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就在察罕帖木儿组建私人武装不久,他的姐夫,也就是扩廓帖木儿的生父赛因赤答忽也带着人来投奔了他。再后来,扩廓帖木儿也入了军,自此,在这支元军的地方武装中就有了“一个儿子两个爹”的趣闻。
之前提到过,察罕帖木儿的这支地方武装是当时元廷非常依仗的两支地方武装之一。那么另一支地方武装又是谁呢?
另一支地方武装的组建者名叫答失八都鲁,其先祖孛罗带,最初为元太祖铁木真宿卫,后来随元太宗窝阔台灭金,戍卫河南。
孛罗带的后世子孙多有战功。红巾军起义之后,答失八都鲁以世袭万户、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的身份出川,在襄阳、荆门等地大破起义军。元顺帝遂命令答失八都鲁参与了剿灭韩林儿、刘福通的诸多战斗,逐渐成了中原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元军力量。
由于答失八都鲁的出身家族比察罕帖木儿的家族更加高贵,因此战功比察罕帖木儿少的答失八都鲁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奖赏。由此,这两支重要的地方武装之间存在不少嫌隙,甚至互相发生摩擦。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答失八都鲁在与刘福通的作战中经历了一场大败,答失八都鲁忧愤而死,其子孛罗帖木儿继承了其兵权。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察罕帖木儿被红巾军降将田丰所杀,扩廓帖木儿自此执掌了养父兼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兵权,成为了这支元军地方武装的新领袖。
自此,这两支元廷地方武装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从父辈延伸到了下一代。双方的争斗,也更加激烈。在斗争的过程中,二人也逐渐卷入了元顺帝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政治斗争中。
孛罗帖木儿成了元顺帝倚重的力量,而扩廓帖木儿则成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倚重的力量。
就在今年三月,朱元璋刚刚灭了大汉之际,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迫使元顺帝下达诏书,解除了孛罗帖木儿的职位。孛罗帖木儿见了此诏书,当即勃然大怒,宣称皇帝遭受胁迫,他绝不奉诏。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见孛罗帖木儿不奉诏,正合他意,立即带兵亲征孛罗帖木儿,并命令扩廓帖木儿率军一同讨伐孛罗帖木儿。接到皇太子的军令,扩廓帖木儿于五月份欣然领兵前去助阵。
战争一直持续到七月份,双方互有胜负。就在紧要的关头,没想到元
大都守将也速突然宣布归附孛罗帖木儿,并迎孛罗帖木儿入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不得不退兵冀宁,而扩廓帖木儿也不得不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河南。
而入主大都的孛罗帖木儿立即被元顺帝晋封为右丞相。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朱元璋瞅准时机,派李善长去联络了扩廓帖木儿父子。此时对于扩廓帖木儿父子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扳倒右丞相孛罗帖木儿,至于农民起义军,眼下他们哪有心思去顾及呀!
恰巧在这种时候,与自己在前线成对峙之势的农民起义军主动来示好,扩廓帖木儿父子哪有拒绝的道理。就这样,扩廓帖木儿父子与朱元璋达成默契,双方互不用兵。
在这里,再插一个题外话。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着实是不好记,其实他还有一个好记的名字叫做王保保。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应该都还记得赵敏吧!书中赵敏的原名是敏敏特穆尔,她的父亲正是察罕帖木儿,不过那个“汝阳王”的封号倒是虚构的。书中也提到了赵敏的大哥王保保,正是朱元璋此次派李善长去联络的这个人。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本书后面就只提及“王保保”这个名字,不再提及“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了。
朱元璋与王保保达成了默契,徐达和常遇春也就可以从庐州撤出来了。那徐达和常遇春究竟去了哪里呢?
本来我以为朱元璋要很快对张士诚有动作了,但问了朱老爷子和刘伯温才知道,徐达、常遇春二人同时被派去了西线。
这就让我有些不解了。西线有朱文正坐镇,大汉已被灭,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都已归隐,而且邓愈一路向西南方向用兵,形势发展很喜人。按说西线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只需要搞好民治,稳住局势,剿灭小股大汉的残余势力及各地的匪帮即可。哪需要将徐达、常遇春这两张王牌都派到西线去呢?朱元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要用大炮打蚊子?
