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章 我为贷款而来
第六十章 我为贷款而来
曹虎这些日来心情很郁闷,台球上的完败,令他自觉地在同党面前丢尽了脸面。
虽然说,之后方家饭馆就陷入了一系列的危机之中,不但有县里的势力掂记着,镇里也对他们是大力打压。这令曹虎感到有些隐隐的痛快,虽然说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不可对人言,但是就是压抑不住那种隐约的快意。仿佛能够看到方明远吃瘪,这心里就无比的畅快。只是他的这番舒爽,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就传来了小道消息,方家在宴席上在新来的县长面前将成功成副镇长告了!
而接下来的事情,也印证了小道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原本如同一只恶狗般在方家饭馆出没的孙科长他们突然间没有了踪影,而镇里的成功成副镇长也突然一下子变得低调起来。从厂里高层也传来了消息,镇政府的领导层可能马上就会有调整。最关键的还是他父亲偶尔一次大有生子当如方明远的感慨,让曹虎彻底地知道了,方家这一次又是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而且,还因此与新来的县长李东星扯上了关系。李东星还亲口邀请他们方家到县里去开饭馆。这可是鲁副厂长亲耳听到的。
曹虎的心情又不由得为之大坏纵观整个秦西压延设备厂子弟中学,曹虎还是觉得以方明远身边的这两朵花最吸引人。要是方家就此败落了,岂不是他乘虚而入的好机会。
接下来的周一学堂上,曹虎又知道了一条更令他感到郁闷和不爽的消息,不仅方明远没有来上课,就连刘勇也没有来,下课时,他又得知赵雅和冯倩也没有来上学,学校里隐隐有人传,他们是一齐到奉元去玩了,因为方明远当时就在奉元。曹虎气得简直不得了——以已度人的他,自然认为这是方明远进一步侵占小姑娘身心的好机会。
当周四方明远他们四人同时出现在课堂时,无疑证明了流言的准确性,曹虎整整一天,看着方明远的目光中都带着几分怒气,搞得方明远有些莫明其妙。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从赵雅和冯倩的行动上来看,似乎三人间并没有发生什么超友谊的关系,令曹虎不由得又松口气。只要这两只小羊羔没有被大灰狼吃下肚,那么自己就还有机会。
比曹虎更郁闷的是郭亮郭大头,郭亮原本以为在成功成副镇长的协助下,拿下这方家饭馆还不是十拿九稳,手到擒来,谁也没有想到,转眼间风云变幻,方家居然讨得了新来的县长的欢心,不但亲自开口邀请其将饭馆开到县城中去,还将成功成副镇长给送进警察局里去了。郭亮郭大头这是偷鸡不成反损一把米。好在在成功成副镇长的身上,他的投资不少,却没有怎么动用过他。所以成副镇长就是想咬上他,也只有这一件事可说,而这种事情,回环的余地可就大多了。想要凭借着此事扳倒他郭大头,那是天方夜谭。只是可惜了这几年来在成副镇长上的那些投资了。
只是这一次在方家的身上他郭亮可是栽了个大跟头,提前摞下狠话的他成为了县里知情人们的笑柄。不过郭亮也明白,暂时是不宜和方家再起什么矛盾,新县长刚刚上任,那三把火还没烧呢,自己犯不上引火烧身,自寻烦恼。这来日方长,日后自然还会有机会。
五月初的奉元,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起来,尤其是到了中午,火辣辣的阳光更是令人有些吃不消。马永福此时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向下眺望着政府大院的门口,上午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正是来自方明远。他当然记得这个少年了,这可是他与苏浣东苏家扯上线的关键人物。距离郭氏夫妻离开奉元也有半个多月了,他可是一直在等方明远他们的回信。
马永福很快就看到了一高一低两个人影出现在了省政府大院的门口,他的心跳立时就加速了三分。
并没有过多久,他的办公室门上就传来了轻轻的敲击声。
“进来!”马永福沉声道。随着屋门的推开,方明远和方彬两人出现在了门口。
“哎哟,这不是方彬同志和小方同志吗,请坐请坐!”马永福笑逐颜开地招呼着两人在屋里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又亲自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这才在他们的对面坐了下来。
“我可是等了你们半个多月了,怎么样?家里都商量好了?”马永福乐哈哈地问道。
“马主任,我们都商量好了,这一次来,就是向您汇报一下,看看政府能不能同意。”方彬有些不自然地道。在这省政府大院里,他觉得浑身上下都拘谨地慌。
