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虞丘春华
才子们围着或是学字,或是观画,或是尝膏,热闹非凡。
人一多,薛明烨等人看图就不方便了,不禁暗恼,生恐这好画被人给弄坏弄破了,更担心以后再也欣赏不到此等好画。
陶子阳机灵着,捧着一本画册送到薛时烨面前:“这是夏姑娘亲自写和画的成语故事,小人送一份给世子品鉴,望世子笑纳。”
“成语故事?”薛明烨伸手接过。
陶子阳回道:“是的,这是与龟苓膏有关的成语故事。”
还有这稀罕物?薛明烨稀奇了,翻开一看,画册不厚,只有几页,但上面的画画得异常精美,字也多。
这是一则名为孔融让膏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传闻有一姓孔的大家族,族中子弟无数。有一个叫孔融的四岁孩子,有一天他得到了一碗龟苓膏,他却舍不得吃,而是让给了他的兄弟,长辈知道后都夸他有谦让的高尚品德……
薛明烨看完之后,又问陶子阳:“还有此类画册吗?”
故事有趣,最为重要的是里面有许多的字。
没错,就是字。
这么一本画册足可当成字帖来临,又因是夏静月亲笔写和画的,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陶子阳呵呵笑道:“明天我们会挂上另几则故事,有囫囵吞膏,望膏止渴等故事,可供各位才子观看欣赏。至于这么小的画册,数量有限,夏姑娘说了,就等到论文赛的第三天做为奖品,送给进阶到第三天的参赛举子。”
望楚论文赛是淘汰制,第一天有近百人参加,经过文章淘汰后,只有一半人能参加明天的论文赛;第二天再淘汰一半,到第三天,就仅留下二十名举子了。
为了准备这二十多本画册,险些没把夏静月给累坏。
陶子阳又对一脸惋惜的薛明灿说道:“这一副八仙献膏图是夏姑娘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画好的,我们会小心地将它保存好,待三天论文赛结束后,将它送给君子社的各位君子。到时,请诸位君子点评批评。”
薛明烨闻言大喜,这一幅八仙献膏图如果归于君子社的话,他们君子社又多了一幅镇社之宝。“批评不敢当,我们还要向夏姑娘请教才是。夏姑娘今天没来吗?”
薛明烨四处望了望。
陶子阳回道:“夏姑娘是闺阁小姐,此地都是男儿郎,男女授受不亲,不便抛头露脸,还望世子见谅。”
“倒是我唐突了。”薛明烨参加过夏静月及笄礼,自然知道女子及笄后诸多不便,这种场合的确不宜来抛头露脸。他又问道:“你们跟夏静月姑娘很熟吗?她帮你们制出龟苓膏,又费心思写出这么多的故事与字画来……”
陶子阳略提了一二,“夏姑娘曾从乡下老家学了一身医术,如今正在我们杏林堂实习。”
这边陶子阳在招待君子社的公子,那边蓝玉青与马六子等人在分膏,凡有帖子的可能免费领一碗,没有帖子的?那就不好意思了,没有。
什么,你想吃?
没问题,等三天后才可到杏林堂来买。
那些买不到不服气的也没有办法,不敢闹,皆因凡是有才气有后台的基本上都有帖子。没有帖子的那些人若是敢在这些人面前闹,估计名声和仕途都完了。
不过杏林堂是做生意的,自然不会做得罪人的事,不能送龟苓膏,那就每人送几块刚刚做好的香喷喷芝麻饼。
杏林堂龟苓膏,很快就跟望楚论文赛一样传扬了出去。
得知楚河边不仅有举人们的论文赛,还有风靡一时的颜体字体可观看,这件事情不消半天就传遍了京城,许多人决定第二天要去看个究竟。
此消息很快传到了睿王韩潇耳中。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4章 你不了解她
韩潇看着手中的纸条,沉思着。
以他对夏静月的了解,她绝不是那么无聊的人,甚至算得上是个很懒的姑娘,能不出风头绝不出风头,有时间不如看书睡觉弄美食。就算她喜欢的赚钱,也只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会拿自己的声望来作文章。
若不是事出有因,她绝不会搞这么大的噱头,出这么大的风头。
他问费引:“杏林堂那边出什么事了?”
