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陈野先之所以没有全力进攻,与朱元璋打起了“和谐战争”,他是在等待时机。
他很清楚,朱元璋的兵力只有这么多,后继无力,而且他们的给养供应还得从和州方向拉过来,如果战争就这么僵持下去的话,显然对他陈野先有利。
另外,他已派人向蛮子海牙求援,一旦蛮子海牙派兵南下,就会形成夹击之势,如果蛮子海牙的兵能拿下采石矶,朱元璋部必定大乱。
因为拿下了采石矶,就相当于切断了朱元璋江东部队与和州部队的联系,太平城的这点红巾军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
如果现在全力进攻太平城的话,虽然也有机会拿下,但那样即使拿下了太平城,自己的损失也会十分惨重。
他手下的这六万人马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经营起来的,人打光了,他这个“都元帅”的头衔算个屁。
因此,陈野先跟朱元璋打起了“和谐战争”。
朱元璋是什么人?
陈野先能想到的,朱元璋肯定也能想得到。
于是,六月十二日的晚上,朱元璋再次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很荣幸常遇春也参加了。
会上,朱元璋先让众将发表意见,他是想摸摸大家的底。
众将都是信心满满,表示一定能守住太平城。
唯有徐达提出,要力求速战速决,趁早击退陈野先,不然集庆方面的元军南下,他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朱元璋听了直点头,这算是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常遇春本来也是跟那帮众将一样,准备向朱元璋表忠心,一定全力坚守。但听了徐达的意见,
他也觉得徐达的意见很有道理。
于是,他也说赞同徐将军的观点,要想办法迅速击溃敌军。
朱元璋见徐、常二人都跟他想到一起去了,也是很高兴,就定下了要速战速决的基调。
接下来,就是大家讨论该如何击退陈野先了。
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朱元璋虽然也觉得这个方针是正确无疑的,但真要击退陈野先,难度还是不小。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之际,常遇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两翼佯动,直取中路。
常遇春的这个作战计划,用今天的专业术语来讲,那就叫做“斩首行动”。
常遇春的意思是,明天开战,敌军攻城遭到我军反击之时,必然后撤。
此时,我军先派两员猛将带兵出城,从左右两边掩杀,向敌军佯攻。敌军见我们的人进攻,必定会集中兵力对付这两股出城的兵力。
就在敌人改变进攻阵形,准备去围歼我们这两路佯攻部队之际,常遇春带着他自己的先锋部队立即出城,直取中路杀向敌军的统帅大帐。
如果能够活捉陈野先,那是再好不过了,可以要挟陈野先,让他招降这股敌军。
因为这股敌军是集庆路的本地地方武装,几乎都是汉人,如果陈野先发话了,我们再说几句民族大义的话,是很容易把他们给争取过来的。
如果没能活捉陈野先,那就力求击毙他,敌军一旦主将毙命,肯定大乱,那时众位将军再领兵杀出,定能杀退敌军。
就算既没捉住陈野先,也没杀掉他,能把他打得狼狈逃窜也是好的。
因为敌军见到主将跑了,肯定也会大乱,毕竟这只是一支地方武装,并不是真正的蒙古铁骑。
朱元璋听了常遇春这番言辞,一拍桌子大声叫“好”。
朱元璋问常遇春道:“如果明天按照你这个计划作战,能有几成把握?”
常遇春咬咬牙道:“有三成把握活捉陈野先,有三成把握击毙陈野先,有三成把握击退陈野先,这个计划失败的机率大概占一成。”
朱元璋想了想,道:“你现在有五百兵,对不对?”
常遇春点点头。
朱元璋说:“我再给你拨五百精锐,明天你带着一千骑兵直取中路敌军大帐。你看怎么样?”