“方彬同志,只要你们提出的要求不离谱,过来就想全家都捞个省政府处长当当,那就绝无问题!”马永福就差抱胸脯打包票了。
其实他也是心中有底,实在是方明远这小子这一次做得太漂亮了,先是救出了郭家的小公主,接着又将郭家给他的五百万元酬谢转手捐赠给了省警察厅,成立了一个专门补贴打击贩卖人口犯罪的账户,然后又促成了郭家在秦西省的第一笔投资落地,这三样,哪一条提出来,都是响当当的成绩。如果说方明远是体制中人,就凭这三样政绩,足以让他从一名普通科员跳到实权部门的实权科长了,如果说是比较偏的部门,就是副处级别也不是不可能。可惜方明远年纪太小,而方家也无人在官场之中,省政府领导们就是有心补偿方家,这一时间也是无从下手。所以对于方家将户籍落到奉元,并且调动工作一事上,自然是一路绿灯。
“马伯伯,我有一个问题,我的两个姑姑,还有小叔,如今都马上要结婚了,这落户口一事上,是不是也要将我未来的姑夫和小婶子也算在内吧。总不能让他们到时候两地分居吧?”方明远问道。
“那是当然的,只要你们确定……嗯,这样吧,你们只要领了证,我们就会将他们也的户籍也一并迁入奉元,并且保证安排工作。”马永福笑道,既然都答应了将方家一家人迁入奉元,自然也就不差这三个了。
接下来,方彬将方家商榷的结果,一一地向马永福做了汇报。马永福拿来纸笔,将方家希望的就业岗位也都详细地记了下来。
“嗯,依我看,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我想,不出一个星期吧,就会有结果。”马永福将整个记录看了一遍,不由得暗赞这方家人是真厚道。总共十一口人,倒有六口人只需要落户,而不需要安排工做,余下的五口人,也只是希望能够根据其的能力,安置在政府机关内工作,并没有提出任何过份的要求。马永福琢磨了琢磨,决定暂且不急着上报领导,下午自己再抽时间想想,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安排到待遇更好、权力更大的部门去,如果说可能的话,最好再给他们提提级别,总不能按照刚入职的新手算吧。这方家如此的厚道,省政府也不能表现地太小家子气了吧,这日后要是传到了郭家的耳朵里,岂不是令人家笑话。
“马伯伯,这一次我们前来,还有一事相求。”方明远道。
“呃?”马永福将纸放到了桌上,又坐回到了两人的对面道,“什么事,说吧。”
原来,方明远是为了贷款一事前来。方家这些年来,虽然挣钱挣得不少,但是大部分都被方明远放在了股票上了,如今还没有到出手的最佳时机。而香港那边的资金还正在办理过程中,大概还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进入华夏。偏偏方彬此时又急于将方家饭馆打入平川县城,结果就造成了方家如今是手头吃紧,虽然已经在平川县城里找好了店址,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运做。
于是方明远就想到了贷款,可是当方彬拿着那些猴票,想以此为抵押品申请贷款时,却在平川县内的多家银行里连连碰壁。方明远忽略了,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相适应,银行对抵押贷款办理处企业发放的贷款都是信用贷款,这是信贷资金“供给制”的重要形式,虽然说其存在着资金占用多,周转慢,效益差的弊端,但却是当时的主流。而抵押贷款,那是在华夏经济经过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了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后,才全面开办了抵押贷款。八八年的平川县里,根本就还没有这样的业务。
无奈之下,依方彬的意思,就要找李东星,看看能不能通过县长给银行压力,让他们贷给方家一笔款子。但是这一提议却被方明远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对于李东星,他还没有信任到这个地步。而且对于方明远来说,这种打擦边球,甚至于是明显违规的行为,虽然说短时期内可以会获极丰,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却是给自家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如果说李东星仕途上一帆风顺还好,否则日后一旦李东星出事,方家就有可能会因此受到牵连。为了区区的十几万元,冒这份风险实在是不值。
