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路人家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238章 人各有志(今日第三更)
要说这李逵的体格也确实足够强壮,如此寒冬里掉进冰冷的江水中吃足苦头喝饱了水昏迷过去居然这么快就迅速醒转,而且醒来身手便如此矫健,高声叫着要再战,那一对如铜铃般大的牛眼已迅速从面前众人的脸上一扫而过,并立刻落定到了刚转回身的张顺身上,合身便扑将过去:“厮鸟贼哪里走!”
张顺也是没料到这家伙竟如此坚韧,再加上他陆地上的拳脚功夫确实有限,此时竟有些闪避不及,眼看这一拳就要挨到,只能把眼一闭强行硬受。可随即,一人却已闪到了他跟前,伸出一掌帮他拦下了李逵含愤攻来的一击,同时口中说道:“李逵兄弟这都是误会,可别伤了自家人!”正是孙途反应迅速,立刻出手挡下了攻击。
这时,宋江和戴宗也都反应过来,赶紧出声制止:“铁牛不得无礼,这可是孙团练……”但他们说得快,李逵手上的动作却更快些,见有人挡下自己,他心中越发恼火,断喝一声,又是一拳朝着孙途的面门轰来,同时又撩起一脚直取其心窝,端的是心狠手辣。
孙途见他出手狠毒毫不留情眉头也自一皱,迅速曲肘拦在面前挡下一拳的同时,身子更是往边上一扭轻松闪过了突兀的飞踢。而他的左脚也适时地弹踢而出,趁着对方全力抢攻的当口直攻其大开的中门。
显然,李逵与人交手并没有多少章法,只是喜欢一力抢攻,对自身的防御并不重视。这一下面对孙途立刻就着了道儿,还没等他反应着闪躲招架呢,孙途的脚尖已经踹在他的前胸,将他那矮壮的身躯踢得仰着就朝后倒去。
而孙途的攻势却并没有就此而止,趁此机会已经迅速欺身而上,双手猛然发力一拨,已把李逵的两手撑开,然后收回左足的同时,右足又猛然蹴出,如闪电般在李逵的胸前连踢三脚,直把他踢得打横抛起,再重重地砸落在地,方才收足立定,居高临下地看着对方。
这段练兵的日子里,孙途也对自身的武艺有了更系统的改进,无论拳脚还是qiāng棒刀剑他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此时一亮出来,就让身边几人都为之一愣,鲁达和杨志二人更是高声叫好:“团练好脚法,当真是其疾如风!”
同样叫好的还有李逵,他的身板确实够硬,哪怕连环中招被踢翻在地居然也只在倒地的瞬间便再度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哪怕这其中有孙途脚下留情只用了五分力的缘故,也足够让众人咋舌了。
就在他叫声好欲待再次扑上时,一旁的戴宗总算是及时出手拉住了他:“铁牛不得无礼!孙团练已经对你手下留情,你再生事我可要把你这个月的俸银全部收去了!”
这话的效果那是立竿见影的,还欲上前的李逵这才停下了动作,随后才有些反应过来,看了看戴宗,又看了看孙途:“哥哥你说他是什么人?”
“你之前不是曾说了想拜见为我江州除一大害的孙团练吗?他就是了。只是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居然就敢对孙团练出手,要不是他知你是个浑人,恐怕早打得你起不来了!”见其冷静下来,戴宗总算是松了口气,又对孙途抱拳道:“多谢团练手下留情,还请莫要怪这浑人。他只要起了性子,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啊呀,原来是孙团练,铁牛早就想见见你了。”李逵这时已经换了副面孔,很是热络地行礼道:“团练当真是好本事,俺铁牛是真服了。”
“好说好说,不过你这脾气当真要改上一改,不然总是在外惹是生非可会给自己招惹麻烦的。”孙途冲李逵一笑道:“如今不在牢城营里,你叫我三郎便可,不必如此多礼。”
孙途其实也看出了这家伙有些不妥,这李逵是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或是用后世的说法是个患有间歇性躁狂症的精神病人。显然他是在和张顺的争斗里吃了亏后才不顾一切想着出气的,所以之后的行为就全不在其自我控制的范围内了。
直到这时,宋江才走上前来,把张顺与自己等人有交情的一点说了出来,末了还劝说李逵道:“铁牛你是一番好意,但张顺兄弟其实也没做错,什么事都得有个规矩不是?你们之间这场争斗只是误会,就不要再生怨气了。”
冷静下来的李逵还是很好说话的,当即点头:“两位哥哥说的是,铁牛知道错了。喂,那姓张的,俺刚才没伤到你吧?”
