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路人家
片刻后,院门吱呀一声就被人打开,孙途抬眼一望,就瞧见个身材敦实,模样憨厚的青年男子正冲自己微笑,他也赶紧抱拳施礼“在下孙途求见周侗周老前辈,不知前辈可在家中吗”其实他早确认周侗在来到这里后就没出去过,现在不过是问一句罢了。
对方倒也实在,点点头道“大人就在里面,你随我进来说话吧。”说着还有些好奇地看了眼跟在孙途身后的那辆板车。
孙途忙招呼车夫把东西卸在院子里,这才拱手道“多谢这位兄台了,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俺叫周雄,俺听大人提过你的名字,听说你在衙门里当差”他倒也没有阻拦车夫把东西留下,孙途见此心中便是一定,笑道“不错,在下现在是开封府的一名都头,不值一提。”
周雄只是呵呵一笑,也没多作深究。就在那车夫把东西都放下,冲孙途行礼告辞时,左侧半闭的屋子里就传来了一个略有些苍老的声音“雄儿,你这是在与谁人说话呢可是来了什么客人”
“父亲,是林师兄写信介绍的孙途来了。”周雄回头就冲里头回了一声。
“哦”说话间,房门一开,一人已缓步走了出来。孙途抬头看去,便见到一个身材普通,须发皆白,但却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微笑地看着自己。
虽然老人只着一身布衣,脸上还笑眯眯的,但孙途还是明显能从其身上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竟让他的呼吸都微微有些急促起来。直到深吸了口气后,方才恢复过来,赶紧上前行礼“晚辈孙途见过周老前辈。”
周侗在上下打量了孙途几眼后,便笑道“孙都头不必多礼,要说起来还是该由老夫登门谢你才是。要不是你之前仗义相助,只怕林冲他要有不小麻烦了。”
“前辈言重了,林兄乃是我的朋友,他既有难处,我自当帮上一把。另外,晚辈与林兄平辈相交,还请前辈直呼我姓名,或是三郎即可。”
“呵呵,三郎过谦了。还有这些东西也太破费了吧”周侗指着堆在面前的那些菜肉和几坛子酒,似笑非笑地道,不过称呼上倒是依从了孙途的意思。
“这不过是晚辈的一点心意而已,还望前辈莫要嫌弃才好。”孙途这时已经完全定下神来,随后便又一拱手“其实晚辈今日前来还有一请,望前辈能收我为徒,也好让我在武学一道上有所长进。”
周侗笑着摇了摇头“三郎,你倒还真够直接的。”
“晚辈只是一介武人,最不擅长的就是拐弯抹角了。何况林兄早前就与我说过,他会向前辈举荐我,所以”
“唔,林冲之前也确实写信向老夫举荐过你,说你学武颇有天分,希望老夫能好生指点于你。其实看在你之前帮助过我那弟子,老夫也不该推辞。但是,你想拜我为师,却又有些难办了。”周侗稍微皱了下眉头道。
“不知有何难处”孙途赶紧追问了一句。
周侗请他在院子里的一张石桌前坐下,又给他倒了杯水后,方才回答道“这一来,老夫年纪已经大了,再不能如以往般教导弟子学武;二来,老夫在这东京也待不了太久,等过了年,祭扫过亡妻后,便该离开,两三月间,确实教不了你太多东西。”
听到这些理由,孙途不禁微微一愣,但很快还是说道“其实在下也已有些基础,并不需要前辈从头教起。而且以前辈的修为眼力,如果真想教我,两三个月也足以让我受用一生了。”
“呵呵,你倒是想得挺通透。”周侗再次笑着摇头。若只是指点孙途武艺,对他这样的高手来说还是很轻松的。但要是真收其为徒,这两三个月就得耗费老人大量心力,找出孙途的不足,扬其长补其短,确实足以让他的武艺得到质的突破了。
老人的笑容突然又都收敛了起来“老夫如今已六十有四,多年来虽然指点过许多人武艺,可真正收入门下的却只区区几人而已,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等孙途回答,他又自己接上道“因为老夫收弟子除了看人根骨悟『性』外,最看重的还是他的品『性』。之前已经收过一个不肖弟子,老夫实在不想再有第二个了,尤其你还身在官门”这下,周侗终于是把自己真正的顾虑给道了出来。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173章 拜师
周侗的话却让孙途微微一愕“前辈难道认定了身在官门就一定是为虎作伥之人,所以觉着晚辈不堪拜入门下吗”
