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虞丘春华
“没错,咱家都记着呢,还给王爷安排了十几个女人,那些女人一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尤物……”
费引给了王总管一个极为鄙视的眼神:“王总管,你当王爷没见过女人吗?你以为王爷是谁?王爷若是会看中那些长得漂亮或者尤物的女人,还会到现在还是……童子鸡吗?”
后面童子鸡三个字,费引说得极小声,还四周瞄了瞄,免得传入王爷殿下的耳朵。
“你的意思是……”王总管好像明白了一些,但又不敢确认。
费引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你就没发现,王爷殿下只让夏静月一个人近身吗?”
王总管仔细回想,好像的确如此,除了夏静月,连初雪初晴两个丫鬟王爷都不让近身的。
王总管一拍大腿,惊叫道:“哎呀!”
“什么哎呀哎呀的,你侍候了王爷这么久了,不会一点都没发现吗?”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0章 不死不休
“不是没发现,只是……只是咱家压根没把夏静月当成女人看待!”
费引被王总管这话雷得不轻,“人家娇滴滴的姑娘,你不会把人家当成男人吧?”
“也不是。”王总管解释说:“只是把她当大夫了,没有多想。咱家哪里会想到王爷和大夫……”
“不管人家是大夫还是什么,别忘了人家是个女的!”
“这个、这个咱家得仔细想想。”王总管有些懜懜的,难道王爷一直喜欢夏静月?王爷不是把夏静月当成大夫来看待的吗?
可是上一次……
王总管拉了费引到一边,说道:“上一次咱家跟夏静月说了,让她进王府的,可她不愿意,所以后来咱家才没往那方面想的。”
“你让她进王府做什么?”费引察觉到了不妙。
“做侍妾啊!”
费引服了王总管了:“你敢让王爷喜欢的女人去做侍妾?王总管,你命大啊,竟然没被王爷给打死。”
王总管呵呵干笑道:“这事,王爷还不知道嘛。”
“幸亏王爷不知道,否则你就不是打几板子的事了。”费引被王总管给气糊涂了,“我说你,平时看着挺聪明能干的,怎么关键时刻变成瞎子了?”
王总管郁闷地说:“咱家是个太监,没有那玩意,哪懂得男女之情。”
让他一个不正常的男人猜正常男人的心,难度颇大。
王总管又烦恼说道:“夏静月不愿做侍妾,难道她想做王妃?可她的身份不够,咱们又不能告诉所有人她有治好了王爷病的功劳。”
“身份够不够,王爷怎么娶,这就不是你一个太监总管该管的事,那王爷和我们这些幕僚该做的事。王爷要怎么做,自然有我们这帮幕僚出谋献计,你说你一个太监管好王爷的起居饮食就行了,操心这些大事做什么?”
“咱家不是从小就管王爷的事,里里外外的管习惯了嘛。”
费引冷冷地说道“要不是你坏事,估计小王爷都有了。”
“小王爷?”小王爷三个字击中了王总管的要害死穴。
之前费引说的那些,王总管只是懊悔,还没有其他特别的感受。
但小王爷……王爷的子嗣,那可是王总管惦记得几欲疯魔的大事。
一想到他耽搁了将来的小王爷,王总管悔得捶胸顿足,只差没有拿头去撞墙了。“咱家的小王爷哪!小王爷!都是奴婢害得您迟到了,奴婢该死哪……”
费引止住了王总管的鬼哭神嚎,“别嚎了,若是让别人听见,传了出去,夏姑娘被人盯上的话就坏事了。依本官看,王爷说不定这辈子只能接受夏姑娘一个人近身了,你要想有小王爷小郡主的,以后做事机灵一点。”
“咱家这就去向夏姑娘道歉,她若不原谅,咱家就一直跪到她原谅为止……”
“别!”费引警告他说:“你什么都不用做,咱们王爷是个有主意的人,想做什么,该怎么做,自有章程。我猜测王爷这次搬回王府居住,必是有主意了。”
他的这位王爷,费引再了解不过,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没被他看中的东西还好。一旦看中,尤其是放在心坎上的,绝对是不死不休。
杏林堂是药堂,虽说在京城评不上一流二流的,但也是几代相传了。
祖上几代的积累,使得杏林堂内制药的工具非常齐全,应有尽有。更有优势的是人员经验丰富,基本夏静月一说,他们就明白该怎么做了,连教都不用教。