张顺苦笑一声,也抱拳回道:“当然伤不了我。虽然在陆上我不是李逵兄弟的对手,但在水里你却无用武之地了。”
李逵一听就想起了刚才在江水中的遭遇,后怕之余便一撇嘴:“那俺今后就在陆上和你动手便是。”
“我却要在水里等着你……”张顺说完这句话后,众人便是一阵大笑,之前的一点误会也终于彻底烟消云散。只是这笑声未落,便见李逵猛打了个喷嚏,大家这才想起他还湿着身子,就赶紧招呼着返回浔阳楼。
等李逵换了身干净衣裳来到三楼早订下的雅间时,酒菜也由楼中伙计如流水般地送了过来,他也不作客气,寻了空位就自落座,然后便大口喝酒,大块吃起肉来。
这一群颇具豪气的男子聚在一处,劝酒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当那酒楼用张顺让人送来的鲜鱼做了几道鲜美的鱼羹鱼汤后,大家更是胃口大开,推杯换盏地喝了个痛快。
这其中,却又以鲁达和李逵两个最是贪杯,往往别人才喝一杯酒,他们已经连干了三杯。在酒桌上遇到如此脾气相投之人,两人自然大感高兴,于是喝得越发勤快起来,倒是其他几人,在有了酒意后便开始闲聊。
张顺这才知道自己兄长居然早与宋江相识,并有一封书信由其送与自己,便又感慨道:“要是早知道有此交情,我更不会与李逵兄弟起这场冲突了。”
“这就叫不打不相识了。其实要不是一场误会,宋江也不会与张横兄弟相识……”宋江带着酒意便把自己在浔阳江边差点被张横所伤的事情给道了出来,又惹来了众人一阵哄笑。
直到笑完,戴宗才想起孙途和自家的身份,有些担心地看了过来。孙途却不以为意地一笑:“无妨,我说了只要不是在官衙或牢城营中咱们就是朋友,我自不会将一些事情随意说出来。何况张横兄也是因为一些缘故才走上今日这条路,只要他没有真个为非作歹,我不会带兵对付他。”
说着,他又皱了下眉头:“不过说实在的,长此在浔阳江上做这没本钱的买卖终究有些不妥,你们兄弟可曾想过其他出路没有?”
张顺自然明白孙途想说什么,却道:“本来我倒是真没想好,但现在却有了点眉目了。我一向敬重公明哥哥为人,若是今后能随他左右,必不敢言弃。”
这话立刻就引来了戴宗和李逵二人的认同,两人也点头道:“不错,若是公明哥哥不嫌弃我等本事低微,我等必以你马首是瞻。”
这番表态却让宋江一阵感动,但随后又苦笑道:“宋江如今自身难保,实在当不得诸位兄弟如此看重啊。其实你们若真有心做番事业,却又不想受那官府之气,我倒有个办法,你们何不去梁山泊投靠晁盖晁天王?他也是在天下间少有的英雄豪杰,定能让你们一展所长。”
“这个……”张顺明显有了犹豫,而李逵更是心直口快:“俺铁牛如今只佩服三人,一个就是公明哥哥,一个是戴宗哥哥,还有一个就是孙团练了。那晁天王俺与他没有交情,自不会去投奔于他。”
“铁牛休得胡说,那晁天王可是公明哥哥肝胆相照的好朋友,好兄弟。”戴宗赶紧出言训斥道。孙途也趁机岔开话题:“听宋兄话中之意似乎你是无意去梁山了,不知你接下来有何打算?其实你若真有心离开此地去梁山,我倒是可以帮你想想办法……”无论是两人间的关系,还是出于对梁山好汉的好感,孙途都不希望宋江继续留在江州,并遭遇之后的那番变故。
可宋江却不知其一片苦心,只是摇头:“宋江虽不才,却也不想当了贼寇一辈子被官府通缉。而且我早前更向家父保证过,此番一定洗心革面,不敢再触犯王法了。诸位的一片好意我是心领了,但我已决定在江州好好服刑,等日子到了,再返回郓城县老家侍奉老父。”
见他说得郑重,其他人纵然有些无法理解也只能接受,毕竟是人各有志。
孙途则是轻轻一叹,自己虽能改变林冲、鲁达、杨志他们的人生轨迹,但宋江这儿恐怕却无力改变了。唯一的希望或许只在黄文炳的身上,若自己将他留在身边,说不定他就不会去告发宋江了吧?
