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月下的孤狼
“什么单位的?来头很大?背景很深?”古宇诚猜测道。难不成是省里领导的子女?否则的话,又怎么用得上马主任亲自出马?
“私营个体劳动者,背景不深,属于潍南市平川县内。不过来头不小。”马永福似笑非笑地答道。
“私营经济?还是县城的?”古宇诚就更奇怪了,这事情可是越来越诡异了,一个县城里的私营个体户也能求到马主任的头上,难不成是他的亲戚吧。
“你家亲戚?”古宇诚与马永福毕竟是老同学了,所以这说话也就随便得多。
“我家亲戚?要是我家亲戚就好了!我可就省心了!”马永福苦笑道,“郭氏船运集团你总该知道吧?”
“香港的那一个?”古宇诚心中不由得一动,想起来前一阵所听说到的那个在奉元市高层人士中暗地里传播的消息。
他试探着问道:“这两人是不是救了郭家小公主的那两个?还把郭家给予的五百万报酬上缴给了警察厅?”
马永福一挑大拇指,一脸钦佩地道:“行,老古,你的消息够灵通的,反应也就够快的。不错,就是他们两个。老古,我可是给你带来了一次天大的机会,知道不,郭家已经有第一笔投资就要落地了,在华清池要建一座高档的,主要面对香港客商的温泉疗养院。这笔投资虽然不大,但是其中的意义我想老古你也不是一般人,应当能够想得明白吧。你把那个少年巴结好了,也许日后郭家的资金往来,就会落在你交通银行的账面上!你说,这是不是位小财神?”
古宇诚心中大喜,郭氏船运集团,那可是总资产数以亿计的香港大型财团,如果说能够成为其在秦西省的资金存储行,不管其最终能够存入多少资金,其意义都非同小可——这代表着郭氏船运集团对交通银行的一种认可。而这种认可,不仅仅是可以提高交通银行在秦西省金融界的地位,而且随着更多来自香港的投资商前来奉元,更会为交通银行奉元分行带来大批的香港客户,这可是交通银行奉元分行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
“那年青人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古宇诚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和难以确定,不过是救了郭家的小公主,郭家给予了五百万的谢礼,也就足够了。
“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你知不知道,郭家的这第一笔投资,就是他撺捣出来的。郭家的少夫人,可是认了他当干弟弟的。甚至于还想把他带到香港去培养,还答应要把他全家日后都迁到香港去。”马永福咋舌道,“他全家啊!你想想,这得多宠爱他!”
古宇诚也不禁为之惊叹不已。他虽然听说了一些内幕的消息,但是却又哪里有马永福他清楚。
“既然这样,他又何必到我这里来借着区区一二十万元,这点钱,对于郭家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古宇诚很快就又察觉到了其中的怪异之处。
“嘿,这你又不知道了,郭家虽然提出了要将他全家都迁入香港,可是这一位给拒绝了!”马永福添油加醋地将当时的情景说了一遍。古宇诚听得是目瞪口呆,这样的好事情,别人求都求不来,他居然就这样毫不犹豫地给拒绝了。
“所以了,我觉得这一位可能是想凭着自己能力发展,而不想借助郭家的力量。嘿嘿,到底人家怎么想的,咱们怎么能知道,我也只是这样一猜。”马永福打了个哈哈道,“不过省政府领导们早有承诺,对于方家经商一事上,会尽可能地大开方便之门,所以呢,我一想这笔款子也不多,对你古大行长也算不得什么,又可以让你与他们结个善缘,所以就带到你们这里来了。咱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是不行,没这份魄力,那我就带他们去建设银行,反正老刘那里咱也说得上话。”
“别别别啊,别说有省领导的承诺,就是看你马主任的面子,我也不可能不贷款啊?”古宇诚连忙笑道。这样的好机会若是再让自己推了出去,那自己就是猪头了。
区区的二十万元,要是能够得到省政府领导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就是呆帐,那也值得啊。更何况,还可能会引来郭家的资金,这太值得了!
“明远,这两位出去怎么这么久?”方彬坐在沙发上,看着屋里豪华的摆设,有些担忧地道。要是这里也贷不到款,那么建设银行那里恐怕也不好说。这私营企业怎么贷点款就这么难啊?
