,该奖赏的就奖赏,该恩恤的就恩恤。
可是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他朱文正自己呀?他朱文正此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又该受到什么封赏呢
?或者说,他朱文正此次想要得到什么奖赏呢?
朱文正可没想到朱元璋会当着众将的面问他这个问题。
当时,朱文正心中是一阵狂喜。
他心想,看来叔叔是认可自己在洪都城内取得的成绩的。
只是这么直白地问自己想到得到什么奖赏,而且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文正肯定是没法说出真实想法的。
朱文正当众回禀朱元璋,他深得吴国公大人厚爱,被封为大都督。
就理当为了吴国公大人的霸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次的洪都保卫战,他只是尽到了一个臣子和一个侄子的本分,他哪里还敢讨什么封赏……
朱文正这番虚伪的话,让朱元璋倒是挺满意的。
他心想,这小子倒还是有自知之明,不跟其他将领抢功,这就对了。
这次虽然你保卫洪都有功,但我就是不能奖赏你,我就是要以此来凝聚人心,要让世人都知道我朱元璋绝不是一个任人唯亲之人……
这叔侄二人都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之人。
一个是嘴上说不要任何封赏,但心里恨不得马上就能得到重重的封赏;另一个是嘴上说要奖赏你,可为了维护自己的清誉,其实是不想给侄子任何封赏。
也正是因为二人均是口是心非,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叔侄之间上演了一场人伦惨剧。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言归正传。
说完了洪都方面的阵亡将领的优抚事宜,朱元璋顺带着又说了说鄱阳湖战斗中阵亡的将领。
他让各位带兵将领做好统计,统一上报到康茂才处,由康茂才会同李善长处理好此事。
朱元璋还专门提到了被张定边杀害的陈兆先、宋贵、陈维林三人,说这三人明知张定边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敢上前与其一战,其勇气着实可嘉。
这一次,朱元璋又单单对韩成代其受死一事,采取了选择性遗忘的态度。
说到这里,朱文正又打了个岔。
他打的这个岔直接导致了陈维林从此再也无法回到军营了。
朱文正听说陈维林死了,他十分惊讶地对常遇春说道:“陈维林的功夫我了解呀!纵使那张定边有万夫不当之勇,陈维林也不至于被其轻松挑落江中呀?就算被其挑落江中,也不至于身死呀?何况对方还是一个身带数十处伤、筋疲力尽的张定边呢?”
朱文正反复追问常遇春,这陈维林身亡的消息到底属不属实。
朱文正还跟常遇春分析,有没有可能是陈维林战败了,觉得很没有面子,索性就先隐藏起来,等过个一年半载,别人都不记得这事儿了,他就又回来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陈维林可是有欺骗吴国公大人之嫌呀。
常遇春本来就对
朱文正在洪都城算计我们之事有些恼火,但这事儿又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
这会儿,朱文正又抓住陈维林这事儿不放,常遇春就更加恼火了。
常遇春气愤地说道:“陈维林虽然功夫是不错,但比起那张定边还是差了一大截。
陈维林力战张定边而死,这是众多兵士都亲眼所见的。
怎么到了都督大人口中,好像他是畏罪潜逃呢?”
一看常遇春这恼火的样子,朱元璋连忙当起了和事佬,说朱文正太年轻,有时说话不知分寸,让常遇春不要介怀。
同时,朱元璋也表示,对于陈维林英勇献身的事迹也要好好宣扬。
朱文正见朱元璋都来当和事佬,也立即在常遇春面前“承认错误”。
朱文正说当初在洪都城外,陈维林的部队陷入汉军重围,只有极少数人在邓愈的接应下从进贤门退了回来。
本来他以为陈维林已经死了,没想到陈维林不仅活下来了,还参与了鄱阳湖的战斗。
他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是万分激动的。
可是,听说陈维林在阻截张定边的战斗中,被张定边杀死了。
他实在接受不了陈维林就这么死了这个事实,他是真心希望陈维林还活着呀!