今日第三更。。。。。求下票啊啊啊。。。。。。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239章 变在正月中(上)
腊月尽头便是年。
在一场应景的风雪里,年节降临,这让辛勤劳作了一整年的百姓们终于可以安心地歇息上一段时日,陪伴家人过个好年了。尤其是对江州城的百姓来说,今年更是一个值得好好庆贺的年景,今年不但风调雨顺是个丰年,而且连为祸多时的江上水匪也被一剿而空,想必来年大家的日子更会蒸蒸日上了。
相比起来,官府里的人虽然也早早就停罢了公务却依旧不得清闲,无论地位高低,年前年后依然有诸多应酬需要他们费心应对,不然说不定一场酒宴未到,一杯酒水不曾敬过去就在不知不觉中把某位同僚上司给得罪了,后患无穷。
哪怕是孙途这样才来江州半年,与城中许多官员还算不上有多少交情的新任武官,在年后一段时日里也是奔忙不迭,不是在酒席上喝酒,就是在赶向下一场酒宴的路上,使得他都很少有时间多陪陪小丫头雅儿了。
当然,从他如今广受城中官员士绅的邀请也可看出孙途如今在江州的地位已着实不低。不光是因为他在民间已被百姓们奉若英雄,更因大家都知道他已是太守蔡得章身边的亲信,而蔡太守如今又已把推官袁望收服,如此江州就成了他的一言堂,试问那些有心功名者谁不会想方设法地巴结讨好太守,顺带着也对孙途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与好意。
虽然疲于应付这样的官场往来,孙途到底还是没有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在初三这天还刻意抽空亲自带人把一袋袋的精米精面和布帛什么的送到了麾下那些同样歇息在家的乡兵手中,这让下属们当真是受宠若惊,千恩万谢不止,也越发感激孙途这位团练了。
这时代的武人本就地位低下,普通当兵的就更不被人重视了,自然不可能出现后世逢年过节的劳军行为,也只有当他们对外作战取胜时,才会得到额外的赏赐,其他时候能按时按数地拿到军饷已是最大的幸事。而现在孙途这个上司不但从不克扣他们的军饷,到了年节上还如此想着他们,送来年礼,自然让他们感激不尽。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孙途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收拢人心外,也有另一番原因,那就是尝试着拿出戒中界仓库系统里的东西,验看其到底质量如何。
要说起来孙途对这仓库系统有些无语了,自从他的官职提升,名声越发大后,系统等级倒是随之提高了不少,仓库也接连开了有五六个之多。可那几个仓库却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因为五个仓库竟全是堆叠得满满当当,如小山般的米面粮食,初步估算下来,怕不得有数百上千吨之多了。
从数量上来说,这五个仓库所存商品倒也挺丰厚的,奈何孙途总不能当官当得好好的就突然改行当起粮商来吧。而且这些粮食又没个正经来路,数量多了必然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到时候只能惹来后患,所以孙途最终只能把它们丢在那儿,只当自己从没有开启过新的仓库。
直到这次过年,想到那些乡兵士卒也辛苦了好几月,他又想看看这些后世粮食的质量如何,这才取出了一批粮食送了过去,并打算过完年后再问他们对这些米面的感觉如何。
而除了赴宴,拜访上司慰问下属外,孙途在新年里还得在家中接见不少来跟自己拜年的下属朋友,尤其是还受他辖制的牢城营里的下属,这些人更是趁此机会上门示好。孙途也不好太过铁面无私,自然是要好生与他们见见面,说说话的。
可以说从年初一开始直到上元节的这一段时日里孙途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怕宋江曾前来拜见,提出想和他去酒楼里喝杯水酒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毕竟他实在是太忙了。
而宋江这个前段时日还颇受人欢迎,每日里都是酒宴不断的大忙人这段时日反倒是彻底冷清了下来。不光是孙途这儿,连戴宗李逵他们也得忙于各种迎来送往的事情而无法与他久聚,至于张顺兄弟等江湖上的朋友,却因家人在江州城外而留在了乡间,宋江又是罪囚之身,虽然比一般犯人要自由得多,却也不能随意离开江州城,对于他们的邀请也只能一并谢绝。
如此一来,宋江可就有些太不习惯了。要知道他的性子就是喜好热闹,广交朋友,在郓城县里当押司时一旦逢年过节家中更是高朋满座就没空闲下来的时候。可如今身在异乡,却使他感到了一阵冷清。
最终初七这天午间,趁着风雪已停,宋江索性独自一人来到了浔阳楼里叫酒买醉,想着一醉解愁。
可偏偏往日几杯下肚就能让人忘忧的美酒今日却不起作用了,反倒在有了些醉意后让他想到了自身处境来:“想我宋江空有一腔抱负,一身才学,可除了搏了个呼保义及时雨的虚名外,却是什么都没有……