常遇春想了想道:“如果再给我拨五百精锐,那明天失败的机率微乎其微。如果明天失败,我也无脸面回来见元帅,定当战死沙场,以报元帅。”
朱元璋大叫一声:“好!如果这次能击退敌人,以后就让你带一千兵马。”
说完立即吩咐汤和,从他的精锐部队中
拨出五百精骑交给常遇春指挥。
因为常遇春原来的五百人都是配备了马匹的,所以这一千人马,都算是骑兵了,正好有利于明天的突袭行动。
朱元璋又问众将,谁能自告奋勇,担任明天的佯攻任务。
徐达第一个蹦了出来,表示明天愿意配合常遇春完成这次任务。
徐达话音刚落,汤和、邓愈、冯国胜都站了出来,表示要主动出战。
最后,朱元璋让徐达明天担任左路的佯攻任务,冯国胜担任右路佯攻任务。
其余众将待命,一旦常遇春得手,立即出城冲杀敌军。
当晚,汤和的那五百精骑就到位了。
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铁,汤和不仅是朱元璋的发小,也是朱元璋的参军介绍人。
汤和手中的精骑可是这么多年来,跟着他和朱元璋一路杀出来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
朱元璋也是认为常遇春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可以起到扭转整个战局的作用。思索再三,决定支持常遇春这个计划,于是下了血本,让汤和拨了五百精骑给他。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
第二天,六月十三日辰时末,陈野先的部队又例行公事,向太平城发起了攻击。
朱元璋带着众将在城墙上坚守。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陈野先的部队并不打算今日攻下太平城,攻城兵士都是举着盾牌慢悠悠地向太平城城墙靠近。
守城的兵士则是用弓箭对付,如果城墙下聚集的敌军多了,才放点檑木滚石。
因为这檑木滚石在当时可以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得省着点儿用。
因为攻城部队的进攻态势并不猛烈,偶尔搭上城头的几个云梯也被守城一方的将士给掀下去了。
六月的天气,正值酷暑,约攻了半个时辰,敌军有点懈怠了,不少兵士准备回撤。
但主将没有收兵的命令,他们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后退。所以不少人是进也不进,退也不退,支起盾牌防御城墙上射来的箭枝,四下观望,就盼着主将下达撤退的命令。
朱元璋带着众将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南城门外约两里处,支着一把大伞。伞下似乎坐着个重要人物,如果没有猜错,应该就是陈野先。
这哥们儿也是挺会享受生活,这么毒的太阳,让兵士们攻城,他则在不远处观战,还有大伞遮荫,说不定还是一手摇着折扇,一手端着茶壶呢。
只不过隔得太远,我们看不清楚。
众将都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徐达和冯国胜向朱元璋请战。
朱元璋一声令下,南城门打开了。
徐达和冯国胜各带了五千兵马,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分左右两边向攻城的敌军直杀过去。
那些攻城的兵士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支起盾牌一边挡箭枝,一边也算是遮太阳,有的人还在考虑中午的伙食是什么。
可他们哪里想到,那守城的红巾军兵士竟然冲了出来。
这下好了,他们也不用考虑中午吃什么了,因为他们吃不到了。
就这样,不少攻城的兵士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丧命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是吓了陈野先一大跳。
不错,那大伞下的人物正是他陈野先,他也正摇着把扇子在观战,不过倒是没有端茶壶。
太平城的红巾军竟然杀了出来,陈野先身边不少人就建议立即派兵应战,因为他们的兵力多。
本来这红巾军是占了守城地利的优势,所以陈野先他们兵力多的优势没体现出来。
这会儿,那守城的红巾军竟然出城了,那这岂不是正好,两个人打一个人还有打不过的?
陈野先一想,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本来还打算与这太平城内的红巾军多僵持几日,等集庆方向的援兵到了,这太平
城内的红巾军必然不战而溃。
可没想到他们竟然找死,自己出城来和我们打。那还有不打的道理?
