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从嘉定州去嘉兴也就两天的路程,但是我们从应天过来是走的水路,这马匹的预备当然得靠偰斯大哥了。
十一月初五一早,我们便上路了。十一月初七傍晚,我们便赶到了陈维林的新宅子。陈维林偌大的一处宅子,当时就住了他和马悦,还有几个下人,我们的到来,正好可以给他增添人气。
看着即将大婚的陈维林是春风得意,我们都替他高兴。
第二天,沈大哥也赶到了嘉兴。这一次,他的团队可是相当庞大。由于苏州知府亲自到场,苏州府那边好些官
员也顺便给了沈大哥这次面子。
那苏州知府与嘉兴府这边好些官员有交情,嘉兴知府是亲自将那苏州知府接到自己府上去暂住了。其余同来的许多官员,绝大部分都被嘉兴府这边的好友给接洽了,只有少数几人是住在了驿馆。
这下也好,这住宿饮食都不用我们安排了,也省了不少事儿。
由于那嘉兴知府看着沈大哥与苏州知府的关系实在不一般,因此便在邀请苏州知府的同时,一并把沈大哥也邀请过去了。沈大哥本来就有结交这些达官贵人之心,自然是欣然同往。
十一月初九的婚礼现场那是相当热闹。毕竟有嘉兴知府和苏州知府同时到场,想不热闹都不行,那些嘉兴府和苏州府的大小官员岂肯放过这个与领导亲近的绝佳机会?这一回,陆老爷子可是高兴坏了。如此大的场面,实在是大大超出他的预期了。
大婚之后的第二天,沈大哥就陪着苏州知府及其一众官员回苏州了。偰斯大哥自然也不宜在嘉兴长时间逗留,毕竟是一州之主了,长时间不在岗也是不行的。
我们几个当然是准备先帮陈维林处理一下大婚之后的诸多事宜后,再返回应天。考虑到偰斯大哥的安全问题,毕竟他此次跟我们来只带了两个跟班儿,我便让张天赐、吴成照先随偰斯大哥回嘉定州。我们几个在嘉兴帮陈维林处理一些事情之后,会立即去嘉定州与张天赐、吴成照他们两个会合。
陈维林与陆可馨婚后是恩恩爱爱,我们也替他们两个高兴。离开嘉兴之前,我们让陈维林明年回应天一趟,应天还有好多兄弟想补喝他们二人的喜酒呢!
一路无话,我们一行回到应天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初了。
就在我们回到应天后不久,李文忠突然秘密从浙江前线回到了应天。马上就要过年了,李文忠突然回来干什么?
可以肯定,李文忠不是大老远跑回来给朱元璋拜年的,他是来将悬崖边的朱文正给彻底推下去的。
对于李文忠的不召而至,朱元璋也颇感意外。
李文忠此次回来,还带了两名东吴军的俘虏。李文忠告诉朱元璋,他从这两名俘虏口中得知了一个重大信息,朱文正曾在鄱阳湖大战之后派人去苏南张士诚的地盘儿买盐,然后将这些盐拉回去在洪都高价售出,以赚取差价。
听闻李文忠报告的这个消息,朱元璋不禁对朱文正破口大骂起来。
骂了一阵过后,朱元璋问这两个俘虏,他们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这两个俘虏告诉朱元璋,他们当初是通州(今江苏南通)的张士诚驻军,那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攻打这个地方。
因为通州盐场产的盐品质上乘,古时就有
“通州白盐,甲诸天下”之说。为了控制这么好的资源,张士诚便派兵控制了通州的盐场,这两个俘虏当时就是看守盐场的兵士之一。
就在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十月,有一队商船从长江上游开到了通州盐场,买了许多上等白盐。
由于从购盐到装船返航,还得有一段时间。闲着无事,这些购盐的人为了讨好他们这些看守盐场的兵士,便天天请他们喝酒。这酒一喝,双方的感情就拉近了,渐渐也就无话不谈了。这些购盐的人告诉他们,他们将把这批盐拉到洪都去赚大钱。
这些兵士就有些不懂了,说洪都是朱元璋的地盘儿,从通州过去还很远。而且在常州还有朱元璋的重兵在江上盘查,防止张士诚的人马渗透,你们这么大的商队,如果不出些血本儿,那些盘查的兵士怎么可能让你们来去自如呢?要是真下了血本儿,即使你们在洪都卖了高价,估计也赚不了几个钱。
这些买盐人的也是因为与这些兵士聊得熟络了,便悄悄地告诉这些兵士,他们其实是大都督朱文正手下的人。他们拿着盖有大都督印的文书,这些盘查的官兵哪敢为难他们?