“你的意思老夫自然明白,确实公门中也多有豪杰之士,远的不说,就说如今江湖中颇有名望的山东及时雨宋江就是一县官吏,我还不会对此身份有所偏见。但老夫也听闻过一句话,在官府中往往就身不由己,你难道真能秉持公义而不出偏差吗”周侗看着孙途慢声道。
孙途沉默了片刻后才道“晚辈倒觉着有句话更合适些,那就公门之中好修行。手握权力固然可能为恶,但若有心为善,官府中人也比等闲布衣要做得更多。其实于武道一途来说也是同样道理,武艺高低不是判定一个人是善是恶的根源,还是在心。”
“哦这么说来,你觉着自己身在官场是可以为百姓谋福的了”
“在下不敢断言今后一定不会做错事,但我孙途从来行事只求上不愧天,下不愧己,哪怕官场中多有阻力,我也不会改变这一立场”说到这儿,孙途的脸『色』已变得极其郑重,差点就要站起身来了。
就在周侗因他这番话而略感讶异的当口,门口却传来了一个惊诧的叫声“呀,你就是如今被城里许多人所传,人称铁面阎罗的孙途”
孙途和周侗闻言都转头望了过去,原来那车夫出门后并没有将院门彻底关上,此时门口处便站了两人,头前是个红脸蛋,梳着长长辫子,模样俊俏充满活力的少女,此刻正眨巴着一对大眼睛正好奇地上下打量着孙途,在她身后,则跟了个年龄相仿,却显得更文静些的小丫鬟。
直到她感受到桌前两人四只眼睛都有些异样地盯着自己后,才有些羞怯地啊了一声,讪笑着上前蹲身一福“阿爷,婉儿没有打扰到你们谈话吧”
本来自有宗师气度的周侗此刻脸上却『露』出了宠溺和无奈的笑容来,拿手拍了拍少女的肩头道“你这丫头,出去回来都不跟阿爷说一声,现在还随意开口,当真是好没规矩。”
“我这也是听说他叫孙途才感到有些吃惊嘛,所以就说快了些。”少女俏皮地吐了下舌头,这才看向孙途“你真是那个孙途,你不会生我气吧”
孙途有些尴尬地一笑“周小姐言重了,你又没做错或说错什么。”
“那你真就是现在东京城里被人传得人尽皆知的铁面阎罗孙都头了。”少女立刻又来了兴趣,围着孙途打了个转,仔细看了看他后道“你看着也不是很凶嘛,怎么就会得了这么个难听的名号,居然被人称作阎罗。”
孙途却已不知该如何应付这个有些刁蛮的少女了,只能抱以苦笑。周侗见状只能呵斥一声“婉儿不得如此无礼。”随后又冲孙途一笑道“这丫头从小就由老夫看着长大,有些宠坏了,不知礼数,还望三郎你不要见怪才好。”
“周姑娘只是天真烂漫而已,当然不算失礼。”孙途这时已经从一开始的惊讶中恢复过来,说着还冲少女一笑“我这名号或许是因为杀了不少坏人才得来的吧。”
这话立刻引来了周侗的注意,可还没等他开口发问呢,自己孙女已经急着说话了“这我也听说了,你在前些日子带了衙门里的人把那什么粉燕子的人都给抓了或杀了,而且杀的比抓的更多。听他们说,你还放水淹死了好几百人呢,这是真的吗”
孙途点头“这倒确有其事,粉燕子一伙贼人在京城作恶多端,将许多无辜少女拐走后卖去他方,这些可怜女子或为奴婢,或为娼『妓』,多少人因此伤心欲绝,我不过是为民除害而已。何况,那些贼人为了确保自身还杀过不少可能揭发其身份之人,所以哪怕朝中有人多番阻挠,我也没有对他们手下留情。”
“你还真杀了这么多人啊”少女顿时就有些畏缩地往后退了一步,不过眼中却满是好奇“那你能跟我说说是怎么把他们杀掉的吗”
孙途的目光在周侗身上一扫,发现老人也在留意自己的回答后,便索『性』把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拣其关键给说了出来。一番话下来,直听得少女连声惊呼,周侗脸上也『露』出了几许深思之『色』来。
少女听完他的讲述后,便点头道“你这么说来,那粉燕子的有些人确实该死,可是那些逃入地下的人却有许多就死得有些冤枉了。你有觉着后悔吗”
“当时形势如此,我别无选择。”孙途面『色』不改地说道“而且我不会因此后悔,若再来一次,我依旧会让人放水淹了他们。如今这世道连良善本分之人都未必有个好结果,我自当除恶务尽”
“你好重的杀气”周侗突然若有所思地开了口“你想拜老夫为师也是为了这一目的吗”
“不错,我想为这大宋天下和百姓做些事情,所以无论是官位还是武艺我都希望能有所长进。”这时孙途不再藏着掖着,当下就起身抱拳道“还望前辈能收我为徒,使我有机会在武学一道上再上层楼。”
少女这才有些明白过来,看看孙途,又看看自己阿爷,便上前拉了下周侗的衣襟,凑上去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什么。