幸好还有朱老爷子和刘伯温二人为我答疑解惑。
问题就出在了朱文正的身上。
话说按察使李饮冰大人带着几个随行官员、随行卫队及盖着朱元璋吴王印的任命文书,坐着应天特派的官船从应天出发,逆长江而上,在湖口进入鄱阳湖,然后由鄱阳湖入赣江,终于是在六月初抵达了洪都。
李饮冰是朱元璋称吴王后任命的第一位按察使,那可是相当于钦差大臣,沿途所到之处自然是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可是令李饮冰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洪都,一切就大不相同咯!
其实,李饮冰来洪都之前,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此次去洪都就是奉朱元璋之命,随时监督以洪
都为中心的西边的各级官员,特别是要监督好大都督朱文正。这到了洪都想要正常开展各项工作,自然是不容易的,毕竟朱文正是大都督,算是自己的上级。自己去监督他,他自然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但是,李饮冰也仔细想过了,自己有朱元璋的任命文书,朱文正就是再不待见自己,至少这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维持下去的,不至于没到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就跟自己扯破脸皮吧。
真要是到了那种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李饮冰肯定是会百般谨慎,甚至可能人先撤出洪都,防止朱文正狗急跳墙,干出什么杀人灭口的勾当。
(本章完)





明越坡 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
虽然李饮冰是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是那朱文正却还是让李饮冰大感意外,因为这朱文正不按常理出牌。说来也不奇怪,朱文正要是一个按常理出牌之人,能以不足三万人马在洪都顶住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八十多天?
由于从应天远道而来,李饮冰及随行几位官员、随行卫队自然还是带了不少行李的。船在洪都章江门外码头靠了岸,李饮冰与几位随行官员一合计,还是先拿着朱元璋下达的任命文书去拜会朱文正。待在洪都城内落实了按察使衙门的办公地方之后,大家再将行李物品搬入城中。
按照李饮冰及几位随行官员的估计,朱文正看到朱元璋的任命文书之后,即使再磨蹭,寻找一处按察使的办公衙门,顶多也就三、五天的时间。
至于落实办公及住宿地点之前,他们几个就只好先暂时住在船上了。等一切落实到位之后,再让这艘官员返回应天复命即可。
朱元璋派李饮冰来洪都当按察使之事,自然是下发了正常的公文知会了洪都方面。也就是说,在李饮冰等人到洪都之前,朱文正已经知晓了这事儿。
朱文正当然也是知道李饮冰的身份的。接到应天来的公文之后,朱文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叔叔朱元璋派个李文忠的堂叔来洪都是什么意思?这人是来故意挑刺的吧?
当李饮冰及几位随行官员登岸来到大都督府门前之时,自然是被门口的卫兵给挡住了。李饮冰立即告诉卫兵,他是吴王派来洪都的按察使,让卫兵去通报大都督一声,他们要见大都督。
那卫兵早已收到了朱文正的“命令”,听说来人就是按察使李饮冰,立即告之李饮冰他们,大都督已出城巡查军备去了,让他们改日再来。
李饮冰没想到这刚来洪都就如此不顺,连朱文正的面都见不着。见不着朱文正,就没办法落实按察使办公衙门之事,不落实按察使办公衙门,他们几个人就只能继续住在船上。如果不想住船上,那也行,那只能先在洪都城找间客栈住下。
这堂堂按察使大人住在客栈,安全问题咱暂且不谈,这费用问题想找朱元璋报销肯定是不可能的。找朱文正报销,那还得看朱文正的脸色。如果朱文正真给他报销了,他以后还怎么监督朱文正?
没办法,李饮冰只好与几位随行官员继续住在这官船之上。一连三天,每天上午李饮冰都与几位随行官员去大都督府门前打探消息,得到的回复均是大都督还未回府,让他们改天再来。问卫兵朱文正什么时候能回来,卫兵也说不知道。
李饮冰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对劲儿,那朱文正是个什么德性李饮冰还是比较清楚的,这家伙从来就不是一个“先
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之类的人物,怎么可能外出巡查这么多天呢?