方明远绞尽脑汁地回忆,也想不起华夏银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笔抵押贷款是什么时候发放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时间应当距离现在已经不久了。于是他将主意动到了省行的头上。县级银行的领导眼界狭窄,更没有实权,对于那些突破条条框框的新兴业务,就是感兴趣,也不见得敢做。但是省行的领导就不同了,他们要时刻关注中央的精神,而且到了那个地位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主动权,这样一笔也就十几万的小额贷款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而且方家日后的发展,与银行打交道是在所难免的,不如乘现在,与省政府的关系还在蜜月期间,想办法结识省银行的领导,从他们那里取得突破,然后再自上而下的获得县银行的支持,这要比通过李东星向银行施压要好得多!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所以今天方明远又向学校请假,跟着方彬一齐前来。
“这样啊!”马永福喃喃地道。虽然说他不明白方明远为什么不向郭家借钱,那别说十几万元了,就是几十万元,那也不过是郭氏夫妻一句话的事情。但是方明远既然找到了自己,而自己和杨均义当初可是亲口答应方明远他们,会对方家的生意加以照拂,那么这个忙说什么也得帮。而且要帮得漂漂亮亮的!
“那么你们想从哪家银行借款?”马永福琢磨了一下道,“工行的行长,我不大熟悉,不过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里的副行长,我们关系还行,算是真正能够搭得上话。”
“那就是建设银行吧,平川县里好像没有交通银行的营业网点。”方彬挠头道。
1986年,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华夏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八八年的时候,交通银行还在发展期,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还只有省城及重要城市存在交通银行的营业网点,像平川县这样的小县城,自然是看不到交通银行营业网点的存在。
“我希望先见交通银行的领导!”方明远的回答却是与方彬完全相反。
“这个……”马永福看了看两人,总不能为了这十来万元的贷款,把两位副行长全引出来吧。
“那还是麻烦马主任您帮我们引见一下交通银行的领导吧。”方彬笑笑道。
马永福点了点头,果然不出所料,方家里似乎这个少年人掌握着更大的话语权。
马永福打了两个电话,又从办公室出去了十几分钟,这才回来夹上公文包,招呼两人一同前往交通银行的秦西省分支所在地……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一章 就让我再忽悠一把
第六十一章 就让我再忽悠一把
古宇诚,原建设银行奉元分行古城支行的行长,在政府决定重新组建交通银行时,他被调任至交通银行奉元分行的副行长。虽然说这职位无疑是提高了,但是从实权上来说,却是大为降低。这总行不过刚刚成立一年的交通银行,经过了这一年的时间,也不过刚刚在全国各省的省城,以及重要城市中建立起分行的网点。而奉元城中,除了分行外,点相比起来,相差的实在是太远。而奉元分行今年到目前四个多月的业务,还没有建设银行奉元分行古城支行一家多,这样的业绩,令古宇诚为之大感头痛。
作为一家老资格的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是华夏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华夏早期的发钞行之一,其发钞历史长达33年,也是发钞时间最长的银行。中华民国成立后,交通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与华夏银行共同承担国库收支与发行兑换国币业务。交通银行总行于1951年迁回京城,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华夏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华夏建设银行。如今为了适应华夏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才于八六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事隔近三十年,重建的交通银行,家底与其他四大国有银行相比起来,无疑是最薄弱的,市场份额更是最小的,奉元市内的那些国有企业,已经完全被其他银行所瓜分完毕,他们只能在那些新生企业中拉拢客户,业务开展得是相当的困难。
“哎,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拒绝了呢。”古宇诚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如果说一直留在古城支行的话,到了今天,建设银行奉元分行的副行长一职,也不是没有可能。