陈野先立即派出他手下的左、右副元帅,各带一万人马,向那出城的红巾军进攻。
陈野先是朝廷册封的都元帅,他因为招到了很多人马,就向朝廷请封了左、右副元帅。
左副元帅就是他的堂弟陈飞虎,右副元帅则由他的儿子陈兆先担任。
古时候,以右为大,所以在陈野先的小集团内,他是一把手,他儿子陈兆先是二把手,他堂弟陈飞虎是三把手。跟朱元璋、郭天叙、张天佑三人的格局差不多。
当陈兆先、陈飞虎各自整顿好兵马的时候,徐达、冯国胜的队伍已冲出城外一里多地了,当然也杀了不少攻城的兵士。
不过二人从南城门出来,分别向东南和西南方向杀去,离陈野先的那把大伞还远着呢。
陈兆先、陈飞虎的人马立即迎了上去,陈飞虎对阵徐达,陈兆先对阵冯国胜,虽然二陈的兵力占优,但并没讨到便宜。
这主要还是战术素养的问题,徐达、冯国胜跟着朱元璋已经打了很多仗,而且还有不少硬仗。
但二陈的部队自从组建,只是偶尔收拾点土匪,根本没打过大仗、硬仗。这下虽然人数是对方的一倍,但并没讨到什么便宜。
加上刚才徐达和冯国胜出城那一阵狂杀,已让不少陈野先的兵士对城内的红巾军怯了三分。
陈野先远远地看着左右两边战场的情况,事情并没有朝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
本来他以为儿子和堂弟各带一万人马,很快就能收拾那两股出城的红巾军的,但没想到双方形成了僵持。
这样下去可不行,那两股出城的红巾军都吃不掉,还谈何拿下太平城。
陈野先急了,又派了两万人马分别从左右两边迂回,企图把那两股出城的红巾军给包围,一定要吃掉他们。
他就是不信这个邪,四万人就吃不掉一万人?
历史给陈野先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再次派出去的两万人马还没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更大的突发情况发生了。
就在这两万人马分别从左右两边准备包抄徐达和冯国胜的人马时,那太平城中又杀出一队人马,全是骑兵,人数不多,刚好一千人。
但这队人马并没有去增援刚才出城的那两队人马,而是出了城就立即向正南方向前进,也就是朝着陈野先的的指挥所——那把大伞杀了过来。
刚才是敌军的两队人马突然出城,接着又是自己这边的四万人马分派调动,陈野先的部队有点混乱了。
这一千骑兵冲了
出来,谁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毕竟人数不多嘛!才一千人嘛!
这骑兵的行进速度那可是够快的,那陈野先的指挥所离太平城的南城门也只有约两里地。
等陈野先等人对这队出城的骑兵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这队骑兵离那把大伞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了。
这个时候,陈野先才明白过来,这一千骑兵不是出城来援助其他红巾军的,也不是闲着没事,出城来瞎转悠的,而是奔着他来的呀!
陈野先立即命人上去抵挡这队骑兵。
可他的骑兵部队都派出去围歼徐达和冯国胜的人马了,剩余还有近两万人马,那都是步兵呀。
步兵对他骑兵,结果可想而知,完全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何况这骑兵队伍的领队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常遇春。
陈野先一边招呼人抵挡常遇春的骑兵,一边往后撤退。但他撤退的速度显然比不上常遇春骑兵前进的速度。
这次常遇春是下了狠心,一定要拿下陈野先的,所以他身先士卒,自己冲在了最前面。因为陈维林功夫好,还特地让陈维林跟着他一起冲。
陈野先才向后面跑了一百多米,常遇春就已经赶到了那把大伞面前。
常遇春二话不说,一刀就把那大伞给砍倒了,这是给双方的将士都发出了一个信号。
这把大伞一倒,陈野先的兵士要是看见了,就以为主将已死或是被擒,象陈野先部的这种战术素养,肯定会崩溃了。
城墙上的朱元璋和其他将士看见了,这就是全军出动攻击的信号,因为现在不论陈野先是死是活,反正敌军快要崩了,此时不出城杀敌,更待何时?
很快,朱元璋除了留下少量兵马守城,命汤和、邓愈各带六千精兵去袭杀陈野先部。
徐达、冯国胜见那大伞倒了,一边加强攻击,一边令人大喊:“你们主将已死,快快投降免死!”
陈兆先、陈飞虎二人一看,陈野先的大伞已倒,是不是真的被敌军给杀了?