药堂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药坛、药缸,药坛是有二十斤水的容量,平时用来熬制药膏等物的。
至于大药缸,足足跟水缸那般大,可以放两三担水进去,这是备用来灾年或者有大传染病时拿去布药的。一般药堂都会有这种药缸,官府的施药令一下,他们就得搬这种药缸出来。没有这么大的缸,还真熬不了那么多的药。
众人寻了不曾用过的新药坛出来,顺道把一个新药缸也搬出来清洗干净。
因第一锅是大家试吃的,不用熬太多,所以只用了药坛来熬。
先将龟板敲碎,再与土茯苓、生地等药材放入药坛中熬煮。
熬了一个多时辰后,再放入仙人草继续熬。
等龟板中的胶熬出来后,土茯苓与其他的药材也熬出了精华,就可以捞出药渣,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盆子中,只等它放凉了就成了黑糊糊的膏体。
药汁熬好后,除了夏静月在一旁淡定的地写写画画,其他杏林堂的人都紧张地等着药汁变凉,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慢慢地变成膏体。
最紧张的莫过于陶掌柜父子了,对他们来说,这是关系到杏林堂的命运,以及他们陶家几代人的产业。
陶掌柜焦急地等了一会儿,就坐不住地过去伸手摸盆沿,一摸还热着,只好再回去坐着等待。等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跑去摸,一摸还热着……
往常那个乐呵呵又沉稳的陶掌柜早就不见了,眼里心里只有那一盆黑糊糊的东西。
陶掌柜如此来来去去的,晃得夏静月眼花,她从笔中抬起头来,四周看了看,见所有人围着那个盆子看,连陈老都搬着小板凳坐在一边看热闹。
“糖呢?没人去熬吗?”
夏静月这一问,他们才记起忘了熬糖水。
陶子阳站了起来,说:“我去!”
夏静月提醒道:“记得熬浓点,要浓糖水。还有,你们能找到奶牛吗?有的话买半桶牛奶过来,将它加糖在锅中慢熬,熬炼成炼奶,浇到龟苓膏上味道更好。”
至于蜜糖就算了,成本太高,暂时不考虑。
马六子也站了起来,说道:“我知道哪儿有人养奶牛,这就去买几桶过来。”
夏静月叫住他,“买这么多牛奶做什么,你想等着变质吗?有就行了,吃完龟苓膏再去跟他们联系预约一下,等我们卖龟苓膏的那天再问他们要。”
现在的人们还不习惯喝牛奶,都是取来做糕点,或者大户人家给主子做吃食用的,所以牛奶价格并不贵。至于那些大贵族们,自家就养有奶牛用。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1章 广而告之
蓝玉青见夏静月又低下头写写画画的,疑惑地过去看夏静月在写什么画什么。
原来是在写龟苓膏的功效,每一字每一字都写得极其工整漂亮,蓝玉青惊艳极了夏静月的这一手好字,说:“师傅,只是写个功效而已,交给徒弟就行了,您需要写得这么漂亮吗?我瞧着这字比我家里墙上挂着的书法还好看!”
夏静月另有深意地说道:“我卖的就是这一手字。”
人们对于没有吃过的东西,不曾认识的东西,都会下意识地心怀警惕与排斥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一样人们不曾见过的东西热卖出去呢?
这就要制造一个轰动全城的大噱头了。
她这一手字此时不用更待何时?等到夏哲翰练好了后让他出风头吗?
“师傅想用这字来吸引客人?”蓝玉青问道。
“孺子可教也。”
“可是,平民中大都数人不识字,就算有识字的也鉴赏不出师傅书法中的奥妙之处。”
“笨!谁说我要卖给普通平民百姓了?”
蓝玉青这就糊涂了,摸着脑门,困惑问道:“不卖给普通百姓我们能卖给谁?京城之中百姓最多,不卖给他们的话,我们怎么能将这么多土茯苓用出去?”
夏静月干脆放下笔,提点这个便宜徒弟的笨脑子:“一碗龟苓膏的药材成本就需要五十文钱,不说什么人工费柴火钱之类的了,就算我们只卖药材的成本价,有几个平民百姓舍得花五十文钱去买一碗没吃过的东西?别忘了,馒头才两文一个,这一碗龟苓膏都可以买二十五个馒头了。”
许多平民还是贫民,连饭都吃不饱,哪有这个闲钱买小小的一碗龟苓膏?有这钱去买米不是更好?