周侗霜白的眉『毛』稍微颤抖了一下,这才突然问道“三郎若是能解开一个问题,老夫倒是可以答应收你为徒。”
“还请前辈赐教。”孙途精神顿时一振,知道有了机会。
“我辈习武之人总说要行侠仗义,你可能告诉老夫何为侠而你身为官场中人,又当得起这个侠字吗”周侗正『色』问道,这是在考校对方的心『性』了,若能答得让他满意,自会收入门下,然后好生教他武艺。
孙途脑子里转得飞快,只沉『吟』了片刻后说道“晚辈虽没读过几本书,却也知道一些道理。所谓侠者在我看来有大小之分。侠之小者,不过是抱打不平,救人危难,这是寻常江湖中人只要有一颗侠义之心都能做到。”说着他便是一顿,等着对方发问。
“那侠之大者呢”果然,周侗顺着他的话头问出了关键一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孙途当即神『色』严肃地说道,心里则暗道,好在打小看熟了金老的小说,想不到居然在这儿派上了用场。
听到这一答案,周侗突然就是一愣,口中更是喃喃自语地重复了几遍这句话,越说脸上的神『色』就越显得郑重,最后更是点头道“你这话说得透彻,无论胸襟眼光竟比老夫更高出一大截了。”
“前辈谬赞了,晚辈不过是说出自己的一点浅见罢了。”孙途谦逊地一拱手道“而且在我看来,身在江湖只能行小侠义,少则帮一二人,多则数十,可身在官府若怀侠义之心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无论是救民还是救国,只有身在官府,手握权力才能真正办到不知前辈以为如何”
“呵呵,三郎高见,倒是显得老夫眼皮子太浅了些,以往居然认为官府中少有任侠之辈。当真是白活了这么些年啊”
“前辈不必妄自菲薄,晚辈这点粗浅之见未必真是对的”
“你还叫老夫前辈自称晚辈”
“啊”孙途微微一愣,却引来了边上少女发出一声嬉笑来“这时怎么又呆了,阿爷这是答应收你做徒弟了”
孙途闻言一愣,继而就是一喜,当即把下摆一撩,便跪倒在了周侗跟前叩首行礼“弟子孙途拜见师父”
周侗果然没有阻拦他,就这么坐在那儿生受了他三个响头,这才抬手将孙途给搀扶了起来“好,好哇。想不到老夫到了如此暮年竟还能收下你这么个有见地,根骨又还不错的弟子。”
“师父竟早看出我有学武的天分吗”孙途起身后好奇道。
周侗笑着点了点头“自你进门,老夫就看出你是块学武的好材料。虽然年纪是大了些,但基础还算扎实,只要多加磨练,他日武艺定不在你几位师兄之下。唯一不如者,或许是早你几月入门的师弟,若他能心无旁骛,一心学武,无论qiāng棒拳脚都将超过老夫。”
孙途不禁有些好奇起来“原来师父之前已经收下一名弟子了”
“不错,这也正是老夫打算尽快离开东京的原因,他年纪尚小,又身在河南汤阴,我总有些不放心哪。”周侗笑了下,也没多作介绍,只是道“既入我门下,孙途你就先把自己所长展示一下吧。雄儿,你与他过过手,看他到底有多少本事。”
一直沉默地陪在旁边的周雄听到吩咐这才答应一声,把袖子一挽,客客气气地冲孙途一抱拳道“三郎,你和俺切磋一下吧”
孙途答应一声,便迈步上前。此时的他可不知道,自己竟改变了周侗的人生,本来老人接下来只会悉心调教那远在汤阴的关门弟子,将再不问世事,可如今一切却不同了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174章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圣人一早提出的教学之法。其实这一点不光可以放在读书上,学武也是一般。普通武师教导徒弟自然只会照本宣科,把自己所会的一招一式机械地传授出去。
但作为如今武学一道上的宗师级人物,周侗却深明因材施教的道理,所以便需要在了解孙途的长短处后,方才好教他武艺,这才有了让他与周雄切磋一番的决定。
见周雄摆开架势明显是让自己主攻,孙途也不再客气,低喝一声,已一个箭步冲上,一拳已急轰对方面门。
周雄人看着憨厚,动作却着实不慢,脚步一错,把头一偏,就已让开这一招。可就在他做出这一动作的同时,孙途已挥到他眼前的一拳却突然收了回去,同时下盘掠出一脚,直夺其小腹。
这一下正打在了对方招数用老的寸口上,让周雄无法再闪,只能一手下沉,架住此招。但两人手脚相交的瞬间,周雄只觉着一股大力袭来,竟让他抵受不住,只能有些仓促地向后退却,方才消掉这股大力。