听了这话,那些看守盐场的兵士可是吓了一跳。这些买盐人分明是自己的敌人嘛!现在还在一起喝酒聊天,似乎是不大合适。
那些购盐人见这些兵士紧张的样子,赶紧安慰他们,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他们就是来买盐的,不是来交战的。
经过一番解释,再加上又有几杯酒下肚,看守盐场兵士的情绪才算缓和下来。
后来,因为通州被朱元璋攻占了,他们二人也就随大军渡江到了浙江战场。再后来,他们二人在与李文忠部的交战中被俘了。
听了这两个俘虏的交待,朱元璋立即派人去将常州的汤和召回来。他要让汤和亲自调查一下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有没有朱文正的人拿着朱文正的批文,从他的常州防区经过。
如果汤和查实确有其事,那就说明这两个俘虏说的完全是实情。那么朱文正不仅是违背了他下达的不准去敌占区通商的禁令,而且很有可能与谢再兴早有勾结,李饮冰所说的“勾结叛逆,意图谋反”就更像是真的了。
汤和是腊月二十八赶回的应天,朱元璋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去年十月,是不是有朱文正的人从你防区经过,去通州买盐了?
汤和闻听此言,心中一惊。要说这事儿他是知道的,不过他当时并不在场,是事后才得知的。当时,朱文正的人从他的防区经过,自然是被盘查的官兵给拦下来了。
朱文正的人立即拿出了盖有大都督官印的批文。那盘查兵士的领头人也就是个
百户,见了朱文正的批文,一时也不敢作主,只好告诉朱文正的人,让他们先泊船休息片刻,他立即去禀报上级。
站在这个百户的立场,他这么做也不算错。虽然是有上级的命令,不得随意通过防区,但别人可是持有大都督的批文,还是禀报上级,让上级作主得好。
可是朱文正的人却不干了,一位领头模样的人见这名百户不肯放行,当场就发飚了,不仅是踹了这百户一脚,还开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了!大都督的批文在你眼中成白纸了?你去禀报上级,禀报哪个上级?就是将你们汤将军叫来,他也得归大都督管!他还敢与大都督作对不成?”
那百户挨了一脚,立即被对方这股阵势给吓到了。
(本章完)





明越坡 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
话说汤和麾下那负责盘查的百户挨了一脚,立即被朱文正手下这帮人的这股阵势给吓到了。
那百户思忖着,的确如对方所说,汤将军都得归大都督朱文正管,自己还是少管闲事算了。朱文正的人通过防区之后,这名百户立即向上级做了汇报。就这样,层层汇报到了汤和这里。
汤和当时心想,反正朱文正的人已经过去了。这事儿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要是自己真去较真儿,去向朱元璋报告此事,朱元璋也不一定会拿朱文正怎么样,毕竟那可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况且这样一来,自己反倒落了个喜欢打小报告的恶名,而且还是打了自己上级的小报告,这名声就更不好了。
后来,朱文正的人从通州返回,汤和手下的人也自然是没敢多问。汤和只是从兵士那里得报,朱文正的人拉了几大船物资回去了,至于具体是什么物资,他们也没敢问,更没敢检查。
这会儿,汤和听朱元璋猛然间这么一问起,总算是明白了,当初朱文正是去做私盐生意了呀!想到这些,汤和自然是将当时朱文正的人通过防区的事情如实相告。
汤和还告诉朱元璋,当时刚刚取得鄱阳湖大战的胜利,陈友谅也被杀了,他估摸着那个时候朱文正应该是与朱元璋在一起的。朱文正的人从他里这经过,虽然只是拿着朱文正的批文,但很可能是朱元璋首肯的,只是因为朱元璋不在应天,没办法出具盖有吴国公印的公文而已。
也正是因为他当时是这么推测的,也就没有就此事继续向朱元璋报告。再加上不久之后大军返回应天后,立即攻取张士诚的通州、泰州、高邮、淮安等地,他为了配合大军作战也在江南虚张声势,事情一多,就将这事儿给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嘿嘿!你看看这汤和,多会说话。三两下就将此事与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水平。
朱元璋虽然恼火汤和未及时向他报告此事,但人家汤和说得还真是有道理。当时自己真的是跟朱文正在一起,别人将朱文正的私自行为当成是他朱元璋首肯的,也是说得通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朱元璋是最烦心的了。如果说朱文正自从死了爹之后,他就相当于朱文正的爹的话,那这朱文正真是个坑爹的货。
朱元璋遂对汤和说道:“鼎臣啊!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好几年没跟家人一起过年了吧?今年就在家里过了年再回常州!”
