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接着又喂刘琏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水。
然后,才对他说道:“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快点吃吧,估计你今天是饿坏了。天也不早了,吃完了,我们好赶路。”
谭诚这才放心大胆地狼吞虎咽起来。
趁他吃干粮的时候,我把刚才与刘伯温谈话的内容也给他讲了。让他明白,刘家的人为什么这么快就撤退了。
很快,谭诚也吃完了,我们也该出发了。
出了庙门,谭诚还是警惕地环视着四周,确定了没有危险,才抱着刘琏上了马。
当然,我也上了马。
随着谭诚用刀片子在马屁上一拍,他和刘琏骑的马就冲了出去。
我也是紧随其后,一路向北而去。
只跑了约半个时辰,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谭诚这才勒停了马。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
谭诚回头对我说道:“胡大哥,你们就到这里吧!你带着这孩子回刘家。过两天你们离开刘家,北上回濠州的时候,在此地再向前约五十里,有个谷甫村,我就在那里等你们。”
边说,谭诚边给我和刘琏松了绑,又把刘琏抱到我的马背上,他则骑上马一路向北而去。
我带着刘琏掉转马头,原路返回。
等到那小破庙的时候,天都黑定了。
好在谭诚还是给我算准了时间的,不然,再向前跑个二三十里才放我们回头,我们回来就得摸黑。
我这人生地不熟的,搞不好,就得迷路了。
到了小破庙,刘家的两个家人早迎了上来,一看孩子毫毛无损,也都放心了。
我索性也下了马,把刘琏抱给一个家人,让他背着,我们三个大人就步行着回到了刘家。
刚到院门口,刘伯温早迎了上来。
此时,刘琏都躺在那个家人的背上睡着了。
刘伯温以及他的妻子一见孩子还好,都放下了心。
刘伯温立即引我进了屋,大厅里摆着四张桌子,每张桌上都是一满桌子菜,一坛子酒。
刘伯温的妻子抱着孩子回了屋,刘伯温则招呼着大家喝酒吃饭。
刘琏安然无恙,刘伯温也是高兴,一个劲儿地向我和罗仁他们几个敬酒。
席间大家也是天南海北地聊着,气氛十分融洽。这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
吃完饭,刘伯温让大家都早点歇息。
我正准备跟罗仁他们回去歇着,刘伯温拉着我的手说:“胡老弟,咱哥俩儿去书房聊聊。”
说着,就拽着我去了他的书房。
虽然我当时有点疲乏,但也不好拒绝,只好跟他进了书房。
刘伯温让人沏了茶,然后关上门跟我拉了几句家常。
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聊了几句之后,他借着酒劲儿,突然话锋一转,问道:“胡老弟,依你之见,当今天下,谁人有这个能力,能取元代之?”
我心中暗笑,嘿,这哥们儿还当真了。
虽然我知道这灭元朝的就是明朝的朱元璋,但我现在也不能告诉他呀。
但我如果不说点什么,也不能坚定他脱离元朝的决心。
我思考了片刻,决定把以前忽悠朱升老爷子的那一套拿来再忽悠他一遍。
于是,我开口反问他:“你认为,当今天下这些起事之人,谁有改朝换代这个能力?”
刘伯温也是思索了良久,才说道:
“徐寿辉自湖北起事,一路势如破竹,把杭州都给占了。
虽然去年遭到元军主力的打压,但目前来看,他的实力还是较雄
厚。
不知胡老弟你怎么看?”
我笑了笑道:
“徐寿辉起初一路势如破竹不假,但其实得利于元兵的精锐主力并不在长江流域,而是在大都、河南这一带。
一旦北方精锐兵力南下,徐寿辉的兵力过于分散,很快就受到重创。
现在虽然有重振之势,但很难说他还能象以前那样保持那么大的势力。”
刘伯温点点头,道:“胡老弟,那依你之见,谁才有这个能力?”
