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带着仓库到大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路人家
他身前那个满脸剽悍,眼中却又闪烁着睿智光芒的中年汉子则呵呵笑道:“宋国之富确实天下闻名,至于有多强,可就不好说了。不然他们也不会特意与我等在此相会了。”
“侄儿明白,此一番我等一定要从宋国得到足够的好处。”青年低声应了一句。这时,前头的巨舰上已经有人大声招呼着请他们上船,还有人抛下了长长的绳梯。这对叔侄也不见有丝毫犹豫的,只带了少量几个护卫,便敏捷地顺着绳索飞快地登上了巨舰。
等到他们上船看到上面守卫森严的景象时,几人的脸色又是微微一变,这才笑着上前,与迎上前来的童贯见礼:“下邦小臣完颜吴乞买见过大宋童枢密。”墓藏天下
本来还等着一旁女真通译帮着翻译的童贯见对方居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话时,不禁稍稍一愣,但很快又恢复过来,笑道:“原来是谙班勃极烈亲自前来,倒是真让老夫受宠若惊了。来,外头风大,还请快快入舱中说话不迟。”
此话一出,也让吴乞买眼闪异光,想不到对方居然会对金国也有不浅的认知,连自己的官职都能随口道来。这谙班勃极烈的官职乃是金国朝中只在皇帝之下的最高职位,比之宋朝的丞相还要高上许多,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这吴乞买除了谙班勃极烈的官职外,更有皇储的身份,一旦金主阿骨打死去,他便是接班人。
不过吴乞买也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又笑着行礼答应,这才随在童贯身后,进入到了早已摆下了酒宴的巨型船舱。
这说是船舱,其实也和寻常的大厅堂没有什么区别了,十多张桌案摆在里头还显得空荡荡的。在童贯的示意下,两方人迅速按宾主入座,然后各种酒菜便如流水般地送将上来。
童贯虽是武人,此时为了体现大宋泱泱大国的风范,自然是要显得大气些的,所以也不忙着入正题,而是由酒席上的诸多酒菜入手,向吴乞买叔侄介绍起了中原的诸多繁华和美好来,直听得这两个土包子连连赞叹。而在吃过喝过北国从所未有的美酒佳肴后,两人更是没口子地称赞,几乎把桌上的一切都席卷一空。
见此,童贯脸上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来,趁机笑道:“其实这等酒菜在我中原也算不得什么。只是因为这次出海带不了太多好东西,才只能委屈了两位。”
那青年听了,更是动容道:“原先在北方时还不信那些人的说法,但现在见识了南国风物,才知我大金确实远不如大宋富庶啊。”
“所以若金国这次能与我大宋联手,必然能有极大的收获。”童贯呵呵笑道:“老夫可是早就听说你金国百年来受尽了辽人欺压,如今好不容易建国成功,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还受其盘剥。每年光是要上缴的海东青与东珠都数字不小,充足奴役者更是数以万计,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摆脱辽国的压制吗?现在机会已近在眼前,只要贵我双方能够合兵,南北夹击辽国,何愁灭不了那辽国呢?”
青年闻言眼中又闪过一丝异样之色,想说什么,最终却还是忍了下来。而吴乞买则一脸严肃地点头应道:“童枢密所言甚是,别看我大金是辽国的附庸,可多年来却也结下了深仇,若真有机会,我等自不怕起兵与他们战过一场。不过……枢密也该知道我大金国力弱小,要是真个出了兵,那就是倾国之战,一旦失败,必然是国破族灭的下场。想必,这也不是你大宋朝廷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那按谙班勃极烈的意思是?”童贯神色微变地问道。
吴乞买看着对方的双眼说道:“要我大金出兵配合也不是不成,但是大宋却得支援我们一些钱粮财物还有兵器。不然只靠我大金这点家底,可未必能顺利灭辽啊。”萌妻倒追99次
“哦?你且报个数字我来听听。”
“要我们出兵,就得有钱三百万贯,粮食五十万石,箭矢二十万……至于其他兵器甲胄我们倒是可以自足。”吴乞买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要求,这是他在出发前就与兄长阿骨打商议好的,当然,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有些狮子大开口了,其实是留有余地,等着宋人往下压价。
可事情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面对这一在他们看来很过分的要求,童贯却连眉头都没有皱上半下,便点头道:“这个老夫现在就可以代朝廷应下。这些财物兵器还是可以从海路运送,到时你们派人来接收便是。”
这回答的那叫一个痛快,都让完颜家叔侄两个都愣了好一阵子。在他们想来,这么多东西已经抵得过大金半国之力了,可在童贯眼里却显然根本算不得什么,这让他们都开始后悔自己没有把价钱再往高了定了。
直到这时,他们才真正知道大宋是个多么富庶的国度,那是远远要超过自己想象的存在,也是远远要超过大辽的存在,至少在经济上是如此。明白这一点的两人忍不住便一低头,眼中都闪过了难掩的贪婪。
金国穷啊,哪怕如今已经开始崛起,逐渐摆脱了辽人的控制与压迫,可几十万国民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往往为了一口吃的,族人之间都能拔刀相向。
可是南边的宋国呢?对他们来说能够接济自己半数国人的钱财粮食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那些足够让他们与辽人大战多少场的几十万根箭矢也不被其重视,这是何等的阔气富饶,真希望有朝一日能策马踏入南国的花花江山,看看那里的风光,甚至是把那一切都据为己有!