“如今我已三十有六,不说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却连原先的官职都丢了,还要背井离乡发配到这江州城里苦熬,当真是失败啊。当我服刑日满,只怕都要年近五旬了,又哪里还有什么功业可言……”
越想之下,宋江越觉着心头的一股气堵得慌,抬眼便瞧见雅间墙上有不少之前酒客所题的诗词,便也起了相似的心思,转头就朝外头叫道:“伙计,给某取笔墨伺候了。”
浔阳楼里的伙计早就熟悉了宋江这名老主顾,也知道有些酒客喜欢在醉后舞文弄墨,今日楼内都不见什么客人,便忙答应一声,很快就把笔墨砚台都给端了上来,恭敬地送到宋江面前。
宋江此时醉眼微斜也没有多作表示,当即就取过笔来,蘸饱了墨后,转身就在身后空出来的那大片白墙上刷刷点点地写了起来。虽然他书法不算大家,但刀笔吏出身的功底却足够深,每一字都力有千钧,如长qiāng大戟刺破在这一面墙上,一首并不算太工整的小令已一蹴而就。
在端起一杯酒一口干尽,转头远远看了这诗几眼后,他又哈哈大笑起来,酒意一上,又再次提笔,跟在那词后又是一首七言绝句也题了上去,最后还留下了自己的名号——山东郓城宋江题。
直到这最后一个题字被他一挥写就,宋江才觉着胸中块垒已随着两首诗词而消散了,便把手中笔往桌上一丢,冲那已经看直了眼的伙计一抱拳,随手取出一串大钱丢到他怀里,这才高笑着大踏步而去。
“宋先生,你已醉了,可需要小的叫辆车来送你回去吗?”直到见他要走,被他如此狂放题字举动所惊住的伙计方才回神,赶紧追过去询问道。
宋江却把手一摆:“不必了,如今天气正好醒酒,我自回去便可。”说话间,已经脚步有些蹒跚地离了浔阳楼。虽然有着酒意在头,但他倒还认得回去的道路,很快就重新进了牢城营自己的牢房中,倒在床上便已呼呼大睡过去。
等到次日一觉睡醒,宋江只记得自己曾在浔阳楼上喝闷酒喝醉了,至于之后题字一事,却早已被他忘了个一干二净……
¥¥¥¥¥
忙着应酬的孙途可不知道宋江这些天里都做了些什么,直到正月十三这天傍晚把一批自己都不知道具体关系的客人给送走后,他才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认识不认识的客人都接待完了,之后当没有人上门了吧?”
一转头,他就看到雅儿有些委屈地坐在廊下,撅着小嘴偷眼打量着自己,这让孙途心中便是一阵愧疚,赶紧上前笑道:“这是谁惹我家雅儿生气了?你告诉三哥哥,我这就去找他为你出气。”
雅儿这回却没有立刻作答,而是把头一偏,半晌后才轻声道:“谁惹我不高兴了自己知道……明明之前答应人家要在过年时陪我去城外逛逛的,结果,哼……”
小丫头是真有些不开心了,之前三哥哥就总是早出晚归,每天和自己也说不上几句话。想着好不容易过年了,两人总算可以好好处了吧,结果他反倒更是忙碌,不是外出,就是在家里接见客人,却把自己一人撇在家里无所事事。
虽然现在家里什么都不缺,日子比以前要好上许多,可雅儿却并不觉着开心,反倒想念起当初在郓城县时开酒店的平淡日子了。
孙途见状连忙赔笑,拿手揉着小丫头的秀发道:“好啦,三哥哥知道是自己错了,我不该冷落了雅儿的。哎,这就叫身不由己了,其实我也很想陪着你待在家里或是外出走走啊。但你放心,今日之后就再不会有客人上门,明天我就带你去外头走走。而且很快就是元宵节了,我们还能一起去看看城里的花灯呢。”
“真的?”雅儿这才稍微高兴了些,脸也转了回来,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雅儿?”孙途点头应道。
正当雅儿重新露出笑容,由孙途拉着要去客堂用饭时,家中雇来的门子便又赶过来禀报道:“老爷,黄员外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四更一万二,求票啊。。。。。。。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240章 变在正月中(中)第五更
早在初一午后黄文炳就已经带了礼物前来向孙途拜过年了,那既然他既然再来就说明一定另有要事,这让孙途不觉有些犹豫,毕竟自己才刚哄好了雅儿,此时抛下她不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好在雅儿终究是识得大体的人,见他为难便是一笑道:“既然三哥哥有正事要办就去吧,只要雅儿知道你心里有我就足够了。”孙途很是感动地握了握她柔软的小手,这才起身道:“你放心吧,三哥哥答应过你的事情一定会作数的。”
很快地,黄文炳就被人引到了后院的书房里见到了正笑着看向自己的孙途,他赶紧就上前见礼:“卑职见过团练。”自从孙途把看顾牢城营的差事交给他打理,他就一直兢兢业业,而且在称呼上也变了,不时在表明自己已是孙途手下的身份。
孙途上前把他扶住了,并拉了他落座后,方才笑道:“文炳你这大正月的不在家陪着家里人却来见本官究竟是所为何事啊?应该不是牢城营里出了什么乱子吧?”