我顿了顿,故作高深地说道:“大哉乾元,传世百年;谁可代之,明珠当先。”
刘伯温听了我这话,愣了很久,说道:“明珠?你的意思是灭元者,明珠?”
我只朝他咧着嘴角笑了笑,道:“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天机不可泄漏啊!”
刘伯温又反复揣摩了许久,问道:
“明珠,也算是一种宝器。
上等的明珠也可能成为国之珍宝,胡老弟的意思莫非是,这方国珍将来大有作为。
国珍,国之珍宝嘛!”
他此话一出,我是吓了一大跳,本来是点化他将来跟着朱元璋的大明王朝混,“朱明”嘛,与“明珠”相近。
没想到他的想象力倒是丰富,联想到方国珍的身上了。
这不是把他带沟里了吗?
我赶紧摇头对刘伯温说道:
“刘大哥的解释太过浅显了,这句偈语如果这么解释显得不够妥当。
刘大哥你在浙江多年,方国珍这人你也应该了解。
他起事这么多年,也没成什么气候。
论实力、论气魄,他比徐寿辉、刘福通之流都要差一大截。
而且他一边起事,一边又跟蒙古人眉来眼去,玩暧昧,找平衡。
恕我直言,方国珍不是成大事的料。”
刘伯温听了我这通话,也是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道:“我也觉得方国珍不象是成大事之人。”
见他有了清醒的认识,我赶紧提醒他道:
“刘大哥,虽然你现在名义上是元朝的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但我估计你这元帅也当不了多长时间了。
你的名声在外,将来一旦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肯定还有各方势力派人拉拢你。
你可得擦亮眼睛,万不可轻易上了贼船啊。那可是上船容易,下船难啊!”
记得当初,类似的话我也跟朱升老爷子说过。
刘伯温听了我这话,不住地点头。
许久,他又问道:“你觉得我接下来,该做些什么事呢?”
嘿,他接下来要干什么我怎么知道?
但他这么问了,我总得答呀!
我总不能说,我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吧!
那样一是显得太不够朋友,另外也不能维护我在他心目中刚刚建立起来的那种高深莫测的光辉形象。
但真要给他指点,我又该说些什么呢?
我也没带着《明史》,把《刘基传》这一章翻出来,看看他从现在开始,直到跟着朱元璋混之前,都在干些啥。然后再告诉他该当如何如何。
我正思索着该怎么搪塞他,他却紧紧地注视着我,从他的眼神中,我体会到了那种渴求的感觉。
幸亏我脑子转得快,这种不好回答的问题,可以跟他打个太极,又给他引回去嘛!
于是,我反问他道:“那你认为,你现在应该干些什么呢?”
听我如此一问,刘伯温也是愣住了,他肯定没料到我会反问他。
刘伯温思索了良久,才缓缓说道:
“胡老弟,我是这么想的啊!
经过今天与你的谈话,我也认识到这元朝的气数是快要尽了,不能再在这棵树上吊死了。
但就目前来看,我也没有实力与元朝叫板。
我认为,我这个江浙省元帅府都事的官儿还是得继续当着。
但我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为元朝真正卖力去剿灭那些盗匪。
最好是打着剿灭这些盗匪的旗号,不断将他们收编,收归己用,逐步壮大自己的实力。
一旦将来天下有明主兴起,我也好有点本钱前去投奔。”
我心中暗暗一惊,不愧是刘伯温,神机妙算的刘伯温。
打着元朝的旗号,干着反元的勾当,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高人啊!
我赶紧连连点头,对他说道:“刘大哥不愧有经天纬地之才,小弟佩服啊!”