“没事,小叔。古行长肯定是在从马主任那里打听咱们的具体情况呢。这一笔钱,你放心,肯定能够贷到!”方明远胸有成竹地道。他之所以挑选了交通银行,正是看中了它刚刚建立不久的这一项上。正因为它建立不久,所以对于开拓新的业务,拓宽市场才有着远比其他四家国有银行更为迫切的欲望。再加上自己方才在楼下的那一番话,和省政府领导、马永福的面子,只要这位古宇诚行长没长个猪脑袋,肯定会意识到这其中的奥妙。区区二十万元,对于一家全国性的银行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两人的话音刚落,古宇诚和马永福两人已经推门进来。
“两位同志,真是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古宇诚一脸诚恳地道歉道,“关于两位的情况,我已经与马主任商榷过了,对于省政府的工作,我们自然是要大力地支持的。两位的贷款需求,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地给予满足。两位打算借多少?借多久?无息贷款恐怕是有点难度,不过我可以给予两位最低息。”
“咦?”方彬诧异地看了看古宇诚,“您这里不需要抵押品吗?”在平川县,他们就是拿出抵押品也贷款不着,在这里,这位古行长怎么根本不提?
“有马主任和省领导的担保,这自然是不用了。”古宇诚一挥手道,“我相信马主任,更相信省领导们的眼光。”
“太好了!”方彬高兴地从沙发上蹦了起来。
“小叔!”方明远沉声地叫道,方彬连忙又坐了下来。
方明远这才看着古宇诚,同样是诚恳地道:“古行长,您与马主任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我并不打算这样贷款。我们已经带来了抵押品,希望能够在贵行办理抵押贷款。一切都要走正当的程序。”
“啊?”古宇诚不由地有些发蒙,这到银行来,谁不是想要尽可能的多贷一些,付出尽可能地少一些,怎么这一位对于自己的提议反而更不满意?他不禁扭头看了看同样是一脸诧异的马永福。
方明远看出了古宇诚的诧异,笑道:“古行长,您和马主任的好意,我们是真的心领了。但是我是这么想的,我希望贵行能够与我们能够进行长远的合作,那样的话,这一锤子买卖,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我们只是为政府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哪能日后再次次麻烦政府和马主任。马主任今天能够为我们引见古行长,我们就已经是感激不尽了。为了大家日后长远的合作,我还是希望能够一切都按照正常的手续来办理。”其实方明远是被前世里的政府算后账给吓着了,所以他打算从创业之始,那怕是发展地慢一些,也要保证自己的资金来源清清白白,不给后人半点把柄。
方明远的这一番话,说得马永福是暗暗地点头,这小家伙不但头脑清醒,而且这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虽然是拒绝了自己的提议,但是却令自己听得心里暖洋洋的。
“而且我想,交通银行自重新组建以来,就身肩双重历史使命,它既是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继承者,又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国务院当初之所以要将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其目地也正是在此。否则的话,国家已经原有了四大国有银行,还有邮政储蓄银行,又何必画蛇添足地再将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国家对你们寄托着厚望,希望你们能够为华夏的金融业改革,闯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新路来,从而对我国的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动和示范作用。”方明远侃侃而谈道。
“以古行长专业人士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我国以往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大多数只能称之为‘信用型贷款’,还款的希望其实是寄托在于国家的身上,那怕这些国有企业资不抵债,哪怕这些国有企业按照香港或者说国外的标准早就已经应当破产,根据政府领导们的指示,银行仍然不得不为其开出一笔又一笔根本还款无望的贷款。这在过去,其实并没有什么,反正到最后,这些烂摊子,还是会由国家补偿给银行。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古行长难道没有发现,政府是越来越希望银行能够独立出来,能够自负盈亏,能够自行发展。这样的话,银行仅仅依靠现在的这些业务,根本就是僧多粥少,能够维系现状就是很不错的结果,别说什么发展壮大了。这样长此以往下去,银行业的未来可以说是愁云惨淡。”
古宇诚连连地点头,这的确是目前银行业所面临的一种窘境。
“所以呢?如果说可能的话,我想向贵行进行抵押贷款。这是我们带来的抵押品!”说着,方明远将身后的背包提了出来,放到了古宇诚的面前道,“这些东西的市价大约在三十万左右,我想以此为抵押从贵行贷款二十万元!”