两人的这一反应童贯并没有留心到,他还以为这对叔侄是被自己的大气给惊到了呢,还有些洋洋自得。这些山沟沟里出来的土包子果然就没什么见识,这点好处就能把他们给打发了,枉自己还准备了更多说辞呢。
可一旁作陪的孙途却不这么看,两人虽然低头,但那一抹贪婪之色还是落入到了他的眼中,让他心里陡然就是一紧:“都说财不露白,童贯倒好,居然从见面开始就一直在向两个金人显摆大宋之富庶,这可太容易勾起他们的贪念了。”虽然心中担忧,可他一时却也不好当了他们的面直言劝谏,只能作罢。
童贯则在这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来:“一旦等我双方合力灭辽,辽国北边的那片国土可以都给你们,但是我大宋也有规矩,那就是希望到时你金国能成我大宋之臣属,以君臣之礼相待,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啊?”这,才是这次他来见金人的关键目的!
今天各位有没有被商家又一次骗瘪了荷包啊?反正路人这次是中招了。。。。一拍大腿一咬牙居然就买了个机械键盘。。。。真是膨胀了,薄膜键盘都不能承载我码字的双手了。。。。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376章 海上之盟(下)
汉人朝廷自古以来都极其看重君臣名分,正所谓名正则言顺,与外邦相交只要对方肯尊其为君主则一切好说,哪怕因此会让别国沾上不少便宜也只作不见。如今大宋在与金人结盟时的态度也是如此,只要女真人能臣服朝廷,那其他的都不再是问题。
童贯受命出海秘密与金人结盟,便曾从赵佶那边领受了这一底线,此时当了吴乞买二人之面道出来后,他都有些紧张,生怕对方会一口回绝。所以话一出口,便盯住了二人。
吴乞买与侄子只稍作愣怔,便在对视一眼后笑将起来:“宋国本就要强盛过我大金,若这次真能助我们除掉大仇辽国,更是对我等有再造之德,我等尊宋为主也不是太难。”
“好,痛快!”童贯听了话后顿时大喜,当即拍板道:“那就赶紧立盟约吧。从此之后我宋金两国同心一体,合力灭辽!”
看着他那兴奋的样子,孙途却在旁暗自叹息。他是真无法理解这等虚假的主臣之称对大宋有什么好处。别说金人不可能将之当真了,就是真把大宋当成宗主国,又能给大宋带来什么好处?这时他又不禁从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里想到了一些东西,好像在多少年后金国灭了北宋,压迫南宋时可是让宋国以臣礼对待自己的,或许根子就出在此处,人家这是明知道你的喜好,故意拿此寒碜你呢。
一听立马就要订立盟约,吴乞买却又开了口:“且慢。童枢密,你我两国如何灭辽的相关细节都还没说完呢,岂能这么快就订立盟约。辽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也就是你们口中的幽州城,西京大同府,也就是你们口中的云州城。既然你大宋想要重新夺回幽云十六州,那这五京之中你们总得攻下南京和西京两处才是吧?至于其他三京,可由我大金勇士来攻打,不知童枢密以为如何?”
童贯是真没想到对方会有如此信心,一张口就把辽国给彻底肢解了,口气可真是不小。要知道,其实在大宋君臣看来,此番即便与金国联手,想要灭辽也是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毕竟辽国太强了,而且立国比大宋都要久,根基牢固,岂是一两场战斗就能覆灭的。
这次大宋的意图只是想让金国从北边牵制住辽国大部分兵力,然后自己则突然出兵夺取幽云之地。但既然对方都这么说了,他也不会反对,稍作沉吟后便道:“这是当然,辽国南西二京便由我大宋来拿!”