“不卖给平民难道要卖给有钱人?可有钱的大户人家他们会吃吗?”蓝玉青家是太医世家,正是深宅大户人家之一,所以他再清楚不过其中的道道。这些大户人家的主子是不会随便吃外面的吃食,他们家里本就养了不少厨子,想吃什么叫厨房做就是,何至于去外面买?至于厨子不会做的,要买吃的也只会去知名的大酒楼。
“所以,这就要靠广告了。”
“广告?”
“对呀,广告,广而告之。”
要说以前,夏静月可能摸不清京城中人的习性,但自打认识了遥安世子那二货之后,夏静月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马六子,田九。”夏静月喊了两人过来,说道:“尝完了龟苓膏后,你们顺便出去打听一下京城中最近的才子们、举子们的聚会地点。规模如何,大约有多少人数,举办人的身份地位等等。主要去问问君子社的动向,不管他们在哪聚会,都要来回我。”
夏静月记得过年前舅舅给她的书信中提到,今年两位表哥要参加秋试。现在已经是四月底了,秋试在八月份举行,也就是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
她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在秋试之前许多举人会走出家门,与其他举人一道讨论秋闱的试题。一般这种讨论会的人数不会少,尤其是京城这么多的人口,去参加秋试的人绝对不少。
还有喜欢找存在感的君子社,一定会在三年一度的秋闱大事上大做文章,打响他们君子社的知名度。
所以要想知道哪个秋试讨论会最有影响力,看君子社的动向就知道了。
马六子与田九应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去。”
“也不用急于这一刻。”夏静月问陶掌柜,“掌柜的,你身上还有余钱吗?”
“大钱没小,但小钱,一两百银子还是能凑出来的。”陶掌柜往柜台上的银箱走去,打开银箱,问夏静月要多少钱。
夏静月说:“给马六子与田九一些碎银,他们去打探消息多少需要费点银子。”
陶掌柜给了两人每人五两散银和几百个铜钱,让他们不必省钱,银子花完了再回来拿,只要把夏静月交代的事办好就行了。
众人闲话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盆上的药汁也慢慢凝固成膏,成为正宗的龟苓膏。
陶掌柜摸了盆边,终于凉了,又端起盆子晃了晃,黑黑的一盆膏体极为结实。他又是紧张,又是激动地朝夏静月喊道:“夏姑娘,快来!成膏了!成了!”
夏静月放下笔走了过去,拿起旁边一把洗干净的长刀过来,先用刀面在龟苓膏上按了一按。见之不散后,用刀在膏中纵横划了几刀。
“拿勺子和碗过来。”
“来了!”陶子阳不仅从厨房端了碗和勺子过来,还把放凉的糖水一道带了出来。
众人目光灼灼地看着夏静月的一举一动,屏住呼吸,盯着夏静月把一块块黑色的膏体分在几个小碗中。
陈老首先按捺不住,端起碗,拿勺子弄了一口尝下。
立即皱起眉头吐了出来:“苦!这么苦的东西谁爱吃!”
夏静月不禁一笑,没想到这老头子这么馋,“干吃它当然苦了,得放糖调味。所以这就是我为何要让你们把糖得浓一点,甜一点。等明儿弄了牛奶过来,炼成炼奶配上这龟苓膏味道绝对不一样。”
陶子阳连忙勺了一半勺的糖水放在陈老的碗上,“师傅,徒儿给你加糖。”
龟苓膏加了糖之后,味道果然好多了,陈老尝了一口,这甜中透着微苦的感觉,极为清爽。更难得的是,吃着虽苦,但吃完后,那股苦味就变化为微甘在舌间萦绕着。
其他人见素来挑嘴的陈老都吃了,纷纷端起碗,加上了糖尝起来。
夏静月接过初雪递来的龟苓膏,吃了一口,纯野生药材做的,比种植药材做的好吃太多了。嫩嫩滑滑的,入口即化,清爽无比,令人开胃极了。尤其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来一碗,就太享受了。
“好吃!”蓝玉青一口气就把一碗的龟苓膏吃完了,“没想到土茯苓跟龟板一起搭配后,能做出这么好的东西来,以前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2章 雅俗共赏
陶掌柜尝了几口,点评道:“甜中透着清苦,反倒使得风味独特,两相搭配,甜而不腻,能让人食欲大增,若是六月炎夏中将其冰镇一下再吃就更妙了。”
陈老吃完一碗后,意犹未尽地问夏静月:“你说加了牛奶味道更好?”