刘伯温道:“胡老弟太过谦了,如果不是你,我到现在还没转过弯来呢。”
当晚,我与刘伯温直谈到深夜才去歇息。
由于连日赶路,我也想休整一天,加上刘伯温盛情挽留,我决定第二日就在刘家休息,第三天一早出发。
由于谭诚骑了一匹马走了,所以第二天我提出要去买匹马。
刘伯温很爽快地送了我们一匹,我们给钱他也坚持不受,只好作罢,就领了他这个情。
第三天,七月二十五日一大早,我们吃饱喝足,正式开拨出发。
刘伯温带着几个人直送出我们约二三十里地才返回。
临别时,咱们互道尊重,如若方便,将来还可以互通书信。
我也告知他,只要把信送到和州的陈元贵那里,一定会有人将信转交给我。
因为惦记着谭诚说在谷甫村等我,便打算今晚就在谷甫
村歇息。
按照谭诚所说,谷甫村就在前天我与他分别之地才向北约五十里,整个路程也不算远。
因此我们就不紧不慢地赶着路。
也就午时刚过,未时初的时分,我们就到了谷甫村。
经过打听,我们很快找到了谭家。
这是一间十分破败的土墙房子,谭诚在家,另外屋里还有三个年青的小伙子。
谭诚见我来了,非常高兴,一一给我们作了介绍。
原来那三个小伙子,有一个是他的堂弟,叫谭锦。
另外两个都是以前他父亲入伙土匪造伪钞的时候认识的。
其中一个姓候,叫候富贵,今年十七岁,他家也是祖传的手艺——造纸。
当然,在这次造伪钞的过程中,他和他父亲也起了大作用,所有造伪钞的纸张,都是他们父子偷偷私制的。
另外还有一个叫陈为俊,刚满二十岁,也与此次造伪钞有关,负责印刷。
不过他不是父子同时参与,而就是他自己参与。因为他父亲前几年就去世了,他父亲以前是帮人印书的,因此他也跟着父亲学了这门手艺。
那天刘伯温来剿匪的时候,他们这四个年青人正好不在,而是结伴到集镇上游荡去了,因此逃过了这一劫。
等他们晚上回家的时候,亲人都已是或死或被俘。当然那些被俘的也没逃脱被杀头的命运,比如谭诚的父亲。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
遭遇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四个年青人一合计,要找那刘伯温报仇,因此就有了之前劫持刘伯温儿子这一出。
当时,谭诚一个人去的刘家,这三人在其他地方设伏,准备让谭诚将刘伯温引出来之后,再取刘伯温性命。
谁知那刘伯温并没有因为儿子被挟持而就范,后来,就被我们赶上了这事儿。
谭诚把这事儿的大致经过说了以后,又提出他们那三个人也都是孤家寡人,想跟着谭诚一起入我们的伙。
我听了这话,心中大喜,有了候富贵和陈为俊的加入,造纸和印刷的人才都有了。
再加上谭诚会雕刻,那以后想伪造银钞就容易得多了。
当即我就对他们表示了热烈欢迎。
随即我又问起谭诚那制造伪钞模板的事,他说他还藏着,我让他带上以后用得着。
我向他们四人交待,这以后制造伪钞的事还得继续下去,以后还得靠他们几个多出力。
这几个年青人听了他们的手艺大有用处,以后还要靠他们做大事,都显得异常兴奋。
既然敲定了他们四个人都加入,那还得购置马匹。
目前只有谭诚骑了我们一匹马,其他人都没有马。我提出今天下午就在谭诚家里休整,明天一早出发。
了解到谭诚、谭锦、候富贵的父母都葬在此处不远,我决定下午带着他们去祭奠一下。
一是他们要跟着我出远门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来,去父母坟上告个别也是应当的。
这另一原因,我也想借祭奠他们父母的机会,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谭诚拼着命也要让刘伯温来他父亲坟头磕头认错,虽然刘伯温来不了,我来了,也算对此事有个交待。
另外,让陈为俊带罗仁去附近集镇上购买三匹马,采购点吃食,为明天出行作好准备。
谭家的祖坟就在离村子不远的小山包上。谭诚、谭锦的父母都葬在此处。
我和陈定邦加上诚、谭锦、候富贵一共五人去的,汪耀南则在谭诚家照顾三个丫头。
到了谭诚父亲坟头,我正准备上前下跪,谭诚大喊一声:“慢着!”