“如此再好不过。对了,不知大宋又打算何时出兵呢?”
“这个……”童贯又有些犹豫了,半晌后才道:“兵道无常,现在可不好定具体时间。你也当知道,我大宋与你等小国不同,想要出兵伐国光是动员准备都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再加上朝中还多有掣肘,需要一些时日安排。所以怎都要等到两三年后才能真正对辽国用兵。”
听到如此答案,吴乞买还好,他身边的青年却忍不住撇了下嘴,露出了轻蔑的表情来。这宋国还真是麻烦得很,不就是出兵打仗吗,居然要如此拖拉,怪不得这么长时间里总是被辽国压制呢。
吴乞买则在沉默后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大金会在这几年间不断消耗辽国国力,也请大宋可以为我们做出一些补偿。”
“这个好说,只要你们肯认我大宋为主,些许钱财粮食我朝都不会吝啬。”童贯一口就答应下来。这时,一旁起草盟约的官员已经把一份还算详尽的书稿给写好了,迅速送到了双方面前。
童贯拿过一扫,便满意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就看这两个金人使节的了。而吴乞买他们也没让宋人等太久,在草草读了一遍盟约内容后,他们就点头表示认可。
本来嘛,他们此番的目的就是在与宋联手的前提下尽量获取足够的好处,而现在两项目标都已达成,还有是好反对的?至于说认宋为宗主国,那根本就是小事一件,我若比你弱,认你为主理所当然,一旦我比你强了,那就再说。
于是很快地,两份加盖了两国印玺的正式盟约便迅速而成,双方使者各得一份以为凭证。谁也不会想到,这场关系到宋金辽接下来命运的会盟会如此顺利,居然只用了不过半日时间就达成共识。
盟约既成,童贯总算是放下心来,再次大笑着让人将酒菜重新再上,好生款待这两个友好的金国使者。这一顿宴席直喝到了傍晚时份才终于散去,而已经醉眼朦胧的吴乞买叔侄居然没有领受童贯的好意留在宋国大船上过夜,而是坚持下船,趁夜就赶回去。
童贯虽担心这些家伙会在海上出什么差错,毕竟这等夜间,他们又只有几条经不起折腾的小船,可最终还是放任他们离开。反正金人的底线已知,只要给给足他们好处,哪怕这船使节都死在了海上,也会有第二波使者来与自家订盟的。
不过出于礼节,他还是很是客气地亲自将吴乞买几人送下船去,最后还看着他们所乘坐的小船在风浪的颠簸中渐渐远去,这才心满意足地呼出了一口气来:“大事定矣。接下来再去一趟辽国,将他们稳住,过上三年左右,便是我等夺回幽云十六州的日子了!”
想到这儿,他又看了眼陪站在身后的孙途,笑道:“千里,此番事成,你也有功。到时老夫说不定会把你抽调去北边戍守,由你来率军夺取幽州城,立不世之功勋,你可愿意哪?”
孙途此时却是神色凝重,想着心事——宋金盟约既定,那就意味着三国间的征战很快就要开启了。而就他所知,这场战争会大大地出乎宋国意料,看似强大无比的辽国将会在短短的时日里就被金人彻底摧毁,而宋军也将在这战斗里暴露出自己虚弱的本质,最终引发灭顶之灾!
之前不做细想也就罢了,现在想想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的一切,孙途便是一阵惶惑,自己却该做何选择呢?如此,便没有听见童贯的问话,直到后者又叫了两声,他才从自己的思绪中抽身出来:“童帅……”
“你怎如此心事重重?”童贯不禁有些奇怪地问道。
孙途迟疑了一下,到底还是提醒了一句:“下官总觉着这是在与虎谋皮。看似驱虎吞狼,可一旦养虎遗患呢?要是金人比辽人更为凶残霸道,没有了辽人在北方阻挡,我大宋处境可就危险了。”
“哈哈哈……”这话却换来了童贯的一阵大笑:“你这也太过杞人忧天了,真把女真人当回子事了。他们要是真有这么强,怎么可能被辽人压制百年之久?在老夫看来,只要开战,最后元气大伤的只会是金国,他们说不定会就此灭国呢。而我大宋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夺取幽云十六州,重开大唐盛世!”说到这儿,他眼中精光一闪,那股子野心和抱负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
孙途只能默然,这应该是如今大宋朝中主战一派的普遍心理了,自己一个小小五品武官,自然不可能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啊。只是接下来,他又该如何做呢?
