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如果说st集团公司未来前景不妙,方明远对它手中所掌握的st三山造船厂,以及阿克尔造船集团公司的股权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阿克尔造船集团公司的股权,香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不用惦记了,欧洲人对于华夏资本进入造船业还是有很大的警惕心,倒是三星重工业公司可以考虑收购过来,从而进入豪华邮轮的建筑领域。而st三山造船厂,才是方明远所看重的,打算用来扩张香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产能的收购对象,从而完成香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北方的产业布局。
但是东海省政府将荣盛重工集团公司推到了自已的面前,哪怕最终是要拒绝掉,也要考虑一下东海省政府以及上官懿的面子问题。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五十一章 解决了
虽然说方家到目前以来,发展的重心一直都在秦西省,后来虽然也向外扩张,但是大多也都是非经济发达的中部省份。 .虽然也进入了京城、沪市、鹏城这样的一线城市的市场,但是却是很有分寸的,不轻易去触及既有利益集团的利益。
东海省毫无疑问,是华夏的经济大省,对于这个大蛋糕,要说方明远不眼热,那纯粹是口不对心,但是一直以来,方家在东海省的投资除了家乐福集团、方家酒楼、咫尺旅行社这些全国布局的公司外,也就是收购了南钢集团公司和江宁汽车集团公司。包括收购的南钢集团公司和江宁汽车集团公司在内,这些企业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经济效益。
但是方家及其盟友们在东海省里的投资都是相当谨慎,尽可能地避免与省内既有利益集团进行正面的直接冲突东海省做为多年来的经济大省,既有利益集团的实力可以说是很强横的。如果说有机会,进一步地扩大方家在东海省经济版图中的市场份额,而没有太大副作用的话,方明远自然是不想放过。
上官懿在东海省工作多年,又是刚成为省长不久,正是意气风发、奋发图强的时候,他的亲自邀请,方明远自然是要慎重几分。方明远这几天来,已经将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资料翻看了多遍,几乎是了然于胸了。而且,他还通过了其他渠道,对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荣盛重工集团公司与st集团公司可以说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误判了航运业的未来前景,盲目扩张自已的产能,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航运业运力严重过剩,各大海运公司纷纷缩减船队规模的现在,弃船、延迟接船的现象屡见不鲜,荣盛重工集团公司虽然手中还有不少的订单,但是从海运公司得不到及时的回款,从银行又很难贷款,现金流面临着崩溃!
东海省虽然是经济大省,也是造船业大省,但是在行业普遍性地不景气时,即便是省内的那些大型造船企业,也不敢在如今的这个时候,冒失参股甚至于是收购荣盛重工集团公司,担心被荣盛重工集团公司拖下水去。
不过,令方明远感到欣慰的是,荣盛重工集团公司虽然成立也不过十来年时间,但是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船舶建造水平还是很不错的,能够建造三十万吨级的超级油轮,还获得了淡水河谷公司的四十万吨级矿砂船的订单。如果说有足够的订单,荣盛重工集团公司在技术上倒是能够吃下来绝大多数船型。直到现在,荣盛重工集团公司手中还有高达上千万载重吨,价值近五十亿华元的订单,这在国内的造船厂中名列前茅虽然说在弃船和推迟接船的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在,订单数已经不能够完全地体现出一家造船企业的实力。