费引敢把这个消息传过来,底下自然早把一切都调查得一清二楚。“这是杏林堂与仙草堂之间的恩怨。去年仙草堂收买顾杏林堂的订货伙计,暗中将订货的数量改了,又蒙骗了杏林堂的掌柜签字画押,使得杏林堂今年倾家荡产地买了十万斤的土茯苓。夏姑娘为了替杏林堂卖出这十万斤的土茯苓,就做出了这龟苓膏。”
韩潇想到夏静月那淘气的样子,神色微霁,“也只有她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才能弄出这名堂来,还编出几个新成语?真是……让人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韩潇摇头,啼笑皆非。
费引见韩潇难得地心情大好,小小地奉承了一句:“可见夏姑娘为人仗义,为朋友解难不惜两肋插刀,好个豪情万丈的女子。”
韩潇又摇头,轻笑道:“你这般说,可见并不真正了解她。”
费引一愣,问道:“这是何意?”
韩潇将手中的纸条在烛火中烧成灰烬,徐徐说道:“若说她帮杏林堂解困,以她的性格会做得出来。可仅十万斤的土茯苓,并不需要如此卖力地广而告之,更不需要这一套接一套的套路。她如今弄的这个大阵仗,不像在卖十万斤土茯苓,倒像在卖一百万斤似的。”
如果仅仅是卖掉那些土茯苓,在望楚论文赛打响名气就差不多了。十万斤土茯苓听着虽多,但以其新颖以及多功效为卖点,再有君子社名望加持,京城这么多人一分下来,两三个月足以卖完。
杏林堂只欠几千两的债,一个月足够赚回这笔债,因此,只是还债的话根本不需要用如此大的力度做宣传。
而夏静月,又是赞助,又是画画,又是写字的,将龟苓膏弄得满城尽知,犹如在用牛刀来杀鸡。
韩潇见费引脸带疑惑,手指往某处一指,“你可还记得,她种了多少菊花?”
费引恍然大悟,“我怎么就没想到这里,今年秋天那万亩菊花就要采收了,夏姑娘这是在预热呢?”
有了龟苓膏这一新颖食物让京城人耳目一新,再由她推出菊花茶之类的新型食品,京城中百姓就容易接受得多了,而且也会生起期待与尝鲜之心。
万亩菊花可不少,尤其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产量。
费引心中大大地为夏静月写了一个服字,“夏姑娘做事不像是个闺阁中的小姐,倒像是见过大世面似的,不仅目光看得远,考虑事情还非常全面和周到,难得!难得!”
若说以前费引愿意去筹划让夏静月嫁入睿王府的事,是看在韩潇不喜欢其他女人的份上,他身为下属不得不而为之的话,经过此事,他的想法就有所不同了,他在夏静月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其他闺阁小姐的手段和气魄。
一个有谋有略的睿王妃,比那些只会争风吃醋的睿王妃强多了,尤其是在这个夺嫡的重要时刻,贤内助绝对是一个优势极大的助力。
因此他现在筹划此事,就不是不得不去做,而且心甘情愿地去做。
费引主动地问道:“殿下,要下官暗中使人助夏姑娘一臂之力,将这风头推到更高吗?”
韩潇抬手止住了,说:“既然她已经有了法子,就不用再去画蛇添足了。不过,你可以让望北楼的掌柜去跟杏林堂接洽一下,与杏林堂保持些生意来往。”
有了这一来往之后,等秋天的菊花茶出来后,如果不好卖的话,他就可以让望北楼名正言顺地吃下来,那丫头就不会头疼销路的问题。
虽说万亩菊花的产量不是少数,全部包下来是一大笔钱,但谁让他只看上那个不省心的丫头呢?即使是负担,也是一份甜蜜的负担。
此时王爷大人显然忘了,人家之所以会一口气种上那么多菊花,还不是拜他所赐……
夏静月做事绝不喜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在望楚论文赛中打响名气外,她还走起其他路线。
多一条路,就多一份收获嘛。
夏静月除了给夏府送回去一份龟苓膏外,还另备了几分。
一份给安西侯老夫人及夫人送去,写明食用功效,以及禁忌事项,亲自送到安西侯夫人手上。
安西侯夫人的儿子是君子社中的一员,她早从儿子口中得知龟苓膏的事情,见夏静月亲自送了过来,希罕得不得了。
“夏姑娘,这就是传说中的龟苓膏?”