然后拿出肩上扛着的铁锹,小心翼翼地往坟前探着路。我和陈定邦不明就理,只好呆在原地看个究竟。
当谭诚来到距坟头不足两米的时候,谭诚手中的铁锹似乎戳了个空。一阵沙土滑落的声音过后,谭诚父亲坟头居然出现了一个约两米见方的深坑。
我们吃惊地向前探出头看,深坑足有两米深,里倒插着许多削尖的竹签子。
我和陈定邦倒吸了口凉气,刚才要不是谭诚阻止,我们冒
冒失失地闯进去,这会儿说不定就中招了,搞不好就嗝屁了。
谭诚连忙解释到,这本来是给刘伯温预备的。
他们四个早就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准备挟持刘伯温的儿子后,让他来谭诚父亲坟头磕头。
一旦刘伯温来了,这个陷阱就在这里等着他。
即使刘伯温不是一个人前来,其他人肯定不会上前到这个坟头来下跪,必然是他手下的人注视着他一个人上前来磕头。
只要刘伯温上前了,必然掉进这个陷阱,不死也得身受重伤、动弹不得。
这时,埋伏在周围的谭锦他们三个就一拥而上,不求能敌得过刘伯温带来的人,只求能对受伤的刘伯温补上一刀。
这样,大家的血海深仇就算是报了。
至于后果,他们四个年青人就没有过多地考虑了。
听到这里,我心中对这几个年青人还是新添了几分敬重之情。
谭诚和我们一起隔着深坑对着他父亲的坟头下跪磕头,然后又烧了些纸。
祭奠完毕之后,谭诚让我们去谭锦和候富贵父母的坟头上也祭奠一番,他则一个人在这里把这个深坑填了。
明天就要远行了,也难以再找机会报复刘伯温了,这个深坑就没有作用了。
如果现在不填了,说不定以后还会伤及无辜。
就算没伤着人,自己父亲坟头前一个大坑,这好象也不太象话。
我和陈定邦对他说了些安慰的话,就跟着谭锦和候富贵走了,留下谭诚一个人在这里挥动着铁锹。
晚上,我们都回到了谭家。
罗仁他们也买了很多吃的,我们就得吃饱休息好,明天好上路。
晚上,我也把偰兰儿她们的真实身份告诉了谭诚他们。既然今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这种事肯定不能瞒着他们。
同时,也是为了在日后的路上大家都能搞清状况,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尴尬。
七月二十六日一早,我们一行八男三女就从谷甫村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平安,八月初四,我们到了杭州城。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得在杭州休整几天。
杭州是历史名城,两年前被徐寿辉攻下。
后来徐寿辉遭到元军重创,杭州被元军重新占领。但经过战火的洗礼,杭州少了几分繁华气息。
在杭州,我们议定了下一步的路线,继续向北,经嘉兴直达苏州。
到了苏州就好说了,我肯定得去会会我的结拜大哥沈万三,在苏州好好耍耍那是必须的。
杭州、嘉兴、苏州在当时都是十分繁华之地,后面这一路比前面就有趣得多了。
本来由着
我们的性子,是准备在这条路线上多盘桓些日子的。
但考虑到八月十五将至,我们得赶在过节之前,抵达我大哥沈万三那里,大家都可以高兴地在那里过个节嘛!