但是,方明远也从所获取的资料中看出了一些令人感到疑惑的问题,如果说这些问题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那么这意味着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并不像东海省政府送来的那些资料上所说的那么光鲜,很有可能局面要更糟糕!比如说,方明远注意到,荣盛重工集团公司所接的一笔共有六艘苏伊士油轮的订单。按常理来说,同一船东下单建造的同型号船,第一艘船造完后,船厂设计施工和流程就应当理顺了,建造过程中的‘改单’应该越来越少。但是从他所得到的资料来看,荣盛重工集团公司却出现了首制船改单近千处,第二艘却超过了一千二百处,第三艘船一千一百余处这样很不合理的情况!这说明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船舶建造管理水平有相当大的问题。
所以,他将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资料交给了朴拙厚,让他对荣盛重工集团公司进行进一步的仔细调查,以证实他心中的疑惑。
如果说他的这些疑惑最终证明都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即便香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日后收购荣盛重工集团公司,这收购价上就有了极大的伸缩余地。
方明远将荣盛重工集团公司的事务先放到了一边,脑子重新转回到了已经考虑了很久的,将方家手中的造船企业进行重组的思路上来。虽然说,三星重工业公司、香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长石造船株式会社这三家企业如今都仍然保证着盈利,但是在航运业运力过剩大前提下,他也不敢说,未来两三年里,全球造船业就会重新走上正轨。
如果说造船业的寒冬持续个五六年,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也不敢说这三家企业,仅仅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平稳地渡过危机。而且,危机亦是机会,如果说三家企业能够把握住机会,那么就可以以远低于正常价格的资金收购到其他造船厂,扩大自身的产能,在危机过后,航运业复苏时,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所以,方明远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将三家企业进行合并重组,建立一家更有实力的重工集团公司,从而更好地去面对造船业的寒冬。
“方少,东海省省长上官懿的电话,接不接?”武兴国低声问道。
“哦……”方明远伸手从武兴国的手里接过了电话道,“上官省长,我是方明远。”
“方少,没有打扰你吧?”电话里传来了上官懿充满了兴奋的声音道,“我这是代表东海省政府和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向你表示感谢啊……”
也难怪上官懿如此的兴奋,就在上午,他接到危浩鸿的汇报,那家比利时的海运公司的总裁居然从欧洲直飞到东海省来了,并且已经和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达成正式协议,不但将应给的船款全额打到了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账户上,还为拖延接船一事,正式向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道歉,并为此支付了高达四百万欧元的补偿。还为余下的两艘还在船台上的船舶,支付了百分之四十的船款!
这样的结果,令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管理层们简直都惊呆了。要知道,他们原本可是打算着,只要对方及时地接收船舶,并给付应付船款,他们愿意双倍承担这些日子来延期交船的费用共四十三万六千多华元,结果对方不但没有要这笔钱,反而给予了他们四百万欧元的补偿款,还提前支付了后两艘化学品运输船百分之四十的船款!可以说比他们事前所预想的情况好的太多太多!要不是账户上确确实实的数字,要不是海运公司的总裁就在面前,他们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难缠的比利时洋鬼子什么时候这样好说话了?
得到了危浩鸿的汇报后,上官懿自然就明白了,这肯定是方明远从中帮手的结果,他可不认为这家比利时的海运公司是一时良心发现。虽然说不知道方明远这边是怎么样向这家比利时的海运公司施压,但是这才过去几天的时间?就这样完美地解决了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问题,还获得了可观的补偿款四百万欧元换算成华元要超过三千万华元!