不管朱文正究竟是怎么想的。
反正他这一打岔,陈维林是再也不可能返回军营了。
而朱文正之所以要打这个岔,就是不管陈维林是不是还活着,只要他不再返回军营,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朱文正还是十分忌惮自己当初在洪都与胡涉干的那些出格的事儿,传到朱元璋耳朵里去了。
说完了这些琐事,大会就进行到第三项议程,也是这次会议的最重要的议程,下一步对大汉如何采取行动。
大都督朱文正建议,立即兵发武昌,趁着陈友谅已死,大汉内部群龙无首之际,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时间,争取在年前就将大汉给灭了。
朱文正的这个建议,遭到了徐达、常遇春的坚决反对。
他们二人均认为,眼下经过三十多天的鄱阳湖大战,兵士们已经相当疲累,还是应该休整一段时间。
就算是要兵发武昌,也不宜大规模行动,只需要让武昌方面感到巨大的压力即可。
支持这两种意见的人都有,从人数上讲,两派都差不多。
难道又要让朱元璋来做这个最后的裁决?
不过这一次还真没让朱元璋来裁决。
因为接下来刘基讲了一段话,让绝大多数人都站到了支持徐达、常遇春的这一方。
刘基告诉众人,陈友谅死了,大汉的太子陈善也死了。
可是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还活着,陈友谅的两个哥哥陈友当、陈友直也还活着。
除此之外,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也还
活着。
那么,大汉将由谁继承大统呢?
如果太子陈善没死,由陈善来继承大统是最合乎情理的,也是最能得到大汉内部绝大部分人支持的。
但是现在陈善死了,大汉内部必然会因为由谁来继承大统产生分歧。
陈友谅的两个哥哥陈友当、陈友直都有可能继位大汉皇帝,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亦有可能。
假如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是人老心未老的话,也有可能参与竞争。
也就是说,接下来大汉内部必将因为由谁来继承大统,展开一番明争暗斗。
作为他们的敌人,我们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坐等他们内耗。
假如我们此时去攻击他们,反而会让他们暂时搁置内部的争议,一致对外来抵抗我们。
刘基的话还未说完,朱元璋就站了起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说道:“妙!妙!伯温对时局的分析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
话说刘基的话还未说完,朱元璋就站了起来,对刘基刚才这番话是大加赞赏。
众将一看朱元璋这个态度,就已经明白了,对武昌方面肯定是要暂时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了。既然朱元璋都说刘基的这个办法妙,众将自然少不得要跟着吹嘘一番。
刘基所说的这些,都只是从军事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刘基与朱元璋还私下从政治方面探讨过这个问题。
刘基告诉朱元璋,眼下宜早日返回应天。一方面是要防备东边的张士诚趁虚而入,另一方面则是要回应天办一件大事。
刘基所说的这件大事,就是上表滁州的韩林儿,让其尽快册封朱元璋为吴王。
早些年间,朱元璋刚攻下集庆之时,就有意称吴王。后来在以李善长为首的亲信的劝阻之下,朱元璋改变了主意,只是找龙凤政权讨了个吴国公的封。
再后来,朱升老爷子被朱元璋请到应天之后,给朱元璋定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这些年来,朱元璋也基本是按这九字方针行事的。
可是这一次,刘基又为什么要建议朱元璋赶紧回应天称王呢?
正是因为形势的发展太快、太喜人了!
要是在一年之前,刘基绝对不会劝朱元璋称王。可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安丰失守、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龙凤政权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到了这个时候,韩林儿那“小明王”称号的号召力也已经很有限了。基本能忽悠来的人,都已经被他忽悠来了。以后想要靠韩林儿的“小明王”这块金字招牌,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陈友谅死了。陈友谅一死,大汉基本也可以宣告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
正所谓“乱世起,明主生”。陈友谅一死,以前大汉统治地盘上民众对大汉的信仰就轰然倒塌。在这个短暂的信仰真空期,正是朱元璋称王的最佳时机。倘若不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由其他人来填补了陈友谅死去后的信仰真空期,就相当于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不管大汉方面将来是由谁来继承大统,朱元璋兵进武昌、剿灭大汉是迟早的事儿。但是,朱元璋是以吴王的身份灭汉,还是以吴国公的身份灭汉,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1...244245246247248...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