听说可以在家过年,汤和立即是给朱元璋跪下道:“谢吴王体恤!”
朱元璋对他摆了摆手说道:“免啦!免啦!你我是多年的兄弟啦!不要太客气!不过今后有什么重要的事得及时跟我通个气呀!好
多事情,你这个老兄弟得帮我把关哪!”
汤和当然明白朱元璋这话的意思,这明显是在责怪他当初未及时向朱元璋汇报此事。汤和立即满脸堆笑地说道:“吴王说的是!在下一定谨遵教诲!”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的农历蛇年春节,是朱元璋过得最不开心的一个春节了。按说这一年,他刚刚灭了大汉,又夺占了张士诚的大片江北重地,还与元朝的实力派人物王保保达成临时停战协定,这都是重大成果呀!
可即使有这么多高兴事儿,还是让朱元璋高兴不起来。因为朱文正的事儿实在是让他太心烦了。
如果就此拿下朱文正,那就意味着当初提拔朱文正就是个巨大的错误。
如果不拿下朱文正,这小子指不定日后还会干出什么事儿。强抢民女、倒卖私盐、阻挠按察使的工作,这要是放在普通人,都是可以治死罪的。但考虑到他的父亲死得早,就留下了这么一根独苗,这此事儿可以忍了。
但是,他竟然勾结叛将谢再兴,这似乎又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就在朱元璋对朱文正之事举棋不定之际,李文忠是彻底再加了一把火。
朱元璋既然让汤和过完年再返回前线,对李文忠自然也是这么说的。
就在李文忠准备出发的前一晚,他来吴王府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见外甥来辞行,虽然心情一直不好,还是勉强挤出几丝笑容。
李文忠与朱元璋说过了几句客套话之后,突然话锋一转,说道:“禀告吴王,外甥明早就将上路了。但有件事憋在心里好几年了,一直没敢说。”
看着李文忠这吞吞吐吐的样子,朱元璋就知道他有话想讲。于是,朱元璋骂道:“你小子有屁就放,不要在我面前婆婆妈妈的。”
李文忠深吸了一口气,突然问道:“吴王大人知道郭天爵是什么时候死的吗?”
朱元璋听李文忠这么一问,立即惊讶道:“不就是咱们攻克应天后,将张夫人与他都接到应天不久,就与你发生了些矛盾吗?这小子跑去了镇江常遇春的军营,被你接回应天的途中,意图与宋朝用图谋不轨,却发生了意外吗?”
李文忠说道:“当时我也是以为他落入江中肯定是死了。不知吴王大人可曾记得四年多前,就在龙湾大战前夕,朱文正抓了一个冒充郭天爵闯入我府中的刺客这件事儿?”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是有这么个事儿!当时你不在应天,也亏得朱文正率领着亲卫队及时出手。”
李文忠继续说道:“吴王大人不觉得那名刺客被抓的第二天,就被朱文正宣布畏罪自杀,有些不合乎情理吗?”
朱元璋眉毛一扬
,问道:“不合乎情理?”
李文忠分析道:“当时我不在家,如果这人真是个刺客,他去杀谁呢?”
朱元璋听到这里,似乎感觉这其中真有事儿,便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这刺客一事是假的?”
李文忠说道:“其实这人真的是郭天爵!”