古宇诚打开背包,只看了一眼,就惊异地抬起头来:“你这是猴票!”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三章 四十万元贷款
第六十三章 四十万元贷款
古宇诚他也算是半个邮票爱好者,这主要是托他老婆的福——有了一个对邮票极感兴趣的老婆,他就是想不了解邮市行情都不行。他的这位老婆,最喜欢的就是在做饭和吃饭的时候,和他大谈那些少见的邮票。比如什么大龙邮票,或者说祖国山河一片红啊,不过最近几年,他老婆嘴上挂得最多的莫过于猴票了。
常常过个两三个月,老婆就会一脸懊悔地告诉自己,猴票又涨价了,已经涨到了多少多少元,然后就是一番长达十至二十分钟的深切忏悔。后悔她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狠下心来,抽出一两个月的工资来买上一批猴票,后悔她这些年来在诸多次的机会里为什么没有购入猴票,否则的话,她现在也是有着数万元家产的富人等等等等,听得他和女儿是耳朵生茧,烦不胜烦。不过这样也令他对猴票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
古宇诚大概地看了看,包里全是整版整版的猴票,大致地算了算,以当时猴票市价近六十元一枚的价格来算,方明远说它们值三十万,丝毫不为过。而且古宇诚知道,这整版的猴票,比那些单张的,在市场上还要稀有,更为昂贵。
“怎么了,老古,这东西很贵?”马永福一开始心中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方明远拿出一大堆面值八分的邮票出来,说什么市值三十万,这简直是扯淡!与其拿这么一堆邮票去抵押,引他人笑话,还不如索性痛快点,按照自己和古宇诚商定的方案来。反正在省领导们看来,郭家的那五百万都到手了,方明远再拿个二三十万元,也算不了什么。就是日后还不起银行,与那五百万相比起来,政府也毫不吃亏。可是看到古宇诚那吃惊的模样,马永福立时就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恐怕出现了严重偏差。
“很贵,在邮票市场里,这一张八分的猴票,就可以卖到近六十元,而且这几年来,它的价格一直在涨!”古宇诚知道马永福对邮票不感兴趣,否则秦西省政府里每年收到的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邮票,也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打包送给自己拿回家去讨好老婆。
“六十元?”马永福倒吸了一口冷气,吃惊地叫道,他简直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差了,一枚面值不过八分的邮票,居然要卖到六十元,涨了居然近千倍!
“六十元,只多不少。而且最近可能还会上涨!”古宇诚斩钉截铁地道。他诧异地看向方明远,这个年青人手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猴票?
“古行长,看来您对猴票的行情还有所了解,我就打算以此为抵押品,在贵行贷款二十万元,不知道古行长能不能同意?”方明远笑道,“我想以古行长的见识,自然应当明白,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以猴票如今的上涨势头,它只会越来越值钱。”
古宇诚心念电转,的确如方明远所说的那样,这一笔贷款对于交通银行来说,是绝对的有赚无赔。猴票如今在邮市上几乎是出多少,市场就吃多少,根本不用担心销路。而一直都在上涨的势头,又保证了它在短时期内的价值肯定是在不断的提高,市值三十万元的抵押品,只贷款二十万元,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唯一令古宇诚有些迟疑的是,这一笔贷款要是做成了,会不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笔真正意义的对私营个体的大额抵押贷款?如果说是这样的话,对于交通银行在奉元市民心目中的影响又会是如何?
“做!”古宇诚心中立时已经有了决断。原本无抵押贷款自己都打算放了,现在有了抵押品,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也算是开拓新兴业务,拓宽市场。
“小方同志,如果说这是你的坚持的话,那么我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不过这些猴票恐怕三十万元都不止,你们却只打算贷款二十万,这又是为何?”古宇诚拍了拍手中的猴票,笑道。
方明远心中一动,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受了前世里的影响,这种抵押品贷款,在银行中很少会能够贷到全额的款子,一般都会打百分之二十、三十的折扣。自己又是第一次与交通银行合作,所以在贷款的数额上,方明远也自动打了折扣。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有了二十万元的款子,对于方彬在平川县的扩张已经绰绰有余,而再过半个月的时间,那一笔绕行香港的资金就可以进入内地,大大地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可是看古宇诚的样子,似乎有意多贷一些给自己,那当然是好!