夏静月点头说:“是炼奶,它跟龟苓膏配起来就是绝配。”
陶子阳非常上道,马上说:“我这就去买半桶牛奶回来。”
“算你小子识相。”陈老满意地放下碗说道。
夏静月尝过龟苓膏后,又回去写写画画。
龟苓膏能解毒、解暑、解疮,滋阴补肾,养颜提神。
其中的主要材料龟板,能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陶掌柜凑过来看夏静月在写什么,见夏静月把功效写得极为详细,并写了数十张。问:“夏姑娘写这些功效出来有何用意?还有,为什么还要编故事?”
夏静月回答道:“这叫雅俗共赏。”
陶掌柜一愣:“何为雅?何为俗?”
“一物只要有补肾壮阳的功效,男人都会喜欢;一物只要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女人也都会喜欢。龟苓膏的功效这以上两种都有,只要把这功效宣传出去,不愁销路,这就是俗。”
“雅就是一种格调,一种高雅。当吃一种食物变成一种优雅与内涵时,那么它就能经久不衰,受人追棒。”
所以给龟苓膏编一个故事,一个传说,就相当于给了它安排了一个贵族的出身。那些自命风雅的人就会觉得吃了它脸上有光,吃了它就代表着身份,吃了它后自我感觉就超然于人了。
陶掌柜这会儿彻底地服了夏静月,这小姑娘年轻小小的,怎么就有这么多古灵精怪的主意呢?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还有,陶掌柜先给我准备好几斤芝麻,到时我有用。”
四月二十五的这一天,经过太阳晒了几天后,人们也初初感受到了夏天的那份炎热。
以君子社牵头,在楚河边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望楚论文赛,邀请众多京城举人前来谈书论文。
君子社模仿秋试出题,众多举子来答题,然后决出前三名。
这是一次极好的模拟试,凡是受到邀请的举人都来了,没有收到邀请帖子的,也有不少人过来凑热闹。
第一天是初试日,前来答题的举子足有百人。他们坐在水杉树林下,面前是书案纸墨,眼前是楚河风光,另有一番别致雅意。
夏静月坐在远处的一处山坡上,望着下面众举子答题,与初晴说道:“跟子阳他们说好了吗?待我们这边给信号,他们就炒芝麻。”
初晴示了示手中的红旗,“都说好了,我们这边一看他们收卷,就挥旗让他们开始。”
要说做什么吃食最香?最引诱人却又不觉得俗气?
自然是炒芝麻了!
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勾人食欲。
当然了,要不是考虑到这些才子举人的心理感受,夏静月还想让人摆一个烧烤摊呢,那绝对是香飘数里。
赛场中,举人们写好了卷子,纷纷交了上去。
今天来主持论文赛的,是楚国公世子薛明烨。收完卷子后,薛明烨走上讲台,正要发表讲话,鼻间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气。
场中举人们一大早就过来了,这时候早就饥肠辘辘,猛然闻到香气,一个个肚子叫得更响了。
旁边在协助的君子社成员见此,打了个眼色,让下人过去查看是哪个不长眼的。
不一会儿,下人急急走来,与君子社的人低语几句,并送上几张纸。
君子社的人看完,等薛明烨讲完话下台后,告诉于他。薛明烨看了那几张纸后,走了出去。
杏林堂摆的摊档在论文赛的上风口,摊口摆得极大,上面不仅挂着许多字画,还有一幅超长超大的八仙献膏图。
那字写得雄强伟壮,收放自如,那画画得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令人一眼看去就移不开目光。
这个摊位摆得极其风雅,若不是他们说,经过的人只道是哪位大儒在卖字画。
陶子阳见君子社的人来了,不慌不忙地迎了上去,长长一揖:“在下杏林堂陶子阳,见过诸位龙章凤姿的公子。”
薛明烨抬头望着那众多胸中藏丘壑、笔底气韵生的书画,暗生惊叹。
从刚刚的那几张纸中,他就认出了那正是今年京城文人最为向往的颜体书法。这一书法,常人得一便已属罕有,没想到这里竟然摆了这么多,还摆得这么随便。
“这书画,是夏姑娘所作吧。”薛明烨与左清羽交好,自然知道此字体最先传出来的人是夏静月,也就是左清羽的弟子。
陶子阳含笑点头说:“的确是,夏姑娘不仅擅于书画,还擅于美食。她在我们杏林堂制出了这龟苓膏,口感绝妙,回味无穷。秋闱将至,众举子埋头苦读,多为辛苦,此物最是解暑除烦,提神清心,最适合举人心闷时所服用。听闻君子社在此举行了望楚论文赛,夏姑娘便让我们来免费赠送于诸位举人才子品尝,祝愿今年众举子文思泉涌,金榜题名。”
“免费送与我们品尝?”薛明烨与友人面面相觑,这世上有这么好的事?