“这倒是没有。”黄文炳忙摆手道,然后又谢过了给他上茶水的孙家管事。在多来几次后,他便发现孙团练待客的茶汤比之别处可要简单得多了,只是将茶叶用水泡开了喝,但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呢。
在喝了口茶水润了喉咙后,黄文炳才略壮起了胆子看着孙途道:“其实卑职一直有些话想跟团练细说,可又找不到机会,不知该不该讲……”
看他一副为难纠结的样子,孙途又笑了起来:“我又不是那听不见良言的昏聩之人,即便你说的不合我心意,也不会治你之罪,有什么话直说便可。”
“那卑职可就放肆了。”黄文炳坐正了身子,严肃地说道:“其实卑职一直对团练你与宋江等人交往过密一事颇有些看法,觉着这对团练的前程可能大有关碍啊。”
“哦,此话怎讲?”孙途倒是真没想到对方居然真对宋江抱有成见。
“那宋江虽然过去曾是朝廷官吏,可现在终究是贼囚身份,又在江湖中有着不小的名头,听说他还和那半年前劫夺了生辰纲的晁盖有着极深的交情……这等人要是朝廷不作追究也就罢了,可一旦有人注意到他,只怕必会受到严惩。到那时,就是团练你也会受到他的牵连啊。而且,如今我江州蔡太守还是蔡相之子,他要是听说些什么,也必然会对团练你生出猜忌之心来啊。”黄文炳皱着眉头把自己的顾虑全都一股脑地道了出来。
孙途则是听得一愣,说实在的,他还真没往这深里想过呢。现在经对方这么一提醒,才发现自己刻意去和宋江结交确有些不妥。他终归是受了水浒故事的影响,总把立场摆到宋江一边,却忘了自己如今还是朝廷官员的身份,天然就是与他们对立的。
黄文炳看出孙途已经听进去了,便又继续道:“还有那张顺等人,即便他们把事情藏得很深,但其兄长张横这些日子在浔阳江上劫掠杀人的勾当还是有所外传的。现在团练你与他们如此交好,他日却该如何自处?所以卑职以为还是该与他们划清界限为好。”说着,他又郑重其事地站起了身来,拱手弯腰:“还望团练能及时抽身,以免自误。”[综]狼狈为奸
孙途脸上的神色几番变化,心里虽有迟疑,却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不错。自己是朝廷命官,而宋江等人最终都将成为贼寇,官贼之间又怎么可能真个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呢?
就如之前所想的那样,人各有志,张顺他们无意为朝廷出力,最终将成为梁山贼寇里的一员,可自己的志向却显然并不是和他们一道落草,那又何必非与他们同流交好呢?
有这么一瞬间,孙途甚至感到有种醍醐灌顶般的畅kuài gǎn来,在一阵沉默后,便起身来到黄文炳跟前,把他重新按回到座位里去,这才抱拳道:“还是黄兄你看事情更加透彻,孙途受教了。如此看来,我之前所为确实不该,今后当与他们划清界限……”
“团练英明,如此卑职便放心了。”黄文炳见他不但没有因此发恼反而从善如流也是一阵高兴,同时也觉着大大地松了口气。可就在这时,孙途却看出了些问题来,若有所思地盯着他道:“这等事情其实你放到年后再向我进言也不为迟,怎么会选在今日突然上门,莫非你知道将起什么变故吗?”
黄文炳没想到孙途竟如此敏锐,便是一愣,如此就算是默认了。片刻后,他才苦笑道:“团练果然目光如炬,什么都瞒不过你。不错,原先卑职是打算上元节后再进言的,但就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却让卑职不敢再作拖延,不然恐将生出变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