当天下午,李饮冰便在卫兵队长的建议下,与几位随行官员换上便衣,扮作普通民众再次入城。这一回,他们可没去大都督府,而是去了一间茶馆儿。
这古时候,茶馆儿可是个好地方。三教九流之辈,什么人都有。正是因为人去得多、人去得杂,因此茶馆儿便成了一些小道消息的来源地。
有些茶馆儿的老板为了让自己的生意兴隆,故意请一些有头有脸人物的仆从、下人之类的来自己的茶馆儿免费喝茶,借这些仆从、下人之口传播一些小道消息。
因为这些仆从、下人的身份特殊,传播的消息往往是八九不离十。因此,这些茶馆儿便有了一些忠实的顾客,用现代的话说,那是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有了一家如此,其他家便纷纷效仿。因此,一些达官贵人家中的仆从、下人什么的到茶馆儿去喝茶都是免费的。甚至有些老板见他们来了,还时不时封个红包什么的。
正是因为茶馆儿成了当时的消息传播器,李饮冰便与几位随从官员扮作普通民众去了茶馆儿。他们主要是想在茶馆儿里,看能不能打探到朱文正的确切消息,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下洪都的民情及吏治。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李饮冰此次带来的卫队长,就是拱卫队李文忠的亲信屠性。当年郭天爵入应天找彭氏,正是被屠性带着人抓获。幸亏朱文正及时出现,杀郭天爵灭了口。
屠性本来就是李文忠在拱卫队中的亲信,加上上次郭天爵事件,一个好好的立功机会被朱文正给生生搅黄了,他对朱文正可是恨之如骨。
此次李饮冰前来洪都,特意请示朱元璋,让屠性充当了自己的卫队长,而且卫兵全部由屠性在拱卫队中挑选。朱元璋对李饮冰的这个要求也能理解,毕竟是去外面干一件棘手的工作,不带几个信得过的人跟着去,工作局面是很难打得开的。
屠性既然是拱卫队出身,搞情报工作可是有一手的。利用茶馆儿消息源丰富的特点,去茶馆儿打听消息,也是屠性以前经常做的一项工作。
在茶馆儿里混了一下午,直到快关闭城门时,李饮冰等人才迅速出城,回船上休息。
这一下午,李饮冰可是收获不小,朱文正与胡涉在洪都城干得那些破事儿,基本是让李饮冰他们都掌握了。而且他们也打听到可靠消息,朱文正这几天根本就未出过洪都城。
到了这个时候,李饮冰终于是明白了,朱文正为什么对他避而不见了,就是故意让他这个按察使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李饮冰与几位属官及屠性一商议,决定明天让大家
分头入城去茶馆儿打听消息。对于朱文正与胡涉干的那些破事儿,要力求能打听着正主儿,然后再想办法与正主儿会面,如果能得到正主儿签字画押的证词,那就更妙了。
考虑到这些人可能不敢指证朱文正,如果有必要,可以先把这些人带回应天保护起来。
另外,李饮冰明天一早还是带几名卫兵,继续先去大都督府“报到”。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假如明天不去大都督府“报到”,朱文正一定会觉得奇怪,说不定就会派人来打探自己的行踪。那样一来,自己好多工作就无法秘密开展了。
如果每天上午按时去大都督府“报到”,就会起到很好的麻痹朱文正的作用。朱文正肯定不会想到,这按察使衙门还未在洪都城内正式“开张”,却已经开始正常运转了。
而这些打探情报之事,要充分利用屠性及其带领的拱卫队员的专长,让他们冲在调查取证的最前线,而那几名随行官员则主要是分布在每个“行动小组”掌控大局。
从六月初一直到七月初,李饮冰是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地去大都督府拜访朱文正,可得到的答复总是朱文正未在大都督府中。连大都督府的看门卫兵都觉得这朱元璋派来的按察使大人就是一傻冒儿,朱文正就更没把这李饮冰放在眼里了。
到了七月初五,李饮冰终于决定要跟朱文正摊牌了。
一是李饮冰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朱文正在洪都城内强抢民女的证据。由被害人或者其亲属签字画押的证词都弄了七份,还有两名关键证人已被屠性派人秘密送回了应天。
二来,李饮冰此次从应天带来的盘缠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再不入洪都城,他们这帮人就得饿肚子了。当然这些盘缠并不是李饮冰私人掏的腰包,而是从应天出发之前领取的公款,相当于现代的“预借差旅费”吧!
还有第三点就是,他们已经打听到确切消息,大都督朱文正将与七月初五这一天去进贤门外踩点儿。
朱文正去进贤门外踩点儿?难道又是准备去祸害哪家的良家女子吗?