夏静月送来的这一份,是直接将刚熬好的药汁倒在精致的盆中,待它冷却凝固而成的一整块,足有八九斤之多。这是看在豪门贵族人多的情况下专门弄的,要是用卖的那种小碗可不够这一大家分的。
“正是。”夏静月顺便还给安西侯夫人把了一次脉,“夫人最近体内有些肝火,是否有头痛失眠,易怒眼干的症状?”
安西侯夫人连不迭地点头,拉着夏静月急切说:“的确如此,这些几天乍寒又暖,我夜里总是睡不好,心情也烦躁不安。你刚说的这些症状我都有,夏姑娘,我是不是病了?严重吗?可有良药?”
夏静月笑道:“夫人不用着急,症状不重,调理一下就行了,不用特地开药,只是平时别吃太上火的东西就行了。”
“那得用什么调理呢?”
夏静月想了一下,说:“说起来这龟苓膏也是可以清热去火的,可以缓解夫人的症状,只不过它的配方是针对大众的,药效会比较弱。这样吧,我回去另给夫人熬一份龟苓膏,加一味去肝火的鸡骨草进去,专门针对夫人的问题。”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5章 闺中心事
安西侯夫人听了更欢喜,看夏静月的眼神更加柔和了,“如此就多谢夏姑娘了。”
“夫人不必客气。”夏静月又问道:“老夫人最近身体怎么样?”
安西侯眉开眼笑道:“好多了,都依你的药吃,还有饮食,我看老夫人的身体比之前好多了。听老夫人说,头疼失眠的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如今炎夏要到了,天气热,气温高,更要特别注意。”气温一高,血管舒张,血液循环加速。在夏天,不仅高血压的容易升高,就是低血压的也容易降低。不管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要特别注意。
“夏姑娘,老夫人可以吃这些龟苓膏吗?”
“可以的,只不过别吃太多,一小碗就行了,尝尝鲜,记得糖要放少一点,我还是给老夫人诊个平安脉再说吧。”
“那就麻烦夏姑娘了。”
夏静月给安西侯府老夫人诊了脉后,又留了几个药膳方子才离开了。
回到杏林堂,夏静月专门拣了一副特地给安西侯夫人的龟苓膏方子,让马六子熬好后,凉了送去安西侯府。
夏静月再取了一份龟苓膏,给孟府的孟圆圆送去。
上次及笄时孟圆圆帮了她那么多帮,她还没有答谢过呢,送一份龟膏过去正好。
至于上次帮忙的君子社公子们,她直接让蓝玉青送好几份到君子社去了。
孟家的侍郎府已是尚书府了。
孟圆圆由侍郎千金成了尚书千金,身份亦水涨船高。
然而夏静月见到孟圆圆时,不仅没有从她身上看到半点喜悦之色,反而多了几分落寞忧郁。
“你怎么了,你爹升官了怎么哭丧着脸?”夏静月问。
孟圆圆幽怨地看了夏静月一眼,“这么久你都不来见我,我如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怎么可能?你以前是侍郎千金时朋友就多,如今成了尚书小姐朋友只会有更多……”
“别提这事了,因赵琳韵的事,我现在一个都不想搭理。”孟圆圆垂头丧气地趴在桌上,一点千金小姐的仪态都没了,可见她内心沮丧到什么程度。
夏静月弄了一小碗龟苓膏给孟圆圆,说:“尝尝我新做的吃食。”
“这样什么东西?”孟圆圆睁大眼睛看着碗里古怪的东西问。
“连它是什么你都不知道,可见你消息闭塞到什么程度,有多久没有出去交际了。”
“这不没心情吗?”孟圆圆取了勺子吃了一口,发现味道不错,就多吃了几口。“正好我肚子有点饿了,再给我弄几碗。”
“这东西性凉,不能多吃,给你尝个鲜就行了。”夏静月坐在孟圆圆旁边,瞧着孟圆圆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问:“你到底怎么了?”
孟圆圆闷着头只吃着龟苓膏,不说话。
夏静月递了一条帕子给孟圆圆抹去嘴角的汁水,说:“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一二。”
孟圆圆总算抬起头来了,讶异问:“你知道?”
“很难猜吗?你父亲升官发财,正是得意的时候,自然不会是家事了。不是家事,那就是你的事了。女儿家最大的心事还用得着猜吗?”
孟圆圆放下勺子,用帕子抹了抹嘴角,叹了一口气,说:“好吧,被你猜中了。”
“你家里给你订亲了,你不满意?”