“这不是怕古行长你难做吗?毕竟是新兴的业务,给贵方留有余地,也是为我们贷款求个方便!”方明远微笑道,“也免得古行长日后压力过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要承担比后人更大的压力,方明远既然打算日后能够于交通银行长期地合作,这一笔业务,自然是要办得漂亮,让人说不出半点不是来。
古宇诚不由得大笑了起来:“小方同志方方面面的考虑得倒真是周到!”难怪那位郭夫人会对这个少年喜爱有加,这样会主动站在你的立场上,处处为你留有余地的人,谁又能够不喜欢呢?
古宇诚沉吟了片刻道:“小方同志,这样吧,你这些猴票我贷给你三十万元,按照市价来说,大概我还能占你一点点的便宜。如果说日后猴票市价再出现大幅的上涨,我们还可以追加贷款。然后我再贷你十万元的三年无息贷款,这是看在省政府和马主任的面子上,有他们做担保,我相信你的还款能力,同时也算是我对小方同志方才在营业厅中的一番指点的小小谢意。这样办,你看怎么样?”这样聪明机智的少年人,又有省政府领导的欢心和郭家的支持,日后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自己现在与其打好关系,无论是对公对私,都没有半点坏处。况且,这点钱,他一个分行的副行长,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既然古行长都这样说了,那我们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了。”方明远沉思了片刻,这才笑道。虽然说后来的这十万元贷款,他并不想要,但是如果说再三拒绝的话,恐怕会引起马永福和省政府相关领导的不满,反正自己又不是打算不还,十万元三年的利息换取自己在下面的那个点子,真算起来,自己还吃亏呢。
“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对于这些抵押品,希望贵行能够精心的保管。不要出任何的闪失差错。今天虽然它们只值三十万,但是我相信,不出三年,它们就值一百二十万!”方明远郑重其事地道。在前世里,因为银行保管不善,而造成抵押品受损的消息比比皆是,所以他不得不慎重地告诫古宇诚这一点。
在场的马永福、古宇诚和方彬都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虽然说方才一再听古宇诚说,目前猴票的涨势甚好,但是他们中谁也没有想到,这些邮票在如今六十元的高位上,居然还能够在三年内再翻四倍。三人虽然有些难以置信,可是方明远的这一番话中,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小方同志,这一点你可以放心,我们的保险库里恒温恒湿,戒备森严,不会出任何意外的。对于邮票的收藏保管,我也算是有些心得,你不必担心它们在这里会有半点的毁损。”古宇诚倒是可以理解方明远的心情。自己的老婆亦是这样,那些邮票要精心收藏,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小心打理一番。而方明远的话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不将这些邮票出手,换取资金,而是选择了抵押贷款。如果说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那么现在出手,的确是有些吃亏。这一点,令古宇诚的心里不由得更加放心。同时也在暗暗地琢磨,要不要拿出一笔积蓄来,到邮票市场上收购一些猴票回来,三年翻四倍,这可是比做什么买卖都回报更快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简单单了,就在古宇诚的办公室里,信贷科的人员当场拟定了一份合同,以这些猴票为抵押品,方明远正式从交通银行贷款四十万元,其中三十万元享受最低利息,而另一笔十万元的贷款则是享受三年的无息贷款。同时,根据方明远的要求,在合同上,又添加了一条保密条款。对于这一次业务,交通银行可以宣传,但是不得对外透露抵押品的实情,亦不能泄露出方明远他们的身份。
当双方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古宇诚站起身来,诚恳地道:“小方同志,希望这一次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日后你我双方还能有更好更多的合作机会!”