孙途见状,更是抓住机会,扑击而上,双手或成拳,或成爪总是攻向周雄的颈、腰、胸、腹等要紧位置,『逼』得他忙于招架,只能步步朝后退却,完全处在了下风。
看到这一幕的周侗并没有太多反应,倒是小丫头周绣婉却是看得眉开眼笑,居然为才刚认识的孙途打起了气来“孙大哥加把劲,快把雄叔打倒了,省得他总是欺负我”这话落到周侗耳中,直让这位老人不禁摇头叹息起来,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小丫头的叫声并没有影响到正全身心投入到切磋中的两人,孙途攻得固然凶狠,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经过了一开始的仓促后,周雄居然渐渐稳了下来,虽然他还在后退,却已是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后退来削弱自己的攻势,以寻找反击的机会,这让孙途只能全力抢攻,连稍微缓口气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此双方又一攻一守地战了有数合后,周雄突然一声低喝,竟已看到一个破绽反守为攻,一掌切向孙途的肩膀,『逼』着对方向后退去。而趁这机会,他手上招数更是连绵不绝,如江河之水般朝着后退的孙途涌来,让他抵挡得左支右绌,终于肩头、臂膀等处连续中招,脚步更是踉跄后退,随后胸前更是『露』出了好大一个破绽,足以让周雄一招而胜。
周雄也不客气,当即吐气开声,一拳直取孙途胸口,气势惊人。可就在这时,异变陡升,孙途本来有些踉跄后退的脚步竟突然一顿,然后身体一矮,竟险险地就避过了当胸一拳,同时他人已如离弦之箭般直扑到了周雄的面前,一手挡住对方挥出的一掌,另一手急扫对方面门,同时双足已连环蹴出,直取周雄的膝盖。
这一招避实击虚确实让周雄措手不及,只能侧身用腿侧硬受了两脚,同时身子则借此一踢之力迅速向后退去,拉开两人间的距离,从而使孙途之后跟上的几招无法施展出来。
而就在这时,周侗也已高喝了一声“且住”
随着他这一声出口,本来还待再战的两人这才都停住了动作,周雄冲孙途憨憨一笑“三郎果然好厉害,我差点就着了你的道了。”
“师兄过谦了,再战下去恐怕我就要不是你对手了。”说这话时,孙途的气息都有些紊『乱』了,这是除了与鲁智深过招外,他唯一一次与一人交手会感到吃力。别看周雄憨厚朴实,可手底下的功夫却着实扎实得很。
在周绣婉眨巴着大眼睛有些猜不透两人到底谁胜谁败时,周侗已经点头做出了总结“不错,若再斗下去,三郎你必然不是雄儿的对手。不过雄儿,你临敌的经验还是太少,少了机变,明明一开始三郎已经把自身的特点暴『露』出来,可你到最后居然还会中他之计。不然只要你当时有所提防,此时已经取胜了。”
周雄稍微思索了一下,这才点头道“大人说的是,孩儿确实有些疏忽了。”
“你的长处在于根基够实,所以哪怕暂时被动也能慢慢把不利形势给扭过来。不过要是真碰上高手,恐怕就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了。”周侗又提点了他几句,这才看向孙途“三郎,若是老夫所看不差,你其实并没有真正习过武吧你所施展的武艺完全不成章法,只是仗着反应快于常人,又有着极快的机变之能,才能与雄儿战数十合而不分伯仲。”
孙途点了点头“师父说的是,其实弟子确实打小就没有随人真正学过武艺。”话说孙途这一身武艺多是在穿越前从军队与战场中学来的,那只能称作杀敌擒敌技巧,却还真算不得系统的武艺。
其实放在后世,因为某些观念的盛行,这种各有特『色』的武学招数套路早被人们看成了花拳绣腿,甚至是跟广播体『操』相类似般的存在了。所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军伍里,大家都只重速度爆发力而不讲究什么招数,真与人对战所比拼的无非是经验、反应和速度而已。
孙途也把这一看法带到了大宋朝,以前与人动手他也确实凭着这一身本事少有失败的,唯一不是对手的鲁智深,在他看来也是因为气力不及对方。可现在看周侗的意思,似乎他之前的判断有误了。
周侗『摸』着自己颔下的胡须叹了一声道“你在武学一道上的天分确实极高,竟在没有师父指点的情况下就已有今日的造诣。而且论机变、论反应也是一等一的,要胜过雄儿太多。”