“订亲倒不曾,只是我娘属意。”
“你不愿意?”
孟圆圆让侍候的丫鬟下去,夏静月见此,让初晴与初雪也退避一下。
待厅中只孟圆圆与夏静月二人,孟圆圆终于忍不住心底的煎熬,与夏静月道来。
“半年前我娘相中一个人,他是广平侯世子罗钰,当时我见过他一面,觉得他长得不错,就默认了。谁知道……”孟圆圆气得有些语无伦次起来,“赵琳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中了他,她入了秋霁社后,身份涨高了,不知道怎么地跟罗钰认识上了。我听说他们私底下常见面,还互通书信。”
原来是渣男!
夏静月断然说道:“那就别跟他家结亲了,换一家。”
“我娘不同意。”
“你把事情告诉你娘没?”
“怎么没说?可娘说这都是外人乱传的,没有证据,说罗世子不是那样的人。”孟圆圆气鼓鼓地说:“娘还说广平侯看不上赵琳韵的家世,赵琳韵只一个爷爷好一点,是三品官,她父亲却是个五品小官,资质又差,前途渺茫。娘还说,广平侯只相中咱们家,想结两姓之好。”
一个是正三品官员的孙女,另一个是正二品官员的女儿,的确没有可比性。
孟圆圆恼火极了,拉着夏静月说:“你知道吗?以前有风声说我爹会升官,那广平侯夫人就与我家好上了。可这好仅是表面上的好,亲事一概拖着,只字不提。这不,我爹确确实实升官了,那广平侯夫人就急急忙忙地说要我跟罗世子定亲。真是两副嘴脸!这一家的势利鬼,真让我恶心,我才不要嫁过去呢!”
说完,孟圆圆又头痛地捂着头,“可我娘不听我的,说不管哪一家都一样,各家有各家的烦心事。”
“那,你喜欢罗世子吗?”夏静月问。
孟圆圆想了想,摇头,“我不喜欢了,自从知道他跟赵琳韵有来往,我就不喜欢了。”
夏静月闻言,便知道孟圆圆以前是极喜欢那位罗世子的,要不然如今也不会如此憔悴难过。
不过,这孟圆圆倒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虽然心中不舍,但该断还是断了。
“你跟你父亲提过这事吗?”
“这种事情哪好意思跟父亲说?我跟我娘说都已羞死人了。”
“你要是不跟你父亲说清楚,万一你娘真将你配给了罗世子怎么办?”
孟圆圆一脸纠结,揪着手帕,“那我跟我爹说什么好?”
“还能说什么,直接说广平侯夫妇势利小人,罗世子勾三搭四。”
“只是广平侯夫人而已,广平侯人好像挺好的。”
夏静月扑哧一笑,“小姑娘,你也太单纯了吧,像他们那些累世豪门之家,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向来是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好处占尽。”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216章 内涵
孟圆圆闻言,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孟圆圆突然关心地问夏静月:“你家里这些日子也不好过吧?”
夏静月不解问:“我家?我家出什么事了?”
孟圆圆被夏静月逗乐了,“你家出什么事了,你自己不知道反倒来问我这个外人?”
“我早上用完早膳就出门,晚上回去吃完晚饭就休息,哪知道家里出什么事了。”
孟圆圆羡慕道:“你过得真自在,真羡慕你。”
夏静月笑道:“要是你也娘不在,爹不爱的,看你还羡不羡慕。”
孟圆圆想到夏静月的情况,又生起怜悯之心,没娘的孩子真可怜。
她便把事情详细告诉夏静月,让夏静月心里有个底。“我爹升上尚书之位后,空出了一个侍郎的位置,原本前李尚书大人、也就是如今的李相国大人属意你父亲,想让你爹填上侍郎的位置。可此事不巧,郑国公突然横插一手,把一个从下面刚调上来的知府安插进去了,你父亲这官就没升成了。”
夏静月对京中的事情已了解了不少,这位郑国公是当朝国舅萧如海,皇后的兄长。“那位知府投靠了太子吧?”