“对!往后两天的论文赛,我们杏林堂都会免费赞助各位才子龟苓膏,只要持有君子社邀请函的都可以免费领一碗。”陶子是笑眯眯地说完,又送上一份功效说明,“不过,东西虽好,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有以下情况的,我们不建议食用。”
说明书上,除了写明龟苓膏的功效,还有禁忌事项,罗列详细。
且不提纸上内容,就凭这字,这一张纸就很有收藏价值。外面流传出来的颜体例字非常少,有些人想学都找不到字样,这一张纸上的字数甚多,可以收藏又可以用来临摹字体。
薛明烨小心地将说明书收好了。
一旁的马六子与田九早就伶俐地去打了龟苓膏过来,淋上一勺炼奶,送给薛明烨等人品尝。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3章 一日成名
碗中黑糊糊的龟苓膏被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淋了淡黄色的甜炼奶,看上去清爽极了。
薛明烨身份尊贵,还没有在外面小摊吃过吃食呢,小厮见此连忙说让他试吃。
薛明烨却拒绝了,亲自尝了一口,苦中带甜,入口即化,爽口极了,是他从不曾吃过的东西。既新颖又美味,一下子就吃完了一碗。
吃完后,口中还回味着属于药材的甘味,浑身清爽。“好东西!这东西叫什么来着?”
陶子阳见薛明烨爱吃,吊起的心总算归位了,笑容也轻松了几分。“此物名为龟苓膏。”
“这名字倒也雅,行,我现在过去跟他们说一声,凡是有帖子的可以来领一碗品尝。”
薛明烨尝过此物,的确与众不同,不说看在左清羽与夏静月的脸面上,仅这非同一般的吃食,就足以推荐给他人。
陶子阳大喜,又作了一长揖,郑重说道:“多谢世子关照。”
“不必客气。”薛明烨让下人去传他的话,他舍不得走,因为这摊上挂着的字画,幅幅都是精品,令人心中生爱。
摊上所写的一幅幅字,都是龟苓膏的功效,内容虽然说不上雅,但那字实则一绝。
更别提那一幅八仙献膏图了,足有五米长,一米高,八位仙人形态不一。或喜或笑或怒或嗔,衣着不一,身材高矮亦不一,无一相同。
除了八位仙人外,画中仙宫如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有仙鹤,有古松,还有牡丹盛放。
唯一有一处相同的是,八位仙人手中都捧着一份切得四四方方小块的龟苓膏。只是那盛放的器具不同,有的是银盘盛放着的,有的是金碗盛放的,有的是玉碟盛放的……
薛明烨与君子社的公子们被这副画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夏静月的字流传得比较多,皆因那天有十几位小姐作诗,夏静月抄了十几份,可以分到的人不少。那些人再临摹传出去,就更多了。但她画的遥安奔凡图却只有一幅,据说后来传着传着,不知被谁夺了去,以至后来的人想见都无缘得见,被列为一大憾事。
没想到眼前就有这么大一幅八仙献膏图,让他们尽管看个够,他们如何不欣喜?
下人传了薛明烨的话后,立即有交完卷子好奇过来的举人来尝这龟苓膏。
风雅的字画,美味的龟苓膏,很快就吸引许多人前来,将摆摊团团围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