当孙途满心疑虑,不知前路如何时,那艘破浪而去的渔船上,两个本该醉倒的家伙却已精神焕发,看不出一点喝醉的样子。事实上,女真地处北方寒冷之地,族中男女老幼都好酒如命,而且喝的还是最烈的酒,相比起来,宋国的美酒对他们来说就跟水似的,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喝醉呢?
他们不过是在假装而已,就如今日会盟时的一些表现般。此时的吴乞买看着比之前要更加的沉稳精明,他的侄子也没了愣头青的模样,两人相视一笑,后者道:“二叔,我刚才仔细看了,那船上的宋兵虽多,却个个精神萎靡,显然他们连海上这点风浪都经受不起,果然就与传说中一样,南朝早已羸弱不堪,一旦开战,只要万把人,就能杀到他们的都城开封城下。”
“哈哈,说得好。宋人确实弱小,但更可贵的在于他们也是真的富有。几十万石的粮食,在他们看来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这要是我们能打下南朝花花江山,今后的日子可就跟神仙没什么两样了。兀术,你虽不能继大金皇帝之位,但只要立下功劳,说不定就能在南方当个小皇帝了。”
“是啊,总有一日,我完颜兀术会亲自率军杀入这南国天下,把他们的财物子女全部带回北边!”完颜兀术,这个金国史上难得的大将已然横空出世,只是此时的他却还如宝剑在匣,锋芒未显。
虽然他宿命中的对手岳鹏举还未在宋国朝堂出现,但命运却已经将一个全新的对手一早就摆到了他的面前……
大宋宣和元年四月十一日,金收国五年,宋金结海上之盟。
宋辽金之间的争端由此即将拉开了帷幕……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377章 北进赴辽
既然已与金人顺利订立盟约,童贯也不再海上再作逗留,一声令下,几艘船便迅速调转方向,朝着西边近海处而去。
如此行了两日,他们才终于再度靠岸。而这边也早有安排接应,不单将周围的百姓全部控制以防走漏消息,而且还驻扎了一支军队,正是打从东京而来的禁军,也是此番护卫童贯北入辽国的队伍。显然,在出海之前,童贯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来去都没有被外人察觉到什么异样,至少能在短时间里保证这一关键消息不作外泄。
而在重归使节队伍后,童贯又派出一队亲信军马秘密将那份两国订立的盟约给送去汴京。直到做完这一切,他才命人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大摇大摆地率了两千多禁军与青州军精锐一路往西,再往北地朝着辽宋间的边境地带而去。
而孙途他们也在这一路的随行中看到了与之前到过的地方完全不同的景象。在渡过黄河,跨入到河北境内后,他们所看到的百姓生活已比之前任何一处都要困苦贫穷,许多百姓的房屋都破旧低矮,更有一些甚至是以泥坯加上草木搭建,一场雨都能将他们的住处给冲毁了。可光是如此,却还有大量百姓流落街头,连个遮头的地方都没有,也不知他们的冬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不光是只有片瓦遮头,连吃住也是大问题。一路看来,大半的百姓都饿得瘦骨嶙峋皮包骨头,哪怕看到这么一大队官军过来,他们也只是避在官道旁呆愣愣地看着。身上则穿得破破烂烂,多半都光着脚,恐怕是连一双草鞋都买不起。
这等场景直看得孙途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怎么可能是在大宋朝呢?因为就他的印象,如今的大宋可是富庶得很,哪怕是像青州这样的偏远之地,郓城县这样的小县城,百姓至少也不用为吃饱穿暖发愁。而这边一路行来,他都已经看到有十多具尸体就这么直挺挺地倒在路边,显然都已暴毙,很快就被当地官府中人给拖去掩埋。
“怎会如此?以我大宋之富有,难道还拿不出一些钱粮来接济这边的百姓吗?朝廷里那些人就不怕把人逼上绝路后,此地百姓起兵zào fǎn吗?”孙途当真是满心的困惑。终于在之后一场接风宴上,问了当地一名小官这一问题。
那位看得出孙途乃是童贯身边的得力亲信,对此也不敢太过敷衍隐瞒,只能叹息着小声道:“孙将军你是有所不知啊,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举。谁让这河北之地处于两国交界处呢?虽然我大宋与辽国已百年未曾大动干戈了,但小范围的摩擦却从未曾停歇过。每个月,辽**队都会从某处杀入我大宋境内烧杀抢掠一番,这一举动还被其称之为打草谷。