“可不是。”孟圆圆悄悄与夏静月说:“万寿节之后,太子与明王斗得可凶了。我偶尔听到父亲与属下谈话时说到,太子与明王最近到处拉拢人,京中官职凡是有空缺的,都让他们盯上了,外人插都不插进去。李相国即使属意你爹,可也不想得罪了太子。”
夏静月点了点头,心中暗记下了。夏哲翰没有升上官,估计正一肚子的气呢,她若是遇到夏哲翰得警醒一下,别撞到火头上去了。
夏静月说道:“若照我来说,太子与明王斗得正厉害,我爹没升官反倒是好事,坐看鹬蚌相争。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互相扯下一批官员下马时,官职自然就空出一大堆了,到时还怕没有好位子吗?”
“这样也可以?”孟圆圆只是闺中小姐,对朝廷上的事情并不了解,听夏静月此言甚觉诧异。
“当然可以了。”夏静月笑道:“我早听说了,那位李相国是皇帝的心腹,若照你说的,他如此轻易屈服于太子,让郑国公安排了人进去,必然会招了皇帝的厌恶。然而他却顺顺利利地坐在右相之位,显然可见,这件事是皇帝授意的。”
皇帝授意之下,那内涵就多了。
夏静月猜测皇帝看两位壮年的儿子不满,想让两个儿子互斗来着。再想到睿王刻意低调,暗中潜伏,夏静月猜测以后京中将会不得安宁,有好一阵的狂风暴雨了。
在这狂风暴雨之下,不动就是最好的自保,夏哲翰没有升上侍郎,现在的官职不高,职位的权利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反而能保得一家平安。
夏静月这边暗自庆幸,却不想夏府之中,夏哲翰气得不知道摔坏了多少东西。
梅氏走进书房,见地上又砸碎了一个花瓶,忙唤下人打扫干净。
待下人打扫完下去后,梅氏朝夏哲翰劝道:“老爷,您这是何苦呢?”
“真是气煞老子了!”夏哲翰怒得把书案拍得砰砰作响,叫道:“那分明就是老子的侍郎,郑国公那混蛋竟然强插一手,愣是从下面调一个知府来占了侍郎之位,真是可恶之极!”
他这么多年的心血,年前年后四处跑腿送礼,结果临门被人一脚踢了出去,心头恼怒可想而知,气得他连吐血的心都有了。
“老爷,您不是睿王的人吗?睿王的人郑国公也敢动?还有,睿王一系也不保您?”
梅氏的几连问,更让夏哲翰郁闷得内伤。
他被打上睿王一派的标志是万寿节那天王总管对他的友好态度而起的,当时他也以为睿王有招揽他的意思,事后还曾往睿王府投了帖子。
可那帖子就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回应都没有。
夏哲翰对这件事情想极了也不明白,“王总管敢情是在戏耍于我?可他堂堂睿王府的大总管,没有必要找我这个小官来开玩笑的。”
梅氏冷笑一声:“老爷也说了人家是睿王府的大总管,只负责管理王府内务事。素来各王府都内外分明,王总管管的是内务的事,那外面的事都是由王府长史所管的。若说是睿王府的费长史与老爷示好,那就是代表睿王要招揽您,可这是王总管……老爷,您又不是内侍太监,巴上他也没用……”
“滚!”夏哲翰怒骂道:“你才是太监,你全家都是太监!”
梅氏连忙道歉说:“妾身这不是打比方嘛。”
有把夫君打比方为太监的吗?
夏哲翰怒气难消。
梅氏见此,陪笑道:“好了老爷,别生气了,妾身今儿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跟老爷说的。”
“你一妇道人家,管好府里的事就行了,哪来的重要事。”
“老爷,您觉得明王如何?”
“朝中大事,什么时候该到你一个妇道人家置喙。”
梅氏寻了一张椅子坐下,慢条斯理说道:“老爷,既然睿王您靠不上,就没想过投靠其他王爷?”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夏哲翰惊疑不定。
梅氏说道:“太子骄横自大,目中无人,又好大喜功,早已惹得朝中群臣不满。太子立为储君已久,素来以未来皇帝自视,行事作为甚至比当今皇上还霸道。老爷,您想想,当今皇上还安安稳稳地坐在那个位置上,太子却比皇上还横,皇上他老人家能高兴吗?万寿节皇上为什么要落皇后与太子的脸面?不正是告诉百官皇上有废太子之心吗?”
“你这番话,是谁跟你说的?”夏哲翰与梅氏十几年夫妻,如何不知梅氏是什么人,这番话以梅氏的眼光是绝对想不出来的,显然有人在教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