就连他们二人都这么想,何况是手下的兵士。二陈已是无心恋战了,手下的兵士就更是这么想了。
随着二陈下达了后撤的命令,陈野先的部队就如大江决堤,瞬间崩了。
再来说说陈野先和常遇春那边的情况。
常遇春砍倒了大伞,继续向陈野先追击。
虽然让陈野先单打单站在常遇春面前,常遇春都不一定认识,想要在乱军之中直接对其进行精确打击,肯定是十分困难的。
但陈野先好讲排场,指挥作战时,得支把大伞,生怕敌军不知道他在哪里似的。
再加上陈家是集庆的大家旺
族,陈家有的是钱。虽然陈野先自己不论是指挥作战,还是个人功夫,都是不咋地,但是这行军打仗的架势要撑起来。
所以他每次作战,都会穿起他那副银铠,加上六月的太阳光一照射,那是闪闪发光,在大军之中显得是格外耀眼。
纵使不少人护着他逃跑,也有不少人在他后面帮他挡着常遇春,但常遇春还是紧紧地跟着他,因为他这个目标太显眼了。
很快常遇春又向前追了一百来米,离陈野先的距离只有约五十米了。
但面前的陈家军也是越涌越多,他的马根本就冲不过去了。
煮熟的鸭子岂能让它飞走了。
常遇春一边用长枪挑杀面前的敌军,一边站上了马背。
突然,他一发力,提起长枪就朝面前的敌军兵士身上越过去。但他并没有功夫去砍杀这些兵士,而是踩在这些兵士的头上或肩上,向陈野先迅速追去。
这些兵士哪里料到常遇春会来这招,会不顾自身的安危,向敌军的人群中冲过去。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
等到这些兵士准备拿起兵器反击常遇春的时候,常遇春已从自己头顶窜出去老远了。
这帮陈家军的兵士想杀常遇春是杀不着了,只有扭过头给他行注目礼的份儿了。
就在他们行注目礼的时候,自己的头上或是肩上又被人踩了一脚,难道还有不怕死的也过去了?
不错,的确是有一个人尾随着常遇春,直向陈野先奔去,这人就是陈维林。
这下就好看了,常遇春、陈维林两大武林高手越过了陈野先的人马,追到了陈野先的背后。
常遇春手持长枪是一阵敲打捅插,陈野先身边的兵士是倒了一大片,但陈野先还是毫发无损,因为常遇春的a计划是活捉他,b计划才是取他性命。
陈野先此时已是慌了,一边拼命地向前跑,一边大呼救命。
常遇春此时离陈野先只有约十米的距离,他哪能给陈野先逃命的机会,调转枪头用了个掷标枪的动作,一枪向陈野先掷了过去。
陈野先只觉得背后一阵生疼,一股强大的力道自后背贯入,人是不由自主地向前摔倒了。
他当时还心想:这下完了,后背中枪了,今天要命丧于此了。
他趴在地上思考人生,但缓了一阵,感觉背上除了有点疼,似乎并没有东西插入自己的身体嘛!
难道是那副闪闪发光、引以为傲的银铠关键时候起到了防御敌人兵器的效果?
自己并没有中枪,也没有性命之忧?
陈野先试图着从地上爬起来,他也很顺利地爬起来了。正在他庆幸自己福大命大,又逃过一劫之时,脖子上一阵冰凉,因为一把刀已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这刀正是常遇春的那把刀,那把陨铁宝刀。
陈野先知道自己被俘了,也不敢继续逃跑了,因为一跑,可能这脑袋就不是自己的了。
他缓缓地扭过头,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穿铠甲,用一把黑不拉叽的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陈野先被俘了,但俘虏他的只有一个人,周围全是陈家军的人。
一些陈野先的亲兵卫士试图抢回陈野先,不断向常遇春逼近。
常遇春大吼一声,让这些人后退,不然就杀了陈野先。
陈野先随着常遇春的这一声怒吼,吓得腿都打哆嗦了,赶紧让大家后退。
但声音太小了,好多人都没听见,有些人继续在向常遇春逼近。
常遇春虽然生擒了敌方主将,但现在处于敌军的包围之中,可以说情况也是十分危险。他不仅要顾着自己刀下的陈野先,还要顾着周围的陈家军兵士偷袭。
好在常遇春武功高强,时不时飞踹几
个靠近的兵士,那帮陈家军一时还奈何他不得。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陈维林终于赶到了。
他提起手中的刀就是一阵狂砍,很快就把包围常遇春的队伍给撕开了一个口子,他也从这个口子里钻了进去,与常遇春汇合了。
常遇春见陈维林到了,知道今天算是大功告成了。有陈维林在,他不用担心周围陈家军兵士的偷袭了,立即把刀一紧,陈野先的脖子上已被勒出了血印儿。
常遇春大声喝道:“再不让你的人退后,老子先砍了你的脑袋。”
陈野先刚才见自己虽然被挟持,但周围都是自己的人,还幻想着能出现奇迹。
这会儿,敌军又窜过来一个人,看样子身手也不弱,幻想只能破灭了。
陈野先立即对周围的兵士大喝道:“快,快快闪开!”