“啊!”朱元璋惊得张大了嘴巴。
李文忠继续说道:
“当时抓捕这人是拱卫队的屠性。他也是受我所托,在我不在家的时候,帮我照顾一下府中之人,恰巧那天就拿住了此人。
当时我不在应天,拱卫队暂时由朱文正代管,屠性抓获此人之后,朱文正立即将此人提到亲卫队审问。第二天就宣布此人冒充郭天爵畏罪自杀。
据屠性所说,此人被抓获之后,声称自己正是郭天爵。
而且抓获此人之前,此人正好是从我府中逃出来的。据彭氏给我讲,当时他已经进入了彭氏的房间,声称应天即将不保,他是来带彭氏逃跑,与他旧镜重圆的。
彭氏当时见了郭天爵,以为他是鬼,吓得尖叫起来。这一下子惊动了府中的人,彭氏的两个丫头以前也是熟悉郭天爵的,当时进屋与郭天爵一打照面,也是立刻吓傻了。
但府中还有许多人之前是没见过郭天爵的,便来捉他。这一下,郭天爵就慌忙从我府中逃了出来。没想到刚出来,就被屠性他们截获了。”
朱元璋半信半疑地望着李文忠说道:“你的意思是,当年郭天爵落入江中并未丧命!而他真正的丧命时间是在四年之前,是被朱文正给杀人灭口的?”
李文忠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我也一直没弄明白,当初郭天爵究竟是被谁给救了。不过,从朱文正杀人灭口掩盖此事来看,朱文正应该知道当初郭天爵是被谁所救的。据我估计,这当初救郭天爵之人,应该与朱文正的关系不一般。不然,朱文正不会冒险去替别人遮掩。”
朱元璋追问道:“你又如何敢肯定那个人就不是如朱文正所说,是冒充的郭天爵呢?”
李文忠说道:“彭氏也嫁给郭天爵有几年了,她应该不会看走眼。另外,屠性也亲耳听到这人口口声声说自己就是郭天爵,只是他还没搞清此事,人就被朱文正截走了,而且当天夜间,人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朱元璋沉思良久,突然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早不说,直到这么多年之后,才提起此事?”
李文忠早知道朱元璋会问这个问题,他早想好了应对之词。他告诉朱元璋,这件事情的几个关键证人:屠性、彭氏、彭氏的丫头都是与自己较亲密的人。
如果当时把这事儿捅出来,那无疑就是在说朱文正有意杀人灭口
,那朱文正肯定会说这几个证人都是受自己指使的,就是为了陷害他的。反正当时郭天爵已经死了,我们说什么都是死无对证。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他又追问道:“那你为何现在又要说出此事呢?”
李文忠告诉朱元璋,现在已经确定了鄱阳湖大战之后,朱文正的确派人去了张士诚的地盘儿。不如就以此事质问朱文正,如果他拒不承认,朱元璋完全可以当场揭穿他,这样必然对朱文正产生心理威慑,认为朱元璋对他所做的那些事儿都了如指掌了。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再突然问他,当初杀郭天爵灭口到底是为了替谁遮掩。
在那种情况下,朱文正肯定会老实交待。
(本章完)




明越坡 第六百一十八章 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关键时刻,李文忠将当初朱文正做掉“死而复生”的郭天爵一事说了出来,也是让朱元璋大吃一惊。
其实按照李文忠的计划,应该是让朱元璋先问朱文正是否与谢再兴勾结这个问题。如果朱文正拒不承认与谢再兴有来往,朱元璋可以当场把那封截获的信拿出来。
第二个问题才是问倒卖私盐之事。
不过当时李文忠得假装对朱文正与谢再兴通信之事毫不知情,毕竟这事儿是屠性私自告诉他的。
当然,李文忠能想到的,朱元璋肯定也能想到。他朝李文忠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他要自己一个人单独思谋此事。
整个正月里,朱元璋几乎将主要精力全部都用在了朱文正此事上。到了正月底,朱元璋终于是痛下决心,准备对朱文正下手了。
朱元璋可以容忍朱文正在洪都无法无天,但他无法容忍朱文正对他的背叛。如果说在张士诚的统治区做生意、与谢再兴有往来,都还可以原谅的话,那杀郭天爵灭口,替他人掩盖这事儿就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了。
朱元璋是有大志向的,他是要当皇帝的。在郭天爵“勾结宋朝用企图谋反”这件事情上,必须变成铁案。不能有任何对朱元璋不利的消息传出去。
而当初这个救下郭天爵的人,以及杀郭天爵灭口的朱文正,很可能已经知道了郭天爵事件的内幕。即使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许朱文正根本就不了解内幕,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朱文正必须死。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枉漏一人。”大丈夫在世,就是要当断则断,不然就会反受其难。让别人闭嘴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别人先闭上眼睛。
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谋,朱元璋决定亲自前往洪都解决此事。这一回,不仅是要解决掉朱文正,还必须将当初救出郭天爵的那个幕后人给挖出来。
虽然杀掉朱文正,可能让自己多年之后在九泉之下无以面对大哥朱兴隆,但朱元璋不得不这么做。如果将来给予朱文正的儿子铁柱以厚赐,大哥朱兴隆在九泉之下应该会原谅自己的。
就在朱元璋离开应天,前往洪都之际,我忽然想起了一件大事,我得立即赶往锥子山一趟。
是什么大事呢?