古宇诚看了看表,估算着马永福也应当到了,方才他来电话,说要给自己介绍一笔业务,而且还神神秘秘地说,这是一位小财神爷,让自己好好准备,务必要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对他的这番话,古宇诚是半信半疑。不过老同学都已经说了,自己怎么也得接待一下。
当他来到营业厅的大门时,马永福他们刚好拐入厅前的停车场。古宇诚快步走上前,替马永福打开了车门,笑道:“马主任,欢迎前来视察工作啊。”
马永福笑道:“老古,你这嘴可是越来越会拍马屁了,视察工作?我又不是你上司,视察的哪一门子工作?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是方彬方同志,这一位是方明远,小方同志。他是交通银行奉元支行的古宇诚古副行长,这一次我就是为了他们两个的事情来找老古你的。”
古宇诚上下打量了一下方明远和方彬,从穿着打扮上来看,像是秦西本地人,看看相貌,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只是这个叫方明远的年青人是不是有些太显小了,看起来也不过是十四五岁似的?不过他毕竟是做过了多年的业务,心中虽然在盘算着两人的来历,这手可是立即就伸了出去。“两位同志,欢迎欢迎!有什么事,咱们屋里说!”说着将三人让进了营业厅。
营业厅的面积倒是不小,与交通银行奉元分行的地位倒是蛮相配的,此时正是下午,八个营业窗口前排了长长的八队。不时地从队伍中传出催促前面人的声音。
“几位请跟我来,咱们到上面谈。”古宇诚殷勤地招呼道。
方明远却站住了脚步,向四下里观望。他既然站住了脚步,方彬自然也就停了下来,马永福也略带诧异地站住了身形。古宇诚不明所以然地看了看方明远,又看了看马永福,用目光询问着。
方明远微微地点了点头,对古宇诚道:“古行长,我们是为了贷款而来贵行的,对于贵行的现状,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对于贵行目前的处境,我有一点点想法,交浅言深,若是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古行长看在我年纪尚小,见识浅薄的份上,不要生气。”
古宇诚怔了片刻,他看了看马永福,又看了看方彬,发现两人似乎都没有制止方明远的意思,马永福反而在不断地向他打着眼色。
“小方同志,集思广益可是我们一向的传统。俗话说的好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方同志有什么想法,就直说了吧。”古宇诚笑道。虽然他并不认为这个面嫩的年青人能够说出什么大道理来,但是看在马永福的面子上,他也不可能拒绝。
“交通银行,从字面上理解,恐怕很多人会认为贵行的业务会主要集中于道路建设领域。但是我想,当初为贵行定名的前人们,也许想的是‘交流融通’四字,而这四字,恰恰说明了银行的基本职能。”方明远侃侃而谈道。他自然是不知道当初为什么清人会起这样的名字,但是方明远前世里的交通银行却是有着一个响亮的口号——交流融通,诚信永恒!
“交流融通?”古宇诚愣了一下,但是很快他的眼睛里就闪耀出了光芒,这个解释太妙了!
“我觉得不妨在后面再加四个字,可以做为贵行对外宣传的口号——交流融通,诚信永恒!”既然要剽那么就剽个彻底。如今有了于秋暇这个干姐姐,方明远的底气也足了不少。
“交流融通,诚信永恒!妙妙妙!”马永福连连点头道,“小方同志说得好!老古,这八个字,既将贵行的名字嵌于其中,又点出了贵行的职能,还说出了贵行发展的根本,一举数得,一箭三雕啊!”
“小方同志,你说的太好了!交流融通,诚信永恒!简直太贴切了!”古宇诚激动地上前握住了方明远的手,连连谢道。
“古行长,我觉得贵行既然是重新组建,那么就需要有些与众不同之处才好,这样才能更多的吸引储户们的关注。我看你这营业大厅面积不小,却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实在是有些可惜。”方明远不动声色地将手抽了出来,继续道。
“那么依小方同志之见,这里要如何利用?”古宇诚看了看四周,不解地问道。
“既然是银行,那么就应当是服务于民众。你看贵行这里只有八个工作窗口,每个窗口却排了不下十五六人,就算每个人用三分钟的时间吧,那么排在最后一位的储户就要在那里站大半个小时。别说中老年人了,就是青年人,也难以承受。何况每一位储户,所用的时间恐怕不止三分钟。古行长,我说的对不对?”方明远指着前方道。
古宇诚有些茫茫然地点了点头,这样的情景,国内的哪一家银行营业厅看不到?他在银行工作了近二十年了,也看了近二十年了。
“古行长,如果说能够在这边摆了一些靠背椅,那里再准备上一些报纸供大家随意取看,你觉得同等条件下大家会不会更喜欢来贵行办理业务?”方明远一笑道。
“那是自然!”古宇诚毫不迟疑地道,“可是那样一来,岂不是没有了秩序,每当有人办理完业务,就会有一群人蜂拥而至,这营业厅里岂不是更乱?”