八月十三日,我们终于抵达了苏州。
在汪耀南的带领下,我们十一人的队伍进了周庄沈宅。
恰好沈万三也是前几天才从外地回来。虽然他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但今年刚娶了媳妇儿,好歹也得在中秋节赶回来。跟父亲、妻子一起过个节。
不然肯定得被他父亲骂死。
沈万三见了我,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我怎么就突然出现在了苏州,喜的是两兄弟是好久没见过面了。
兄弟相逢,有好多故事要讲,好在日子还长。
这几天,他除了晚上陪老婆,白天几乎都跟我们在一起。
我把此行去泉州的事也给他讲了,他把这段时间生意的情况也跟我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从苏州拉私盐去景德镇换瓷器,然后倒给远洋商人换回珠宝、象牙等好东西,也就大半年时间,沈万三的财富算得上是成几何倍地增长。
听到赚钱的事,我当然是高兴。
沈万三的意思是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经营,继续购置船只。他要组建一个船队,这样跑一趟,赚的利润就更多。
他怕我不同意他这个方案,而要求先拿出一部分资金分红。
但他没想到,对于他这个意见,我是无条件支持。
因为我心里清楚,日后在生意上他将取得多么大的成就。
我现在又不差钱儿,没必要打消他的积极性。
接下来的日子,沈万三带着我们在苏州是好好地转悠了几天。
也就是在苏州转悠的日子,我们又认识了一个人。
这个人将来也是个极其厉害的人物,但当时我还不知道,因为我也没带着《明史》,也没搞清楚这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某某某。
八月十八日一早,沈万三带着我们去看了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可是读小学就学过了,这个地方肯定得好好看看。
好在那个时代参观这些地方不用门票。要是在现代,在苏州这些日子,光门票钱就得花不少。
午后,我们吃过饭,准备去阳澄湖看看。
当然那个时候的阳澄湖大闸蟹可没有现在这么出名。
途中我们路过一个小庙,叫妙智庵,准备去讨点水喝。
刚进庙门,我们听见庙里传来了争吵声。
我们循声看去,原来是一个身着丝绸、手戴碧玉班指,约五十开外的暴发户式人物在
教训一个小僧人。
旁边一位老僧在不停地赔不是,时不时还训斥那小僧人几句。
我仔细看了看那小僧人,约二十岁的年纪,面容憔悴,看起来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但一双三角眼,透露着一股让人不易觉察的杀气,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现在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他日一旦得志,一定会大杀四方。
我们在旁边听那暴发户训斥了一会儿,渐渐弄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这个暴发户姓郑,那老僧人称他“郑员外”,据说家族里有人在京做大官。
这郑员外也很有钱,经常来妙智庵施舍香火钱,而且经常是出手不菲。
因此,这妙智庵的主持和僧人都跟他很熟。
今日午后,他又来妙智庵敬香。因已过了八月十五,天气转凉,怕回去的晚了着凉,就随手拿了件坎肩来妙智庵,预备着回去的时候穿。
进了妙智庵,他就将坎肩交给这个小僧人,让他代为保管,这郑员外自己则去敬香了。
谁知这小僧人十分酷爱读书,随手将坎肩放在灯台边,去看书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偏偏油灯的灯芯爆了花,溅出火星子到这坎肩上,把这坎肩引着了。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
那小僧人还在认真看书,根本没注意到,直到闻到了烧衣物的味才猛然发现坎肩被烧着了。
他赶紧去灭火,却已经来不及了,坎肩已经被烧了桃子大一个洞。
这小僧人知道闯祸了,连忙去找这妙智庵的主持,也就是刚才在那郑员外旁边赔不是的那个老僧。
那主持也没办法,只好拉着小僧人去找郑员外,乞求那郑员外的原谅。
这不,郑员外就对那小僧人开训了,正好又被我们赶上了。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我们也觉得那小僧人挺可怜的。我和沈万三点头示意,都有了解救这小僧人一次的意思。
因为沈万三是本地人,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由他开口比较合适,我则没有作声。
沈万三对那郑员外拱了拱手道:“郑员外,你大人有大量,没必要跟这么一个小孩子过不去。再说了,他也不是有意的,要不你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放这小僧人一马如何?”
听了这话,那郑员外扭过头,看了看沈万三和我,不屑地说道:“看在你们的面子上?你们是谁?你们的面子多少银子一斤?”
在这郑员外说话的当儿,我看见那小僧人向我们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那郑员外这话也太逼人,直接把沈大哥给噎住了。
我赶紧开口说道:“郑员外,你看这样可好?你放过那小僧人,他毕竟还小,这件坎肩的钱我们赔给你,可好?”
1...6869707172...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