“上官省长,这么说,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问题解决了?”方明远笑道,“能够对同胞有所帮助,我也是很高兴的。”事情丢给了安洁莉娜后,他就没有再过问。估计安洁莉娜也没认为这么一件小事,需要再向他通报一下结果。
“解决了,解决了,我们很满意。”上官懿道,“困扰了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这么久的事情,能够这样妥当地解决,还是要感谢方少你的援手啊。”
“上官省长您客气了!”方明远笑道,“相信经过此事,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日后在签约时,会对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所防范。”弃船或者说拖延收船,这在全球造船业里并不是什么罕有的事情,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之所以会落到这种窘境,方明远觉得还是他们在当初签约的时候,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估计不足。否则的话,其实除了通过国际仲裁外,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可以将这些化学品运输船另寻买家,而比利时这家海运公司由于违约,它的首付款,一般是船款的百分之二十,自然是不用归还,可以弥补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损失。
“方少说的是,他们还是对经营中的风险估计不足。”上官懿叹了口气道,其实如果说可以的话,他更希望香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将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收购了,那样他们这些官员们要省多少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可以说是每一个省官员的工作之重,但是国有企业的问题之多,之麻烦,可以说远在民营企业之上。一个东海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就闹到了省里了,而与它同等规模的民营企业,一般也就是一市之长去头痛。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五十二章 无偿的百分之二十
一月的日本内紧外松,看似平平淡淡地到了下旬。
上映已经近一个月的《无限恐怖之生化危机》仍然在全球多个电影市场上保持着票房三甲甚至于是冠军的位置,它的北美票房已经超过了十亿美元大关,全球票房则是超过了二十三亿美元大关,这其中日本和华夏的电影市场贡献出了重要的份额。虽然说,它应当是已经没有余力冲击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自家的票房榜三甲,但是放眼全球电影市场,这个票房成绩已经足以令同行们羡慕嫉妒恨了。
这也就是《无限恐怖》系列电影被方明远将好莱坞的多家老牌电影公司也一并拉了进来,大家利益共享,否则的话,照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对北美电影市场“搜刮”的这个力度,估计好莱坞第一个就要给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下绊子了。毕竟每年的电影票房还是有极限的,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吃的多了,其他电影公司的肉自然就少了。
在日本电影市场上,《无限恐怖之生化危机》也是大受欢迎,至今仍然是保持着票房冠军的位置。一来是因为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和方明远多年来的口碑得到了大量日本影迷们的认可;二来,《生化危机》这一系列最早是在日本诞生,被很多日本人视为本土文化,在日本文化市场上有着深厚的底蕴,这也吸引了大量的游戏迷和小说、漫画的读者进入电影院;三来,也是日本电影市场上,这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什么有实力的电影上映,多部日本本土电影都躲开了与《无限恐怖之生化危机》档期,这也使得它在日本电影市场上一家独大,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票房成绩自然是格外的光鲜,达到了二百二十余亿日元!
这一成绩令日本的电影公司们为之眼红到了暴走,在去年,日本本土电影中,票房榜的前三名的电影票房相加起来,也才比它多了二十亿日元,问题是《无限恐怖之生化危机》到了现在,虽然说银幕数量在不断地减少,周票房出现明显地下滑,但是二十亿日元的票房,对于它来说,真的不算多!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最终票房,将会超过二零一零年日本本土电影的票房榜前三名的总和!
仅仅在日本一国,《无限恐怖之生化危机》的票房就可能要超过三亿美元!而它的拍摄投入不过是一亿美元出头,就是加上全球宣传的费用,也不过是一亿四五千万美元!相比起它的票房来,就算上要多方分成,也简直如同抢银行一般。如果说要是再算上,因为《无限恐怖之生化危机》的热映,在全球市场上,掀起的《生化危机》狂潮,各种衍生物的授权费用,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及其盟友们,赚得盆满钵满。
在以前,由于方明远压根就没有和日本电影公司合作的意图,这些日本电影公司虽然想和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合作,但是还有几分自知之明,但是有了朝日电影公司这个先行者,又有巨大的利益收入预期,其余的电影公司又怎么可能不为之动心。
方明远就已经听说了,已经有多家公司与朝日电影公司联系,希望能够入股,朝日电影公司自成立至今,还没有一部电影正式上映,其股份的价值在市场上却已经是至少翻了两倍,还有价无市,令朝日电影公司的股东们喜不自胜。
“方君,恭喜你这可是取得了一个开门红啊!”朝日新闻集团公司会长田村左岸一落座就恭喜方明远道。虽然说不知道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在这一部电影中究竟取得了多少利润,但是《无限恐怕之生化危机》能够成为全球二零一一年电影票房榜的首位,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虽然说这一荣耀对于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来说,已经获得了多次。
“谢谢!”方明远笑笑道,等着田村左岸的下文。他可不认为身为朝日新闻集团公司会长的田村左岸,有那个闲功夫从东京跑到名古屋来见自己。