“其实早年间,百姓受灾之后官府也会给予补偿,尽快让他们安居乐业。可往往我们才刚为他们重建家园,辽人就又出兵来犯,如此一来,官府所费之钱粮倒有多半全落入到了辽国之手。久而久之,我们也不敢再浪费钱财粮食了。而且哪里百姓过得好了,他们就抢哪里,如此一算,给他们钱粮反倒是在害他们了。”
孙途听了这话,眉头便更是深深地锁了起来。原先他对兵灾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晰,直到这时候才能明白百姓在这等情况下是有多么的艰苦,那真是随时都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啊。
可在理解的同时,他还是说道:“即便有这等理由,当地官府也不能看着百姓就这么饥寒而死啊。”
“其实我等也已尽了力了。早在多年前,朝廷就有意坚壁清野,将河北靠北一带都清出来,引水灌淤以抵御辽人铁骑。可是,当地百姓却是故土难离,怎么都不肯搬走,之前甚至都和官府起过几次冲突。我等实在是出于无奈,才只能听之任之,希望他们活不下去了,便会主动离开此地。”
这下孙途是真没话说了,国人一向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肯背井离乡。只是他没想到这边的百姓竟会执拗到如此地步,都快到了绝境了,居然还不肯搬离此地。或许,只有当宋辽两国正式开战,这些人最后一丝侥幸退却,才会死心离开吧。
等到那人转身离去,一旁听着的鲁达和武松二人方才连声叹息。
他二人之前也曾经历过许多,更不是什么心软之辈,可在见了此处百姓的遭遇后,还是心中惨然。这时便趁机道:“三郎,本来我们还觉着童贯想着与金人联手攻打辽国殊为不智,可现在看来,倒也有些道理了。要是我们能收回幽云十六州,此地百姓就不用连年受那兵灾之苦,都可以在此安居乐业了。”
“是啊,要是大宋真能重夺北方大片土地,能有属于自己的养马之地,无论是契丹人,亦或是其他外族之人,也必然对我们更为忌惮,不可能出现像如今这般随时都能有兵马入境抢掠的情况。”孙途也深以为然地点头道。
如此一想,其实赵佶和童贯所定下的策略也并不算错。他们唯一的过错就是高估了自身实力,低估了辽人,尤其是女真人的凶悍能战。
而只要一想到不久的将来这等可怕的场面将从黄河以北地区转移到人口更家稠密的长江一带,孙途就越发觉着后果严重了。只可惜,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根本不足以引导改变大宋国策,最终只能看着整个北宋王朝一步步迈入死亡的深渊。
正因为怀着如此沉重的情绪,此后一路行来孙途的兴致都不太高,就连对这北方的山河风貌他都无心多作留意。好在,之后总算是有了几座坚城,才重新让他们看到了一些本就该有的百姓生活。
这些城里的百姓虽然比不得南方富足,却也还算安居乐业,不用担心时刻会有辽人骑兵偷袭杀戮,也能住上屋子,一日两餐不会饿肚。
童贯到了这时候也低调起来,不再频繁地与当地官员饮宴,反倒是抽出不少时间来与沿路的边军将领见面。此时,孙途也总算是看出童贯在边军中有多大的威望了,别看他只是个太监,还被文官与后世称之为六贼之一,可却深受边军将士的爱戴,每到一营,都会赢得阵阵欢呼,他们还会特意派人一路护送童贯往北,直到进入下一处军镇辖地,这些兵马才会告辞离开。
孙途等人看在眼里,对童贯的看法也多少有了些改变。本来他们都以为童贯能有今日地位只是因为常年陪伴天子深受宠信才得来的,可看边军将士那发自真心的表现,就可知道他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本事,想必也没少为将士们说话办事。
在陆续穿过了数道边镇关卡后,这支使者队伍终于在四月底时抵达了真正的宋辽边境所在,大宋北边的最后一道要关——雁门关。
这是一座位于两山之间的高大雄关,光是关墙就足有十多丈之高,北边的石墙更是厚达五六丈,莫说是这时代的普通攻城兵器了,就是后世的一般火炮来轰,短时间里都未必能轰得开这座坚关。
1...145146147148149...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