这话让周雄都有些惭愧起来,只能『摸』了『摸』后脑勺,嘿嘿地憨笑两声,却不知该怎么回话才好了。而孙途则连忙谦虚道“弟子终究比不过师兄”
“你确实比不过他,尤其是在根基上,这才是你远不如他的关键所在。”周侗面『色』严肃地说道“学武者,根基最是要紧,若只是仗着身体本能与人交手,你或许能占得一时上风,但到了最后必然难以取胜。尤其是当你遇到真正的高手,在反应速度都与你相同,甚至要超过你时,你想要保命都难。”
顿了一下,他又看着孙途道“所以老夫接下来会教你基础的拳法棍法,让你真正得窥武道之门径,那将来你才能有所长进,不至浪费了这一身的根骨。”
孙途已经明白过来,周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打基础,把之前忽略掉的东西给补上。或许放在以前他不会太过在意,但现在却是心服口服,当即抱拳点头“弟子明白,我定会勤加苦练,不敢有所懈怠。”
“你能明白就好。其实文武殊途而同归,道理都是一样的。学文者当从认字识句开始,那样今后才能写出锦绣文章来。而学武者,也必须从最基本的招数练起,等把这些招式融为己用,再提机变反应便能举一反三,顺手拈来了。”周侗又特意多作了些解释,显然是担心孙途年轻气盛未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可其实他这是完全多虑了,十七八岁的孙途其实有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又怎么可能生出抵触的情绪呢既然已经认定对方乃是名师,他自然就要听从教诲,好生学武了。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孙途每日都会来见周侗,然后由周雄教自己最基础的拳法与棍法,比如传自当朝太祖赵匡胤的太祖长拳和蟠龙棍法。这两套武艺来自军中最是简单,但若想学得精了却也得耗费大量的心血才行。
不过以孙途的领悟能力,再加上有周侗这个宗师在旁偶尔点拨两句,居然就让他在武学一道上有了长足进步。一法通万法通下,就连本来不是太精熟的qiāng棒武艺居然也有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孙途还把雅儿也带到了周侗这里,让她与周绣婉互相认识。两个小姑娘年纪相仿,相处下来果然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倒让周侗老怀大慰。
周绣婉的父母早逝,一直都跟着周侗和其义子周雄生活在一起,除了身边的丫鬟外就没有个真正知心的朋友,现在有了雅儿,小姑娘自然越发高兴起来,两家人间的关系也是越发的紧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平静而过,直到十月下旬的这天,因为衙门里传令下来提到辽国使者已经进入大宋境内,不日就要抵达东京,孙途才无法一直留在周侗跟前习武,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重新放回到公务中来。
这天中午,孙途又带了几名手下兄弟在城东一带逛了一圈,确认辖区内没什么异样后,便打算去流芳居里吃些东西。可就在他们来到天汉州桥附近时,却发现桥头那里竟围了好大的一圈人,似乎在看什么冲突。
这让孙途几人顿时有些紧张起来,立刻就赶了过去。
而此时,桥上两条大汉正立在那儿,那个衣衫褴褛的家伙更是口中叫嚣着“现在爷爷给你两个选择,要么用一百文钱把刀卖给了爷爷,要么你就一刀杀了爷爷,我看你也没这胆子”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175章 青面兽杨志
即便隔了一段距离,中间还挡着不少瞧热闹的百姓,孙途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站在桥头嚣张放话的大汉便是城东这一带有名的泼皮牛二。这让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厌恶之『色』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