那些兵士见主将发话了,只能乖乖听命。
陈家军一放弃抵抗,蓝玉、甘泽生、裴德龙、崔道远很快就杀了过来。
这下,不仅是抓获了陈野先,还俘虏了周围的一大拨陈家的兵士。
常遇春这边得手,徐达、冯国胜、汤和、邓愈那边也很顺利。
特别是汤和、邓愈几乎没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一路是势如破竹。四大将领直追出十多里地,才胜利凯旋。
此役,除了活捉陈野先,还斩敌六千余人,俘敌一万六千余人。
也就是说,就今天一上午的功夫,陈野先的六万大军就损失了两万二千多人,肯定还有不少被打散开小差逃跑的兵士,陈家军剩余的兵力估计也就三万人了。
而朱元璋部这边,总共才损失了一千余人。
各位将领返回太平城后,朱元璋十分地高兴,今日之战真是太漂亮了。
战后,朱元璋没有食言,那五百精骑就归常遇春指挥了。
当晚的高级军事会议,常遇春肯定得参加了。
朱元璋把常遇春是好好地表扬了一番,接下来,他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陈野先是该杀还是该留?
冯国胜、汤和、邓愈主张一鼓作气,继续南下痛击陈野先的余部。
徐达、常遇春则主张要加强北边的防御,防止集庆方向的援军,对于南边陈野先的余部宜采取招降的策略。
朱元璋也想招降陈野先的余部,毕竟还有三万多人马。
但对于北边集庆方向的防御,他并不赞成徐、常二人的主张,因为他并不想惹北边的元军主力,他想把这个马蜂窝留给郭天叙和张天佑去捅。
因此,他只派出少量兵力驻防采石矶,大量兵力仍布置在太平城。
至于这招降陈野
先余部,肯定得让陈野先给他的部下写信,然后再派个稳妥之人去招降。
于是,朱元璋命人将陈野先带上来。
当陈野先被五花大绑地推进这高级军事会议会场的时候,朱元璋亲自给他松了绑。
因为他也派人打听了,这陈野先的武功稀松平常,估计还不如自己。
这陈野先也不过就是仗着祖上给他传下来的一大片家业,才招了这么多兵马,他本人并没什么过人之处。
松完绑之后,朱元璋还命人给他沏了茶,然后才缓缓地说道:
“陈将军,让你受惊了。
眼下天下群雄并起,各地农民是纷纷起义。这蒙古人也是疲于奔命,按了葫芦起了瓢,元朝的统治也是风雨飘摇。
陈将军和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大汉民族的后人,我们有理由团结起来,将蒙古挞子赶出咱中华大地。
陈将军何苦去为那蒙古人卖命,不如跟着我们一起干,日后一旦霸业得成,裂土封疆、封王封候,还能荫及子孙,那是何等荣耀。”
陈野先不屑地说:“我是朝廷册封的都元帅,岂能与你们这帮反民为伍?”
冯国胜喝道:“哼,给你脸不要脸。让你加入我们是抬举你,降还是不降,给个痛快话。我好作杀还是不杀你的准备。”
这冯国胜虽然行伍出身,但这话糙理不糙。
对,你陈野先可以不降,但你不降肯定别想活下去了。
1...8788899091...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