方明远不禁笑了起来“怎么会乱呢,只要古行长在门口设置一人,每一个进来办理业务的人,都给他们发一个号码,在窗口里再设一个喇叭,负责叫号,被叫到所持号码的储户手持号牌上前办理,这不就行了?而没有被叫到的储户,就可以坐在这边,一边看着报纸休息,一边等着。这岂不比大家都站在窗口前排队要舒适得多?”
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古宇诚立时在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秩序井然的图像,窗口前不再有长长的队伍,也不会有人因为烦躁而不断地催促着前人,在营业厅的这一侧,一排排的长椅上,大家或拿报纸,或者闭目养神,等待着叫号。而被叫到的人,可以轻轻松松的前去工作窗口,不必担心因为自己的业务占用时间太长,而引起身后人们的不满……
古宇诚的眼睛已然发亮,这样的一幕若是发生在奉元市里,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提高交通银行的形象,扩大交通银行在奉元市内的影响力,无疑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顾客为上帝,服务于民众这一句口号将在这一举措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样求新求变的新举措一旦在交通银行的营业网点中全面出台,肯定会引来媒体的采访,若是高层能够在幕后推动一把,就是上国家级报纸,也绝不是一个梦想。
“虽然说前期可能需要多设两名员工,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我想与其所能带来的影响力相比,贵行应当是不在意这一点点的付出。”方明远接着道,“至于日后,贵行可以委托那些电子厂家,看看可不可以用机器来取代这两项人工……”
“小方同志,你说得太好了!”古宇诚双手握住了方明远的右手,忘情地大叫道,立时吸引来了一片诧异的目光……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二章 就让我再忽悠一把(下)
第六十二章 就让我再忽悠一把(下)
方明远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右手抽了出来,这一位古行长,太喜欢握别人的手了,该不会是和背背山有缘吧?
古宇诚自然不知道在方明远的心中,已经将他与传说中的“圣山”扯到了一起,喜不自胜的他此时觉得带方明远前来的马永福真的是自己的福星,这一个点子,简直可以说价值万金!
‘咳,老古,这里不是谈话的所在,我看,咱们是不是到上面你的办公室去谈?”马永福轻咳了两声道。他毕竟不是银行业中人,虽然觉得方明远的这个主意很不错,对于交通银行的储户们来说,无疑是舒适了很多,但是对于其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力,却是没有充分的认识。自然也就觉得古宇诚的态度似乎有些夸张了。不过这样更好,刚一进门,方明远就卖了古宇诚一个好,这样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更好谈了。
“是是是,我实在是有些太高兴了,失态了,失态了!还请诸位不要介意,哈哈,诸位请跟我来!”古宇诚有些语无伦次地道。
一行人进入到了古宇诚的办公室,借着出去招呼人准备茶水果品的机会,古宇诚将马永福扯到了走廊里,此时古宇诚已经从最初的惊喜中清醒了过来。
“我说老马,马主任哎!”古宇诚压低了声音问道,“现在你总可以说说了吧,这两位是什么背景,做什么来的?你总不能让我就这样一头雾水地去和人家谈吧?”
马永福一脸笑意地拍了拍古宇诚的肩膀道:“他们两人是来贷款的,不多,也就十几万,撑死应当不过二十万。”
“二十万?”古宇诚诧异地道,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马永福半晌,心说就这二十万元,怎么会求到了你马永福的头上?别说这位省政府的办公室主任了,就市里面的一位处长、局长,出面也都足够了,这岂不是大材小用吗?也是浪费资源啊!能够让省政府办公室主任正而八经地开次口,怎么也得有个百八十万吧。看方才那位年青人的模样,不应当想不到这一点啊?而且为了这区区的二十万元,你也犯不上一竿子捅到我这里来吧?这么多的银行,还不是你马主任一句话的事。这事情里可是透着几分诡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