大家千万别误会,这一次朱文正去踩点儿还真是去办件正事儿。那是因为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朱文正准备在进贤门外举行祭祀。
一年前,朱文正在这里与陈友谅的大军鏖战了近三个月,双方共计有十多万人在这场大战中丧生。在中元节这个十分传统的节日里,朱文正决定要亲自主持祭祀,祭奠死在战场上的孤魂野鬼,为洪都百姓祈福。这也是他提升自己形象的一件重要事情,所以他决定慎重对待,提前去踩一踩点儿。
而进贤门算得上是去年那场大战中最惨烈的交战地,死在进贤门外
的孤魂野鬼应该也是最多的。将祭祀地点定在进贤门外,也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本来朱文正这次去踩点儿并未声张,怪只怪茶馆儿的消息源实在是太广了,就这么一次小行动,愣是让屠性给打听着了。
得知了朱文正将在第二天上午出进贤门的消息,李饮冰等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七月初五一早,李饮冰就带着众人在进贤门外候着。
约辰时时分,朱文正坐着轿子在一队官兵的护卫之下出了进贤门。
(本章完)




明越坡 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
话说李饮冰探得了朱文正将在第二天上午出进贤门的消息,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七月初五一大早,李饮冰便带着众人在进贤门外守株待兔。
约辰时时分,李饮冰见朱文正的轿子出了城门,立即带人迎了上去。
朱文正的卫兵一看李饮冰等人身着官服,而且指名道姓是在此拜访大都督的,只得让队伍停止前进,并立即报告了轿中的朱文正。
朱文正此次出门坐着轿子,只带了少量卫兵,已经算十分低调的了,就是为了防止遇上李饮冰。可没想到刚出进贤门,李饮冰竟然在这里等着了。
到了这个时候,朱文正也没办法了,只得下轿。
朱文正好歹是大都督,虽然论起辈份来,李饮冰算得上是朱文正的长辈了,但是李饮冰还是得按规矩带着众人立即跪拜朱文正。
朱文正立即是假惺惺地搀扶起李饮冰,并惊讶道:“按察使大人什么时候到的洪都?”
李饮冰在心里骂了句娘,但还是满面堆笑地对朱文正说道:
“回大都督,下官一个月前就到了洪都。下官每天去大都督府门前拜访,只因都督大人日理万机,出城巡查去了,始终未能见得都督大人一面。
不过今日凑巧,下官正准备进城,听说都督大人刚好又要出城公干,这不正好就赶上了嘛!
这一个月来,下官只能带着众僚属住在应天派来的官船上。实不相瞒,下官从应天带来的盘缠也不多了。要是再见不着都督大人,不能进入洪都城开署置事,恐怕下官与众位僚属就要流落洪都街头咯!
今日既然见着了都督大人,还请都督大人立即安排按察使开署置事!”
说完,李饮冰再次跪在朱文正面前,并同时递上了盖着朱元璋吴王官印的任命文书。
到了这个时候,朱文正不得不接过这份正式任命文书了,一旦接过了这份文书,那就得负责李饮冰这一行人正常的办公及生活需求。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朱文正也不能再耍什么花招啦。只能安排一名随行官员带着李饮冰等人入城,去为按察使衙门开署置事协调各项工作。
就在李饮冰跪在地上大呼:“谢都督大人!”之时,朱文正又对李饮冰说道:“李大人,洪都城内官署衙门用房紧张,目前空置的房屋也不多了。只能暂时委屈一下诸位了,让诸位挤一挤了。”
有的住就好,总比住在官船上强。关键是自己没有盘缠了,想住船上就得饿肚子了。李饮冰立即是再次向朱文正表示了感谢。
朱文正让李饮冰等人起身之后,便告之李饮冰他们,他还有公干,就不能陪他们了。
李饮冰等人是立即恭送朱文正。
直到朱
文正走出约一百步远了,他又突然让人叫过刚才那名准备带李饮冰入城的随行官员,在他轿前私下交待了几句。至于朱文正对这名官员说了些什么,由于李饮冰他们隔的太远,也是没有听见。
那名朱文正的随行官员对朱文正一阵点头哈腰之后,立即回来带着李饮冰一行入城。在城中经过了七弯八转,在一处十分偏僻的角落里,终于是停下了。
那名朱文正的随行官员指着眼前这一处小院子说道:“按察使大人,眼下洪都城内空置的官产也就剩下这处了。只能让各位先委屈一下了。”
这处院子的大门上着锁,透过门缝看过去,院子里长满了杂草,门窗柱子都是相当破败。虽然与李饮冰等人心目中预想的按察使衙门高端、大气、上档次相差甚远,但眼下也只好将就了。
只是这大门上着锁,总不能让他们破门而入吧?