因为今年又是蛇年了,转眼之间,我已经穿越快满十二年了。农历四月,就是巳月,黑石岭可是有可能产生怪异现象的。虽然这只是我的推测,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不可想让周定成他们这么多我精心发掘出来的人才,在几个月之后突然离开我所在的时空,今生与我永远不会再相见。
那句流传上百年的偈语“黑石岭中,遇蛇成风;天降神物,与子相通。”
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得让周定成他们在三月底之前全部撤出黑石岭,等过了农历四月再回去。
既然要回黑石岭,让他们暂时转移,我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焦玉怎么办?
其他人倒不难办,直接让他们在锥子山上休养两个月即可。那焦玉呢?让他也跟着上锥子山?
即使在从黑石岭赶往锥子山的途中,我们可以再次将焦玉的眼睛蒙上。但锥子山与黑石岭相隔并不远,焦玉知道了锥子山在什么地方,必然很容易就能大致推算出黑石岭在什么方位。
正在我为此事焦虑时,思淑倒是一言点穿了我。思淑告诉我,黑石岭虽然是一个秘密基地,但知道的人其实也并不少了,比如已经投到李善长门下的谭诚他们几个。假如谭诚他们几个不讲信用,公开了黑石岭的秘密,我们也没有任何补救措施。
既然我们选择了信任谭诚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信任焦玉呢?况且,焦玉应该不至于如此不守信用。
再说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朱元璋要不了几年就要完成统一大业了,到了那个时候,咱们黑石岭中这个秘密基地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想想思淑也分析得挺有道理,有些事情真没必要考虑那么远,不然怎么安排都觉得不合适。
二月中旬,我带着罗仁、陈定邦、张天赐、吴成照四人从应天出发,直奔黑石岭。
由于出发之前,我们就已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三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就带着黑石岭的众人暂时返回锥子山休养。当然,一路上还是让焦玉蒙着双眼。
在黑石岭中,我也了解到焦玉的进步很明显,周定成和唐家父子都觉得这孩子聪明、好学。据他们讲,估计到了明年这个时候,焦玉就可以学成下山了。
到了锥子山,刘聚大哥少不得要好好招待我们。在锥子山一直逗留到四月初,我们几个才启程返回应天。
临行之前,我特意叮嘱周定成,不到五月中旬,绝不能踏足黑石岭半步。周定成虽然比我年长不少,但对我的话他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我们回到应天不久,朱文正的死讯就传回了应天。不过,朱文正并不是死在洪都,也不是死在应天,而是死在桐城。
话说朱元璋于二月中旬到达了洪都。朱元璋是一路乘船而来,他座舰泊到了洪都章江门外码头上,他并未上岸,而是派人宣朱文正到他的座舰上来。
朱文正听说朱元璋就在城外的赣江码头上,也是吓了一哆嗦,赶紧去迎接朱元璋入城。
当朱文正出现在朱元璋的座舰船头之时,还来不及给叔叔朱元璋请安,就被朱元璋是一顿臭骂。往日里,朱文正在洪都飞扬跋扈,简直就是
个土皇帝。不过今天在叔叔朱元璋面前,他可是跪在地上,头贴着船头的甲板,抬都不敢抬起来一下。
朱元璋撒了一通火之后,抛下一句,“你跟我进来!”就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己的舱室。
朱文正见叔叔发完了火,心想这下叔叔应该跟自己谈正事儿了,立即起身小心翼翼地跟着进了朱元璋的舱室。
朱元璋见朱文正跟着进来了,立即吩咐两名军士,“将这小子给我捆起来!”
虽然面对的是大都督朱文正,但因为是得到了朱元璋的命令,两名军士哪敢怠慢,立即用绳子将朱文正给绑了结结实实。
1...260261262263264...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