方明远亦站起身来笑道:“古行长这一点大可放心,男人一旦认定了某个品牌,是要比追求时尚的女性更为忠诚的。”
四个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六十四章 超市选址
第六十四章 超市选址
五月里的奉元天气逐渐地热了起来,随之连带的人们的脾气也随之变得暴躁起来。尤其是在那些排队办事,还会遇到加塞的时候,人们更是压抑不住自己的火气。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一步步深入,昔日里需要排队买商品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在某些时候,人们还是逃脱不了,排队办事的时候。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上车排队和银行排队了。而银行里排队又格外地令人生厌——常常看着旁边的队伍都已经过去了四五人了,自己前面的人仍然霸占着窗口,有着办不完的业务。这样的情形,想必常去银行的人们都不会陌生。而在这个时候,你也只能怨自已运气不佳,怎么就挑错了队呢。如果说在非高峰时间里去银行办事还则罢了,若是赶上大家集中取款的时候,在银行里一站站个半小时一小时的,那简直都是家常便饭。
但是五月中的一天,有心人会发现,交通银行所有的营业网点,一夜之间突然变了模样。在营业厅的空地里,或者说靠墙边,摆上了一排排的长椅。而进门时,都会有一位工作人员温柔地询问您是办理公事,还是私事,并且递给您一张小小的号牌,并且告知您不必到窗口前去排队,而是可以坐在长椅上,等着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你前往某一个窗口办事。而在长椅的旁边,则会摆上两排报纸,供您在等待的时间里打发时间。交通银行的奉元分行服务更是到位,还为人们准备下了凉开水,供前来办事的客户们免费享用。
这一举措立时在奉元市民中得到了极大的好评,并且很快就上了报纸、电视,成为了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新举措,交通银行的大名也随之方为人知,很多的市民们此时才知道,原来交通银行还有着这样丰厚的历史底蕴,那些家里或者工作单位附近有交通银行的市民们,自然将交通银行列为了自己的首选项之地。
古宇诚这几天来乐得连北都找不到了,一个小小的,根本花费不了多少钱的点子,却取得了比在报纸和电视上打广告更好的效果,仅仅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交通银行奉元分行的新增储蓄额比历史同期上升了百分之三百,创历史最高水平!而贷款额也比历史同期增长了百分之百以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项指标还在进一步的增长。
而奉元市第一笔私人大额抵押贷款在交通银行贷出的消息随着媒体的报导传扬开来,更是吸引了奉元市诸多人的眼球,一时间,前来交通银行资询这一贷款项目的市民们简直是络绎不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个体商户也是越来越多,他们对于资金同样有着迫切的需要,但是却根本无法从各大银行的手中贷到钱,交通银行的这一举措,无疑给予了他们一线希望。这些人们,纷纷前来询问抵押贷款的具体要求。
幸好这一结果,古宇诚早就有所准备,拿出了一份在后人眼中看来,已经是粗糙的不像样的抵押贷款试行办法。在这份《办法》中,交通银行奉元分行规定,能够在银行内进行抵押贷款的抵押品,只局限于私人房屋,贵金属、股票、邮票、国家债卷等易于估值的物品上,至于古董、文物、名人字画等项目则不在其内。而且抵押人只能贷取抵押品市价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贷款,而一旦抵押市价发生了剧烈的波动,银行则有权要求抵押人,及时补足抵押品。如果说抵押人不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补足抵押品,银行则有权提前收回贷款。但就是这样的一份《办法》仍然在奉元市里的个体商户中掀起了喧然大波。
短短的十天里,交通银行奉元分行就接待足有上千人次的咨询,并且达成了合同二十一份,贷款的总金额超过了六十万元。虽然说这一金额并不算大,但是却给予了古宇诚足够的信心。交通银行在国有企业方面由于后来者的缘故,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撼动国有四大银行的地位,如果交通银行想发展,想进一步壮大,那么面向个人,面向私营经济,无疑是开拓出了一条新路,走在了所有银行的最前面。一时间,交通银行奉元分行成为了华夏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
古宇诚也因此而受到了交通银行总行的明文嘉奖,他兴奋之余对于方明远也是有几分感激——方明远可真是自己的福将啊。不过所有的这些都是后话了。
成功从交通银行贷款四十万元的方明远二人,兴冲冲地回到了海庄镇,有了这一笔巨款,不仅仅方彬的方家饭馆平川分馆可以正式开始运做,方明远准备已久的超市计划也可以正式地提上日程。
猜你喜欢