田村左岸沉吟了片刻道:“贵国有一句老话叫明人不说暗话,我也就直截了当地说了吧。这一次前来名古屋,我是代表着朝日电影公司所有股东前来的。我们想邀请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或者说方君你个人参股朝日电影公司。如果说你点头的话,我们愿意无偿地让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方明远端起茶的手在空中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递到了嘴边,饮了一口,将茶杯重新放到了茶几上笑道:“田村会长,我听说,如今朝日电影公司的股份可是很贵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虽然说方明远不清楚朝日电影公司如今的实际价值几何,那也肯定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
“在我们看来,只要方君你点头,让出这些股份就是值得的。或者说,方君你还有其他的什么要求?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大家都好商量。”田村左岸呵呵笑道。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市场价得到百亿日元,甚至还会更多,但是他们这些股东们都很清楚一点,朝日电影公司之所以能够和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进行合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方明远对民主党上台、鸠山由纪夫执政的支持。
他们这些股东也不得不考虑,如果说日后鸠山由纪夫下台,或者说即便是没有下台,但是方明远与他的理念不合了,华夏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重新紧张起来,那么在这三部电影合作过后,朝日电影公司还有没有机会再与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合作?身为电影人,自然是希望本国电影能够在全球文化市场上有更大的影响力,但是作为商人、投资者,所看中的自然就是利益!
为了朝日电影公司日后能够与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有更多的合作,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有新电影时,能够照顾一二,至少给个参加进去的机会,这些股东们希望能够将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或者说方明远个人拉入朝日电影公司的股东行列,为此甚至于同意无偿给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单纯地从股份份额来讲,如果说方明远接受的话,就会成为朝日电影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朝日新闻集团公司。
“对了,差点忘记了,方君,你的那百分之二十股份,即便是日后公司上市,或者说引入新股东,除非你自己提出来,也不会变动的。”田村左岸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过即便是这样,他这心里仍然是有些七上八下地。虽然说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价值可观,但是他可没有把握方明远就一定会接受。虽然说从短时期来看,他们这些股东们当然是吃亏了,但是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占便宜的不折不扣地是他们这些人!
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根本就不上市,而且主要的两大股东于秋暇和方明远也不缺钱,这些年来,能够成为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股东的人一只手五个手指头都不够,田村左岸他们当然不会奢望能够成为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的股东,那么就只能够是退而求其次,让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或者说方明远成为自己的股东。朝日电影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虽然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是诱惑力的强弱也是要因人而异的。方明远看不看得上,谁也说不准的。区区的百多亿日元,对于方明远的身家来说,还真算不上多么惊人的。
方明远略显诧异地看了田村左岸一眼,这样的许诺可就比较罕有了,也就是说,只要他一直不点头的话,有一天他成为朝日电影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很正常的。在日本,很多上市公司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也不过是百分之十上下。朝日电影公司未来肯定也是会上市,这样的话才能够让现在的这些股东们的利益最大化。
不过,即便是田村左岸他们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对于朝日电影公司的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方明远也并没有多少兴趣。拿了这些股份,就要为朝日电影公司的发展负起相应的责任,至少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在拍摄新电影时考虑合作伙伴时,就要适当照顾朝日电影公司,就象翡翠鸟电影集团公司和米高梅控股公司、ovieentertant电影公司一样。
但是,日本本土电影可以说走上了一条与全球主流电影不大相同的道路,方明远前世里对它的情况就不大了解,这辈子里,他虽然也关注日本电影市场,但是也没有正经想过要拍摄日本本土化的电影,所以日后的“照顾”,也就余下了在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拍摄新大片的时候,让朝日电影公司参股进来了这样的优待,方明远可不想轻易地对日本电影公司放开。要知道,好莱坞的那些老牌电影公司,也是到了近年方才能够加入到与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的合作中来,而且他们所付出的,以及能够为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提供的帮助,都岂是现在的朝日电影公司能够做到的!