那名随行官员立即笑着跟他们解释,他这就立即去拿钥匙,并安排人员来将这院子打扫一下。他就是先带着众人来看一下这个地方,反正李饮冰他们还得上船去取行李的,在李饮冰他们取回行李之前,他肯定会先拿来钥匙将门打开的。
不过,这名随行官员还是告诉李饮冰他们,由于剿灭大汉残余势力的任务繁重,洪都城内已没有多少兵力了,因此就没法派人帮李饮冰他们去船上搬行李了。
听了这话,李饮冰心中那个气呀!李饮冰暗想,好歹自己也是朱元璋亲自任命的按察使,在这洪都城内也是能排得上号的人物。奶奶的,连个帮着搬行李的人都没有!朱文正,你狗日的太不像话啦!
好在是自己还带了十多人的卫队,要是没有屠性他们跟着来洪都,李饮冰和几名随行官员这次就得客串一回码头的扛包工人咯!
那名朱文正的随行官员号称去取钥匙,先走了之后,李饮冰与众人围着这破败的小院子转了一圈儿。众人也是愤愤不平,就他们刚才转的这一圈儿,就知道这小院子不大,别说办公了,就他们这么多人住里面都显得拥挤。
李饮冰不由得在心心暗暗发誓:朱文正你狗日的等着瞧!老子李饮冰这次不扳倒你,老子就不姓李!
如果说在按察使办公衙门地点的选择上,朱文正是故意刁难了李饮冰他们一回的话,接下来朱文正的一系列动作,简直是让李饮冰不得不提前与他扯破脸皮。
就在李饮冰他们疲惫地住进那所偏僻、窄小的院落的当晚,朱文正在大都督府召集洪都城内的军政要员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当然,这个会议并未邀请李饮冰他们参加。
朱文正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各级官员不能为李饮冰他们的
按察使衙门提供任何方便。李饮冰他们有任何要求,各级官员必须在得到朱文正允许之后,方可进行。
比如李饮冰他们的按察使衙门运转起来之后,总得需要一些办公经费吧!那行,当李饮冰的人来找相关部门申请经费的时候,先得去找朱文正审批。
比如李饮冰他们这些人得领俸禄吧,他们自从离开应天之后,就未领过俸禄,现在应该补好几个月了。当李饮冰的人去领取按察使衙门众人的俸禄之时,也是先得去找朱文正签字。
比如按察使衙门运转起来之后,一些关于吏治、司法方面的问题,得向按察使衙门报告。但是洪都城内各级官员自从接到了朱文正的指示之后,都是绕过按察使衙门,当按察使是空气。
也就是说,李饮冰在洪都开展工作的初期,是没有一个洪都的官员鸟他们的。而且按察使衙门想去找其他任何部门办事的时候,别人都是让他们先找大都督审批,或者是此事要报告大都督后才能给他们答复。
显然,朱文正在洪都城内如此对待李饮冰是十分不妥的,至少在这程序和制度上是不合法的。李饮冰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立即给朱元璋写了个报告。因为当时朱元璋还未称帝,我们暂时只能称李饮冰写的这个东西是个报告,还不能称之为奏折。
李饮冰在这个报告之中历数了朱文正在洪都强抢民女的诸多事实,对朱文正在洪都城对按察使衙门工作的各项掣肘也是写了个清清楚楚。
李饮冰让屠性亲自带着他的这份报告,还有那些受害人签字画押的证词,火速返回应天交给朱元璋。李饮冰交待屠性,如果朱元璋不相信,可以安排那两名先期送回应天的关键证人与朱元璋见面,以接受朱元璋的质询。
为了赶路,屠性都没选择走水路,而是一路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应天。当朱元璋接到李饮冰的这份报告及那些证词之后,是气得当场拍了桌子。
1...258259260261262...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