看到方明远沉吟不语,田村左岸心里暗叹了口气,这样的结果虽然遗憾,但是也并不令他们感到十分地意外,不管怎么说,朝日电影公司都是刚成立不久的新公司,目前投入拍摄的电影还都是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提携,底蕴过于单薄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方明远看不上也是情理之中。
“田村会长,你可以代表朝日电影公司的所有股东?”就在田村左岸打算放弃的时候,方明远突然问道。
“当然!”田村左岸心中一动,毫不犹豫地道,他倒也不是说假话,这件事情确实是得到了全体股东的同意。
“我或者说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入股朝日电影公司,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一个要求。”方明远道。
“啊?方君请说。”田村左岸立时就坐直了身体,只要有条件,那就说明事情有的可商量。
“朝日电影公司五年内不会分红,其间新股东的加入,我要有一票否决权,五年内所有的利润都必须要投入到企业扩大规模上。五年后纵然成为不了日本第一大电影公司,也必须要有争夺这一桂冠的资格。”方明远郑重地道,“如果说你们能够答应这一要求,我会正式考虑接受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的利弊。”虽然说对朝日电影公司的这些股东们的小心思心知肚明,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进入日本本土电影市场的一个契机。不管怎么说,日本电影市场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虽然说如今已经被华夏电影市场追赶上来,未来可能会退为第三大电影市场,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日本在全球电影市场上的地位。虽然方家如今已经拥有了p爱贝克思公司,还有世嘉株式会社、gastation株式会社等企业,朝日电影公司的加入,无疑可以进一步地加强方家在日本文化产业中的话语权。
“可以!我代表朝日电影公司全体股东们同意!”田村左岸立即斩钉截铁地答道,“如果说我们违反这一协议,方君你可以随时退出!”五年不得分红,新股东加入有一票否决权,五年后要成为日本第一大电影公司,与得到方明远的参股,哪怕只是他正式考虑已方的这一提议相比起来,都不是事!
朝日电影公司只要能够搭上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的这艘大船,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是一片光明,香港锦湖电影集团公司每年都有多部大片推出,哪怕是每年有一两部电影允许朝日电影公司参与合作,这都足以令同行们羡慕不已,也是朝日电影公司获利的重要来源。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五十三章 目标和差距
田村左岸与方明远的会面足足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方才结束,虽然说这一过程中,两人都各接了几个电话,但是这个时间长度仍然令日本的很多人感到惊诧。
送走了田村左岸,方明远也并没有留在屋中,而是去了大名鼎鼎的名古屋城。日本的“城”早期是日本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城堡,在军事上有关楼和瞭望塔的作用,后期渐渐地淡化了军事方面的作用,成为领主及其武士的居住之地,也是其实力的显示。到了现在,规模和建筑都较为出众的“城”,现已成为日本的重要古迹,名古屋城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名古屋城也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其天守阁是德川家世代居住之地。
德川家族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德川幕府曾经把持日本政权二百六十余年,可以说是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武家政治组织。令方明远感到诧异的是,德川幕府在交政给日本天皇之后,德川家族并没有被日本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据说,直到今天,德川家族包括宗家在内,仍然有九个家族分布在日本各地。
名古屋城为德川家康于十七世纪初年所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战火损毁,战后日本政府修复了幸存的建筑,但是已不复当年旧貌,如今的游客们只能从这些幸存建筑中一窥当年名古屋城完好无损时的规模这里如今已是名古屋的著名景点之一。
方明远虽然来日本很多次,名古屋也没少来,但是名古屋城却是一直无缘一睹其庐山真面目。这一次在日本呆的时间长,工作闲暇时,他也就到日本的这些名胜古迹和著名景点走走,也算是顺便考察一下日本的旅游市场。咫尺旅行社这几年来的发展相当地迅猛,也在开拓海外旅游市场,日本旅游市场也是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既然无法阻止,那么就从中分一杯羹,并且尽可能地与日本本土企业争夺市场主导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